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公開課)市公開課獲獎課件省名師優(yōu)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1頁
6.1(公開課)市公開課獲獎課件省名師優(yōu)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2頁
6.1(公開課)市公開課獲獎課件省名師優(yōu)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3頁
6.1(公開課)市公開課獲獎課件省名師優(yōu)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4頁
6.1(公開課)市公開課獲獎課件省名師優(yōu)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思索:依據視頻信息來談談中華文化和其它三大文明古國文化有何異同?1/16源頭很遠發(fā)源早流程很長不中止源遠流長中華文化6.12/16印象·中華文化之旅3/16司母戊方鼎獸爪三足鼎人面鼎殷周甲骨文古代中華文化旬子孔子墨子老子莊子韓非子春秋戰(zhàn)國秦漢時期兵馬俑金縷玉衣長城魏晉南北朝敦煌壁畫隋唐時期駱駝載樂俑僧一行敦煌莫高窟宋元時期明清時期黃宗羲顧炎武故宮這次文化之旅,你走過了哪些站點?那么又有什么風景是最能吸引你?4/16發(fā)展時期文化思想在中華文化發(fā)展史上影響作用天命神權“敬德保民”思想諸子蜂起、百家爭鳴促進統(tǒng)一民族文化發(fā)展獨尊儒術古代中華文化高度發(fā)展產生宋明理學近代西方文化傳入對早期中華文化產生深刻影響形成古代中華文化思想雛形含有劃時代意義儒家思想成為正統(tǒng)思想進入氣度恢弘全盛時代宋明理學對后期封建社會影響較大中國傳統(tǒng)文化面臨沖擊1、古老中華文化在世界東方走過了自己獨具特色輝煌之路一、回望古代燦爛輝煌殷商時期春秋戰(zhàn)國秦漢隋唐宋元明明清5/16四五千年前,四大文明古國都不約而同萌發(fā)了統(tǒng)計與交流愿望,依靠環(huán)境和經驗賜予,他們分別用漂亮圖畫,講自己所思、所想、所欲統(tǒng)計下來,建起了一座座真實通天塔,它所儲存能量,標志成就,培育了我們對祖先敬仰,塑造了我們精神內核,凝結成了每個民族文化紐帶。材料一:問:這里“圖畫”指是什么?為何它能儲存“能量”?6/16二、薪火相傳一脈相承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見證(1)見證一——漢字:文字是文化基本載體,記載了文化發(fā)展歷史軌跡和豐富結果。文字創(chuàng)造,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fā)揮了巨大作用,是中華文明主要標志。7/16隸書楷書行書金文草書篆書甲骨文猜猜看

漢字演變: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8/16梁啟超說:“中國于各種學問中,惟史學為最發(fā)達;史學在世界各國中,惟中國為最發(fā)達”。黑格爾說:“中國歷史作家層出不窮、繼續(xù)不停,實在是任何民族所不能比上”。材料二:請你為材料二提供相關史料佐證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見證(2)見證二——史書典籍二、薪火相傳一脈相承規(guī)模之大,存留之豐,為世界所僅有9/16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第一部編年體史詩

——《左傳》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第一部語錄體儒家經典散文作品

——《論語》第一部軍事著作

——《孫子兵法》第一部斷代體史書——《漢書》

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夢溪筆談》

第一部著名戲曲作品——關漢卿《竇娥冤》

第一部日志體游記——徐宏祖《徐霞客游記》

第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吳承恩《西游記》

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吳敬梓《儒林外史》

第一部個人創(chuàng)作文言短篇小說集——蒲松齡《聊齋志異》

第一首長篇抒情詩——《離騷》

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

10/16公元1840年,這個歷史上演了一場極具諷刺性一幕:英國人在中國人創(chuàng)造指南針指導下,遠渡重洋,用中國人創(chuàng)造火藥武裝堅船利炮,打開了古老中國大門,讓以天朝大國自居清王朝在利用中國人創(chuàng)造造紙術、印刷術印刷條約上簽字,就這么,中華文化已在不知不覺中衰微了。問:曾長久走在世界前列中華文化為何在近代走向衰微?材料三:11/16三、展望未來再創(chuàng)輝煌1、文化衰微原因內因:中國封建統(tǒng)治日漸沒落外因:西方近代工業(yè)文明巨大沖擊思索:用經濟、政治和文化關系分析文化衰微和國家衰落是什么關系?有何啟示?國家衰落文化衰落決定反應、反作用12/16結合視頻和教材,請大家獻計獻策談談怎樣再創(chuàng)中華文化新輝煌?13/16怎樣再創(chuàng)中華文化新輝煌?1、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和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才能實現中華文化新輝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立足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當代化建設實踐。3、全方面認識傳統(tǒng)文化,繼承傳統(tǒng)、推陳出新中華文化發(fā)展應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當代文明相協(xié)調,既保持民族性,又表達時代性。4、正確對待外來文化,面向時間,博采眾長,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優(yōu)點,在內容上和形式上主動創(chuàng)新。5、發(fā)揮人民群眾主體性作用,著眼于人民群眾不停增加精神文化需求。三、展望未來再創(chuàng)輝煌14/16小結:1、回望古代燦爛輝煌2、薪火相傳一脈相承3、展望未來再創(chuàng)輝煌源遠流長中華文化(歷程)(見證)(創(chuàng)造新輝煌)博大精深中華文化中華文化基本特征15/16文化是民族血脈,是人民精神家園,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chuàng)造活力。(1)加強社會主義關鍵價值體系建設。社會主義關鍵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方向。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2)全方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質。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弘揚時代新風。(3)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設優(yōu)異傳統(tǒng)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yōu)異傳統(tǒng)文化。加強和改進網絡內容建設,唱響網上主旋律。(4)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擴大文化領域對外開放,主動吸收借鑒國外優(yōu)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