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世界文化史第10講歐洲的啟蒙運動一、運動和背景二、啟蒙運動在各國三、啟蒙文學四、啟蒙運動的遺產(chǎn)在西方文明發(fā)展史上,啟蒙運動可以說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事件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運動,是歐洲社會繼文藝復興以來的又一次思想革命,由文藝復興奠定的人文主義傳統(tǒng)在這一運動中得到了進一步弘揚與升華。這場以理性為主要特征的運動在一百年左右時間內把西方文明自近代以來所崇尚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一種傳統(tǒng),并使之傳遍整個西方世界,特別是在社會受過教育民眾的層面上得到較為廣泛的傳播,為西方民主化進程在19世紀的深入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和社會基礎。在這一百年中,啟蒙運動發(fā)動的對宗教神學的質疑與批判,對蒙昧狀態(tài)的揭露與解蔽,對封建專制主義的抨擊與鞭撻,對理性、知識的推崇與謳歌成為時代的主旋律。歐洲歷史上一個以理性為主要標志的時代終于到來。啟蒙運動的出現(xiàn)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原因。從總體上說,它是在歐洲資本主義經(jīng)濟發(fā)展、人民不滿封建專制主義勢力統(tǒng)治的歷史條件下,在英國“光榮革命”和科學革命影響下產(chǎn)生的。首先,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的成功和資產(chǎn)階級登上政治舞臺,以及隨后英國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和英國在世界范圍內霸主地位的上升,對歐洲社會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其次,17世紀后半葉歐洲科學革命取得的一系列偉大成就對啟蒙運動的出現(xiàn)和內容具有決定性的影響。17世紀的科學革命和與之有密切聯(lián)系的哲學思想還在歐洲社會中孕育了一種從傳統(tǒng)的權威中解放出來的現(xiàn)代意識。
一、運動和背景當這一意識與笛卡爾提出的“懷疑一切”的思想結合在一起時,就產(chǎn)生了一種懷疑主義思潮,日益增多的思想家和知識分子開始否定古代知識的至尊,拒絕盲目信仰,提倡自由思考。這種意識實際上是當時歷史條件下的一種“思想解放”,對基督教教義特別具有威脅。法國的培爾就是這類知識分子早期的一位杰出代表。培爾具有的啟蒙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編撰的《歷史與批判辭典》中。盡管該書表面上是一部辭典,事實上是一部反宗教、反獨斷、反權威、宣揚懷疑主義、無神論的著作。大多數(shù)18世紀的啟蒙思想家在吸收了培爾的理論后,放棄追求形而上的知識。培爾的懷疑主義思想在蘇格蘭的偉大哲學家休謨(DavidHume,1711—1776)那里得到直接的繼承。休謨對知識的根據(jù)和基礎提出質疑,懷疑任何超出直接感覺經(jīng)驗之外的知識.這樣,在休謨那里,培爾懷疑主義思想成為啟蒙思想家抨擊啟示宗教和教會獨斷論的有力武器。在啟蒙思想家看來,宗教迷信和專制統(tǒng)治是兩個相輔相成的社會毒瘤,是封建制度罪惡的集中體現(xiàn),是“拴在人類脖子上的兩大繩索”(狄德羅語),因而把批判的矛頭對準這兩個方面。毫無疑問,啟蒙運動所具有的理性主義與文藝復興時期提出的理性主義有一脈相承之處,但又有實質上的差異,它的核心內容已經(jīng)超越了文藝復興提出的理性主義。文藝復興的理性主義始終不離希臘羅馬傳統(tǒng)的脈絡,并依賴經(jīng)典思想家的引導,而啟蒙運動所崇尚的理性主義則是由一種欲構筑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理論的信念所驅使,創(chuàng)造出一種完全不同于古典的、全新的思想,崇尚科學知識是其核心,堅信人的理性能夠借助于“科學方法”去探究把握自然法則(包括人的本質的法則)。在這里,理性和科學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啟蒙運動”的提法首先在法國出現(xiàn)。“啟蒙”(Enlightenment)一詞在法語中的用語是Lumieres。