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1第1章城市發展規劃本章內容簡介:城市經過四個發展階段后完成了城市化三過程,不斷完善著城市規劃理論和城市擴展方式,城市立體化發展擴充了城市容量,深化了城市功能和城市規劃內容。
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2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內容簡介1城市化過程2城市規劃理論3城市空間容量4城市地面空間結構5城市地面空間規劃第一節城市化過程主要內容提要1.1.1城市的形成1.1.2城市擴大四段1.1.3城市化過程1.1.4城市化與工化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41.1.1城市的形成1、什么是城市城市=城+市≠城+市反映城市的變遷居民聚居點=城市+鄉村2、城市的形成自然狩獵→原始聚落(固定居住點)→原始村落---→城市原始社會→1萬年前→5000年前→2000年前第1次勞動大分工第2次勞動大分工城市來源于從事商業交換活動并具有防御功能的居民集聚點。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51.1.1城市的形成古代城市的選址防御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筑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
—《淮南子?原道訓》交通方便(外部交流的需要)自京師東西南北,歷山川,經君國,諸殷富大都,無非街衢五通,商賈之所湊,萬物之所殖也。
—西漢《鹽鐵論》載桑弘羊言環境容量(城市容量、持續發展的需要)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必參相得。
—《禮記?王制》良好的生存環境(宜居生存的需要)凡立國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廣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規矩,道路不必中準繩。
—《管子?乘馬》人之居處,宜以大地山河為主。
—《陽宅十書》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61.1.2城市擴大四階段城市發展的一般規律是先集中后分散的過程第一階段應用機器的聚集效應使城市規模外延擴大工人集中在工廠(18世紀下半葉)工廠附近形成集中村鎮(工業革命后)村鎮逐漸發展成為城市(機器廣泛應用后)聚集效應使城市擴大第二階段城市再開發完成城市規模的內涵式擴大1.20-30年代美國拆除貧民窟建造摩天大樓、改善城市環境;二戰后的歐洲、日本。戰后重建,修復家園運動。城市再開發大體上包括地區修復、地區保全、地區再開發三種基本方式。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71.1.2城市擴大四個階段第三階段城市郊區化和再城市化完成了城市規模外延和內涵并行發展。
城市郊區化現象(suburbannization)城市郊區的生活環境和方式提升到接近城市水平,中青年一代繼續遷出城市中心到大城市郊區;
50年代后期再城市化(reurbannization)現象。城市復興運動。第四階段大都市區、城市帶實現城市的泛城市化外延擴大。公路網不斷向城市外延伸和通訊信息技術高速發展,新興產業企業遷移到距離大城市更遠的城鎮城市周圍的小城鎮成為地域經濟發展的極核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81.1.2城市擴大四個階段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91.1.3城市化過程城市化過程有兩個特征城市人口的增加(絕對數量,相對數量)城市數量的增加(絕對數量,城市密度)城市化水平評價體系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指標以城市人口占地域總人口的比例(相對數量)當城市化水平超過50%,基本實現城市化;當城市化水平超過70%,高度城市化。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101.1.3城市化過程世界城市化的進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1730-1850年為第一階段,英國基本上完成了城市化,世界上第一個城市化水平超過50%的國家。1851—1950年是第二階段,歐洲和北美等發達國家基本實現城市化。城市人口總數從4000萬增加到4.49億,城市化水平達到51.8%。1950-1990年是第三階段,全世界基本上實現了城市化。世界城市化水平由1950年的28.4%上升到1990年的50%。
