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縣農業局:冠縣花生高產創建技術課件_第1頁
冠縣農業局:冠縣花生高產創建技術課件_第2頁
冠縣農業局:冠縣花生高產創建技術課件_第3頁
冠縣農業局:冠縣花生高產創建技術課件_第4頁
冠縣農業局:冠縣花生高產創建技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0年冠縣花生高產創建技術工作總結各位領導、各位專家上午好!首先,感謝省廳領導給我們提供了這個學習交流的機會。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冠縣的基本情況:冠縣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處,位于聊城市的最西部,全縣人口74萬。耕地面積113萬畝,花生常年種植面積25萬畝左右,總產7.5萬噸。

2010年,在省農業廳的大力支持下,我縣繼續開展了花生高產創建活動。項目實施過程中,在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有關部門的大力配合下,縣鄉技術人員密切配合,通力協作,超額完成了預期計劃指標。

一、項目實施過程中采取的主要工作和技術措施

二、認真組織觀摩學習,擴大項目的示范帶動效果

三、項目的實施效果一、項目實施過程中采取的主要工作和技術措施

(一)建立健全組織領導機構

為了更好地開展花生高產創建工作,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分管農業副縣長雷傳波同志任組長,縣農業局、財政局等有關單位及項目實施鄉鎮政府負責人為成員的項目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項目的組織領導、資金協調等工作。縣農業局作為項目的具體實施主體,成立了花生高產創建技術指導小組,集中了我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主要力量,全面搞好新技術推廣與培訓工作。(二)合理確定實施地點

在項目區選址上,我們本著面積適度集中,交通方便,有利于展示觀摩和輻射帶動的原則,將萬畝示范片安排在土壤質地適宜花生生長,種植較集中的斜店鄉、梁堂鄉的12個村莊,面積11200畝。(三)狠抓關鍵增產技術措施的落實

1、選用高產良種,提高種子質量采用優良品種,是提高花生單產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為此,我們積極協調冠豐種業(中國種業五十強之一),引進了花育22號、花育25號、豐花5號等花生良種15萬公斤,結合今年花生良種補貼項目的實施,供應項目區農戶降低了生產投資,擴大了良種的使用面積,提高了農民更換良種的積極性。

2、大力推廣機械深耕技術增加耕作深度,打破犁底層,提高土壤通透性,為花生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是實現花生高產的基礎。為此,我們委托農機專業合作社在項目區推廣了機械深耕技術,采用大型翻鏵犁深耕25厘米以上,然后再進行旋耕和耙耢。為了提高該項技術的應用面積,提高項目區農民的積極性,對采用深耕技術的農戶進行了資金補貼,每畝地補貼20元,有效的促進了深耕技術的推廣。深耕機械在大田作業,深耕深度在25cm以上深耕后用帶鎮壓裝置的旋耕機旋耕一遍

3、統一測土,統一提供配方肥料

花生播種前,結合我縣實施的配方施肥項目,對項目區土壤每200畝為一個取樣點,統一取樣化驗。在此基礎上,按照目標產量和土壤供肥能力,調整氮磷鉀肥的施用比例,每畝施用配方肥60公斤,共推廣配方肥220噸。在施肥方法上,深翻前將所有有機肥和50%的化肥撒施翻入地下,30%的化肥在旋耕前撒施,20%的化肥在播種時做種肥集中施入兩行花生中間,使土壤各個土層均含有一定量的肥料,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肥料效力。項目區農戶正在采集土樣

對采集的土樣在化驗室進行統一化驗

技術人員指導農戶使用配方肥

4、大力推廣花生機械播種技術與其它作物一樣,花生生產也是“七分種、三分管”,打好播種基礎,實現苗全、苗勻,是高產的保障。為此,我們籌措了30000元資金,從青島萬農達機械廠購買了12臺花生播種機,對項目區花生采取統一播種,實現了起壟、施肥、播種、除草、覆膜等工序一次完成,受到了農民的歡迎,項目區花生機播面積達到80%以上,花生種植密度由過去的14500株提高到16840株。由于采用了統一機械播種這一措施,花生播種時間由往年的4月中下旬推遲到5月上中旬,實現了適期晚播。統一購置的播種機械

對項目區進行統一播種起壟、施肥、播種、除草、覆膜等工序一次完成播種機械正在大田作業機械化播種的花生早期長勢非機械化播種的花生長勢機械化播種,起壟、覆膜、施用底肥一體化的花生中期長勢沒有使用機械化播種的花生長勢萬畝高產示范片花生長勢(四)、大力開展對農民的科技培訓,提高農民科技素質

廣大農民是各項技術措施的落實者,只有提高其花生種植水平,才能把各項增產措施落到實處,才能更好地配合我們的工作。為此,4月20日我們在清泉賓館召開了花生高產創建技術培訓會,參加會議的有縣、鄉農技人員和項目區村干部、科技示范戶共計240余人。

