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歷史上冊(2)2_第1頁
九年級歷史上冊(2)2_第2頁
九年級歷史上冊(2)2_第3頁
九年級歷史上冊(2)2_第4頁
九年級歷史上冊(2)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第20課

第一次工業革命課標內容通過了解珍妮機、蒸汽機、鐵路和現代工廠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必備知識1.了解瓦特改進蒸汽機、火車與鐵路時代到來、現代工廠制度誕生的基本史實2.認識瓦特改進的蒸汽機在生產生活中廣泛應用的歷史意義3.認識第一次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核心素養唯物史觀:知道第一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社會生產力,理解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關系時空觀念:知道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時間和工業革命最早興起于英國的基本史實史料實證:結合相關圖片、史料來了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重要發明歷史解釋:根據所學內容,辯證地分析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家國情懷:體會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同樣對社會進步具有積極而重要的作用續表時間18世紀60年代—19世紀40年代原因1.政治條件:英國____________建立后,政局穩定2.經濟條件:______________迅速發展,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3.直接原因:______的增長刺激生產方式的改進和新技術的發明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經濟需求成就1.開始標志:______年,哈格里夫斯發明________2.重要標志:1785年,______改進的蒸汽機投入使用。到19世紀30年代,蒸汽機成為主要的__________。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是__________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________,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______發展1765珍妮機瓦特動力來源生產領域生產力縱深續表成就3.現代工廠制度:進入____世紀,傳統的__________逐漸被大工廠替代,______________最終確立4.交通領域:1825年,由斯蒂芬森設計的__________正式試車,標志著__________的開始。鐵路時代的到來為社會提供了更加快捷、廉價、______的交通,使______和______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19手工工場現代工廠制度蒸汽機車鐵路時代便利生產市場續表影響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____________水平,人類進入“__________”。19世紀中期,英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__________擴展18世紀后期起,法國、美國、德國等國先后進行工業革命讀圖學史社會生產力蒸汽時代工業國家1825年斯蒂芬森試驗蒸汽機車續表1

核心概念(1)工業革命:工業革命是指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轉變的過程,它實現了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向現代工業社會的重要變革。工業革命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重點突破典型例題

以瓦特蒸汽機為核心的那場革命,不僅使人類社會出現了大工廠,還促進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遷移,也導致貧富分化加劇,人們生活觀念變化。材料主要說明工業革命(

)AA.是一場深刻社會變革

B.促進城市規模發展C.是一場生產技術革新

D.加劇社會貧富分化[解析]

材料說明了城市規模、生產技術、社會貧富分化等多方面的變化,是深刻的社會變革,A項符合題意;B、C、D項均只是某一個方面,不符合題意。故選A。(2)現代工廠制度:現代工廠制度是指第一次工業革命中使用工廠制代替手工工場,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制度。現代工廠制度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是與機器大生產相適應的生產組織形式。典型例題

早期的工廠基本上都用水作動力,所以工廠一般都設在水流湍急的鄉村而不是城市。瓦特蒸汽機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動力,從此,工廠可以設在遠離河流的地方,工廠的規模也變得更大……傳統的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替代。材料旨在強調蒸汽機(

)AA.推動了現代工廠制度產生

B.促進了城市人口迅速增長C.加強了生產和市場的聯系

D.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解析]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瓦特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改變了工廠制度,即在蒸汽機的推動下,現代工廠制度產生。故選A。2

重點問題(1)瓦特改進蒸汽機蒸汽機的發明與廣泛應用打破了風力、畜力、水力等的限制,解決了工業革命發展的動力問題,推動工業革命向縱深發展。主要表現:它使工廠擺脫自然條件的束縛,建在人口集中、交通便捷的區域,促進城市化的發展;它推動了交通運輸革命,蒸汽機為輪船和火車等交通工具的發明創造了條件。典型例題

著名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這樣寫道:“蒸汽機的歷史意義無論怎樣夸大都不為過……19世紀歐洲對世界的支配其實就是以蒸汽機為基礎的。”“蒸汽機的歷史意義”突出表現在(

)CA.導致了西方的殖民擴張

B.提供了新航路開辟的條件C.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

D.促進了法國大革命的爆發[解析]

到19世紀30年代,蒸汽機成為主要的動力來源,其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人類進入“蒸汽時代”,C項正確;新航路開辟導致了西方的殖民擴張,排除A項;新航路開辟在15—16世紀,排除B項;啟蒙運動促進法國大革命爆發,排除D項。故選C。(2)工業革命的影響①生產力:極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使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②生產關系:形成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工人運動興起。③世界格局:初步形成了以歐美國家為主導的世界市場,歐美列強將西方先進的工業文明帶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和地區,客觀上推動亞非近代化進程。④社會生活:積極: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消極:造成了交通擁擠、環境污染、貧富分化等問題。典型例題

這場歷史性的革命最大和最明顯的成就是以大機器作為主要生產工具,它所創造出的物質財富比過去幾千年人類所創造的物質財富之和還要多。下列對“這場歷史性的革命”的意義解釋正確的是(

)BA.使世界開始成為一個整體

B.使英國首先發展成工業化國家C.為啟蒙運動作了物質準備

D.為美國贏得國家獨立奠定基礎[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工業革命中現代工廠制度確立,極大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英國率先開始工業革命,成為第一個工業國家,B項正確;新航路開辟使世界開始成為一個整體,排除A項;啟蒙運動先于工業革命,排除C項;美國獨立戰爭先于工業革命,排除D項。故選B。3

