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考地理專題復習:世界地理_第1頁
湘教版高考地理專題復習:世界地理_第2頁
湘教版高考地理專題復習:世界地理_第3頁
湘教版高考地理專題復習:世界地理_第4頁
湘教版高考地理專題復習:世界地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世界地理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18河北邯鄲摸底)比雷埃夫斯港是希臘航運業的基地,也是地中海地區最大的港口之一。2017年1月,裝載有中國集裝箱的貨運列車,經希臘比雷埃夫斯港順利抵達了匈牙利鐵路貨運公司在布達佩斯的貨場,標志著連通中國與中東歐地區貨物聯運的中歐陸海快式聯運正式開通。據此完成第1~2題。1.與傳統航線相比,中歐陸海快線的明顯優勢是()A.貨物中轉次數減少B.運輸量增大C.單位距離運輸成本降低D.運輸時間縮短2.中歐陸海快線開通明顯有利于()A.擴大歐洲對華投資B.降低我國企業的生產成本C.加強中歐經貿聯系D.改善中歐間陸路運輸條件答案:1.D2.C解析:第1題,傳統航線是海運到南歐,再經公路運到布達佩斯;中歐陸海快線與傳統航線相比,明顯優勢是運輸時間縮短。D項正確。第2題,中歐陸海快線開通加強中歐經貿聯系,促進中國貨物更快、更多地進入歐洲市場。C項正確。(2019安徽合肥三模)南亞地區的氣候狀況整體由冬、夏季大氣環流形勢決定。下圖示意南亞地區夏季風進退時間。據此完成第3~5題。3.圖示區域夏季風控制時間最長的地區位于()A.西南部 B.東南部 C.東北部 D.西北部4.3—5月為南亞地區的熱季,該季節南亞地區氣溫高的原因有()①太陽直射點北移,太陽高度較大②西南季風到達,帶來的熱量較多③受東北季風控制,晴天多,云量少④北方山地阻擋,受冷空氣影響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斯利那加每年3月份降水量最大,該月影響斯利那加的近地面大氣環流為()A.東北信風 B.東北季風C.西南季風 D.盛行西風答案:3.B4.C5.D解析:第3題,西北部夏季風到達時間為7月1日左右,退卻時間在9月1日到9月15日之間;西南部夏季風到達時間為6月10日前后,退卻時間為10月1日到10月15日之間;東北部夏季風到達時間為6月10日前后,退卻時間為10月15日前后;東南部夏季風到達時間為5月20日前后,退卻時間為10月15日前后,比較可得受夏季風控制時間最長的地區為東南部,B項正確。第4題,3—5月太陽直射點北移,北半球白晝變長,太陽高度變大,吸收熱量增多,氣溫較高,①正確;3—5月西南季風還未到達(西南季風影響南亞的時間主要為6—9月),受東北季風的影響,晴天多,云量少,②錯誤,③正確;南亞北部為喜馬拉雅山,阻擋了北部南下的冷氣團,氣溫高,④正確。故C項正確。第5題,斯利那加位于喜馬拉雅山的南坡,位于東北季風的背風坡;夏季風到達的時間為7月份前后,3月份夏季風尚未到達;該地海拔較高,位于盛行西風的迎風坡,降水較多,D項正確。納馬夸蘭地區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國”,多霧和降雨使多肉植物瘋狂繁殖。某些季節,由于氣候的原因,多肉植物完全停滯生長,以消耗體內庫存的養分生存,進入“休眠”期。右圖是納馬夸蘭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第6~7題。6.納馬夸蘭多霧的原因是()A.沿岸暖流提供暖濕空氣B.沿海海水溫度較高C.沿岸寒流的降溫作用D.夏季風帶來充足水汽7.