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11頁2023-2024學年黑龍江省佳木斯五中等八年級(上)開學生物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0小題,共50分)1.下列人體生理活動中,不屬于排泄的是()A.出汗 B.流淚 C.排尿 D.呼出二氧化碳2.尿的形成雖然是連續的,可尿的排出是間歇的,這是因為()A.腎小球有濾過作用 B.膀胱有暫時貯尿的作用
C.腎盂有收集尿液的作用 D.腎小管有重吸收作用3.俗語說“人有三急”,憋尿對健康不利,尿液排出所經過的路線是()A.輸尿管→腎臟→膀胱→尿道 B.尿道→輸尿管→膀胱→腎臟
C.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 D.膀胱→尿道→輸尿管→腎臟4.如圖是人體的4種器官,其中能形成尿液的是()A. B.
C. D.5.正常情況下,原尿中不含有的物質是()A.葡萄糖 B.無機鹽 C.水 D.大分子蛋白質6.如圖為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示意圖,下列選項中敘述錯誤的是()A.①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B.泌尿系統由②③④組成
C.③可以暫時儲存尿液
D.尿液通過④排出體外
7.下面不具有排泄功能的器官是()A.肝臟 B.肺 C.腎臟 D.皮膚8.腎單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單位,出球小動脈的血液成分與流出腎臟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點是()A.氧氣多,尿素少 B.二氧化碳少,葡萄糖不變
C.氧氣少,尿素多 D.二氧化碳多,葡萄糖多9.人體所排泄的廢物中,只有一種排泄途徑的是()A.水 B.尿素 C.無機鹽 D.二氧化碳10.正常人一晝夜產生的原尿約為18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僅為1-1.5升,這是由于()A.腎小球的過濾作用 B.腎小囊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暫時儲存尿液 D.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11.當你在閱讀這道題目時,外界光線進入眼球內部,在何種結構上形成物像()A.角膜 B.晶狀體 C.視網膜 D.大腦皮層12.下列反射活動中,屬于人類特有的是()A.看到樹上有條蛇,迅速躲開 B.看到水靈靈的甜杏流口水
C.看到電閃雷鳴,急忙尋找避雨地點 D.看到書上感人的故事,流眼淚13.下列有關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A.人醉酒后走路晃,站立不穩,說明酒精已經麻醉了腦干
B.與語言、文字有關的反射是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
C.侏儒癥是幼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少造成的
D.激素通過導管進入循環系統,參與調節人體的生命活動14.心晴同學在考試期間遇到不會做的題時,心跳加快、甚至冷汗直冒,但過一段時間又能恢復正常,在此過程中起作用的激素是()A.生長激素 B.胰島素 C.腎上腺素 D.雌性激素15.當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時,會引發的疾病是()A.糖尿病 B.貧血病 C.尿毒癥 D.呆小癥16.糖尿病是現代疾病中的第二大殺手,它對人體的危害僅次于癌癥。胰島素制劑是治療糖尿病的特效藥,但是胰島素一般只能注射不能口服的原因是()A.注射比較安全可靠,口服對胃有刺激
B.口服胰島素會加重病情
C.胰島素在消化道內不易被人體吸收
D.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可被消化道中的消化酶分解而失去療效17.嬰幼兒時期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會患()A.侏儒癥 B.呆小癥 C.巨人癥 D.甲亢18.下列有關人體激素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A.人體內的激素含量很多,能有效地維持人體平衡
B.胰島素分泌過少可能使人患上糖尿病
C.生長激素具有調節人體生長發育的作用
D.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共同調節各項生命活動19.我國糖尿病患者較多,居世界首位。下列關于糖尿病的敘述,錯誤的是()A.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標高于正常人
B.胰島素分泌過多可引起糖尿病
C.糖尿病患者可注射胰島素治療
D.為有效預防糖尿病,盡量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20.在膝跳反射的實驗中,如果因某種原因部位4受損,叩擊2處,將會出現的現象是()
A.反射能完成,4受損對反射沒有影響
B.反射不能完成,4受損不能傳導神經沖動到神經中樞
C.反射能完成,反射弧少一個環節沒有影響
D.反射不能完成,因為4處受損,3處也會受損21.調查顯示,很多初中生在晚上10時甚至11時之后才入睡。專家認為學生入睡的最佳時間是在晚上9時至10時之間,并睡足9小時,這有利于學生的生長發育,因為人體在晚上能更多地分泌()A.胰島素 B.雌性激素 C.雄性激素 D.生長激素22.構成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A.反射弧 B.神經元 C.神經纖維 D.神經中樞23.如圖表示完成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膝跳反射屬于復雜反射
B.神經沖動的傳導途徑是:②→④→⑤→③→①
C.該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脊髓
D.④受損,既無感覺又不能發生膝跳反射24.下列現象中,屬于非條件反射的是()A.小狗表演做算術題 B.學生聽到上課鈴聲立即進教室
C.人吃梅子分泌唾液 D.聽到別人談論老虎就感覺害怕25.運用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女性青春期發育要早于男性1到2年.
②精子和卵細胞受精的部位和胎兒發育場所都在子宮.
