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教學設計教學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本課主要采用情景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輔助多種手段,如語言文字、圖片、視頻等創設情境,讓學生自己走進歷史,綜合自己已有的知識觀點、看法、認識和態度、情感,最后得出結論,獲取歷史的啟迪。這樣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背景分析(一)課題及教學內容分析本課是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五課,本課的課標要求是:“知道安史之亂導致唐朝由盛轉衰”、“知道唐朝滅亡后五代十國的局面”。教材通過“安史之亂”、“黃巢起義與唐朝滅亡”、“五代十國的更迭和分立”三個子目的講述,描述了唐朝達到鼎盛之后,在唐玄宗統治后期急轉直下并逐步走向衰亡的過程。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逐步形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此后的黃巢起義又給了唐朝致命一擊。唐朝滅亡后形成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則是唐末藩鎮割據的延續。根據前述分析,將這一課的教學主題設置為:探索盛唐衰亡。將本課內容整合為三個子目“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由亡而分”。(二)學情分析本課的授課對象為七年級學生,從學生的知識狀況來看,通過前面內容的學習積累,他們對唐朝的基本概況已經有所了解,對唐朝的發展脈絡有了大體感知,但是知識的系統性和關聯性掌握上還有所欠缺,針對這一特點,在授課中要注重時間、人物、事件等的聯系,將內容串聯起來以增強學生時空觀念。針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水平,在講課中要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學生在互動交流中進一步思考唐朝衰亡以及衰亡帶來的啟示,升華家國情懷。核心素養目標1、知識與能力目標:掌握唐朝由盛轉衰的原因及安史之亂的背景;了解黃巢起義和唐朝滅亡的基本史實;把握五代十國形成的原因和特點。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播放視頻展示動態地圖等資料,認識安史之亂的過程,培養學生運動歷史地圖及歷史解釋能力;能通過材料對比、問題探究,分析安史之亂后的唐朝以及黃巢起義的必然性,培養學生辨證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材料地圖展示,使學生能正確認識五代十國是唐末藩鎮割據的延續,并讓學生理解分裂動蕩中孕育著統一這一歷史趨勢,認識到維護國家統一的重要性;讓學生從朝代更迭、衰亡中吸取教訓。教學重點和難點(一)教學重點理解安史之亂的原因、影響以及黃巢起義(二)教學難點五代十國的更迭與分立中孕育著統一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一)教學資源歷史圖片歷史地圖文字材料歷史視頻(二)教學方法講授法、情景教學法、討論法、史料研習、課堂講授與教材閱讀相結合板書設計第5課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一、由盛而衰——安史之亂二、由衰而亡——黃巢起義三、由亡而分——五代十國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1.創設情境:課堂版《神探狄仁杰》,“元芳,你怎么看?”穿越回唐朝,幫助狄仁杰偵破關于唐朝衰亡的大案。2.案情分析: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這一階段的唐朝,繁榮昌盛、溢彩流芳、花團錦簇......,但玄宗天寶年間后期卻出現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的悲慘情狀,處于上升勢頭的大唐王朝就此急轉直下、由盛轉衰。此事大有蹊蹺,唐朝為什么會經歷如此浩劫?具體結果如何?3.提供線索:安史之亂、黃巢起義、朱溫滅唐、五代十國學生身臨其境,扮演狄仁杰的助手,跟老師一起重回大唐天寶年間后期,帶著問題、線索學習本課。增強課堂趣味性和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初步了解本課的學習目標。一、由盛而衰—安史之亂(一)探究安史之亂的原因1、通過提供線索,分析史料,讓學生逐條概括安史之亂的背景原因:①唐朝后期朝政日益腐敗②國內矛盾日益尖銳(階級矛盾、民族矛盾)③節度使勢力膨脹,中央對地方的權力大大削弱(概念解釋:節度使)2、安史之亂代表人物掃描:安祿山、史思明(二)安史之亂的過程通過播放中國通史之安史之亂的視頻,更加直觀了解過程。視頻結束后,通過表格和地圖進行鞏固,增強學生時空觀念(三)安史之亂的影響讓學生分組討論,派代表起來回答(經濟、社會、中央和地方關系)展示唐朝發展時間軸,讓學生概括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的重要意義。