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葉圣陶先生二三事(解析版)-七年級語文下冊課后培優練(部編版)_第1頁
第14課葉圣陶先生二三事(解析版)-七年級語文下冊課后培優練(部編版)_第2頁
第14課葉圣陶先生二三事(解析版)-七年級語文下冊課后培優練(部編版)_第3頁
第14課葉圣陶先生二三事(解析版)-七年級語文下冊課后培優練(部編版)_第4頁
第14課葉圣陶先生二三事(解析版)-七年級語文下冊課后培優練(部編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班級

第14課葉圣陶先生二三事

本課重點了解文章主要內容,體會葉圣陶先生可貴的品質。

本課難點理解本文以小見大、敘議結合的寫法,以及簡潔質樸的語言。

一、單選題

i.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語字形或字音正確的一項是()

A.他是帶著一些感概說的:“你寫成文章,給人家看,人家給你刪去一兩個字,意思沒變,就證明

你不行。”

B.簡明自然,現在卻幾乎都要寫“我見到了老師”,“他坐在了前排”,顯得既累贅(固zhui)又別扭。

C.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刪,也就無怪乎葉圣陶先生感慨系(xi)之了。

D.像這樣的廢字,刪去不只是意思沒變,而且是變拖查無理為簡潔合理。

【答案】C

【解析】【分析】A項中應為“感慨”,“慨”與“心”有關;B項中“累贅”讀音應為“閻zhui”,讀“固”時,組

詞如“日積月累”,讀"因"時,組詞如“勞累C正確D項中正確寫法應是“拖沓”,“杳”讀“yg”,如“杳

無音信”。

故答案為:C

【點評】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形、字音。

2.下列劃線的成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

A.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從此可以結束顛沛流離的生活。

B.從現在開始這樣做并以身作則,這將會培養孩子的同情心。

C.遇到不懂的問題,同學們總喜歡向老師請教,這種不恥下問的精神值得提倡。

D.對于外界關心的傳言,他只是付之一笑,避而不答。

【答案】C

【解析】【分析】有些成語是有固定使用對象的,絕不能亂用。我們在平常學習中要掌握一些常見的容

易造成誤用的成語。如,“豆蔻年華”指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耳提面命''用于長輩對晚輩,平輩、朋友

之間不可用;“白駒過隙”比喻時間過得很快;“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藝的精巧;“相敬如賓”

用于夫妻之間,常與“舉案齊眉”連用,其他如“琴瑟之好”“破鏡重圓”等也只能用于夫妻之間。

C項中“不恥下問”意思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識比自己少的人請教為可恥“,此句中同學們的學識

明顯是比老師更少,應該是老師向同學們請教才叫“不恥下問A、B、D正確。

故答案為:Co

【點評】做好本題學生要在學習過程中認真閱讀,多積累課文中以及課外的詞語和意思,學會恰當的

使用。

3.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A.葉圣陶先生的品德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的。

B.《葉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者張中行的籍貫是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屬天津)人。

C.《葉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記敘的是葉圣陶先生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的小事。

D.葉圣陶先生是我國著名的作家、編輯家、教育家。

【答案】B

【解析】【分析】修改病句,指對一句有語病的句子進行修改,使其不改變原意,句子更通順,有一定

條理。常見的病句有以下幾種情況:A成分殘缺;B前后矛盾;C用詞不當;D詞序顛倒;E搭配不

當;F語義重復;G不合邏輯;H句式雜糅;1表意不明等。

B刪去“的籍貫”或“人”。A、C、D正確。

故答案為:Bo

【點評】修改病句是一項綜合能力訓練,可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判斷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

改病句時要對癥下藥。

4.下列句子中標點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A.葉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業績。

B.這有時使我想到《論語》上的話,一處是:“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一處是:“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C.前些年,一次聽呂叔湘先生說:當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葉先生屋里去,見葉先生伏案執筆改

什么,走近一看,是指他的一篇文章的標點。

D.商討的結果,定為“行動”義用“做”,“充當”義用“作”,只有一些歷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

之類仍舊貫。

【答案】A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標點符號的掌握及運用。A正確B項中第一個句號應放在引號

內,這里是直接引用《論語》的話;C項中冒號應改為逗號,這里是間接引用;D項中“作文”后的逗號

應為頓號,“作文'’和"自作自受''是并列的詞語。

故答案為:A

【點評】對于標點符號的考查有選擇題、加標點題、修改題。所以平時的學習中,我們要用心體會標

點符號的用法,書寫過程中也要做到盡可能正確的使用標點符號,另外對于一些標點符號的特殊用法

要加以積累。還要注意標點符號的位置。

5.將下列句子組成一段意思連貫、完整的話,語序排列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人格是什么

