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劑行業研究報告三代配額期將至-供給側收縮推動長周期上行_第1頁
制冷劑行業研究報告三代配額期將至-供給側收縮推動長周期上行_第2頁
制冷劑行業研究報告三代配額期將至-供給側收縮推動長周期上行_第3頁
制冷劑行業研究報告三代配額期將至-供給側收縮推動長周期上行_第4頁
制冷劑行業研究報告三代配額期將至-供給側收縮推動長周期上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制冷劑行業研究報告三代配額期將至_供給側收縮推動長周期上行一、制冷劑:當前正處于三代向四代進化階段制冷劑,又稱冷媒、雪種,通過自身的氣態和液態變化過程的吸熱放熱同時同時實現溫度的調節。無機化合物(水、氨、二氧化碳)、鹵代烴(氟利昂)、碳氫化合物(甲烷、乙烷、丙烷)以及其他烴類(乙烯、丙烯)都可以作為制冷劑。目前多使用鹵代烴和碳氫化合物作為制冷劑。鹵代烴的命名根據制冷劑的化學共同共同組成回去劃分,并且根據其化學組分的相同分為四代空調劑。其中不含氫的鹵代烴稱為氯氟化碳,通常翻譯成CFCs,為第一代制冷劑;含氫的鹵代烴稱為氫氯氟化碳,通常翻譯成HCFCs,為第二代制冷劑;不不不含氯的鹵代烴稱為氫氟化碳,通常翻譯成HFCs,為第三代制冷劑;第四代制冷劑為碳氫氟類,通常文學創作HFOs。制冷劑的環境評價指數就是ODP和GWP。主流的第一二代制冷劑具有較低的ODP(OzonDepletionPotential)值,ODP值則則表示對臭氧層燒毀能力,CFCs轉化成至大氣中后,在紫外線的促進作用下釋出Cl自由基,與臭氧發生反應將臭氧變成氧,出現臭氧層空洞,導致過量的紫外線到達地球表面。而第三代制冷劑雖然存較低的ODP值,但是其GWP(GlobalWarmingPotential)albums,GWP值即為CO2排放量當量(規定CO2的GWP值1)。制冷劑就是氟化工產業鏈第一大下游分支。從產業鏈邊線來看,制冷劑屬于氟化工板塊下游等分支。制冷劑原料通常由螢石生產的HF和氯化物或乙炔制取,因此其景氣度通常和螢石、氯化物同向變化。此外,二代制冷劑R22、R142b除了作為制冷劑用途外,還可以生產含氟高分子材料PTFE、PVDF、FKM等產品。三代制冷劑則只用做制冷劑、滅火劑。空調就是制冷劑的主要應用領域市場,但近年來受房地產周期影響增長速度大幅下滑。制冷劑主要用做空調、汽車、冰箱中,其中空調占比約78%、冰箱占比約16%、汽車占比約6%。2022年國內空調產量達致2.22億臺,同比+2%,冰箱產量達致8664萬臺,同比-4%,汽車產量達致2686萬輛,同比+2%。二、全球推行配額生產政策相符40年,一二代基本挑選選擇退出制冷劑舞臺全球推行制冷劑生產約束政策相符40年。全球首個明確提出掌控制冷劑生產的政策就是1985年頒布的《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該公約首次則表示CFCs對臭氧層的損耗危害,就是全系列球保護臭氧層行動的關鍵法律基礎。真正對制冷劑定量約束的政策就是1987年達成一致一致的《第一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以及隨后產生的一系列修正案逐步對管制品種、停止使用時間進程等進行完善。對第一代制冷劑生產的定量約束:1987年簽訂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建議扣押1986年CFCs的生產規模,并建議發達國家在1988年減少50%的生產量,自1994年則必須全面禁止哈龍滅火劑(不不含溴、氯鹵代烷類滅火劑)生產。