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1頁
土地整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2頁
土地整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3頁
土地整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4頁
土地整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土地整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1.項目概況1.1項目提出的緣由、建設的必要性和意義1.1.1項目提出的緣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十分愛惜、合理運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有效的運用、開發、整治和保護土地資源,加強土地運用的客觀控制和計劃管理,增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結合XX市XX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中長久規劃,建設占用耕地的實際狀況,為實現耕地總量保持動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的規定,按照《有關抓緊開展整體推動農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設項現在期工作的告知》(皖土整辦【20XX】2號)、《XX市XX區土地運用總體規劃(20XX—20XX)》、《XX市XX區土地開發整頓規劃(20XX—20XX)》,充足運用土地整治政策,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立足本地實際,踏踏實實為農民辦實事,做好事,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為區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順應本地人民群眾對土地整治的強烈規定和致富奔小康的迫切愿望。XZ市國土資源局NJ分局(下文簡稱NJ國土分局)于20XX年XX月制訂了《XX市XX區整體推動農村土地整治(20XX-20XX年)示范建設方案》,初步擬定了NJ區SH鎮秋桐村、XT村土地整治項目等7個土地整治項目。NJ區是國家擬定的產糧大縣(區),但農地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還存在比較突出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和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重要體現在:a)耕地后備資源少,開發難度大。隨著工業化和城鄉化的發展,土地的供需矛盾將日益突出。NJ區由于農業歷史悠久,耕地開發運用程度高,但后備資源非常有限。根據《XX市XX區土地運用總體規劃大綱(20XX—20XX年)》,NJ區開發后備耕地的潛力只有186.42公頃,重要分布在章廣、SH、珠龍等鎮。在現行規劃實施的幾年內已經開發了大部分,剩余的可開發資源就更加少了。這些剩余的后備資源由于基礎相對單薄,開發運用的難度也較大。b)農田基礎設施不配套。現有農田基礎設施存在的重要問題,一是農田水利設施嚴重老化,長久失修,普遍存在安全隱患,不能對區域內的澆灌和排水進行有效調配。二是農田路網混亂,缺少統一規劃,占地面積大,田塊與田塊、田塊與居民點之間的連通性差,農業機械進出難,農產品運輸難。三是農田防護林網不成體系,不能有效改善農田環境、避免水土流失。c)田塊零碎,機械化程度低。現狀田塊支離破碎,分割嚴重,農田區域內存在較多廢溝廢坑塘、零碎村莊及其它廢棄土地,田間作業效率低,機械化農機具和先進種植模式難以推廣應用。d)土地生態惡化,質量下降NJ區丘陵崗地所占比例較大,無計劃盲目墾荒,造成水土流失比較嚴重,土壤養份流失,土地沙化,生態環境惡化。e)農村居民點用地粗放NJ區建設用地節省集約運用程度不高,其中農村居民點用地粗放運用現象尤為突出。20XX年全區人均農村居民點用地為335.22平方米/人,高于AH省239.41平方米/人水平,更高于國家150平方米/人的原則,農村居民點整治的潛力較大。土地整治能夠增加耕地面積和有效耕地面積,提高耕地的質量和改善本地的生態環境,提高土地運用率和運用效益特別是提高土地運用的經濟效益,以及大幅度提高農民收益,因此,此項工作已經越來越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視,將土地開發作為提高土地運用效益、發展地方經濟、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和提高生活的質量、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方法。為使項目區土地開發工作做到科學合理,并節省投資,編制本可行性研究報告。NJ區通過數年的實踐,已積累了某些符合本地實際的土地整治的技術和方法,并且群眾自發地以自籌資金、自出勞力等形式,在項目區外的某些地區通過修渠、建蓄水池,平整土地,已經獲得明顯實效,為項目的實施提供了經驗,奠定了較好的基礎。1.1.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意義(1)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隨著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城鄉化、工業化建設步伐的加緊,土地需求量增大,耕地在不停減少,耕地總量動態平衡難以保持,糧食安全受到威脅。通過規模土地綜合整治,能夠增進全縣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戰略目的的實現,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社會穩定。(2)增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手段土地綜合整治是田、水、路、林、村的綜合整治,與新農村建設親密有關。通過土地綜合整治,特別是基本農田整頓,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能夠有效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田生產能力,減少農業生產成本;能夠有效改善傳統的農用地運用格局,擴大經營規模,增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通過改造舊村莊、歸并農村居民點,能夠有效變化農村面貌,提高農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質量。土地綜合整治是適應新時期建設高效農業、當代化農業的重要手段,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3)增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確保針對NJ區吃飯和建設之間的矛盾,實施土地綜合整治項目,開展農村建設用地挖潛,新增部分耕地指標,并騰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指標,可為集體經濟組織的發展和基層配套設施建設留出空間,為城鄉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的掛鉤管理發明條件。土地綜合整治實施的“田、水、路、林、村、房綜合整治”,能夠有效的協調解決“既要保護耕地,又要保障發展”之間的矛盾,增進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4)有助于擴內需保增加推動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是拉動農村投資和消費需求、增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現實選擇,也是緩和返鄉農民工就業壓力、緩和土地供需矛盾、保障經濟發展用地需求的有效途徑。從久遠看,大力推動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對于調節農村土地運用構造和布局,貫徹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省用地制度,增進經濟發展方式和資源運用方式的根本轉變,增進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都含有十分重大的意義。