②只有恪守純潔、崇高的人格

③一個人人格猥瑣、低劣,其一生必將渺小、骯臟

④才能造就亮麗、偉岸的人生

⑤人格是心靈的護佑、人生的座基

A.①⑤④②③B.①⑤③②④C.②④①⑤③D.③②④①⑤

【答案】B

【解析】【分析】①⑤句先給“人格”下了定義,第③句順著“人格”的定義作具體分析,②④句是一個

復句,關聯詞是“只有……才……按照這個邏輯順序,連貫起來便是①⑤③②④。

故答案為:Bo

【點評】做好此題關鍵在于理解句子,在認真體會寫作思路后,才能進行進一步的理解,排序。

6.《葉圣陶先生二三事》著重寫了葉先生的語文主張,下列選項中符合文中其主張的一項是()

A.簡潔B.幽默C.嚴謹D.平和

【答案】A

【解析】【分析】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在文風方面,葉圣陶先生還特別重視”簡潔",故答案為A。BCD

不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作家作品的識記。解答此類題,關鍵在于平時的識記與積累。這類題的判斷點是:

作者的名(字、號)、稱謂、生活時代:作品的名稱、體裁、出處、人物、內容(情節)、主題、風格、

流派等。抓住各項表述的要點,根據積累的知識判斷正誤即可。

7.課文《葉圣陶先生二三事》選自()

A.《流年碎影》B.《順生論》

C.《文言與白話》D.《談文論語集》

【答案】D

【解析】【分析】文學常識的信息點有:作者名(字、號)、稱謂、生活時代、作品名、體裁、書中人

物、主要情節、作品主題及風格、流派等,閱讀作品時要注意記憶,根據考試的要求作出相應的解答。

如:課文《葉圣陶先生二三事》選自《談文論語集》故選D。

【點評】主要考查學生對文化常識的掌握,要求學生平時多記多積累。

8.下列關于課文《葉圣陶先生二三事》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行文平易,表面不動聲色,而實際情感真摯,內涵深厚。

B.文章對人物采用了“以小見大”的刻畫方法,通過對具體事例的詳細描述再現人物全貌。

C.課文記述了葉圣陶先生的過人品性:待人寬、律己嚴,及體現這一品性的典型事例。

D.本文所記述的葉圣陶先生在語文方面的兩項重要主張是“寫話”和“多閱讀”及其具體內涵。

【答案】D

【解析】【分析】解答此類題目關鍵是抓住各項表述的要點,仔細回顧作品有關情節,比較判斷正誤。

D本文所記述的葉圣陶先生在語文方面的兩項重要主張應該是“寫話”和“簡潔”及其具體內涵。A、B、C

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此題考查學生對作品內容的掌握的能力。

二、綜合題

9.班級要開展“誦讀儒家經典,涵養君子之風”專題閱讀活動。請完成下面的任務。

(1)【查閱資料】你如果圖書館借閱參考書籍,可以從下列書籍中選擇哪兩本?()

A.《論語別裁》B.《莊子心得》C.《戰國策》

D.《孟子的智慧》E.《樂府詩集》

(2)【感悟君子】儒家經典中,有許多論述“君子”的名句,請寫出一句并就此闡述什么才是“君子”。

【答案】(1)A;D

(2)①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不被人了解而不生氣,君子襟懷大度,對人寬容。②蓮,花之

君子者也。君子像蓮花一樣,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正直高雅,品德高尚。③君子懷德,

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④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⑤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⑥君

子以厚德載物。《周易?象傳》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綜合性學習的能力。主要是考查學生在生活實踐中,語言表達的能力,也有

考查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的。做題時要認真分析材料內容,提取有效信息,進行探究

歸納。閱讀材料,把握其中的關聯,從讀、思、實踐三方面結合的角度說出自己看法即可。

(1)通過篩選,到圖書館借閱參考書籍,可以選擇《論語別裁》和《孟子的智慧》,因為這兩本書符

合“誦讀儒家經典,涵養君子之風'’專題閱讀活動的主題。故選AD。

(2)儒家經典中,有許多論述“君子”的名句,如《論語》中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有較高