這是一個內涵極為豐富的多義詞,基本意義是“照亮”、“啟迪”等。啟蒙運動是指當時的思想家提倡用近代科學文化的成就“照亮”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會,用科學和理性的思想“啟迪”人們的理智和智慧,以消除長期以來宗教和封建貴族統(tǒng)治造成的迷信與偏見,實際上就是一種思想解放運動。德國哲學家康德說:“啟蒙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于自己的不成熟狀態(tài)。不成熟狀態(tài)就是不經(jīng)別人引導,就對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當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經(jīng)別人的引導就缺乏勇氣與決心去加以運用時,那么這種不成熟狀態(tài)就是自己所加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敢于思考)!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這就是啟蒙運動的口號。”法語使用philosophe一詞來指稱從事啟蒙運動的人。從時間上說,啟蒙運動始于17世紀末,到18世紀末達到高潮,其范圍波及整個西方社會(包括美國)。不僅如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啟蒙運動所確立的自由、平等、民主的概念還超越了時空的局限,成為全人類的寶貴精神財富。啟蒙運動涉及領域廣泛,在批判宗教迷信和專制統(tǒng)治過程中形成了兩種重要理論:自然神論和主權在民說。自然神論認為,人可以通過自然的理性而不借助于神的啟示即可認識上帝,通過研究上帝所創(chuàng)造的有形世界而得知上帝的存在和上帝的性質。這樣,自然神論把上帝的作用限制在單純依據(jù)可為人類了解的理性法則創(chuàng)造世界的范圍之內。自然神論的提出實際上是對超自然世界觀的拋棄,是對宗教迷信的批判,為啟蒙運動挑戰(zhàn)傳統(tǒng)神學思想奠定了基礎,成為18世紀人們抨擊宗教和批判教會的有力思想武器。自然神論“主權在民說”是啟蒙運動對專制主義進行批判的武器,也是近代民主理論的核心內容。狹義的主權在民說指的是國家的主權屬于人民,而廣義的主權在民說的內容包括自然法、自然權力學說、契約論,以及權力制衡在內的一系列思想。它認為:人享有自然權利,包括自由、平等、財產(chǎn)等權利。人的這些天賦權利,加上正義、理性等構成自然法。對于國家和政府而言,人則是其一切權力的來源,國家和政府所具有的權力是人以契約的形式授予的,是有條件的。天賦人權、自由不可轉讓、立法權屬于人民、政府只是主權者的執(zhí)行人、權力制約、分權說等思想均被提出,并成為西方民主思想的核心內容。啟蒙運動亦可以視為是資產(chǎn)階級的一場思想革命運動。主權在民說荷蘭自身也孕育出一批有影響的啟蒙思想家。具有啟蒙意識的政治思想家格勞秀斯(HugoGrotius,1583—1645)就是其中之一。他是第一個運用近代自然法理論提出天賦人權學說的人。他還是較早提出社會契約學說的思想家。格勞秀斯認為,在自然,特別是在人的自然本性中,存在著一個理性的秩序,這個秩序提供一個獨立于人〔國家立法者〕意志之外的客觀價值立場,并以此立場去對法律及政治的結構作批判性的評價。為此,產(chǎn)生自然法的權利,這實際上是在承認存在著人的本性、社會的本性,以及物的本性的基礎上,演繹出某些在本質上屬于人固有的權利。由于自然法則(指“弱肉強食”)的存在,人們?yōu)榱朔乐乖馐芡鈦淼那忠u和內部紛爭的困擾,意識到組織起來的必要性。這種組織起來的形態(tài)最終就是所謂的國家。因此,國家是“社會契約”的產(chǎn)物。啟蒙運動在荷蘭二、啟蒙運動在各國荷蘭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是斯賓諾莎(1632-1677)。在克服笛卡爾的二元論過程中建立了唯物主義哲學。他的世界觀理論體系有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即實體、屬性和樣式。斯賓諾莎還是一位高揚自由思想的人士。他不僅把自由看成是人的一項最基本權利,而且特別主張思想和言論自由。他甚至認為思想和言論自由是社會發(fā)展和科學進步的必要前提和保證。人應該竭盡全力捍衛(wèi)自由和自由的權利,即使犧牲生命也應在所不惜。斯賓諾莎對歐洲啟蒙運動的最大貢獻是通過學術研究從理論上否定超自然的上帝的存在,認為“神即自然”,從而指出自然界是萬物存在的實質原因。