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小題必練9:動能和動能定理⑴動能及動能定理;(2)應用動能定理求解多過程問題⑶應用動能定理求解多物體的運動問題。考以蓬就考以蓬就例1.(2019?全國III卷?17)從地面豎直向上拋出一物體,物體在運動過程中除受到重力外,還受到一大小不變、方向始終與運動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距地面高度h在3m以內時,物體上升、下落過程中動能E^^h的變化如圖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2。該物體的質量為()0 [ 2 3himA.2kgB.1.5kgC.1kgD.0.5kg【答案】C【解析】設物體的質量為m,則物體在上升過程中,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mg和豎直向下的恒定外力F,當Ah=3m時,由動能定理結合題圖可得-(mg+F)xAh=(36-72)J;物體在下落過程中,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mg和豎直向上的恒定外力F,當Ah=3m時,再1/11高考由動能定理結合題圖可得(mg-F)xAh=(48-24)J,聯立解得m=1kg、F=2N,選項C正確,A、B、D均錯誤。【點睛】本題考查動能定理,體現了模型建構素養。物體受到大小不變的外力,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相反,即上升時外力方向向下,下落時外力方向向上,這是解答此題的關鍵。1.汽車在一段坡度不變的山坡上勻速上行,速度大小為v,汽車發動機輸出功率為P。設汽車所受摩擦力大小恒為f,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汽車所受合外力對汽車所做的功為零B.汽車所受的摩擦力與重力對汽車做負功,支持力對汽車不做功C.汽車發動機輸出功率P=fvD.若汽車勻速上行的速度大小為2V,發動機輸出功率應為2P【答案】C【解析】汽車勻速上行,根據動能定理W=AEk=0,A正確;汽車受到的重力方向和汽車的位移方向夾角是鈍角,重力做負功,摩擦力方向和汽車位移方向相反,做負功,支持力始終和汽車的位移垂直,不做功,B正確;設山坡的傾角為B,因為勻速上升,則牽引力F二f+mgsin0,則汽車發動機輸出功率P=Fv=(f+mgsin0)v,C錯誤;若汽車勻速上行的速度大小為2v時,汽車的牽引力沒有變化,但是速度增加了2倍,則P'=F2V=2P,D正確。2.(多選)在工廠的流水線上安裝有足夠長的水平傳送帶,用水平傳送帶傳送工件,可以大2/11高考大提高工作效率,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以恒定的速率V運送質量為m的工件,工件以v0(v0<v)的初速度從A位置滑上傳送帶,工件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為^,已知重力加速1B.因傳送工件電動機多做的功為2m(V2-”)1C.傳送帶的摩擦力對工件所做的功為2m(v-v0)2(v-VolD.工件與傳送帶的相對位移為『—(py【答案】AD【解析】工件滑上傳送帶后先做勻加速運動,pmg=ma,a=pg,相對滑動時間為t=7Vo,pyA項正確;因傳送工件電動機多做的功W=pmgvt=mv(v-v0),B項錯誤;根據動能定理1 v+v傳送帶對工件做功W1=2m(v2-v2),C項錯誤;工件與傳送帶的相對位移Ax=vt--y^t(V-v0)2「 ,D項正確。ppg3.如圖,一半徑為R粗糙程度處處相同的半圓形軌道豎直固定放置,直徑POQ水平。一質量為m的質點自P點上方高度R處由靜止開始下落,恰好從P點進入軌道。質點滑到軌道最低點N時,對軌道的壓力為4mg,g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表示質點從P點運動到N點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則()3/11高考1A.W”mgR,質點恰好可以到達Q點1B.W>/mgR,質點不能到達Q點1C.W=/mgR,質點到達Q點后,繼續上升一段距離D.Wv/gR,質點到達Q點后,繼續上升一段距離【答案】C【解析】根據動能定理得P點動能Ekp=mgR,經過N點時,由牛頓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Kr式可得4mg-mg=mR,所以N點動能為E^^mgR,從P點到N點根據動能定理可31得mgR-W=/mgR-mgR,即克服摩擦力做功W”mgR質點運動過程,半徑方向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即Fn-mgcosB=ma=m-R,根據左右對稱,在同一高度處,由于摩擦力做功導致在右邊圓形軌道中的速度變小,軌道彈力變小,滑動摩擦力f="N變小,所以摩31擦力做功變小,那么從N到Q,根據動能定理々點動能Ek_=-mgR-mgR-W'=-mgRkQ2 2-W’,由于Wv/gR,所以Q點速度仍然沒有減小到0,會繼續向上運動一段距離,對照選項,C項正確。4.