(5)為新農村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提供用地空間NJ區正處在城鄉化、工業化加速發展時期,用地保障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國家對年度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特別是占用耕地指標的管理越來越嚴格,AH省確立了“有限指標保重點,普通項目靠挖潛”的用地政策,在這種狀況下,區域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所需的用地指標能夠通過土地綜合整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來解決。因此,開展土地綜合整治,可覺得新農村建設和縣域經濟發展提供用地空間。(6)貫徹AH省委.省政府建設糧食生產核心區戰略布署的具體行動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基礎,通過土地綜合整治,增加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擴大田塊規模,提高田塊規整程度,改善農田耕作條件,從而為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和農業當代化發明條件,進一步鞏固糧食生產核心區的重要地位。(7)加緊推動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舉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統籌城鄉發展,是我國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到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XX年翻一番,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體化體制基本建立。這一目的確實立,最后將使廣大農民享有改革開放的巨大成果,同時也為都市經濟社會發展增強后勁。土地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也是現在實現城鄉統籌發展最重要的杠桿。土地綜合整治為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搭建了一種良好的平臺。首先,城鄉化、工業化的發展不僅為農村基礎設施改造、社會事業發展、基本農田建設提供了比較雄厚的資金保障,還帶動了農村勞動力就業和農村經濟的繁華。開展土地綜合整治,使大量的資金投向農村,有效地拉動了農村需求,增進了新農村建設。另首先,通過土地綜合整治,不僅能增進農村土地運用構造和布局的調節優化,實現土地的節省集約運用,維護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糧食安全,還可通過運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用地空間,增進縣域城鄉化和工業化。總之,土地綜合整治增進了城鄉之間土地資源、資產、資本有序而順暢的流動,實現了城鄉之間互補、互助和互動,實現了城鄉統籌發展。1.2項目類型、范疇、規模1.2.1項目名稱XX市XX區SH鎮NJ區SH鎮秋桐村、XT村土地整治項目。1.2.2項目類型土地整治項目,重要是農地整頓和村莊整頓。資金來源于中央投資、AH省和NJ區,三級投資土地整治示范項目。三者的投資比例分別為中央50%、AH省25%、NJ區25%。1.2.3項目區位置和范疇項目區位于XX市XX區SH鎮秋桐村、XT村。項目區北部與黃泥崗鎮唐莊村相鄰,西部與金牛村和三官集鄉三官街道相鄰,南部與新集村相鄰,東部與來安縣交界。項目區經緯度坐標范疇:東經118°17′30″~118°20′30″,北緯32°24′30″~32°28′00″。所在圖幅號為I50G085069、I50G086069、I50G087069、I50G086070。1.2.4項目建設規模(1)建設規模項目區總面積1532.62公頃,其中建設規模為公頃,扣除不整頓村莊公頃,以及水庫59.27hm2(即XT村嚴郢水庫,秋桐村秋桐村林場水庫、合山水庫、老虎莊水庫、團結水庫、徐郢水庫、新集水庫(項目區內部分))。(2)村莊整頓村莊整頓是在符合《XZ市土地運用總體規劃(20XX—20XX)》的前提下,遵照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農用地和耕地總量不減少的原則,通過“易主”、“易位”、“易權”、“易用”等手段,在建設用地與農用地之間進行置換的活動。村莊整頓是解決區域發展建設用地指標過緊的有效途徑,既屬于優化土地運用布局,又屬于建設用地存量挖潛,提高建設用地的集約節省運用水平。按照“產業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約”的原則,把土地運用總體規劃擬定的分散在各地的建設用地(重要是農村居民點用地)整頓后,與城鄉周邊區域的農用地進行置換,這樣能夠同時滿足城鄉和當代農業發展的雙重需要,一定程度上緩和保護耕地與建設占用之間的矛盾。1.3項目建設內容和投資估算1.3.1項目的重要建設內容a)土地整頓重要是針對項目區田間道、生產路硬化,機耕道硬化;農田水利工程,重要針對老化的泵房、泵站、斗臺渠,對其更新,現在的農渠重新規劃,并根據SH鎮秋桐村、XT村的實際狀況,采用U型渠或矩形渠,修繕漏水嚴重的土渠和原有U型渠,提高其效率;對高差相差不大,比較集中的地塊進行歸并,平整地塊;回鎮部分坑塘,將其轉換為水田。b)村莊整頓按照《NJ區土地運用總體規劃(20XX—20XX)》和SH鎮有關規劃,對項目區內現有的秋桐村、XT村的農村住宅用地進行合理規劃,遷村并點,節省集約運用土地。1.3.2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方式a)投資估算土地整頓總資3615.45萬元,其中中央投資1807.73萬元,省和縣(區)級配套各903.86萬元。村莊整頓,投資30758萬元。b)資金籌措方式XX市XX區SH鎮秋桐村、XT村土地整治項目由中央、AH省、NJ區三方配套投資,三者投資比例分別為50%、25%、25%。表1.3.2項目總投資農地整頓投資及比例村莊整頓投資(萬元)小計中央比例(%)省級配套比例縣級配套比例3615.451807.7350903.8625903.862530758數據來源:XZ市國土資源局NJ辨別局2.項目實施的目的、任務、根據和規劃期限2.1目的通過規模化農田整頓和整村推動土地整治示范建設,優化土地運用構造,實現項目區內耕地總量增加、耕地質量和糧食生產能力提高、建設用地規模減少,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改善,農民收入增加,新農村建設步伐加緊,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的目的。2.2任務(1)項目區經整頓后,新增耕地605.5畝,新增耕地率為3.45%。(具體數字)(2)田、水、路、林、村、房統一規劃、統一建設,配套成網,整潔劃一,推動項目區新農村建設步伐。(3)土地整治后,通過實施農田水利工程和提高耕地質量等方法,項目區耕地將建設成為高產原則農田。村莊整頓后,農村居民點人均150m2(4)為維護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條件,發展地方經濟,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發明良好的條件;同時,為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推動新農村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2.3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根據2.3.1國家法律、法規a)《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c)《基本農田保護條例》;d)《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e)《中華人民共和國環保法》;2.3.2有關政策a)國土資源部《有關進一步加強土地開發整頓管理工作的告知》(國土資發[19XX]166號);b)《有關切實做好耕地占補平衡工作的告知》(國土資發[19XX]39號);c)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進一步加強土地管理切實保護耕地的告知》(中發[19XX]11號);d)國土資源部、農業部《有關加大補充耕地工作力度確保耕地占補平衡的告知》(國土資發[20XX]120號);e)國土資源