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呼吸 單元作業設計_第1頁
人體的呼吸 單元作業設計_第2頁
人體的呼吸 單元作業設計_第3頁
人體的呼吸 單元作業設計_第4頁
人體的呼吸 單元作業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1頁共12頁初中生物學單元作業設計一、單元一、單元信息基本信息學科年級學期教材版本單元名稱生物學七年級第二學期人教版人體的呼吸單元組織方式自然單元重組單元課時信息序號課時名稱對應教材內容1第四單元第三章第一節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2第四單元第三章第二節第一課時肺的結構和功能3第四單元第三章第二節第二課時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二二、單元分析(一)課標要求本單元內容在《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屬于“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 呼吸道的作用,并認識到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 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過程。具體內容和活動建議如下:1.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具體內容活動建議描述呼吸系統的組成。概述呼吸道的作用。組織學生體驗活動:捏鼻子、張嘴和不捏鼻子、閉嘴,比較二者的感受,從而體驗呼吸道的作用。用模型演示呼吸與吞咽的關系,示會厭軟骨的作用。用模型演示聲帶的發音,示喉的作用。2.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具體內容活動建議理解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原理。用模型演示肺的基本結構。模擬膈肌的運動實驗,觀察小氣球與橡皮膜的變化過程,歸納總結膈肌運動與概述出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過程。呼吸的關系。播放多媒體,展示“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歸納氣體交換過程。(二)教材分析1.知識框架2.內容內在邏輯分析以人教版教材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的第三章,作為一個教學單元和作業設計單元,聚焦人體的呼吸系統。第三章第一節“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介紹了人的呼吸道的結構和功能。第一節成為第二節“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的學習起點,為肺的結構和功能學習起到鋪墊作用。已學習的細胞等知識,有利于學生理解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本章內容也是學生學習人體結構等知識的基礎。(三)學情分析1、心理與認知:(1)七年級下半年學生已經適應學校的學習生活,一貫嚴謹的學校學習生活已經培養出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的心智由剛開學的崇尚直觀慢慢適應初級的抽象學習。理性思維方式在絕大多數學生中逐步建立。(2)本單元第一節直觀、抽象均衡,師生共同學習尚可。而第二節相對抽象,不利于學生學習,所以,堅強直觀性才是必要的。2、前概念基礎:(1)學生雖然不知道氣體擴散原理,但是氣體擴散現象在生活中常見,結合生活案例進行學習會事半功倍。(2)上學期在學習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這部分知識時,已知道線粒體是在氧氣的參與下將有機物分解釋放出能量的,因此在研究血液將氧氣運到各個細胞后的去處時,只需稍加引導學生便能得出答案,從而培養學生養成將新舊知識整合的好習慣。3、新概念空缺:(1)呼吸道的結構功能。(2)氣體交換原理。(3)肺泡結構功能。(4)毛細血管特征。三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1.描述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說出呼吸道的作用。2.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分析相關資料,通過分組討論合作,提高分析問題,歸納總結的能力。3.認同人體呼吸道對空氣處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并關注空氣質量與人體健康的關系。4.通過生活中的案例進行分析和直觀演示理解氣體交換的原理。5.通過動畫演示、問題引導,概述出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過程。四、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一)單元作業設計基本原則1.培育核心素養。發揮作業育人功能,體現生物課程性質,立足于培育學生的創新能力。2.