過渡:安史之亂后,唐朝國勢由盛轉衰,逐漸形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藩鎮之間戰爭不斷,人民賦役繁重,又加之連年災荒,社會矛盾激化,大唐王朝迎來了致命的打擊——黃巢起義。1.閱讀分析史料,抓住關鍵詞總結概括安史之亂的原因2.知道安史之亂的時間、過程,理解影響結合材料,聯系課內外知識,學會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問題能力,增強學生歷史解釋能力,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二、由衰而亡—黃巢起義與唐朝滅亡(一)黃巢起義背景、過程、結果由安史之亂的影響引出黃巢起義:1.對黃巢進行人物掃描。2.展示并評析黃巢的《不第后賦菊》。3.讓學生觀看視頻并閱讀課本24頁,填表歸納黃巢起義原因、經過。4.火眼金睛找出表中的錯誤,強調黃巢起義的影響。(二)朱溫滅唐1.對朱溫進行人物掃描2.史料展示:黃巢原來的手下部將朱溫,投降了唐朝,被分為節度使,他逐漸控制朝政,兼并北方割據勢力做大做強。907年,他建立了后梁政權,唐朝至此滅亡。3.習題鞏固。過渡:唐朝滅亡后,中國又一次走向了分裂,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帶問題閱讀教材和PPT圖文材料,歸納出答案。解讀史料,提取關鍵信息,學會分析史料培養學生歸納概括和辨析能力培養學生提取信息和解讀史料的能力采用動態地圖和時間軸,培養學生時空概念三、由亡而分—五代十國(一)五代十國的更迭與分立(難點)1.學生結合地圖閱讀教材知道五代十國局面的形成(資料卡展示)2.五代是指在北方黃河流域先后出現的五個短命朝代(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十國指五代之外相繼出現的十個割據政權:前蜀、后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即荊南)、北漢,統稱十國。3.糾正易錯點(五代更迭和北漢)。4.五代十國局面的實質和影響讓學生閱讀史料和25頁相關史實,認識到五代十國的開國君主即位之前大部分都是節度使,開國君主是掌握軍權的武將,是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局面的延續;北方戰事不斷,政局動蕩;而南方相對穩定;看相關史事,南方君主修筑堤壩,發展農業,這說明南方受戰亂影響較小,政局相對穩定,經濟有一定的發展。結語:雖然五代十國時期政權分立,但長期政治統一的歷史影響和各地經濟發展的密切聯系,使統一始終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必然趨勢。知道五代十國的時空概念知道五代十國是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局面的延續,能夠理解分裂中包含著統一,統一始終是歷史發展的主流,維護家國統一的重要性。培養學生時空觀念,增強歷史分析能力。培養家國情懷課堂小結各位偵探,關于唐朝衰亡的案件,到此告一段落了。今天這個案子讓我們重回大唐,見證了安史之亂使唐朝由盛轉衰,到黃巢起義給以致命打擊直到唐朝滅亡,曾經盛極一時的唐朝衰亡了,這段歷史給我們什么啟示?唐朝前期統治者勵精圖治、修明政治,但唐玄宗后期安于享樂、政治腐敗,我們從其中可以得出什么歷史教訓?正所謂成由勤儉敗由奢;得民心者得天下;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板書設計一、由盛而衰--安史之亂二、由衰而亡--黃巢起義與唐朝滅亡三、由亡而分--五代十國課后反思本節課值得肯定的地方有以下幾點:第一、對本課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和教學目標的定位較準確。教學設計充分考慮現階段學生年齡等特點和新課標要求,緊扣教學重難點,遵循“學生主體”的原則,合理設計教學環節,改變“一言堂”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把自主學習落實到實處。第二,采用探究式教學,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如:創設情境,課堂版《神探狄仁杰》,讓學生扮演小偵探,身臨其境分析案情,幫助狄仁杰撥開歷史迷霧,偵破關于唐朝盛衰興亡的大案子。帶著問題、線索進入本課學習,貼近學生生活,拉近了歷史與現實距離,激發了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第三,關注每名學生,體現個性化教學要求。問題設置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如:課堂檢測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力求使每位同學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第四,充分注重發揮歷史教育的情感教育功能,對學生進行歷史感悟教育、品德教育。從唐朝興亡得出啟示,從政權更迭衰亡中吸取經驗教訓,認識到安定統一的重要性。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時間分配上,除了本節課教學內容較多外,對一些有趣的故事沒有進行太多展開介紹。其中分析黃巢起義的經過和五代十國的更迭,沒給學生預留充足的時間。其次,部分教學設計內容較深。雖然設計一些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歷史,但是對于初一學生要求有些過高。