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_第1頁
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_第2頁
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_第3頁
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_第4頁
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總則1.1項目背景在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新政策下,環境保護已受到各級政府和全國人民的重視,對污水進行徹底的治理以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的重要性越來越大。歷年來,我國的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平均運行負荷率在65%到70%左右,還有一定的提高空間,造成運行負荷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城鎮生活污水收集系統建設滯后,管網配套工程覆蓋率低,污水不能全部收集進入污水處理廠,這是全國各地普遍存在的現象。截至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已達到2.17億立方米/日,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2%,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85%,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基本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但同時也應看到,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仍然存在著區域分布不均衡、配套管網建設滯后、建制鎮設施明顯不足、老舊管網滲漏嚴重、設施提標改造需求迫切、部分污泥處置存在二次污染隱患、再生水利用率不高、重建設輕管理等突出問題,城鎮污水處理的成效與群眾對水環境改善的期待還存在差距。衡陽縣城目前已建設污水處理廠及配套污水管網,衡陽縣所轄鄉鎮在建污水處理廠的有關市鎮、界牌鎮、臺源鎮、金蘭鎮、井頭鎮、庫宗鎮、渣江鎮,每個鄉鎮配套建設污水管網工程。目前衡陽縣大部分鄉鎮的生活污水采用直接排放的方式,沒有采取應有的治理措施,導致相當多的污水直接進入河、渠,嚴重污染了當地水環境。關市鎮鎮區排水體制為合流制,現狀污水收集系統缺乏,僅部分區域有污水收集管道,區域內的污水、雨水經現狀明渠或暗涵收集后就近排入水體,污水僅經化糞池簡單處理,對水體造成較嚴重的污染。為提升衡陽縣城及各鄉鎮污水處理設施服務能力,衡陽縣計劃逐步將所有鄉鎮都配套建設污水處理系統及管網工程,本項目是衡陽縣建制鎮第二批污水處理系統項目,項目建設意義重大。本項目工程主要內容包括污水處理廠建設和配套污水管網建設,污水收集處理后達到相應排放標準,最終排入武水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和《關于做好入河排污口和水功能區劃相關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和擴大排污口,需經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在項目建設單位提交的申請材料中應包括《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為更好貫徹落實《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加強如何排污口監督管理,有效控制水環境污染,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保護,衡陽縣開元投資有限公司委托本公司承擔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編制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收集了相關的技術資料,同時對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實地勘察,在此基礎上編制了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為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入河排污口提供技術依據。1.2論證目的通過分析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的有關信息,在滿足相關水功能區保護要求的前提下,論證入河排污口設置對水功能區、水生態和第三者權益的影響,根據水功能區的納污能力、水生態保護等要求,提出水資源保護措施,優化入河排污口設置方案,為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入河排污口以及建設單位合理設置入河排污口提供科學依據,以保障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安全。1.3論證依據1.3.1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16年9月1日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年1月1日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18年10月26日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2016年7月2日修正);《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10月1日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2018年3月19日實施);《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國務院國發[2012]3號),2012.1.12;《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國務院第641號令,2014年1月1日實施);《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2015修訂);《水功能區監督管理辦法》(水資源[2017]101號),2017年4月1日實施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湖南省水功能區監督管理辦法》的通知(湘政辦發〔2016〕14號);《關于進一步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2017年3月);《關于做好入河排污口和水功能區劃相關工作的通知》(環辦水體〔2019〕36號,2019年4月24日);《飲用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2010年12月22日修正);《湖南省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湘政發辦〔2018〕44號,2018年7月12號實施);《湖南省水功能區劃》(湘政函[2005]5號,2005年1月17日);《衡陽市水功能區劃》(2010-2020),衡陽市水利局;衡陽市人民政府關于《衡陽市水功能區劃》的批復(衡政函[2013]21號)。1.3.2技術標準、規范、規程《入河排污口管理技術導則》(SL532-2011);《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Ⅲ類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水域能納污能力計算規范》(GB/T25173-2010);《湖南省地方標準用水定額》(DB43/T388-2020);《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表水環境》(HJ/T2.3-2018);《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污水進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31962-2015);《水域納污能力計算規程》(GB25173-2010);《河湖生態環境需水計算規范》(SL/Z712-2014);《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環境功能區劃》(DB43/023-2005);《醫療廢水處理技術指南》(環發[2003]197號)。1.3.3其他資料《衡陽市2019年度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報告》(衡陽市生態環境局,2020.11)《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報批稿);衡陽市環境保護局關于《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建設單位提供的其他資料。1.4論證原則(1)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要求和規定;(2)符合國家和行業有關技術標準與規范、規程;(3)符合流域或區域的綜合規劃及水資源保護等專業規劃;(4)符合水功能區管理要求。1.5論證范圍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位于關市鎮馬嶺村,其入河排污口位于關市鎮鎮區下游武水河右岸,地理坐標為國家大地2000坐標系,東經112°4′16.41705″,北緯26°54′54.51565″。