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 八年級(上)物理知識點歸納_第1頁
蘇科版 八年級(上)物理知識點歸納_第2頁
蘇科版 八年級(上)物理知識點歸納_第3頁
蘇科版 八年級(上)物理知識點歸納_第4頁
蘇科版 八年級(上)物理知識點歸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體溫計1、用途:專門用來測量人體溫的;2、測量范圍:35°C?42°C;分度值為0.1°C;3、體溫計讀數時可以離開人體;4、體溫計的特殊構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間有極細的、彎的細管(縮口)五、汽化和液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為可逆的過程,汽化要吸熱、液化要放熱;汽化可分為沸騰和蒸發;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注:蒸發的快慢與(A)液體溫度有關:溫度越高蒸發越快(夏天灑在房間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陽下曬衣服快干);(B)跟液體表面積的大小有關,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涼衣服時要把衣服打開涼,為了地下有積水快干,要把積水掃開);(C)跟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有關,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涼衣服要涼在通風處,夏天開風扇降溫);沸騰:在一定溫度下(沸點),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注:(A)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B)不同液體的沸點一般不同;(C)液體的沸點與壓強有關,壓強越大沸點越高(高壓鍋煮飯)(D)液體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沸點還要繼續吸熱;沸騰和蒸發的區別和聯系:(A)它們都是汽化現象,都吸收熱量;(B)沸騰只在沸點時才進行;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C)沸騰在液體內、外同時發生;蒸發只在液體表面進行;(D)沸騰比蒸發劇烈;蒸發可致冷:夏天在房間灑水降溫;人出汗降溫;發燒時在皮膚上涂酒精降溫;不同物體蒸發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發的快;液化的方法:(1)降低溫度;(2)壓縮體積(增大壓強,提高沸點)如:氫的儲存和運輸;液化氣。四、熔化和凝固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從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物質熔化時要吸熱;凝固時要放熱;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兩物態變化過程;固體可分為晶體和非晶體;(1)晶體:熔化時有固定溫度(熔點)的物質;非晶體:熔化時沒有固定溫度的物質;(2)晶體和非晶體的根本區別是:晶體有熔點(熔化時溫度不變繼續吸熱),非晶體沒有熔點(熔化時溫度升高,繼續吸熱);(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晶體熔化的條件:1)溫度達到熔點;(2)繼續吸收熱量2)繼續放熱;晶體凝固的條件:(1)溫度達到凝固點;2)繼續放熱;同一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7?晶體的熔化、凝固曲線:(1)AB段物體為固體,吸熱溫度升高,,(2)BC物體固液共存,吸熱、溫度不變,(3)CD為液態,物體吸熱、溫度升高;(4)DE為液態,物體放熱、溫度降低;(5)EF段為固液共存,放熱、溫度不變,

(6)FG段位固態,物體放熱溫度降低;注意:1、物質熔化和凝固所用時間不一定相同,這與具體條件有關;2、熱量只能從溫度高的物體傳給溫度低的物體,發生熱傳遞的條件是:物體之間存在溫度差3、固體和液體吸熱升溫的速度不一樣,因為比熱容發生變化。五、升華和凝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升華吸熱,凝華放熱;升華現象:樟腦球變??;冰凍的衣服變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態變化;凝華現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戶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內表面)升華(吸熱)I融化(吸熱)I產汽化(吸熱),4I融化(吸熱)I產凝固f放熱廠液態^液化(放熱)氣奉凝華(放熱)物態變化示意圖第3章光現象一、光源自身能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光源可分為:天然光源(水母、太陽)、人造光源(燈泡、火把);二、光的色散1.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依次被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這種現象叫色散(由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發現);2.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復色光;3.天邊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4.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其它色光可由這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沒有黑光;5.