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專項突破練9區域特征及區域差異一、選擇題隨著區域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有學者提出中國宏觀區域經濟的“新三大地帶”的劃分方案,分為東北及東部沿海地帶、中部及近西部地帶、遠西部地帶。讀圖完成1~2題。1.區域的劃分應依據一定的指標。以下不屬于區域劃分自然因素指標的是 ()A.氣候 B.地形 C.洋流 D.植被2.制約遠西部地帶發展的最重要的經濟原因是 ()A.資金、技術、人才匱乏 B.農業基礎薄弱C.水土流失嚴重 D.自然資源不足答案1。C2.A解析第1題,區域的劃分是陸地區域的劃分,它與洋流無關。第2題,制約遠西部地區發展最重要的經濟因素是資金、技術、人才匱乏?!爸袊说木坝^大道”是指從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樟木友誼橋的318國道。這條帶狀景觀長廊,幾乎整合了中國所有類型的自然景觀及人文景觀。讀圖回答3~4題.3.這條景觀大道上,東西方向自然差異較小的是 ()A.海拔高低 B.晝夜溫差C.植被類型 D.晝夜長短4.在該景觀大道,杭州和西藏都有的景觀是 ()A.海灘浴場 B.湖光山色C.林海雪原 D.險峰飛瀑答案3。D4。B解析第3題,讀圖,這條景觀大道,從上海一直到西藏樟木友誼橋,從平原到青藏高原,海拔高度變化大,A錯。東端晝夜溫差較小,西端青藏高原上的晝夜溫差較大,B錯。從亞熱帶植被到高寒植被,植被差異大,C錯.根據晝夜長短變化規律,同一緯線上的點,晝夜長短相同,所以差異最小的是晝夜長短,D對.第4題,西藏沒有海灘浴場,A錯。我國有兩大湖區,一是西藏所在的青藏高原湖區,一是杭州所在的東部平原湖區,所以兩地都有的景觀是湖光山色,B對.杭州沒有林海雪原景觀,也沒有險峰飛瀑,C、D錯。讀“某地區三次產業產值和就業比例變化圖",回答5~6題。5.對該地區產業結構變化敘述正確的是 ()A.產業結構變化以工業拉動為主B.第一產業產值迅速下降C.第二產業產值變幅最大D.產業結構逐步轉型并得到優化6.對該地區就業結構情況敘述正確的是 ()A.第一產業就業人數比重持續下降B.第二產業就業人數比重上升最快C.第二、三產業對剩余勞動力的吸收有限D.第三產業就業人數比重最低且上升極慢答案5.D6.C解析第5題,該地區產業結構中第三產業發展最快,第二產業變化不大,第一產業產值比例雖有所下降,但隨著經濟發展,經濟產值總量增加,所以產值會上升,2012年與2002年比較,產業結構由以第一產業為主轉變為以第三產業為主,產業結構逐步轉型并得到了優化。第6題,從圖上看,三次產業就業比例變化不大,第一產業勞動力多,第二、第三產業就業比例變化不大,說明第二、第三產業對剩余勞動力的吸收有限。讀“某城市近30年來產業結構變化示意圖",完成7~8題。7.關于各階段區域發展的特點,敘述正確的是 ()A.a時期城市化水平最高B.b時期環境質量最佳C.c時期城市的產業結構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體D.b~c時期可能出現企業外遷現象8.能分別正確反映我國東、中、西部三個經濟地帶產業結構差別的排序是 ()A.abc B.cab C.cba D.bac答案7。D8。C解析第7題,結合圖中數值,a時期,第一產業比重最高,判斷為區域發展的早期,城市化水平低,A錯誤;b時期工業化比重最高,判斷為工業化階段,環境污染嚴重,B錯誤;c階段以第三產業為區域發展的主體,C錯誤。第8題,我國東、中、西部三大經濟地帶的產業結構分布特征,第一產業比重由東向西遞增,故選C項。城市空間分布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其發展演變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讀“某城市空間分布不同階段的發展演變模式圖",回答9~10題。9.圖中四個階段按時間的發展演變順序,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 D.①④③②10.圖中發展階段表明 ()A.①階段以農業為主體,中心城市輻射作用明顯B.②階段區域以小城鎮為主,內部經濟差異比較小C.③階段現代化的交通運輸網絡已經形成D.④階段區域內部差異繼續加大,區域處于不平衡狀態答案9。C10。B解析第9題,本題考查城市的空間分布。解題關鍵是搞清城市的發展階段與社會、經濟關系密切,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并形成了一些衛星城,故C項正確;A、B、D項錯誤。第10題,本題考查城市空間分布各階段的特點.解題關鍵是明確各階段城市空間分布的特點,②階段為離散階段,對應于自給自足式,是以農業為主體的階段,以小城鎮發展為主,缺少大中城市,沒有核心結構,構不成等級系統。故B項正確.A項①為擴散階段,對應于工業結構高度化階段,中心城市的軸向外擴散帶動中小城市發展,點-軸系統形成。C項③為強化階段,對應于工業化興起、工業迅速增長并成為主導產業的階段,中心城市強化,現代化的交通網絡開始形成。D項④為成熟階段,對應于信息化與產業高技術化發展階段,區域生產力向均衡化方向發展,空間結構網絡化,形成點—軸—網絡系統,整個區域成為一個高度發達的城市化區域。讀“部分溫度帶和四類干濕區的關系圖”,完成11~12題。干旱區PONM半干旱區IJKL半濕潤區HGFE濕潤區ABCD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11.我國N區域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C.地形 D.洋流12.深秋時節,我國某旅游者在國內乘火車外出旅游,出發時落葉紛飛,滿目金黃,穿越重重隧道后驀然樹木蔥郁,山清水秀。火車經過的區域是 ()A.F→C B.F→BC.H→A D.G→B答案11.B12.B解析第11題,N地在我國應位于西北地區,深居內陸,距海遙遠,降水少。第12題,由題干可知,該游客應是穿越了秦嶺,從我國的北方地區進入了南方地區,對應圖中的F→B。二、綜合題13.區域地理環境影響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根據下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以下問題。