按照《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基本要求(試行)》規定“原則上以受入河排污口影響的主要水域和其影響范圍內的第三方取、用水戶的地域為論證范圍。論證工作的基礎單元為水功能區,其中入河排污口所在水功能區和可能受到影響的周邊水功能區,是論證的重點區域;涉及魚類產卵場等生態敏感點的,論證范圍可不限于上述水功能區。未劃分水功能區的水域,入河排污口排污影響范圍內的水域都應為論證范圍”。考慮本工程服務范圍、武水河上取排水口分布情況,峴山鎮牛形山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執行Ⅲ類標準,為方便資料整理,確定本項目論證范圍為排污口到下游峴山鎮牛形山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上游,全長17km,排污口所在武水河段無功能區劃。表1.5-1論證范圍表名稱位置名稱距離本項目入河排污口距離(km)論證范圍起點排污口0論證范圍終點峴山鎮牛形山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上游17合計17圖例湘江蒸水武水河圖例湘江蒸水武水河圖1-5-1河流水系圖牛形山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上邊界蒸水圖例蒸水武水河論證范圍牛形山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上邊界蒸水圖例蒸水武水河論證范圍圖1-5-2論證范圍圖武水河圖例論證范圍武水河峴山鎮牛形山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武水河圖例論證范圍武水河峴山鎮牛形山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圖1-5-3敏感目標圖1.6論證工作程序(1)現場查勘與資料收集根據入河排污口設置的方案,組織技術人員對現場進行多次查勘,調查和收集該項目所在區域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資料,排污口設置河段的水文、水質和水生態資料等,同時收集可能影響的其他取排水用戶資料。(2)資料整理根據所收集的資料,整理分析,明確入河排污口位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及污染特性等基本情況;分析所屬河段水資源保護管理要求,水環境現狀和水生態現狀等情況,以及其他取排水用戶分布情況等。(3)建立數學模型,進行預測模擬根據水功能區水質和水生態保護要求,結合廢污水處理排放情況,項目所處河段河道水文特性,按照《水域納污能力計算規程》,選定合適的數學模型,擬定模型預測計算工況,進行污染物擴散濃度預測計算,統計分析不同條件下入河廢污水的影響程度及范圍。(4)影響分析根據計算結果,得出的入河排污口污染物排放產生的影響范圍,以及所處河段水生態現狀,論證分析入河排污口對武水河的影響程度。論證分析排污口對下游水功能區內第三方取用水安全的影響,提出入河排污口設置的制約因素。(5)排污口設置合理性分析根據影響論證結果,綜合考慮水功能區水質和水生態保護的要求、第三者權益等因素,分析入河排污口位置、排放濃度和總量是否符合有關要求。(6)結論與建議根據入河排污口設置情況及水功能區相關要求,經綜合分析,給出排污口設置的結論及合理性建議。入河排污口論證工作程序見圖1.6-1。圖1.6-1入河排污口論證工作程序框圖1.7論證主要內容(1)建設項目基本情況。(2)調查擬建入河排污口所在水功能區(水域)水質,并進行納污現狀分析。(3)擬建項目入河排污口設置可行性分析論證及入河排污口設置方案。(4)入河排污口設置對水功能區(水域)水質影響分析。(5)入河排污口設置對水功能區(水域)水生態影響分析。(6)入河排污口設置對地下水影響分析。(7)入河排污口設置對有利害關系的第三者權益的影響分析。(8)入河排污口設置合理性分析。(9)結論與建議。

2項目概況2.1項目的基本情況2.1.1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名稱: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建設單位:衡陽縣開元投資有限公司項目規模:外排廢水量500m3/d項目性質:已建建設地點:衡陽縣關市鎮馬嶺村入河排污口位于衡陽縣關市鎮馬嶺村(國家大地2000坐標系,東經112°4′16.41705″,北緯26°54′54.51565″),目前項目已建設完成,處于試運行狀態,各項設備運行正常,出水水質檢測達標。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位置見圖2.1-1。圖2.1-1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位置圖納污管網圖見附件,納污范圍圖、污水工程管線規劃圖以及廠區平面布置圖見下圖。圖2.1-2總平面布置圖圖2.1-3土地利用規劃圖圖2.1-4污水管網規劃布置圖圖2.1-5污水分區圖2.1.2建設內容及規模根據《衡陽縣關市鎮鎮區排水專項規劃(2019-2030年)》,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工程分為近期和遠期,規劃近期為2019年~2023年,規劃遠期2024年~2030年,本次論證僅僅針對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工程近期進行評價。主要建設內容為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以及配套污水管網,根據工可設計,關市鎮污水處理廠實施規模為500m3/d,總征地面積為2672m2,規劃用地有充裕的建設發展空間,不占基本農田,同時有遠期擴建的余地。配套建設的污水管網長10507m,雨水管網長8200m。該建設項目組成詳情見表1.3-1所示:表1.3-1建設項目工程組成一覽表工程類別單項工程名稱工程建設內容備注主體工程預處理區新建粗格柵渠1座,L×B×H=7.0×0.6×3.5m,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與進水泵房合建)設計規模500m3/d新建調節池1座,L×B×H=10.0×8.5×6.6m,有效水深3.0m,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停留時間12h新建細格柵渠1座分2格,L×B×H=5.0×1.5×1.5m,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模500m3/d新建平流沉砂池1座分2格(1用1備),L×B×H=6.5×1.5×2.5m,有效水深0.2m設計流速0.29m/s,停留時間37s(最高流量時)生化及深度處區新建二級處理組合池(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組成)1座分2組,15.1×7.7×5.0m,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厭氧池有效容積:31.25m3;厭氧池停留時間:1.5h。缺氧池有效容積:93.75m3,缺氧池停留時間:4.5h。好氧池有效容積:312.5m3;好氧池停留時間:9.0h。沉淀池中心筒直徑:DN4500;沉淀時間:2.0h。設計規模500m3/d新建機械絮凝池1座,L×B×H=2.3×2.3×3.5m,采用鋼混結構,半地下式每座分3級攪拌,每格設垂直攪拌機1臺,第二、第三級為可調速攪拌機。新建纖維轉盤濾池1座,L×B×H=4.0×3.0×3.5m,采用鋼結構濾布微孔5~20μm,設計規模500m3/d紫外消毒及在線監測室新增1臺紫外消毒器并設置一臺在線監測系統,紫外線消毒設備設備參數:Q=500m3/d,9*85W=765W,控制系統0.5kW;平面尺寸L×B=5.5×3.5m,磚混結構,地上一層,層高3m/綜合設備間新建綜合設備間(設鼓風機房及配電間、加藥設備、污泥脫水設備、值班室等)1座,L×B×H=8.0×5.5×4.0m,采用框架結構,地上兩層。3臺鼓風機,2用1備。污泥處置系統新建斜板污泥濃縮池1座,L×B×H=4.0×2.5×4.3m,有效高度2.5m,采用鋼筋砼結構,/新建污泥陽光堆棚1座,9.0×4.0m,采用鋼結構,地上一層,層高3.5m其中污泥出泥含水率小于60%后外運配套工程管網工程排水體制:雨污分流制。污水主管沿鄉道敷設。污水主管收集鄉道路兩側街道居民生活產生的污水,污水管計劃使用DN400HDPE型號污水管,其支路呈枝狀敷設,覆蓋整個鎮區公輔工程管理用房新建管路用房(設行政辦公、會議室、化驗室、中心控制室、值班等)1座,值班室的建筑面積為20m2。供電污水處理廠屬市政設施二級用電負荷單位,本項目采用市政供電。引自關市鎮10KV變電所,廠內設變電所1座,經變壓后使用。給水本項目自備水井,主要用于生產、生活及消防。排水廠區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廠區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工藝污水兩部分,通過污水管道收集后排入污水處理前端進行處理排放。廠區雨水經過管道收集后排至廠區外雨水管網。廠區道路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道路寬5m儲運工程污泥運輸車外運泥餅,經濃縮脫水后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理處理后污泥含水率在60%左右環保工程廢氣噴灑生物除臭劑,加強周邊綠化廢水項目產生的少量地面沖洗水及生活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噪聲空壓機、風機、水泵等主要噪聲源進行隔聲、減振、消聲處理固廢新建處理規模為500m3/d的污泥濃縮脫水設施及陽光污泥堆棚,污泥經脫水后由環衛部門統一收集處理,設置污泥暫存間1座;職工生活垃圾經收集后由當地環衛部門定期清運綠化綠化率59.79%2.1.3服務范圍本次污水處理工程建設主要服務范圍覆蓋關市鎮鎮中心區,具體范圍為東至蘭山村、南到關市村、西鄰唐市村、北界大眾村。