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無錫市2023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沉郁,指深沉蘊藉、凝重悲抑的藝術風格。它既指表現在作品中的深刻、透辟的思致,
也指創作過程中的深思熟慮。內向、深沉的個性氣質易出沉郁之作,廣博的學識能成沉郁之
作,窮困波折的人生經歷易生沉郁的情懷,發為沉郁的文字。
“沉郁”見于文學理論著作,始于鐘峻的《詩品?序》。他贊譽倡導詩歌的梁武帝''資生
知之上才,體沉郁之幽思,文麗日月,賞究天人”。鐘蝶倡導內容充實、富于深意的詩作,
在品第具體作品時,詩意系于現實風云的深沉凝重是鐘蛛的重要尺度。在漢末文人五言詩中,
深沉悲切的思想情緒就已成為創作的重要依據。在建安詩中,這種思想情緒成為主要內容,
并注入慷慨之氣,藝術上也更為成熟。可以說,“漢魏風骨”的時代是“沉郁”成為一種重
要詩歌風格的時代。也正是從這個時代始,這種“沉郁”一一對社會、歷史、人生的深重情
思在詩中的含蓄表露,成為中國文人詩的一個顯要特點和傳統,也成為詩歌評估的一個標準。
“沉郁”作為杜甫創作風格的突出特征,體現在以沉著蘊藉的藝術手法表達博大深厚的內心
情志。杜詩“轉益多師”,富于變化,但“沉郁”始終是主導風格。《杜詩鏡錚》(卷三)指
出杜詩的“沉郁頓挫”與充滿時代、生命之慨的“漢魏風骨”有精神上的聯系,又有藝術上
的超越。嚴羽《滄浪詩話詩評》始標“沉郁”為杜詩的基本藝術特征:“子美不能為太白之
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郁。”
(摘自王南《“沉郁頓挫”論》)
材料二:
對于“沉郁”的內涵所指,人們一般認為是杜詩的思想感情之深沉郁結,這種理解不無
道理。杜甫是先秦儒學的虔誠信奉者,他在詩中所執著表現的先秦儒家的思想精神,諸如憂
患精神、人本精神、樂道精神、篤行精神等等,必定會使他的詩歌具有深厚沉雄的性質;加
上身經戰亂,殘破的山河、凋敝的民生與大唐盛世構成了強烈的對比,而詩人又拒絕認可這
種現實,堅信盛世的復興,于是,愛國主義、民族意識以及民胞物與的偉大情懷,又構成了
戰亂詩篇的主旋律,這些,也必定會使他的詩歌具有憂郁郁勃的特征;同時,由杜甫家世的
血族悲劇以及幼年喪母的不幸經歷、青年時期的坎坷仕途等投在心靈上的陰影而形成的持重
憂郁的性格,又不能不使他的詩歌具有沉著郁結的作風。
然而,從藝術形式的層面考察,我們看到,杜甫在描寫壯大的景物和感嘆個人身世時喜
歡采用“時空并取”的手法,即在一個聯語(一個押韻單元的兩句詩)中,從時間和空間兩
個角度下筆,使詩境具有超常的廣度、厚度與深度,這也是形成“沉都”風格的因素。譬如
《上兜率寺》中的“江山有巴蜀,棟宇自齊梁”一聯,前句以“巴蜀”寫寺的周圍江山之壯
美,是從空間角度下筆;后句以“齊梁”寫寺廟中棟宇之悠久,則是從時間角度下筆。杜詩
的雄厚之處,正在于既寫了景物的空間狀態,又寫了景物的時間狀態,以“時空并取”的筆
墨展示出景物的雄偉現狀和悠久歷史。所以,這景物既是現實的,又是歷史的,既有雄偉的
身姿,又有豐厚的闊歷。它們的身上既纏繞著天地的煙云,又披戴著歷史的風塵。它們從遠
古走來,氣勢磅礴地出現在人們的面前,足以讓人們肅然起敬。
不僅如此,杜甫還常用“時空并馭”的手法表達漂泊歲月中的時局感受或身世感受,每
每在一個聯語中,兼出時、空兩種意念。他經常使用“百年”"萬里"''日月”“乾坤”等詞
匯,極力擴展時空的程度,造成悲壯深沉的詩境,塑造出白發老人面對天下烽煙的藝術形象。
例如,“天下干戈滿,江邊歲月長”(《送韋郎司直歸成都》),前句以“干戈滿”寫戰火遍地
的現實,是從空間角度寫戰亂的廣延;后句以“歲月長”寫客居日久,是從時間角度寫戰亂
的持久:兩句塑造出詩人關注天下烽煙、嘆息漂泊于事無補的形象。
杜甫善于在一個聯語中,把自身形象放在廣大的空間與漫長的時間之坐標點上,通過時
空的交構,精確地概括自己終生漂泊的生涯以及對國家時局的感受。這使得他的詩作既具有
廣博的視野,又具有深邃的思維,既具有現實的高度,又具有歷史的厚度,因而蘊涵著深沉
的宇宙意識。他詩中頻頻出現的“百年”之嘆,雖然也含有對個體生命自憐自惜的因素,但
是由于他關注的是國家的危亡、普天之下民生的苦難,就大大削弱了一己之私的內涵,而具
有了“不眠憂戰伐,無力正乾坤”(《宿江邊閣》)的憂國憂民的高層涵義。比較羊祜、王羲
之、李白等人的嘆息,這顯然是一種悲壯的浩嘆。從詩歌的表現手法來看,這樣的“時空并
馭”出色地塑造出詩人的目接乾坤、心悵百年的巨大形象,這個抒情形象強烈地感動著炎黃
子孫的心靈。
(摘自韓成武《新論“沉郁頓挫”的內涵》)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沉郁”一詞最早見于鐘噪的文學理論著作《詩品》,被用來評價藝術風格。
B.“沉郁”文風起源于漢末文人五言詩,成熟于建安詩作,并成為詩歌評估的標準。
C.杜甫慣從時間和空間兩個角度刻畫壯大之景,意在其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
D.杜詩中所表現出來的高大的抒情形象,與詩人善用的藝術手法是分不開的。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則材料都認為,要形成“沉郁”文風,詩人個性、學識與閱歷等因素缺一不可。
B.在王南看來,杜甫“沉郁”詩風既有對前人藝術精神的繼承,又有所發展與創新。
C.材料二從藝術形式層面闡釋“沉郁頓挫”的內涵,主要采用舉例與對比的方法。
D.杜甫前代文人作品中的“百年”之嘆,更多指向對他們個體生命的自憐自惜。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兩則材料共用論據的一項是()
A.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江漢》)
B.江國逾千里,山城僅百層?(《泊岳陽城下》)