部、農業部“有關印發《有關基本農田保護中有關問題的整治意見》的告知”(國土資發[20XX]233號);f)國土資源部“有關印發《土地開發整頓若干意見》的告知”(國土資發[20XX]363號);g)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中發[20XX]1號);h)《土地開發整頓項目資金管理方法》;i)財政部和國土資源部聯合下發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繳使用管理方法》;j)k)l)2.3.3有關規劃a)《XX市XX區土地運用總體規劃(20XX—20XX年)》;b)《NJ區土地整治示范建設項目方案(20XX—20XX)》2.3.4技術原則a)《土地開發整頓項目規劃設計原則》(TD/T1012—20XX)b)《澆灌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50288—99)c)《農田排水工程技術規范》(SL/T4—19XX)d)《機井技術規范》(SL256—20XX)e)《農田澆灌水質原則》(GB5084-19XX)f)《水利建設項目經濟評價規范》(SL72-19XX)g)《水利水電工程制圖原則》(SL73-19XX)h)《道路工程制圖原則》(GB50162-19XX)i)《土地開發整頓項目預算定額原則》(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國土資源部財務司編)j)土地運用現狀分類原則(GB/T21010-20XX)。2.3.5有關基礎資料a)《XZ市志》;b)《XZ市土地資源》;c)《XZ市土壤》;d《20XXNJ區情》;e)《XX市XX區土地運用總體規劃》(20XX-20XX年);f)《XX市XX區土地開發整頓規劃》(20XX-20XX);g)《XX市XX區SH鎮土地運用總體規劃》(20XX-20XX年);h)AH省XZ市NJ區.LX區土地土地運用現狀圖;i)SH鎮分幅地形圖(1:10000);j)《AH省XX市XX區水資源開發運用現狀分析》。2.4建設工期項目建設期限為1年,跨兩個年度即20XX至20XX年。3.項目區概況3.1項目所在縣狀況NJ區為XZ市直轄區之一,地處北緯32°05’~32°35’,東經117°50’~118°30’之間。東連來安,西接定遠、肥東,南鄰全椒,北接明光,東南與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隔滁河相望。本區屬江淮丘陵地形,地區分為丘陵區、崗地區和圩區,自西北向東南傾斜,西部高丘起伏,東部殘崗蜿蜒,東南平原水網縱橫交錯,有本區農業生產條件優越,名特優農產品優勢突出,郊區農業發展快速,業已圍繞優質糧油、蔬菜、茶葉、滁菊、草坪苗木、乳制品、畜禽、名優水產等八大主導產業,建成特色農業基地1.86萬公頃,是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水稻)原則化生產基地,也是省級生態農業示范區、省級綠色食品先進縣(區)。本區經濟社會發展快速,特別是自“XX”以來,經濟實力快速增強,基礎設施不停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20XX年總人口為26.83萬,其中農業人口23.65萬,耕地面積519XX.69公頃,人均耕地面積0.1934公頃。同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50億元,其中第一產業產值達7.74億元,第二產業產值為6.67億元,第三產業產值為4.09億元,實現財政收入82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88元。3.2自然條件及自然資源狀況3.2.1自然條件a)地理位置項目區位于XX市XX區SH鎮秋桐村、XT村。項目區北部與黃泥崗鎮唐莊村相鄰,西部與金牛村和三官集鄉三官街道相鄰,南部與新集村相鄰,東部與來安縣交界。項目區經緯度坐標范疇:東經118°17′30″-118°20′30″,北緯32°24′30″-32°28′00″。所在圖幅號為I50G085069、I50G086069、I50G087069、I50G086070。b)地形地貌項目區重要地貌類型為低山丘陵,平均高程在15~60m之間。項目區涉及兩個行政村(秋桐村、XT村),以二道河為界,東南部的秋桐村地勢較高,平均海拔在40~60m之間;而北部的XT村相對平坦,地勢較低,平均高程為20~30m。c)水文地質項目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年均溫度15.2℃,極端最高溫度為41.2℃,最低氣溫-22.8℃,最大凍土深度13cm,主導風向:夏季為東南風;冬季為西北風,年均降雨量1031mm,歷年最大降雨量1550mm(1954年);最小降雨量589mm(1966年)。數年平均無霜期在217天,最長258天,最短191天。SH集水庫位于AH省XZ市西北約18km長江下游滁河支流清流河的大SH上,集水面積300km2,總庫容1.855×108m3,是一座以防洪、澆灌為主,結合都市供水、發電、養殖等綜合運用的大(II)型水庫。水庫正常蓄水位40.50m,死水位31.60m,防洪原則按5一遇洪水設計,設計洪水位42.35m;100一遇洪水校核,校核水位43.20m。獨山水庫位于XX市XX區黃泥崗鎮境內,清流河支流二道河上游,屬長江流域滁河水系,水庫控制來水面積49.4km2,總庫容20XX萬m3,是一座以澆灌為主,兼有防洪、養殖等綜合運用功效的中型水庫。獨山水庫樞紐工程建筑物級別為Ⅲ等,重要建筑物為3級,防洪原則為50年一遇設計,10一遇校核。項目區XT村自流澆灌重要引自獨山干灌。另外,項目區重要內水是二道河,由東北入境,后又匯入清流河。二道河是項目區特別是XT村重要的供水區和承泄區。秋桐村河畔泵站(一級站)重要的水源地。d)工程地質項目區地質構造中無斷裂帶,項目區勘探深度范疇內未發現第四系活動斷裂現象。項目區重要電灌站沿二道河布置,斗臺渠沿地勢較高的西側向東側輸水,邊坡有的采用砌石坎或栽植大量護渠林進行加固。項目區7個重要水庫(即嚴郢水庫、林場水庫、老虎莊水庫、團結水庫、徐郢水庫、合山水庫、新集水庫)都是充足運用地形修建,大多集水面較大,位于沖的下部(谷底),周邊地質狀況良好,不會出現坍落、滑坡等地質災害。田間道大多圍繞現有居民點周邊布設,部分路段砌有石坎護坡,穩定性較好。二道河全年都有流水,汛期洪水量較大,存在河水施工導流問題。施工時應采用合適的工程方法(如上下游設防滲圍堰、導流、截流槽等),確保施工安全。e)氣候項目區處在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域,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日照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較長。最大凍土深度13cm;主導風向:夏季為東南風,冬季為西北風。f)土壤土壤類型較多,重要分為五大土類:水稻土、潮土、黃棕壤、石灰(巖)土、紫色土。項目區土壤重要是水稻土,另首先是黃棕壤。土壤有機含量1.3%,氮(N)0.08%,磷(P)59pm,速效鉀(K)98ppm。項目區水稻土屬潴育型水稻土亞類馬肝田土屬。據51個剖面統計,耕作層厚度0~13cm,犁底層13~21cm,滲育層21~45cm,積淀層45~106cm,保水保肥性能好,為良水型水稻土,因耕作時間長,水耕熟化程度高,土體發育程度較好。其理化性狀見下表:表3.2.1黃馬肝田理化性狀層次深度(cm)PH值有機質%全氮(N)%全磷(P)%全鉀(K)%代換量me/100克土容重克/cm3孔隙度%A0~136.01.990.1280.0331.6828.71.3050.95P13~216.91.400.0960.0291.7229.01.449.44W21~457.30.540.0490.0211.7324.5B45~1067.20.490.0510.0242.0131.1注:參考《XZ市土壤》g)植被項目區內植被豐富,植被由低山闊葉混交林至丘陵崗地、次生硬闊、軟闊葉林、灌木林、針葉林及部分草葡植被,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大豆、花生、油菜、棉花、水果、蔬菜、芝麻等。土特產有滁菊、茶葉、席草、大蒜、生姜、黃花菜等,尤以滁菊知名。h)自然災害項目區重要是旱災。項目區屬于江淮丘陵區南北氣候過分帶,受亞熱帶濕潤季風的影響,降水的年際變化較大。正常年份,北上的副熱帶高壓與南下的冷空氣交匯,滯留于江淮上空,形成“梅雨季節”。市內氣候溫和,降雨量與蒸發量比較適中,光照充足,無霜期長,雨水調和,蓄水工程蓄水調節適應水稻、小麥、油菜等農作物的生長。反之,降水量少,甚至汛期出現“空梅”形成旱災。降水量年內分派不均,主汛期6~9月份降水量雖占總量的60%,但該季氣溫高蒸發量大,又正是農作物需水期,短時不下雨就可能形成旱災。另外,降雨空間分派不均,總趨勢為東南部不不大于西北部,造成旱災的區域性,往往在風調雨順的年份也有局部災害發生。因此,重要解決方法是增加投入,實施項目區現有電灌站的更新改造,改造興修芝麻里、木倉等站,對斗臺渠、獨山干渠進行清淤、加固、除險,增加輸水能力。