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采作業事故處理套銑管使用維護手冊_第1頁
鉆采作業事故處理套銑管使用維護手冊_第2頁
鉆采作業事故處理套銑管使用維護手冊_第3頁
鉆采作業事故處理套銑管使用維護手冊_第4頁
鉆采作業事故處理套銑管使用維護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鉆采作業事故處理套銑管使用維護手冊一、概述套銑管是與套銑鞋聯合使用的套銑工具,其功能除旋轉套銑處理卡鉆事故之外,還可用來進行沖砂、沖鹽、熱洗解堵等作業。二、型號表示方法套銑管壁厚代號套銑管代號外徑代號TXG套銑管壁厚代號套銑管代號外徑代號TXG套銑管規格與主要參數見表11-1。現有型號133/8″(339.73㎜)、103/4″(273.05㎜)、95/8″(244.5㎜)、81/8″(206.38㎜正、反扣)、75/8″(193.68㎜正、反扣)、57/8″(193.7㎜)、51/2″(139.70㎜正、反扣)、41/2″(114.3㎜)。三、結構、工作原理1、結構及特點套銑管柱結構見圖11-1。套銑管選用的材料為高強度、高沖擊韌性材料,聯接形式采用雙級螺紋聯接,雙級螺紋具有以下特點:(1)套銑管采用的雙級偏梯形短齒同步螺紋(FJWP)和雙級正矩形短齒同步螺紋(TSWP)螺紋,兩種雙級同步螺紋的牙型尺寸見圖11-2。(2)級螺紋的第一級和第二級的起端應一致,軸向允許誤差不大于0.05mm,聯接強度高。(3)金屬臺肩密封,上、卸扣方便,使用壽命長。(4)螺紋聯接部位,內、外徑一致,無臺階,外徑相對較小,通徑相對較大。表11-1套銑管規格與主要參數規格外徑mm壁厚mm內徑mm通徑mm最大使用井徑mm最大套銑鉆具mm最大抗拉載荷MN擰緊力矩N.m密封壓力MPa連接螺紋133/8339.7311.18317.38313.90365.13307.982.02570015雙級螺紋103/4273.0510.16252.73248298.45244.481.614300015雙級螺紋95/8244.511.99220.50216.5266.7212.731.463500015雙級螺紋81/8206.389.40187.58184.4219.08180.980.832500015雙級螺紋11.9178.5178.5219.08176.575/8193.6812.5168.5164212.731590.812010015雙級螺紋9.52174.63171212.73168.280.701930051/2139.707.72124.26121.1155.58120.60.501000020雙級螺紋51279.19108.61105.4146101.60.44800020雙級螺紋圖11-1套銑管柱圖11-2套銑管柱牙型尺寸圖11-1套銑管柱圖11-2套銑管柱牙型尺寸四、使用操作1、套銑前準備(1)首先應根據井徑、落魚尺寸以及井下情況選用合適的套銑管,然后再根據地層的軟硬及被磨銑物體的材料、形狀選用切削型銑鞋(磨鞋)或磨削型銑鞋(磨鞋)。(2)配齊與銑管相配的附件,其附件有大小頭、銑鞋、專用吊卡、提環、多片卡瓦、安全卡瓦及護絲等(3)套銑管入井前,必須保證設備完好,儀表準確靈敏。(4)與鉆進同尺寸的鉆頭通井,保證井眼暢通無阻時方可進行套銑作業。(5)套銑時鉆井液性能必須達到設計要求。有條件時可加入防卡劑,以利于施工安全。(6)井漏較嚴重時,必須先堵漏后套銑。對于井漏發生的垮塌卡鉆,要準備好性能符合要求、數量足夠的備用鉆井液,制定相應的防漏、防塌和防噴措施。(7)套銑管入井前要測量外徑、內徑和長度尺寸,并認真做好記錄。。(8)套銑管及螺紋均須嚴格探傷、檢查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有下列問題之一時不得入井。1)螺紋碰扁;2)密封臺肩損壞;3)管體咬傷深度>2mm,長度>50mm;4)套銑管單根長度的平直度>5mm;5)管體不圓度>2mm。(9)套銑管卸車要用吊車。上下鉆臺用游車及大門繃繩,并戴好護絲。套銑鉆具組合一般情況下,初次套銑應以銑鞋和單根套銑管入井,摸清井下情況后,逐步增加銑管長度。深井、定向井、復雜井套銑時,銑管不應接得太長。(1)根據井下情況,選擇合適的套銑鉆具組合(參見圖11-1)。(2)在條件許可時,盡量選用長筒套銑管,推薦使用下列組合。