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服務問題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3000字】_第1頁
【稅收服務問題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3000字】_第2頁
【稅收服務問題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3000字】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稅收服務問題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目錄TOC\o"1-2"\h\u1832稅收服務問題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 192651國外研究現狀 188282國內研究現狀 275733文獻總評 310192參考文獻 31國外研究現狀稅收服務的基本理論是,國外對稅收制度的理論研究要比中國快得多。17世紀中葉,英國古典統計學家威廉·佩蒂(稅制)在其《稅收》一書中提出,稅收應遵循稅收公平、稅收類型決策、稅收便利決策和稅收成本最小化四項原則。后兩項原則需要降低行政成本,以提高稅收質量和效率。1986年,英國政府宣布了《納稅人權利憲章》。20世紀80年代,新公共管理理論成為政府改革的一種思潮。其核心思想是將市場機制引入公共管理,強調政府、社會和市場的關系,弱化政府職能,鼓勵公共管理社會化。美國登哈特夫婦(2010)也對新公共管理理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政府不能站在公民的對立面。想要管理公民,作為服務提供者,他們需要及時了解公民的需求。在優化納稅服務方面,美國Devriesetal(2013)對政府工作績效評價方面研究了稅務機關和納稅人的關系,他認為做好納稅服務工作,必須要加強納稅服務體系的建設,稅務部門要想得到納稅的認可,必須加強服務,滿足納稅人實際需求。NabilaNisha(2016)在研究過程中強調,電子政務快速發展的同時,發達國家已經建立起獨立的電子稅務局,對部分較為落后的地區來說,體系還不夠完善,尤其是孟加拉國之類的發展中國家。在她看來,電子化申報的便利方式更能夠滿足納稅人的基本要求。越來越多納稅人希望能夠通過互聯網的便捷渠道來解決稅務申報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通過研究相關的因素,該學者發現網絡安全需求和創新績效等各個部分都能夠影響到稅務具體建設情況,也是影響納稅人滿意度的重要因素。他的研究還指出,電子政務服務的具體落實必須要建立在前期分析的基礎之上,只有這樣才能夠提供更好的規劃和實施意見。Hall,JoshuaC(2018)提到美國有著豐富的地方政府稅收歷史和良好的規定。在過去的五十年里,越來越強調提高效率、增強公平、減少溢出和改善經濟發展。FábioPereiraSilva(2019)對巴西稅務局在納稅服務方面的研究發現,如果征納雙方可以互相信任,納稅人會更積極履行義務,反之稅務機關必須實施一定的強制措施。這就要求稅務部門要優化服務,提升效率。Hadiwijaya,Hendra(2019)認為稅收制裁是對納稅人違規行為的一種預防手段,如果服務滿意度達不到預期,納稅人就會感到不滿。如果服務滿意度符合預期,納稅人就會感到滿意。如果服務滿意度超出預期,納稅人會非常滿意。Rifat,Afrin(2019)提到不遵守規定和稅收征管不力導致了電子報稅這一孟加拉國新興的電子政務服務的啟動。電子稅務服務很方便,但這些服務的質量同樣重要。Maswadeh,Sanaa(2020)認為稅務部門必須制訂戰略計劃,發展和跟進與計算機化稅務服務有關的現代技術。特別是通過電子稅收征繳系統等方式與納稅人聯網收稅,以保證完稅的速度、計算的準確性,提高辦稅效率。2國內研究現狀“納稅服務”于1990年由全國稅收征管會議首次提及。當時的稅收制度包括在稅收征管中。黃義宏(2009)將稅務服務劃分為廣義的和狹義的稅務服務,認為廣義的稅務服務應稱為“稅務服務”,包括政府、社會中介和志愿服務組織。其中,政府包括立法機構、司法機構和稅務機關管轄的執法機構。就內容而言,有稅收制度、稅收改革、公共關系、引導、納稅支持、稅收支持、稅后納稅交流等。從狹義上講,稅務部門僅指稅務機關為改善納稅人遵守稅法而提供的各種服務措施。李寧(2018)認為,稅務服務都是稅務機關承諾的稅務事項,但這些問題應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在稅收實踐方面,斐濟(2018)認為,納稅人可以根據納稅人服務的需要,高效、方便、準確、低成本地納稅,形成和諧的收付關系,履行納稅義務,為納稅人提供相應的保障。提高納稅人在“解放、管理、服務”改革中的利益,引導實現良好的稅收。鄭浩、彭朔(2019),必須實施“改革與服務解放”改革和服務型政府建設,努力形成政府的現代政府管理理念,打破政府自身改革的阻力和困境。著力塑造公民本位、社會本位、市場本位、權利本位的現代政府管理理念。宋麗穎,張安欽(2020)認為自然人公共服務滿意度的提高會顯著觸發其納稅遵從意愿的提升,道德認知水平的提高會有效驅動其納稅遵從意愿的改善。