3.2.2自然資源a)光熱資源項目區光照充足,氣候溫和,根據XZ市氣象局數年資料統計,年平均氣溫15.2℃,7月為最熱,平均氣溫27.9℃,1月最冷平均氣溫1.8℃;極端氣溫41.2℃,出現在1959年8月23日,最低氣溫-23.8℃,出現在1955年1月6日;年平均日照2217.6小時,年平均日照率為50%。數年平均無霜期在217天,最長258天,最短191天。b)水資源項目區水資源重要來源于地表水:一是天然降雨,項目區年平均降雨量為1031.2mm,歷年最大降雨量1550mm(1954年),最小降雨量589mm(1966年);二是水庫供水:大(II)型水庫SH集水庫位于SH鎮西側,南距XZ市18公里,距項目區北部約2公里處,水庫通往項目區的主灌渠輸水暢通。獨山水庫是項目區XT村重要自流澆灌水源,獨山干渠自北向南貫穿XT村,主灌渠流量14m3/s。另外,項目區內不在c)生物資源項目區含有多個生物資源:動物資源有豬、山羊、黃牛、水牛、兔、雞、鴨、鵝等。林木有楊樹、泡桐、榆、槐、柳樹、果樹等。農作物是區內重要生物資源,糧食作物有水稻、大麥、小麥、玉米、馬鈴薯及黃、綠豆等;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等;經濟作物有棉花、蔬菜、瓜果等。3.3社會經濟條件項目區所涉及的XT村、秋桐村重要以農業為主,村民的重要收入來源是農業。項目區內總人口9607人,農戶數2411戶,項目區內耕地總面積1702.54公頃,人均耕地面積0.18公頃(2.66畝),20XX年人均收入4107元。重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棉花、大豆、西瓜;種植模式為稻-麥兩季、棉花套種西瓜、大豆套種西瓜、春玉米-夏玉米。農村就業多以務農為主,農業人口比重較大,城鄉化水平低,農民生活水平普通,基本無耕地撂荒現象。表3.3項目區社會經濟狀況統計表名稱總人口(人)勞動力(人)耕地面積(公頃)人均耕地面積(畝)人均年純收入(元)秋桐村49602600976.822.954000XT村46471300725.722.364300累計960759001702.542.664107數據來源:XT村、秋桐村耕地面積來自XZ市國土資源局NJ分局的土地統計臺帳3.4土地運用現狀3.4.1土地運用構造根據XZ市國土資源局NJ分局土地統計臺帳數據,項目區總面積1532.62公頃,其中耕地952.11公頃,面積最大,占62%;另首先是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為260.03公頃,占16.97%;村莊150.32公頃,占9.8%。項目區土地運用構造見表3.4.1。表3.4.1項目區土地運用現狀(按行政村統計)一級類二級類累計XT村秋桐村地類編碼地類名稱編碼名稱01耕地011水田741.99366.66375.33012水澆地3.291.531.76013旱地206.8235.48171.34小計952.11403.67548.4402園地021果園0.550.000.55小計0.550.000.5503林地031有林地69.3036.1733.13032灌木林地0.440.000.44033其它林地0.830.830.00小計70.5737.0033.5704草地043其它草地8.410.567.85小計8.410.567.8510交通運輸用地102公路用地14.7010.254.45104農村道路70.9237.0633.86小計85.6147.3138.3011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11河流水面26.1521.634.52113水庫水面44.360.0044.36114坑塘水面131.3164.6866.63116內陸灘涂1.061.060.00117溝渠49.3724.9724.40118水工建筑用地7.880.627.26小計260.13112.95147.1812其它土地122設施農用地2.021.210.81小計2.021.210.8120城鄉村及工礦用地203村莊150.2161.2288.99205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2.991.011.98小計153.2162.2490.97合計1532.62664.94867.68闡明:①數據來源于XX市XX區土地運用統計臺帳;②項目區所涉及1:1萬原則圖幅號為:I50G085069(黃泥崗)、I50G086070(新集)、I50G087069(三官集鄉)、I50G086069(二道河);③土地運用現狀分類原則(GB/T21010-20XX)3.4.2土地運用程度a)土地運用率項目區僅有8.41hm2荒草地是未運用地,因此土地運用率為99.5%。b)土地墾殖率土地墾殖率=耕地面積/項目區土地總面積=62.12%(見表3.4.2)。c)耕地耕作制度項目區重要種植早稻、晚稻、玉米、小麥,作物種植面積比例分別為15%、70%、30%、65%,復種指數為1.80。表3.4.2項目區耕地耕作制度作物名稱單位早稻晚稻玉米小麥累計作物種植面積比例%15.07030.065.0180.0整治前播種面積hm2142.82666.48285.63618.871713.80單產kg/hm25250.067505250.03750.0整治前產量kg74980544987401499557.52320762.5單價元/kg1.41.61.51.5項目區總產值萬元104.97719.80224.93348.111397.81數據來源:XXX。d)土地運用經濟效果按項目區本地收糧價格,項目區早稻收購價格為1.40元/kg,晚稻1.60元/kg,玉米1.50元/kg,小麥1.50元/kg。項目區總產值為1397.81萬元3.5項目區基礎設施狀況3.5.1交通狀況與外界相連通的公路重要是104國道(G104),G104從項目區西側通過,蚌寧高速從項目區東側通過,另外尚有區級公路將項目區-SH鎮-XZ市連通起來。村村通公路將項目各村莊全連起來,路網已形成,全為混凝土路面,路面寬3.5~5.5m。秋桐村村通公路20XX年開始修建,寬3.5m,基本是沿以前機耕道進行。項目區內生產路普通都是土路,路面寬在1.0~2.0米之間;項目區內田間道較少,路面寬在3.0~4.0米3.5.2澆灌排水設施狀況項目區水資源豐富,引水的各級渠道縱橫分布于項目區,自然溝渠澆灌系統基本形成,區內農灌排系統重要以土渠為主,且拐彎多,年久失修,淤泥雜草堵塞嚴重,提灌工程設施嚴重老化,局部地區用自備小水泵抽水澆灌。如圖3.5.2所示,項目區現在重要涉及7個水庫,即XT村嚴郢水庫;秋桐村林場水庫、老虎莊水庫、合山水庫、團結水流、新集水庫及徐郢水庫。項目區重要澆灌、排水基礎設施見下表:表3.5.2-1項目區重要水源地及水利設施現狀統計表序號名稱現狀備注1SH集水庫大型水庫,庫容21090萬方,集水面積300km2項目區秋桐村廟山泵站(一級站)重要水源2獨山水庫水庫控制流域面積49.4平方公里,設計澆灌面積4.94萬畝XT村自流澆灌重要依靠獨山水庫3嚴郢水庫庫容30萬m3左右圖斑號537/114,面積6.32hm2。屬XT村,澆灌區域為XT東部4團結水庫庫容13萬m3左右圖斑號為194/113(3.74hm2),5徐郢水庫庫容21萬m3左右圖斑號118/113,水域面積8.365hm2,6老虎莊水庫53.85萬m3左右水域面積21.54hm2,7合山水庫16萬m3左右水域面積6.628hm2,8林場水庫庫容29萬m3左右水域面積8.5hm29新集水庫庫容14萬m3左右水域面積4.168hm2表3.5.2-2XT村重要澆灌站明細表名稱揚程水源地闡明二道河18二道河項目區外,G104線橋下,破損嚴重蔣郢18二道河泵房、水泵、電機、電箱待更新汪莊18二道河泵房是世行待款項目修建(20XX),水泵、電機被盜,待修繕河莊18二道河破損嚴重,泵房、水泵電機待更新嚴郢18二道河嚴郢水庫旁邊,已報廢。控制面積600畝左右芝麻里18二道河破損嚴重,待更新。控制面積600畝左右殷槽坊18二道河破損嚴重,控制面積600畝,揚程12m,進出口水管6’木倉18二道河設備基本完好。揚程18m,水泵型號:8BA-18(南京華威工業泵)表3.5.2-3秋桐村重要澆灌站明細表序號泵站名稱控制面積(畝)水源地闡明1廟山站(一級站)3000SH集水庫泵房、水泵、電機等都是前兩年剛更新過2河畔站(一級站)二道河12’3李家崗站(二級站)廟山站供水12’4南郢站向陽一級站已報廢5沙塘站沙塘塘已報廢6西塘站西塘7塘廟站塘廟水庫塘廟水庫位于項目區外8徐郢站徐郢水庫蚌寧高速旁,6’9秋桐站#1徐郢水庫基本完整10秋桐站#2秋桐基本完整11團結水庫站團結水庫翻堤抽水進入水渠12向陽二級站向陽一級站向陽一級站抽取SH水庫13老虎莊水庫#1老虎莊水庫缺電機14老虎莊水庫#2老虎莊水庫全是新的,世行貸款項目修建15老虎莊水庫#3老虎莊水庫新的,泵房20XX年修建,待清淤16老虎莊水庫#4老虎莊水庫70年代修建,年久失修,原有U型渠漏水17楊郢泵站混流泵,70年代修18劉郢站更新19粉坊泵站合山水庫全套更新20郭郢泵站電機丟了21林場泵站林場水庫進入水源引渠需硬化,泵、電機需更換22大柳樹林場水庫泵房、水泵、電機等全套更新根據XXX顯示,項目區內的大部分水泵及電機需更新。