質量為m的小球在豎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運動,其丫-1圖象如圖所示(豎直向上為正方向,DE段為直線),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4/11高考A.t3~t4時間內,小球豎直向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B.t0~t2時間內,合力對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負功一Vc.o~t2時間內,小球的平均速度一定為當1D.t3~t4時間內,拉力做的功為5m(v3+v4)[(v4-v3)+g(t4-13)]【答案】D【解析】t3~t4時間內小球做豎直向上的勻減速直線運動,A錯誤;to~t2時間內小球速度一直增大,合力對小球一直做正功,B錯誤;0~t3時間內小球的運動不是勻變速運動,不v/ 11 1等于寸,C錯誤;t3~t4由動能定理得WF-mgh=/mv4-,mv2,且h=/(v4+v3)(t4-13),1解得WF=2m(v3+v4)[(v4-v3)+g(t4-13)],D正確。.(多選)如圖所示,在傾角為0的斜面上,輕質彈簧一端與斜面底端固定,另一端與質量為M的平板A連接,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B靠在平板的右側,A、B與斜面的動摩擦因數均為L開始時用手按住物體B使彈簧處于壓縮狀態,現放手,使A和B一起沿斜面向上運動距離L時,A和B達到最大速度v。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A和B達到最大速度v時,彈簧是自然長度B.若運動過程中A和B能夠分離,則A和B恰好分離時,二者加速度大小均為g(sin05/11高考+pcos0)1C.從釋放到A和B達到最大速度v的過程中,彈簧對A所做的功等5Mv2+MgLsin0+pMgLcos01D.從釋放到人和B達到最大速度v的過程中,B受到的合力對它做的功等^mv2【答案】BD【解析】A和B達到最大速度v時,A和B的加速度為零。對AB整體,由平衡條件知kx=(m+M)gsin0+M(m+M)gcos0,所以此時彈簧處于壓縮狀態,故A項錯誤;A和B恰好分離時,A、B間的彈力為0,A、B的加速度相同,對B受力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知,mgsin0+pmgcos0=ma,得a=gsin0+pgcos0,故B項正確;從釋放到A和B達到最大速度v的過程中,對AB整體,根據動能定理得W彈-(m+M)gLsin0-p(m11+M)gcos01=2m+”加2所以彈簧對人所做的功W彈=2(m+M)v2+(m+M)gLsin0+M(m+M)gcos8L,故C項錯誤;從釋放到A和B達到最大速度v的過程中,對于B,1根據動能定理得B受到的合力對它做的功W△=AEk=-mv2,故D項正確。合k2.如圖所示,豎直平面內放一直角桿MON,OM水平,ON豎直且光滑,用不可伸長的輕繩相連的兩小球A和B分別套在OM和ON桿上,B球的質量為2kg,在作用于A球的水平力F的作用下,A、8兩球均處于靜止狀態,此時OA=0.3m,OB=0.4m,改變水平力F的大小,使A球向右加速運動,已知A球向右運動0.1m時速度大小為3m/s,則在此過程中繩的拉力對B球所做的功為(取g=10m/s2)()6/11高考A.11JB.16JC.18JD.9J【答案】C【解析】A球向右運動0.1m時,vA=3m/s,OA=0.4m,OB,=0.3m,設此時nBA3O=a,則有tana=4。由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可得vAcosa=vBsina,解得vB=4m/s。1以B球為研究對象,此過程中B球上升高度h=0.1m,由動能定理,W-mgh及mv^,11解得輕繩的拉力對B球所做的功為W=mgh+]mvB2=2x10x0.1J+2x2x42J=18J,選項C正確。.(多選)如圖所示,內壁光滑半徑大小為R的圓軌道豎直固定在桌面上,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靜止在軌道底部A點。現用小錘沿水平方向快速擊打小球,擊打后迅速移開,使小球沿軌道在豎直面內運動。當小球回到A點時,再次用小錘沿運動方向擊打小球,通過兩次擊打,小球才能運動到圓軌道的最高點。已知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始終未脫離軌道,在第一次擊打過程中小錘對小球做功W「第二次擊打過程中小錘對小球做功W2。設先后兩次擊打過程中小錘對小球做功全部用來增加小球的動能,貝第的值可能是()12 3A.-B.-C.'D.12 3 4【答案】AB【解析】第一次擊打后球最高到達與球心。等高位置,根據動能定理,有:W^mgR,兩1次擊打后可以到達軌道最高點,根據動能定理,有:W1+W2-2mgR=2mv2,在最高點,7/11高考V2 3 W12有:mg+N=mR>mg,聯立①②③解得:Wi<mgR,W/^mgR,故,故A、正確,C、D錯誤。.