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開發指標的計算_第1頁
油藏開發指標的計算_第2頁
油藏開發指標的計算_第3頁
油藏開發指標的計算_第4頁
油藏開發指標的計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油藏主要開發指標的計算主講:蘇道敏目錄●地質儲量概念及分類●油田開發指標●油田主要開發指標預測一、地質儲量概念及分類地質儲量的概念在地層原始條件下,具有產油氣能力的儲層中油氣的總量。按開采價值劃分表內儲量:在現有技術經濟條件下具有工業開采價值并能獲得社會、經濟效益的地質儲量。表外儲量:在現有技術經濟條件下開采不能獲得社會、經濟效益的地質儲量。當原油價格提高、工藝技術改進后,某些表外儲量可以轉化為表內儲量。地質儲量的分類預測地質儲量控制地質儲量探明地質儲量(證實地質儲量)動用地質儲量可采儲量勘探開發地質儲量●●●●探明儲量:

在油氣田評價鉆探階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計算的儲量,在現代技術和經濟條件下可提供開采并能獲得社會、經濟效益的可靠儲量。探明儲量是編制油田開發方案,進行油氣田開發建設、投資決策和油氣田開發分析的依據。動用地質儲量:

根據中石化儲量套改規定,勘探提供的探明儲量必須是能夠動用的儲量。

所謂動用地質儲量,就是指油田已投入開發部分的地質儲量。目前,累計探明地質儲量和累計動用地質儲量一般不一樣,開發上計算主要開發指標所用的地質儲量是動用地質儲量。采油二廠各區塊儲量數據統計表區塊含油面積探明地質儲量動用地質儲量可采儲量標定采收率6區69.847033509565.916.137區39.739552251330.214.678區116.877914430559.812.6410區266182831710162.19.48評價2區

合計492.33473211900161813.60可采儲量:在現代技術和經濟條件下,能從油藏中采出的那部分油氣儲量。動態地質儲量的概念動態地質儲量主要是針對水驅油藏來說的。天然水驅人工注水水驅油藏對于生產一定階段的水驅油藏,可以繪制出水驅規律曲線。水驅曲線甲型水驅曲線乙型水驅曲線丙型水驅曲線甲型水驅曲線lgQw=Qo/B+A在半對數座標上,累計產水量和累計產油量的相應坐標點群形成一條明顯的近似直線段。乙型水驅曲線lgF=Qo/B-N其中N=lg(B/2.3)-AQo=ZRlgF=(Z/B)×R-N=MR-NN為采收率常數一個水驅油藏,如果甲型水驅曲線出現了直線段,則在該生產階段,油藏的水油比F和采出程度R在半對數坐標系中也是直線關系,直線斜率相同。統計資料表明,B值主要取決于油藏地質儲量的大小,且B值與油藏的有效地質儲量的比值看作一個常數。水驅地質儲量Z′=7.5B

水驅地質儲量Z′即為動態地質儲量。乙型水驅曲線公式變為:

lgF=7.5R-N最終采收率RM=(1.69+N)/7.5二、油田開發指標●開采井網指標●油井生產動態指標●注水井生產動態指標●注采系統指標●采油速度和采出程度●開發效果指標油田開發指標類型:開采井網指標:★井網密度★注采井數比★水驅控制程度★平均單井射開厚度★平均單井有效厚度★動用地質儲量★可采儲量油井生產動態指標:★核實產油量★輸差★核實產水量★綜合含水★綜合氣油比★老井綜合遞減率★老井自然遞減率★油井利用率注水井生產動態指標:★注水量★吸水指數★注水井利用率★分層注水率★分層注水合格率注水井生產動態指標:★油井生產壓差★總壓差★注采比★地下虧空體積★采液指數★采油指數★生產能力采油速度和采出程度指標:★采油速度☆地質儲量采油速度☆可采儲量采油速度☆剩余可采儲量采油速度☆儲采比★采出程度☆地質儲量采出程度☆可采儲量采出程度開發效果指標:★含水上升率★采收率★水驅儲量動用程度★水驅指數★存水率采油速度:地質儲量采油速度可采儲量采油速度剩余可采儲量采油速度VD=qoa/N×100VK=qoa/NR×100VSK=qoa/(NR-ΣQOS)×100采出程度:地質儲量采出程度可采儲量采出程度RD=NP/N×100RK=NP/NR×100老井遞減率:自然遞減率:下階段采油量在扣除新井及各種措施油量之后,與上階段采油量的差值,再與上階段采油量之比。綜合遞減率:下階段采油量在扣除新井油量之后,與上階段采油量的差值,再與上階段采油量之比。含水率:

指油井采出液體中水所占的質量百分數。綜合含水率:

指油田月產液量中產水量所占的百分數。含水上升率:

指每采出1%地質儲量時含水率的上升值。含水上升速度:

指某一段時間內油井含水率或油田綜合含水的上升值。水驅儲量控制程度:

指在現有井網條件下與注水井連通的采油井射開有效厚度與井組內采油井射開總射開有效厚度的比值。水驅儲量動用程度:是按年度所有測試水井的吸水剖面和全部測試油井的產液剖面資料計算,即總吸水厚度與注水井總射開連通厚度的比值,或總產液厚度與油井總射開連通厚度的比值。水驅程度儲采比:油田年初剩余可采儲量與當年產油量之比(與剩余可采儲量采油速度互為倒數)。注采比:

開發單元注入水的地下體積與采出液地下體積之比。

RIP=qj/(qt(Bo(1-fw)/ρo+fw/ρw))輸差:井口產油量與核實產油量之差與井口產油量之比。吸水指數:指注水井單位注水壓差的日注水量。

采液指數:單位生產壓差油井的日產液量。采油指數:單位生產壓差油井的日產油量。分層注水率:實際進行分層配注井數與扣除不需要分注和沒有條件井之后的注水井數之比。分層注水合格率:所有分注井測試合格層段數與分注井總層段數之比。水驅指數:油田注入水地下存水量與累計產油量地下體積之比。存水率:油田注入水地下存水量與累計注水量之比。三、油田主要開發指標預測油田主要開發指標產量指標年產油量年產液量注水指標:年注水量含水指標年均含水年末含水含水上升率開采指數采液指數采油指數吸水指數壓力指標地層壓力流動壓力常用開發指標預測方法定液求產法采油指數法注采體積平衡法遞減曲線法油藏數值模擬法1、定液求產法該方法通過建立油田水驅特征曲線,給定油田年產液量,可得到油田年產油量。Qot=1/B×lg(1+(QLt-Qot)/∑Qwt-1)式中:

Qot——油田t時刻年產油量,104t/a;

QLt——油田t時刻年產液量,104t/a;∑Qwt-1——油田t-1時刻累積產水量,104m3;B——油田水驅特征曲線斜率。2、采油指數法該方法是根據油井采油指數、井底流壓、含水上升率與含水的變化三項基本關系式,求取全區采油速度。vot=t·Mot·JL(fwt)/N(1-fwmt-1-Bwtvot/2)·(PRt-1+ΔPRt-Pwf(fwf))式中:

vot——油田t時刻年采油速度,f;t——油井生產時間,d;Mot——油田t時刻油井數,口;N——油田地質儲量,t;

fwmt-1——油田t-1時刻年末含水,f;

Bwt

——油田t時刻年含水上升率,無因次;

PRt-1——油田t-1時刻平均地層壓力,MPa;

ΔPRt

——油田t時刻平均地層壓力增值,MPa;

JL(fwt)——油田t時刻采液指數隨含水變化值,m3/(MPa·d);

Pwf(fwf)——油田t時刻流壓隨含水變化值,Mpa。3、注采體積平衡法該方法是根據油井采液指數與含水、壓力變化關系式,注水井吸水指數、含水上升率與含水變化關系式,建立起油井采出體積與注水井注入體積平衡關系式,進行定液或定壓求產預測。MWtIWt(PIWft-PRt)=IPR·Mot(Bo/ro·JLt(PRt-PWft)(I-fwt)+JLt(PRt-Pwft

)fwft)式中:

MWt、Mot——油田t時刻水井數、油井數,口;

PIWft——油田t時刻注水井井底流壓,MPa;

PRt——油田t時刻油井地層壓力,MPa;

PWft——油田t時刻油井流動壓力,MPa;

fwt——油田t時刻年均含水,f;

Iwt

——油田注水井準吸水指數,m3/(MPa·d);

JLt——油田油井采液指數,t/(MPa·d);

Bo

——原油體積系數,無因次量;

ro——原油相對密度,無因次量;

IPR——油田注采比,無因次量。4、遞減曲線法該方法是根據油田產量出現遞減后,對產量遞減速度的遞減率微分方程進行推導得出。其產量隨時間變化出現的雙曲、指數、調和遞減公式為:Qot=Qoi

(1+nDit)^(-1/n)(雙曲

)Qot=Qoi

e^(-Dit)(指數)Qot=Qoi

(1+Dit)^(-1)(調和

)式中:

Di

——油田或油井初始遞減率,1/a;

Qoi——油田開始遞減時的產量,104t/a;

Qot——油田t時刻的產量,104t/a;

n——遞減指數;

t——開發時間,a。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