③胎兒出生后的吮吸乳汁是后天學會的,因此這種反射是復雜反射
④由一個受精卵發育到胎兒,主要是由于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分化形成的.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6.pH<_____的雨稱為酸雨。()A.7 B.8 C.5.6 D.7.627.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世界環境日中國的主題為“踐行綠色生活”。下列做法違背這一主題的是()A.出門購物,盡量自己帶環保袋 B.為開關方便,電器應處于待機狀態
C.盡量不開汽車,出行盡量坐公交車 D.對于不重要的文件紙張盡量雙面使用28.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水蒸氣 D.二氧化硫29.對生物有極大危害,使土壤中的成分發生化學變化,被稱為“空中死神”的污染是()A.溫室效應 B.噪聲污染 C.暴雨 D.酸雨30.下列做法違背了“綠色環保,低碳節能”理念的是()A.騎自行車上學 B.教科書循環使用 C.離開教室隨手關燈 D.購物使用塑料袋31.某人大腿受傷出血,血色鮮紅,血流成噴射狀,則損傷的血管以及止血的部位分別是()A.靜脈、遠心端 B.靜脈、近心端 C.動脈、遠心端 D.動脈、近心端32.肌肉注射青霉素后,青霉素最先到達心臟的()A.左心室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右心房33.趙宏同學上肢傷口感染,醫生在其臀部注射藥物,藥物到達傷口經歷的循環路線是()A.只經體循環 B.先肺循環,接著體循環,后肺循環
C.先體循環,接著肺循環,后體循環 D.只經過肺循環34.DNA親子鑒定是通過親代與子代細胞中的DNA對比來進行堅定的,該方法是目前各種親子檢測中最準確的一種,準確率可達99.99999%.下列不能用來作為DNA親子鑒定的材料是()A.口腔上皮細胞 B.白細胞 C.父親精液樣本 D.成熟的紅細胞35.如圖是一滴血在顯微鏡視野下的示意圖,下列是對血細胞組成成分的表述,正確的是()A.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
B.視野中數量最多的是紅細胞,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
C.白細胞與紅細胞相比:體積大,數量少,有細胞核
D.以上都正確
36.一慢性貧血患者突患急性闌尾炎,到醫院做血常規化驗,其化驗結果可能在正常值外的是()A.血漿、白細胞 B.紅細胞、白細胞 C.紅細胞、血小板 D.血小板、白細胞37.中醫說的“望、聞、問、切”中的“切”,指的是號脈,這里的脈是()A.經絡 B.動脈 C.靜脈 D.毛細血管38.人體血液循環包括體循環和肺循環,下面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A.肺循環時動脈中流的是靜脈血,靜脈中流的是動脈血
B.體循環時動脈中流的是靜脈血,靜脈中流的是動脈血
C.經過肺循環后,血液由原來的動脈血變成了靜脈血
D.經過體循環后,血液由原來的靜脈血變成了動脈血39.下列有關人體血液和血液循環的敘述錯誤的是()A.血液經過全身組織細胞處的毛細血管后,血液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
B.體循環和肺循環是同時進行的
C.肺循環是血液從心臟左側出發回到心臟右側
D.含氧少,顏色暗紅的血液是靜脈血40.某人患有下肢靜脈曲張,若其下肢靜脈內的血栓脫落,隨血液流動,最有可能滯留的部位是()A.肺靜脈 B.右心房 C.下肢毛細血管 D.肺部毛細血管41.如圖表示淀粉、蛋白質和脂肪三種營養物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的程度(圖中X、Y、Z代表營養物質,①、②、③、④表示消化道部位)。據如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代表蛋白質,在①部位開始消化
B.Z代表脂肪,在③部位開始分解消化
C.②部位可以分解脂肪
D.③表示小腸,在此部位Z被消化為氨基酸42.人體能同時分解消化淀粉、蛋白質、脂肪三種營養物質的消化液是()A.唾液和胃液 B.唾液和膽汁 C.唾液、胃液和腸液 D.腸液和胰液43.“唾液對淀粉的消化實驗”要求在一定溫度下進行,這是由于唾液淀粉酶在高于和低于37℃條件下催化作用都會逐漸降低。下圖能正確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與溫度關系的是(
)A.
B.???????
C.???????
D.???????44.很多青少年對膳食纖維的攝入不足,這會影響身體健康。對于膳食纖維的作用,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A.有利于預防糖尿病,維持正常體重 B.膳食纖維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C.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胃腸的蠕動和排空 D.有利于降低人體內過高的血脂血糖45.“復合多酶片”是治療消化不良的常用藥。說明書中注明成分為每片含脂肪酶3.3mg和蛋白酶10mg。該藥品的成分與下列消化液中主要功能成分最接近的是()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膽汁46.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模擬裝置(如圖)探究呼吸道對空氣的清潔作用。他們將碳粉放在塑料瓶口處,用吹風機向瓶口吹風,記錄瓶底部紗布上碳粉的數量。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毛刷模擬呼吸道中的鼻毛和纖毛
B.浸濕毛刷的水模擬呼吸道中的黏液
C.若換成干燥毛刷,到達紗布的碳粉量會增加
D.呼吸道可以清除空氣中的所有有害物質47.在人體呼吸過程中,當外界氣體進入肺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肋間肌肉舒張 B.胸廓容積減小 C.肺內氣壓增大 D.肺擴張48.我們每時每刻都需要進行呼吸,那么呼吸時吸入的氧氣的最終去向是()A.到肺泡里交換二氧化碳 B.到達肺泡
C.到組織細胞里參與分解有機物 D.到血液里溶解到血漿中49.呼氣時,膈肌的變化情況()A.膈肌舒張,膈頂部上升 B.膈肌收縮,膈頂部上升
C.膈肌舒張,膈頂部下降 D.膈肌收縮,服頂部下降50.如圖為某人在兩種狀態下的呼吸情況,不正確的是()
A.曲線A是平靜時的呼吸狀態 B.曲線B是運動時的呼吸狀態
C.曲線A的呼吸頻率比曲線B快 D.曲線B的呼吸深度比曲線A大二、非選擇題(共50分)51.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是______,它是由100多萬個腎單位組成的。它的主要功能是形成______。52.在形成尿液的過程中,經過腎小球的______作用,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質進入腎小囊腔形成______。53.某人在體檢時,發現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則他體內發生病變的部位可能是______。54.當遇到巨大聲響時,應張口或者閉嘴堵耳,張口是為了打開______,以維持______兩側大氣壓的平衡。55.胰島素是由胰腺內的______分泌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會引起______。56.完成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是______。57.兒童缺乏含______的無機鹽易患佝僂病。58.饅頭在人的口腔中越嚼越甜是因為饅頭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在口腔中被______酶消化成______。59.血液不僅具有______作用,而且還具有防御和保護作用.60.具有加速凝血,促進止血功能的血細胞是______(填漢字)。61.貧血患者需補充含______和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62.四肢靜脈內表面有______,作用是可以______,如果靜脈瓣膜老化就會導致______。63.心臟最主要的組織是______組織,心臟四個腔中壁最厚的是______(填名稱)。64.安全輸血應以輸______為原則.65.19世紀進化論的建立者______,提出了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_____.66.如圖是尿的形成過程示意圖,據圖回答問題。
(1)在腎臟中,形成尿液的結構和功能基本單位是______,包括圖中的______(填序號)。
(2)如果從④處取得液體中出現了大分子蛋白質或血細胞,可能是______和腎小囊內壁發生病變造成的。
(3)原尿流經______時,全部______、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等被重吸收回血液。67.近年來,我國一些地區已經成為酸雨多發區。酸雨污染的范圍和程度已經引起人們的密切關注。某校學生進行了探究酸雨對種子萌發是否有影響的實驗。
(1)提出問題:酸雨對種子萌發有影響嗎?