1992年的哥本哈根修正案則將發達國家CFCs、CTC、TCA的最終出局時間證實為1996年,將哈龍出局時間證實為1994年。對第二代制冷劑生產的定量約束:1990年倫敦修正案增加4組總計34種HCFC受往上物質。1999年北京修正案首次對HCFC的生產進行掌控,發達國家將在2020年全面停止使用HCFCs,發展中國家建議在2030年停止使用。2007年蒙特利爾修正案對發展中國家的停止使用時間日程搞出了修正,將扣押年度提前3年,將最終出局時間由2040年提前至2030年。對第三代制冷劑生產的定量約束:2016年基加利修正案則將18種HFCs正式宣布正式宣布列入THF1目錄,并建議發達國家至2036年削減85%HFCs、發展中國家至2045年削減80%HFCs。此外,除了蒙特利爾議定書及系列修正案外,歐盟也曾經從應用領域端的頒布一系列約束政策。2006年歐盟委員會已經頒布了第一份針對F-gas的法規(2006/40/EC),則表示自2011年1月1日,所有在歐盟銷售的新車型空調使用的制冷劑GWP值必須大于150。自2017年1月1日,所有嶄新出廠車型必須使用GWP不大于150的制冷劑。2014年歐盟又頒布了嶄新一版的F-gas法規(2014/517/EC),明確指出自2020年1月1日至,商業冷藏將不得使用GWP高于2500的制冷劑;自2025年1月1日至,單元空調將不得使用GWP高于750的制冷劑。我國于1989年重新加入《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1991年重新加入《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2021年正式宣布正式宣布拒絕接受《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逐步重新加入制冷劑生產約束之中。國內對制冷劑約束的時間進程主要遵守發展中國家第一組,且除按規定的時間進程繼續執行外,中國又增加了一些政策,分別在2009、2021年頒布法規不得二代、三代制冷劑的新建擴建。三、二代制冷劑:國內繼續執行10年以來,R22價格同時同時實現翻倍發達國家基本已經停止使用二代制冷劑,發展中國家也即將在2030年挑選選擇退出。全球二代制冷劑的生產THF1已經已經開始于1987年,發達國家在1989年扣押生產基線,計劃在2020年全面淘寶汰。國內二代制冷劑基線年為2009-2010年,配額削減從2013年已經已經開始。根據最終證實的二代空調停止使用日程表看出,發達國家在2020年將HCFCs削減99.5%,在2030年將全面停止使用。發展中國家將在2025年削減67.5%、2030年削減97.5%(存留2.5%的維修量),2040年將全面出局。國內于2013年已經已經開始正式宣布正式宣布推行配額制度生產。從過去8年的配額削減速度來看,國內分別在2014、2015、2019、2020、2023年總計削減1.3%、14.1%、18%、31.5%、50%。其中F141b、R142b的配額削減速度略快于R22。2023年F141b、R142b、R22的配額較2013年分別削減77%、67.8%、41%。根據蒙特利爾議定書,我國將在2030-2040年順利完成生產及消費端的出局(除存留2.5%維修用途外)。由于R22就是主流的二代制冷劑,因此我們主要以R22為參照研究配額推行以來二代空調劑價格及利潤變化。R22中文名稱為二氟一氯甲烷,由三氯甲烷和氫氟酸制取。R22于1936年問世,主要用做家用和工商業空調,此外也用做生產聚四氟乙烯及滅火劑中間體。在三代制冷劑尚未大規模蔓延之前,R22就是行業主流制冷劑。