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111.1.3城市化過程世界各個國家間城市化水平是不均衡發展的。,1850年英國實現城市化時,美國還是一個鄉村國家。1860-1920年間,美國實現了城市化,城市化水平20%發展到超過50%。在一個國家地域內城市化發展是不均衡的。美國的城市化發展過程是:東部地區最早實現高度城市化。二戰期間,國防工業使西部城市迅速發展。上世紀90年代后人口向南部、西部邊陲地區流動。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121.1.3城市化過程發展中國家城市化起步晚,歷史短,速度快。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可歸納為三種模式:(1)控制型城市化,即人口向城市的流動受到政府的嚴格控制,如中國、南非和伊朗。(2)過度城市化,如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3)城鄉高遷移率和低城市化率并存的城市化,如印度。超前城市化(over-urbanization)滯后城市化()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131.1.3城市化過程發達國家的城市化過程:逆城市化現象(城市郊區化、泛城市化)先于北歐和西歐,隨后丹麥、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英國、美國和日本等,其中在西歐和美國表現較為突出。逆城市化特征(人口負增長率、城市群)世界十大城市群波士頓-紐約—華盛頓大都市連綿帶、芝加哥—匹茲堡大都市連綿帶、圣地亞哥一舊金山大都市連綿帶、英國倫敦一伯明翰一利物浦和曼徹斯特大城市集聚區、巴黎一魯昂一勒阿弗爾城市集聚區、荷蘭蘭斯塔德城市集聚區、萊因一魯爾大城市集聚區中國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上海、南京、杭州、寧波為中心)廣州、深圳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北京、天津、青島、沈陽、大連為中心的環渤海城市群未進入十大城市群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14城市化進程三階段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15城市人口紐約(美國)1230倫敦(英國)870東京(日本)670巴黎(法國)550上海(中國)530布宜諾斯艾利斯(阿)500芝加哥(美國)490莫斯科(前蘇聯)480加爾各答(印度)440洛杉磯(美國)400城市人口東京(日本)2880墨西哥城(墨)1780圣保羅(巴西)1750孟買(印度)1740紐約(美國)1650上海(中國)1400洛杉磯(美國)1300拉各斯(尼日利亞)1280加爾各答(印度)1270布宜諾斯艾利斯(阿)12301950、2000年世界十大城市的變化
1.1.3城市化過程/城市人口絕對數量的增加占墨西哥總人口的16.8%占阿根廷總人口的30%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16年份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億)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億)城市化水平(%)19504.4753.82.8717.019605.7160.54.6022.219706.9866.66.7325.419807.9870.29.6629.219908.7772.513.5733.620009.5074.419.5739.3201010.1176.026.1246.21.1.3城市化過程/城市人口相對數量的增加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城市化比較
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171.13城市化水平比較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18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長發展中國家農村人口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發達國家城市人口發達國家農村人口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長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19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長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20
時間
世界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1810年11900年111960年
114
62
521980年222
103
1191990年
2882000年3912025年(預計)
639
153
486100萬以上的大城市發展狀況1.1.3城市化過程/城市數量的增加大城市特大城市不斷增多;出現城市群或城市帶.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211.1.3城市化過程/中國城市化過程中國城市數量增長時間城市數量/個增速/個/年1949132197819361/301988434241/101997668234/9中國城市化率變化
時間發展時期人口流動現象增加/萬人城市化率/%1950起點11.21950-1957正常發展農民進城鎮、工礦就業378015.41958-1965大起大落309618.01966-1978萎縮干部下放農村、知青上山下鄉420017.1-17.91979以后健康發展部分農民進鎮落戶41.8*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221.1.3城市化過程/城市區域擴張1984年中國295個城市市區土地面積占全國面積的7.6%。1996年,由于城市數量增加和自身規模擴大,城市市區土地面積已占全國面積的18%。1986-1996年的10年間,全國31個特大城市占地規模擴大50.2%;全國非農業建設占耕地2963萬畝(韓國耕地總和);1991-1995年全國減少水田1004萬畝(我國人均耕地1.44畝)。