3.5.3電力設施狀況項目區內有10千伏線路通至各村,農村電網改造基本完畢,低壓照明線路貫穿整個項目區居民點。現有的各電灌站處都有完好的電桿、橫擔子、絕緣子等電力架線設施,為防被盜,不用的時候已收好,由村委員保管。表3.5.3項目區重要農用變壓器統計表編號變壓器站名稱容量(KVA)注明1二道河配變50農村電網改造工程,重要用于莊莊和二道河澆灌站2蔣郢配變50農村電網改造工程,重要用于村莊及蔣郢澆灌站3汪莊配變50農村電網改造工程,重要用于村莊及汪莊澆灌站4河莊配變50農村電網改造工程,重要用于村莊及河莊澆灌站5嚴郢臺配變50農村電網改造工程,重要用于村莊及嚴郢澆灌站6芝麻里配變50農村電網改造工程,重要用于村莊及芝麻里澆灌站7殷槽坊配變50農村電網改造工程,重要用于村莊及殷槽坊澆灌站8木倉配變50農村電網改造工程,重要用于村莊及木倉澆灌站數據來源:XXX秋桐村也已完畢農村電網改造,變電遍及各村莊及水庫周邊,完全能滿足項目區施工和澆灌站工作用電規定。據XXX顯示,現在的農村電網不能滿足大部分電灌站用電,因此,會根據重建泵站位置重新對各電灌站單獨配電。3.5.4生態環保設施狀況項目區內道路、溝渠旁有少量林木,村莊周邊、房前屋后有部分自種樹木,項目區內有三官林場,場內大多為次生林木,另有部分經濟林和觀賞林。項目區布置有重要防風林帶,只是比較零碎;二道河沿岸都種有護溝林,基本沒有出現水土流失的狀況。項目區內重要流域為二道河,在項目區外西南側匯入清流河,比較暢通;項目辨別布著大量塘和水庫,都能夠運用現有中心溝排水,防洪能力較強。3.5.5農村居民點建設狀況a)XT村新農村建設根據XXX資料,項目區XT村已建好XT新村居民點,均為五層框架構造,位于項目區外西側區級公路旁。其功效為村行政﹑商服﹑文體﹑休閑中心。其中村行政中心建主樓4層,容納村行政中心﹑文化站﹑圖書館﹑老年活動中心﹑黨員活動中心﹑賓館和其它公共建筑等。村委會西側是一活動小廣場,廣場東西兩側為商服中心,設有超市﹑百貨﹑副食﹑蔬菜﹑雜貨﹑生產資料﹑飯店等商貿設施及金融﹑通信﹑青少年活動中心。表3.5.5-1農村居民點建設狀況統計編號面積(m2)安置人口(人)人均面積(m2)備注b)村莊整頓統計數據表3.5.5-2項目區村莊整頓明細表行政村組別編號戶數人口房屋拆遷面積(m2)圖斑號圖斑面積(hm2)XT村秋桐村秋塘村擬建武郢、東塘兩個居民點。東塘居民點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村莊整頓后按人均160m24.項目分析4.1項目正當性分析4.1.1法律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有關抓緊開展整體推動農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設項現在期工作的告知》(皖土整辦【20XX】2號)的原則規定,AH省XX市XX區SH鎮秋桐村、XT村土地整治項目的實施遵照以下原則:保持和改善生態環境,增進土地可持續運用的原則;增加有效耕地面積,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根據土地運用總體規劃的原則;以土地整治為主,提高土地運用率的原則;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合理規劃,達成生態、經濟、社會相統一的原則;因地制宜,調動社會各方面的主動性的原則。4.1.2土地運用總體規劃對項目的規定XX市XX區SH鎮秋桐村、XT村土地整治項目在《XX市XX區整體推動農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設方案(20XX-20XX年)》中已經進行了擬定,并對具體的開發規模、范疇進行了設計,對土地整治項目規模、新增耕地率進行了測算。本項目完全符合修編的《NJ區土地運用總體規劃(20XX—20XX)》,是NJ區土地運用總體規劃的具體貫徹。項目區確實立及其整頓后的土地運用狀況都是與土地運用總體規劃的規定一致,完全符合NJ區土地運用總體規劃的規定。4.1.3其它規劃本項目符合《XX市XX區整體推動農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設方案》提出的“保持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提高耕地質量,增強耕地的生產能力,優化土地運用構造,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綜合效益統一”的規定。4.2土地運用限制因素分析項目區土地運用的重要限制因素:A)項目區道路走向紊亂、布置不合理、部分路面坑洼不平,影響土地的合理運用;B)原有水利設施大多是70年代修建,且年久失修,進水引渠淤塞嚴重,大部分已不能使用,泵房和提灌設施(水泵、電機和供電箱)破損嚴重;C)區內沿路有少量的雜木生長,但由于樹種以及保育不良,生長狀況狀況差。田、林、路、溝未形成系統的防護林帶,不含有高效農業生產條件;D)氣象災害有干旱、冰雹和內澇,其中以旱災最為嚴重,成為影響種植業生產的重要限制因素;E)缺少土地整治專項資金,造成土地整治項目有心無力。4.3可行性分析a)社會認識程度通過近幾年開展的土地整治工作,NJ區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區、鎮、村各級領導對土地整治工作的認識日益提高。逐步明確了土地整治就是要為NJ區的經濟建設服務,貫徹執行“十分愛惜合理運用每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要保障節省用地,擴大耕地面積、提高土地質量,改善農業生態環境。b)政策方法AH省出臺了《AH省農村土地整治工程規劃(20XX-20XX年)》、《AH省千村土地整治工程實施方案(20XX-20XX年)》、《皖江都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國家糧食安全工程AH省新增220億斤生產能力建設規劃綱要》等一系列規劃或者發展綱要;XZ市也制訂了《XZ市都市總體規劃(20XX-20XX)》、《NJ區經濟和社會發展“XX規劃”及到20XX年遠景目的綱要》、《NJ區人口發展“XX”規劃和20XX年遠景目的》、《XX市XX區千村土地整治工程項目實施方案(20XX-20XX年)》等,實施基本農田整頓建設高原則農田增進耕地保護,實施村莊整治節省集約運用土地增進新農村建設,通過規模化農田整頓和整村推動土地整治示范建設,優化土地運用構造,實現項目區內耕地總量增加、耕地質量和糧食生產能力提高、建設用地規模減少,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改善,農民收入增加,新農村建設步伐加緊,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的目的。c)資金確保方法該項目由中央、AH省、NJ區三級投資,三者的投資比重分別為50%、25%、25%。4.4新增耕地來源分析通過XXX以及NJ區國土分局提供的有關材料,新增耕地重要來源于兩方面,即土地整頓和建設用地復墾。4.4.1土地整頓潛力分析a)荒草地。項目區有其它草地8.41hm2,通過整頓能夠將其整頓為水澆地。b)廢棄坑塘。項目區的部分小坑塘填平并整頓為澆灌水田,坑塘水面面積為131.31hm2,扣除嚴郢水庫和林場水庫等非整頓區(共14.83hm2)外,可整頓的坑塘水面為116.27hm2,通過整頓可將坑塘面積縮小到hm2,減少了hm2。通過土地平整,開發荒草地,綜合布置溝、路、渠等農田基礎設施,累計可新增耕地面積40.37公頃(605.5),新增耕地率3.9%,項目區土地整治前后土地運用構造統計見附表2,符合《國土資發[20XX4.4.2農村居民點整頓潛力分析受傳統城鄉二元管理體制影響,我國農村居民點用地長久處在免費、無限期、無流動狀態,用地構造極不合理、效率低下,特別是隨著農村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居民點用地不停地無限制擴張,造成我國農村居民點普遍存在著空心村、閑散地、廢棄地、多占地、占好地的土地浪費現象。《村鎮規劃原則》(GB50188-93)中規定的人均村鎮建設用地分級指標,人均建設用地五級指標上限為150m2/人。而項目區農村居民點面積為153.86hm2(即2308畝),而項目區人口為7500人(項目區為XT村、秋桐村的部分區域,按表3.3中兩行政村人口9607人的80%計,項目區的農村人口按98%計),人均占地205m2,遠遠高于國標規定的對NJ區各鄉鎮人口及農村人口數進行預測,其中NJ區人口計生委提供的資料顯示,20XX年—20XX年全區人口自然增加率平均值為0.734%,據此計生委預測20XX—20XX間人口自然增加率為0.734%,20XX—間的為0.699%,—20XX年間的為0.66%。表4.4.2項目區內人口預測項目區20XX年人口20XX年人口人口20XX年人口人口(人)7500766679938099通過以上的預測,20XX年項目區的農村人口約為8099人,以此人口數量為基礎,按《村鎮規劃原則》(GB50188-93)規定的人均150m2的原則,則所需居民點的規模為121.5hm2。