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力與運動》教案精選_第1頁
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力與運動》教案精選_第2頁
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力與運動》教案精選_第3頁
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力與運動》教案精選_第4頁
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力與運動》教案精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力與運動》教案精選本單元包括“推和拉”、“常見的力”、“怎樣讓小球動起來”、“讓運動的物體停下來”4課,其中“推和拉”是為“常見的力”所做的鋪墊,重點是指導同學討論力與運動的關系。我預備了以下教案,盼望對你有關心!

推和拉

教學目標:

一、學問目標:能說出推和拉的動作要領與方法。

二、技能目標:能做好單人、雙人以及多人的推拉嬉戲活動,了解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情感目標:能仔細參加,吃苦耐勞,發揮小組合作精神,熬煉身體并留意平安。

教學方法:

同學自主探究,老師組織,以實踐活動得出結論。

教學預備:

一、場地:學校操場(草地)。

二、設備器材:墻、大樹、籃球架、嬉戲器材(紙幣、圓圈等)

教學時間:

一、本課1課時完成。

二、教學內容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推拉伸展。

其次部分:雙人、多人推拉嬉戲,小組套圈競賽嬉戲。

活動過程:

一、預備運動

為頭、頸、手臂、肩膀、腰部……等伸展性暖身運動,為后面猛烈運動做好預備,以便拉傷。

二、推拉伸展

1、雙手互拉:雙手互扣,可向左、右、上、下、兩側等方向用力拉。

2、比手劃腳:運用手來做猜拳的嬉戲活動。

跪撐手猜拳、俯撐手猜拳。

3、雙腳屈伸:雙腳左右側拉及前后分腿等。

運用腳來做猜拳的嬉戲活動。

站立腳猜拳、坐姿腳猜拳、躺撐腳猜拳、仰撐腳猜拳、俯撐腳猜拳。

4、用力推墻:運用單手、雙手或腳用力推(墻、大樹、籃球架等均可)。

三、雙人推拉嬉戲:推拉動作以定式用力的方式進行,避開用力碰撞。

1、用背互推:兩人一組(體型相近為宜)用背互推,可用站立或蹲式、坐式等不同方式進行。

2、用手互推:兩人一組(體型相近為宜),用單手或雙手互推,可用弓箭式、騎馬式等協作手部的互推動作。

3、雙手拔河:兩人一組,雙手彼此互扣做拔河狀,用力后拉,松手或被拉距離愈長者為負,對方為勝,可增加不同組別勝者與負者彼此挑戰的機會,以增加課堂氣氛的好玩性。

4、搬運:背扛、背負走、同心協力。

5、手推車:

6、鼓舞同學自創其他雙人的推拉嬉戲:老師從旁幫助或指導,并適時讓同學發表或表演、示范等。

四、多人推拉嬉戲

1、用力拉動。(本嬉戲可一人拉二個人也可反過來變成二個人拉一個人)。

2、團體拔河:本嬉戲為雙人拔河的延長,人數約四、五人,雙方應留意平安,避開松手后跌倒,老師指導時應特殊強調合作精神及平安原則的重要性。

3、投圈得分:在遠近距離不同的地方分別放有不同分值的紙幣,每人五個圈,看誰套的分數最多。

指導要點:

留意事項:

一、教學時宜有充分的活動空間,才能充分伸展肢體。

二、推拉嬉戲時,應特殊留意課前的場地平安檢查。教學活動應兼顧平安為原則。

三、團體拔河,以雙方人數各3——5人最能引起同學昂揚愛好又較平安。

四、投圈嬉戲時老師可提示同學體會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學評量:

一、指導同學自我評量。

二、詳細評量標準參考:

1、推拉嬉戲中,盡全力而有明顯用力且流汗者為3分,其次為2分,再其次為1分。

2、學會互推和互拉的方法,10種以上者為3分,6~9種為2分,5種以下者為1分。

3、投圈嬉戲中,以圈投中的紙幣的分值之和計算。

4、在嬉戲中能盡全力,肯合為3分,其次為2分,再其次為1分。

三、評出優秀活動小組

把個人得分與小組集體得分總和作為活動小組總分,評出優秀小組并賜予嘉獎。

常見的力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搜集事例,說明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2、能夠通過彈棋子嬉戲發覺力的三個要素。

科學學問:

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2、知道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喜愛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并從中體驗和感受到樂趣。

教學預備:

吸鐵石、模板、回形針、棋子等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力在哪里?請用動作表示出來。

力在手上、腿上……力在身體里。

2、演示:雙手同時壓粉筆盒,粉筆盒(物體)怎樣了?

要求:用簡潔的圖形來描述現象。

(調動同學已有的學問積累,激發同學學習的欲望。)

二、觀看

1、拓展描述:離開我們的身體,往別處想,哪里還有力?