但對于啟蒙運動而言,斯賓諾莎的“上帝不存在,只有自然存在”的思想則是抨擊宗教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英國由于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資產(chǎn)階級在社會上的實際影響,具有啟蒙運動特征的思想不斷出現(xiàn)。英國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是洛克(JohnLocke,1632—1704)。洛克啟蒙思想中最重要的是對“主權在民”思想的明確界定和闡述。啟蒙運動在英國洛克在其兩篇《論政府》的文章中指出:國家是由公民組成的,政府只是一種公民的信托,其目的是保護公民人身和財產(chǎn)的安全,因此,國家的主權屬于人民,人民在訂立社會契約,把國家治理權交給政府時,只是出讓自己的一部分權利,并沒有將自己所有的權利交給政府,相反,一些極為重要的權利,如財產(chǎn)權、對政府的監(jiān)督權、反對權等,仍然保留在自己的手中。公民把這兩類權利交給他們所指定的人們(即統(tǒng)治者和其政府)來實施,并要求這些人必須按照人民的意志對國家進行治理。洛克指出,這就是國家立法權和行政權的原始權力和這兩者所產(chǎn)生的緣由。盡管洛克強調政府和政權對于社會而言是必要的,但公民的自由同樣是必要的。這兩者不可偏廢,而保護公民的自由正是政府和政權的一項最基本義務。洛克還發(fā)展了天賦人權的思想,他把生命權、自由權利、財產(chǎn)權和懲罰權視為天賦人權的主要內容。對于當時的西方社會而言,洛克思想的最大貢獻不僅僅是“主權在民”和“契約”思想的闡述,更在于他所提出的,為了保證政府與人民間所訂契約的公正和保護個人財產(chǎn),社會可以拿起武裝反對自己的統(tǒng)治者。無論在日后的美國獨立革命還是法國大革命中都可以看到洛克這一思想的影響。洛克還提出了宗教寬容的思想。他在《論寬容的信札》一書中指出:沒有人能具有完全的智慧和全部的知識,因而沒有人具有可以支配他人宗教信仰的能力。洛克還是經(jīng)驗主義認識論的創(chuàng)造者。到了18世紀,英國還涌現(xiàn)出了另外一些重要的、有影響的啟蒙思想家,除了上面已經(jīng)提及的休謨外,蘇格蘭經(jīng)濟學家亞當·斯密(AdamSmith,1723—1790)最為著名。他指出,追求自我利益的人在競爭和自由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下也可以和諧地行事,促進全社會的利益。他一再強調,由于競爭的存在,人們要改善自身狀況的天生愿望就會變成有利于社會的力量。這顯然是一種對人性的新的認識。整個歐洲的啟蒙運動,至少在政治實踐方面,是以法國為代表。作為一個長期實行絕對專制主義統(tǒng)治的國家,法國一成不變的封建政治體制到了18世紀已經(jīng)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fā)展。以天主教為國教的法國,早在17世紀就受到宗教問題的困擾。理性主義在法國的流行。東方文化的影響。此外,法國之所以成為啟蒙運動的中心還與當時法國上流社會的存在和為思想文化的交流與傳播提供了各種各樣場所這一事實是分不開的。啟蒙運動在法國18世紀的法國依然是歐洲文明的燈塔和旗手。隨著啟蒙運動在法國的開展,自由與平等逐漸成為啟蒙運動中最鮮明的兩面大旗,后來的法國大革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下“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也就十分正常。法國的啟蒙思想家啟蒙運動在法國的轟轟烈烈展開與法國涌現(xiàn)出的一批著名啟蒙思想家是分不開的。他們以筆為武器,所發(fā)表的啟蒙檄文具有強烈的政治意義和鮮明的戰(zhàn)斗性,不僅影響了法國,而且對歐洲所有國家都造成了影響,成為18世紀最引人注目的啟蒙思想家。其中,伏爾泰、盧梭、狄德羅、孟德斯鳩等對啟蒙運動在法國蓬勃展開的貢獻特別巨大。伏爾泰(Voltaire,原名JeanFrancoisArouset,1694—1778)是法國啟蒙運動的首倡者和領袖、著名文學家,被視為歐洲民主的象征。他的思想影響之大,以致法國的18世紀又被稱為“伏爾泰世紀”。在牛頓和洛克思想影響下,伏爾泰成為最早摒棄唯心主義哲學并接受唯物主義思想的法國啟蒙思想家之一。他承認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用牛頓力學解釋世界,認為宗教組織和宗教迷信是人類理性的大敵,反對教權主義是他啟蒙思想最鮮明的特征。