(2)制訂計劃:實驗中用食醋和清水配制了pH為3和5的兩種“模擬酸雨”(pH值越小,雨水酸性越大),設計過程如下:
Ⅰ.取三個培養皿,分別標號為甲、乙、丙(如圖所示),在每個培養皿的底部各放三層濕潤的紗布,并均勻地擺放30粒大小一致且新鮮的綠豆種子,同時置于溫度適宜且相同的環境中。
Ⅱ.每天在甲中噴灑一定量的清水,在乙中噴灑等量pH為5的“模擬酸雨”,在丙中噴灑等量pH為3的“模擬酸雨”。
Ⅲ.記錄和觀察綠豆種子的萌發情況。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設置甲培養皿的作用是形成______實驗;兩個培養皿放入相同數量且大小一致的新鮮綠豆種子,同時置于溫度適宜且相同的環境中的目的是保證變量______。
(2)每個培養皿不用1粒綠豆種子而用30粒綠豆種子的原因是避免______性,減少誤差。
(3)請預測實驗結果:綠豆種子萌發數量最多的培養皿是甲,萌發最少的培養皿是______。
(4)根據以上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68.如圖是人體呼吸系統組成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
(1)圖中①~⑤合稱______,是外界氣體進入⑥的通道。
(2)______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
(3)聲音是由______部的聲帶發出的。
(4)圖甲中A處于______(填“吸氣”或“呼氣”)狀態,圖中的①模擬人體的______。69.如圖所示是心臟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與右心室連通的血管是______(填寫結構名稱)。
(2)圖中②內流動的是______(填“動脈血”或“靜脈血”)。
(3)肺循環的起點是______(填圖中的字母或者標號)。
(4)控制血液從左心室向①單方向流動的結構是______。
(5)小紅患有腎炎,如果在手背處進行靜脈注射藥物,藥液到達患處前,先到達心臟的哪個腔?______(填標號)。70.如下表是饅頭在人體口腔中的變化的探究實驗,根據下表回答問題。試管編號123饅頭碎屑或塊碎屑5克碎屑5克饅頭塊5克加入物質2毫升唾液A2毫升唾液處理充分攪拌充分攪拌B保溫37℃水浴保溫10分鐘加入碘液2滴(1)為了證明唾液對饅頭有消化作用,2號試管A處應加入______,1號試管加碘液后出現的現象是______(填“變藍”或“不變藍”)。
(2)為了證明“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對饅頭有消化作用,應選用______與______號兩支試管進行對照,3號試管B處的處理應為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B
【解析】解:排泄的途徑主要有三條:①水和少量的無機鹽、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膚排出;②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氣體的形式通過呼吸系統排出;③絕大部分水、無機鹽和尿素等廢物以尿的形式通過泌尿系統排出。流淚不屬于排泄。
故選:B。
人體將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無機鹽等排出體外的過程叫排泄。
掌握排泄的途徑和主要途徑。2.【答案】B
【解析】解: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物質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物質如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形成尿液。由于血液循環不停的流動,因此尿的形成是連續不斷的。
腎臟中形成的尿液,經過腎盂流入輸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內暫時儲存。膀胱內儲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會繃緊,產生尿意。在大腦的支配下,尿經尿道排出體外。所以尿的排出是間歇的。
因此形成尿液的過程是連續的,而尿液排出是間歇的這是因為膀胱能暫時儲存尿液。
故選:B。
(1)人體的泌尿系統主要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組成。膀胱能暫時儲存尿液。
(2)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個連續的過程。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泌尿系統的組成、尿液的形成過程以及膀胱的作用。3.【答案】C
【解析】解:泌尿系統的結構如圖:
圖中,腎、輸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組成了人體的泌尿系統。腎中形成的尿液,經過腎盂流入輸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內暫時儲存。膀胱內儲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會繃緊,產生尿意。在大腦的支配下,尿經尿道排出體外。所以,尿液排出體外的順序是: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
故選:C。
人體的泌尿系統主要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組成,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是泌尿系統的主要部分,當血液流經腎時,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的過濾作用以及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腎將多余的水、無機鹽和尿素等從血液中分離出來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凈化;輸尿管把尿液運送到膀胱;膀胱暫時儲存尿液;最后由尿道排出尿液。
尿的排出可結合著泌尿系統的組成圖示掌握。4.【答案】C
【解析】解:圖中A表示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B表示肝臟,是最大的消化腺;C表示腎臟,是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能夠形成尿液官;D表示小腸,屬于消化器官。
故選:C。
泌尿系統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腎是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位于腹腔后壁脊柱的兩側,左、右各一個。
回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各種器官的結構和功能。5.【答案】D
【解析】解: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原尿中含有葡萄糖、無機鹽、水,不含有的物質是大分子蛋白質.
故選:D.
(1)腎單位是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單位,腎單位包括腎小體和腎小管.腎小體包括呈球狀的腎小球和呈囊狀包繞在腎小球外面的腎小囊,囊腔與腎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個連續的過程.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腎單位的結構以及尿液的形成過程.6.【答案】B
【解析】解:A、①是腎臟,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正確。
B、泌尿系統由①腎臟、②輸尿管、③膀胱、④尿道組成。錯誤。
C、③膀胱,儲存尿液。正確。
D、①腎臟形成尿,②輸尿管輸送尿,③膀胱儲存尿,④尿道排出尿。正確。
故選:B。
泌尿系統是由①腎臟、②輸尿管、③膀胱、④尿道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腎臟,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輸尿管能輸送尿液,將尿液輸送至膀胱暫時儲存起來;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泌尿系統的組成和功能。7.【答案】A
【解析】解:排泄途徑主要有三條: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通過呼吸系統由肺排出體外;大量的水、尿素和無機鹽主要通過腎臟形成尿液由泌尿系統排出體外;另外皮膚也具有一定的排泄功能,如排汗.肝臟分泌膽汁,不具有排泄功能.
故選:A
人體細胞代謝活動產生的廢物,如二氧化碳、水、無機鹽、尿素等,它們屬于代謝終產物,它們排出體外過程稱為排泄.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掌握排泄的途徑和主要途徑.8.【答案】B
【解析】解:腎動脈進入腎臟后經過反復分支形成入球小動脈,入球小動脈分出的數條毛細血管彎曲盤繞形成腎小球,腎小球的毛細血管又在另一端匯集成出球小動脈,出球小動脈又分支形成毛細血管,包繞在腎小管外面,這些毛細血管又匯集成腎靜脈;從腎動脈流入腎臟的血液,在沿這條路線流經腎小球時,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廢物隨尿液排出,因此從腎靜脈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和尿酸等廢物的含量減少。血液流經腎小管周圍的毛細血管時,血液與組織細胞發生了物質交換,組成腎小管的細胞利用血液運來的氧氣和養料分解有機物,產生的二氧化碳又擴散到血液,即血液中的氧氣和養料進入組織細胞,組織細胞里的二氧化碳進入血液,因此腎靜脈的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氧氣含量減少,養料含量減少。所以出球小動脈的血液成分與流出腎臟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點是二氧化碳少,葡萄糖基本沒有變化,B符合題意。
故選:B。
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的濾過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漿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見血漿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質、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等,原尿的成分是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尿液的成分是水、無機鹽和尿素。因此尿液中無蛋白質,無葡萄糖,而是含有大量的尿素;血漿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含有葡萄糖;原中有葡萄糖,無(或微量)蛋白質。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腎單位的結構和尿的形成過程。9.【答案】D
【解析】解:排泄是細胞代謝終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如水、無機鹽和尿素、二氧化碳等。排泄有三條途徑: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氣體的形式由呼吸系統排出;二、水分、無機鹽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過皮膚排出;三、大部分的水、無機鹽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過泌尿系統排出。可見只有一種排泄途徑的是二氧化碳。
故選:D。
排泄是細胞代謝終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如水、無機鹽和尿素、二氧化碳等。
解題的關鍵是識記并理解人體的排泄途徑。10.【答案】D
【解析】解: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濾過到腎小囊內,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并且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在腎小管重吸收的同時,腎小管上皮細胞將所產生的物質(如氨)分泌到腎小管的官腔中,與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廢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無機鹽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人每天雖然形成的原尿很多,但原尿中的大部分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又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
故選:D。
尿的形成過程包括濾過、重吸收和分泌三個過程。正常人每天產生的原尿約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是1.5升,這與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關。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尿液的形成過程。11.【答案】C
【解析】解: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依次經過角膜、瞳孔、晶狀體和玻璃體,并經過晶狀體等的折射,最終落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物像,視網膜上有對光線敏感的細胞,這些細胞將圖象信息通過視神經傳給大腦的一定區域,人就產生了視覺,所以,A、B、D錯誤。
故選:C。
視覺的形成過程大致是: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依次經過角膜、瞳孔、晶狀體和玻璃體,并經過晶狀體等的折射,最終落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物像,視網膜上有對光線敏感的細胞,這些細胞將圖象信息通過視神經傳給大腦的一定區域,人就產生了視覺。
掌握眼球的結構以及視覺形成過程是解題的關鍵。12.【答案】D
【解析】解:ABC、“看到樹上有條蛇,迅速躲開”、“看到水靈靈的甜杏流口水”、“看到電閃雷鳴,急忙尋找避雨地點”,都是由具體條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動物共有;
D、“看到書上感人的故事,流眼淚”,是通過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形成的人類特有的反射.