材料一見下圖材料二西寧地區有一首歌謠:“古城氣候總無常,一日須攜四季裝。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材料三西寧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歷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絲綢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成為西北交通要沖和軍事重鎮。(1)根據材料一,圖示區域積溫的分布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材料二,簡述歌謠反映的該地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3)西寧形成和發展成為城市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雙選)。A.位于河谷、地勢平坦 B.歷史悠久C.政治中心 D.河流供水充足E.交通要道(4)形成丙處地貌類型的主要地質作用是______________。該地貌易給附近地區造成什么問題?(5)甲和乙所在地區是我國西部重要農業區,其農業生產的限制性條件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其中甲地農業發展中應注意的問題是什么?(6)從自然條件角度分析青海省經濟發展的優勢和不利因素.答案(1)由東向西逐漸降低地勢由東向西逐漸抬升(2)晝夜溫差大,地勢起伏大(天氣多變),植被呈現出垂直分布規律.(3)AD(4)風力搬運、沉積荒漠化(埋沒農田、道路等)。(5)水源熱量問題:風沙危害;灌溉不合理引起土壤次生鹽漬化;過度用水引起下游河段用水緊張。(6)優勢:光照充足(日較差大)、水能豐富、礦產種類多樣、野生動植物資源獨特、旅游資源豐富。不利因素:熱量不足,生態環境脆弱。解析第(1)題,根據圖中信息積溫等值線的分布可知,圖示區域積溫的分布規律是由東向西逐漸降低,是因為地勢由東向西逐漸抬升.第(2)題,歌謠“古城氣候總無常,一日須攜四季裝”反映了該地晝夜溫差大,“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了植被呈現出垂直分布規律,“日愁暴雨夜愁霜”反映天氣多變。第(3)題,西寧位于湟水谷地,地形平坦,河流供水充足,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發展。第(4)題,丙處為荒漠,是因為地處內陸,降水少而形成的,形成該地貌的主要地質作用是風力搬運、沉積。第(5)題,甲位于河西走廊,發展農業的限制條件是水分不足,在發展農業時,要注意防止土地沙漠化和不合理灌溉導致的土壤次生鹽漬化;乙位于湟水谷地,分布在青藏高原上,發展農業的限制因素是熱量不足。第(6)題,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上,具有光照、水能、礦產、野生動植物資源、旅游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但熱量不足,生態環境脆弱。答題時要注意設問僅限于自然條件方面。14.讀下圖中遙感影像圖及相關圖文資料,回答問題。我國臺灣的宜蘭平原盡攬雨水濕氣,古人稱“竹風蘭雨”。(1)讀圖(a)、(b),簡述宜蘭降水特征及其成因。釣魚島列嶼是我國的固有領土,臺灣將其劃歸宜蘭縣管轄.(2)讀圖(c),釣魚島列嶼位于宜蘭的________方向。讀圖(d),簡述釣魚島東側海底地形的成因。2012年3月,國家海洋局公布了我國釣魚島及附屬島嶼的精確坐標及航空遙感影像圖,標志著我國海監部門已實現了對不可到達、遠離大陸的海島(礁)的測繪和動態監測。2020年前,我國還將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形成對我國乃至全球海洋環境遙感監測的能力。(3)概括遙感技術在資源普查和環境監測應用中的特點.答案(1)特征:降水量總量大(2700mm以上),以秋季(9月~11月)最多。原因:亞熱帶島嶼;夏秋多臺風;受東風(東北風)影響,三面環山(山地迎風坡),多地形雨。(2)東北東側海底地形(海溝)是大洋板塊向大陸板塊俯沖(擠壓、消亡)的地帶。(3)獲取信息全面、準確,監測區域范圍大,不受地面條件限制(可監測難以到達或遠程地區),可及時更新(動態監測)。解析第(1)題,描述降水特征主要看降水量的大小、季節的變化.圖中反映,宜蘭每月降水在100mm以上,年降水量2000mm;秋季降水量多,其他季節降水均勻.圖中(a)的風頻圖反映,此地常年吹偏東風,來自太平洋的暖濕氣流在地形的抬升作用下,形成地形雨,故降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四計算機考試題及答案
- 初中實驗考試題庫及答案大全
- 初一上美術考試題及答案
- 承德成考考試題及答案解析
- 車輛英文縮寫模擬考試題及答案
- 版畫理論考試題及答案
- 直播帶貨公司供應商合同制度?
- 2025年金融AI倫理與監管體系構建研究報告
- 工科教學課件模板
- 草原教學課件設計
- 2025至2030中國生石灰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方向報告
- 2024年 紹興市交通控股集團公司招聘考試筆試真題試題含答案
- 維保人員培訓管理制度
- 超限模板及高支模安全專項施工方案(論證后)
- 大隱靜脈患者的護理查房講課件
- 2025-2030年中國管道運輸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與投資研究報告
- 九師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摸底聯考英語試題(含答案)
- 老年共病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3)課件
- 中醫優才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新高考1卷(新課標Ⅰ卷)英語試卷
- LY/T 2252-2014碳匯造林技術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