在政治上,伏爾泰的出發(fā)點是“自然法權論”。他認為以平等、自由和財產(chǎn)為基礎的社會秩序是最公正的秩序。他贊同并主張英國式的君主立憲制,認為“開明君主制度”是最理想的政體,以此抨擊當時法國實行的專制主義統(tǒng)治。他是自由與平等的堅定提倡者和維護者。在他看來自由是一種自然權利,不應受到任何侵犯。他曾經(jīng)在給他的一個反對者的信中寫道:“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是我愿意誓死保衛(wèi)你說話的權利。”盧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是另一位偉大的啟蒙思想家。他的啟蒙思想主要反映在其《論科學與藝術》,《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社會契約論》等著作中。他的這些論述成為啟蒙時代具有深刻影響和廣為流傳的作品。在《論科學與藝術》論文中,他首次提出了文明進步造成人類不平等和社會苦難的觀點,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他的這一思想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中得到進一步的闡述。在《社會契約論》中,他以社會契約的觀點解釋國家的起源和本質。他強調人生而自由平等,天賦人權不容剝奪。他指出國家是自由人民訂立的社會契約的產(chǎn)物,代表了人民主權的愿望。盧梭的啟蒙思想是人類思想史上的里程碑,他的社會政治學說包含了對封建制度的批判,對自由和平等的追求,對民主共和國制度的向往,是啟蒙運動中激進民主思想的集中反映。如果說伏爾泰是舊世界的終結,盧梭則是新世界的開端。在法國啟蒙思想家中,狄德羅(DenisDiderot,1713—1784)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士。對于啟蒙運動而言,狄德羅所作的最大貢獻是成功完成了代表18世紀最高學術水平的《百科全書》的編撰工作。《百科全書》匯集了當時的先進科學思想和唯物主義觀點,并以通俗的語言向人民宣傳這些思想,在極大地喚醒民眾革命意識的同時,把啟蒙運動推向了高潮。這部由狄德羅主持編撰完成的《百科全書》全稱是《百科全書,或科學、藝術、技藝詳解辭典》。《百科全書》的編撰從1751年開始,歷經(jīng)30年,到1780年全部完成,總共出了32卷,內容差不多囊括了當時已知的全部知識,除科技外,還包括哲學、宗教、政治、經(jīng)濟、文學、藝術、習俗等。狄德羅完成的《百科全書》影響巨大,成為18世紀后期法國啟蒙運動的集中表現(xiàn)。用狄德羅的話來說,編撰百科全書的目的是:“匯集世界上分散的各種知識,向現(xiàn)實同我們一起生活的人們闡述它們的普遍體系,并將此書傳之于我們的后人,從而使得過去時代的業(yè)績對未來的時代不是無用的東西,讓我們的子孫因為更有知識,從而更有道德、也更幸福,使我們與世長辭時無愧于人的稱號狄德羅因此被認為是為現(xiàn)代人盜火的“普羅米修斯”,是把科學革命的知識傳給人民大眾的一位偉人。《百科全書》中的插圖之一:制作樂器的車間孟德斯鳩(Montesquieu,1689—1755)主要是一位政治思想家,青年時代就對政治制度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他的《論法的精神》用去了他20年時間方才完成,是18世紀最完善的一部政治學論著。在《論法的精神》中,孟德斯鳩首先闡明法律作為社會制度的產(chǎn)物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的變化而改變。他認為人類在進入社會狀態(tài)之前處于自然狀態(tài),遵從自然法生活,但在過渡到社會狀態(tài)后,為了保障人的自由平等權利,自我制定了“人為法”,規(guī)定了處理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之間關系的法律。人為法由于是人類自定的,也應該隨著社會的變化而改變。他指出專制政體是最反動的政體,其本質就是腐化和獨裁,不僅因為它用暴力進行統(tǒng)治,剝奪人民的自由,還因為它本身是愚蠢的政體。他繼承和發(fā)展了洛克提出的分權學說,提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三權分立的理論。他把國家的權力科學地劃分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種權力,同時還明確劃分了這三種權力的范圍,以求權力之間的相互制約。