2.1.5污水量預測根據《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SL310-2004及《室外排水設計規范(2016年版)》GB50014-2006;本項目鄉鎮屬于5區,最高日用水定額為120~180L/人天,再根據住建廳發布的《湖南省鎮(鄉)村供排水工程專項規劃設計技術導引》(2019)中,污水量以生活污水為主的鄉鎮,可采用綜合指標法計算污水量,近期污水處理規模以鎮區(集鎮)建成區現狀常住人口為依據,及本工程所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現狀,水資源充沛程度和居民用水習慣,本項目鄉鎮居民綜合生活用水量按照130L/人天計,而近期關市鎮規劃人口約0.7萬,則用水量約910m3/d。污水廠的服務范圍是鄉鎮鎮區人口集中區域,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照總用水量的80%計;污水收集率根據管網覆蓋率來確定,近期(2023年)污水管網覆蓋率為80%;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為582.4m3/d;考慮鄉鎮具體情況,本次污水量預測規模取整為500m3/d。2.1.5設計進出水水質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進水主要以生活污水為主,可接納小部分的工業廢水(排入比例不大于30%,不得接納印染、化工、醫藥、鋼鐵、電鍍、垃圾滲濾液、造紙廢水等廢水類型)。根據《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5冊,推薦的典型生活污水水質和住建廳發布的《湖南省鎮(鄉)村供排水工程專項規劃設計技術導引》(2019)中表4.4.4的湖南省鄉鎮生活污水水質范圍參考,根據各鄉鎮的實際發展情況及總體規劃,綜合確定衡陽縣各鄉鎮污水進水水質見表1.4-1。衡陽縣各鄉鎮污水處理廠主要擬收集各鄉鎮產生的生活污水,由于部分工業企業位于各鄉鎮污水處理廠納污范圍,因此本次論證提出,納污范圍內各工業企業廢水經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相應標準和各鄉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要求后可納入鄉鎮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外排,但所納入的工業企業廢水不得對鄉鎮污水處理廠處理效果造成沖擊,嚴格控制含第一類污染物廢水的納入,有條件的企業自身進行污水處理后,出水必須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CJ343-2020C),方可進入城鎮污水處理廠處理。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同時參照相關城鎮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水質;本項目出水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標準。本項目進水質必須達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CJ343-2020C),本項目設計進出水水質見表1.4-1。表1.4-1本項目污水處理廠設計進出水水質一覽表項目CODCrBOD5SSNH3-NTPTN設計進水250100180302.535設計出水6020208120去除率(%)7680897360432.1.6污水處理工藝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預處理采用“粗格柵+調節池+細格柵+平流沉砂池”為主體的處理工藝;二級處理采用以“A/A/O+二沉池”為主體的處理工藝;消毒工藝采用“紫外線消毒”;污泥脫水采用“污泥池+晾曬干化”為主體的處理工藝。確定本項目各鄉鎮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如下圖:圖5.1-3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及產污工序示意圖工藝簡介:污水經過污水管網匯流進入污水處理廠,總進水經粗格柵去除大的固體雜物,然后進入調節池,對水量和水質進行調節后經泵一次提升至細格柵及平流沉砂池,細格柵及平流沉砂池去除污水中較小的顆粒、砂礫。平流沉砂池出水自流進入二級處理組合池。二級處理組合池由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組成,利用厭氧環境和污泥回流實現磷的釋放和部分有機物的氧化,利于后續生物處理的脫氮除磷。厭氧池出水進入缺氧池,污水中的硝態氮在反硝化細菌的作用下轉化為氮氣,缺氧池出水進入好氧池,進一步去除有機物、氨氮、和總磷等污染物。好氧池出水流入二沉池進行泥水分離,二沉池出水進入機械絮凝+濾布濾池,在機械絮凝池前投加混凝劑PAC,進一步去除部分SS、COD及P。濾布濾池出水紫外消毒后就近排入附近水域。二沉池剩余污泥及濾布濾池的沉淀污泥排入污泥濃縮池內,濃縮后污泥利用污泥螺桿泵輸送至污泥脫水機房進行脫水,脫水后污泥進行適當晾曬,含水率降到60%以下后運輸出廠。2.2項目所在區域概況2.2.1地理位置衡陽縣地處湘中偏南,湘江中游,因位于南岳衡山之南而得名,總面積2568平方公里,東與衡山交界,南毗蒸湘區、石鼓區、衡南縣,西鄰邵東、祁東縣,北與雙峰縣接壤。東西寬74公里,南北長55公里。轄26個鄉鎮,893個村,總人口113萬。縣城西渡鎮距衡陽市18公里,是衡陽市發展前景最具優勢的衛星城。2.2.2地形地貌地質衡陽縣縣城(西渡鎮)地處衡邵走廊中段的河谷平原,由于地殼升降,風化剝蝕,東南呈開闊的盆地地貌,其地貌為武水河I級階地及河漫灘,境北部地勢較高,中部和東南西三面平坦,一般地面高程在60~65米之間。該區域地勢平坦,地面開闊,地勢起伏和緩,地面標高,平原地為64.2~67.7米,崗地在98~128米之間,地貌類型是以溪谷平原為主。根據國家地震局《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l8306-2001),衡陽縣為VI度以下地震區,屬于少震或無震區。2.2.3氣候衡陽縣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具有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熱量豐富,雨水充足的特點。據縣氣象站30年(1965-1994年)資料統計,每年日平均氣溫17.9℃,最冷年氣溫17.1℃,最暖年19.0℃(1983),極端最高氣溫40.8℃(1971.7.26),極端最低氣溫-8.3℃(1972.2.9)。地表溫度年平均20.7℃,7月最高,平均為36.4℃,1月份最低,平均為6.4℃。降水自1959~2000年42年來,平均降水量1237.2mm,春夏降水量多于秋冬。全縣多年平均日照時數1751.9小時,小型器皿年均蒸發量1489.3mm,多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9%,年平均霜日12.2天,最多年26天,最小年4天,無霜日為299天。全年除7月為東南風最多外,其余11月均以北風為主,年出現頻率為28%。多年平均風速2.5米/秒,最大風速為18.7米/秒,汛期最大風速多年平均值為12.3米/秒。2.2.4水文(1)地表水蒸水河:古名丞水,習稱草河,為境內主要河流,武水河屬山溪型,夏汛冬涸,易漲易落,沿岸低洼農田常因山洪受淹,蒸水河有大小支流69條,其中由左岸流入的36條,由右岸流入的33條。表2.2-1蒸水河主要支流特征表河流名稱發源地點注入地點長度(公里)坡降(‰)流域面積(km2)城坪水大云山肖家臺20.91553.5歲河槐花嶺臺上町25.14.6126.1畬田河楊嶺畬田橋21.43.968.6文口河石牛峰文口21.53.950.7柿竹水雅書山渣江31.44138.9岳沙河九峰山貫山大屋47.72.2392.5演陂水鵝窩里西渡老街43.82.8345.8武水三面山江口55.71.88315.5雞窩水小林峰雞窩山201.466.7石獅港三角峰肖家沖323.5147蒸水河為湘江一級支流,流域面積為3470km2,河長194km,河流坡降為0.54‰,屬湖南多沙河流,其上游井頭多年平均侵蝕模數達600t/km2,為湖南省極大值之一。據神山頭水文站47(1952-1998年)對武水河流量以實測,最大流量為2770m3/s(1954年),其次為2450m3/s(1962年)和2320m3/s(1982年)。(2)地下水該區地下水淺、深層均較發育,屬潛水類型,穩定水位深度1.9~7.9米,pH值在5.3~7.8之間呈弱酸性;水溫20℃,主要受降水補給。區域內當地部分居民以井水為生活飲用水源。本項目位置本項目位置圖2.2-1衡陽市水系圖2.2.5區域水資源及開發利用情況降水2021年衡陽市平均降水量達1434.8mm,因受季節環流和地形影響,降水在季節和地域分布上不均勻,一年中春夏兩季的降雨量占全年的降雨量的70.1﹪。耒陽市、常寧市、南岳區降雨量分別位居前3位。(2)水資源據湖南省水利廳發布的水資源公報初步統計,衡陽市地表水資源量(當地天然河川徑流量)83.87億立方米,年降水量累計186.2億立方米,產水系數0.45,較多年平均水資源量109.4億立方米明顯偏少。衡陽市大中型水庫蓄水量10.73億立方米。衡陽市總用水量34.26億立方米(其中地表供水32.02億立方米,地下供水2.24億立方米),較上年度上升7.9%。其中農業用水20.76億立方米,工業用水8.79億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3.19億立方米,城鎮公共用水1.37億立方米,生態環境用水0.15億立方米。衡陽市人均綜合用水量473立方米/年(城鎮居民140.34升/年,農村居民97.74升/年);萬元GDP、萬元用水工業增加值分別為111.32立方米、81.91立方米(當年價)、534.4立方米,農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數0.5148。衡陽市主要河流流域特征見表2.2-2。名稱河長(公里)流域面積(平方公里)水能理論蘊藏量(萬千瓦)可開發量(萬千瓦)已開發量(萬千瓦)總長境內河長湘江9482269466041.537.50/祁水1145516852.000.410.19耒水4531791178318.2914.972.33蒸水194152.434704.391.451.11舂陵水2236966234.671.750.67洣水29672.5103055.743.242.41宜水867810563.211.480.57表2.2-2衡陽市主要河流流域特征2.2.6生物多樣性衡陽縣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原生植被已不存在,今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植物。田土植被主要是水稻、油菜、豆類、棉花、瓜類、蔬菜類等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山丘植被主要是馬尾松、杉樹、柑桔等各種樹葉和油菜、茶葉、楠竹及野生花草類。