C.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秋興八首(其一)》)
D.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4.兩則材料都論述了杜甫的“沉郁”詩風內涵,請概述其異同點。
5.如欲從“沉郁”的角度為杜甫的《登岳陽樓》寫一篇評論,請結合材料,列出評論要點。
(-)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看不見的藏品(德國通貨膨脹時期的故事)
茨威格
①這個故事是我從事藝術品買賣的這37個年頭里所經歷過的最不尋常的事情。自從我
們鈔票的價值就像逸散的煤氣蕩然無存以來,古玩交易市場那些暴發戶們突然對古舊的版畫
及畫像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所以你得源源不斷地進新“貨”。這幫家伙突如其來的狂熱的搶
購欲望,讓我幾乎被洗劫一空。我羞愧難當,真想關門停業。
②我不由想到把過去的舊賬本拿出來翻一翻,興許能找出幾個昔日的老主顧,從他們那
兒弄回幾件副本呢。其實這些舊賬本也告訴不了我什么東西,因為大部分老主顧早就被迫把
他們的收藏拍賣掉了,或者早已去世。然而,我突然翻出一捆大概要算是我們最早的老主顧
寫來的信件。這位滑稽可笑、節約成癖的老兵,作為一位古代版畫藝術的收藏家卻表現出超
乎尋常的聰明才智、極其豐富的專業知識和高雅不俗的藝術品味。我將其近60年的訂單慢
慢地加以整理,發現他的收藏品早就價值連城了。盡管如此,自從1914年以來,他再也沒
有寄來過訂單了。
③我毫不費勁地找到了他的住所一一簡陋的鄉村樓房的三層樓上,告訴老人恰好路過這
里,順便拜訪一下他一一我們這個字號的多年老主顧、德國最大的收藏家之一,約定下午三
點以后來看臧畫。
④_________
⑤我們登上樓梯,正要推開門時,就已聽到從客廳里面傳來老人洪亮的聲音:“進來!
進來!”憑著盲人敏感的聽覺,他肯定在我們上樓時就聽到我們的腳步聲了.“赫爾瓦特今天
一個中午根本睡不著,為了急于要把他的寶貝給您看。”老婦人微笑著對我說。她女兒的一
個眼色已經使她明白我的態度,并讓她放下心來了。桌上一大堆畫夾已經攤開,等著人去看。
⑥他輕輕地、小心翼翼地用指尖從畫夾子里取出一個硬紙框,里面嵌著一張發黃的空白
的紙。他熱情洋溢地把這張廢紙舉到面前,細細地看了幾分鐘之久,可是實際上什么也沒看
見,他那瞳仁僵死、目光發直的眼睛,不知道是由于紙上的反光,還是來自內心的喜悅一
突然發亮,閃爍著一種智慧的光芒。
⑦“怎么樣,”他頗為得意地說道,“您曾看見過比這幅更加精美的復印畫嗎?每個細部
的線條印得多么清晰,輪廓多么分明。再看看它的來歷!瞧這兒”一一他把畫頁翻了過來,
用指甲極為精確地指著這張白紙的某些地方,使我不由自主地望了一眼,看那兒是不是真的
還蓋著圖章——“您看,這兒是那格勒藏畫的圖章,這兒是收藏家雷米和艾斯代勒的圖章。”
⑧聽到這位老人這樣熱情奔放地夸耀一張空空如也的白紙,看見他用指甲毫厘不差地指
著只在他的想象中存在的看不見的收藏家的國章,真叫人毛骨悚然。由于恐怖,我的嗓子眼
堵得厲害,我不知道該怎么回答才好。我在慌亂中抬起眼睛看了看那兩個女人,又看見老太
太渾身哆嗦,十分激動地舉起雙手,向我懇求。于是我振作了一下,開始扮演我的角色。
⑨“簡直叫人拍案叫絕!”我終于結結巴巴地說道。老人的臉上馬上現出得意的神氣,
“不過,這還根本算不了什么。”他就這樣滔滔不絕、洋洋得意地邊說邊讓我看畫夾,足足
忙了兩個小時。我和他一起共看這一百來張空白的廢紙或蹩腳的仿制品,而這些在這個可悲
的絲毫沒起疑心的盲人的記憶里還是真實存在的,以至于他可以毫無差錯、按照準確無誤的
順序精確入微地夸獎并且描繪每一幅畫。只有一次,他似乎覺察到什么,使他不能熱情洋溢
地說下去。他拿起一張《安提俄珀》,他那已經訓練得十分敏感的觸覺神經在這張陌生的紙
上沒有模到那些凹紋,于是他突然皺起眉頭,聲音也慌亂了:“這不是……這不是《安提俄
珀》吧?"他喃喃自語,神情有些狼狽。我馬上采取行動,急忙從他手里把這幅畫取過來,
熱情洋溢地大事描繪我也熟悉的這幅畫刻畫的一切可能有的細節。盲人的那張已經變得頗為
尷尬的臉松弛了下來。“總算找到了一個識貨的行家!”他洋洋得意地掉轉臉去沖著他的妻女
歡呼起來,“總算找到一個懂行的,你們也聽聽。”
⑩他說著,用手指溫柔地撫摩一下那些早已空空如也的畫夾,就像撫摩一些有生命的東
西似的。這是一個既可怕又動人的場面,因為在進行大戰的這些年里,我還從來沒有在一個
德國人的臉上看到過這樣純凈的幸福的表情。
?我們開始握別的時候,他的聲音變得非常柔和,“我終于又能和一個行家一起看一遍
我心愛的藏畫,這對我來說真是個幸福。我在這兒答應您,在我的遺囑里加上一條,您應該
得到管理這批不為人所知的寶藏的榮譽。請您答應我一件事:請您印個漂亮的藏畫目錄,這
將成為我的墓碑。”我深受感動地答應他去辦這件實際上我永遠無法照辦的事,老人死沉沉
的瞳仁又為之一亮。
?兩個女人送我到門口。她們一面望著我,一面流淚,她們的眼光是多么溫暖,多么富
有感激之情。我恍恍惚惚地摸索著走下樓梯,心里其實十分羞愧:我像童話里的天使似的降
臨到一個窮人家里,使一個瞎子在一小時內重見光明,我用的辦法是幫人進行了一次虔誠的
欺騙,極為放肆地大撒其謊,而我自己實際上是作為一個卑鄙的商人跑來,想狡猾地從別人
手里騙走幾件珍貴的東西的。可是我得到的,遠遠不止這些:在這陰暗遲鈍、郁郁寡歡的時
代,我又一次生動地感覺到純粹的熱情,一種純粹是對藝術而發的精神上的快感,這種感情
我們這些人似乎早已忘懷了。我心里充滿敬畏之情——我無法用別的方式來表達一一雖然我
不知為什么,又一直感到羞慚。
?我已走在大街上了,回頭卻看見一個令人難忘的情景:樓上的窗口露出一張白發老人
的高高興興的笑臉,凌駕于大街上愁眉苦臉、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人群之上,由一片善意
幻覺的白云托著,遠遠脫離了我們這個嚴酷的現實世界。我不覺又想起那句含有深意的老話
一一我記得好像是歌德說的一一“收藏家是幸福的人!”