近年來隨著配額的持續削增至,新裝市場對R22的使用日漸縮減,R22目前主要用做售后空調加氟維修市場以及用于生產聚四氟乙烯。從R22的下游消費來看,高分子制取消費占比逐年提升、新裝市場及售后加氟市場消費占比逐年大幅大幅下滑,出口消費占比相對均衡。根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R22生產配額、內用分體式額(國內消費量)、使用配額(下游空調企業配額)以及百川盈孚的R22年度產量數據,可以算是出來出口(生產配額-內用配額)、國內新裝(使用配額)、國內售后(內用配額-使用配額)及PTFE消費量(年產量-生產配額)。根據此測算目前R22的消費結構中61%用做高分子材料PTFE的生產、17%用做國內售后替代市場、15%用做出口、6%用做國內空調新裝市場。從供應端的來看,2023年R22的生產配額、內用配額、使用配額相較于2013年總計削減41%/46.4%/65.4%,供需端的持續收縮。其中生產配額分別在2014、2015、2019、2020、2023年存非常大削減,分別總計削減1.8%、11%、13.5%、27.1%、41%。內用配額削減節奏與生產配額一致,但削減量非常大,分別在2014、2015、2019、2020、2023年總計削減1.2%、9.5%、12.7%、35%、46.4%。評析R22從2008-2023年的價格走勢,可以看出R22在過去15年內一共經歷5輪小周期(對周期中的上漲/下跌拆分介紹):2008-2009H1價格上漲:這一階段R22的價格從2008年初的1.2萬/噸跌至2009年中的7000元/噸,跌幅少于42%。下跌原因就是由于二代制冷劑的配額就是2009-2010年的企業產量均值,因此多數企業自2009年已經已經開始關上提負荷搶奪配額模式。2009H2-2011H1價格上漲:這一階段R22的價格從2009年中的7000元/噸反彈至最高點2.8萬/噸,漲幅高少于300%,價差最高達致8000元/噸。價格上漲主要就是2009年國內推行的家電進社區政策及房地產上行周期對制冷劑市場需求的弱提振。且此時三代制冷劑方案并不明朗,410a的專利尚未到期。此外,受英力士等海外化工企業停止使用上游三氯甲烷裝置影響,原料三氯甲烷和HF的價格上行也形成成本提振。2011H2-2013Q1價格上漲:這一階段R22的價格從2.8萬/噸一路下跌至0.88萬/噸,跌幅為69%,價差最低約1700元/噸。價格上漲一方面由于R410a的專利在2011年底至期,R22的競品出現,另一方面原料三氯甲烷和HF的價格持續下跌。2013-2014H1價格上漲:這一階段R22的價格從底部0.88萬/噸上漲至1.4萬/噸,漲幅為59%,價差最高漲至6100元/噸。價格上漲的原因就是2013年國內正式宣布正式宣布推行配額制管理。2014H2-2016Q1價格上漲:這一階段R22的價格從1.4萬/噸跌至0.85萬/噸,跌幅為60%,價差最升溫至2400元/噸。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R22漲價后利潤豐厚,配額外低價追加新增產能已經已經開始生產。2017-2019Q1價格上漲:這一階段R22的價格從底部0.85萬/噸上漲至2.25萬/噸,漲幅為165%,價差最高漲至11000元/噸。價格上漲主要由于國內關上供給側改革,管制上游等原料及制冷劑動工,原料及制冷劑價格均同時同時實現上漲。2021年9-10月價格反彈回落:這一階段R22的價格在1個月內呈現過山車趨勢,最高漲至2.6萬/噸,價差最高達致29700元/噸。價格變動原因主要就是能耗雙質量關上游材料及制冷劑追加新增產能被迫停工。