當地多肉植物進入休眠狀態的時間大約是()A.1—2月 B.4—5月C.7—8月 D.10—11月答案:6.C7.A解析:第6題,該地區位于30°S附近大陸西岸,沿岸有寒流流經,沿海溫暖空氣與寒流水面接觸,下沉冷卻,形成逆溫層,多形成大霧。第7題,植物多肉是為了適應環境,1—2月該地極為干燥,植物會進入休眠期,以保持少量水分,不會因缺水而枯死。下圖示意某國位置及城市分布,該國銅礦、鈾礦等資源豐富且品位高、埋藏淺,但常規能源不足,需大量進口。甲港是該國重要的港口,近年來該國計劃將煉銅基地從乙地遷往甲港。據此完成第8~9題。8.甲港的氣溫特征及其成因是()A.夏涼冬暖臨海并受暖流影響B.年較差小終年受高氣壓控制C.終年溫涼緯度低且寒流經過D.日較差大緯度低且鄰近沙漠9.該國煉銅工業從乙地遷出,最可能是因為乙地()A.工業用水矛盾突出 B.能源輸入成本偏高C.煉銅原料趨于枯竭 D.城市環境污染嚴重答案:8.D9.B解析:第8題,根據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判斷當地為熱帶沙漠氣候,沙漠地區氣溫日較差大,緯度低,年較差小。第9題,乙地常規能源需大量進口,而乙地距海較遠,運輸不便,能源輸入成本較甲地偏高。(2018湖北八校聯考)某群島面積12200平方千米,由200左右個島嶼組成,島上建有1座城鎮。島上植物低矮、濃密,為無天然樹木生長的草原,原有的陸地哺乳動物已不復可見。據此完成第10~12題。10.群島上草原無樹的最主要原因是()A.陰涼多風的氣候 B.過早與大陸分離C.過于單一的地形 D.火山的不斷噴發11.群島禽鳥類豐富受益于()A.靠近大陸的位置 B.流經沿岸的洋流C.缺少大型食肉動物 D.人類活動影響弱12.一艘海岸貨船往返于兩主要島嶼,主要是()A.運送淡水和觀光客 B.接送島民上下班C.運送補給和收集羊毛 D.用于海洋環境科考答案:10.A11.B12.C解析:第10題,該群島常年受盛行西風影響,是溫帶海洋性氣候,陰涼多風的氣候是無樹的最主要原因,A項正確。第11題,禽鳥豐富的原因是食物豐富,食物豐富得益于沿岸洋流帶來豐富的餌料和魚類,B項正確。第12題,由題可知船是貨船,以貨運為主,往返于兩島嶼之間主要是運送補給和收集羊毛,C項正確。二、綜合題(共52分)13.(26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海椰樹原產于普拉蘭島及庫瑞島,樹高20~30米,樹葉呈扇形,寬2米,長可達7米,被稱為“樹中之象”。海椰樹約長20年后才會結果,其果實海椰子約需8年才能成熟,重量可達20千克,沉落到海洋里的海椰子只有在腐爛后才會浮出水面。目前,只有普拉蘭島的五月谷還有4000多棵海椰子樹,已被當地政府劃為“天然保護地”,私人不得擅自采摘、出售、出口海椰子。海椰樹周身是寶。樹葉可用來編織席子、籃筐、帽子等日常用品;椰殼質硬有光澤,可加工成盤、杯等容器,還可雕刻上花紋,加工成精美的手工藝品;果汁香醇可口,是上好的甜食;果肉可做湯料并具有藥用功效。下圖為普拉蘭島及庫瑞島位置示意圖。(1)推測普拉蘭島的氣候特征及降水類型。(2)試解釋普拉蘭島海椰樹難以向島外自然傳播的原因。(3)分析當地海椰子加工業不發達的原因。(4)有人建議在普拉蘭島及庫瑞島擴種海椰樹,試說明提出此主張的理由。答案:(1)全年高溫多雨;對流雨。(2)島嶼周圍海域廣闊,與其他大陸隔離較遠;漂浮的海椰子早已腐爛,上岸后不能生長。(3)海椰樹少,成熟周期長,原料不足;政府保護政策,限制出口。(4)兩島是海椰樹原產地,生長條件適宜;有利于保護當地特有、瀕危物種(符合當地相關保護政策);提高海椰樹利用價值(加工業、特色旅游業等),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解析:第(1)題,讀圖分析可知,該區域位于赤道附近,由于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的控制,盛行上升氣流,全年高溫多雨,降水類型屬于對流雨。