(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標題“看不見的藏品”,指藏品并不存在和失明老人看不見藏品,同時也昭示了“我”人
性中的純粹與善良。
B.1914年以來通貨膨脹導致的物價飛漲和老人再沒給“我”寄來過訂單,為后文老人藏品
的蕩然無存埋下伏筆。
C.失明老人發現《安提俄珀》畫紙的異常這一情節展現了他敏感的藝術鑒賞力,暗示了這幅
藏品對他的重要性。
D.老人的妻子和女兒在戰后一邊盡力維持家庭的生計,一邊依然小心翼翼、艱難地呵護著老
人心中的藝術世界。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以“我”的見聞和感受講述了失明的老收藏家對藝術的執著和堅守,“我”貫穿全文,
是小說的線索人物。
B.小說中語言、動作、神態等多種細節描寫,生動地刻畫出失明老人的人物形象,表現他對
自己藏品的狂熱喜愛。
C.結尾窗口老人“高高興興的笑臉”與大街上人群的“愁眉苦臉”形成對比,反映精神的寄
托能消解現實的嚴酷。
D.本文和茹志娟《百合花》都是反戰小說,雖沒直接描寫戰爭的殘酷,但都用“以小見大”
的手法表現重大主題。
8.“我”的心理隨著老人鑒賞名畫的過程逐步發生變化,請結合文中相關部分簡要分析。
9.請根據上下文推測第④段的情節要點。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鄧禹,字仲華,南陽新野人。年十三,能誦《詩》,受業長安。時上亦游學京師,禹年
雖幼,而見上知非常人,遂相親附。更始?既至雒陽,以世很為大司馬,使安集河北。禹聞
之自南陽發北徑渡河追至鄴謁上見之甚歡謂曰我得拜除長吏生遠來寧欲仕耶禹曰:"不愿
也。更始雖都關西,今山東未安,赤眉、青犢之屬,動以萬數;三輔假號,往往群聚。更始
既未有所挫,而不自聽斷,諸將皆庸人屈起,志在財幣,爭用威力,朝夕自快,非有忠良明
智,深慮遠圖,欲尊主安民者。明公雖建蕃輔之功,猶恐無所成立。于今之計,莫如攬延英
雄,務悅民心,立高祖之業,救萬民之命。以公而慮天下,不足②定也。”上大悅,因令左右
號禹曰“鄧將軍”,常宿止于中,與定計議。上止廣阿城門樓上,城輿地圖,指示鄧禹,曰:
“天下郡國如是,我乃始得一處,師言天下不足定,何也?”上破邯鄲,誅王郎,欲北發突
騎,禹曰:“吳漢有智謀,諸將鮮能及者。”上以禹為知人。赤眉入長安,鄧禹為司徒,討赤
眉,不以時進,光武敕曰:“司徒,堯也;赤眉,桀也。今長安饑民,孰不延望?”光武即
位,拜鄧禹為大司徒,制曰:“前將軍鄧禹,深執率季,與聯謀誤帷幔,決勝千里。孔子曰:
'自吾有回也,門人日以親。以元功拜太傅,進見東向,甚見尊寵。建武中,罷三公,以
列侯就第。鄧禹篤于經書,教學子孫。
序曰:賢駿思圣主,風云從龍武,自然之應也。鄧禹以弱冠睹廢興之兆,贏糧策馬,以
追世祖,遂信竹帛之愿,建社稷之謀,襲蕭何之爵位,可謂材難矣。受命之初,躬率六師;
立師傅,位三公,功德之極,而禹兼之。《易》稱“利見大人”,《詩》有“自求多福”,其禹
之謂與?