項目區能夠將多出的32.36hm24.5水資源分析4.5.1供水量分析項目區水資源較豐富,項目區水源有:大型水庫SH集水庫(備注:項目區從SH水庫取水不受限制,項目區段SH主灌區流量14m3/s);小型水庫:嚴郢水庫、林場水庫、老虎莊水庫、合山水庫、團結水庫、徐郢水庫、新集水庫。項目區農田灌渠縱橫交錯,溝、塘、壩星羅棋布,有著豐富的水資源。澆灌水源優先考慮小水庫和塘壩,在小水庫和塘壩不能滿足澆灌需要時,XT村能夠從獨山干渠自流澆灌,秋桐村可從SHa)需水量預測1)澆灌設計確保率根據項目區水文氣象,水土資源,作物構成,灌區規模,灌水辦法及經濟效益等因素,根據《土地開發整頓項目規劃設計規范》TD/T1012-20XX附錄B表B7該區域擬定澆灌設計確保率按為90%。SH集水庫19XX—19XX年的降水量資料見下表:表4.3.1-1NJ區19XX—19XX降水量統計表年度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195484.558.825.758.3239.785.1526.361.141.329.725.2103.11339195527.259.1112.440.152111.1117.1220.957.31214.749.3873.2195629.55.112077157.2333.2132.5235.1176.849.56.54.51327195765.654.435.793.2122.2173.2295.873.87.11664.924.71027195822.732.735.2188.139.8114.9134.5230.485.493.227.114.71028195936.873.395.884.4105.592.135.9108.112120.279.478930.5196041.618.710875.1120.9174.7154.568.592.519.864.42.2940.9196128.719.575.820.156.9126.170.3156.2192.260.753.411.6871.519626.820.620.479.547.155.6288.9200.3147.118.777.227.1989.31963021.377.5120.9125.149.2298.72205714.628.923.71037196431.390.758.1244.8139.5114.645.8161.322.6133.24.211.51058196521.45134.894.215.262.72701672831.962.46.4845196627.717.5122.575.271.910024.932.721.716.253.147.5610.9196727.630.759.788.858.854.1147.836.272.218136.50.3730.7196839.502839.555.9169.1182.6101.552.854.712.456.5792.5196959.744.948.378.987.636.8478.1128.6122.42.712.49.4111019702.567.552.4103.3120.179.4196.2106.9208.331.519.511.9999.5197124.742.134.324.9150.4297.9113.679.6210.730.331.313.91054197224.458141.152.349.7360.6224.4197.867.642.190.622.11331197336.445.955.825776.5117.5177.81784.520.61.90890.9197443.268.465.1106117.9128.7295127125.468.118.359.4122319757.630.530.8115.536.5374.7122.6194.7163.8140.755.932130519765.598.635.68193123.947.160.636.841.124.410.3657.9197778.18.187126.9121.751.2205.2153.584.155.25645.41022197813.336.343.115.928.178.680.368.262.22644.621.1517.7197927.418.677.394.860.7187.3225.467.2125.60.11456.4954.8198033.32277.637.395.9219.9390.4155.642.451.39.901136198134.574.34670.827.4169.1184.76955.3136.885.64.1957.6198221.936.836.241.394.294.5419190.849.723.1100.76.61115198328.823.769.263.772.5190.7299.370.513.9160.76.97.21067198442.418.618.323.748.8147.194.7107.5259.961.590.850.3963.6198519.838.571.541164.675238.927158.6177.127.225.41065198617.63.149.75147.2157142.571.752.940.749.334.3717198738.867.892.4111.2119.367.5292.7387.56.198.435.20131719889.758.280.438.5156.680.5164.296116.625.12.85.8834.4198943.787.94164.650.5156.7232.6216.146.214.4133.820.31108199034.7111.777.158.699.995.2176.8179.176.720.611431.21076數據來源:NJ區水利信息網排頻試算配線,得其理論頻率曲線,在皮爾遜Ⅲ型理論頻率曲線上查得90%的理論頻率對應年平均降雨量為708.0mm,與其最靠近的年份為1986年(降水量717.0mm),選用水利年1986年為設計典型年。2)需水量預測農作物的澆灌制度指播前及全生育期內的灌水次數、灌水時間、灌水定額和澆灌定額。項目區規劃農作物種植面積比例、復種指數、澆灌凈定額參考《AH省XZ市NJ區水資源開發運用現狀分析》的有關資料,設計確保率90%的澆灌凈定額,見表4.5.1-2。表4.5.1-2項目區設計確保率90%澆灌凈定額表作作物類型項目早稻中稻晚稻小麥棉花累計復種指數(%)1080108020200單項凈澆灌定額(m3/畝)260300320501201050綜合凈澆灌定額(m3/畝)26240324024362設計確保率90%的枯水年的綜合作物澆灌凈定額362m3/畝。澆灌渠系采用防滲技術,渠系水運用系數取0.9,田間水運用系數取0.95,經計算得澆灌水運用系數為0.9×0.95=0.855,求得綜合作物澆灌毛定額為362÷0.855=423m3/畝,即項目區土地整治后澆灌面積805.28公頃(初步預計新增水澆地60hm2),設計澆灌確保率90%的枯水年用水量=6345×805.28/10000=511萬m3。2)供水量估算項目區可運用的水源重要來自于水庫以及項目區內的塘壩。a、水庫供水給項目區提供水源的水庫有SH集水庫、嚴郢水庫、林場水庫、老虎莊水庫、合山水庫、林場水庫、老虎莊水庫、合山水庫、團結水庫、徐郢水庫、新集水庫,根據P=90%設計典型年1986年的降雨量資料和徑流資料,運用降雨徑流法,可估算出各個水庫在90%澆灌確保率下的可供水量。根據《AH省XZ市NJ區水資源開發運用現狀分析》,項目區90%澆灌確保率對應的降雨徑流為108.7mm,根據公式可估算出90%澆灌確保率下各水庫的年可供水量,公式以下:W=PF(4.5.1-1)式中:W——90%澆灌確保率下水庫的可供水量(萬m3);P——90%澆灌確保率所對應的典型年徑流量,即108.7mm;F——水庫集水面積(公頃)。具體可供水量計算見下表:表4.5.1-3各水庫可供水量統計表項目總庫容(萬m3)集水面積(km2)90%澆灌確保率下的可供水量(萬m3)備注SH集水庫210903003270SH鎮西側大型水庫,外水嚴郢水庫301.8518XT村,內水林場水庫291.8017秋桐村,內水老虎莊水庫533.0032秋桐村,內水合山水庫161.6010秋桐村,內水徐郢水庫212.0017秋桐村,內水團結水庫131.709秋桐村,內水新集水庫141.808秋桐村,內水注:SH集水庫的資料來源于《XZ水資源狀況與對策》;項目區內部水庫資料來源于XXX。項目區位于SH灌區內,SH水庫的有效澆灌面積7.69萬畝,其中項目區澆灌面積范疇805.28公頃(1.20萬畝),可分派水量=×3270=510萬m3。W水庫年供水量=510+18+17+32+10+17+9+8=621萬m3。b、塘壩蓄水項目區整頓后坑塘總面積為50公頃(750W=NV(4.5.1-2)式中:W——可用于澆灌的塘堰供水量(m3/畝);V——單位澆灌面積上的塘堰有效容積(m3/畝),根據《土地整治工程設計》表4.1-5種,AH滁縣(XZ)V取120m3N——塘堰一年內的復蓄次數,普通用1.5~2.0,N取經驗系數1.5。運用以上公式計算得到項目區整頓后塘壩的可供水量為:W=NV=1.5×120×750=13.5萬m3。∑可供水量=621+13.5=634.5萬m3。