他特別指出三權必須分授予不同的人或團體,獨立行使,才能最有效地保證權力的制衡作用,保障和促進自由。孟德斯鳩被認為是西方分權制衡學說的完善者。他的思想影響巨大,為美國獨立戰(zhàn)爭時期和法國大革命時期的革命家所接受,并直接反映在美國的《獨立宣言》和法國1789年的《人權宣言》中。不僅如此,他提出的三權分立理論至今仍是西方社會國家政治制度的基石。啟蒙運動在歐洲其它國家在意大利維柯(GiambattistaVico,1668—1744)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同時又是一個卓越的自由思想者。他的啟蒙思想是在笛卡爾的理性主義和培根經(jīng)驗主義哲學共同影響下發(fā)展起來的。他提出了“真理即事實”的觀點,并以此闡述他的思想。《新科學》是那個時代的里程碑式著作,維柯本人被視為意大利理性先驅,影響歐洲思想界的重要人物。啟蒙運動對俄國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近代俄國的“歐化”努力方面。彼得大帝(PeterⅠtheGreat,1672—1725)是促使啟蒙運動在俄國開展的重要人物。彼得大帝所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在他的繼承人之一葉卡捷琳娜二世(CatherineⅡtheGreat,1729—1796)手中得到繼續(xù)。俄國的啟蒙運動對俄國在19世紀的發(fā)展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在俄國啟蒙運動在德國經(jīng)歷的時期大體為18世紀初至70年代末。德國的哲學傳統(tǒng)形成于17世紀后半葉,在這方面最早作出貢獻的有前啟蒙哲學家萊布尼茨、托馬修斯和沃爾夫等。萊布尼茨(GottfriendWilhelmvonLeibniz
,
1646—1716)是德國早期啟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和博學多才的學者,在德國18世紀初知識界占有主導地位。他的“單子論”成為其唯理論的形而上學體系的基礎。在德國托馬修斯(ChristianThomasius,1655—1728)是一位倡導理性,反對偏執(zhí)思維的哲學家。他認為哲學應擺脫經(jīng)院哲學的束縛,并從亞里士多德的重壓下解放出來。在大學課堂上,他用德語代替當時流行的拉丁語,充分顯示了他的民族意識。高特舍特是德國啟蒙運動早期的代表人物。作為萊比錫大學教授,他在戲劇理論和美學理論方面的貢獻推動了啟蒙運動在德國的開展。在法國文藝評論家波瓦洛的《詩的藝術》影響下,他完成了《批判的詩學》。這是一部論述戲劇理論的著作。他主張戲劇創(chuàng)作應嚴格遵循法國古典主義確定的三一律的原則,即要求一出戲所敘述的故事發(fā)生在一天(一晝夜)之內,地點在一個場景,情節(jié)服從于一個主題。要求文學合乎理性,語言規(guī)范,用字典雅。萊辛的戲劇創(chuàng)作是他戲劇理論的實踐,他的《薩拉·薩姆遜小姐》是德國的第一部市民悲劇。《愛米麗雅·迦洛蒂》是萊辛的代表作,具有強烈的反封建色彩。詩劇《智者納單》大力提倡宗教寬容精神,具有反封建、反宗教偏見的啟蒙思想。此外,萊辛還在美學理論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他的美學專著《拉奧孔》是西方美學史上的一部極其重要的論著,作者在書中通過雕刻和詩的比較論證了詩與造型藝術的區(qū)別,提出了詩和造型藝術的基本原則。德國的啟蒙運動在萊辛(GottholdEphraimLessing,1729—1781)出現(xiàn)后達到了高潮。萊辛畢生從事戲劇評論和創(chuàng)作活動。他的論文集《漢堡劇評》是針對德國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和戲劇界的狀況而發(fā)表的一系列評論。他提出了建立“民族戲劇”(即市民悲劇)的主張,提倡寫市民的生活,反映市民的情感和愿望。