3水功能區(水域)管理要求和現有取排水狀況3.1水功能區(水域)保護水質管理目標與要求水功能區,是指為滿足水資源合理開發和有效保護的需求,根據水資源的自然條件、功能要求、開發利用現狀,按照流域綜合規劃、水資源保護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在相應水域按其主導功能劃定并執行相應質量標準的特定區域。水功能區分為水功能一級區和水功能二級區。圖3.1-1水功能區分級分類系統水功能一級區分為保護區、緩沖區、開發利用區和保留區四類。水功能二級區在開發利用區中劃分,分為飲用水源區、工業用水區、農業用水區、漁業用水區、景觀娛樂用水區、過渡區和排污控制區七類。對照《水功能區劃標準》(GB/T50594-2010),水功能區水質標準要求如下表。表3.1-1水功能區水質標準要求類別水功能區水質標準要求一級水功能區保護區保護區水質標準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Ⅰ類或Ⅱ類水質標準;當由于自然、地質原因不滿足Ⅰ類或Ⅱ類水質標準時,應維持現狀水質保留區保留區水質標準應不低于現行國家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規定的Ⅲ類水質標準或應按現狀水質類別控制開發利用區開發利用區水質標準由二級水功能區劃相應類別的水質標準確定緩沖區緩沖區水質標準應根據實際需要執行相關水質標準或按現狀水質控制二級水功能區飲用水源區飲用水源區水質標準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Ⅱ類或Ⅲ類水質標準工業用水區工業用水區水質標準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Ⅳ類水質標準農業用水區農業用水區水質標準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的規定,也可按現行國家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Ⅴ類標準確定漁業用水區漁業用水區水質標準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漁業水質標準》(GB11607)的有關規定,也可按現行國家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Ⅱ類或Ⅲ類水質標準確定景觀娛樂用水區景觀娛樂用水區水質標準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類或Ⅳ類水質標準過渡區過渡區水質標準應按出流斷面水質達到相鄰功能區的水質目標要求選擇相應的控制標準排污控制區污染控制區水質標準應按其出流斷面的水質狀況達到相鄰水功能區的水質控制標準確定本項目入河排污口位于衡陽縣關市鎮馬嶺村武水河右岸,根據《衡陽市水功能區劃》(2010~2020),本入河排污口所屬河段無功能區劃,執行Ⅲ類水質標準。本項目論證范圍涉及飲用水源保護區上游,飲用水源保護區目標水質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質。圖3.1-2水功能區劃圖3.2水功能區(水域)納污能力及限制排放總量根據《入河排污口管理技術導則》(SL532-2011)5.3.6條“水域納污能力應采納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或流域管理機構核定的數據,未核定納污能力的水域,應按GB/T25173的規定和水功能區管理要求核算納污能力”。3.2.1計算方法及模型選定本項目納污水體為武水河,根據《水域納污能力計算規程》(GBT25173-2010),河段多年平均流量Q<15m3/s的為小型河段,其水域納污能力采用河流一維模型公式計算:1)河段污染物濃度:C式中:Cx—流經x距離后的污染物濃度,mg/LC0—初始斷面的污染物濃度,mg/Lx—沿河段的縱向距離,mu—設計流量下河道斷面的平均流速,m/sK—污染物綜合衰減系數,1/s2)相應的水域納污能力:M=(式中:M—水域納污能力,g/sCs—水質目標濃度值,mg/LQ—初始斷面的入流流量,m3/sQp—廢污水排放流量,m3/s3.2.2各計算參數的確定(1)水質目標Cs的確定本入河排污口所在河段無功能區劃,論證范圍內下游涉及飲用水源保護區,水質目標值按《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質標準執行,即污染物CODcr的Cs值為20mg/L;NH3-N的Cs值為1.0mg/L。初始斷面入流流量Q的確定武水河河近年來監測枯水期平均流量為0.4m3/s。(3)初始斷面的污染物濃度以入河排污口上游100米斷面水質濃度作為初始濃度,則COD的初始濃度C0值為7mg/L,氨氮初始濃度C0值為0.172mg/L。(4)沿河縱向距離x本次河段納污能力計算河段為本入河排污口至下游18.5km處飲用水源保護區上邊界。(5)水域的平均流速0.2m/s。(6)污染物綜合衰減系數K,KCOD取0.18/d,K氨氮取0.15/d。(7)廢污水排放量為500m3/d3.2.3河段納污能力結果分析經計算,在設計水文條件下,武水河段CODcr的納污能力為182.06t/a,NH3-N的納污能力為10.92t/a,計算結果見表3.2-1。表3.2-1本項目排污口所在水功能區規劃納污能力一覽表河流COD(t/a)氨氮(t/a)武水河河納污能力武水河河納污能力武水河182.0610.92本項目排入河流的量10.951.46由表3.2-1可看出COD、NH3-N的排放量占環境容量的6.01%、13.37%,小于環境容量控制要求。3.3論證水功能區(水域)現有取排水狀況論證范圍內的取水現狀根據調查,論證范圍河段內無取水口。無大型農業灌溉取水口。論證范圍的排水現狀根據調查,論證范圍內有衡陽井頭鎮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口,排放量為1000m3/d。

4入河排污口所在水功能區(水域)水質現狀及納污狀況4.1水功能區(水域)管理要求本項目入河排污口位于衡陽縣關市鎮馬嶺村武水河右岸,根據《衡陽市水功能區劃》(2010~2020),本入河排污口所屬河段無功能區劃,目標水質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質目標。本項目論證范圍涉及飲用水源保護區上游,飲用水源保護區目標水質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質目標。4.2水功能區(水域)水質現狀為進一步了解本入河排污口上下游武水河河水質現狀,于2023年5月對武水河進行一期監測。(1)監測斷面設置:W1:廢水入武水河排污口上游100m;W2:廢水入武水河排污口下游500m,監測斷面具體位置詳見附圖。(2)監測時間及頻率:連續監測3天,2023年5月26日~28日,監測頻次為每天1次。(3)監測項目:pH、CODCr、SS、BOD5、高錳酸鹽指數、總磷、總氮、氨氮、石油類、糞大腸菌群。(4)采樣和分析方法:樣品的采集和保存、分析均按《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91-2002)《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手冊》和《環境監測標準分析方法》中的有關規定進行。(5)評價標準: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6)評價方法:采用超標率和最大超標倍數等數理統計法進行評價。(7)監測結果:監測及評價結果見表3.2-1。表3.2-1地表水水質現狀監測及評價結果單位mg/L(pH除外)根據監測結果,斷面各監測因子均能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滿足水環境功能區劃要求。4.3所在水功能區(水域)納污狀況根據3.2章節,排污口所在武水河段CODcr的納污能力為182.06t/a,NH3-N的納污能力為10.92t/a。下游衡陽縣井頭鎮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放口年排放量為CODcr為21.9t/a,NH3-N為2.92t/a。武水河段剩余納污能力剩余量為CODcr160.16t/a,NH3-N為8t/a。本項目建成后排放的CODcr為10.95t/a,NH3-N為1.46t/a,僅占剩余環境容量的6.84%、17.5%,小于環境容量控制要求。