2023年以來持續上漲:這一階段R22的價格從1.6萬/噸上漲至2萬/噸,漲幅為59%,價差最高漲至10950元/噸(即為為當前價差)。2023年R22生產配額快速削減,同比-19%。截至2023/4/30日,R22價格為2萬/噸,處于過去15年的62%分位。配額削減十年以來R22價格同時同時實現翻倍快速增長,未來7年配額快速削減料進一步補庫。2023年國內生產配額總計削減41%,距離蒙特利爾議定書規定的2025年削減67.5%、2030年削減97.5%目標仍然存一定距離,未來7年的年均削減速度仍須達致8%,顯著高于過去10年年均削減速度的4.1%。未來7年國內對R22的配額削減料快速,價格中樞料顯著上移。非制冷劑用途R142b并不管制復產,近年PVDF一體化復產較多,R142b價格較難轉化成此前漲情。R142b目前最輕下游就是制取含氟高分子PVDF,并且由于2021年鋰電市場需求另結新歡刊發以及海外發達國家R142b追加新增產能挑選選擇退出,R142b和PVDF呈現共振上漲的趨勢,PVDF、R142b的最高價分別達致46、20萬/噸。然而由于非制冷劑用途的R142b復產并不受到限制,R142b-PVDF一體化嶄新追加新增產能逐步投產,PVDF和R142b價格在2022年下半年關上共振下跌趨勢,目前R142b價格重返至2萬/噸,預計短期價格維持,此后較難轉化成2021年漲幅。雙重政策引導下F141b供需端持續削減,價格總體平穩。F141b的用途為發泡劑、清洗劑與制冷劑,主要下游是用作發泡劑,主要用于制造PU泡沫、PS泡沫。目前F141b正處于各個下游逐漸淘汰使用的階段,根據生態環境部門的公告,2011-2018年在聚氨酯泡沫行業逐步完成F141b淘汰;2019年1月1日起禁止生產以F141b為發泡劑的冰箱冷柜、冷藏集裝箱、電熱水器產品;2023年7月1日起,任何企業不得使用F141b為發泡劑生產保溫管產品、太陽能熱水器產品。而供給端來看,2023年國內F141b的生產配額為2.11萬噸,較2013年累計削減77%。由于供需端雙重削減,過去5年F141b價格總體平穩,目前F141b價格為2.2萬/噸,過去5年價格分位值為47%。四、三代制冷劑:供給端的即將迎弱約束、景氣周期料快速啟動三代制冷劑在2012-2013年已經已經開始接棒二代制冷劑,目前應用領域時間已少于10年。三代制冷劑主要為氫氟烴,涵蓋R32、R134a、R125、R410a等。在二代制冷劑于2013年已經已經開始配額制生產、三代制冷劑海外專利相繼在2009-2011年失靈后,ODP值0的三代制冷劑逐步占據主要舞臺。三代制冷劑細分為單工質制冷劑和混合工質制冷劑,前者涵蓋R32、R134a、R125、R143a,后者涵蓋R410a、R407c、R507a等。R410a由50wt%R32+50wt%R125混配而變為,R407c則就是由R32、R125和R134a按照23wt%、25wt%、52wt%的比例混配而變為。(一)R32和R134a分別就是空調和汽車領域的主流制冷劑三代制冷劑中R32空調效率最佳。目前主流使用的三代制冷劑主要就是R32、R134a、R410a,其中R32、R410a在空調領域使用較多。根據空調百家的數據,從相對沖注量和容積空調量對照來看,R32的空調效率優于R410a、R22,就是目前空調效率最高的制冷劑。國內新裝市場中R32消費占比63.6%,就是最主流的制冷劑。R410a就是最早出現替代二代制冷劑的三代制冷劑,2010年日本的空調幾乎完全替代為R410a、歐洲約存40%的空調使用R410a。中國則在2011年海外專利到期后已經已經開始使用R410a。而R32則就是由日本小金于2012年11月率先在全球推廣銷售,由于具備更高的空調制熱效率及更高的GWP值,目前已經變成空調市場的主流制冷劑品種。