2023年初一下《魯迅自傳》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_第1頁
2023年初一下《魯迅自傳》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_第2頁
2023年初一下《魯迅自傳》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_第3頁
2023年初一下《魯迅自傳》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_第4頁
2023年初一下《魯迅自傳》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初一下《魯迅自傳》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

教學目的

1、了解魯迅先生的生平事跡,傳承魯迅精神。

2、了解小傳的文體特征,學寫小傳。

教學要點

1.了解文中記錄的魯迅先生的主要經驗。

2.解讀魯迅精神。

3.了解小傳文體的基本特點。

4.體會本文簡明平實而又不乏含蓄幽默的語言特色。

教學方法

1.重讀適講,學練結合。

2、設疑激起,自讀求解,探討總結。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

同學們確定知道我國現代史上最杰出的文壇巨匠是誰吧?對,是魯迅先生。看來,同學們都和我一樣寵愛魯迅,崇拜魯迅!想不想更好地了解魯迅?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拜讀《魯迅自傳》這篇文章,去追尋魯迅先生閃光的人生蹤跡。

(這樣既可喚起學生對魯迅的敬慕之情,激發閱讀愛好,又提示了學習重點。)

二、解題

要說自傳,該從傳記說起。傳記是寫人物生平經驗的文體。傳記文要求寫真人真事,可以寫他人.也可以寫自己,寫自己的叫自傳。自傳的篇幅可長可短;篇幅短小,扼要地記敕人物生平事跡的叫小傳。小傳一般在千字上下。《魯迅自傳》便是寫自己的小傳。

(自傳文常識是一個新學問點,須要講解。將小傳自傳傳記等相關概念一塊兒介紹,可以形成一個小體系,讓學生多增加點語文學問儲備。題解中不簡介作者,一是因為以前教學中已多次涉及魯迅的作品;二是因為這篇課文本方就是介紹魯迅的。背景材料對本文教學很重要,但也未列入題解。這是因為本文涉及的背景材料點多面廣,集中介紹難度太大,且顯得知贊,并不好,會使語文課走味變形,變得像歷史課。擬在研習課文的過程中酌情穿插一些背景簡介。)

三.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l)初讀課文(讀全篇)。

①要求:借助工具書,清除字詞障礙;標出文中干脆或間接表明時間的詞句。

②提問:課文是按什么依次寫的?分段的依據是什么?試概括各段大意。

明確:課文是按時間依次來寫的。依據內容上的重大改變分段落。第1段主要寫家庭狀況;第2段寫外出求學;第3段寫工作經驗;4段寫著述概況。

③提問:文章這樣支配依次和段落有什么好處?

明確:這樣支配使文章條理井然有序,能清楚地顯示人物的人生軌跡。

(這樣支配程序,按部就班,既有助于學生構建材內容的整體感性相識,又能對結構形式產生肯定的理性相識。)

(2)再讀課文(讀第2、3段)。

①要求:依次給這兩段中的活動經驗編上序號;登記這些經驗。

18歲

29歲在南京1水師學堂學洋務2在日本3東京弘文學院學日語45回東京從事文學活動

29歲作傳時回國后6杭州兩師范7紹興中學堂做教務長8做校長9南京做部員l0做部員兼講師

11夏門高校做教授12做教授13定居

②集體檢查項表結果。

(第2、3兩段是文章重心所在,包含的經驗豐富困難。通過上述操作,學生對這些經驗的記憶得以強化,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務實基礎。)

(3)詳細研習,理解人物。

①通過前面的學習,大家了解了魯迅從誕生到作傳前的主要經驗。下面我們就來探討探討,這些經驗能表明作者是怎樣的人。

(過渡,使上下環節連貫;提出下階段的大目標,使學生不過失方向。)

②要求。

a.以課后練習二和三中的第1小題引路,參照課文注釋細致閱讀課文中的兩個片斷,即寫不愿做幕友和商人與棄醫從文經過的片斷,思索習題中提出的問題。

b.以小組為單位,探討練習二及統習三中的第1小題,求大同。存小異,形成答案,并推選一名代表打算發言。

c.請一個小組的代表口頭回答,讓其他有異議的小組代表發言(沒有則罷)。

③學生自讀揣摩及小組探討時,老師巡堂,為學生供應詢問服務,就事情的背景、過程及細微環節等方面作一些補充介紹。待小組代表答題結束,老師賜予簡評,糾偏救失。

(如此可抓住重中之重,凸現人物精神面貌;研習課文,落實課后練習,收到增效減負的效果;分組探討,代表發言,既兼顧全體,又不會失控;供應詢問服務,能對癥下藥,幫助學生剛好排解困惑。)