1911年54萬人1949年538萬人1990年1324萬人圖1.2上海市市區地域擴展變化圖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231.1.3城市化過程/城市區域擴張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241.1.4城市化與工業化工業化與城市化是互相促進的。工業化初期,工業化占據經濟發展主導地位,引起產業結構轉變,產業結構影響就業結構變化,就業結構帶動農業人口向城鎮的遷移;工業化中期,工業分工的深化,服務業吸引非農產業就業、第三產業的產出增長作用于城市化進程。工業化后期,工業化作用減弱,城市化服務業功能強化。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251.1.4城市化與工業化工業化推動城市化機器產生的工業革命創造了城市;工業化的發展擴大了城市規模新興工業產生了泛城市化現象高度的工業化產生了“城市病”現象。正常的城市化是與工業化水平成正比的發展。錢納里等人按人均GDP水平將國家的工業化分為4個不同的階段,錢納里的一般標準工業化模型。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261.1.4城市化與工業化工業化階段人均GDP/美元1964年1970年1982年1996年1998年a1998年b第1階段200-400280-560728-14561240-24801200-24003010-5350第2階段400-800560-11201456-29122480-49602400-48005350-8590第3階段800-15001120-21002912-54604960-93004800-90008590-11530第4階段1500-24002100-33605460-87369300-148809000-1660011530-16850表1.1人均GDP水平變動所反映的工業化階段
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271.1.4城市化與工業化工業的產業結構主要運用兩類經濟指標:各產業的資本數量所占比例,各產業就業人數所占比例;各產業創造國民收入及其在全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第一個階段(準工業國家),制造業產出比重為18%。工業化中期階段:第一產業產出比重20%以下、第二產業比重高于第三產業且在GDP結構中占最大比重。工業化后期階段:第一產業比重10%左右、第二產業的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此后第二產業的比重相對穩定或下降。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281.1.4城市化與工業化賽爾奎因和錢納里產業結構模式(1989)人均GDP/美元產業結構(%)人均GDP/美元產業結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10048.021.031.0100022.839.237.830039.428.232.4200015.443.441.250031.733.434.640009.745.644.7目前世界大城市從第二產業主導轉變成到第三產業主導、從傳統制造業主導轉變到高科技產業主導、從水平空間經濟結構到垂直空間經濟結構。
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291.1城市化過程功過評價促進社會的進步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縮小城鄉間的差距;改善地區的產業結構;推動城市工業化;促進區域科技和文化進步;提高區域的整體發展水平;城市文化輻射到鄉村。對地理環境不良影響空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垃圾污染、噪聲污染。改變破壞原有生態環境,全球變暖,酸雨等;濕地減少,植被破壞。造成地面沉降;城市化降低生活質量;交通擁擠、堵塞停車、事故多;就業困難、失業人數增多;居住環境差、住宅密度高;社會問題多刑事犯罪高造成資源緊張城市土地資源、水資源能源供應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30第二節城市規劃經典理論2.1古典城市規劃理論2.2近現代城市規劃理論2.3現代城市規劃理論2.4中國城市發展政策第1章城市的形成與發展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31城市定義城市的定義古代城市:人類居住地,商業貿易中心。城市經濟學:各種活動因素在一定地域上的大規模的集中生態學家:人工建造的聚居場所,是當地自然環境的一部分。列寧:城市是經濟、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雅典憲章:城市具有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古代城市中古城市中世紀城市近現代城市產生城市封建社會工業革命現代城市二戰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32城市的職能變化3、城市的實質城市是人類聚居的形式之一城市是一定區域的中心城市是人類文明的搖籃和藏庫城市是一種社會的活動方式城市的特征:非農業的(第二、三產業)職能高度密集的生活居住空間較為確定的領域界限公共的人工環境和人工景觀