所以,屬于人類特有的是“看到書上感人的故事,流眼淚”.
故選:D.
(1)人和動物都能對具體刺激建立反射如簡單反射和具體條件刺激的復雜反射,如常打針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護士就會哭,狗看見拿木棍的人會逃跑,表明人和動物都能對具體條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條件反射.
(2)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在于人類有特有的語言中樞,因此人類特有的反射是通過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對抽象的語言文字、符號、特征建立的條件反射.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的特點有語言中樞的參與的反射.13.【答案】B
【解析】解:A、小腦的主要功能是使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的平衡,因此人醉酒后走路搖晃、站立不
穩,說明酒精已經麻醉了小腦而不是腦干,A錯誤。
B、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在于人類有特有的語言中樞,因此人類特有的反射是通過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對抽象的語言文字、符號、特征建立的條件反射,典故“望梅止渴”是通過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形成的人類特有的復雜反射,B正確。
C、侏儒癥是由于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C錯誤。
D、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過導管,直接進入腺體周圍的毛細血管,并隨著血液循環送到全身各處,D錯誤。
故選:B。
(1)小腦位于腦干背側,大腦的后下方,小腦的主要功能是使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的平衡。
(2)激素是由內分泌腺的腺細胞所分泌的、對人體有特殊作用的化學物質,它在血液中含量極少,但是對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動,卻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激素分泌過多或過少,人體會患相應的疾病。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實際問題。14.【答案】C
【解析】解:當你情緒激動時,大腦皮層就會特別興奮,并通過支配腎上腺的神經促使腎上腺分泌較多的腎上腺素等。這些激素能夠促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并且促使皮膚因血管擴張而顯得面紅耳赤。而生長激素主要是促進生長;胰島素的主要作用是調節糖的代謝;雌性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主導女性第二性征的發育和維持。心晴同學在考試期間遇到不會做的題時,心跳加快、甚至冷汗直冒,但過一段時間又能恢復正常,在此過程中起作用的激素是腎上腺素的作用。C符合題意。
故選:C。
人的調節方式主要兩種: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在神經系統的調節控制下,激素通過血液循環也參與調節人體的生命活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知道腎上腺素的作用腎上腺素能使心肌收縮力量加強、興奮性增高,傳導加速。15.【答案】A
【解析】解:A.胰島素的主要功能是調節糖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等,如促進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從而降低血糖的濃度。若胰島素分泌不足,會使血糖濃度超過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隨尿排出,患糖尿病。A符合題意。
B.貧血是由于體內紅細胞或血紅蛋白過少造成的,B不符合題意;
C.尿毒的形成是腎臟有關,C不符合題意;
D.甲狀腺激素的作用是促進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幼年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少,會患呆小癥;分泌過多會患甲亢。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激素是由內分泌腺的腺細胞所分泌的、對人體有特殊作用的化學物質,它在血液中含量極少,但是對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動,卻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體內激素分泌異常,人會患相應疾病,據此作答。
各種激素的作用和缺乏癥是考查的重點,復習時要注意。16.【答案】D
【解析】解:A、胰島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進入消化道,不會刺激胃等消化道,A錯誤。
BD、胰島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而蛋白質進入消化道后,會在胃部被胃蛋白酶分解成多肽,使胰島素失效,是胰島素不能口服的根本原因,加重病情不是胰島素不能口服的原因,B錯誤,D正確。
C、胰島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必需經過消化道的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才能夠被吸收,這不是其不能口服的原因,C錯誤。
故選:D。
胰島素可以調節糖的代謝,促進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其化學本質是蛋白質。
熟記胰島素的作用及其內分泌腺分泌異常時的癥狀。17.【答案】B
【解析】A、侏儒癥是由于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導致的,A錯誤.
B、呆小癥是由于幼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導致的,B正確.
C、巨人癥是由于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過多導致的,C錯誤.
D、甲狀腺機能亢進是由于成年甲狀腺分泌過多導致的,D錯誤.
故選:B
不同的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同,不同的激素的作用不同.
甲狀腺激素的作用可與生長激素、胰島素的作用對比記憶,難度一般.18.【答案】A
【解析】解:A、激素是由內分泌腺的腺細胞所分泌的、對人體有特殊作用的化學物質。它在血液中含量極少,但是對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動,A錯誤;
B、糖尿病患者是因為體內缺乏胰島素,B正確;
C、生長激素具有調節人體生長發育的作用,C正確;
D、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共同調節各項生命活動,D正確。
故選:A。
激素是由內分泌腺的腺細胞所分泌的、對人體有特殊作用的化學物質。它在血液中含量極少,但是對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動,卻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激素分泌異常時會導致人體患相應的疾病。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激素對人體的作用及分泌異常時引起的癥狀。19.【答案】B
【解析】解:A、正常人空腹血糖的數值是3.9~6.0mmol/L,餐后兩小時血糖<7.7mmol/L。如果是糖尿病患者的診斷,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兩小時血糖≥11.1mmol/L,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A正確。
B、胰島素的作用是調節糖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等,如促進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如果胰島素分泌過多,就會造成低血糖,B錯誤。
C、對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島素制劑來治療。胰島素制劑是蛋白質,只能注射不能口服,C正確。
D、為了預防糖尿病,首先應該控制飲食,應該減少糖的攝入量,含糖量高的食物應該盡量少吃,最好避免吃,D正確。
故選:B。
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時,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會減弱,結果會導致血糖濃度升高而超過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會隨尿排出體外,形成糖尿病。
熟記胰島素的作用及其內分泌腺分泌異常時的癥狀。20.【答案】B
【解析】解: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反射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完成,缺少任何一個環節反射活動都不能完成。如果因某種原因導致部位4傳入神經受損,叩擊2膝蓋韌帶處,神經沖動不能傳到神經中樞,所以反射活動不能完成。A、C、D三項錯誤。
故選:B。
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摳、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圖中,1效應器、2感受器、3傳出神經、4傳入神經、5白質、6灰質。
理解掌握反射弧的結構及功能是解題的關鍵。21.【答案】D
【解析】解:生長激素是由垂體分泌的,有調節人體生長發育的作用。如果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則生長遲緩,身材矮小,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這叫侏儒癥。學生入睡的最佳時間是在晚上9時到10時之間,并睡足9小時,這有利于學生在晚上能更多地分泌生長激素。
故選:D。
生長激素有調節人體生長發育的作用。
關于生長激素的作用是考查的重點,可結合著具體的實例掌握,難度較小。22.【答案】B
【解析】解: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神經元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神經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條長而分支少的軸突和數條短而呈樹枝狀分支的樹突,軸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經纖維,神經纖維末端的細小分支叫神經末梢,神經末梢分布在全身各處;神經元的功能是神經元接受刺激并能產生興奮(神經沖動),并能把興奮傳導到其它的神經元.