根據產業在線數據,2022年國內空調新裝市場中約64%使用R32,但由于國內使用R32時間相對較晚,因此目前國內維修市場以R410a(37.5%)和R22(62.5%)居多。汽車空調則基本使用R134a作為制冷劑。最早汽車空調主要使用R12作為制冷劑,隨著蒙特利爾議定書的簽訂,以及杜邦在1999年研發出R134a產品,國內于2002年已經已經開始下線的新車型均使用R134a作為制冷劑。根據產業在線數據,2022年海外汽車市場中存71%使用R134a作為制冷劑,國內汽車市場的R134a的使用率達致99%。從市場需求角度啟程,R32、R134a的景氣度向上。通常一臺空調對R32的用量約為0.43kg、對R410a的用量為0.45kg,一輛車對R134a的用量為0.8kg,一臺冰箱對R410a的用量約為0.3kg。假設2023-2025年國內空調產量增長速度分別為4%/4%/4%、冰箱產量增長速度分別為1%/1%/1%、汽車產量增長速度分別為4%/3%/7%,同時每三年插入一次制冷劑(即為為維修市場),則R322023-2025年需求量預計分別為26.50/27.53/28.16萬噸,以當前行業追加新增產能46.7萬噸測算,則反華面世未來三年開工率分別為57%/59%/60%,2023-2025年行業開工率持Chinian提升,表明行業景氣向上。同理,R134a2023-2025年需求量預計為14.24/14.30/14.46萬噸,以當前行業追加新增產能33.5萬噸測算,反面世未來三年開工率分別為42%/43%/43%,2023-2025年行業開工率較2022年小幅提升,表明供需格局優化。(二)供應端受配額約束,配額同意利潤彈性根據2016年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發達國家應在2011-2013年HFCs使用量平均值基礎上,自2019年至削減HFCs的消費和生產,至2036年后將HFCs使用量削減至其基準值15%以內;發展中國家應在其2020-2022年HFCs使用量平均值的基礎上,2024年扣押削減HFCs的消費和生產,自2029年已經已經開始削減,至2045年后將HFCs使用量削減至其基準值20%以內。部分發展中國家比如印度、巴基斯坦、伊拉克等可以自2028年已經已經開始扣押,2032年至已經已經開始削減。目前國內已經渡過2020-2022三年配額鎖定期,配額市場即將在2024年開啟。但目前三代制冷劑具體配額發放方案尚未確定:1)若根據此前基加利修正案的規定,則我國HFCs生產基線由65%的二代生產基線+2020-2022年三年三代產量均值加總而成,并且將配額總額發放給各個企業,由各個企業自行分配生產。2)若國內三代制冷劑配額分配方式參照二代制冷劑按產品產量定配額,即配額基準值不變,將GWP總額具體分配到每個產品,則每家企業的實際配額根據過去三年產量均值來定。綜合各個企業的產能數據來看,目前三代制冷劑產能彈性依次為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東岳集團、永和股份。(三)三代制冷劑即將關上景氣向上周期、利潤筑底回落即將落空由于過去三年大多數企業存減產爭搶配額的目的,共振下游空調、冰箱排產同比增長速度極差,過去3年配額基準年內三代制冷劑大多處于虧損狀態。其中主流制冷劑R32在2020-2022年持續虧損,R134a的毛利率在2020-2022年也大多數為負值。隨著配額對準期的結束,2023年以來R32、R134a價差逐漸重返正值。截至2023/5/5日數據,R32、R134a的價格為1.5/2.43萬/噸,自年初以來+13.2%/+3.2%,價差自年初以來+867.7%/+202%。