(改編自《東觀漢記》卷九)
【注】①西漢末劉玄史稱更始帝。②不足:不難。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禹聞之/自南陽發/北徑渡河/追至鄴謁上/見之甚歡/謂曰/我得拜除/長吏生遠來/寧欲仕
耶/
B.禹聞之/自南陽發北/徑渡河追/至鄴謁上/見之甚歡/謂曰/我得拜除長吏/生遠來寧/欲仕
耶/
C.禹聞之/自南陽發北/徑渡河/追至鄴謁/上見之甚歡/謂曰/我得拜除長吏/生遠來寧/欲仕
耶/
D.禹聞之/自南陽發/北徑渡河/追至鄴謁/上見之甚歡/謂日/我得拜除長吏/生遠來/寧欲仕
耶/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世祖是中國古代帝王廟號之一,在文中和“上”“光武”都同指一人。
B.“披輿地圖”的“披”指打開,與《鴻門宴》中“披帷西向立”的“披”相同。
C.制是古代詔書的一種。從文中內容看,和“敕”大體相類,是可以互用的。
D.忠孝是儒家思想所倡導的倫理美德之一。忠與孝的對象分別是君國與父母。
12.下列對原文中有關鄧禹“知人”的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鄧禹年輕時在長安求學,結識劉秀,看出他非同尋常,如能謀劃天下,將很容易平定混亂
的局面。
B.鄧禹認為更始帝缺乏決斷能力,手下將領目光短淺,劉秀如果只是輔佐更始帝,則難以實
現志向。
C.鄧禹在劉秀攻下邯鄲、殺死王朗、想向北進軍時,建言應派吳漢領軍,認為他是將領中的
佼佼者。
D.鄧禹有名垂史冊的意愿,洞悉王朝興亡的征兆,選擇追隨劉秀,南征北戰、出謀定策,功
德蓋世。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于今之計,莫如攬延英雄,務悅民心,立高祖之業,救萬民之命。
②以元功拜太傅,進見東向,甚見尊寵。
14.《淮南子》中說堯之時,獄輸、鑿齒、九嬰、大風、封貓、修蛇皆為民害,堯派羿除掉
了這些禍害,萬民皆喜。請據此分析光武稱鄧禹為“堯”的用意。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
劉克莊
日月跳丸,光陰脫兔。登臨不用深懷古。向來吹帽②插花人,盡隨殘照西風去。
老矣征衫,飄然客路。炊煙三兩人家住。欲攜斗酒答秋光,山深無覓黃花處。
【注】①牛山:春秋時齊國景公登臨牛山,觀覽都城臨淄風景而墮淚,感嘆自己如果能夠長
生不死該有多好。②吹帽:東晉孟嘉參加桓溫的龍山雅集,一陣風吹來,嘉帽被吹落,但他
并未發覺。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詞標題點明寫作時間,詞人順應習俗而登臨,并因登臨之地而產生懷古之幽情。
B.詞人以“吹帽插花”的風流與“殘照西風”的蕭索相應,表達人到暮年的獨特況味。
C.“炊煙三兩人家住”用語平易自然,不事雕飾,意蘊與陶潛的“依依墟里煙”相近。
I).詞作中典故運用不落斧鑿,包有登臨傳統、田園意象和行旅之感,文化意味濃厚。
16.面對“日月跳丸,光陰脫兔”和“老矣征衫,飄然客路”的現實,作者陷入力圖自我寬
慰,卻又無法消解的矛盾之中,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師說》認為不能以地位的貴賤、年齡的長少乃至某項才能的高低來定誰是老師誰是學
生,因為“,
(2)《蜀相》中“,”兩句,濃墨重彩地概括了諸葛亮的一生功績。
(3)古人常在文字中將時間縮短,以此表達內心巨大的悲傷或者堅定的決心,如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1小題,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一日三餐,中國人每天都離不開筷子。我們的祖先一開始是用小木棍兒拔食食物中的野
菜、樹葉,慢慢地,①,用小木棍兒的技藝越來越高,直到把兩根小木棍兒使得
上下翻飛,巧得如同自己的十指一樣靈活自如,筷子就誕生了。
手持筷子時,拇指、食指在上,無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間,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
把杠桿原理運用得②o在烹調過程里,筷子可以用來檢查、攪拌、品嘗食物,手
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筷子不怕高熱,不怕冰凍,手指不便做的事,它也能做。筷子是人
類手指的延伸!
筷子一頭方,、一頭圓。筷尾方,便于持執;筷頭圓,便于使用。從寓意上講,有方有圓,
也象征了為人處事的原則和方法。方,就是方方正正,面對原則問題,做到“肅若秋霜”,
③。圓,就是圓潤周全,處理問題能注意方法,靈活機動,不拘泥呆板。“持方
行圓”,方圓得宜,就容易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如若相反,就好比倒拿筷子吃飯了,不僅
方形的筷尾會讓U舌難受,也很有可能握不住筷子而“落地驚神”!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1小題,1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現如今,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手機幾乎是如影隨形。手機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相伴而
來的,①。
“手機病”的門診病例中,問診最多的是骨科。手機拿久了,手臂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
手臂韌帶、肌腱等軟組織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這在問診中是最多的。相對于骨科,
②,且是“重災區”。手機屏幕發出的是藍光,經過長期大量的藍光照射,會發
生眼底黃斑病,嚴重:的會使患者造成眼底視網膜黃斑區的視覺細胞損傷。眼底黃斑病又稱
“眼睛癌癥”,一旦發生就不可逆轉。
“手機病”中,心理層面的問題也不能忽視。用手機上網,大腦對網絡世界產生的大量
即時愉悅反饋會不斷把使用者帶回網絡世界,久而久之,使用者對網絡產生嚴重依賴并最終
成癮。而一些手機應用軟件利用大數據算法等技術手段讓一部分人深陷“信息繭房”,無法
自拔。如今,“放不下”手機的人越來越多。
③,簡單來說,這把“劍”一面是便利,另一面是各種“病”。對于我們來
說,學會了上網,也要學會“下”網,不能做“低頭族”,要有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
20.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
處不超過10個字。
21.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
改變原意。