4.3.2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通過對項目區可供水量分析,項目區可運用水量累計634.5萬m3,而項目區總需水量為511萬m3,因此項目區含有豐富的水源確保,滿足項目區需水規定。總而言之,項目區有充足的水源確保,通過合理規劃農田水利實施后,可通過蓄水和提水解決干旱的威脅,使項目區真正成為旱澇保收的高產穩產基本農田。4.5.3基本選定澆灌設計確保率根據《澆灌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50288—99)中的澆灌原則,結合本項目具體狀況,該項目區澆灌確保率取90%。4.6潛在風險分析項目風險分析貫穿于項目建設和生產運行的全過程。在土地整頓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重點分析以下風險因素:1)市場風險。即工程建設所需材料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土地整治項目周期普通為1—2年,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建筑材料價格上漲將造成工程建設實際耗費超出項目預算,從而帶來項目資金上的困難。2)自然風險。土地開發整頓項目的實施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大,如發生重大洪澇災害、泥石流、臺風等都會給項目實施帶來困難,造成工期延長、工程量增加等。3)資源風險。重要指水資源風險。水是農業的命脈,含有一定的水資源是開展土地開發整頓的前提條件。即使在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對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都做了調查,并進行了水土資源平衡分析,但由于調查手段的局限性和知識水平的有限,水資源仍然可能成為項目風險因素,影響項目效益的發揮。4)技術風險。即由于對項目采用的技術的合用性和可靠性認識局限性帶來的風險。因不可預見因素如土地運用總體規劃修編等影響,使得規劃設計發生重大變更,也會給項目實施帶來風險。5)工程風險。即工程地質條件、水文地質條件發生重大變化帶來的風險,可能造成工程量增加、投資增加、工期拖長,從而造成損失。6)資金風險。只要指上級下撥資金不能即使到位,造成錯過最佳施工季節、拖長項目工期造成的損失。7)外部協作條件風險。項目的實施需要含有路、水、電等基礎條件,當項目所需要的地方配套方法無法貫徹時,將給項目的實施帶來巨大的影響,無法發揮應有效益。8)社會風險。即由于社會環境、社會條件發生變化帶來的風險。如地方政府換屆、產業政策發生重大調節等,都可能給項目建設帶來負面影響。9)管理風險。即由于預先制訂的項目建設管理方法不得當或在項目實施中無法執行等給項目帶來的風險。需要強調的是,如項目實施前綜合考慮本地實際狀況,研究制訂出科學的、切實可行的建設管理方法,這類風險是完全能夠避免的。風險評定能夠采用多個辦法,可行性研究階段應當根據項目具體狀況需用恰當的分析辦法。鑒于土地整治項目的非盈利性特點,以及現在開展土地開發整頓項目風險分析經驗局限性的現實,本次規劃風險投資評定采用操作較簡樸的專家評定法進行。本次評定以發函的形式向12位土地開發整頓項目有關行業專家咨詢,專家的權威性權重為:15:13:12:8:8:8:6:6:6:6:6:6;采用以下辦法進行評定:先請每位專家憑借經驗對各類風險因素的風險程度作出判斷,然后將每位專家的意見歸納起來進行分析,編制項目風險因素和風險程度分析表4.6。其中專家對土地整治項目所涉及的各類風險權重形成以下共識:風險程度按照災難性風險、嚴重風險、較大風險和普通風險進行評定權重為4:3:2:1。表4.6風險因素與風險程度分析表序號風險因素名稱風險程度說明災難性嚴重較大一般1市場風險0001風險程度的權重比例依次為4:3:2:1;表中選擇填1,放棄填02自然風險00103資源風險00014技術風險00015工程風險00016資金風險00107外部協作條件風險00108社會風險00019管理風險010010其它風險0001結論:通過上表可知,項目風險風險值為:F=[(1×0.1+1×0.2+1×0.1+1×0.1+1×0.1+1×0.2+1×0.2+1×0.1+1×0.3+1×0.1)/10]×100%=15%。4.7公眾參加分析通過本項目能夠有效改善項目區的生活生產條件,滿足當代高效農業的規定,因此該項目得到各級政府和本地群眾的大力支持。在項目踏勘和項目方案論證過程中,廣泛征求專家、本地群眾和有關部門的意見,結合項目區所在村、鎮乃至全區社會經濟的狀況和將來發展的趨勢,結合土地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規定,確保土地開發項目立項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靠性。針對項目區土地整治,征求了有關部門以及項目區各村組負責人及農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重要是:a)本項目的實施能夠接納本地勞動力就業,從而緩和本地勞動力供需矛盾,基次,項目的實施能夠加深項目區人民對土地整治政策的理解,含有較好的社會效益。b)本項目的實施能夠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改善項目區耕地的質量。可增加糧食、增加農業產值,為發呈當代農業提供雄厚的物資基礎。c)本項目確實能夠方便農民機械化耕種,減輕農民勞動強度。因而實施本項目將含有良好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

5項目規劃5.1規劃原則a)貫徹貫徹“十分愛惜、合理運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基本國策。b)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c)堅持土地資源的可持續運用。d)因地制宜,統籌安排。e)工程技術可行,經濟合理。f)堅持高質量、高原則、高效益與經濟合理性相結合的原則。5.2規劃根據5.2.1國家地辦法律法規a)《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c)《基本農田保護條例》d)《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e)《中華人民共和國環保法》5.2.2部門規章a)《有關加強和改善土地開發整頓工作的告知》(國土資發[20XX]29號);b)《有關進一步規范國家投資土地開發整頓項目報件的函》(國土資耕函[20XX]010號);c)《有關抓緊開展整體推動農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設項現在期工作的告知》(皖土整辦【20XX】2號)。d)《AH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方法》;e)《AH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方法》;f)《中共AH省委有關貫徹<中共中央有關推動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皖發【20XX】22號);g)《中共AH省委AH省人民政府有關進一步擴大內需增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皖發【20XX】23號);h)《AH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種五年規劃綱要》;i)《AH省城鄉體系規劃(20XX-20XX)》;j)《AH省人口發展“XX”規劃和20XX年遠景目的》;k)《AH省土地運用現狀調查報告》(20XX年);l)《AH省建設用地置換暫行方法》(AH省人民政府第193號令);m)《AH省土地運用總體規劃大綱(20XX-20XX年)》;n)《AH省土地開發整頓工程建設原則》(試行)(20XX年);o)《AH省農村土地整治工程規劃(20XX-20XX年)》;p)《AH省千村土地整治工程實施方案(20XX-20XX年)》;q)《皖江都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r)《國家糧食安全工程AH省新增220億斤生產能力建設規劃綱要》。