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節放線菌放線菌的概念:
放線菌(Actinomycetes)是一類具有絲狀分枝細胞和無性孢子的G+原核微生物,由于菌落呈放射狀而得名。
放線菌是一類介于細菌和真菌之間的單細胞生物.一方面,放線菌的細胞構造和細胞壁的化學組成與細菌相似,與細菌同屬原核生物;另一方面,放線菌菌體呈纖細的菌絲狀,而且分枝,又以外生孢子的形式繁殖,這些特征又與霉菌相似.放線菌菌落中的菌絲常從一個中心向四周輻射狀生長,因此叫放線菌.放線菌分布:主要存在于含有機質豐富的中性或偏堿性的土壤中,可促使土壤形成團粒結構,改良土壤,其代謝產物使土壤具有“泥腥味”。另外在空氣、淡水和海水等處也有一定的分布。放線菌的生活類型:腐生(多數)寄生(少數)放線菌與人類關系:1.放線菌的應用:(1)能產生大量的、種類繁多的抗生素,到目前為止,已分離得到的放線菌產生的抗生素達7000種以上,占已知抗生素的約70%。如金霉素、鏈霉素、利福霉素等。(2)生產維生素和酶。(3)進行甾體轉化、石油脫蠟、烴類發酵、固氮和污水處理(有的對氰化物、腈類化合物分解能力強)。2.放線菌的危害:(1)有的放線菌能引起人和動植物病害,如人類的皮膚病、腦膜炎、肺炎等。(2)有的放線菌能使水和食品變味,或破壞棉毛織品和紙張等
一、放線菌的形態構造
大部分放線菌由分枝狀的菌絲組成,菌絲無隔膜,屬單細胞。菌絲的粗細與細菌中的桿菌寬度相近(1μm左右)。細胞壁含胞壁酸、二氨基庚二酸,不含幾丁質、纖維素,革蘭氏陽性。(一)菌絲菌絲根據形態和功能的不同可分為:
基內菌絲(營養菌絲)氣生菌絲孢子絲(繁殖菌絲)一、放線菌的形態構造特征:絲狀分枝、
“根”“枝”“花”多核、單細胞(核質體間沒有分隔)“種籽”1.基內菌絲培養基內匍匐生長的菌絲,無隔,約0.2-0.8μm。通常會產生水溶性或脂溶性色素.功能:吸收營養,所以又稱營養菌絲。2.氣生菌絲由營養菌絲長出培養基外,伸向空間的菌絲。略粗于基內菌絲,1-1.4μm,也有色素產生。功能:氣生菌絲生長到一定階段可分化出繁殖結構,即孢子絲。3.孢子絲可以形成孢子的菌絲(具分類價值),功能:繁殖。形態:直形、波浪形、螺旋形著生方式:叢生、輪生是分類鑒定的依據之一。(一)菌絲吸收營養、排泄廢物形成孢子絲釋放孢子繁殖放線菌孢子絲類型:垂直單輪(無螺旋)彎曲叢生松環、初級螺旋鉤狀松螺旋緊螺旋單輪(有螺旋)雙輪(無螺旋)雙輪(有螺旋)直形單輪生螺旋形叢生
放線菌孢子絲的光學顯微鏡圖片
孢子孢子形態:有圓、卵圓、柱狀等。表面:或光滑或粗糙;有的還帶有毛刺、鞭毛。色素:因種而異。孢子是放線菌的“種子”(無性)。孢子對于不良的外界環境有較強的抵抗力。散落的孢子遇到適宜條件就萌發長出菌絲。菌絲分枝再分枝,最后形成網狀的菌絲體。
放線菌主要通過形成無性孢子的方式進行繁殖,也可借菌絲斷片(液體培養時)進行繁殖。見下圖:P64-65
凝聚孢子無性孢子分生孢子橫隔孢子
胞囊孢子斷片繁殖二、放線菌的繁殖1.凝聚孢子在氣生菌絲頂端,細胞質圍繞核區逐漸凝聚成小段,再由細胞膜內陷形成隔膜,變成成串或單個孢子,然后菌絲進一步分裂形成游離孢子。2.橫隔孢子
由菌絲壁膜同時內陷形成橫隔后直接分裂形成,孢子常為球桿狀,體積大小相似,又稱節孢子或粉孢子。
由孢子絲頂端膨大或盤卷纏繞形成孢子囊,在孢子囊內產生隔膜形成許多孢囊孢子。3、孢囊孢子
放線菌的生活史(三)放線菌的菌落特征菌落形狀:隨菌種不同可有兩類:(1)產生大量分枝狀菌絲的菌種:
如鏈霉菌屬,菌絲發達、細、分枝多而且相互纏繞,和培養基結合緊密牢固,形成的菌落質地致密,表面呈絨狀,堅實、干燥、多皺,菌落小而不蔓延,不易挑起或整個挑起。但當氣生菌絲形成孢子絲、產生孢子后,菌落表面會發生變化,菌落呈絮狀、粉狀或顆粒狀。(2)不產生大量菌絲的菌種:
如諾卡氏菌屬形成的菌落,菌絲不發達,形成的菌落不致密,粘著力差,干燥,一般呈粉質,不易挑起,挑之易碎。鏈霉菌諾卡氏菌四、放線菌的主要屬1、鏈霉菌屬(Streptomyces)最高等的菌屬,菌絲分化最好,產生許多著名的抗生素,如鏈霉素、紅霉素、四環素等,放線菌所產的抗生素中90%由此類產生。2、諾卡氏菌屬(Nocardia)多數無氣生菌絲,分化低,以橫隔分裂方式形成孢子,多為好氧型腐生菌,可用于烴類發酵,污水處理,產生抗生素(如萬古霉素、頭孢等)3、小單孢菌屬(Micromonospora)