素質教育導向。緊緊圍繞課程標準和統編教材,有機銜接課堂教學,鞏固必備知識,培養關鍵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3.堅持以生為本。作業設計要遵循教育規律,尊重青少年成長規律,有益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提倡布置探究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作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4.落實減負提質。嚴格控制作業總量和時長,以章為單元進行作業設計。課時作業不超過20分鐘,單元質量檢測不超過40分鐘。題量適中的同時,要提高作業設計水平,確保優質高效。5.設置拓展性作業。學習能力稍弱的同學,可以不做拓展性作業;學習能力一般的同學,可以選做拓展性作業;學習能力較強,學有余力的同學,要求完成拓展性作業。(二)單元作業設計基本流程1.精準分析課標要求、教學內容和學情:對課程標準的分析,既要考慮“內容要求”,也要重視“活動建議”“教學提示”。對教學內容的分析,要明確本章內容在全書的地位,與前后章節之間的聯系。2.制訂單元學習和作業目標。從學生實際出發,服務于學生發展,科學制訂單元學習目標,在此基礎上,制訂單元作業目標:單元學習目標與作業目標要統籌規劃,有機結合。3.設計流程明業標選景材明業標選景材設問題務設評價式五五、課時作業第一課時1.作業內容(1)氣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 )A.口腔 B.咽 C.喉 D.氣管(2)在吸氣時鼻的功能是 ( )①清潔空氣②濕潤空氣③消滅細菌④溫暖空氣⑤氣體交換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3)人在吞咽時,能夠遮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進入氣管的結構是 ( )A.喉結 B.會厭軟骨 C.環狀軟骨 D.甲狀軟骨(4)下列既是組成呼吸道的器官又是發聲器官的是 ( )A.鼻 B.咽 C.肺 D.喉(5)感冒時,常感到呼吸不暢通,這主要是因為 ( )A.氣管分泌的黏液增多 B.喉關腫脹,喉腔變小C.鼻黏膜分泌物增多 D.鼻黏膜充血腫脹(6)人在呼吸時不能進行的生理活動是 ( )A.咀嚼 B.消化 C.說話 D.吞咽(7)(拓展題)用鼻呼吸的目的是什么 ( )A.鼻腔能濕潤空氣 B.鼻腔能溫暖空氣C.減少吸入氣體對呼吸道和肺的不良刺激 D.鼻腔能清潔空氣(8)(拓展題)痰生成的部位是 ( )A.鼻腔黏膜 B.喉腔側壁 C.氣管和支氣管黏膜 D.食道黏膜(9)(拓展題)一般來說,鼻涕和痰液的主要成分是 ( )A.唾液腺和的分泌物 B.肺泡的代謝廢物和氣管的分泌物C.唾液腺和鼻腔黏膜的分泌物 D.呼吸道粘膜的分泌物和它粘住的灰塵細菌(10)(拓展題)不能隨地吐痰的原因是 ( )A.以免污染地面 B.痰里含有大量的細菌C.痰里含有大量病菌 D.氣管內分泌的粘液和 組成的。。(13)纖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擺動,把外來的塵粒、細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過。和 的物質。或 做支架。(16)呼吸道不僅能保證氣體順暢通過,而且還能對吸入的氣體進行處理,使到達肺部。不過,呼吸道對氣體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2.時間要求:20分鐘3.評價設計參考答案:(1)B(2)C(3)B(4)B(5)D(6)D(7)C(8)C(9)D(10)C(11)呼吸道肺 (12)呼吸道 (13)痰 (14)細菌病毒(15)骨軟骨(16)溫暖濕潤清潔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1)描述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掌握呼吸道的作用。(2)認同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應自覺地維護環境中空氣的清新、清潔。第二課時1.作業內容(1)人體內與呼吸有關的主要肌肉是( )A.胸部的肌肉 B.腹部肌肉 C.肋骨間的肌肉和膈肌 D.背部肌肉(2)當我們呼氣時,肋骨間的肌肉、膈肌的活動狀態是( )A.收縮、舒張 B.舒張、收縮 C.收縮、收縮 D.舒張、舒張(3)某夫婦被懷疑害死了一女嬰。法醫在鑒定時,將死嬰的肺部剪下一塊,投入水中,結果肺塊下沉,法醫判斷嬰兒為產前死亡,這對夫婦無罪。法醫判斷的理由是( )A.肺泡內充滿了痰液 B.肺會吸水,呈海綿狀C.肺泡內充滿了血液 D.肺未吸入空氣,呈實體狀(4)根據下表可知,某同學的胸圍差是( )狀態平靜時盡力深吸氣時盡力呼氣時胸圍(cm)909588A.4cm B.7cm C.11cm D.3cm(5)(拓展題)如圖是肺容積在呼吸過程中的同步變化曲線圖,表示肋間肌和膈肌均處于收縮狀態的區段是( )A.Ac段 B.Bd段 C.Cd段 D.Ce段(6)下圖是呼吸時胸廓和膈肌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呼吸時胸廓和膈肌的示意圖,肺。,肺。(7)(拓展題)根據右面模擬膈肌的運動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填“吸氣”或“呼氣”)。,圖中。。。