道德修養的人都稱為君子。即行事光明正大、誠而有信,能夠成人之美,也常常雪中送炭等。

三'現代文閱讀

10.閱讀課文選段,完成各題。

我第一次見到葉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編課本,他領導編課本。這之前,我當然知道他,

那是上學時期,大量讀新文學作品的時候。相識之后,交往漸多,感到過去的印象失之太淺,至少是

沒有觸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左傳》說不朽有三種,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這方面,就我熟悉的

一些前輩說,葉圣陶先生總當排在最前列。葉圣陶先生是單一的儒,思想是這樣,行為也是這樣。這

有時使我想到《論語》上的話,一處是:“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一處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兩處都是孔老夫子認為雖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葉圣陶先生卻偏偏做到了。因此,

我常常跟別人說:“葉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所以確是人之師表。”

凡是同葉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無不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動。前些年,一次聽呂叔湘先生說,

當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葉先生屋里去,見葉先生伏案執筆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

標點。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寫文章,文字標點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葉圣陶先生文

墨方面的交往,從共同修潤課本的文字開始。其時他剛到北方來,跟家鄉人說蘇州話,跟其他地方人

說南腔北調話。可是他寫文章堅決用普通話。他對普通話生疏,于是不恥下問,讓我幫他修潤。我出

于對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動筆,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見。他說:“不必客氣。這樣反而費事,還是直接

改上。不限于語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萬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覺得不妥再改回來。‘‘我遵囑,

不客氣,這樣做了。可是他卻不放棄客氣,比如有一兩處他認為可以不動的,就一定親自來,謙虛而

懇切地問我,同意不同意恢復。我當然表示同意,并且說:“您看怎么樣好就怎么樣,千萬不要再跟我

商量。”他說:“好,就這樣。“可是下次還是照樣來商量,好像應該做主的是我,不是他。

(1)選段第一段寫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作用?

(2)作者通過一些典型事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長者風貌?塑造了什么樣的長者形象?

(3)概括本選段的寫作特點。

【答案】(1)內容:第一段運用一些名言來概述葉圣陶先生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作用:有總領全文

的作用。

(2)看到了躬行君子、堪為師表的忠厚長者獨具而可貴的精神風貌;塑造了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長

者形象。

(3)在感情表達方面:善用理性控制感情,反顯其真摯。在人物刻畫方面:用具體的典型事例進行記

敘,以小見大,凸顯出人物的精神風貌。敘述平實,語言樸素。

【解析】【分析】(1)結合本段內容和文章主旨分析,這篇文章寫了通過回憶與葉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幾

件小事,表現了葉圣陶謹嚴自律、待人寬厚的節操和風范,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這

一段首先說由于和葉圣陶交往漸多,因此覺得以前對葉圣陶的印象失之太淺,沒有觸及最重要的品德

方面,然后引用一些前輩評價葉圣陶的話及名人名言高度概括了葉圣陶先生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下

面的內容就是圍繞葉圣陶的高尚品德敘述的,因此開頭段有總領全文的作用。

(2)選文第二段具體敘述葉圣陶先生修潤文章的事情。通過這一段中的有關語句分析。①有一天到

葉先生的屋里去,見葉先生伏案執筆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標點。“描”這個字的解

釋為“依照原樣摹畫或重復地畫“,“描”與“改”不同,“改”是直接變換更改,這一個"描''字就能體現葉圣

陶先生的嚴謹認真,絕不草率了事的做事態度,同時也顯示了他對作者的尊重。@其時他剛到北方

來,跟家鄉人說蘇州話,跟其他地方人說南腔北調話。可是他寫文章堅決用普通話。

和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能夠看出他在生活方面隨和的品性,易于相處;但是在工作方面堅決用普通

話,對比表現了先生的這種工作認真嚴謹的態度。③普通話他生疏,于是不恥下問,讓我幫他修潤。

作為一個頗有成就的大家,能夠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與別人商討課本的修潤,不厭其煩,足可見他的

謙和以及一絲不茍的態度。④他說:“不必客氣。這樣反而費事,直接改上。不限于語言,有什么不妥

都改。千萬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覺得不妥再改回來。'‘語言描寫,表現了葉圣陶先生的直爽,對

待工作的時候并不拘泥于情面,不厭其煩,努力工作——待人厚。因此作者通過典型事例讓我們看到

了躬行君子、堪為師表的忠厚長者獨具而可貴的精神風貌;這些內容塑造了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長