部分學生語文基礎薄弱,閱讀能力和獲取、提取信息的能力、表達能力弱,一些基本史實無法從書中獲取。再者,課堂上的分組討論,有學生并沒有真正的參與進去,如何讓每位學生都能真正參與到討論中去,如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探究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第5課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習題一、基礎知識:1.公元755年,掀起反唐叛亂的是(A)A.安祿山、史思明B.安祿山、史朝義C.安慶緒、史朝義D.安慶緒、史思明2.唐朝后期出現了藩鎮割據局面,這里的“藩鎮”是指(D)A.人口集中的地方城鎮B.京畿附近負責守衛的城鎮C.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D.邊境重要地區設置的軍鎮3.唐末農民起義的領導人是(C)A.陳勝B.張角C.黃巢D.朱溫4.唐朝滅亡的標志是(B)A.劉裕建立劉宋B.朱溫建立后梁C.曹丕建立魏國D.王莽建立新朝二、能力提升:1.“安史之亂”是一場(C)A.中央政權與地方軍閥勢力的斗爭B.人民反抗暴政的斗爭C.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D.反對民族壓迫的斗爭2.“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的詩句與哪一項有關?(A)A.安史之亂B.藩鎮割據C.宦官專權D.黃巢起義3.標志著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是(D)A.三藩之亂B.七國之亂C.八王之亂D.安史之亂4.唐末農民起義爆發的原因是(D)①唐朝后期政治更加黑暗②災荒連年③唐朝后期土地集中兼并嚴重④戰火連綿不斷,人民無法生活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唐朝滅亡后,北方黃河流域先后出現了五個政權(即“五代”),按先后順序排列這五個政權正確的是(B)A.后梁、后漢、后唐、后周、后晉B.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C.后晉、后梁、后周、后漢、后唐D.后周、后漢、后晉、后唐、后梁6.五代十國是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局面的持續,其開國君主都是(A)A.手握重兵的武將B.飽讀讀書的儒生C.前朝的皇親國戚D.豪門大戶的后代7.即使在五代十國的分裂時期,“統一始終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必然趨勢”。這主要是由于(C)①長期政治統一的歷史影響②各分裂政權能夠和平相處③各地經濟發展聯系密切④北方經濟發展環境優越,成為南方政權的依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三、綜合運用:1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自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帶使持節者,始謂之節度使,然猶以名官。景云二年(717年),以賀拔遷嗣為涼州都督、河西節度使。由此而后,接乎開元,朔方、隴右、河東、河西諸鎮,皆置節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以布列天下。——《新唐書》卷五十材料二至如謀于漢者,昔其臣也,公實棄之;兵于漢者,亦其將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唐]李觀《項籍故里碑銘序》(1)根據材料一思考,節度使為一級官職始于何時?節度使有什么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五年級開學考試卷及答案
- 短期項目采購協議
- 賣家與買家中介協議
- 2023年10月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建筑施工安全》真題及答案
- 《生育新風》課件
- 綠化規劃與設計合同
- 學會正確的基礎護膚方法
- 《按需求自動分配資源》課件
- 土木工程項目的安全信息系統管理
- 人工智能在健康管理中的倫理責任和透明度分析報告
- 作業指導書露天礦山作業指導書
- 家庭照護員題庫
- 部編五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7課《不甘屈辱-奮勇抗爭》課件
- 社會單位1234+N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達標評定標準
- 熔射(熱噴涂工藝)
- 地質災害防治培訓教學課件
- 2022法考刑法歷年真題答案及解析(一)
- 教科版(2017)小學科學六年下冊《產生氣體的變化》說課(附反思、板書)課件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
- 球形網架屋面板安裝專項施工方案
- 2023年昆明安寧市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招聘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