22.最后一段加點的“下”字為什么要加引號?請簡要分析。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意思是只要把事情做好,就不怕別人不知道;但真實的情
況卻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不去推廣,不去宣傳,被知道的范圍總是有限的。自媒體時代
給了個人、團體和商家因說好自己的故事而走紅的機會,但有的又因自身存在的問題而遭人
詬病,偃旗息鼓。
以上材料能在更廣泛的領域給人以啟示。請你結合自己的觀察和思考,以“做得好?說得
好”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解析】LA.“一詞最早見于"說法有誤。材料一中是沉郁’見于文學理論著作,始于
鐘蝶的《詩品?序》”,而非“‘沉郁’一詞最早見于”。
B.“起源于漢末文人五言詩”無中生有,說法有誤。材料一中只寫到了“在漢末文人五言詩
中,深沉悲切的思想情緒就已成為創作的重要依據據”,沒有涉及是否是“起源”。
C.“意在其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說法有誤。材料二中是“不僅如此,杜甫還常用‘時空
并馭'的手法表達漂泊歲月中的時局感受或身世感受”“杜甫善于在一個聯語中,把自身形
象放在廣大的空間與漫長的時間之坐標點上,通過時空的交構,精確地概括自己終生漂泊的
生涯以及對國家時局的感受”,可知不只是“身世之感”。
故選Do
2.A.“詩人個性、學識與閱歷等因素缺一不可”說法有誤。材料一原文“內向、深沉的個性
氣質易出沉郁之作,廣博的學識能成沉郁之作,窮困波折的人生經歷易生沉郁的情懷,發為
沉郁的文字”中寫到了三者和“沉郁”文風之間的關系,但沒有說“缺一不可材料二原
文“杜甫是先秦儒學的虔誠信奉者,他在詩中所執著表現的先秦儒家的思想精神,……加上
身經戰亂,殘破的山河、凋敝的民生與大唐盛世構成了強烈的對比,而詩人又拒絕認可這種
現實,堅信盛世的復興……同時,由杜甫家世的血族悲劇以及幼年喪母的不幸經歷、青年時
期的坎坷仕途等投在心靈上的陰影而形成的持重憂郁的性格,又不能不使他的詩歌具有沉著
郁結的作風”等也寫到了三者和“沉郁”文風之間的關系,但也沒說“缺一不可”。
故選Ao
3.根據文意可知,作為共用論據,所應證明的論點是:杜甫詩沉著蘊藉的手法風格,及其“時
空并馭”手法的體現。
A.只有時間“落日”(比喻暮年)“秋風”(實際時間),沒有空間,且為老當益壯的積極情感。
B.只有空間“千里”“百層”,沒有時間。
C.既有時間“兩開”,又有空間“故園”,還有漂泊意象“孤舟”,含蓄表達身在夔州,心系
故園的情感。
D.只有時間“忽傳”,沒有空間,且為聽聞喜訊激動的積極情感。
故選C。
4.根據材料一““沉郁”作為杜甫創作風格的突出特征”,材料二“對于‘沉郁’的內涵所指,
人們一般認為是杜詩的思想感情之深沉郁結,這種理解不無道理”可知,兩則材料對杜甫詩
歌思想內容和風格的看法基本相似。
根據材料一“‘沉郁’作為杜甫創作風格的突出特征,體現在以沉著蘊藉的藝術手法表達博
大深厚的內心情志”,材料二“對于‘沉郁’的內涵所指,人們一般認為是杜詩的思想感情
之深沉郁結,這種理解不無道理”“從時間和空間兩個角度下筆,使詩境具有超常的廣度、
厚度與深度,這也是形成‘沉郁'風格的因素”可知,兩者都認為“沉郁”詩風涵蓋內容與
形式兩方面。
材料一中,第一段“沉郁,指深沉蘊藉、凝重悲抑的藝術風格。它既指表現在作品中的深刻、
透辟的思致,也指創作過程中的深思熟慮……”首先指出“沉郁”的概念內涵。第二段由“‘沉
郁'見于文學理論著作,始于鐘嶂的《詩品?序》……”發端,講述了其源起,而在第三段
中,作者才說“‘沉郁’作為杜甫創作風格的突出特征,體現在以沉著蘊藉的藝術手法表達
博大深厚的內心情志”,可知材料一籠統地說其藝術手法是“沉著蘊藉”的。
材料二中,作者在第二段以“然而,從藝術形式的層面考察,我們看到,杜甫在描寫壯大的
景物和感嘆個人身世時喜歡采用‘時空并取’的手法”的轉折,引發對“時空并馭”的藝術
手法的討論,而后文二、三、四段都是對這一手法的具體討論,由此可知材料二明確了“時
空并馭”的藝術手法。
5.根據材料一“,沉郁’作為杜甫創作風格的突出特征,體現在以沉著蘊藉的藝術手法表達
博大深厚的內心情志”,材料二“從時間和空間兩個角度下筆,使詩境具有超常的廣度、厚
度與深度,這也是形成‘沉都’風格的因素”可知,可以從涵蓋內容與形式兩方面去評論《岳
陽樓記》的“沉郁”詩風。
首聯“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是景物描寫,其中“昔”和“今”體現了時間的變換。再
根據材料二“極力擴展時空的程度,造成悲壯深沉的詩境,塑造出白發老人面對天下烽煙的
藝術形象”可知,可以從“今昔對比”的角度進行評論,得出首聯平白的今昔敘述展現下筆
的深思熟慮:意在抒發早年抱負至今未能實現。
頷聯”吳楚東南訴,乾坤日夜浮”中“吳楚”“東南”“乾坤”是空間,“日夜”是時間,可
知采用了“時空并馭”的手法。且該句意思是大湖浩瀚像把吳楚東南隔開,天地像在湖面日
夜蕩漾漂浮,極力描寫洞庭湖的闊大,由此可知頷聯運用“時空并馭”的手法:展現洞庭的
磅礴氣勢,擴展時空,為時局和身世感受蓄勢。
頸聯“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通過“無一”“老病”“孤”等詞語,極力展現作者個人
的悲慘遭遇。充分體現了“杜詩的思想感情之深沉郁結”。由此可知:頸聯感嘆個人身世:
展現生活坎坷、晚年漂泊的孤危心境。
尾聯“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中,詩人不僅僅描寫個人身世遭遇,也表達了自己對戰爭
烽火仍未止息,胸懷家國涕淚交流的情感,體現了材料二所說的“他詩中頻頻出現的‘百年'
之嘆,雖然也含有對個體生命自憐自惜的因素,但是由于他關注的是國家的危亡、普天之下
民生的苦難,就大大削弱了一己之私的內涵,而具有了‘不眠憂戰伐,無力正乾坤'(《宿江
邊閣》)的憂國憂民的高層涵義”,由此可知:尾聯展現對社會的深重情思:抒發對國家動蕩
的憂慮和報國無門的哀傷情懷.
【答案】
1.D
2.A
3.C
4.同:都認為“沉郁”詩風涵蓋內容與形式兩方面,且對杜詩思想內容的看法基本相似;異:
材料一籠統地說其藝術手法是“沉著蘊藉”的,材料二則明確了“時空并馭”的藝術手法。
5.①首聯平白的今昔敘述展現下筆的深思熟慮:意在抒發早年抱負至今未能實現。②頷聯運
用“時空并馭”的手法:展現洞庭的磅礴氣勢,擴展時空,為時局和身世感受蓄勢。③頸聯
感嘆個人身世:展現生活坎坷、晚年漂泊的孤危心境。④尾聯展現對社會的深重情思:抒發
對國家動蕩的憂慮和報國無門的哀傷情懷。
【解析】6.A.“同時也昭示了‘我'人性中的純粹與善良”錯誤。我的動機最初并不純,也
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故選:A
7.D.“本文和茹志娟《百合花》都是反戰小說”錯誤。《百合花》不是反戰小說,小說以解
放戰爭為背景,描寫的是1946年的中秋之夜,在部隊發起總攻之前,小通訊員送文工團的
女戰士“我”到前沿包扎所,和他們到包扎所后向一個剛過門三天的新媳婦借被子的小故事,
表現了戰爭年代崇高純潔的人際關系,歌頌了人性美和人情美?