故選:B.
神經系統由腦、脊髓和它們所發出的神經組成,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叫中樞神經系統;由腦發出的腦神經和由脊髓發出的脊神經是神經系統的周圍部分,叫周圍神經系統.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據此解答.
植物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解題的關鍵.23.【答案】C
【解析】解:A、反射分為條件反射(復雜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簡單反射),膝跳反射屬于簡單反射,A錯誤;
B、結合分析和題圖可知,神經沖動的傳導途徑是:①→③→⑤→④→②,B錯誤;
C、簡單反射的中樞在脊髓,復雜反射的中樞在大腦,膝跳反射屬于簡單反射,該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脊髓,C正確;
D、神經沖動可以沿著上行神經束傳至大腦皮層,④傳出神經受損,人體有感覺但不能發生膝跳反射,D錯誤。
故選:C。
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就叫反射。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組成。圖中①感受器、②效應器、③傳入神經、④傳出神經、⑤神經中樞。
本題考查反射弧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的能力和識圖能力。24.【答案】C
【解析】解:人吃梅子分泌唾液是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非條件反射;小狗表演做算術題、學生聽到上課鈴聲立即進教室、聽到別人談論老虎就感覺害怕都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條件反射。
故選:C。
(1)非條件反射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
(2)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
解題關鍵是知道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的概念以及特點。25.【答案】A
【解析】解:(1)女孩都是約在9-11歲,男孩約在11-13歲開始迅速的生長和發育,可見女孩比男孩進入青春期大約早1到2年,此項說法正確;
(2)受精的過程:精子進入陰道,緩緩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輸卵管,此項說法錯誤;
(3)新生嬰兒吮吸母親乳汁是人生來就有的簡單反射,此項說法錯誤;
(4)一般多細胞生物體的發育起點是一個細胞(受精卵),細胞的分裂能繁殖出許多相同細胞,經過細胞分化形成胚胎、幼體,并發育成成體,此項說法正確.
故選:A.
(1)女孩比男孩進入青春期大約早1到2年;
(2)輸卵管能輸送卵細胞,是受精的場所;
(3)新生嬰兒吮吸母親乳汁是人生來就有的簡單反射;
(4)細胞分裂使生物體細胞數目增多,細胞生長使其體積增大,細胞分化才能形成不同的細胞和組織,進而形成復雜的器官和系統.
本題考查的知識面較多,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難度不大.26.【答案】C
【解析】解: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氣降水,是大氣受污染的一種表現。當大氣受到污染時,大氣中的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濃度增高,溶于雨雪中生成亞硫酸、硝酸使降水的pH值降低(小于5.6)謂之酸雨。
故選:C。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氣降水。
本題考查了酸雨的相關知識,屬理解層次,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知識,對選項做出正確判斷的能力。27.【答案】B
【解析】解:A、出門購物,盡量自己帶環保袋,可以避免浪費資源,又可以保護環境,符合“踐行綠色生活”的主題。
B、為開關方便,電器應處于待機狀態會浪費電源,不符合“踐行綠色生活”的主題。
C、盡量不開汽車,出行盡量坐公交車,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踐行綠色生活”的主題。
D、對于不重要的文件紙張盡量雙面使用體現了低碳環保的生活意識,符合“踐行綠色生活”的主題。
故選:B。
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有兩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環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壞其它生物的生存環境。從目前看,大多活動都是破壞性的。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人類活動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28.【答案】D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酸雨是指燃燒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時產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氣中與水結合形成的雨,因此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酸雨是由于人類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燃燒后產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氣中經過復雜的化學反應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氣溶膠,或為云、雨、雪、霧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為酸雨。預防酸雨主要是要減少燒煤、石油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車排放的氮氧化物。
本題考查了酸雨的形成原因,屬識記層次,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所學知識的準確性。29.【答案】D
【解析】解:酸雨主要是人為地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硝酸等。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酸化的水源就會威脅人們的健康,影響魚、蝦等水生生物的生長和發育;酸雨降落到陸地上,可使土壤中的養分發生化學變化,從而不能被植物體吸收和利用。因此,酸雨被稱為“空中死神”,對生物有極大危害。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酸雨主要是人為地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酸雨的危害極大,可破壞土壤的肥力、酸堿度,使農作物大幅度減產,腐蝕建筑物和戶外雕塑,使土壤、河流、湖泊酸化,使魚蝦死亡等,酸雨被稱為“空中死神”。
熟練掌握酸雨的成因及危害是答題關鍵。30.【答案】D
【解析】解:A、汽車的使用會排放大量的尾氣:二氧化碳等,騎自行車上學可避免汽車尾氣造成的環境污染。A不符合題意。
B、教科書的循環使用會節省大量紙張,符合“綠色環保、低碳節能”的理念。B不符合題意。
C、離開教室隨手關燈節約用電,可以節約資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綠色環保,低碳節能。C不符合題意。
D、購物使用塑料袋,不利于保護環境,不符合綠色環保、低碳節能”的理念。D符合題意。
故選:D。
首先應該明白“綠色環保,低碳節能”是指生活作息時盡量減少能量消耗,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然后根據實例分析。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31.【答案】D
【解析】解:動脈、靜脈、毛細血管的特點為:血管類型功能分布管壁特點管腔特點血流速度動脈把心臟中的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處大多分布在身體較深的部位較厚、彈性大較小快毛細血管進行物質交換數量多,分布廣非常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很小,只允許紅細胞呈單行通過最慢靜脈把血液從全身各處送回心臟有的分布較深,有的分布較淺較薄,彈性小較大慢根據血流的速度和血液的顏色可以判斷出破裂的是動脈血管,由于動脈血管內血流的方向是從心臟流向四肢。所以止血的部位應是近心端。
故選:D。