5入河排污口設置可行性分析論證及入河排污口設置情況5.1廢污水來源及構成衡陽縣關市鎮處理廠服務于關市鎮鎮中心區,污水處理廠總用地(紅線面積)面積為2672m2,規劃用地有充裕的建設發展空間,污水處理規模為500m3/d。由于關市鎮工業企業以及服務行業相對較少,基本無工業廢水,污水性質較為固定,因此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站收集的污水主要包括城鎮生活污水、公共設施污水。綜上所述,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站污水來源主要為場鎮生活污水、公共設施污水。5.2廢污水所含主要污染物種類及排放濃度、總量污水處理廠設計出水水質中污染物排放限值均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標準后經污水管道排入武水河。各污染物產生及排放情況見下表。表5.1.2-1本項目污水處理廠設計進出水水質一覽表污水處理規模污染物進水水質出水水質污染物產生濃度(mg/L)污染物產生量(t/a)污染物排放濃度(mg/L)污染物排放量(t/a)18.25萬m3/a(500m3/d)CODcr25045.636010.95BOD510018.25203.65SS18032.85203.65NH3-N305.4881.46TN356.39203.65TP2.50.4610.185.3入河排污口設置可行性分析論證5.3.1與《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符合性分析《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強化城鎮生活污染治理,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衡陽縣關市鎮此前無污水處理廠,場鎮生活污水直排武水河,本項目建設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是落實“水十條”的具體要求,對武水河水環境質量改善具有重要意義。本入河排污口位于衡陽縣關市鎮馬嶺村武水河右岸,根據《衡陽市水功能區劃》(2010~2020),本入河排污口所屬河段無功能區劃,不屬于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魚類“三場”及洄游通道,入河排污口位置不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及重要濕地等環境敏感區,因此本入河排污口不存在生態制約因素。5.3.2與《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的符合性分析根據《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水利部令第47號)第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同意設置入河排污口:(1)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設置入河排污口的;(2)在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要求削減排污總量的水域設置入河排污口的;(3)入河排污口設置可能使水域水質達不到水功能區要求的;(4)入河排污口設置直接影響合法取水戶用水安全的;(5)入河排污口設置不符合防洪要求的;(6)不符合法律、法規和國家產業政策規定的;(7)其他不符合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規定條件的。與《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水利部令第47號)第十四條符合性分析如下。表5.3-1與《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第十四條符合性分析序號《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水利部令第47號)第十四條要求本入河排污口情況是否有該情形1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設置入河排污口的入河排污口設置于衡陽縣關市鎮馬嶺村武水河右岸,未設置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滿足要求無2在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要求削減排污總量的水域設置入河排污口的不在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要求削減排污總量的水域無3入河排污口設置可能使水域水質達不到水功能區要求的根據預測結果分析,本入河排污口設置不會使水域水質達不到水功能區要求無4入河排污口設置直接影響合法取水戶用水安全的根據預測結果分析,本入河排污口設置不會影響下游峴山鎮水廠取水口取水安全無5入河排污口設置不符合防洪要求的本入河排污口設置符合防洪要求無6不符合法律、法規和國家產業政策規定的本入河排污口設置符合法律、法規和國家產業政策規定無7其他不符合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規定條件的無其他不符合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規定條件無對照上表可知,本工程建設無《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第十四條所列情形,符合《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要求。5.3.3與《湖南省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符合性分析根據《湖南省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湘政辦發〔2018〕44號)第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同意設置入河排污口:(1)飲用水水源一級、二級保護區內;(2)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內;(3)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內;(4)省級以上濕地公園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內;(5)能夠由污水系統接納但拒不接入的;(6)經論證不符合設置要求的;(7)設置可能使水域水質達不到水功能區要求的;(8)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以及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定的。與《湖南省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湘政辦發〔2018〕44號)第十五條符合性分析如下。表5.3-2與《湖南省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第十五條符合性分析序號《湖南省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湘政辦發〔2018〕44號)第十五條要求本入河排污口情況是否有該情形1飲用水水源一級、二級保護區內入河排污口設置于衡陽縣關市鎮馬嶺村武水河右岸,未設置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滿足要求無2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內不在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內,滿足要求無3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內入河排污口設置于衡陽縣關市鎮馬嶺村武水河右岸,未設置在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內,滿足要求無4省級以上濕地公園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內不在省級以上濕地公園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內,滿足要求無5能夠由污水系統接納但拒不接入的本入河排污口屬于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污口,無其它污水接納系統無6經論證不符合設置要求的根據本論證報告,本入河排污口符合設置要求無7設置可能使水域水質達不到水功能區要求的根據預測結果分析,本入河排污口設置不會使水域水質達不到水功能區要求無8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和國家產業政策規定的本入河排污口設置符合法律、法規和國家產業政策規定無對照上表可知,本工程建設無《湖南省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第十五條所列情形,符合《湖南省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要求。5.3.4與防洪要求符合性分析本入河排污口位于衡陽縣關市鎮馬嶺村武水河右岸,具體經緯度坐標為:東經112°4′16.41705″,北緯26°54′54.51565″。本入河排污口設計防洪標準采用50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排污口岸邊排放,排污管設有一定坡度,基本不會對河流行洪及防洪產生影響,符合防洪要求。5.3.5與《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管理暫行辦法》符合性分析根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管理暫行辦法》(農業部令[2011]第1號)第二十一條規定“禁止在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內新建排污口”,本入河排污口位于衡陽縣關市鎮馬嶺村武水河右岸,根據《衡陽市水功能區劃》(2010~2020),本入河排污口所屬河段無功能區劃,不在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內,符合《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5.3.6與《飲用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符合性分析根據《飲用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第十二條規定“一級保護區內禁止新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禁止向水域排放污水,已設置的排污口必須拆除。