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_第1頁
煙草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_第2頁
煙草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煙草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

現在,主要措施是通過病蟲害的預測和報告、疾病的信息以及噴霧器控制煙草的生物、物理和化學疾病。但通過病蟲害預測預報進行防治的方式,存在防治成本高及農藥殘留等方面的問題。煙草“降本減害”重點是針對煙草主要病蟲害,用最低的藥品使用劑量和噴藥次數,研究不同施藥劑量、施藥方法、施藥次數、安全間隔期等復合因子對防治效果和殘留量的影響,并通過簡易物理防控技術,減少農藥施用量和次數,降低煙葉生產成本。通過項目研究,在煙區實現較低成本、較高防治效果、較低土壤和煙葉中農藥殘留安全的目標。1材料和方法1.1煙草種植煙田試驗地選擇在郴州市桂陽縣正和鄉梧桐村,選擇交通方便、連片種植的煙草輪作煙田8.67hm2,種植品種為云煙87,種植密度為50×120cm,1100株/667m2,3月13~16日移栽,7月8~10日采收完畢。1.2青枯病、野火病、角斑病病毒病:用8%混脂·硫酸銅水乳劑(東旺殺毒)。細菌性病害青枯病、野火病、角斑病:農用鏈霉素200萬單位防治。煙蚜防治:采用5%吡蟲啉噴霧。煙青蟲/棉鈴蟲、斜紋夜蛾防治:采用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克從)防治。1.3防治藥物及藥劑共4個處理。處理1:對照區,不施任何農藥,面積1hm2。在整個煙葉生長季節不施用任何化學農藥,采用物理、農業、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病、蟲害,采用人工除草,保護田間生物種群,維護生態平衡。處理2:指標防治區,根據病蟲害發生指標施藥面積6hm2。根據病蟲害發生指標用藥:地老虎斷苗率達1%時用藥;蚜蟲在團棵前達每株50頭,團棵后每株達100頭時用藥;煙青蟲達每百株3頭時用藥;斜紋夜蛾發生達1%時用藥;于3齡前采取摘葉或用藥防治。未達到防治指標的煙田不施用病蟲防治劑,并且所有農藥施用次數不超過3次。防治藥劑:根據中煙葉生44號《中國煙葉公司印發〈關于2013年度煙草農藥使用推薦意見〉的通知》進行選擇。也可以選擇常用藥劑或其它生物防治方法。處理3:常規防治區,按煙農習慣施藥面積1.33hm2,針對常見病蟲害,煙農自主決策施藥。對煙農用藥次數及用工進行全程跟蹤調查。其它技術措施按當地煙葉生產技術方案進行。1.4初烤煙毒的檢測1)各處理病蟲害防治效果調查。2)各處理用工及藥劑成本調查。3)經濟性狀調查。各處理畝產量、畝產值(含補貼費)、均價和上等、中等煙比例及與對照相比情況。4)農藥殘留檢測。在3個處理區分別取上、中兩個部位初烤煙葉B2F和C2F各5kg。交湖南省煙草公司質檢站或具有檢測資質的單位進行煙葉常規化學成份、農藥及重金屬殘留等相關檢測。1.5計算的預防效果的公式2結果與分析2.1不同處理對預防和控制各種病蟲害都非常有效2.1.1預防和處理煙蟲疾病的效果2.1.2預防和處理煙蟲疾病的效果2.1.3斜紋夜蛾的預防效果按防治指標防治后,指標區的相對防效為81.3%,分別比不施藥區、常規區高53.4、24.2%(見表3)。2.1.4不同區的防治效果比較,2按防治指標防治,指標區的相對防效為27.2%,比不施藥區高11.2%,比常規區低9.6%,因目前尚無有效藥劑,各處理防治效果都差(見表4)。2.1.5綜合治理效果分析按防治指標防治,指標區未施藥,經過綜合治理后指標區于黑脛病穩定期的相對防效為100.0%,與不施藥區、常規區相差無幾,主要因品種高抗(見表5)。2.1.6標準溶液綜合防效分析通過采用綜合治理方法控制各主要病蟲害,指標防治區與常規區的綜合防效分別為93.0%、47.3%,指標區綜合防效比常規區高45.7%,可見指標防治區的防治效果是顯著的。2.2綜合治理成本比較在化學防治中,各種化學農藥的用量和成本為:吡蟲啉5%乳油:60ml/667m2·次,3元/667m2·次,高效菊酯乳油):60ml/667m2·次,6元/667m2·次,甲霜靈錳鋅58%可濕性粉劑:500g/667m2·次,15元/667m2·次,0.5%氨基寡糖素:6ml/667m2·次,5元/667m2·次,結合物理、農業、生物防治的綜合治理成本,每天的人工工資為100元/天,由表8統計分析結果可看到,指標區綜合治理成本為280.0元/667m2,比常規區少72.0元/667m2,不施藥區防治成本與常規區相近(見表6)。2.3治區的立地條件通過對各處理的區的單產、均價調查,結合以上防治成本分析,結果表明,指標防治區的單產為150.1kg/667m2、均價為27.元/kg,分別比常規區的高5kg/667m2、1元/kg,單產比不施藥區高,但均價比不施藥區略低,增產率排名為指標防治區﹥不施藥區﹥常規區、經濟增效率的排名也是一樣(見表7)。2.4農殘指標檢測結果煙葉樣品經提取、凈化和色譜分析后,各煙葉樣品中吡蟲啉、氯氰菊酯和功夫菊酯殘留量檢測結果,結果表明,指標區煙樣的農殘略高于不施藥區,但低于常規區,特別是功夫菊酯低于常規區,指標區和不施藥區煙樣都達到國家安全標準。3不用藥區與不用藥區植物群落防治效果比較通過試驗及調查分析與對比,已得到各處理的相對防效、防治成本、產量、產值、增效率、煙葉農殘等項指標結果,綜合各考察因素來比較,按防治指標進行病蟲害的綜合治理技術的優勢最高,除農殘指標略高于不施藥區外,其他各項指標都表現最好,不施藥區對常規區也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不施用化學農藥,只通過農業、物理、生物防治手段來控制病蟲害,在煙草上被證明是有效的,本試驗的指標區與不施藥區,這兩種處理的植保技術都實現了煙葉生產的降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