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第2課時-高一上學期生物蘇教版必修1_第1頁
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第2課時-高一上學期生物蘇教版必修1_第2頁
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第2課時-高一上學期生物蘇教版必修1_第3頁
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第2課時-高一上學期生物蘇教版必修1_第4頁
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第2課時-高一上學期生物蘇教版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節第二課時細胞中的脂質2、與糖類不同的是,脂質分子中氧的含量遠遠低于糖類,而碳和氫的含量更高。3、常見的脂質:脂肪、磷脂、固醇。4、脂質通常都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有機溶劑,如丙酮、氯仿、乙醚等。1、元素組成:C、H、O,有些含有P、N一、細胞中的脂質脂肪細胞(含脂肪顆粒)脂肪:最常見的脂質。元素只含

,C、H、O分布:人和動物皮下組織、內臟器官周圍等部位。植物常見于花生、油菜、大豆、向日葵、核桃、蓖麻等的種子中(一)脂肪甘油脂肪酸1、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室溫呈液態。2、動物脂肪:大多含有飽和脂肪酸,室溫呈固態。脂肪功能1、細胞內重要(更良好)的儲能物質

沙漠炎熱缺水,駱駝和別的動物不一樣,它有高高的駝峰儲藏大量的脂肪,當它又渴又餓的時候,脂肪會慢慢分解,變成它需要的營養和水。體現了脂肪的什么功能?2、保溫3、緩沖和減壓思考.討論:說到脂肪,你可能會想到肥胖、高血壓、心臟病,脂肪的攝入量與健康有怎樣的關系呢?

脂肪攝入過少,會使人營養不良、代謝能力降低,出現脂溶性維生素缺乏,易患干眼癥、夜盲癥、骨質疏松、濕疹等疾病。總之,脂肪的攝取要適量,不宜過多也不能太少。

脂肪攝入過多,會身體肥胖,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壓等。功能:構成細胞膜和細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元素組成:C、H、O、N、P分布:人和動物的腦、卵細胞、肝臟以及大豆的種子(二)磷脂元素組成:C、H、O細胞膜的重要組成成分,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能促進人和動物生殖器官的發育以及生殖細胞的形成促進人和動物腸道對鈣和磷的吸收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種類(三)固醇問題探討:

體外培養動物細胞時,需要為細胞分裂和生長提供營養。絕大多數情況下,培養基中都會有葡萄糖。

討論:1.對于培養的細胞來說,葡萄糖可能起到什么作用?

2.在培養脂肪細胞時,即便沒有向培養基中添加脂肪,新形成的脂肪細胞中也會出現油滴。這說明什么?葡萄糖首先多余再多余細胞利用合成糖原轉化為脂肪或某些氨基酸糖類在供應充足時可大量轉化為脂肪;脂肪一般只能在供能不足時才會分解供能,且不可大量轉化為糖類。注意:1.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中都含有脂肪2.脂肪≠脂質,膽固醇≠固醇3.磷脂和膽固醇都是動物細胞膜的重要組成成分4.脂質中只有脂肪可被蘇丹Ⅲ(Ⅳ)染成橘黃色(紅色)一、實驗原理某些化學試劑能夠使生物組織中的有關有機化合物產生特定的顏色反應。脂肪+蘇丹Ⅲ染液

橘黃色二、檢測植物細胞中的脂肪細胞中常見的脂質在細胞和生物體中的作用備注脂肪多存于植物種子果實、動物脂肪組織磷脂動物卵與大豆種子中較多固醇膽固醇動物性食物中含量豐富性激素由動物性腺分泌形成維生素D動物卵巢中多,人體內可由膽固醇轉化來主要儲能物質。對動物和人:保溫,減少器官摩擦,緩沖外壓構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能促進人和動物生殖器官發育及生殖細胞形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參與血液中脂質運輸能促進人和動物腸道對鈣磷的吸收小結:糖類和脂肪的比較:

物質項目

糖類

脂肪作用生物主要利用的能源生物體內最好的儲備能源儲能物質高度水合形成,在其體內貯存時所占的體積相當于同等重量的脂肪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