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免疫學基礎知識免疫學(immunology)是研究機體自我識別和對抗原性異物排斥反應的一門科學。
免疫分析技術(Immunoassays):
以特異性抗原、抗體反應為基礎的體外診斷技術。
免疫(Immunity):是指機體識別自身和非自身(異己),并清除非自身大分子物質,從而維持機體內外環境平衡的一種生理反應(識別異己、排斥異己過程)。
免疫系統(immunesystem):是機體免疫功能的生理結構,它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等組成。
抗原(ANTIGENS):
凡是能刺激機體產生抗體和致敏淋巴細胞并能與之結合引起特異性免疫反應的物質。抗原具有:1.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是指抗原能刺激機體產生抗體和致敏淋巴細胞的特性。2.反應原性(reactinogenicity)是指抗原與相應的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發生反應的特性,此特性又稱為免疫反應性(immunoreactivity)。
抗原決定簇
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體構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學基團稱為抗原決定簇(antigenicdeterminant),由于抗原決定簇通常位于抗原分子表面,因而又稱為表位(epitope)。
根據抗原的性質分類抗原完全抗原不完全抗原(半抗原)簡單半抗原復合半抗原
完全抗原既具有免疫原性又有反應原性的物質稱為完全抗原(completeantigen)。
不完全抗原只具有反應原性而缺乏免疫原性的物質稱為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antigen),亦稱為半抗原(hapten)。根據抗原的來源分類異種抗原與免疫動物不同種屬的抗原,如各種疫苗,異種蛋白等。同種抗原與免疫動物同種屬的抗原,能刺激同種而基因型不同的個體產生免疫應答。如血型抗原、同種移植物抗原等。自身抗原免疫動物的自身組織在某種特定條件下形成的抗原。異嗜性抗原這類抗原與種族特異性無關,存在于人、動物、植物及微生物之間性質相同的抗原。
根據分子量大小分類1.分子量>5000
完全抗原,至少2個抗原表位2.分子量<5000
為半抗原,僅1個抗原表位。沒有免疫原性。但與蛋白質載體結合后可獲得免疫原性抗體(Antibody)
動物機體受到抗原物質的刺激后,由B淋巴細胞轉化為漿細胞產生的,能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反應的免疫球蛋白,這類免疫球蛋白稱為抗體(antibody,簡稱Ab)。抗體具有各種免疫功能,主要存在于動物的血液(血清)、淋巴液、組織液及其它外分泌液中,因此將抗體介導的免疫稱為體液免疫。
所有Ig單體分子結構相似,由2條重鏈和2條輕鏈組成“Y”字型結構分子。
可變區:重鏈從氨基端(N端)開始最初的110個氨基酸(約占整個重鏈的1/4)的排列順序以及結構是隨抗體分子的特異性不同而有所變化,這一區域稱為重鏈的可變區(variableregion,簡稱V區),它賦于抗體以特異性。重鏈分為恒定區和可變區
恒定區:其余的氨基酸(占重鏈的3/4)數量、種類、排列順序及含糖量都比較穩定,稱為穩(恒)定區(constantregion,簡稱C區)。
根據抗體恒定區抗原性差異,將免疫球蛋白的重鏈分為5種類型——γ、μ、а、ε、δ,由此決定了免疫球蛋白的類型,即IgG,IgM,IgA,IgE,IgD。
5類免疫球蛋白IgG,IgM,IgA,IgE,IgD的單體分子結構都是相似的,即由兩條相同的重鏈(heavychain,H鏈)和兩條相同的輕鏈(lightchain,L鏈)四條肽鏈構成的"Y"字形的分子。IgG,IgE,血清型IgA,IgD均是以單體分子形式存在的,IgM是以五個單體分子構成的五聚體,分泌型的IgA是以二個單體構成的二聚體。IgA特性:以單體和二聚體兩種分子形式存在,單體存在于血清中,稱為血清型lgA,約占血清免疫球蛋白的10%~20%,在血清中的含量為200~500mg/100ml;二聚體為分泌型IgA,是由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的粘膜固有層中的漿細胞所產生的,兩個單體由一條J鏈連接在一起,在其分子上還結合有一條由粘膜上皮細胞分泌的分泌成分。