本題考查的是出血的初步護理,血管包括動脈血管、靜脈血管、毛細血管三種類型,首先明確破裂的是哪種血管。
血管的特點可通過列表比較來掌握。32.【答案】D
【解析】解:血液循環路線如圖所示:
對照血液循環圖可知,肌肉注射青霉素后,青霉素進入血液經毛細血管→體靜脈→下腔靜脈→右心房。因此,肌肉注射青霉素后,青霉素最先到達心臟的右心房。
故選:D。
血液循環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兩部分;體循環的循環途徑為: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組織處毛細血管→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肺循環的循環途徑為: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利用血液循環模式圖來分析解答。33.【答案】C
【解析】解:血液循環的途徑如圖:
趙宏同學上肢傷口感染在其臀部注射藥物后,藥物被臀部毛細血管吸收進入血液,經過下肢靜脈→下腔靜脈→右心房(此段屬于體循環)→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此段屬于肺循環)→左心室→主動脈→上肢動脈→上肢毛細血管(傷口處)(此段屬于體循環)。所以某同學上肢傷口感染在其臀部注射藥物,藥物到達傷口經歷的循環路線是先體循環,接著肺循環,后體循環。
故選:C。
(1)體循環的路線是: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身體各部分的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動脈將富含養料和氧氣的血液送到身體各器官的毛細血管網,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將運來的養料和氧氣供細胞利用,同時把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運走。這樣血液由含氧豐富的動脈血變成含氧少的靜脈血。
(2)肺循環的路線是: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血液流經肺部毛細血管時,與肺泡進行氣體交換,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肺泡中的氧進入血液。這樣血液由含氧少的靜脈血變成含氧豐富的動脈血。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明確體循環和肺循環的途徑可正確解答。34.【答案】D
【解析】解:ABC、口腔上皮細胞、白細胞、父親精液樣本的細胞中都有細胞核,可以作為DNA親子鑒定的材料,不符合題意;
D、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不能作為DNA親子鑒定的材料,D符合題意;
故選:D。
生物的遺傳物質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細胞核是遺傳的控制中心。是遺傳信息庫;染色體是細胞核內的容易被堿性顏料染成深色的物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遺傳物質的載體,它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即雙螺旋結構;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知道遺傳物質DNA在細胞核中35.【答案】D
【解析】解:A、血液包括血漿和血細胞,血細胞又包括2紅細胞、1白細胞和4血小板,正確。
B、紅細胞的數量最多,呈兩面凹的圓餅狀,沒有細胞核,主要功能是運輸氧,正確。
C、白細胞是血細胞中數量最少、個體最大的,有細胞核,其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和異物,具有防御和保護作用,正確。
故選:D。
圖中1白細胞,2紅細胞,3血漿,4血小板.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知道血液的組成及各種血細胞的結構特點和功能.從血涂片視野中也可以看出,白細胞的數量最少.36.【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血液的組成和功能。解題關鍵是熟知血液的組成和功能。
【解答】
貧血指的是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過少或血紅蛋白的含量過低。因此一慢性貧血患者到醫院做血常規化驗,其化驗結果可能是紅細胞數量過少。白細胞的主要功能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護等。當病菌侵入人體后,白細胞能穿過毛細血管壁進入組織,聚集在發炎部位并將病菌吞噬,炎癥消失后,白細胞數量恢復正常。因此人體出現炎癥時血液中的白細胞的數量會明顯增多。因此一患者突患急性闌尾炎,到醫院做血常規化驗,其化驗結果可能是白細胞數量過多。所以一慢性貧血患者突患急性闌尾炎,到醫院做血常規化驗,化驗結果可能在正常值外的是紅細胞、白細胞,故B符合題意。37.【答案】B
【解析】解:脈搏即動脈搏動,隨著心臟有節律性的收縮和舒張,動脈管壁相應的出現擴張和回縮,在體表淺動脈上可觸到搏動。號脈的位置是手腕外側的橈動脈。故B正確。
故選:B。
脈搏是心臟射血時血液對動脈血管產生的壓力變化造成的,正常情況下心跳和脈搏次數相等。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脈搏即動脈的搏動。38.【答案】A
【解析】解:從血液循環圖中看出:
A、肺循環時動脈中流的是靜脈血,靜脈中流的是動脈血,A正確;
B、體循環時動脈中流的是動脈血不是靜脈血,靜脈中流的是靜脈血不是動脈血,B不正確;
C、經過肺循環后,血液由原來的靜脈血變成了動脈血,不是動脈血變成了靜脈血,C不正確;
D、經過體循環后,血液由原來的動脈血變成了靜脈血,不是靜脈血變成了動脈血,D不正確。
故選:A。
(1)體循環的路線是: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身體各部分的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血液由含氧豐富的動脈血變成含氧少的靜脈血。
(2)肺循環的路線是: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靜脈血變成含氧豐富的動脈血。血液循環路線如圖所示: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利用血液循環模式圖來分析解答。39.【答案】C
【解析】解:A、體循環的路線是: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身體各部分的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動脈將富含養料和氧氣的血液送到身體各器官的毛細血管網,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將運來的養料和氧氣供細胞利用,同時把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運走。這樣血液由含氧豐富的動脈血變成含氧少的靜脈血。因此血液經過全身組織細胞處的毛細血管后,血液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故不符合題意;
B、體循環和肺循環是同時進行的,并且在心臟處匯合在一起,組成一條完整的循環途徑,為人體各個組織細胞不斷的運來養料,又不斷地運走二氧化碳等廢物。故不符合題意;
C、肺循環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動脈,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網,再由肺靜脈流回左心房的循環。因此肺循環是血液從心臟右側出發回到心臟左側,故符合題意;
D、動脈血是氧氣與血紅蛋白結合后,含氧氣較多,含二氧化碳較少,顏色鮮紅的血液;靜脈血是氧氣與血紅蛋白分離,含氧氣較少,顏色暗紅的血液。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血液在心臟和全部血管所組成的管道系統中的循環流動叫做血液循環,根據循環途徑的不同,血液循環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兩部分。
此題考查的是血液循環的途徑、血液變化以及靜脈血的概念。血液循環人為的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這兩條循環途徑是同時進行的,利用圖解會有利于問題的解答。40.【答案】D
【解析】解:根據題意分析,下肢靜脈產生的血栓應該只有在毛細血管滯留,因為毛細血管的管腔最細,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所以導致血栓不能通過。從血液循環圖中可知,“某人患有下肢靜脈曲張,若其下肢靜脈內的血栓脫落”,脫落的血栓,隨血液流動的途徑是:下肢靜脈→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滯留。所以,最有可能滯留的部位是”肺部毛細血管“.