4月29日~5月2日又在項目區鄉鎮和村莊舉辦了花生高產創建鄉、村技術培訓會。向基層農技人員和農民介紹了花生深耕、機械化地膜覆蓋播種、配方施肥、適期晚播、病蟲害防治等技術。在花生出苗、開花下針期等各個時期,針對病蟲害防治、化控、田間管理等工作,又舉辦了六次田間技術培訓會。項目實施期間,累計舉辦縣、鄉、村各類培訓會12場,培訓指導農民1400人次。4月20日,在清泉賓館召開的縣級花生高產創建技術培訓會

花生播種前在斜店鄉舉辦的技術培訓會在斜店鄉南滿才村舉辦的技術培訓會

在梁堂鄉鄒六莊舉辦的村級技術培訓會

技術人員正在給科技示范戶發放《花生高產栽培技術手冊》

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對防治花生葉斑病等內容進行指導

花生生長后期,在斜店鄉南滿才村舉辦的花生高產創建田間技術培訓會,主要指導農民花生病蟲害防治。培訓過程中為農民朋友發放的葉面肥和技術資料(農民朋友正在仔細閱讀發放的技術資料)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對農藥使用進行現場指導(五)利用多種形式,搞好項目宣傳

在花生項目培訓及播種階段,邀請縣電視臺進行了跟蹤報道,擴大項目的宣傳效果;在各處培訓活動現場,懸掛宣傳條幅,發放相關的項目技術資料;在萬畝高產示范片項目區公路邊上,制作了標準展示牌(2.5×4米),明確了項目實施地點、項目負責人、技術指導專家、目標產量等內容;在百畝高產展示田和十畝高產攻關田,也制定了相應標準展示牌(2×3米)使周圍農民進一步了解了項目的總體目標,掌握了關健的增產技術,促進和帶動了全縣花生生產技術的提高,提高了花生創高產的信心。

在各類培訓會上均懸掛條幅,擴大示范宣傳帶動效果

在花生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項目區公路旁豎立的標準標識牌(省市縣各級領導在標示牌下合影)花生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標識牌內容

花生高產創建百畝高產展示田標識牌百畝高產展示田標識牌內容(六)建立良種繁育基地,為優良品種的普及提供保障

普及應用良種,是實現花生增產的基本措施。為此,我們把高產創建與花生良種補貼相結合,把萬畝示范片全部建成了良種繁育基地。其中,在斜店鄉辛莊村集中建立了1100畝的花育25良種繁育基地,并采取統一深耕、統一播種、統一施肥、統一管理的模式,設立了(2.5×4米)的標識牌。千畝良種繁育基地標識牌

7月7日,市農委朱傳寶站長來我縣千畝“花育25”良種繁育基地檢查指導工作。省、市、縣領導實地考察萬畝良種繁育基地的花生長勢二、認真組織觀摩學習,擴大項目的示范帶動效果

花生高產創建的目的就是以點帶面,促進花生生產技術的提高。為此,我們組織了三次大的觀摩學習活動。分別在在7月14日花生開花下針期和8月20日花生即將進入飽果成熟期,組織了梁堂鄉、斜店鄉的科技示范戶320多人,到梁堂鄉鄒六莊的百畝示范方、斜店鄉南滿才的萬畝示范片的機播田參觀考察,觀摩花生機械覆膜的田間長勢長相,與農民的平地蓋膜進行對比,借此推廣機械覆膜的優點,讓農民看得見。

7月14日,在梁堂鄉鄒六莊村百畝高產示范方舉辦的花生中期管理技術培訓暨觀摩會

8月7日,在斜店鄉南滿才村舉辦的花生田間觀摩會

8月20日,花生進入飽果成熟期,在斜店鄉萬畝高產示范片舉辦的花生高產創建技術培訓暨機械播種效果觀摩會,項目區科技示范戶等200余人參加。

為了更好的展示花生高產創建的效果,在省、市有關領導的支持下,于8月4日在我縣召開了“全市花生高產創建觀摩暨經驗交流會”,市農委張重全局長、市農技站朱傳寶站長及省農技推廣總站相關領導參加了會議,與會的還有聊城市部分縣區的農業局副局長、技術站長到我縣考察觀摩花生高產創建成效,交流工作經驗,實地考察了十畝高產攻關田、百畝高產示范方、萬畝高產示范片和千畝良種繁育基地的建設情況,省、市領導及兄弟縣市的同志對我縣的工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對促進我縣及全市花生生產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8月4日,全市花生高產創建觀摩暨經驗交流會在我縣召開

實地考察位于梁堂鄉鄒六莊的十畝高產攻關田

與會人員在百畝高產示范方實地考察觀摩在萬畝高產示范片進行實地觀摩考察在千畝“花育25”良種繁育基地實地參觀考察三、實施效果

9月2日,由省農業廳、山東農業大學等有關專家和教授組成的花生高產創建省級驗收組,對我縣花生高產創建項目進行復測驗收。按照《山東省花生高產創建活動田間測產驗收辦法》規定,驗收組在梁堂鄉鄒六莊、斜店鄉南滿才等村的項目區進行復測,在“十、百、萬”畝高產田每種類型隨機抽查復測3個點,每點收獲0.01畝,測產結果:十畝高產攻關田達到635公斤/畝,百畝高產示范方達到550公斤/畝,萬畝高產示范片達到408公斤/畝,均超過農業部規定的產量目標。省驗收組專家在項目區開展復測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