者形象。

⑶表現了葉圣陶謹嚴自律、待人寬厚的節操和風范,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但文中并

沒有直接抒情的語句,而是通過引用名言、別人對葉圣陶先生的評價及自己親眼看到的事實表現葉圣

陶崇高的精神品質以及對葉圣陶先生的敬仰之情,因此在感情表達方面:善用理性控制感情,反顯其

真摯。在人物刻畫方面:葉圣陶是偉大的作家、教育家、編輯家,但作者并沒有寫有關葉圣陶的這些

貢獻,而是用修改標點等一些小事進行記敘,這樣以小見大,更能凸顯出葉圣陶的高尚品德。

故答案為:⑴內容:第一段運用一些名言來概述葉圣陶先生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作用:有總領全文

的作用。

⑵看到了躬行君子、堪為師表的忠厚長者獨具而可貴的精神風貌;塑造了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長者

形象。

⑶在感情表達方面:善用理性控制感情,反顯其真摯。在人物刻畫方面:用具體的典型事例進行記敘,

以小見大,凸顯出人物的精神風貌。敘述平實,語言樸素。

【點評】(1)本題考查理解散文開頭段作用的能力。散文開頭段的作用是:開篇點題;渲染氣氛;埋

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作鋪墊;總領下文;揭示主題等。答題時要結合文章內容和主旨從結構和

內容兩方面進行分析。

(2)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一個人的形象時,一定要根據文章內容、故事情節、人物的

語言、動作、心理、肖像和其它側面的描寫來整體感知。概括時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點。

(3)本題考查探究文章表現手法的能力。文章的表現手法有:象征、側面描寫、聯想想象、先抑后揚、

借物喻人、寄情于景、虛實結合、動靜相襯、以小見大、渲染烘托等。解答此題,要掌握文章常用的

表現手法及其特征。答題時,首先要認真閱讀文章,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再仔細分析

文章內容與表現文章主旨的關系即可知道文章使用的表現手法。

11.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很現代的葉圣陶

彥火

記得第一次去拜訪葉圣陶老人,已是33年前的1979年初秋,北京香山紅葉盡染的時節。年已

九十三歲、霜雪毛發、皚亮白眉、銀白胡子的他,精神仍健旺,侃侃而談,有條不紊,保有中國舊時

文人的氣派和風范。

第一次見面,他便向我表示,他近來閱讀當前出版的書籍和報刊,發現錯字、別字不少,這是

他過去罕見的。他還特別提到香港的報刊——葉老所閱讀的報刊和書籍中,包括香港及海外出版物。

葉老憂心忡忡地說,這可要貽誤讀者啊!

葉老說他在商務印書館當過校對和編輯。商務出過不少青少年知識讀物,如《萬有文庫》等,

還有教科書,都不容許有錯別字,否則便會“誤人子弟”。他說,他所身處年代的出版工作,除了編輯

外,校對是一項頂重要的職務,所以舊時的出版物,在封面或扉頁或版權頁上,都注有“校勘者”的名

字,以示鄭重。作為長期在編輯行業工作的筆者,聽罷不禁為之肅然起敬。

葉圣陶在1923年當商務印書館的編輯之前,已有長達11年的中小學語文教學的經驗。更難得

的是葉圣陶雖然是一個德高望重的學者和作家,但一點也不抱殘守缺和故步自封。在中國內地,他是

第一個提出“易讀法”的人。他親自撰寫文章指出:“現在大家都忙,擠出點時間來不怎么容易。如果只

花半小時光景就能讀完一篇,讀完之后又覺得有所得,很有些回味,引起了好些聯想,這簡直是一種

享受。”

其實在20世紀40年代,他與朱自清便合編了《精讀指導舉隅》《略讀指導舉隅》等書。他強調:

,,就學習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略讀既以訓

練讀書為目標,自當要求他們速讀,讀得快。“速讀、易讀法,在西方己有逾百年歷史,葉圣陶卻是最

早把這種現代的閱讀方式介紹到中國的人。

在新文學作家中,葉圣陶是很重視社會效益和讀者效應的作家。他一再強調,在教學上,教師

眼中要“以學生為本位”;編輯眼中要有讀者,作為一個編輯,在編書前要“為讀者著想”;作為一個作者,

在“寫作之前為讀者著想,寫作之中為讀者著想,寫完之后還是為讀者著想;心里老記著讀者才能憑借

寫在紙上的文字,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傳達給讀者,與讀者交心,這些觀點可謂充滿著時代活力。