根據當前價格測算R32毛利率約在5%,R134a的毛利率約在15%。由于2023年尚未推行配額制生產管控,生產端的動工約束更多為企業崇尚利潤的犯罪行為,因此我們推測2023年三代制冷劑的價格中樞預計在稍盈利的水平。我們以R22、R32、R134a、R125的價格及供需數據編輯制冷劑行業指數,并上溯過去9年數據。根據排序,當前制冷劑板塊價格分后位數為30%、價差分后位數為47%、庫存天數分后位數為62%。價格及價差處于歷史50%以下分位,且價差持續向上復原。展望后續,我們認為三代制冷劑有望復制甚至超越二代制冷劑10年1倍漲幅的趨勢。在二代制冷劑實施配額生產時,三代制冷劑技術已經成熟且海外專利已經到期,三代制冷劑順利取代二代制冷劑削減的部分。但由于四代制冷劑目前價格(20萬/噸以上)遠高于三代制冷劑,疊加四代制冷劑搭配的設備和三代完全不同,而設備的替換周期一般在8-10年,因此三代制冷劑漲價空間有望超越二代制冷劑漲幅。我們從樂觀、中性、悲觀三個角度假設三代制冷劑漲幅,并給出對應公司的凈利潤彈性。悲觀假設:三代制冷劑上漲50%。假設依據是二代制冷劑在2013年實施配額制后至2014年年中漲幅為50%,假設三代漲幅參照二代,則對應的三代制冷劑R32、R125、R410a、R152a、R134a、R143a的價格分別為2.25/3.83/3.08/2.40/3.64/3萬元/噸,同時將開工率調至6成,則對應凈利潤:巨化股份(22.86億)、東岳集團(15.4億)、三美股份(11.02億)、永和股份(7.44億)。中性假設:三代制冷劑均上漲至歷史最高價。考慮到二代制冷劑在配額實施后價格創新高,則中性假設下將三代制冷劑價格調至最高價。則對應R32、R125、R410a、R152a、R134a、R143a的價格分別為3.4/10/6.5/4/5/6.7萬元/噸,同時將開工率調至6成,則對應凈利潤:巨化股份(50.25億)、東岳集團(33.7億)、三美股份(26.3億)、永和股份(18.41億)。樂觀假設:三代制冷劑價格均上漲至8萬/噸。考慮到三代制冷劑漲幅天花板是四代制冷劑的成本。根據下文的測算,R1234yf的原材料價格至少在10萬元/噸以上,我們樂觀假設下給予每個三代制冷劑價格為8萬/噸,則對應凈利潤:巨化股份(82.88億)、東岳集團(45.9億)、三美股份(38.53億)、永和股份(22.98億)。五、四代制冷劑:高效率潔凈、但生產及替代成本高昂四代制冷劑分為天然制冷劑和人工合成制冷劑,前者涵蓋二氧化碳、氨氣、R290等,后者涵蓋R1234yf、R1234ze等。四代制冷劑的特點就是ODP為0,GWP值極低,就是最理想的制冷劑方案。二氧化碳就是最潔凈最低效率的天然制冷劑,但是空調設備成本高昂。CO2GWP值1,距大于歐盟規定的最高管制值,并且化學穩定性強、不易燃、無污染,與各種潤滑油和機械結構存較好的相容性。CO2不僅就是最潔凈最環保的制冷劑,其在空調性能和系統效率方面都優于R134a,此外由于CO2氣體壓縮比低,可以提高壓縮機效率。但由于CO2的跨臨界制冷劑循環的運轉壓力不內放在現有的空調零部件,因此CO2的替代成本非常高昂。R290同樣非常潔凈,但是易燃,使用場景受到限制。R290即為為丙烷,也就是天然制冷劑,其分子式中不不不含氯元素,因而ODP值0,GWP值0。r290雖然最為環保,但有著高度極容易燃的性質,所以建議就可以充注2p以內的空調,大p數空調受到限制,因此當前滲透率較低。HFO-1234yf屬于人工合成的第四代制冷劑,與R134a效果相符,無須出現發生改變現有空調成立備,但材料制取成本高昂。HFO-1234yf在2007年由霍尼韋爾和杜邦攜手研制,其分子式為CF3CF=CH2,ODP值0,GWP值4,距低于二代和三代制冷劑。