故選:Do
8.結合“他輕輕地、小心翼翼地用指尖從畫夾子里取出一個硬紙框,里面嵌著一張發黃的空
白的紙。他熱情洋溢地把這張廢紙舉到面前,細細地看了幾分鐘之久,可是實際上什么也沒
看見,他那瞳仁僵死、目光發直的眼睛,不知道是由于紙上的反光,還是來自內心的喜悅一
一突然發亮,閃爍著一種智慧的光芒”可知,老人熱情洋溢地把這張廢紙舉到面前,細細地
看了幾分鐘之久,老人熱情的舉動、專注的神情,讓“我”覺得很驚訝。
結合“聽到這位老人這樣熱情奔放地夸耀一張空空如也的白紙,看見他用指甲毫厘不差地指
著只在他的想象中存在的看不見的收藏家的國章,真叫人毛骨悚然。由于恐怖,我的嗓子眼
堵得厲害,我不知道該怎么回答才好”可知,看見老人用指甲毫厘不差地指著只在他的想象
中存在的看不見的收臧家的國章,真叫人毛骨悚然,由于恐怖,我的嗓子眼堵得厲害。在老
人的癡迷與畫夾的空空如也前,我心生恐懼,有點慌亂。
結合“聽到這位老人這樣熱情奔放地夸耀一張空空如也的白紙”“我在慌亂中抬起眼睛看了
看那兩個女人,又看見老太太渾身哆嗦,十分激動地舉起雙手,向我懇求。于是我振作了一
下,開始扮演我的角色”可知,老人熱情奔放地夸耀一張空空如也的白紙,老太太渾身哆嗦,
十分激動地舉起雙手,向我懇求,我決定扮演好我的角色。一邊是老太太的懇求,一邊是老
人的熱情洋溢,“我”被老人精神感動的同時,心生同情,愿意幫助他們。
結合“兩個女人送我到門口。她們一面望著我,一面流淚,她們的眼光是多么溫暖,多么富
有感激之情。我恍恍惚惚地摸索著走下樓梯,心里其實十分羞愧”“我心里充滿敬畏之情一
—我無法用別的方式來表達一一雖然我不知為什么,又一直感到羞慚。"我恍恍惚惚地摸索
著走下樓梯,心里十分羞愧,又充滿了敬畏之情。告別老人后,“我”的心里充滿羞愧與敬
畏。
9.結合后文“他輕輕地、小心翼翼地用指尖從畫夾子里取出一個硬紙框,里面嵌著一張發黃
的空白的紙”可知,他從畫夾子里取出的是一張發黃的空白的紙,說明戰后德國物價飛漲、
貨幣貶值,老人家境每況愈下,他的妻女迫于生活的壓力變賣了老人所有的藏品。
結合下文“她女兒的一個眼色已經使她明白我的態度,并讓她放下心來了”“我在慌亂中抬
起眼睛看了看那兩個女人,又看見老太太渾身哆嗦,十分激動地舉起雙手,向我懇求。于是
我振作了一下,開始扮演我的角色”可知,收藏家的女兒在旅館里找到了我,并講述了他們
一家的故事,現在畫冊里放的已經不是原來的藝術畫,而是一些發黃的紙。老人對這些全然
不知,依然每天撫摸欣賞著他那些珍貴的畫冊。全家為了不讓老者傷心,都把這件事情對老
人隱瞞著。為了不毀掉老人的快樂,老人女兒特來拜托我,不要向她的父親說出實情,“我”
答應盡力幫忙。
【答案】
6.A
7.D
8.①老人熱情的舉動、專注的神情,讓“我”覺得很驚訝。
②在老人的癡迷與畫夾的空空如也前,我心生恐懼,有點慌亂。
③一邊是老太太的懇求,一邊是老人的熱情洋溢,“我”被老人精神感動的同時,心生同情,
愿意幫助他們。
④告別老人后,“我”的心里充滿羞愧與敬畏。
9.①戰后德國物價飛漲、貨幣貶值,老人家境每況愈下,他的妻女迫于生活的壓力變賣了老
人所有的藏品。
②為了不毀掉老人的快樂,老人的女兒懇請我為她們保守“所有的藏品已賣掉”的秘密,“我”
答應盡力幫忙。
【解析】10?句意:鄧禹聽說后,就自南陽驅馬北渡黃河,在鄴縣追上了光武帝。光武帝見
到鄧禹很高興,說我拜授官職長吏,你遠道而來,難道是為了出仕為官嗎?“禹”是“自南
陽發”和“北徑渡河”的主語,故“自南陽發”和“北徑渡河”之間應斷開,排除B、C;“上”
(光武帝)是“見之甚歡”的主語,其間不能分開,排除A。
故選:Do
11.C.?……從文中內容看,和‘敕‘大體相類,是可以互用的”錯誤,‘'制":皇帝表達皇
恩、宣示百官時使用的。“敕”:有告誡的意識。文中內容看,“制”是宣示皇恩,褒獎鄧禹
的意思。
故選:Co
12.A.“如能謀劃天下,將很容易平定混亂的局面”錯誤,原文“明公雖建蕃輔之功,猶恐
無所成立。于今之計,莫如攬延英雄,務悅民心,立高祖之業,救萬民之命”,可知如果只
是輔佐更始帝,則難以實現志向。應招攬人才,取得民心,才能立大業,救萬民。
故選:Ao
13.①“攬延”,招攬;“務”,致力于、追求;“立。建立。譯文:當今的大計,沒有什么比
招攬英雄,致力于取悅民心,建立高祖一樣的功業,拯救萬民的生命更重要的了。
②“元功”,大功勞:“拜”,授予官位;“進見”,謁見;“東向”,面向東的尊位;“見”,被、
受到。譯文:鄧禹憑著大功勞(或:首功)而被授以太傅之職,謁見皇帝時被安排在面向東
的尊位,非常受皇帝的尊重寵信。
14.依據原文,“今長安饑民,孰不延望”,以此形容長安饑民對鄧禹進軍的熱烈期盼;
依據原文,“司徒,堯也;赤眉,桀也”,激勵鄧禹擊潰赤眉軍,像“堯”一樣為民除害;
依據原文,“鄧禹為司徒,討赤眉,不以時進。光武敕曰……今長安饑民,孰不延望?”,委
婉批評鄧禹不按時進軍,會讓長安饑民失望。
【答案】
10.D
11.C
12.A
13.①當今的大計,沒有什么比招攬英雄,致力于取悅民心,建立高祖一樣的功業,拯救萬
民的生命更重要的了。
②鄧禹憑著大功勞(或:首功)而被授以太傅之職,謁見皇帝時被安排在面向東的尊位,非
常受皇帝的尊重寵信。
14.以此形容長安饑民對鄧禹進軍的熱烈期盼;激勵鄧禹擊潰赤眉軍,像“堯”一樣為民除
害:委婉批評鄧禹不按時進軍,會讓長安饑民失望。
參考譯文:
鄧禹字仲華,南陽郡新野縣人。十三歲時,就能誦讀詩篇,在長安從師學習。當時光武
帝也在京師游學,鄧禹雖年幼,但見到光武帝后就知道他不是一位普通人,就與他親近交往。
劉玄來到雒陽,以光武帝為大司馬,光武帝安定河北。鄧禹聽說后,就自南陽驅馬北渡黃河,
在鄴縣追上了光武帝。光武帝見到鄧禹很高興,說我拜授官職長吏,你遠道而來,難道是為
了出仕為官嗎?鄧禹說:“(我)不是這樣認為的。劉玄雖然定都關西,但現在山東沒有安定,