菌絲纖細,無氣生菌絲,常為橙黃色或紅色,一般是好氧型腐生菌,可產生多種抗生素,如慶大霉素、利福霉素等。4、放線菌屬(Actinomyces)多為致病菌,只有營養菌絲,一般為厭氧菌或兼性厭氧菌。
第三節藍細菌(Cyanobacteria)一、概念
也稱藍藻或藍綠藻(blue-greenalgae),是一類含有葉綠素a、能以水作為供氫體和電子供體、通過光合作用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同化CO2為有機物質的光合細菌。以前曾歸于藻類,因為它和高等植物一樣具有光和色素----葉綠素a,能進行產氧型光合作用,后來發現它與細菌有更多相似之處,如原核、G-,70s核糖體,含肽聚糖等。藍細菌含多種色素,呈現藍、綠、紅等顏色,且可隨光照條件的改變而改變,但多數細胞中藻藍素占優勢。它分布廣泛,耐高溫和干旱,在水體、土壤甚至沙漠中都可生長。微囊藍菌屬二、藍細菌的分類藍細菌按其形態和結構,可分為兩個綱:
1.色球藻綱:藻體為單細胞個體或群體,群體種類向外分泌果膠物質構成膠質鞘膜,并融合成較大膠團,呈球狀或塊狀。其中微囊藻屬和腔球藻屬可引起水華。
2.藻殖段綱:藻體為絲狀體,含異形胞和殖段體,外包以一層膠鞘。其中魚腥藻屬可引起水華。P56-57,58-60藻殖段綱異形胞色球藻綱三、藍細菌與人類的關系(1)重大的經濟價值①具有固氮能力,是良好的綠肥,Eg.滿江紅魚腥藍細菌②食用種類,Eg.發菜念珠藍細菌(Nostocflagelliforme)
普通木耳念珠藍細菌(N.communeor葛仙米、地耳)
鈍頂螺旋藍細菌(Spirulinaplatensis)
最大螺旋藍細菌(S.maxima)③在污水處理、水體自凈中起積極作用。(2)危害
①海水“赤潮”和湖泊“水華”的元兇,給漁業和養殖業帶來嚴重危害
Eg.微囊藻屬、腔球藻屬、魚腥藻屬②少數種類可產生誘發人類肝癌的毒素第四節其他原核微生物
一、螺旋體(介于細菌和原生動物之間)
螺旋體是菌體細長并彎曲成螺旋狀、運動活潑、介于細菌和原生動物之間的單細胞原核微生物。
有細胞壁但不及細菌的堅韌,菌體柔軟,無鞭毛,但能借軸絲收縮而作扭曲運動。螺旋數6個以上,具有細菌的所有基本結構,主要由原生質柱、軸絲和外鞘3部分組成。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大多數螺旋體為厭氧或兼性厭氧,廣泛分布于水生環境和動物體中,分為腐生和寄生,寄生有致病和非致病。
二、立克次氏體(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1、概念
立克次氏體,是大小介于通常的細菌與病毒之間,在許多方面類似細菌,專性寄生于活真核細胞內的G-原核微生物。
H.T.Ricketts1909年,首次發現洛杉磯斑疹傷寒的病原體,并因研究此病而犧牲,1916年人們以他的名字命名這類病原體作為紀念。
2、特性
(1)某些性質與病毒相近
專性活細胞寄生物,除五日熱(戰壕熱)立克次氏體外均不能在人工培養基上生長繁殖。
a.體內代謝系統不完全,只能利用谷氨酸,不能利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藝術培訓學校課程研發工作總結范文
- 污水管網工程施工分階段計劃
- 快遞分揀中心夏季防暑降溫措施指南他
- 滿分之路:分離定律中特殊遺傳現象分析(含解析)
- 房地產開發施工風險管理措施
- 教師科研與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 2025年小學語文線上教師成長計劃
- 九年級數學實踐活動教學計劃
-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研組校園文化建設計劃
- 城市交通綜合體2025年工作總結及規劃計劃
- 銀行貿易融資業務介紹
- 弱電簡單維修方案
- AutoCAD 2020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標準版)
- gkg全自動印刷機評估報告
- 隆基樂葉光伏板560檢測報告
- 學校財務人員述職報告范文
- 履帶式微耕機的結構設計說明書
- 一種鰭狀結型場效應晶體管及其制備方法、芯片與流程
- 設備安裝施工方案完整版
- 基于PLC的智能車庫門系統設計
- 【2023有效教學設計原理、策略與評價讀書報告3600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