此外R1234yf在大氣中的壽命只有11天,對環境引致的影響較小。在空調性能和循環效率上,R1234yf和R134a的效果相近,同時由于其分子量、密度等性質和R134a相符,因此在現有空調上搞出少量調整即可輕而易舉應用領域。目前四氟丙烯(HFO-1234yf)專利主要集中在美國科慕、美國霍尼韋爾、日本三菱、法國阿科瑪、日本松下等企業手中,國內巨化集團、珠海格力電器、中化藍天集團等企業也存有關專利申請,但目前主要以給海外企業代工居多。R1234yf的制取路線較多,每家企業存各自的制取路線。根據我們的剖析,目前一共存6種工藝路線。工藝1就是三歡樂富中昊給科慕代工所采用的路線,該工藝具有成本高昂的優勢。霍尼韋爾公司則采用工藝2,該工藝具有原料養胃、價格低廉、利用率高的優點,但部分環節建議強堿,系統較為繁瑣。科慕另外研發的路線為工藝3,該工藝對設備的耐溫性存較低建議,容易發生危險。杜邦早年則采用工藝5制取R1234yf,但是該法仍須較低制取溫度且轉化率低,目前并不常用。阿科瑪采用采用的工藝6總體轉化率較低。工藝5的原材料成本約為11.08萬元/噸。我們以工藝5為基準廢舊杜邦法制取R1234yf的成本。工藝5就是用一氯甲烷和R22為原料,在700-900℃高溫下反應,該法的轉化率并不高,僅有14.8%。據此測算,則該方法下R1234yf的原材料制取成本約為11.08萬元/噸。四代制冷劑及服務設施制冷劑設備尚不明朗,短期較難替代三代制冷劑。天然四代制冷劑雖然材料養胃、GWP值極低,但R290的易燃性和二氧化碳的設備擴建成本管制其蔓延,人工四代制冷劑R1234yf無須對現有空調體系存非常大改動,料變成最先量產的產品,但目前R1234yf的成本和售價高昂,短期難以替代明朗的三代制冷劑。且目前R1234yf的原材料成本在10萬/噸以上,表明目前三代制冷劑價格的天花板在10萬/噸。六、重點公司分析1、巨化股份制冷劑行業龍頭,具有較為完善的氟化工產業鏈。公司成立于1998年,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衢州化工廠。公司主營氟化工、氯堿化工、石油化工業務,目前公司是氟制冷劑、含氟高分子、氯堿龍頭,擁有從氫氟酸、甲烷氯化物、乙烯氯化物到制冷劑、含氟高分子、氟精細化工品的完整產業鏈。目前公司氟化工原料產能107.24萬噸、制冷劑產能68.23萬噸(其中三代制冷劑產能48.07萬噸)、含氟聚合物產能13.99萬噸(其中氟聚合物產能4.69萬噸)、含氟精細化學品產能0.48萬噸、食品包裝材料產能20萬噸、石化材料產能48.5萬噸、基礎化工品產能339.58萬噸。公司預計為三代制冷劑龍頭,享受三代制冷劑最大漲價彈性。根據公司產能布局及過去三年開工率預測,公司是目前三代制冷劑配額占比最大企業,具備行業定價權。我們預期三代制冷劑在配額基準年之后價格上漲趨勢較為確定,公司作為配額占比最多的企業,有望享受最大漲價彈性。公司在氟材料深耕多年,具備高端材料研發實力。(1)氟冷卻液:由于服務器處理器CPU功耗不斷提升下,國家對數據中心PUE指標考核加嚴,對液冷市場需求提升。當前氟冷卻液浸式冷卻的PUE最低,變成下游的最優挑選出。公司5000噸巨芯冷卻液追加新增產能規劃中的一期1000噸已經投產,預計在3M停用工廠+數據中心市場需求提升的趨勢下,公司料快速卡位。(2)四代制冷劑:長期看一看四代制冷劑就是行業未來主流路線。由于目前專利封鎖,公司通過與霍尼韋爾合作形式代工四代制冷劑,目前公司具備0.8萬噸四代制冷劑追加新增產能(R1234yf、R1234ze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