葉圣陶之重視社會效益、“為讀者著想“,并不是無的放矢,一味追求市場效益和迎合讀者的口

味。相反地,他是以嚴謹的編輯態度和嚴謹的寫作態度對待的。他自己便以身作則。他寫了不少作品

是針對青少年讀者的,如《稻草人》《皇帝的新衣》《古代英雄的石像》等童話,都言之有物、文情并

茂,中年以上的讀者至今耳熟能詳。他的作品文筆練達,結構嚴謹完整,語言均經精工提煉。他自稱

后期,,斟酌字句的癖習越來越深,,,不愧為語言大師。

葉圣陶與弘一大師過往甚密,他的書法以清秀脫俗見稱,我曾寫信向他求一幀墨寶。1980年夏,

葉圣陶老人托友人捎給我一幀條幅,那是他誓寫的稼軒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難能可貴的是,

九十多歲的老人,仍然寫得一手工整方正的小楷,一點也不馬虎,“好比一位謙恭溫良的君子人,不亢

不卑,和顏悅色”,自有一股親和力。

這首詞是辛棄疾貶官閑居江西時的作品,描寫的是黃沙嶺的夜景。好一幅“明月清風、疏星稀雨、

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一片'’的田園風景畫!1980年中國內地剛開放,相信葉老也為中國嶄新形勢

所鼓舞,所以心情是愉快的,冀望祖國大地展現出一派和平、豐美而欣欣向榮的景象。

(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

(1)文章開頭對葉圣陶的肖像描寫有什么作用?

(2)文章結尾部分作者為什么要寫到葉圣陶送自己一幀《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條幅?

(3)為什么說葉圣陶是“很現代的”?

(4)你認為葉圣陶的創作有哪些特點?請根據全文,分條概括。

【答案】(1)讓讀者對葉圣陶有個總體印象;為下文寫葉圣陶有活力做鋪墊。

(2)說明葉圣陶書法好,工整方正;態度嚴謹,不馬虎;人品好,謙恭溫良;愛國,希望祖國繁榮。

(3)已過耄耋之年,精神仍健旺,保有氣派和風范;思想進步,不抱殘守缺和故步自封;觀點新,符

合現實需要。

(4)示例:重視社會效益、“為讀者著想”;有針對性;言之有物;文情并茂;結構嚴謹完整;語言均

經精工提煉。

【解析】【分析】(1)葉圣陶先生是一個偉大的作家、教育家、編輯家,很多人對這樣一個偉人非常好

奇,他到底長什么樣子,作者彥火也不例外,他在1979年初秋與葉圣陶第一次見面,以前是只聞其名,

現在終于見到真人了,其實葉圣陶已經九十三歲了,作者描寫當時葉圣陶先生的外貌及精神狀態,就

是為了讓廣大讀者對葉圣陶先生有個總體印象,葉圣陶先生雖然已經九十三歲了,但是精神仍健旺,

侃侃而談,有條不紊,一點也不像這個年紀的人,這也為卜一文葉圣陶非常有活力做鋪墊。

(2)因為葉圣陶先生的書法以清秀脫俗見稱,于是我就寫信向他求一幅墨寶,沒想到葉圣陶先生竟然

托友人真給我捎來了一幅他誓寫的一幅書法作品。從作品來看,葉圣陶九十多歲了,仍然寫得一手工

整方正的小楷,一點也不馬虎。這充分說明葉圣陶書法好,工整方正,態度嚴謹,不馬虎;作者還把

這幅作品比作是一位謙恭溫良的君子,不亢不卑,和顏悅色,其實這也是對葉圣陶先生的高度贊美。

書法的內容來看,則表現了葉圣陶先生熱愛愛國,希望祖國繁榮。據此分析答題意對即可。

⑶從“年已九十三歲、霜雪毛發、皚亮白眉、銀白胡子的他,精神仍健旺,侃侃而談,有條不紊,保

有中國舊時文人的氣派和風范''可以看出葉圣陶先生已過耄耋之年,精神仍健旺,保有氣派和風范;從

“更難得的是葉圣陶雖然是一個德高望重的學者和作家,但一點也不抱殘守缺和故步自封”說明葉圣陶

先生思想進步,不抱殘守缺和故步自封;從“在新文學作家中,葉圣陶是很重視社會效益和讀者效應的

作家”'作之前為讀者著想,寫作之中為讀者著想,寫完之后還是為讀者著想;心里老記著讀者才能憑

借寫在紙上的文字,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傳達給讀者,與讀者交心”可以看出葉圣陶先生觀點新,符

合現實需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