二級保護區內禁止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原有排污口依法拆除或者關閉。準保護區內禁止新建、擴建對水體污染嚴重的建設項目;改建建設項目,不得增加排污量。”本入河排污口位于衡陽縣關市鎮馬嶺村武水河右岸,根據《衡陽市水功能區劃》(2010~2020),本入河排污口所屬河段無功能區劃,不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符合《飲用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的要求。5.4入河排污口設置方案5.4.1入河排污口設置基本情況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基本情況見下表。表5.4-1入河排污口基本情況表入河排污口名稱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入河排污口分類混合污水排污口入河排污口類型已建入河排污口位置衡陽縣關市鎮馬嶺村(國家大地2000坐標系,東經112°4′16.41705″,北緯26°54′54.51565″)排放方式連續入河方式管道排放水功能區名稱無功能區劃排入水體基本情況武水河全長55.7公里,武水為武水河的一級支流,發源于三面山,在江口處注入武水河,武水河關市段枯水期水面寬約4m,坡降1.2‰,枯水期流量約為0.4m3/s,流速約0.2m/s,平均水深0.5m。水質保護目標武水河(Ⅲ類水質);牛形山水庫(中型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外排廢水量500m3/d執行標準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標準標準設計出水水質COD:60mg/L;BOD5:20mg/L;氨氮:8mg/L;SS:20mg/L;TP:1mg/L;TN:20mg/L;污染物年排放量COD:10.95t/a;BOD5:3.65t/a;氨氮:1.46t/a;SS:3.65t/a;TP:0.18t/a;TN:3.65t/a。5.4.2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及管理要求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做好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和管理,可以科學的掌握各類污染源實際排放情況。本工程建設單位應嚴格按照國家、省、市生態環境部門的規定和要求,切實滿足監測和監管的需求,排污單位必須按照相關要求設置和制作入河排污口標志牌。未經管理部門允許,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設置、移動、擴大入河排污口。排污單位要根據省市相關要求,建立入河排污口基礎資料檔案和監督檢查檔案。5.4.3入河排污口標識設置根據《入河排污口管理技術導則》(SL532-2011)要求,入河排污口應設立標志牌。因此,本入河排污口處需增設入河排污口明顯標志牌。入河排污口標識內容如下:1、標志文字分為正反兩面,其中正面應包括以下資料信息:(1)入河排污口名稱: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2)入河排污口編號:按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的編號建設;(3)入河排污口地理位置及經緯度坐標:衡陽縣關市鎮馬嶺村武水河右岸(東經112°4′16.41705″,北緯26°54′54.51565″);(4)排入的水功能區名稱及水質保護目標:無功能區劃,水質目標為Ⅲ類;(5)入河排污口主要污染物濃度:CODcr60mg/L、BOD520mg/L、SS20mg/L氨氮58mg/L、TP1mg/L、TN20mg/L。(6)入河排污口設置申請單位:(7)入河排污口設置審批單位及監督電話:衡陽市生態環境局;12369。2、標志可以正反兩面印制相同的文字及內容,也可在標志反面選擇印制如下內容:(1)《水法》等法律法規中有關入河排污口管理的條文節選;(2)有關水資源保護工作的宣傳口號。3、標志設計樣式要美觀大方,文字的字體、設計樣式應保持統一。5.4.4入河排污口監測5.4.4.1概述入河排污口管理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對入河排污口進行監測,監測主要分為人工監測和自動監測,入河排污總量以及入河污染總量按日計算。5.4.4.2人工監測要求1、入河排污口人工監測應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應對入河排污口廢污水排放量和主要污染物質的排放濃度實施同步監測;(2)在入河排污口進行樣品測量、采樣及運輸時,應采取有效防護措施,防止有毒有害物質、放射性物質和熱污染危及人身安全。2、監測項目與采樣方法應符合下列要求:(1)常規監測項目為流量、水溫、pH值、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總磷、總氮和揮發酚共9項。對于特殊排污單位應根據廢污水性質,增加相應的特征污染物監測項目。(2)監測方法應按照國家現行的檢驗、檢測方法執行,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應符合國家和行業有關標準的規定。(3)監測點位為污水處理廠尾水出水口。5.4.4.3自動監測要求1、入河排污口自動監測設置應符合下列基本要求:a)對排污量較大的入河排污口以及排入重要水域的水功能區的入河排污口應實施自動監測;b)對入河排污口廢污水的排放量和主要污染物質排放濃度應實施自動監測。2、自動監測項目為國家或地方考核項目的,實施水質水量同步自動監測。3、污染物總量監測與計算方法應符合下列要求:a)對入河排污口流量、污染物濃度與時間排放曲線波動較小的,用瞬時流量、污染物濃度代表日平均流量和污染物平均濃度,計算每日入河排污總量;b)對入河排污口流量、污染物濃度與時間排放曲線雖有明顯波動,但其波動有固定的規律的,可用一天中幾個等時間的瞬時流量、污染物濃度來計算平均流量和污染物平均濃度,計算每日入河排污總量;c)對排污口流量、污染物濃度與時間排放曲線,即有明顯波動又無規律可循的,必須連續定流量、污染物濃度,通過加權平均每日入河排污總量。5.4.4.4本項監測方案根據上述分析,本項目采用人工監測與自動監測相結合的方式對污水處理廠尾水監測,為行政主管部門管理提供數據。1、自動監測(1)監測項目:根據《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水處理(試行)》(HJ978-2018)中自行監測要求,常規監測項目為流量、水溫、pH值、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總氮。(2)監測點位:污水處理廠出水口。(3)監測方法:按照國家現行的檢驗、檢測方法執行,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應符合國家和行業有關標準的規定。2、在線監測按照相關要求對污水處理廠進水配置流量計、COD、氨氮在線監控設備以及出水設置COD、氨氮等在線監測設備。3、人工監測(1)監測項目:懸浮物、五日生化需氧量。(2)監測點位:污水處理廠出水口。(3)監測方法:按照國家現行的檢驗、檢測方法執行,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應符合國家和行業有關標準的規定。6入河排污口設置對水功能區水質和水生態影響分析6.1影響范圍6.1.1預測因子的選擇根據工程排污特點,以及納污水體水質狀況,本次論證選取CODcr、NH3-N作為預測因子。6.1.2水質預測方法:武水河為小型河流,河段彎曲系數<1.3,可視為矩形平直河段,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表水環境》(HJ2.3-2018)的要求,本次評價河流數學采用縱向一維數學模型,模擬河流順直、水流均勻且排污穩定,可采用解析方法。根據項目污染物排放特點以及武水河的自然特征,選擇合適的一維水質模型和完全混合模型進行水環境影響預測分析:一維水質預測模式為:完全混合模式為:式中:CI:污染物在河道中,經衰減后不同斷面的濃度mg/L;C0:混合后污染物排放濃度mg/L;k:污染物衰減系數1/d;x:距離m;μ:平均流速m/s;Cp:污水排放濃度,mg/L;Qp:污水排放流量,m3/s;Ch:河水污染物濃度,mg/L;Qh:河水流量,m3/s。6.1.3預測參數的確定:①水文參數表6.1.3-1武水河枯水期水文參數表水期流量(m3/s)河寬(m)平均流速(m/s)河底坡降枯水期0.440.21.20‰②降解系數k的確定查閱《全國地表水水環境容量核定技術復核要點》(中國環境規劃院,2004年),水質降解系數參考值見表6-3。表6.1.3-2水質降解系數參考值表水質及水生生態環境狀況水質降解系數/d-1CODNH3-N一般河流湖泊水庫一般河流湖泊水庫優(相應水質Ⅱ-Ⅲ)0.18~0.250.06~0.100.15~0.200.06~0.10中(相應水質Ⅲ-Ⅳ)0.10~0.180.03~0.060.10~0.150.03~0.06劣(相應水質Ⅴ類或劣Ⅴ類)0.05~0.100.01~0.030.05~0.100.01~0.03確定本次評價k值為:kCOD為0.18d-1、kNH3-N為0.15d-1。6.1.4預測情形及排放源強 本次預測考慮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兩種預測情景,正常排放是在污水處理站正常運行狀態下污染物能達標排放;事故排放是在出現自然災害,停電或污水處理系統出現故障的狀況下,污水處理站不能正常運行,出水水質不達標直接排放的情景。預測時按最大排放規模(500m3/d),正常排放出水水質COD為60mg/L,氨氮為8mg/L達標排放;事故排放出水水質COD為250mg/L,氨氮為30mg/L。根據現狀監測結果,排放口上游來水COD的初始濃度C0值為7mg/L,氨氮初始濃度C0值為0.172mg/L。