綜合探究英國作為一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家,它的近代發展歷程折射出歐洲社會的轉型。九年級(1)班同學就此展開探究活動,請你一起參加。材料

14-18世紀中期英國部分史事時間史事14-16世紀14世紀英國的富裕農民一般有大約60英畝到100英畝規模的土地。這樣的規模,農戶自己肯定種不過來,一定要雇工,付給工資;這樣規模的土地,其收獲物也不是自身消費,而是瞄準市場,為市場而生產。到15、16世紀這些富裕農民發展為一個龐大的群體。時間史事16-17世紀莎士比亞一生創作了30多部戲劇,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倫理觀念和社會陋習,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17世紀開始英國商船從英國各地出發,將工業制成品運往非洲傾銷;在非洲擄獲黑奴運往美洲販賣;再購進美洲盛產的蔗糖、煙草等產品返回英國。這個以販賣黑奴為中心的貿易被稱為“①”。1688年英國發生政變,史稱“②”。次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逐漸形成了君主立憲制。18世紀60年代哈格里夫斯發明了“③”。后來,其他生產部門也紛紛發明、制造機器,促進了生產的發展。續表——摘編自侯建新《深入研究中西轉型期的社會變遷》及統編版歷史教科書九年級上冊(1)根據材料中14—16世紀的史事,概括英國農業領域的新變化。[答案]

變化:出現了租地農場;出現了雇傭關系(雇用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土地的收獲物為市場而生產;出現了龐大的富裕農民群體。(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表格中的填空。[答案]

①三角貿易;②光榮革命;③珍妮機或珍妮紡紗機。(3)請從經濟、政治、文化中選取兩個角度,提煉一個反映二者關系的觀點,結合以上英國近代發展歷程的材料及所學知識進行論述。(要求:觀點明確,選取材料中的兩個史事并講清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史論結合)[答案]

示例:觀點:資本主義經濟萌芽(或資本原始積累)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礎。論述:14—16世紀英國出現租地農場,資本主義經濟萌芽,資產階級出現并逐漸壯大(或17世紀開始的殖民掠奪有助于英國資本原始積累,資產階級力量不斷壯大)。資產階級領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封建專制統治,建立資本主義制度。

【解題思路】(1)根據材料“14世紀英國的富裕農民一般有大約60英畝到100英畝規模的土地。這樣的規模,農戶自己肯定種不過來,一定要雇工,付給工資”可知,出現了租地農場和雇傭關系(雇用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根據材料“這樣規模的土地,其收獲物也不是自身消費,而是瞄準市場,為市場而生產”可知,土地的收獲物為市場而生產。根據材料“到15、16世紀這些富裕農民發展為一個龐大的群體”可知,出現了龐大的富裕農民群體。(2)根據課本知識作答即可。(3)本題為開放性試題。首先,結合材料14—18世紀英國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史實,按照題干要求選取兩個角度,擬定反映二者關系的觀點。例如,選取材料中14—16世紀的史實和1688年的史實,可擬定觀點一:資本主義經濟萌芽(或資本原始積累)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礎。其次,根據材料中14—16世紀的史實和1688年的史實,結合所學知識,列舉14—16世紀英國出現租地農場,資本主義經濟萌芽,資產階級出現并逐漸壯大,資產階級領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封建專制統治,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等史實對觀點進行論述。還可以選取材料中1688年的史實和18世紀60年代的史實,擬定觀點二: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為經濟發展提供政治前提。結合所學知識,列舉17世紀末英國完成資產階級革命,建立君主立憲制,資產階級掌握政權,大力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推動18世紀60年代英國的工業革命,極大提高社會生產力,使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等史實對觀點進行論述。還可以選取材料中16—17世紀的史實和17世紀開始的史實,擬定觀點為“思想解放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結合所學知識,列舉14—16世紀的文藝復興提倡人文主義,在這一精神的鼓舞下航海家探尋新航路,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繁榮,歐洲國家展開早期殖民掠奪,英國進行三角貿易加速資本原始積累,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等史實進行論述。考點一:紡織技術的革新1.(歷史解釋)“市場總是在擴大,需求總是在增加,甚至工場手工業也不再能滿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機器引起了工業生產的革命。”這揭示了(

)CA.“光榮革命”的影響

課堂練習考點二:蒸汽機和工廠制度的確立2.王覺非主編的《近代英國史》中記載:“從西至東,從北至南……機械裝置遍及四方,世界獲得了一種新的動力。”對世界獲得這種“新動力”貢獻最大的人是(

)D

3.“蒸汽機的廣泛利用,使英國到處都建立起大工廠。那些高聳入云的煙囪噴出縷縷煙霧,龐大的廠房發出隆隆的轟鳴,打破了原來中世紀田園生活的恬靜——歷史已跨進了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新的時代”是(

)C

C.“蒸汽時代”

4.18世紀中后期,一場重大革命首先在英國爆發。這場革命雖沒有刀光劍影,卻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刻影響。下列對其本質的敘述最為準確的是(

)D

考點三:火車與鐵路5.(史料實證)一位英國女演員對她1830年的一次旅程作了這樣的描述:這個總是讓我想去拍拍它的、發著噴氣聲的小動物,現在就套在了我們的車廂上。這匹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