赤眉、青犢之流,動輒以數萬人,在三輔一帶往往群聚假借名號(起事)。劉玄既沒有挫敗
過他們,而他們也不聽指揮裁決,各位將領都是些庸人崛起,志向在于發財,爭相使用威力,
早晚圖快樂罷了,并沒有忠良明智、深謀遠慮、真想尊重主上安撫百姓的。明公雖然有建藩
鎮,輔助劉玄的功勞,但我還是怕您沒有什么更大成就。當今之計,不如招納英雄,努力取
悅民心,建立高祖的功業,挽救百姓的性命。像您這樣的人來謀劃天下大事,不會費多少時
間費多大力氣便可平定天下。”光武帝非常高興,于是讓身邊的人稱鄧禹為鄧將軍。鄧禹常
住在光武帝住處,一起商定計策。光武到了城樓上,打開地圖,指示鄧禹說:“天下的郡國
這樣多,如今僅得了一個,你以前說以我的德才是足可以平定天下的,為什么呢?"光武帝
攻破邯鄲,消滅了王朗,想要向北發動精銳騎兵沖鋒,鄧禹說:“吳漢可以,我屢次與他交
談,那人勇猛而有智謀,眾將少有能趕得上的。”光武帝認為鄧禹為有智慧的人。赤眉新拔
長安,鄧禹被任命為司徒,討伐赤眉,而禹久不進兵,光武帝斥責說:“司徒,是堯;亡賊,
是桀。長安的官吏民眾,誰不是翹首以盼呢?"光武帝登上皇位,授予鄧禹大司徒之位,詔
書上說:“詔令前將軍鄧禹:深執忠孝,與我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孔子說過:'自
從我有了顏回,弟子們日益親密。'”鄧禹憑著大功勞(或:首功)而被授以太傅之職,謁見
皇帝時被安排在面向東的尊位,非常受皇帝的尊重寵信。建武中,辭去了三公之位,以列侯
的身份免職回家。鄧禹專心學習經書,教授子孫學習。
序言評論道:優秀的人才渴望能遇到賢明的君主,英雄豪杰際遇得時,是自然而然的事
情。鄧禹在二十歲左右了解了國家興亡的道理,鄧公挑著糧食徒步奔走,在紛亂中獨奔光武,
追求學問,為國家出謀劃策,有蕭何一樣的爵位,可以說是難得的人才。剛開始被任用的時
候,率領六師;位為先師,官位致三公,功德非常大,鄧禹都具備。《易經》說有“大人風
范”,《詩經》有“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會得到更多的幸福”,這不是說的鄧禹嗎?
【解析】15.C.“意蘊與陶潛的‘依依墟里煙‘相近"錯誤。本詞“炊煙三兩人家住”以寥
落人家的稀疏炊煙,勾勒出異鄉的偏僻荒涼景象,點染出“飄然客路”的畫寂凄涼;“依依
墟里煙”勾勒出田園生活平靜安詳的意境。兩者意境不同。
故選:Co
16.小令上闋抒寫詞人登臨牛山的感慨。首句用“日月跳丸,光陰脫兔”兩個極為形象的比
喻寫出歲月匆匆的步履,觸景生情,產生了對流光易逝人生短暫的感喟。“登臨不用深懷古”,
詞人說“不用深懷古”,實際上已經在懷古,只不過詞人要從這種懷古之情中超脫出來,以
更加豁達的態度對待人生和歷史。最后兩句詞人以“吹帽插花人”暗指那些文采風流、俊逸
落拓之士,也都隨著“殘照西風”盡行歸于大化,指明人生短促、歲月無情的客觀規律任何
人都不可抗拒,因而“深懷古”也只能是徒然傷神罷了。
下闋抒寫詞人客中孤寂落寞的心緒。“老矣征衫”句,從字面來看,詞人是描寫為歲月風霜
所飄灑的“征衫”已殘舊破損,實則是寫常年流離漂泊的詞人自己已至垂暮之年;“飄然客
路”,點明詞人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凄楚悲涼。而“炊煙三兩人家”則以寥落人家的稀疏炊煙,
勾勒出異鄉的偏僻荒涼景象,更點染出“飄然客路”的闌寂凄涼。最后二句"欲攜斗酒答秋
光,山深無覓黃花處”是全令的絕妙警句,詞人雖有斗酒詩百篇的豪興去報答明麗的秋光,
然而山深壑幽,無處尋覓斗寒的黃花。黃花秋菊是詞人期望和理想的象征,黃花的無可尋覓
乃是理想失落的寫照,沒落的時代凋盡了詞人心中的黃花,雖豪興滿懷亦只能喟然長嘆了,
末世文人凄涼悲哀的心態準確展露出來。
【答案】
15.C
16.上片寫登臨。重陽節詞人登上牛山,觸景生情,產生了對流光易逝人生短暫的感喟;他
登高望遠,''不用深懷古”表明詞人要從這種懷古之情中超脫出來;“向來”二句寫歲月的無
情是普遍的規律,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現實,作者自我安慰,進入一種曠達超脫的境界。
下片寫寫客中孤寂落寞的心緒。詞人雖然超脫,但仍不免感嘆自己的歲月遲暮和漂泊流離,
客中的寂寞更增添了他心境的悲涼;“欲攜”二句,寫他試圖振起豪興,以斗酒喚起壯懷,
但山路阻隔,難覓黃花,理想只能歸于破滅,準確地表達了處于風雨飄搖的末世文人,凄涼
悲哀的心態。
賞析:
這首重陽節登高之作,寄寓了詞人對歲月流逝、人世無常的感慨,同時也抒發了客居他
鄉的寂寞情懷,全令寫得流暢自然,了無斧鑿痕跡,是一首真率見性的佳作。
小令上闋抒寫詞人登臨牛山的感慨。牛山在山東淄博市臨淄之南。《孟子?告子》中有關
于牛山的記載:“牛山之木嘗美矣,……斧斤伐之,……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
后人即以“牛山濯濯”形容草木不生,并借喻為人的頭發脫落后光禿的樣子。詞人登臨此山,
觸景生情,產生了對流光易逝人生短暫的感喟。因而首句就用“日月跳丸,光陰脫兔”兩個
極為形象的比喻寫出歲月匆匆的步履。古人常以“白駒之過隙”形容光陰流逝的急速,但因
沿用日久而漸漸失去其應有的表現力,詞人以“跳丸”和“脫兔”加以比擬則給人耳目一新
之感。“登臨不用深懷古”,實則也是發思古之幽情的另一種形式的表現。詞人說“不用深懷
古”,實際上已經在懷古,只不過詞人要從這種懷古之情中超脫出來,以更加豁達的態度對
待人生和歷史。
“向來吹帽插花人”用的是重九登高的典故。蘇軾《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詞