的變化,因此不能完全演示呼吸運動。2.時間要求:20分鐘3.評價設計參考答案或提示:(1)C (2)D (3)D (4)B (5)A(6)1.吸氣 收縮 變大 低于 吸入肺 2.呼氣 舒張 變小 高于 排出肺(7)1.吸氣 2.氣管 支氣管 肺 胸廓 膈 3.變大 吸氣 4.變小 呼氣5.前后、左右徑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檢測和鞏固肺的結構和功能,通過識圖,找出胸廓容積的變化與呼吸的關系,為下一節課的學習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第三課時1.作業內容(1)我們吸入的氧,最終要到達下列哪個結構被利用( )A.細胞 B.腦 C.心臟 D.血液(2)人體內二氧化碳濃度最高的地方是( )A.肺泡 B.組織細胞 C.肺泡周圍毛細血管 D.組織細胞周圍毛細血管(3)人體呼出的氣體,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這些二氧化碳產生于A.肺泡 B.組織細胞 C.血液 D.鼻腔(4)下面是關于肺泡與血液氣體交換的敘述,其中正確的是( )A.肺泡內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同時進入血液B.血液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同時進入肺泡C.肺泡內的氧氣進入血液,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D.血液中的氧氣進入肺泡,同時,肺泡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血液(5)與吸入的氣體相比,人呼出氣體中氧含量減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其根本原因是()A.肺泡內的氣體交換B.組織里的氣體交換C.肺的通氣D.組織細胞消耗氧,產生二氧化碳(6)(拓展題)如圖是肺泡和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據圖回答下列問題。之間進行氣體交換。(氣體)進入肺泡的過程。,含量減。(7)(拓展題)如圖是人體內氣體交換和運輸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的同時也產生了C。作用實現的。2.時間要求:20分鐘3.評價設計參考答案或提示:(1)A (2)B (3)B (4)C (5)D(6)1.肺泡 血液 2.氧氣 二氧化碳 3.氧氣 二氧化碳(7)1.二氧化碳 氧氣 二氧化碳 氧氣 2.能量 3.氣體擴散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檢測和鞏固肺泡與血液氣體交換等知識,通過識圖,掌握氣體交換的過程,為下一章知識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六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一)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1.呼吸系統由多個器官組成,其中能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的是( )A.鼻 B.喉 C.氣管 D.肺2.肺的功能單位是()A.呼吸性支氣管B.細支氣管C.肺泡管D.肺泡3.俗話說“食不言,寢不語”,這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下列有關“食不言”解釋正確的是( )A.說話需要力氣,不利于保養身體B.避免食物進入氣管C.有利于保護聲帶D.流經消化器官的血量減少,不利于消化4.人體吸入、呼出氣體中各成分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關于人體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 )氣體成分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其他氣體吸入氣體中的含量(%)78210.030.070.9呼出氣體中的含量(%)781641.10.9A.人體吸入的氣體是氧氣,呼出氣體是二氧化碳B.人體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多于氧氣C.人體呼出氣體中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增多D.人體呼出氣體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主要由氣管產生5.肺是人體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下列有關肺泡適于進行氣體交換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肺泡數目很多②肺泡外面纏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③肺泡分布廣泛④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的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6.