2、給力起名稱。

人的力稱為人力、機器的力稱為機械力、風的力稱為風力……

過渡:力在哪里?——處處都有力。

(讓同學立足現實感受,以利于進一步熟悉、發覺有關力的科學規律。)

三、發覺、熟悉

1、小試驗:會“跳舞”的回形針。

用吸鐵石、模板、回形針演示試驗。

區分:與我們前面說的力有什么區分?——借助外力。

2、關于力你想知道什么問題?(究竟什么是力?)

3、引導同學對力的概念的描述。

一種物體對另一種物體產生了作用,就叫力。

(讓同學在觀看現象中分析與發覺科學規律,并引導他們描述自己的感受以形成對力的概念熟悉。)

4、假如讓你將這些力分類,你可以怎么分?請說出你分類的理由。

四、探究

1、活動:移動一個大箱子可以用什么力?(推、拉……)

過渡:想一想,是否我們自然界中的力都可以有推和拉這兩種力呢?

2、嬉戲:彈棋子

要求:彈棋子的方法。(老師演示)

記分方法。(板書說明)

分組,每人彈三次。

思索:當你彈棋子的時候,你還發覺什么關于力的學問?

同學進行嬉戲。

發覺:力有什么特點?(打棋子的不同點,棋子彈的方向不同。力可以在物體間傳遞。力有大有小。力有方向……)

五、反饋

1、關于力你知道了什么學問?

2、你還有什么想知道的關于力的問題?

(讓同學形成概括性的思維,通過對新問題的提出以發覺同學思維進展的脈絡,以便于拓展性的學習。)

怎樣讓小球動起來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設想出多種使物體運動起來的方案及轉變物體運動方向的方法。

2、能夠用試驗驗證自己的設想。

3、能夠正確描述試驗中產生的現象,通過分析,得出結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情愿動腦筋想出訪物體運動起來的多種方法。

2、能夠與其他小組溝通假設和試驗方法,并找出的方法。

科學學問目標:

1、能說出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由靜止轉為運動。

2、能辨別出物體的運動主要是由哪種力(如風力、水力、重力、彈力等)作用的結果。

科學、技術、社會、環境(STSE)目標:

能聯系生活實際,舉出更多的力使物體運動發生轉變的例子。

課時支配:

一課時

教學預備:

各種小球、氣筒、扇子、細線、擋板、磁鐵、大頭針、圖片等

重點:

引導同學設計更多種使小球動起來的方案。

難點:

找出物體的運動是由哪種力作用的結果。

教學過程:

一、活動1

讓小球動起來

1、小組才智,想讓小球動起來的方法,比一比哪個組方法多且獨特

2、提出觀看要求,小組根據設計的方案動手試。

3、小組活動、匯報溝通。

4、在以上基礎上,提出問題:再試一試,怎樣使小球的運動方向發生轉變?通過溝通,體驗力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變化,做法中用到的力有彈力、風力、沖擊力、浮力等。

二、活動2

是什么力使物體開頭運動的?

1、結合圖,觀看思索:是什么物體?分別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開頭運動的?物體的運動需要的力與什么有關?

2、溝通,熟悉到:帆船是在風力的作用下運動的;箭是在彈力的作用下運動的,彈弓也是,靠彈力把子彈射出去的;碾子是在牲畜力的作用下轉動的;水輪是在水的沖擊力作用下轉起來的;

三閱讀科學在線

1、外力可以使物體運動起來,想物體運動起來是什么樣的?(示范:平著把書推出、轉動小水輪、拉二胡。)

2、閱讀:物體運動的基本方式有三種:即平動、轉動、振動。理解機械運動的三種方式。

讓運動的物體停下來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能設想出多種使運動著的物體停下來的方法。

2、能夠設計試驗證明自己的設想是否正確。

3、能夠實事求是地描述試驗中產生的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能在設計試驗的過程中,與其他同學溝通想法。

2、能從不同角度看待摩擦力對人類的影響。

科學學問目標:

1、能用試驗說明物體在力的作用下由運動變為靜止。

2、能意識到阻礙物體運動的力為阻力。

STSE目標:

能舉出3個以上的例子說明人們在生活生產中是如何增大或減小摩擦的。

教學重點:

活動1讓運動的物體停下來,設計、把握讓運動的小球、風車、自行車停下來的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摩擦力的產生和作用。

課時支配:1課時

教學預備:小球、風車、自行車、鋼尺、摩擦力利與弊的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活動1

讓運動的物體停下來

1、你能用哪些方法讓運動的小球、風車、自行車停下來?把想到的方法記錄下來。

2、試驗設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