故選:D
血液在心臟和全部血管所組成的管道中進行的循環流動,叫作血液循環。根據血液循環的途徑不同,可以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兩部分。
人體血液循環的途徑如圖所示:血液循環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兩部分,即體循環是指血液由左心室進入主動脈,再流經全身的各級動脈、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最后匯集到上、下腔靜脈,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環;肺循環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動脈,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網,再由肺靜脈流回左心房的循環。可見體循環和肺循環組成一條完整的循環途徑,為人體各個組織細胞不斷的運來養料和氧,又不斷地運走二氧化碳等廢物。
血液循環的途徑和毛細血管的特點一定熟練掌握。41.【答案】B
【解析】解:A、X代表淀粉的消化曲線,在①口腔部位開始消化。A錯誤。
B、脂肪的消化開始于小腸,脂肪先被膽汁乳化成脂肪微粒,最后被腸液和胰液徹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所Z代表脂肪,在③小腸部位開始分解消化。B正確。
C、②胃部位可以初步分解蛋白質。C錯誤。
D、③表示小腸,在此部位Z脂肪被消化為甘油和脂肪酸。D錯誤。
故選:B。
(1)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質的過程叫消化。營養物質由消化道壁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叫做吸收。淀粉的消化開始于口腔,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麥芽糖,進入小腸后被腸液和胰液徹底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質的消化開始于胃,在胃中胃液對蛋白質進行初步消化,進入小腸后被腸液和胰液徹底分解成氨基酸。脂肪的消化開始于小腸,脂肪先被膽汁乳化成脂肪微粒,最后被腸液和胰液徹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圖中的①口腔、②胃、③小腸、④大腸和肛門、X淀粉的消化曲線、Y蛋白質的消化曲線、Z脂肪的消化曲線。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維生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42.【答案】D
【解析】解:唾液中只有消化淀粉的酶;胃液中只含有消化蛋白質的酶;膽汁中不消化酶,只能對脂肪有乳化作用;腸液和胰液中既含有消化淀粉,又有消化蛋白質和脂肪的酶。
故選:D。
腸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能消化淀粉、蛋白質和脂肪等多種物質。
不同消化液中所含的酶不同,膽汁中不含消化酶。43.【答案】D
【解析】【解答】
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應該是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消化作用逐漸增強,達到一定溫度后(37℃),隨溫度升高,消化作用又逐漸減弱,即呈一弧形曲線。
故選:D。
【分析】
低溫和高溫都會影響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發揮,低溫會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高溫會使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
本題考查了溫度對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響。44.【答案】B
【解析】解:A.膳食纖維可調節血糖,利于預防糖尿病,維持正常體重,A正確。
BC.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胃腸的蠕動,從而加快了排便速度,能防止便秘和降低患大腸癌的風險,不能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B錯誤,C正確。
D.膳食纖維可以減少消化過程對脂肪的吸收,有利于降低人體內過高的血脂和血糖,D正確。
故選:B。
膳食纖維對促進良好的消化和排泄固體廢物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適量地補充纖維素,可使腸道中的食物增大變軟,促進腸道蠕動,從而加快了排便速度,防止便秘和降低腸癌的風險;另外,纖維素還可調節血糖,有助預防糖尿病。又可以減少消化過程對脂肪的吸收,從而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防治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
掌握膳食纖維的作用是解題關鍵。45.【答案】C
【解析】解:“復合多酶片”是治療消化不良的常用藥。說明書中注明成分為每片含脂肪酶3.3mg和蛋白酶10mg。脂肪酶能夠消化脂肪,蛋白酶能夠消化蛋白質。
胰液中含有多種酶,如脂肪酶、蛋白酶、淀粉酶等,能將淀粉、蛋白質和脂肪分別消化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所以該藥品的成分與胰液中主要功能成分最接近。
故選:C。
脂肪酶能夠消化脂肪,蛋白酶能夠消化蛋白質。
回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三種營養物質的消化情況。46.【答案】D
【解析】A、毛刷模擬呼吸道中的鼻毛和纖毛,具有清掃異物的作用,A正確。
B、浸濕毛刷的水模擬呼吸道中的黏液,具有濕潤空氣的作用,B正確。
C、若換成干燥毛刷,到達紗布的碳粉量會增加,C正確。
D、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不能清除空氣中的所有有害物質,D正確。
故選:D。
呼吸系統的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解答即可。
掌握呼吸系統的組成和功能是解題的關鍵。47.【答案】D
【解析】解:當膈肌與肋間肌收縮時,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徑均增大,胸腔容積變大,肺隨之擴大,肺內氣壓小于外界氣壓,氣體進入肺,形成主動的吸氣運動;當膈肌和肋間外肌舒張時,肋骨與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彈性而回位,結果胸廓縮小,肺也隨之回縮,肺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氣體排出肺,形成被動的呼氣運動。
故選:D。
呼吸運動是由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造成肺內氣壓與外界大氣壓之間存在壓力差而引起的,參加呼吸運動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間肌等呼吸肌。
理解掌握呼吸運動的過程是解題的關鍵。48.【答案】C
【解析】解:人體從外界吸入的氧氣是被組織細胞利用的。組織細胞利用氧,是將有機物氧化分解、釋放能量,供人體生命活動的需要。呼吸作用表達式為:有機物(貯存能量)+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這個過程是在組織細胞的線粒體中進行的。
故選:C。
解:人體呼吸過程如圖所示:
組織細胞內的線粒體利用氧,將有機物氧化分解、釋放能量,供人體生命活動的需要。即有機物(貯存能量)+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所以呼吸時吸入的氧氣最終在細胞被利用。
故選:C。
呼吸是指人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包括肺的通氣、發生在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血液與組織細胞間的氣體交換四個過程。
人體吸入氧氣的目的是在氧氣的參與下在組織細胞內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供人體生命活動的需要。49.【答案】A
【解析】解:平靜吸氣時,膈肌和肋間外肌收縮,膈頂部下降,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胸廓容積增大,肺隨之擴張,造成肺內氣壓小于外界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形成主動的吸氣運動;當膈肌和肋間外肌舒張時,膈頂部上升,肋骨與胸骨因本身重力而回位,結果胸廓容積縮小,肺也隨之回縮,造成肺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肺內氣體排出肺,形成被動的呼氣運動。因此呼氣時,胸廓容積縮小、肺內氣壓升高、膈肌舒張,膈頂部上升,故選項A正確。
故選:A。
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叫做肺的通氣,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的,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而造成胸腔有規律的擴大與縮小,叫呼吸運動,包括吸氣和呼氣兩個過程。
吸氣和呼氣的實質是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造成肺內氣壓與外界氣壓之間形成壓力差。50.【答案】C
【解析】解:每分鐘呼吸的次數稱為呼吸頻率。識圖時看單位時間內達到峰值的次數,即單位時間內呼吸的次數。呼吸深度主要看呼吸時肺容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
從曲線A可以看出,此人20秒內呼吸了近6次,1分鐘為60秒,故此人每分鐘呼吸了小于18次,故此人的呼吸頻率小于18次/分,呼吸深度在2~3之間,小于1;從曲B可以看出,此人20秒呼吸了9次,但是為了減少誤差,平均每5秒呼吸了2次,從圖中也可以看出每個時間段5秒內基本上都是2次,因此此人20秒內呼吸了8次。故此人的呼吸頻率為24次/分,呼吸深度在1~5之間,約等于4;
故選:C。
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呼吸頻率和呼吸深度.據此分析解答.