IgA功能:血清型的IgA同樣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等免疫學活性。分泌型的IgA對機體呼吸道、消化道等局部粘膜免疫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于一些經粘膜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動物體的這種粘膜免疫功能就顯得十分重要,若動物體呼吸道、消化道分泌液中存在這些病原微生物的相應的分泌型IgA抗體,則可抵抗其感染,因此分泌型IgA是機體粘膜免疫的一道"屏障"。在傳染病的預防接種中,經滴鼻、點眼、飲水等途徑免疫,均可產生相應的粘膜免疫力。IgD特性:IgD在血清中的含量極低,在人血清中為0.03~3mg/l00ml,而且極不穩定,容易降解。IgD的分子量為170000~200000,迄今對血清中的IgD的結構和功能尚不完全清楚,是否具有抗感染作用也未證實。有報道認為IgD與某些過敏反應有關,如抗青霉素和牛奶過敏性抗體以及一些自身免疫病抗體,有的屬于IgD。IgD功能:是B細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為B細胞的重要表面標志,而且與免疫記憶有關。IgE功能:結合在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上的IgE與抗原結合后,能引起這些細胞脫粒,釋放組織胺等活性介質,從而引起I型過敏反應。特性:lgE是以單體分子形式存在,分子量為190000,其重鏈比鏈λ多一個功能區(CH4),此區是與細胞結合的部位易于與皮膚組織、肥大細胞、血液中的嗜堿性粒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結合。
IgG是人和動物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占血清免疫球蛋白總量的75%~80%。IgG是介導體液免疫的主要抗體,多以單體分子形式存在,分子量為160000~180000。1gG主要由脾臟和淋巴結中的漿細胞產生,大部分(45%~50%)存在于血漿中,其余存在于組織液和淋巴液中。lgG是唯一可通過人(和兔)胎盤的抗體,因此在新生兒的抗感染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功能:(1)IgG是動物機體抗感染免疫的主力,同時也是血清學診斷和疫苗免疫后監測的主要抗體。IgG在動物體內不僅含量高,而且持續時間長,在體內可發揮抗菌,抗病毒,抗毒素,抗腫瘤等免疫學活性。
(2)IgG是引起I型、Ⅱ型變態反應及自身免疫病的抗體,在腫瘤免疫中體內產生的封閉因子可能與IG有關。IgM特性:IgM是動物機體初次體液免疫反應最早產生的免疫球蛋白。IgM的含量僅占血清的10%左右,為60~200mg/100ml,主要由脾臟和淋巴結中B細胞產生,分布于血液中。IgM是體內各類免疫球蛋白中分子量最大的,分子量為900000左右,又稱為巨球蛋白(macroglobulin),IgM的沉淀系數為19S。功能:與IgG相比,IgM在體內產生最早,但持續時間短,因此不是機體抗感染免疫的主力,但由于它是機體初次接觸抗原物質(接種疫苗)時體內最早產生的抗體,因此IgM在抗感染免疫的早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可通過檢測IgM抗體進行血清學的早期診斷。IgM具有抗菌,抗病毒,中和毒素等免疫活性,由于其分子上含有多個抗原結合部位,所以它是一種高效能的抗體,其殺菌、溶菌、溶血、促進吞噬(調理作用)及凝集作用均比IgG高(大約高500~1000倍)。單克隆抗體(MonoclonalAntibody):
由一個B細胞分化增殖的子代細胞(漿細胞)產生的針對單一抗原決定簇的抗體。
多克隆抗體(PolyclonalAntibody):
采用傳統的免疫方法,將抗原物質經不同途徑(皮內、皮下、肌肉、靜脈、腹腔、淋巴結注射等或點眼、滴鼻、飲水等)注入動物體內,經數次免疫后采取動物血液,分離出血清,由此獲得的抗血清即為多克隆抗體。
抗體動力學(Antibodies’kinetics)免疫診斷(IMMUNOLOGICALDIAGNOSIS)
體外抗原(Ag)-抗體(Ab)反應鎖(lock)與鑰匙(key)的概念特異性(Specificity)和交叉反應性(Crossreactivity)主要步驟:標本前處理:是否做前處理視檢測項目要求決定;稀釋:加標本:孵育(室溫或37℃):讀數:結果表示:定性(陽性或陰性);定量:結果解釋(Results’interpretation)應慎重:assayperformances,clinicalcontext,therapy,age,sex,orevenforsomeanalytes*thetimeofsampling.patient’shistory(symptoms,therapy…)andothertestsperformed診斷方法的敏感性與特異性
