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課新中國初期的外交_第1頁
第23課新中國初期的外交_第2頁
第23課新中國初期的外交_第3頁
第23課新中國初期的外交_第4頁
第23課新中國初期的外交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單元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Acountrydoesnothavepermanentfriends,onlypermanentinterests.”(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英】帕麥斯頓1955萬隆會議上的周恩來學習要求:1、了解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方針、政策;2、理解平共處五項原則在處理國際關系方面的意義;3、了解中國參加日內瓦會議和萬隆會議。第23課新中國初期的外交一、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方針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請思考:如何理解“三大政策”的內涵與意義?

“另”:“打”:“一”:不承認國民政府舊的屈辱的外交關系清除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及殘余勢力。以上內容主要針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

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

探究1:根據材料結合課本分析,新中國為什么實行“一邊倒”?請從國際和國內兩個角度分析。社會主義陣營資本主義陣營黃色是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紅色是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綠色是正在謀求民族獨立的國家。聯蘇美國二戰后世界形勢圖材料1:“新中國成立初期,美國推行的對華不承認政策和在臺灣問題上的敵對姿態,是其從全球遏制共產主義的戰略出發,對新中國的極端孤立與排斥……”——《新中國成立初期美國對華政策》

材料2:蘇聯革命成功后遭十幾國干涉,而我國革命勝利的時候,帝國主義并未干涉我們,并不是怕我國人民,主要是有蘇聯存在,這對我們鼓勵很大,當時若無蘇聯存在,美國一定要來的,它不僅在臺灣,還要到大陸來。”——毛澤東

材料3:“現在我們……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制造。——毛澤東

探究1:根據材料結合課本分析,新中國為什么實行“一邊倒”?,請從國際和國內兩個角度分析

國際:國內:探究1:根據材料結合課本分析,新中國為什么實行“一邊倒”?請從國際和國內兩個角度分析社會主義陣營與資本主義陣營之間的對立和激烈斗爭;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遏制和孤立中國。新中國成立(人民民主專政),政權不穩,經濟亟需恢復。

“一邊倒”在美蘇兩極格局下,符合國家暫時利益,但更多體現體現按照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劃分敵我。

不矛盾。“一邊倒”以“獨立自主”為前提,絕不是盲目地順從蘇聯。“一邊倒”是維護“獨立自主”的手段、策略。當蘇聯侵犯中國國家利益,侵犯中國獨立自主夙愿時,中蘇關系開始惡化。材料一:周恩來指出,“我們對外交問題有一個基本的立場,即中華民族獨立的立場,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場,任何國家都不能干涉中國的內政。”

——《當代中國的外交》材料二:1958年,毛澤東斷然拒絕了蘇聯提出的有損中國主權的在中國建立長波電臺和中蘇聯合潛艇艦隊的主張。

——《毛澤東的外交戰略思想對當代中國的影響》探究2“一邊倒”與獨立自主矛盾嗎?時間外交成就意義1949--1950195319541955和蘇聯等17國建立外交關系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參加日內瓦會議二、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成就參加萬隆會議提出“求同存異”方針1949年(10個)蘇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朝鮮捷克斯洛伐克

波蘭蒙古民主德國阿爾巴尼亞1950年(9個)越南印度印尼瑞典丹麥緬甸瑞士1951年(1個)巴基斯坦1952年(0個)1953年(0個)

新中國與世界各國建交簡表(1949——1953年)我們需要和平,我們需要朋友。

——周恩來

提出1953年12月中印談判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惠和平共處

發展1954年訪印度、緬甸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有記者問:據稱,菲律賓已做好就黃巖島主權歸屬提交國際仲裁的準備,并將有關材料照會中方,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外交部:菲方違反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國際關系準則考考你,下列史實違背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中哪一項?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不久前通過了制裁委內瑞拉政府官員的法案,并且批準對委內瑞拉國內反對派提供1500萬美元的資助。考考你,下列史實違背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中哪一項?

委內瑞拉外長豪亞曾指出,美國的制裁行為“無視委內瑞拉的司法體系,粗暴干涉委內瑞拉內政,違反了國際法準則”。2014年05月29日中國新聞網

五項原則超越了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差別的界限,反映了國際關系優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和要求。……周恩來曾經指出:世界上不同制度的國家是可以和平共處的。

——李愛華《鄧小平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新闡發》

50年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經被寫入160多份國際文件。根據材料結合課本110頁分析它的意義。意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超越了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界限,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探究3:根據材料結合課本分析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意義

鑒于日內瓦會議的重要性,確定中國代表團參加這次會議的方針是:“加強外交和國際活動……以促進國際緊張局勢的緩和”,并且要盡一切努力達成某些協議,“以利于打開經過大國協商解決國際爭端的道路”——王炳南:《中美會談九年回顧》

中國代表團實現以上目的了嗎,請舉例說明。誰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不少人將周恩來喻為印度支那會議的挽救者,他已贏得了外交舞臺第一流人物的地位。”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的而不是來吵架的。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立異的。……我們應該承認,在亞非國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識和社會制度的,但這并不妨礙我們求同和團結。……會議應將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來。這是我們中間的主要問題。

——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補充發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