當肋間肌和膈肌收縮時,氣體依次經過()A.外界→咽→食道→肺B.肺→氣管→鼻腔→外界C.外界→鼻腔→氣管→肺D.肺→氣管→咽→外界7.如圖中所示A、B、C為膈肌三種不同狀態,當肺泡內氧氣含量最高時,膈肌應處于( )第7題圖A.A處 B.B處 C.C處 D.均有可能8.肺通氣量指單位時間吸入(或呼出)的氣體量,運動時肺通氣量可增大至安靜狀態的10~12倍。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運動可使肺通氣量增大,吸入氣體增多B.吸入氣體時,胸廓容積變小,肺收縮C.肺通氣量增大有利于組織細胞得到更多氧氣D.科學的體育鍛煉有利于改善和提高肺功能9.肺是人體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外界氣體經過呼吸道進入肺B.肺泡數量多,氣體交換面積大C.肺泡與毛細血管氣體交換后肺泡內氧氣含量增加D.胸廓容積變小時,肺收縮,氣體從肺內排出10.下圖為人體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肺泡和毛細血管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第10題圖B.肺泡壁緊貼毛細血管壁有利于氣體交換C.肺泡與毛細血管都屬于循環系統D.血液流經肺泡外毛細血管后氧氣增加11.(拓展題)如圖是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a、b表示不同的氣體,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下列敘述錯誤的一項是( )第題圖A.a與b是通過氣體擴散原理實現交換的B.肺泡和乙都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C.甲內流的是動脈血,丙內流的是靜脈血D.丙處的血液首先流回心臟的左心房12.(拓展題)下圖為某科研小組對呼吸系統中不同部位顆粒物沉積情況的研究結果,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第12題圖A.直徑為2.5~10μm的顆粒物主要沉積在氣管內B.直徑小于2.5μm的細顆粒物主要沉積在肺泡C.任何直徑的顆粒物在肺泡中的沉積率都要高于氣管中D.顆粒物的沉積說明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13.(拓展題)如圖是模擬膈肌運動的裝置,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第13題圖第第10頁共12頁A.②模擬肺,④模擬膈B.甲模擬吸氣過程,此時①內氣壓小于②內氣壓C.乙模擬呼氣過程,此時膈肌舒張D.這個實驗說明吸氣、呼氣與膈的運動有關拓展設問(填序號)模擬的結構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3)若在該實驗中,沒有看到氣球的回縮和脹大,或氣球回縮和脹大的現象不明顯,試分。14.(拓展題)如圖甲是小遠的呼吸結構示意圖,圖乙是小遠上課過程中肺內氣壓與外界氣壓差的變化曲線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第14題圖(1)圖甲中,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 組成。外界氣壓。,。活動睡坐散步打籃球踢足球慢跑每小時耗氧量(升)1425609011512015.(拓展題)如圖是人體內氣體交換和運輸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來等呼吸肌來共同完成。的同時也產生了氣體C。。第第11頁共12頁(二)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序號對應單元作業目標對應學習水平難度來源完成時間了解理解應用11√易選編40分鐘21√易選編31、2√易創編41、2√易原創54、5√易改編61、2、3√易選編72、3√易選編81、2、3√較難選編91、2、3、4、5√較難創編104、5√較難原創114、5√較難創編121、2、3√較難選編131、2、3√難改編141、2、3√難創編151、2、3、4、5√難選編(三)評價設計參考答案或提示:1.D 2.D 3.B 4.C 5.D6.C【解析】呼吸運動的進行與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有關,當膈肌與肋間肌收縮時,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徑均增大,胸腔容積變大,肺隨之擴大,肺內氣壓小于外界氣壓,氣體進入肺,形成主動的吸氣運動,氣體從外界依次通過鼻、咽、喉、氣管、支氣管進入肺,故選C。7.C 8.B9.C【解析】血液流經肺泡時,與肺泡進行氣體交換,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氣進入血液,因此肺泡與毛細血管氣體交換后,肺泡內氧氣含量減少,故選C。10.C【解析】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僅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A正確;肺泡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