6.2對水功能區水質影響分析6.2.1正常排放情況預測在正常排放情況下,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排污口下游河段污染物預測結果如下表。X(距排放口距離,m)CODcr預測濃度(mg/L)氨氮預測濃度(mg/L)0.57.7570.28417.7570.28427.7570.284107.7570.284207.7560.284507.7530.2841007.7490.2845007.7170.28310007.6770.28120007.5980.27950007.3640.272100006.9900.260170006.4970.248表6.2.1正常排放CODcr、氨氮對下游濃度影響分布(單位:mg/L)根據上述預測結果,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尾水正常排放狀態下,距離排污口下游10m處CODcr最大濃度為7.757mg/L,氨氮最大濃度為0.0.284mg/L;下游17km牛形山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上邊界處CODcr預測結果最大值分別為6.497mg/L;NH3-N預測結果最大值分別為0.248mg/L。考慮到本排放口下游有衡陽縣井頭鎮污水處理廠排放口,井頭污水處理廠排放口到峴山取水口距離5524m,本次預測需疊加該排放口的影響。衡陽縣井頭鎮污水處理廠排放口對牛形山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上邊界斷面貢獻值分別為CODcr1.467mg/L、NH3-N0.101mg/L;疊加后牛形山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上邊界預測值為CODcr9.224mg/L,NH3-N0.349mg/L。均未超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COD:20mg/L、氨氮:1.0mg/L)要求。6.2.2非正常排放情況預測在非正常排放情況下,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排污口下游河段污染物預測結果如下表。表6.2.2非正常排放CODcr、氨氮對下游濃度影響分布(單位:mg/L)X(距排放口距離,m)CODcr預測濃度(mg/L)氨氮預測濃度(mg/L)0.510.4730.598110.4730.598210.4730.5981010.4720.5982010.4710.5985010.4680.59810010.4620.59850010.4190.596100010.3650.593200010.2570.58850009.9420.573100009.4370.549170008.7680.516根據上述預測結果,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尾水事故排放狀態下,距離排污口下游10m處CODcr最大濃度為10.472mg/L,氨氮最大濃度為0.598mg/L;下游17km牛形山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上邊界處CODcr預測結果最大值分別為8.738mg/L;NH3-N預測結果最大值分別為0.516mg/L。考慮到本排放口下游有衡陽縣井頭鎮污水處理廠排放口,井頭污水處理廠排放口到峴山取水口距離5524m,本次預測需疊加該排放口的影響。衡陽縣井頭鎮污水處理廠排放口對牛形山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上邊界斷面貢獻值分別為CODcr1.467mg/L、NH3-N0.101mg/L;疊加后牛形山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上邊界預測值為CODcr10.235mg/L,NH3-N0.617mg/L。均未超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COD:20mg/L、氨氮:1.0mg/L)要求。事故排放狀態下各段面濃度有所提高,但均未超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COD:20mg/L、氨氮:1.0mg/L)要求。6.3對水生態的影響分析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運行后,尾水處理達標后排入武水河。本入河排污口處水功能區無功能區劃,不屬于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魚類“三場”及洄游通道,入河排污口位置不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及重要濕地等環境敏感區,因此本入河排污口不存在生態制約因素。綜上,本排口設置對武水河生態影響較小。6.4對地下水影響的分析(1)地下水污染途徑分析①正常狀態。污水處理廠排水實行雨污分流,各構筑物采取良好的防腐防滲措施,污水處理廠廠區地表與地下的水力聯系基本被切斷,污染物不會滲入地下影響地下水質。②事故狀態。造成事故排放風險的環節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進水水質異常、污水管網系統由于管網堵塞、破裂和接頭破損,造成污水外溢;由于停電、設備損壞、污水處理設備運行不正常、停工檢修等造成污水未經處理排放;活性污泥變質,發生污泥膨脹或污泥解體等異常情況,使處理效果降低;由于發生地震等自然災害使污水管、污水處理構筑物損壞,造成污水外溢。(2)地下水影響分析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項目為污水處理工程,處理后出水排入武水河,排放過程中產生外漏下滲的可能性很小,即使有微量廢水外漏下滲,在下滲過程中經過表層粘土、粉土的分解和吸收,大部分污染物會進一步去除,不會造成地下水污染,因此,正常工況下污水廠建設對地下水水質影響小。建議在廢水處理設施和排水管道的建設過程中均采取嚴格的防滲防漏措施,如:各水處理構筑物選用結構抗滲控制設計、排污管材不透水等、運行過程中嚴格執行規章制度,重點防滲區污水管道敷設時采取嚴格防滲措施,并加強管道及設施的固化和密封;其他重點防滲區地面采用防腐蝕、防爆材料,防止發生沉降滲漏,防滲能力等效黏土防滲層厚度≥6m,滲透系數≤1×10-7cm/s。污水廠內污泥臨時堆放場地,地面必須采取硬化、防滲處理。設置應急池,避免非正常排放情況的發生。綜上所述,若污水處理廠建設及運行均采取嚴格有效的防滲防漏措施而且廢水能夠穩定達標排放,對地下水水質影響輕微。但是,要加強對地下水水質的監測。建議根據廠區地下水的流向,設立1個地下水監測井,定期監測地下水的水質,密切關注水質的變化情況,出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6.5對第三者影響分析6.5.1對控制斷面水質影響分析本入河排污口論證范圍內不涉及常規水質監測斷面。6.5.2對下游飲用水源保護區及取水單位的影響分析本入河排污口設置于衡陽縣關市鎮馬嶺村武水河右岸,入河排污口與下游飲用水源保護區及取水口位置關系詳見表6.5-2。表6.5-2入河排污口與下游飲用水源保護區位置關系保護區名稱水質目標與入河排污口位置關系上下游關系與二級保護區邊界位置關系與取水口位置關系牛形山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Ⅲ類下游距離飲用水源保護區二級保護區上邊界17km上游25.1km水量影響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武水河,設計排入武水的尾水量為500m3/d,即0.0058m3/s,占武水多年平均流量的1.44%,所占比例較小,本入河排污口排入武水河的水量對于武水河來說影響微乎其微,因此本入河排污口設置對下游峴山水廠取水影響甚微。水質影響正常排放下,下游17km飲用水源保護區處CODcr、NH3-N預測結果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限值。本排污口的設置不改變排污口所處水功能區及下游水功能的使用功能,也不影響相鄰水功能區的使用。6.5.3對河道行洪能力的影響分析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武水河,設計排入武水河的污水量為500m3/d,即0.0058m3/s。本項目占武水河2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比例極小,因此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武水河河道內的水對武水河的行洪能力影響較小。6.5.4對周邊農業用水的影響分析根據污水處理廠設計的出水水質,對照《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20845-2005)與不同作物灌溉用水指標對比如下。表6.5.4不同作物灌溉水質與污水處理廠設計的出水水質對比表單位:mg/L污染物作物種類污水處理廠設計出水水質水作旱作蔬菜五日生化需氧量6010040a,15b20化學需氧量150200100a,60b60懸浮物8010060a,15b20a加工、烹調及去皮蔬菜;b生食類果蔬、瓜類和草本水果。根據分析,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尾水正常排放的水質能夠滿足《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標準,不會對周邊農業用水產生不利影響。