④簡述:

我們從作者不愿做幕友或商人的故事中相識了胸懷大志、卓然不群的少年魯迅,他懷揣著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追求新思想、新事物的志向,毅然決然地跨出封建宗法社會的門檻,離開家鄉,到南京求學;他棄醫從文的經驗又使我們深切地感受到青年魯迅深厚的愛國主義感情。這兩件事真令人感動。事實上,魯迅一生中,可歌可泣的故事數不勝數,就本文而言,其中記錄的每段經驗都很不尋常。如文中寫到的多次走出便是他上求下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寫照;又如,段棋瑞政府要捕拿我,也表明白他與反動派警不兩立的堅決立場和革命精神。不過這些內容都寫得很簡約,同學們一時還看不出原委,有待今后不斷豐富閱歷,漸漸了解。

(研習先聚焦后發儀,輻射整體,做到了點面結合,能使學生獲得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⑤研讀第4段。

a.要求記住本段介紹的文集名。

b.思索:傳記是以寫生平事跡為主的,而本段寫的是著述狀況,是否可以刪除?

明確:不行刪除。因為魯迅不但是宏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更是宏大的文學家。他一生的革命實踐與文學創作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文學創作是他歌頌人民、宣揚真理、打擊敵人的主要方式,他的著述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珍寶,是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明顯,刪去這段,傳記就會有很大的缺陷。

(讓學生在相識第4段作用的.同時,進一步相識魯迅在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

(4).觀賞品嘗,領悟特色。

①簡述:常言道,文如其人。這話用在魯迅先生身上是再合適不過了,他的每篇文章幾乎都像他的人生一樣精彩。本文堪稱自傳的典范:區區千字文,涉及了他大半生的主要活動,篇幅雖小,容量很大;語言簡省,又略中有詳,恰到好處。此外,本文的語言平實中又不乏含蓄幽默。

②要求:閱讀課后統習三中的第3、4題,結合語境,體會第3題中學者說我不好等詞句的味道,再比較一下第4題中的不好

與第3題中的不好有什么不同,相互溝通體會。明確:a.第3題:將那種欲量我于死地的告密行為說成說我不好,重話輕講,能表達對敵人的蔑視,也體現出英勇無畏的精神;將告密者尊稱為學者,不無調侃嘲弄之味。b.第再題:不同。上句中的不好是、壞,用在句中有輕視的語氣;本句中的不好則是自謙之辭。

(5).課堂小結,整理保藏。

本節課我們從魯迅先生的自傳中了解了魯迅先生的一些生平事跡和著作概況,進一步相識了魯迅先生,感受了他精神的崇高和貢獻的宏大,這將會使我們終生受益。再則,課文也給我們供應了一個經典的小傳范冽,從中,同學們了解了小傳文體的基本特點,對今后的寫作應當有所幫助。

(呼應開頭,梳理綱目,加深印象,以便學生保藏學習所得。)

四、布置作業

作業:1.為自己寫一篇小傳。字數在700字左右。

2.《魯迅自傳》是1930年寫的,他要是在去逝前不久又為自己寫小傳,可能還要寫到哪些內容?

魯迅是我國現代最宏大的文化巨人,通過本文可以了解魯迅的一些基本狀況。但本文是一篇小傳,寫得較為簡略,教學的時候,必需結合學生學過的魯迅作品(如《家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阿長與山海經》等)來了解更為具體一點的魯迅的經驗,從而復活個更為鮮活、詳細的魯迅的形象。

作為一篇人物傳記,從篇幅上來說是小傳,從傳主(立傳人物)來說是自傳,老師要充分利用記敘文的有關學問引導學生理解自傳和小傳的特點。自傳文常識是一個新學問點,須要講解。將小傳自傳傳記等相關概念一塊兒介紹,可以形成一個小體系,讓學生多增加點語文學問儲備。題解中不必詳介作者,一是因為以前教學中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