5.2.3有關部門的技術規定a)《土地開發整頓規劃編制規程》(TD/T1011—20XX);b)《土地整治項目規劃設計規范》(TD/T1012—20XX);c)《土地整治項目驗收規程》(TD/T1013—20XX);d)《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技術規范》(GB/T15772—19XX);e)《澆灌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50288—19XX);f)《渠道防滲工程技術規范》(SL73—19XX);g)《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19XX);h)《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技術規范、小型蓄排水工程》(GB/T16453.4-19XX);i)《公路涵橋設計通用規范》(JT/J021-19XX);j)《村鎮規劃原則》(GB50188-93)5.2.4其它資料和數字根據a)《XZ市都市總體規劃(20XX-20XX)》;b)《土壤志》及所在村土壤圖(1:10000);c)項目區1:10000地形圖(紙質版),圖幅號分別為I50G085069(黃泥崗)、I50G086069(二道河)、I50G086070(新集)、I50G087069(三官集);d)XT村、秋桐村土地統計臺帳(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數據);e)《NJ區經濟和社會發展“XX規劃”及到20XX年遠景目的綱要》;f)《NJ區人口發展“XX”規劃和20XX年遠景目的》;g)《XX市XX區千村土地整治工程項目實施方案(20XX-20XX年)》;h)《XX市XX區整體推動農村土地整治(20XX-20XX年)》。5.3項目規劃方案與總平面布置闡明5.3.1規劃原則a)土地平整原則根據《土地開發整頓項目規劃設計規范》(TD/T1012—20XX)的規定,從總體上講,土地平整應滿足項目區內自流澆灌、自流排水的規定。從細部看,土地平整應符合水稻等精耕細作的規定,考慮合理分派土方和項目區內土方挖填平衡,應充足運用土地現狀條件,耕作田面平整盡量做到內部土方平衡。b)排澇原則根據《澆灌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50288—99)規定,設計暴雨重現期為一遇,設計暴雨歷時和排澇時間采用2日暴雨,3日排至作物耐淹深度。c)澆灌原則根據《澆灌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50288—99)中的澆灌原則,結合本項目具體狀況,該項目區澆灌確保率取90%。d)建筑物級別本工程為五等工程,農灌排溝及渠系建筑物工程根據規范規定按5級建筑物設計。e)田間道路原則根據《土地開發整頓項目規劃設計規范》(TD/T1012—20XX)的規定,新建田間道路寬度設計為4.0m,新建生產路路面寬度設計為2.0m。5.3.2項目總平面布置a)土地運用布局該項目土地運用布局根據項目區內的自然條件,區域內的土地重要以水田為主,對SH集水庫主灌渠、二道河沿線電灌站能夠控制的區域,規劃為水田,對坡地、水源較困難的土地規劃整頓成旱地。b)工程建設布置AH省XX市XX區SH鎮秋桐村、XT村土地整項目,根據因地制宜、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原則,充足考慮其工程建設布置的合理性,經濟性及合用性。1)土地平整工程項目區田塊設計與地形,地面坡度,機耕條件,土壤性質相結合,田塊長邊應沿等高線布設,梯田形狀呈長條形或帶形,根據項目區的具體地形,長度以150~200米為宜,普通不不大于100米,田面寬度考慮澆灌和機耕規定,陡坡區田面寬度普通為10~15米,緩坡區普通為20~40米;土地平整因地制宜分區平整,通過機械平整,使其小塊變大塊,基本上能夠達成小型農業機械進行生產。2)道路工程田間道路工程重要指直接為農業生產服務的田間道路和生產路的建設。項目區的道路普通沿支渠、斗渠、農渠等灌排溝渠布置。溝、渠、路、林的的配合形式應有助于排灌,有助于機耕,有助于田間管理和不影響田間作物光照條件。從溝渠路的相對位置來說普通有溝-渠-路、路-溝-渠、溝-路-渠三種配備形式。(1)溝-渠-路:道路布置在澆灌水田的上端,位于渠道的一側。這種布置形式對于農業機械入田耕作比較便利,并且現在可修較窄的道路,此后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道路拓寬比較容易。但是機耕道路要跨過全部的農渠,必須修建較多的小橋或涵管。(2)溝-路-渠:道路布置在灌水田塊的下端,介于灌渠、排溝之間。這種布置形式其道路與末級固定溝渠均不相交,是其優點。但農業機械進入田間必須跨越溝渠,需修較多的交叉建筑物,且此后機耕道拓寬也比較困難。(3)路-溝-渠:道路布置在灌水田塊的下端,位于排水溝的上側。這是道路要與渠道相交,需要修建橋涵等交叉建筑物,若交叉建筑物過少或孔徑局限性,則影響排水,且雨季田地和道路容易積水或受淹。以上三種道路布置形式,各有利弊,結合項目區具體的狀況,本項目采用三種布置形式相結合的方式。c)農田水利工程項目區農田水利工程的布局重要從下列幾個方面考慮:排水可通過修建排水溝把雨季多出水量排至二道河,澆灌則優先考慮自流澆灌,在自流澆灌不能滿足澆灌需要的時候采用提灌。運用SH集水庫主灌渠為水源提水澆灌,以嚴郢水庫、林場水庫、老虎莊水庫、合山水庫、團結水庫、徐郢水庫、新集水庫等為輔助水源,優先考慮小水庫,在小水庫不能滿足澆灌需要時,從SH主灌渠提水澆灌,通過斗渠、農渠、斗灌排、農灌排等形成澆灌渠系進行澆灌;對地勢較高,自流澆灌水源不能達成的耕地,部分可通過在澆灌渠修建提灌站,采用提灌方式進行澆灌;同時布設塘壩等蓄水設施攔蓄雨水對項目區其它水、旱地進行澆灌。對多出的水量,則通過排水溝聚集到至排洪溝中,最后排至二道河。通過農田水利設施的布置,基本上能達成每一田塊都能澆灌,普通旱地可通過攔蓄的雨水進行澆灌,減少干旱威脅,這樣使其在雨季能排、在旱季能灌,達成項目區耕地旱澇保收的效果。d)防護林平面布置根據項目區的自然條件和本地群眾的意見,以及社會經濟條件,重要的災害狀況,選擇適應項目區生長的樹種水杉,坡度較陡的坡地進行林帶布置,田間道,生產路邊種植行道樹。e)村莊整治項目區內包含少量零星居民點,這就涉及到居民點的規定、拆遷,拆遷規模和方案詳見第二部分。5.4項目重要工程內容5.4.1土地平整工程a)土方開挖回填: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對各零星小地塊進行歸并,對某些耕作較難的邊角,采用挖填土方,使其規整,便于耕種,通過工程的手段,使區域內未運用的土地得到運用。在土地平整過程中,要同保持耕地肥力相結合起來,需把表層耕作層攏堆,底部回填瘦土,最后再進行了表層肥土回填,最大程度地確保土壤肥力不受破壞。根據項目區內土壤特性,本項目對挖填厚度>20cm的區域做表土剝離回填,對于≤20cm的區域不做表土剝離回填。本項目需要表土回填剝離的面積約有133.03公頃,剝離厚度20cm,土方累計53.2萬方,其中剝離約26.6萬方,回填約26.6萬方。土方量重要來自梯田田塊內部的土地平整和田坎的砌筑,共需平整土地面積為673.36公頃,其中0~2°耕地已為水平梯田,不需整頓,共41.21公頃;2~6°耕地面積為632.17公頃。土方量計算采用下列公式計算。圖5.4.1梯田工程斷面圖1)水平梯田單位面積土方工程量的計算公式 當梯田面積按畝計算時: 式中:V-單位面積(公頃或畝)梯田土方量(m3);L-單位面積(公頃或畝)梯田長度(m);H-田坎高度(m);B-田面凈寬(m)項目區內3°坡的耕地有556.24公頃,項目區內4°坡的耕地有58.3公頃,項目區內5°坡的耕地有表5.4.1-1土方量計算表田面寬(米)田坎凈高(米)面積(公頃)坡度(度)挖土方(m3/畝)筑土埂(m3/畝)挖土總量(m3)田埂總土方(m3)1219.22583.35.810718.25802.14150.858.3466.444.554166.533935.25200.7556.24358.314.2451472.235043.12累計:623.7651635739780.51b)筑田埂項目區的土地現都已承包到戶,由于人多地少,分派到每戶就只有一小塊。根據實際狀況考慮每隔幾塊制埂,這樣有助于耕作,同時也能夠減少田土埂系數,增加耕地面積。土埂斷面為底寬0.5m、面寬0.3m、高0.3m的梯形斷面,項目區約需筑田埂3.98萬方。c)填塘填塘土方重要來源于廢田埂、廢塘埂以及工程棄土,其它局限性部分取客土,表層回填40cm熟土(表土)。填塘土方13.9萬方。(34.75公頃)表5.4.1-2填塘表土土方量計算表填塘面積(hm2)回填表土層厚度(m)填塘土方量(m3)34.750.401390005.4.2農田水利工程a)澆灌渠道澆灌渠道依支渠、斗渠、農渠次序設立渠道。渠道的縱橫斷面滿足下列規定:1)確保設計輸水能力、邊坡穩定和水流安全暢通;2)各級渠道之間和渠道各分段之間以及重要建筑物上下游水面平順銜接;3)末級渠道放水口的水位高出平整后田面進水端不少于10cm;4)滲漏損失量小;5)占地較小、工程量小;6)施工、運用和管理方便。b)排水工程項目區排水采用明溝排水,明溝排水系統的設立與澆灌渠道系統相對應,依干溝、支溝、斗溝、農溝次序設立固定排水溝,根據排水區的形狀和面積大小以及負擔的任務、溝道的級數可合適增減。排水溝的縱橫斷面滿足下列規定:1)確保設計排水能力。排水溝的設計水位宜低于地面不少于20cm;2)各分段處及重要建筑物上下游水面平順銜接;3)正常運行時不應發生沖刷、淤積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