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選修2學案課堂探究第一章第二節人類對海洋的探索與認識_第1頁
地理人教版選修2學案課堂探究第一章第二節人類對海洋的探索與認識_第2頁
地理人教版選修2學案課堂探究第一章第二節人類對海洋的探索與認識_第3頁
地理人教版選修2學案課堂探究第一章第二節人類對海洋的探索與認識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堂探究探究人類認識海洋的大事件問題導引2013年6月17日,中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16時30分左右從南海一冷泉區海底回到母船甲板上,三名下潛人員出艙,標志著“蛟龍”號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首次下潛任務順利完成。“蛟龍號”最大下潛深度達到7062米,對潛水器289項、水面支持系統24項功能和性能指標進行了逐一驗證,開展了坐底、定深定高航行、近底巡航和海底微地形地貌精細測算作業內容,取得了地質、生物、沉積物樣品和水樣,并記錄了大量珍貴的海底影像資料。結合材料探究:(1)根據你所學的知識說明“蛟龍號”海底探測的主要目的有哪些?提示:對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學、海洋地球環境和海洋生物等科學考察,另外還可進行深海探礦、海底高精度地形測量、可疑物探測與捕獲、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2)由此可以推斷人類對海洋認識的發展趨勢是什么?提示:由“蛟龍號”的潛水實驗可以看出人類對海洋的認識經歷了由淺海到深海的發展歷程。(3)人類對深海的探測研究意義在哪里?提示:深海海底蘊藏著豐富的資源,通過對深海的研究可以增加人們對海洋的認識,以更好地利用海洋資源。名師精講細數人類認識海洋的大事件時間歷程1994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正式生效,世界海洋的開發與管理引入一個新時代1993年決定實施“氣候變率和可預報性研究計劃”1985~1994年聯合國世界氣候研究計劃發起“熱帶海洋—全球大氣研究計劃”1971~1980年國際海洋考察10年1968~1983年深海鉆探計劃1957~1965年國際印度洋考察1925~1927年德國“流星號”的南大西洋調查1902年第一個國際海洋科學組織1872~1876年英國“挑戰者”號的環球航行考察,被認為是現代海洋學研究開始1768~1779年英國人庫克四次海洋探險,首先完成了環南極航行,并最早進行了海洋科學考察,獲取了第一批關于大洋深度、表層水溫、海流及珊瑚礁等資料1519~1522年麥哲倫完成人類首次環球航行,證實世界大洋是連續而相通的1498年達·伽馬繞過好望角,經印度洋到達印度,開辟了印歐航線1492~1504年哥倫布四次橫渡大西洋,標志著大航海時期的到來1405~1433年鄭和七次下西洋,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并繪制了《鄭和航海圖》公元前7~6世紀古希臘的泰勒斯認為,大地浮在茫茫大海之中【例題】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將下列各海峽的代表字母填入圖中相應的位置上。A.馬六甲海峽B.白令海峽C.德雷克海峽D.巴士海峽(2)在澳門回歸時,有人乘海輪從澳門經悉尼、惠靈頓至布宜諾斯艾利斯。有關他遇到的情況敘述正確的是()A.在南海經歷了臺風襲擊B.一路均順風順水C.從惠靈頓到南美洲一段順風順水,其余均逆水而行D.沿途依次經過菲律賓—東澳大利亞暖流—惠靈頓—西風漂流—德雷克海峽解析:第(1)題,馬六甲海峽位于南海與安達曼海之間,白令海峽溝通北冰洋與白令海,德雷克海峽溝通南大西洋與南太平洋,巴士海峽溝通南海與太平洋。如圖甲所示。第(2)題,澳門回歸時,是北半球的冬季,此航線經過的南海區域不可能有臺風。答案:(1)如圖甲。(2)D圖甲1.下列有關人類認識海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人類對海洋最早的認識是“魚鹽之利和舟楫之便”B.15世紀末開始,迎來了大航海時代,人們逐步形成了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的認識C.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人們認識到了海洋是地球環境的調節器D.當今社會,海洋已成為人類生命支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2.人類大航海時代開始于()A.15世紀初B.15世紀中C.15世紀末D.一戰后3.鄭和下西洋的“西洋”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正確的是()A.常年溫和多雨B.人口稠密C.氣溫年較差小D.常年干旱少雨4.人類對海洋與陸地的關系——“天圓地方”的認識占主導地位的時期是()A.15世紀以前B.16世紀以前C.公元元年D.公元前3世紀5.首次實現海洋環球航行的是()A.葡萄牙人麥哲倫B.葡萄牙人達·伽馬C.意大利人哥倫布D.中國明代鄭和6.讀圖,完成下列問題。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過程圖麥哲倫環球航行路線圖(1)不同的階段,人們對海洋的認識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麥哲倫是________(國家)的航海家。________年他的船隊從________出發,渡過________洋,繞過________洲南端,進入________洋;后又經過印度洋,繞過非洲南端________角返回,成功地繞地球一周。(3)早在________年,著名的航海探險家________就進行了一次橫渡大西洋的遠航,他從________出發一直西行,目的是去________、________等東方國家。他堅信地圓說,認為目的地雖在歐洲東方,一直向________航行也可到達,結果成功地發現有美洲大陸。有趣的是,第一次航行共用了37天到達美洲,次年再去美洲,僅用了20天就到達了。原來,第一次是逆著________(填洋流名稱)航行的;第二次是順著________和________航行的,因而時間縮短了許多。此后,歐洲人就經常利用后一條航線去美洲經商。隨堂練習即時鞏固答案1.解析:人類對海洋的認識大體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15世紀以前,人們靠海吃海,就近航海,有“魚鹽之利和舟楫之便”的認識觀點;第二階段是15世紀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由于遠洋航海技術與理論逐漸成熟,各大洲國家和地區之間因海洋阻擋而相互隔絕的狀況被逐步打破,人們認識到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第三階段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人們深化了對海洋的利用,認識到海洋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空間,當時還沒有認識到海洋與大氣之間的相互作用過程,也就是說沒有認識到海洋是地球環境的調節器;第四階段是當今社會,人們對海洋的認識有了質的飛躍,認識到海洋是地球環境的調節器,是人類生命支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答案:C2.解析:識記內容。人類大航海時代開始于15世紀末。答案:C3.解析:“西洋”指文萊以西的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地區,其自然地理特征為氣溫年較差小。答案:C4.解析:15世紀以前,人類對海洋的認識主要是“天圓地方”占主導地位。答案:A5.解析:人類認識海洋的重大事件有麥哲倫首次實現環球航行的壯舉,達·伽馬開辟了印歐航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