如圖所示,上表面水平的圓盤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小物塊從圓盤邊緣上的P點,以大小恒定的初速度v0,在圓盤上沿與直徑pq成不同夾角e的方向開始滑動,小物塊運動到圓盤另一邊緣時的速度大小為V,則丫2-8$9圖象應為()【答案】A【解析】設圓盤半徑為r,小物塊與圓盤間的動摩擦因數為^,由動能定理可得-|Jmg.2rcos1 1e=2mv2-2mv2,整理得V2=Vo-4pgrcos0,可知v?與cose為線性關系,斜率為負,故A項正確,B、C、D項錯誤。.(多選)如圖所示,物塊A、B、C、D的質量都是m,并都可看作質點,四個物塊用細線通過輕質滑輪連接。物塊B與C、C與D、D與地面的距離都是L。現將物塊A下方的細線D.A上升的最大高度是飛【答案】AD8/11高考【解析】設物塊D落地時速度為看,在D落地過程中,對四個物塊應用動能定理有3mgL11-mgL=,x4mv2;在物塊C落地過程中,對三個物塊應用動能定理有2mgL-mgL=/xTOC\o"1-5"\h\z1 而3mv2-]x3mv2,聯立解得v2s?-,A正確,B錯誤;之后物塊B勻速下降直到落地,A勻速上升,至此A已上升了3L的高度;再往后物塊A做豎直上拋運動,還可以上升V25L 23h=W=z,A上升的最大高度H=h+3L="L,C錯誤,D正確。2g6 610.多級火箭是由數級火箭組合而成的運載工具,每一級都有發動機與燃料,目的是為了提高火箭的連續飛行能力與最終速度。現有一小型多級火箭,質量為M,第一級發動機的額定功率為P,先使火箭由靜止豎直向上做加速度為a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若空氣阻力為f并保持不變,不考慮燃料燃燒引起的質量變化及高度不同引起的重力變化,達到額定功率后,發動機功率保持不變,直到火箭上升達到最大速度時高度為H。試求:(1)第一級發動機能使火箭達到的最大速度。(2)第一級發動機做勻加速運動的時間。(3)第一級發動機以額定功率開始工作,直到最大速度時的運行時間。【解析】(1)由題意知火箭達到最大速度時加速度為零,設發動機牽引力為F,則:F=f+Mg額定功率為P,所以最大速度有⑵由題意知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a不變,功率為P,設勻加速運動的最大速度為%時間為%,此時牽引力為F_則有:F「(f+Mg)=Ma9/11
高考v1=at1聯立解得:t二尸。1(Ma+f+Mg)a(3)設以額定功率開始工作,直到最大速度的時間為t,則根據動能定理有:111Pt-(f+Mg)(H-2ma12)=^Mvm2-嚴9由(1)可知:由(1)可知:v=—= mFf+MgP(Ma+f+Mg)P2a(f+Mg+Ma)聯立解得:t=/MP2、+(f+Mg)P2a(f+Mg+Ma)11.如圖所示,光滑圓弧AB在豎直平面內,圓弧B處的切線水平,A、B兩端的高度差為1=0.2m,B端高出水平地面h2=0.8m,O點在B點的正下方,將一確定的滑塊從A端由靜止釋放,落在水平面上的C點處。取g=10m/s2。求:(1)落地點C到O的距離xOC;⑵在B端平滑連接一水平放置長為L=1.0m的木板MN,滑塊從A端釋放后正好運動到N端停止,求木板MN與滑塊間的動摩擦因數;(3)若將木板右端截去長為AL的一段,滑塊從A端釋放后將滑離木板落在水平面上P點處,要使落地點P距O點的距離最遠,則AL應為多少?距離s的最大值為多少?1【解析】(1)滑塊從光滑圓弧AB下滑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得:mgh1=2mvB2-0得vB=、::2ghi=2m/s10/11高考滑塊離開B點后做平拋運動,則:1豎直方向:h2=?gt2水平方向:X=vBt匹聯立得到X二VB\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鄉村旅游與鄉村振興戰略結合下的2025年市場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數字化時代的遠程教育管理新模式
- 知行統一與體驗成功
- 王魯嬌-項目活動《有趣的影子》公開課教案教學設計課件案例試卷
- 高一英語試題答案解析聽力原文-1
-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1課鴉片戰爭省公開課一等獎新課獲獎課件
-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9古詩四首省公開課一等獎新課獲獎課件
- 計算機教學課件8086指令系統
- 防腐油木桿創新創業項目商業計劃書
- 九年級物理上冊第15章電能與電功率達標測試省公開課一等獎新課獲獎課件
- 粵公正立案操作方法
- 靜脈輸液治療護理質量管理查檢表
- 市場營銷原理與實務形成性測試1-4答案
- 儲罐計算書模板
- 水下作業工程監理實施細則(工程通用版范本)
- 學科教學中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結題報告
- GB/T 9724-2007化學試劑pH值測定通則
- GB/T 31301.4-2015制鞋機械安全要求第4部分:鞋類成型機
- 汽車租賃合同協議免費下載版5篇
- 小學二年級數學應用題大全附完整答案【名校卷】
- 箱梁預制場建設施工危險源辨識及風險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