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是德國啟蒙運動中涌現(xiàn)出的最偉大的思想家,德國古典主義哲學的開創(chuàng)人。1770年后,他主要研究認識哲學。他的研究對象是主觀意識而不是客觀存在,是對人對現(xiàn)實世界的認識功能和實踐功能的研究。他涉及的研究領域主要是哲學、倫理學和美學三方面,建立起了自己的批判哲學體系。他的《純粹理性批判》是一部論述形而上哲學的書,專門研究知識的功能,推論人類知識在什么條件下才是可能的。《實踐理性批判》是論述倫理學的著作,專門研究意志的功能,研究人憑什么最高原則去指導道德行為。《判斷力批判》是一本研究美學的書,專門探討情感的功能,尋求人在什么條件下才感覺事物的美和完善。康德認為人在日常活動中可以通過知覺和理性的協(xié)同作用獲得足夠的真理,因此,他堅稱人應該用自己的求知能力來了解自然,進而改造自然。在這一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康德的哲學保留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以來西方哲學所提倡的以人為中心的特點。啟蒙運動還對生活在歐洲社會的猶太人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在啟蒙思想,特別是德國啟蒙運動的影響下,生活在德國的猶太人首先作出反應,開始了猶太人自己的啟蒙運動——哈斯卡拉。在這場運動中,一個名叫門德爾松的猶太人起到了先驅者的作用。門德爾松以啟蒙思想為武器,大膽否定傳統(tǒng)猶太教中的蒙昧主義成分,以理性主義及自然神論重新解釋猶太教。他號召猶太人走出與世隔絕的“隔都”,勇敢地進入歐洲主流社會,使其生活方式現(xiàn)代化,汲取流行于傳統(tǒng)猶太教之外的新知識。門德爾松品行高尚、學識淵博。他關于美學和哲學的論著使其享有“猶太的蘇格拉底”之美譽。他與德國著名啟蒙思想家、戲劇家萊辛建立起的真誠友誼成為猶太人和非猶太人交往的楷模。猶太啟蒙運動在有力地促進了西歐猶太人的解放和步入現(xiàn)代化進程的同時,還逐漸(19世紀后)在東歐猶太人中造成影響,使那里的猶太人擺脫了與世隔絕的狀態(tài),為他們進入現(xiàn)代歐洲社會、吸納現(xiàn)代文化提供了一種可能,把那里的猶太人從中世紀的生活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智能交通系統(tǒng)中的行人行為預測模型考核試卷
- 企業(yè)安全生產(chǎn)培訓教材的數(shù)字化轉型升級考核試卷
- 2025年中國pps濾袋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M氫基甲酯數(shù)據(jù)監(jiān)測報告
- 2025年中國BR型板式換熱器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2U形電子節(jié)能燈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震擊標準震篩機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鋁合金野營床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遠程通訊器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茶葉天然保鮮劑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農產(chǎn)品產(chǎn)業(yè)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專用模板
- 2025至2030中國醫(yī)藥軟包裝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fā)展報告
- 2025年中國氯化聚醚項目投資計劃書
- DB37-T5311-2025建筑工程消防設計文件編制標準
- 成都市高新區(qū)2023年七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試卷與參考答案
- 中國上市銀行2024年回顧及未來展望-安永-202505
- TSG Z7002-2022特種設備檢測機構核準規(guī)則
- 2025年數(shù)字經(jīng)濟下的創(chuàng)業(yè)政策調整策略試題及答案
- 政治 (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自由平等的追求教案
- 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qū)學卷B2024-2025學年數(shù)學五下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答案
- 訂單外發(fā)合同協(xié)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