此圖考查同學們的識圖能力,更要求同學們把學過的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的能力,題目較難.51.【答案】腎臟
尿液
【解析】解: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場所,是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其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腎單位,人體每個腎臟由100多萬個腎單位組成。
故答案為:腎臟;尿液
泌尿系統的組成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腎臟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
明確腎臟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并理解腎臟的結構。52.【答案】濾過(過濾)
原尿
【解析】解: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經過腎小球的濾過(過濾)作用,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質(如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過濾到腎小囊的腔內,形成原尿。
故答案為:濾過(過濾);原尿。
尿的形成包括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腎小球過濾的是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腎小管重吸收的是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
掌握尿液的形成過程是解題的關鍵。53.【答案】腎小管
【解析】解:血液流經腎小球時,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無機鹽和葡萄糖等物質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過濾到腎小囊中,形成原尿。當尿液流經腎小管時,原尿中對人體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腎小管周圍毛細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經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無機鹽、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由于腎小管發生病變,使其的通透性變大,導致大量的葡萄糖沒有被吸收,另外胰島能分泌胰島素能調節人體內糖的代謝,如果胰島素分泌不足,會造成體內血糖的濃度過高,因而出現糖尿。
故答案為:腎小管。
本題考查尿的形成過程,可以結合尿的形成示意圖和腎單位的結構進行解答。
注意區分血漿、原尿和尿液,掌握尿形成的兩個過程。54.【答案】咽鼓管
鼓膜
【解析】解:當聽到巨大聲響時,空氣震動劇烈導致鼓膜受到的壓力突然增大,容易擊穿鼓膜。這時張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張開,因咽鼓管連通咽部和鼓室。這樣口腔內的氣壓即鼓室內的氣壓與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氣壓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內外大氣壓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閉嘴同時用雙手堵耳也是同樣道理,這樣就避免了壓強的突然改變對鼓膜的影響。
故答案為:咽鼓管;鼓膜。
巨大的聲響能震破鼓膜,引起耳聾,我們要注意保護鼓膜,解答時可以從鼓膜內外的氣壓平衡方面來分析。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保護鼓膜的措施及原因。55.【答案】胰島
糖尿病
【解析】解:胰腺分為外分泌腺和內分泌腺兩部分。外分泌腺分泌胰液,胰島素是由內分泌腺胰島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調節糖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等,具體說,它能促進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從而降低血糖濃度。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時,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會減弱,結果會導致血糖濃度升高而超過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會隨尿排出體外,形成糖尿病。
故答案為:胰島;糖尿病。
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時,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會減弱,結果會導致血糖濃度升高而超過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會隨尿排出體外,形成糖尿。
熟記胰島素的作用及其內分泌腺分泌異常時的癥狀。56.【答案】反射弧
【解析】解: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經結構,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故答案為:反射弧。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如圖:
關鍵是理解熟記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57.【答案】鈣
【解析】解:無機鹽中含有的鈣、磷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成分,佝僂病是由于體內缺乏維生素D而引起鈣、磷代謝障礙和骨骼的病理變化所造成的。所以兒童缺乏含鈣的無機鹽易患佝僂病。
故答案為:鈣。
幾種無機鹽缺乏時的癥狀
無機鹽的種類
缺乏時的癥狀
維生素的種類
缺乏時的癥狀
含鈣的無機鹽
佝僂病、骨質疏松癥
維生素A
夜盲癥
含磷的無機鹽
厭食、肌無力
維生素B1
神經炎、腳氣病
含鐵的無機鹽
貧血
維生素C
壞血病
含碘的無機鹽
地方性甲狀腺腫
維生素D
佝僂病、骨質疏松癥
維生素的作用和無機鹽的缺乏癥,是很重要的考點。58.【答案】淀粉
唾液淀粉
麥芽糖
【解析】解:饅頭的主要營養物質是淀粉,淀粉的消化開始于口腔,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麥芽糖。所以饅頭在人的口腔中越嚼越甜是因為饅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消化成麥芽糖。
故答案為:淀粉;唾液淀粉;麥芽糖
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質的過程叫消化。營養物質由消化道壁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叫做吸收。淀粉的消化開始于口腔,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麥芽糖,進入小腸后被腸液和胰液徹底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質的消化開始于胃,在胃中胃液對蛋白質進行初步消化,進入小腸后被腸液和胰液徹底分解成氨基酸。脂肪的消化開始于小腸,脂肪先被膽汁乳化成脂肪微粒,最后被腸液和胰液徹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59.【答案】運輸
【解析】解: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細胞功能和血漿功能兩部分。血液有運輸、調節人體溫度、防御、調節人體滲透壓和酸堿平衡四個功能。
故答案為:運輸
血液包括血漿和血細胞,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
解題的關鍵是熟悉血液的組成和功能。60.【答案】血小板
【解析】解:血小板是體積最小的血細胞,在顯微鏡下基本上看不到,無細胞核,形狀不規則,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能釋放與血液凝固有關的物質。
故答案為:血小板
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細胞由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組成。血液具有運輸、防御和保護功能。
掌握血液的組成和功能是解答本題的關鍵。61.【答案】鐵
【解析】解:貧血是由于血液中紅細胞或是血紅蛋白的數量減少引起的。而血紅蛋白就是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所以,貧血的病人可多吃含鐵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故答案為:鐵。
紅細胞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血細胞,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呈雙面凹的圓餅狀,主要功能是運輸氧氣。如果紅細胞的數量過少,或者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的含量過低,即可診斷為貧血。
對于貧血知識的考查多以血常規化驗單的形式出現,難度較小。62.【答案】靜脈瓣
防止血液倒流
靜脈曲張
【解析】解:在四肢靜脈的內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靜脈瓣。如果靜脈瓣膜老化失去功能,血液積聚在靜脈中,靜脈就會擴張、彎曲。而且一個瓣膜出了毛病,就會牽連下一個瓣膜失去閥門功能,如此形成惡性循環,就導致了靜脈曲張的發生。
故答案為:靜脈瓣;防止血液倒流;靜脈曲張。
血管分為動脈、靜脈、毛細血管。
掌握靜脈的結構特點是解題的關鍵。63.【答案】肌肉
左心室
【解析】解:心臟能夠收縮和舒張,它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心臟有四個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其中左心室的心室壁最厚,與血液運輸距離長有關。
故答案為:肌肉;左心室。
心臟有四個腔,這四個腔分別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間都是不相通的。
掌握心臟的結構功能是解題的關鍵。64.【答案】同型血
【解析】解:輸血以輸同型血為原則。但在緊急情況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輸給任何血型的人,如果異血型者之間輸血輸得太快太多,輸進來的凝集素來不及稀釋,也可能引起凝集反應,因此,輸血時應該以輸入同型血為原則。異血型者之間輸血,只有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中考二模地理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國旅游食品加工設備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交互語音應答系統IVR未來市場規模分析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原發性心臟橫紋肌肉瘤健康宣講
- 2025乘風流量新邏輯:從“掉量黑洞”到增長引擎
- 新疆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環境監測綜合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信陽師范大學《大數據計算框架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碳化硅中鋁襯磚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洪祥鎮2024年中考押題數學預測卷含解析
- 2025年生產經營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參考答案【奪分金卷】
- 智能音箱行業發展趨勢與市場前景深度解析
- 2025上半年廣西現代物流集團社會招聘校園招聘149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出售東西合同樣本
- 2024年榆林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員筆試真題
- 防汛抗旱合同協議
- 2025年氣瓶充裝作業人員P證理論考試練習試題(400題)附答案
- 2025年4月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初中教學質量調研中考一模數學卷(原卷版+解析版)
- 危巖體穩定性計算--傾倒式
- 煤礦測量技術管理系統規定
- 南外加試卷精華.doc
- 前牙預備基本原則.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