中有“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之句。另外前人還有“黃花插得滿頭歸”
之語。詞人以“吹帽插花人”暗指那些文采風流、俊逸落拓之士,也都隨著“殘照西風”盡
行歸于大化,指明人生短促、歲月無情的客觀規律任何人都不可抗拒,因而“深懷古”也只
能是徒然傷神罷了。
下闋抒寫詞人客中孤寂落寞的心緒。上闋雖然表達了一種超脫懷古之幽情的豁達情愫,
但現實人生中的困惑畢竟難以全然消除,詞人仍然不能不感嘆他的遲暮,他的飄泊,他的期
望的失落。“老矣征衫”句妙語雙關:從字面來看,詞人是描寫為歲月風霜所飄灑的“征衫”
已殘舊破損,實則是寫常年流離飄泊的詞人自己已至垂暮之年。“飄然客路”,點明詞人獨在
異鄉為異客的凄楚悲涼,寥寥四字給人留下寬闊想象的余地,使人想見詞人萍蹤浪跡的飄泊
生涯。而''炊煙三兩人家”則以寥落人家的稀疏炊煙,勾勒出異鄉的偏僻荒涼景象,更點染
出“飄然客路”的闌寂凄涼。最后二句:“欲攜斗酒答秋光,山深無覓黃花處。”是全令的絕
妙警句,詞人雖有斗酒詩百篇的豪興去報答明麗的秋光,然而山深壑幽,無處尋覓斗寒的黃
花。黃花秋菊是詞人期望和理想的象征,黃花的無可尋覓乃是理想失落的寫照,沒落的時代
凋盡了詞人心中的黃花,雖豪興滿懷亦只能喟然長嘆了。
本詞為登高抒懷之作。上片寫登臨。重陽節詞人登上牛山,看到光禿的山坡,像是脫盡
頭發的光頭,不禁想到只有歲月流逝才能致人于此境,于是''日月跳丸,光陰脫兔”就脫口
而出,意為日月如跳動的泥丸,和放開奔跑的兔子,轉瞬即逝。他登高望遠,懷古傷今,但
卻想要超脫這種情緒,自我勸解道:不用懷古。“向來”二句寫歲月的無情是普遍的規律,
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現實,那些才名俊逸的文人雅士,不都一個個隨著西風殘照而歸于永
恒嗎?這是自古以來很多有識之士經常思考并為之困惑的問題,一旦看透了大自然和人生的
這一規律,他們也就不再悲哀,而進入一種曠達超脫的境界了,詞人正是如此。下片抒懷。
“老矣征衫”三句,緊承上片,他雖然超脫,但仍不免感嘆自己的歲月遲暮和飄泊流離,客
中的寂寞更增添了他心境的悲涼。“欲攜”二句,寫他試圖振起豪興,以斗酒喚起壯懷,但
山路阻隔,難覓黃花,理想只能歸于破滅。此二句為全詞警策,準確地表達了處于風雨飄搖
的末世文人,凄涼悲哀的心態,流暢自然,疏放灑脫。
17.(1)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重點字:存)
(2)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重點字:頻)
(3)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重點字:暮)
【解析】18.第一處,結合文中語句“我們的祖先一開始是用小木棍兒拔食食物中的野菜、
樹葉,慢慢地”以及“用小木棍兒的技藝越來越高,直到把兩根小木棍兒使得上下翻飛,巧
得如同自己的十指一樣靈活自如,筷子就誕生了",可知,祖先用筷子的技藝越來越高,因
此,此處應填“登峰造極”。登峰造極:比喻達到極高的水平。第二處,結合文中語句“手
持筷子時,拇指、食指在上,無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間,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把杠
桿原理運用得”以及“在烹調過程里,筷子可以用來檢查、攪拌、品嘗食物,手指能做的事,
它都能做“,可知,人們對筷子的運用越來越熟練,因此,此處應填“爐火純青”。爐火純青:
比喻學問、技術或辦事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地步。第三處,結合文中語句“方,就是方方正正,
面對原則問題,做到‘肅若秋霜’”,可知,“方”就是“堅持原則”,因此,此處應填“剛正
不阿”。剛正不阿:剛強正直,不阿諛奉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利水電項目管理技巧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經濟法評估標準試題及答案
- 2025牲畜買賣合同范本版
- 工程經濟的文獻研究回顧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工程項目管理模擬試題及答案攻略
- 遺產繼承動產管理合同(2篇)
- 2025租賃合同補充協議書格式
- 2024年梅州市蕉嶺縣專場招聘教師真題
- 經濟法概論真題與模擬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招投標與試題及答案
- DL∕T 995-2016 繼電保護和電網安全自動裝置檢驗規程
- DL∕T 771-2014 發電廠水處理用離子交換樹脂選用導則
- 農村房修建合同范本
- JT-T-1230-2018機動車發動機冷卻液無機陰離子測定法離子色譜法
- GB/T 2039-2024金屬材料單軸拉伸蠕變試驗方法
- DL-T684-2012大型發電機變壓器繼電保護整定計算導則
- 跨界產品研發與實戰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深圳職業技術大學
- 任務三 撰寫直播腳本-活動2 商品直播腳本
- 藝術中國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提高臥床患者踝泵運動的執行率
- JGJ7-91網架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