城市的職能:
非農業人員的居住場所,農業生產技術、信息的交流場所宗教、文化、藝術的活動場所商品交易的場所保衛居民生活、工作的防御工具現代城市體現了人口、產業結構和行政。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332.1古典城市規劃理論1、古典城市規劃古代的城市,由于其規模較小,實際上是城堡的建設規劃。《建筑十書》中有記述,中國城市也是這樣。中國古代的城市規劃理論將在后面單獨講解2、近現代城市規劃理論與實踐為了解決社會發展,尤其是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很多社會學家提出了各式各樣的理論,在城市規劃建設方面也進行了很多理論探討和實踐。其中有不少對后來的城市規劃學科發展起到了啟迪和指導作用。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342.1古典城市規劃理論19世紀初,“新協和村”方案自給自足1882年,帶形城市設想城市空間更接近自然。1901年,“工業城市”模式城市新空間的功能組合遠離擁擠、污染、雜亂1898年,“田園城市”模式健康、生活以及產業規模中心城5.8萬人農業地帶圍繞
1922年,“衛星城市”理論規模3萬人城際聯系快速交通1918年,有機疏散理論緩解有機機能過分集中區域分單元集中城市功能1932年“廣畝城市”高速公路聯系工業和人口散布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352.2近現代城市規劃理論1922年,“立體城市”設想高架橋、地下多層交通體系高層建筑擴大城市綠地1983年,“立體城市”機動車全部地下非機動車全部地面1千米寬帶狀城鎮20世紀40年代,城市空間結構模式兩大派系芝加哥學派應用社會生態學方法研究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渦旋模式土地經濟學方法研究交通制約地價的軸狀模式土地利用狀態的地租決定論逐層分化土地模式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362.3現代城市規劃理論雅典憲章(1933)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組成部分城市的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城市與周圍地區作為一個整體考慮馬丘比丘憲章(1977)城市與區域聯系城市功能有機聯系北京憲章(1999年)規劃實質:達成社會公共利益和協調各種利益集團矛盾規劃要素:社會、經濟、環境;規劃特點:政策性、綜合性、長期性、地方性、可操作性;規劃目標:可持續發展
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37空想社會主義城市歷史背景烏托邦
1516年英國人托馬斯?莫爾(1478—1535)著作《烏托邦(Utopia)》,提出理想之邦,有50個城市,距離一天為限,與鄉村緊密結合。每戶一半人在城市,一半人在鄉村,二年輪換。街道寬200英尺。門不閉戶,以廢除私有財產觀念。生產物資放在公共倉庫,按需領取。公共食堂,公共醫院。中國的《桃花源記》歐文的新協和村
羅伯特?歐文(英1771—1858)主張建立嶄新的社會組織,提出未來社會按公社組成,人數500—2000,土地國有,實行部分共產主義。1817年提出“新協和村”,人數300—2000,人均耕地0.4公頃。村內設公共設施,周圍是住宅,附近有工廠。村外有耕地、牧場和果園。產品統一分配、財產共有。1825年,歐文帶900人從英國到美國印地安那州,用15萬美元購買了12000公頃土地,建設新協和村。但不久就全部失敗。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38空想社會主義城市理論背景傅立葉的公社
查勒斯?傅立葉(法1772—1837)1829年發表《工業與社會的新世界》,主張建立1500—2000人的公社,廢除家庭小生產,減少家務勞動。建設可以容納400個家庭(1620人)的巨大建筑(“法蘭斯泰爾”)。1871年,戈定按照傅立葉的理論在蓋斯建設了“法蘭斯泰爾”。空想社會主義城市的意義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這是不可能實現的空想把城市作為一個經濟實體、一種社會現象提出將城市建設與社會改造相結合提出解決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問題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39田園城市理論背景霍華德(1850—1928)在1898年發表《明天—一條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902年再版時更名為《明日的田園城市》。共出六版,霍華德提出城鄉結合的模式,以解決大城市的擁擠、衛生等問題。三磁力圖解田園城市城市規模為3.2萬人,2400公頃。其中城市居住3萬人,城市用地400公頃;農村居住2000人,農業用地2000公頃。田園城市群當城市規模達到3萬人以上時,則要新建設一個城市,形城市群:中心城市5.8萬人,總人口25萬人。城市間用快速交通聯系。霍華德1899年組織田園城市協會,1903年組織了田園城市有限公司,籌集資金,在距倫敦東北56公里的地方購置土地,建立了第一座田園城市—萊徹沃斯。