第(2)題,由材料可知,普拉蘭島四周為海洋,海域廣闊,距離其他陸地較遠,而且由材料可知,沉落到海洋里的海椰子只有在腐爛后才會浮出水面,因此腐爛的海椰子也不會再生長,因此向島外自然傳播的機會不大。第(3)題,由材料可知,“海椰樹約長20年后才會結果,其果實海椰子約需8年才能成熟”,說明海椰樹成熟周期長,加工原料不足;“五月谷還有4000多棵海椰子樹”說明海椰樹少;“已被當地政府劃為‘天然保護地’,私人不得擅自采摘、出售、出口海椰子”說明受政府保護政策,限制出口,因此影響了加工業的發展。第(4)題,由材料可知,兩島是海椰樹原產地,生長條件適宜;大量種植有利于保護當地特有、瀕危物種,也符合當地相關保護政策;擴種海椰樹可以提高海椰樹利用價值,發展加工業、特色旅游業等,促進區域經濟發展。14.(2018湖北七校聯考)(2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智利葡萄種植區示意圖智利是葡萄種植的天堂,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葡萄很少受到病蟲害的侵襲。智利葡萄種植面積高達110000公頃,其中鮮食葡萄種植面積約占10%,葡萄酒產量達5.7億升,在全球葡萄酒出口國中位居第五。智利酒業人員的素質普遍很高,從事酒業生產部門的人員大多畢業于智利大學和智利天主教大學,從而保證了葡萄酒的品質。智利葡萄酒因其性價比高在中國廣受歡迎,目前,智利對中國的葡萄酒出口量已經達到世界第三。根據2005年中智雙方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2015年智利葡萄酒關稅降低為零。(1)從地理位置和氣候的角度說明智利葡萄病蟲害少的原因。(2)智利葡萄種植區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區河谷中。試解釋山區河谷有利于葡萄種植的條件。(3)與歐洲傳統葡萄產區相比,評價智利鮮食葡萄出口的市場條件。(4)結合材料,分析中國市場上智利葡萄酒性價比高的原因。答案:(1)(北部是沙漠,東部是高山,西部與南部均為海洋)地理位置較偏僻,不利于病蟲害傳播;氣候干燥,降水少,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病蟲害少。(2)山區河谷的地形較平坦,有利于種植;河谷中土層厚、土壤肥沃;有河流流經,灌溉水源充足。(3)有利條件:地價低,勞動力成本低,生產成本低;與北半球季節相反,鮮食葡萄上市時間不同,市場廣闊。不利條件:遠離世界主要消費市場(市場距離遠),運輸成本較高。(4)智利葡萄酒原料優質且酒業從業人員素質高,保證了葡萄酒的品質;智利為發展中國家,地價較低,勞動力價格較低,生產成本低;且目前我國進口智利葡萄酒無關稅,使得智利葡萄酒在中國市場上售價相對較低。解析:第(1)題,地理位置主要從海陸位置、相對位置(相鄰的地理事物,如山、河、湖、海等)兩方面分析,氣候主要從降水(多少、季節分布)、氣溫(高低、日變化、年變化)、光照(強弱、時長)三方面分析。設問是這兩者對病蟲害的影響,因此地理位置方面主要是地理位置偏僻不利于病蟲害傳播;氣候方面主要是降水少、晴天多、溫差大,自然病蟲害少。第(2)題,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自然因素主要有氣候、地形、土壤、水源。在材料中提取以上信息即可。第(3)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