1)銑鞋+套銑管(若干根)+大小頭+安全接頭(配合接頭)十閉式下擊器+上擊器(或隨鉆震擊器)+27~55m鉆鋌(或若干加重鉆桿)+鉆桿+方鉆桿。2)銑鞋+銑管(若干根)+大小頭+安全接頭(或配合接頭)+鉆桿+方鉆桿。3、使用(1)把選定的套銑鉆柱按規定的擰緊力矩連接好。(2)把套銑鉆柱下入井內,當套銑井深較深時,下套銑管要分段循環鉆井液,不能一次下到魚頂位置,以免開泵困難,憋漏地層和卡套銑管。(3)下套銑管要控制下鉆速度,有專人觀察環空鉆井液上返情況。發現井漏環空不返出鉆井液時,應立即起鉆3~5柱,并邊起鉆邊灌鉆井液。然后慢慢開泵循環鉆井液,確認井下無漏失時,才能繼續下鉆。(4)套銑管入井后要連續作業。當不進行套銑作業時,要將套銑管起出或起至技術套管內,盡量減少在井下停留的時間。套銑鞋沒有離開套銑位置時不能停泵。(5)套銑作業中若套不進魚時,應起鉆詳細觀察銑鞋的磨損情況,并認真進行井下情況分析、采取相應的措施。不能采取硬銑的方法,造成魚頂破壞或銑鞋損壞。(6)套銑過程中嚴重蹩鉆,無進尺,或泵壓下降時,應立即起鉆分析原因。套銑過程中發現泵壓升高或憋泵,應立即上提鉆具,分析原因(是否套銑速度過快,排量過大或過小),待找出原因,泵壓恢復正常后再進行套銑。(7)應以蹩跳小、鉆速快、井下安全為原則選擇套銑參數。套銑參數見表11-2。表11-2套銑參數套銑管規格(in)鉆壓kN排量L/S轉速r/min5″~51/2″10~6020~3040~6075/8″~81/8″20~7020~4040~6095/8″~103/8″30~8020~5040~60(8)套銑時,在鉆井液出口槽內放置一塊磁鐵,以便觀察砂樣和鐵屑情況。(9)每套銑3~5m,上提套銑管活動一次,但不要提出魚項。(10)當套銑管連續套銑作業20~30h,應上下倒換。(11)在井下情況正常時,每套銑300~400m,須用鉆頭通井劃眼一次。原則需提前通井劃眼。(12)連續套銑作業時,每次套銑深度須超過預松扣位置1~2m,便于松扣后下次套銑時容易引入。(13)套銑管每使用30~50小時(旋轉)則進行螺紋探傷,使用時間超過100小時(旋轉),一般需按報廢處理。(14)套銑結束,應立即起鉆。4、注意事項:在鉆臺上拆卸、聯接無臺肩銑管時,必須用多片卡瓦和安全卡瓦配合使用。緊扣時鉗頭規格要合適,嚴禁鉗牙咬在螺紋部位或咬傷本體。(3)最大套銑長度一般不超過150m。(4)下套銑管時必須保證井眼暢通。套銑管下鉆遇阻時,不能用套銑管劃眼,應起鉆,減少套銑管長度或下鉆頭重新通井劃眼。五、現場維護保養1、套銑連接時,螺紋一定要清潔,并涂上套管螺紋密封脂。2、連續套銑作業中,應注意套銑管的上下倒換和螺紋探傷。3、作業完后,戴好螺紋護絲。4、使用后應清除泥污,檢查各零件的安全性,然后涂防銹油,并存放于干燥通風處。5、現場檢查,出現判修、判廢依據情況之一應回收修理或報廢。六、維修1、回收的套銑管應及時將管內、外殘余污物清洗刮凈,對螺紋、臺肩進行外觀和探傷檢查。2、套銑管管體應按SY/T5446規定的方法進行無損檢測,即外表面人工缺陷等級C5,內表面人工缺陷深度<0.54mm。3、套銑管的雙級同步螺紋,即雙級偏梯短齒同步螺紋(FJWP)和雙級正矩形短齒同步螺紋(TSWP)兩種,應按JB/T8468規定的方法探傷,最大允許缺陷尺寸線顯示I級,圖形顯示I級。4、銑管螺紋的毛刺、飛邊等,可用細銼刀、油石清除,對螺紋和臺肩損傷較嚴重者,必須切掉螺紋端重新加工。5、對套銑管的內徑須用符合表11-3規定的通徑規進行檢查;通徑時公、母扣必須戴上護絲,避免損壞螺紋。6、套銑管應采用直尺或拉緊的細線進行直線度檢查,套銑管對直線的偏離(即弦高)不應超過管子總長的0.1%。7、套銑管雙級同步螺紋須用雙級同步螺紋工作量規檢驗合扣,合扣后螺紋長度誤差≤0.05mm。表11-3套銑管內徑規標準尺寸套銑管尺寸mm內徑規標準尺寸內徑規長度mm規板厚度mm內徑規最小直徑mm套銑管內徑公差≤219.01528~10d0~3.175219.0~339.730510~120~3.970>339.730510~120~4.760七、判修、判廢依據1、判修依據(1)每使用一次后,管體、螺紋、螺紋臺肩必須進行外觀、直線度、通徑、合扣和探傷檢查。(2)對檢查出的不合格項必須進行維修。2、判廢依據(1)套銑管管體咬傷、腐蝕深度>2mm或管體偏磨≥2mm,作報廢處理。(2)套銑管管體按SY/T5446規定的方法進行無損檢測,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