為衛星城鎮理論提供了基礎。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40衛星城市歷史背景衛星城的理論基礎霍華德的田園城市其追隨者恩維提出大城市疏散人口問題反磁力理論衛星城的實踐1912—1920年,巴黎規劃在周邊16公里范圍內建設28座居住城市(含生活服務設施)----“臥城”1918年,沙里寧按照有機疏散理論制定大赫爾辛基規劃,主張在衛星城鎮中設置一定數量的就業崗位。魏林比1928年,在編制大倫敦規劃時,提出大城市人口疏散應與地區的工業與人口分布的規劃相結合。二次大戰后,歐洲重建時,普遍新建了一批衛星城,英國第一批建設了8座,如哈羅衛星城等。獨立的衛星城。英國60年代的米爾頓?凱恩斯。在倫敦西北80公里,占地9000公頃,人口25萬。----就業平衡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41帶形城市歷史背景1882年,西班牙工程師亞?伊?馬塔發表了帶形城市的設想,即沿著一條高速、高運量的軸線無限延伸,以取代傳統的由核心向外展延的城市形態。1882年,馬德里外圍建設了一個4.8公里的帶形城市,1892年設計了馬德里外圍的馬蹄形城市。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42鄰里單位理論歷史背景小區與居住區規劃鄰里單位產生的背景道路密集,街坊地塊小機動車發展,速度增加,車禍較多居住方式不適應,臨街住宅不安寧鄰里單位理論的主要內容鄰里單位為小區的“細胞”小學、托幼不穿越交通道路,以此控制鄰里單位規模內部設置服務設施不同階層的居民居住在一起,改良主義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43其他理論與實踐城市美化運動1893年,芝加哥舉辦紀念哥倫布博覽會。整齊劃一的會場使人感到城市總體規劃設計的巨大潛力。紀念哥倫布博覽會的負責人丹尼爾?伯納姆提倡以林蔭大道、廣場、公共建筑為核心的宏偉壯麗的城市整體設計。1909年,發表芝加哥城市規劃,形式主義、忽視社會經濟問題問題突出,對城市的影響僅限于局部。城市美化運動持續15年。(我國現在流行的城市綠化、美化——大草坪、廣場、一條街……)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44其他理論與實踐柯布西埃與《明日的城市》城市規劃觀:注重技術功能、高密度、不同建筑形式、高效交通,提倡城市集中主義。1922年,假設300萬人的城市,其中40萬人居住在24座60層的摩天大樓中,60萬人居住在多層連續板式樓中,200萬人居住在花園住宅中。1925年巴黎中心區改建規劃,16棟60層的辦公大樓,地面開敞。1933年設計“光明城”,城市中心為容納2700人的居民聯合體。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45一些其他相關文獻1976年,聯合國溫哥華《人類居住宣言》1980年,聯合國人口基金組織、各國大城市市長會議發表《關于人口與未來的羅馬宣言》1981年,國際建筑師協會《華沙宣言》1982年,國際城市與區域規劃家協會《居者有其屋》。1983年,歐洲議會《城市復興運動》1984年,關于古城保護的《威尼斯宣言》1985年,《巴塞羅那人口宣言》1987年,關于城市綠化的《大阪宣言》2023/9/246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2.3現代城市規劃理論(小結)現代城市規劃學科發展三階段以衛生條件改善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的物質空間形態規劃,以促進經濟發展為主的人口和產業用地布局規劃,以促進社會公平為主的社區規劃。城鎮空間結構的研究已經由關注空間變化過程和空間集聚過程轉到關注空間關聯過程和空間重組過程;基于區域生態觀的城鄉空間統籌成為規劃界研究的熱點和趨勢。2023/9/247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2.3我國的城市發展政策“多層次、非均衡、逐步推進、協調發展”
多層次:大中小規模的城市都要發展非均衡:不同經濟地帶,突出重點,非齊頭并進逐步推進:各個層次的城市逐步向更高一級有序發展;遵循世界城市化一般規律不能超階段。協調發展:人口的城市化產業結構現代化,社會經濟協調發展。2023/9/248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2.3我國的城市發展政策東部地區嚴格控制大城市,重點發展中型城市,有選擇地發展小城市。中部地區適度發展大中城市,合理發展小城市。西部地區大力發展各類城市,特別是大中城市。第3節城市空間容量內容簡介3.1城市空間容量3.2空間容量計算3.3城市人口規模第1章城市的形成與發展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503.1城市空間容量城市容量:城市空間容量或城市環境容量城市空間在一定時間內,對城市人口、靜態物質和各種城市活動的綜合容納能力。人口容量一般以人口密度衡量;建筑容量以建筑密度表示;交通容量通常為常年總客流量和運量;土地容量表現為各種用地指標。城市容量有理論容量和實際容量的區別。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513.1城市空間容量理論容量城市在一定發展階段的各種制約因素影響范圍內可能達到的最大容量值。理論容量計算原則是根據城市性質、自然條件和經濟地位、發展遠景等因素綜合確定。實際容量城市在形成和發展的某個階段,以及特定的自然、社會、經濟條件下所形成的城市容量,即實際存在的現有城市空間容量。