不僅如此,自然人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務滿意度還會激勵其更好地遵守道德,進而驅動其更積極地納稅遵從。陳振明(2021)認為政府改革與治理研究要研究西方的“新公共管理”運動及其后來的演變,也要關注西方之外的其他區域及國家的政府改革與治理實踐。夏志強,李天兵(2021)認為社會主義國家政府的權力是人民授予的,要努力完成“人民當家作主”的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人民參與政治生活。否則,即便政府提供公共服務,依然不是服務型政府。關于納稅服務效率,王夢婷,徐婧儀,管永昊(2018)認為,在大數據背景下,稅務機關構建了納稅服務優化流程,從整體上優化了信息共享機制。根據這一標準,他們建立了一個大型數據倉庫,用于標記和采訪納稅人,并使用各種大型數據支持工具生成納稅人的特定服務需求,在改進稅務服務系統和其他系統的幫助下推進納稅申報系統。通過服務效率檢查改善服務質量數據回流。楊昌義和張耀(2020)認為,“一次運行”改革是流程再造的具體體現,進一步追求服務型政府服務效率,政府流程再造導向服務。高效政府治理一直在積極推進“一次運行”的轉型與重構,以達到多層次的行政審批改革。黃恒學,史大寧,馮向陽(2021)是公共服務部門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部門分割、復雜的審批程序、信息孤島、監管滯后和繁雜的流程。3文獻總評綜上所述,國外對于納稅服務的研究起步較早,理論與實踐都相對較為全面,納稅服務水平比較高。各國專家學者均認為納稅服務具有重要地位,隨著電子政務的發展,對于納稅服務與互聯網相結合的研究也較多,可以為納稅服務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納稅服務作為稅務機關征管工作的基礎,國內學者對于納稅服務進行了豐富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總結,從不同視角和理論對納稅服務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如何運用提升地方納稅服務,且能適用于基層稅務機關,特別是辦稅廳,需要進一步的思索和探究方面的研究。參考文獻[1]安華.新公共管理視角下寧津縣稅務局納稅服務優化研究[D].山東大學,2020.[2]尚小薇.甘肅省金昌市納稅服務滿意度測量與提升研究[D].蘭州大學,2020.[3]胡澤剛.“互聯網+”納稅服務視角下的稅收遵從研究[D].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20.[4]夏志強,李天兵.服務型政府研究的理論論爭[J].行政論壇,2021,28(03):41-50.[5]鄭家昊.政府職能敘事的轉向與政府合作履職的興起[J].探索,2021,{4}(03):142-151.[6]黃恒學,史大寧,馮向陽.政府服務企業方式變革與創新研究[J].行政管理改革,2021(02):28-34.[7]李春根,羅家為.賦權與增能:“互聯網+政務服務”何以打造地方發展軟環境[J].中國行政管理,2021(05):47-52.[8]李燕.完善政務服務告知承諾制度推進信用承諾及服務型政府建設[J].宏觀經濟管理,2021(03):46-53.[9]邢占軍.群眾“全托型政府”期待與服務型政府建設[J].人民論壇,2021(02):48-50.[10]陳振明.全球政府治理變革浪潮的回顧與反思——了解政府改革與治理的區域類型[J].公共管理與政策評論,2021,10(04):3-11.[11]文建東.如何避免“失街亭”:論公共管理中的信任建立機制[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03):143-154.[12]“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研究”課題組,李志軍,張世國,牛志偉,袁文融,劉琪.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的理論邏輯、比較分析及對策建議[J].管理世界,2021,37(05):98-112+8.[13]李德國,鄭煒.服務設計如何推動公共部門的價值創造:一項針對辦事指南的混合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21(04):22-30.[14]胡海波.理解整體性政府數據治理:政府與社會的互動[J].情報雜志,2021,40(03):153-161.[15]楊黎婧.從單數公共價值到復數公共價值:“烏卡”時代的治理視角轉換[J].中國行政管理,2021(02):107-115.[16]伲永貴.公共價值視域下區域合作治理:現實困境與有效策略[J].現代經濟探討,2020(12):105-109.[17]陽盛益,張瑤.“最多跑一次”改革研究趨勢與評述[J].治理研究,2020,36(04):119-128.[18]周軍.多重失靈與優勢整合:跨部門合作網絡何以創造公共價值?[J].學海,2020(3):66-73.[19]仇葉.基層服務型政府建設中的服務泛化問題及其解決[J].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