7水環境保護措施7.1水生態保護措施7.1.1水污染防治措施為了保證污水得到有效處理,實現污水達標排放,避免工程運行期間出現污水非正常排放,或將非正常排放損失降至最低,提出以下水污染防治措施:①加強對各類機械設備定期檢查、維護和管理,同時配備必要的備用設備,當設備出現運轉故障時及時更換,以減少事故的隱患。②污水處理廠及泵站要采用雙回路供電,防止因停電造成的運轉事故。③對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轉情況要及時監測,確保處理裝置正常高效運轉,對進水和出水水質要定期監測,根據不同的水質水量及時調整處理單元的運轉參數,以保證最佳的處理效率。④污水處理廠區應設立標準排放井并安裝在線監測系統,以時刻監控和預防事故性排放發生,并方便環保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⑤污水處理廠擴大調節池容積,防止非正常情況下污水的外排,建立污水處理廠與工業集中區排污企業非正常排放聯動機制,應將事故廢水排入各企業自建事故池中,避免污水處理廠廢水超標排放。7.1.2水質監測能區管理目標。(2)建立水環境監測與報告制度本項目在設計、施工、運行中,應根據國家的環境保護政策,將水環境的監測作為重要內容。為保護水資源,一是要在工程建設中,把環境保護的硬件設施建設好;二是加強水資源保護的宣傳,加強水法規定的宣傳,提高企業全員水資源保護的意識,保證工程建成后,環境保護工作能按設計方案運行。工程建成投產后,應加強進水口、排水口水質與水量的監測,實時監控進水、排水水量及水質,并按水法的要求定期向水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排水水質、水量及水污染物排放狀況。具體包括以下兩方面:1)建立環境監測制度污水處理廠應設置化驗室,并配備齊全的化驗設備,建立環境監測制度,對各處理設施的進水、出水流量及污染物濃度、污泥濃度等進行監測,確保污水處理效果及達標排放。2)水環境監測計劃為了有效地控制廢污水排放,需按月進行定期常規監測統計,不僅要對總排污口的污染物(如pH、COD、BOD5、SS)濃度和流量進行監測,而且進水口廢污水的流量和濃度也要進行監測,各監測項目的監測方法、手段、頻次等均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為了便于項目建成后采集水樣,在項目設計時預設采樣口,采樣口設置要有利于廢水的流量測量,采樣時記錄生產運行的工況。7.2事故排污時應急措施本工程建成運行期間廢水事故性排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1)接管污水超出標準,導致活性污泥中毒后短期內無法恢復處理功能;(2)停電事故和機械故障造成廢污水無法正常處理;(3)出于節省處理成本的違法直排;(4)其他人為破壞造成的廢污水泄漏事故;(5)自然災害原因;(6)污水直接排放的影響,如出現這種風險,將在入河排污口下游產生一段污染帶,對入河排污口下游水質產生較大影響。7.2.1事故預防措施7.2.1.1污水收集區域事故預防措施(1)在污水干管和支管設計中,要選擇適當的最小設計流速和充滿度,同時嚴禁固體廢物排入管網,避免管道發生堵塞、破裂;(2)污水收集管網必須要采用符合國家標準和相關規定的合格材質,避免傳輸污水途中發生滲漏和外流,造成地下水及土壤的二次污染;(3)未來計劃接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的廢水,應一同進行接入管網設計,且接入管網的的污染物排放濃度應不超出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的設計標準;(4)建立污水管網事故隱患排查和排水安全保障制度。7.2.1.2污水處理廠設備運行事故預防措施(1)在設備選型時,應采用性能可靠的優質產品;(2)對易發生故障的器械部件、水泵等,在設計中應考慮備用替換品;(3)對于大型機械的易損壞零件,應有足夠的備用件和替換件;(4)加強污水處理廠內各種設備的維護、保養,確保各設備運行工況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降低設備故障造成的風險影響;(5)污水處理系統人為事故預防措施。加強工作人員職業操守、崗位技術、安全生產等培訓,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和安全考核制度。(6)建設完整的在線水質監測系統,對本工程運行狀況、進水出水水質進行監測。7.2.2事故應急預案當污水處理廠事故不可避免的發生時,應立即啟動制定的事故應急處置預案。為了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事故排污,建設單位應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制定《衡陽縣關市鎮污水處理廠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并組織訓練和演練;檢查、監督做好污水處理廠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發布和接觸應急救援指令。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生態環境局、水利局和事故現場周邊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指令;組織事故調查,對應急救援工作進行總結。具體內容如下。7.2.2.1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并組織訓練和演練;檢查、督促做好污水廠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指令;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生態環境局、水利局和事故現場周邊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指令;組織事故調查,對應急救援工作進行總結。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內部做好人員分工。7.2.2.2事故工程措施1、進水水質超標現場處置措施①突發或短時間進水超標當突發或短時間進水水質超標時,應減少進水量,調整污水處理工藝,充分發揮污水廠所具有的能力,挖掘設施、工藝、設備的潛力,調整污水處理系統運行工況,延長設備的運行時間,必要時投運備用設備,采取一切措施,盡可能在不增加設施和設備的情況下消除由于進水水質超標而引起的對出水水質下降構成的威脅,滿足污水排放標準要求。配合環保監察部門,查找超標污水源,加大監管執行力度,從源頭截流進入污水廠的超標污水。②非突發或非短時間進水超標若污水廠進水水質持續超標,且污水廠的處理能力已經得到充分發揮,并采取了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若污水廠所具備的條件仍不能滿足由于進水水質超標而導致出水超標時,書面形式報給相關部門,并協助徹查進水水質超標的原因,拿出解決方案,確保進水能滿足合同約定,以免損壞廠區內設備和生化系統,從而影響廠區的正常運營。2、停電設備故障等事故的現場處置污水處理廠供電系統設計雙電源供電,當主線路停電時可開啟自備發電機組,若兩路電源均無法供電,采取以下處置措施:(1)長時間停電將對生物菌種帶來不良影響,可能引起微生物死亡、活性污泥量減少、污泥活性降低;為應對此種情況,來電后加大生化池的曝氣量以保持活性污泥的活性,保證來電以后盡快的恢復運行。(2)突然停電將使全廠有用電設備全部斷電而很多設備開關仍然處于開啟狀態,一旦突然來電將可能引起設備損毀事故,為預防此種情況的發生,在停電后污水廠將及時對配電間進行倒閘,并及時將全廠所有設備開關打入停止狀態,預防事故發生。(3)停電,立即向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機構、生態環境部門等部門匯報,并和供電公司及時聯系送電情況。(4)當發生大面積停電時,全廠的用電設備均無法正常工作,此時廠長應及時通知崗位運行人員對廠內的所有蓄水池進行人工觀測水位,確保水池的容水能力;如有必要,應通知上游泵站停止進水;如仍不能解決問題應租借相應功率的發電機供電確保運行。(5)來電后,按操作規程即刻開啟設備,恢復運行。應保持停電信息與各污水泵站進行溝通,停電前,開啟排水設備將管道內污水降至最低水平,以充分利用管網容積儲水,送電后,立即開啟水泵,通知泵站進水,恢復運營,同時,根據停電時間的長短及污水廠管網情況確定能夠容納停電期間入廠的污水,如不能,及時通知當地生態環境部門,提高上游排水企業的排污標準,實現達標排放。3、廠區油品泄漏應急處置名稱內容適用范圍潤滑油泄露應急處置措施1、少量泄漏,用沙土、吸油氈對泄漏的污油進行吸附收容;油料泄漏量稍大時,可能會泄露到機修間外,采用編織袋裝沙土在泄露區域四周構筑臨時圍堰,將收集的潤滑油轉移至臨時收油桶內,再用沙土、吸油氈對無法收集的污油進行吸附。2、應急處理后將吸附污油及受污染的砂土、吸附棉、吸油氈等統一收集作危廢委托資質單位處理。應急監測若有必要,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應急物資個人防護用具、吸油氈、沙土等。應急注意事項1、設置警戒區,派專人全面徹查,確認危險已經消除,保護現場,防止其他危險隱患;2、事故搶險過程中產生的事故沖洗廢水嚴禁隨意排放;使用后的吸油氈,沾油手套、衣物等做危廢處置。7.2.2.3風險事故防范對策及措施(1)非正常污水排放的防護項目建成后一旦發生事故,所收集的污水將不能達標排放,超標污水進入武水河勢必造成河流污染,帶來不利影響。針對這種情況提出了事故應急措施。項目采用雙路電源,設有一路備用電源,減少停電幾率,并提高設備的備用率,以確保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主要措施如下:加強電站管理,保證供電設施及線路正常運行;加強輸水管線的巡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建立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和操作責任制度;搞好員工培訓,建立技術考核檔案,不合格者不得上崗;加強設備、設施的維護與管理,關鍵設備應有備機,保證電源雙回路供電。一旦發生事故,立即采取以下措施:①保證格柵和沉砂池正常運行,使進水中的SS和CODcr得到一定的削減;②從匯水系統查找原因,有關企事業單位采取應急措施,控制對微生物有毒害物質的排放量;③如一旦出現不可抗拒的外部原因,如雙回路停電,突發性自然災害等情況將導致污水未處理外排時,要求接管工廠部分或全部停止向管道排污,以確保水體功能安全;④在事故發生及處理期間,應在排放口附近水域懸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