實際容量計算原則應以現狀作為統計的基礎,扣除屬于暫時保留和利用的一部分內容,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523.1城市空間容量理論容量大于實際容量表示城市發展不充分、有發展潛力的空間。理論容量等于實際容量表示城市處于發揮其機能的最佳狀態,空間得到了充分利用,并具有良好的發展活力。當理論容量小于實際容量,表示城市出現了惡性膨脹,城市病已經或即將出現。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533.2空間需求量計算一次空間需求量影響規劃內容的主導因素,二次空間需求量,測算與主導因素有關的城市其他因素,三次空間需求量測算二次空間相應的因素,資源分配,空間總需求量和城市空間資源量上部空間、地面空間和地下空間提高城市生活質量的元素居住、交通、防空、基礎設施的需求量。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543.2空間需求量計算規劃城市容量預測步驟第一步,決定分析預測內容。以萬人占有空間數量為最終指標;城市生態指數為最終指標。第二步,對關鍵因素進行定性分析。把城市人口的增長因素作為關鍵因素;分年度計算城市人口規模,列出近期發展目標和遠期發展目標。第三步,對各種容量指標進行定量分析。擬定各項指標的評價標準值。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55生態城市指標體系生態綜合指數城市結構城市功能城市協調人口結構基礎設施城市環境城市綠化物質還原資料配置生產效率社會保障城市文明持續發展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563.3城市人口規模城市規模是指城市人口、用地、建筑、公共設施、城市基礎設施等規模的綜合。城市規劃人口規模指城市規劃期限末達到的城市人口總數。城市人口構成人口性質:常駐(非農業人口、農業人口)、暫住人口、流動人口性別構成:男性:女性女性為100年齡構成:托兒、幼兒、小學、中學、成年、老年家庭構成:家庭人口數量勞動構成:勞動人口(基本、服務),撫養人口職業構成:3大產業,13類行業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57城市人口規模預測方法自然增長是指人口再生產的變化量機械增長是指由于人口遷移所形成的變化量勞動平衡法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采用職工帶眷系數法遞推法統計分析法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58城市人口規模預測方法類比法城市規模類比城市功能類比城市地域類比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59分類人口數量城市/座特大城市100萬人以上37大城市50萬人—100萬人48中等城市20萬人—50萬人205小城市20萬人以下,最低限6—8萬人378城鎮2000人以上1.9萬以上全國20萬人以上668我國城市規模的分類(1998年底)國際上尚無統一的劃分標準。從人口規模上劃分,城市或城鎮的標準有:美國為2500人;英國為3500人;法國為5000人;印度為5000人;俄羅斯為1000~2000人。國際統計學會建議,2000人以上的居民點算作城市居民區。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60城區用地/km2人口/萬人密度萬人/km2GDP城市建設城市常住總值/億元人均/萬元/人城市中心區5005005505501.139007.1通州副中心11080110751.035103.9順義、亦莊509090501.039002.6昌平、房山、大興、石景山406060401.0平谷、懷柔、密云、延慶1515-3515-35151.0全城合計890725-765150780013.6北京市1997-2010城市規劃指標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61區位土地面積/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萬人人口密度總量比例數量比例萬人/km2全市城區2005年639310016001000.25內環線以內中心城區1001.5636722.943.67外環線以內城區6209.7091557.191.48外環線以外城區567390.363139.440.11上海市城區人口密度(2005年)第4節城市地面空間結構內容簡介4.1城市地面空間結構4.2城市地面空間形態4.3城市地面空間分布第1章城市的形成與發展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63城市空間結構是指城市各物質要素在某一時段的空間分布效應、外在形態和演化過程。城市空間結構在層次上分為三個層面及尺度的空間狀態.內部空間城市各功能區外部空間衛星城、郊區、飛地群體空間城市間、城鄉間城市空間結構的內涵用密度、布局和形態評價。城市密度表現城市內部不同地段土地利用的強度,反映城市不同地段經濟活動聚集程度。城市布局指城市地域的結構和層次,城市內部各種功能用地比例。城市形態指城市空間結構的整體形式,是城市空間布局和密度而形成的城市三維形狀和外瞻的表現。4.1城市地面空間結構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64早期城市空間結構形成核心以宗祠、宮室、廣場、市場等為中心。公元前1世紀古羅馬以社會活動中心為城市空間的核心。中世紀初期,西方城市都以教堂成為城市的中心。