金標準新試驗-----------------------------------------
某種疾病沒有疾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陽性真陽性(A)假陽性(B)
陰性假陰性(C)真陰性(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敏感性(Sensitivity)
指結果為“真陽性”的比例。
真陽性例數(A)
敏感性
所有陽性例數(A+C)敏感性的另外表達方式:檢測限(Detectionlimit)或最低檢測濃度(minimaldetectableconcentration)敏感性分為:分析敏感性(AnalyticalSensitivity):功能敏感性(FunctionalSensitivity):分析敏感性:是基于零濃度基礎上,用于區分從無到有的分析能力。該值的確定是通過多點定標,并附加3個不同水平的質控品,經10次以上重復測定S0定標液,得到.x+2s為該測定方法的分析靈敏度。功能敏感性:是基于低濃度的基礎上,用于分從有到無的分析能力。該值的確定是通過標準品(如S1)作梯度稀釋,采用同一臺儀器,同一批號試劑,同一標準曲線,每天1次,每次3遍進行測定,共測3周以上時間的數據,根據批間變異系數(CV)≤20%時的最大稀釋管濃度作為功能靈敏度。特異性(Specificity):指結果為“真陰性”的比例。
真陰性例數(D)
特異性
所有陰性例數(D+B)陽性預測值(PositivePredictiveValue,PPV)
在某診斷試驗結果陽性的病例中真陽性比例。
真陽性例數(A)
陽性預測值
診斷試驗陽性例數(A+B)陰性預測值(NegativePredictiveValue,NPV)
在某診斷試驗結果陰性的病例中真陰性比例。
真陰性例數(D)
陰性預測值
診斷試驗陰性例數(D+C)作業:
金標準新試驗-----------------------------------------
某種疾病沒有疾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陽性92(A)973(B)
陰性1(C)434(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敏感性=98.9%特異性=30.8%陽性預測值=8.6%陰性預測值=99.8%
免疫診斷方法的主要影響因素干擾物質:嗜異性抗體(heterophilicantibodies):非特異性與很多抗原反應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factor(RF):免疫球蛋白,主要是IgM抗動物抗體:人抗鼠抗體(HAMAs)自身抗體(auto-antibodies):高膽紅素血癥(hyperbilirubinemia),高脂血癥(lipaemia),溶血(haemolysis)…
鉤狀效應(Hookeffect)或前帶效應(prozoneeffect):當標本中受檢抗原的含量很高時,過量抗原分別和固相抗體及酶標抗體結合,而不再形成"夾心復合物"。此時反應后顯色的吸光值與標準曲線某一抗原濃度的吸光值相同,所得結果將低于實際的含量,標準曲線到達高峰后呈鉤狀。基質效應(Matrixeffects):不同檢測體系的反應基質成份不同,應嚴格遵守廠家推薦的試驗方案。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
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
ELISA技術類型:直接法(DirecELISA)或(夾心法:Sandwic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手房購房合同的修改與補充范文
- 農村買賣土地合同(4篇)
- 2025年成片開發土地出讓合同6篇
- 土地使用權及開發權轉讓合同5篇
- 二手房售房合同模板6篇
- 窗戶定制合同7篇
- 鄉鎮垃圾清運合同書9篇
- 二手房買賣合同錦集(15篇)
- 司法輔助服務合同范本5篇
- 土地購買轉讓合同5篇
- 2025年應急管理普法知識競賽題(附答案)
- 《工程勘察設計收費標準》(2002年修訂本)
- 廣東省普通高中學生檔案
- 中國民族史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云南大學
- 法制副校長聘書模板52426
- 鋼板樁施工專項方案
- 水土保持常用監測表格(共9頁)
- PPT翻書動畫效果的制作
- 病理學第十六章-神經系統疾病
- 股權投資郵箱
- 消防設施移交和清單-(精編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