透明體的顏色由它透過的色光決定(什么顏色透過什么顏色的光);不透明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什么顏色反射什么顏色的光,吸收其它顏色的光,白色物體發射所有顏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顏色的光)例:一張白紙上畫了一匹紅色的馬、綠色的草、紅色的花、黑色的石頭,現在暗室里用綠光看畫,會看見黑色的馬,黑色的石頭,還有黑色的花在綠色的紙上,看不見草(草、紙都為綠色)三、看不見的光紅外線:紅外線位于紅光之外,人眼看不見;1)一切物體都能發射紅外線,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越多;(打仗用的夜視鏡)2)紅外線的主要特點是具有熱效應3)紅外線穿透云霧的本領強(遙控探測)紫外線:在光譜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見;1)紫外線的主要特性是能使熒光物質法光;(驗鈔)2)化學作用強;(消毒、殺菌)(3)紫外線的生理作用,促進人體合成維生素D(孩子多曬太陽),但過量的紫外線對人體有害(臭氧可吸收紫外線,我們要保護臭氧層)4)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線來自太陽,臭氧層阻擋紫外線進入地球;四、光的直線傳播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2、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像是倒立的實像(樹陰下的光斑是太陽的像)(2)取直線:激光準直(挖隧道定向);整隊集合;射擊瞄準;(3)限制視線:坐井觀天(要求會作有水、無水時青蛙視野的光路圖);一葉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時月球在中間;月食時地球在中間)3、光線:常用一條帶有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徑跡和方向(物理模型,光存在,光線不存在);光速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光在真空速度約3X108m/so32光在水中的速度約為真空中的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約為真空中的3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傳播的距離,光年是長度單位;1光年~9.46X10i5m;注:聲音在固體中傳播得最快,液體中次之,氣體中最慢,真空中不傳播;光在真空中傳播的最快,空氣中次之,透明液體、固體中最慢(二者剛好相反)。光速遠遠大于聲速,(如先看見閃電再聽見雷聲,在100m賽跑時聲音傳播的時間不能忽略不計,但光傳播的時間可忽略不計)。五、平面鏡成像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是虛像,像和物關于鏡面對稱(物像等大,像和物對應點的連線和鏡面垂直,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鏡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鏡子中的鐘的時間要看紙張的反面,物體遠離、靠近鏡面像的大小不變)。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靜的水面就好像一個平面鏡,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鏡中花);對實物的每一點來說,它在水中所成的像點都與物點“等距”,樹木和房屋上各點與水面的距離不同,越接近水面的點,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無數個點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物離水面多高,像離水面就是多遠,與水的深度無關)。平面鏡成虛像的原因:物體射到平面鏡上的光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反射光線沒有會聚而是發散的,這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畫時用虛線)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現在光屏上,只能通過人眼觀察到,故稱為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注意:進入眼睛的光并非來自像點,是反射光。要求能用平面鏡成像的規律(像、物關于鏡面對稱)和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同一物點發出的光線經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長線交于像點)作光路圖(作出物、像、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Q1:實驗中為何選擇玻璃板(而不是平面鏡)?A1:便于找到像的位置,因為玻璃板透光性好。Q2:為何選擇兩個相同的棋子?A2: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系;也方便找到像的位置(等效代替法)Q3:為何要多次移動棋子A,重復上述實驗?A3:因為一次實驗具有偶然性,避免實驗的偶然性。Q4:實驗中棋子A的像不清楚怎么辦?A4:用強光照棋子A。Q5:不管如何移動棋子A,都無法與其像重合,怎么回事?A5:①玻璃板和桌面不垂直;②玻璃板太厚了(可能看到兩個像)。Q6:實驗中刻度尺的作用?A6:測量像與物分別到玻璃板的距離。四、光的反射1.當光射到物體表面時,有一部份光會被物體反射回來,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2.我們看見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3.反射定律: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都在同一個平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1)法線:過光的入射點所作的與反射面垂直的直線;(2)入射角: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反射光線與法線間的夾角。(入射光線與鏡面成&角,入射角為90°-e,反射角為90°-e)(3)入射角與反射角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反射角總是隨入射角的變化而變化而變化,因而只能說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說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鏡面旋轉e,反射光旋轉2e)(4)垂直入射時,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多少?答:垂直入射時,入射角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4.反射現象中,光路第是可逆4的章光的折射透鏡一、光的折射1、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偏折。