4.1城市地面空間分布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65漢代西安城市漢代西安城市形態在先秦城市空間布局:筑城衛君-分階層,圍郭衛民-階層群居。周王朝:宮城-王宮城郭-家庭居住唐長安城中軸線對稱的方格路網,居住分布采用理坊制。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布局是三套方城、官城居中;軸線對稱布局。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66隋唐洛陽城布局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67唐朝西安古城復原圖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68隋唐西安古城復原物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691.4.1城市空間結構層次城市的內部空間,以主城為主,最基本的空間實體,反映城市的本質現象及趨勢;城市的外部空間(郊區、衛星城、“飛地”),最為活躍地區,反應城市的成長以及可能的演化方向;城市的群體空間,為城市的區域腹地,反映城市與城市、城市與區域之間更為宏觀的關系。
柏林-勃蘭登堡都市分布圖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701.4.2城市空間結構內涵城市密度表現內部空間土地利用強度,反映城市經濟活動聚集程度。城市土地利用的密度一般從市中心向外圍遞減。提高城市容量調整密度、布局和城市形態兩種方式:內涵式--集約外延式--分散城市密度:人口密度建筑密度路網密度商業網點密度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711.4.2城市空間結構內涵城市布局指城市地域的結構和層次,城市內部各種功能用地的比例。人口空間分布結構與城市區位功能結構對稱。產業結構空間表現就是產業布局。3.城市形態是城市空間結構的整體形式,三維形狀和外瞻表現。歸納為集中(單城)與組合(兩個或兩個以上城鎮)。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72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圖北京市1997-2010城市規劃“一核、兩帶、多中心”空間戰略,空間發展的布局是“一主一副多中心”。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73城市空間布局的方法:一、以城市次區域作為規劃單元和建設單元,推動城市規劃創新與城市發展模式轉變。二、根據城市次區域功能,合理確定適度規模的人口空間分布,利用土地價格杠桿引導中心城區人口疏散.三、加快城市化進程,提高郊區人口密度。四、用公共基礎設施和軌道交通連接各功能中心區,形成城市網。
.中心城區發揮中央商務區和高級商業區的功能,必須降低人口密度,將一部分居住功能分解到新城,從而增強發展活力和能級提升。在不同的區位發展出若干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具有相應產業結構和城區形態的功能中心區,形成功能-產業-形態既有差異、又融為一體的組團式城市形態格局。要建設統一的、標準化的、樞紐型的城市公共基礎設施,連接城市中心區與郊區的軌道交通是城市空間向外擴張的發展軸。2023/9/2城市地下工程規劃設計74北京中心城功能結構規劃圖城區城市功能產業規劃布局城市中心區服務核心區信息產業、文化產業、總部經濟、金融保險業、商貿、餐飲、基礎教育、醫療衛生、文化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西省忻州地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雙減成果展示數學試卷(含解析)
- 全球造紙市場供需趨勢考核試卷
- 印刷過程余熱回收技術考核試卷
- 生產效率提升策略考核試卷
- 紙質包裝的防水防油技術研究考核試卷
- 2025年中國PEV薄膜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DVI產品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60匙位智能鑰匙管理系統主機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16支棉紗數據監測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高濃度聚合硫酸鐵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乙肝肝硬化教學查房課件
- 吐魯番采油廠玉果油田滾動建產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
- 2025年6月英語四級真題及參考答案
- 浙江省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數學學考模擬考(三)(含答案)
- 電大:理論聯系實際談一談如何維護政治安全?參考答案
- 醫藥代表關鍵客戶管理策略
- 2025年人教版小學小升初科學模擬試卷(含答案解析)
- 小學少先隊輔導員培訓
- 護理人力資源配置研究-全面剖析
- 2025年行政執法人員執法證考試必考多選題庫及答案(共250題)
- 2024年山東夏季高中學業水平合格考歷史試卷真題(含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