2、光在同種介質中傳播,當介質不均勻時,光的傳播方向亦會發生變化。二、光的折射規律1.在光的折射中,三線共面,法線居中。2.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光從水或其它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3.斜射時,總是空氣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時,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傳播方向不改變4.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5.當光射到兩介質的分界面時,反射、折射同時發生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三、光的折射現象及其應用1.生活中與光的折射有關的例子:水中的魚的位置看起來比實際位置高一些(魚實際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實際位置高些;透過厚玻璃看鋼筆,筆桿好像錯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彎折了(要求會作光路圖);2.人們利用光的折射看見水中物體的像是虛像(折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交點)

四、透鏡要求辨認: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如:遠視鏡片,照相機的鏡頭、投影儀的鏡頭、放大鏡等;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如:近視鏡片等。辨別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方法:1、讓透鏡正對太陽光,移動透鏡,在紙上能得到較小、較亮光斑的為凸透鏡,否則為凹透鏡2、用透鏡看字,能讓字放大的是凸透鏡,字縮小的是凹透鏡;3、用透鏡看遠處景物,看到的是倒立的像的是凸透鏡,正立的像的是凹透鏡。五、焦點與焦距1光心:一般把透鏡的中心稱為光心(如圖用“0”表示)。2?主光軸:一般把通過光心且垂直于透鏡平面的直線稱為主光軸(如圖用CC/表示)。3?焦點: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后會聚于主光軸上一點,這個點叫焦點;用“F”表示。4?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通常由于透鏡較薄,焦點到透鏡的距離約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如下圖:注意:凸透鏡和凹透鏡都各有兩個焦點,凸透鏡的焦點是實焦點,凹透鏡的焦點是虛焦點;六、凸透鏡成像與物距的關系(實驗)實驗原理:光的折射實驗器材:凸透鏡、光屏、蠟燭(F光源)、光具座注意事項:“三心同高”即蠟燭的焰心、透鏡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又叫“三心共線”成像條件物距(U)像距(v)成像的性質應用u>2ff<v<2f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u=2fv=2f倒立、等大的實像測焦距f<u<2fv>2f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u=f不成像得到平行光0<u<f正立、放大的虛像放大鏡注:使用放大鏡時,要讓物體更大,應該讓放大鏡遠離物體;口訣:一焦分虛實,二焦分大??;虛像同側正,實像異側倒;物遠實像小,虛像大。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七、光路圖2、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后經過焦點;經凹透鏡后向外發散,但其反向延長線必過焦點(所以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如下圖:3、經過凸透鏡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后平行于主光軸;射向異側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后平行于主光軸;如下圖:4、虛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現,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八、粗測凸透鏡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太陽光近似平行光,使太陽光平行于凸透鏡的主光軸),下面放一張白紙,調節凸透鏡到白紙的距離,直到白紙上光斑最小、最亮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鏡到白紙上光斑中心的距離就是凸透鏡的焦距。2?利用凸透鏡成像原理,凸透鏡成倒立、等大實像時,仁-2第5章物體的運動一、長度的測量長度是一個物理量。2?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單位是米,用符號m來表示。3?常用長度單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dm);納米(nm)。十進制:m-dm-cm-mm;千進制:km-m-mm-|dm-nm。5?常用測量工具:刻度尺、皮尺、米尺、卷尺(鋼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千分尺)??潭瘸叩氖褂茫海?)“選”:使用前要觀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2)“放”:測量時,要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遍緊靠被測物體,放正尺子的位置,使刻度尺的“0”與被測對象的一端對齊。(3)“讀”:觀測時,視線與尺面垂直;讀數時,應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0有意義”)。(4)“記”注意“數字+單位”誤差:誤差不是錯誤,多次測量取其平均值可減小誤差。特殊測量:“測多算少法”(如:硬幣厚度、紙張厚度、銅絲直徑)、“化曲為直法”(如:地圖上鐵路線長度)、“輔助工具法”(測硬幣直徑、圓錐高度)二、時間的測量1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單位是秒,用符號s表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