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豐臺區2020屆-2022屆高考物理三年模擬(一模)試題匯編-實驗題_第1頁
北京市豐臺區2020屆-2022屆高考物理三年模擬(一模)試題匯編-實驗題_第2頁
北京市豐臺區2020屆-2022屆高考物理三年模擬(一模)試題匯編-實驗題_第3頁
北京市豐臺區2020屆-2022屆高考物理三年模擬(一模)試題匯編-實驗題_第4頁
北京市豐臺區2020屆-2022屆高考物理三年模擬(一模)試題匯編-實驗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市豐臺區2020屆-2022屆高考物理三年模擬(一模)試

題匯編-實驗題

1.(2020.北京豐臺?一模)某同學采用伏安法測量阻值約為5。的鉛筆芯的電阻值.

(1)現有的實驗器材如下:

A.電壓表Vi(量程0?3V,內阻約3k。)

B.電壓表V2(量程0?I5V,內阻約15kQ)

C.電流表Ai(量程0?3A,內阻約0.01。)

D.電流表A2(量程0?0.6A,內阻約0.1。)

E.滑動變阻器幻(0-20Q)

F.滑動變阻器&(0-5000)

G.電源E(電動勢為3.0V)及開關和導線若干

該同學從以上器材中選擇合適的器材連接好電路進行測量,則電壓表應選擇

電流表應選擇,滑動變阻器應選擇,(選填各器材前的字母)。

(2)某同學根據測量數據在S/坐標系中描點,如圖所示,請畫出口/圖線.

UN、

3.0rrLrrnT

rr匚rnT

-----

L1-LJJJ

II若1J

2.0UIT11TtT

「LLr「

二「

rl--一n-

*LU

L.u

uui

HHl-TlII-II

r?-r(〔

1.0r

r-

--

L-L

」J

00:2’0:4'0:6>//A

(3)由圖線可計算出鉛筆芯的電阻為Q(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2.(2020?北京豐臺?一模)現有兩組同學在做“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物體質量的關系”

實驗。

(1)甲組同學利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

①他們用小木塊將長木板無滑輪的一端墊高,目的是平衡摩擦力。具體操作是:把木板

墊高后,裝有紙帶的小車放在木板上,在(選填"掛”或“不掛”)小桶并且計時

器(選填”打點”或"不打點”)的情況下,輕推一下小車,若小車拖著紙帶做勻

速運動,表明已經消除了摩擦力的影響。

②圖2是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兩計數點間有四個點未畫出,部分實驗數據如圖所示,

則小車的加速度a-m/s2?

紙帶運動方向十^~

6.196.707.217.72

單位:cm

圖2

(2)乙組同學的實驗平面很光滑,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計。他們通過測量質量相同的兩

輛小車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位移來比較它們的加速度,進而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實

驗裝置如圖3所示。將軌道分上下雙層排列,兩小車尾部的剎車線由后面的剎車系統同

時控制,能使小車同時立即停下來。通過改變槽碼盤中的槽碼來改變拉力的大小。

1*1

(A)圖3

①通過比較兩小車的位移來比較兩小車的加速度大小,你認為(選填“可行”或

“不可行”),請說明理由。

實驗次數小車拉力松位移s/cm

甲0.122.3

1

乙0.243.5

甲0.229.0

2

乙0.343.0

甲0.341.0

3

乙0.455.4

②已知兩小車質量均為500g,實驗數據如表中所示。分析表中數據,你能得到結論是:

③一位同學通過比較實驗中的數據,發現當乙車的拉力由0.2N增加到0.3N時,位移減

小了0.5cm,力增大時加速度是不可能減小的,從而判定第一、二組實驗數據至少有一

組是有問題的,你(選填“同意”或“不同意”)他的觀點,請說明理由?

3.(2021.北京豐臺.統考一模)在“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實驗中,桌上放

一塊方木板,用圖釘把一張白紙釘在方木板上。再用圖釘把橡皮條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

點。在橡皮條另一端拄上兩條細繩形成結點,細繩的另一端系著繩套。先用兩個彈簧測

力計分別鉤住繩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再用一個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套拉橡皮條。

試卷第2頁,共6頁

(1)判斷力尸單獨作用與力B、F2共同作用效果相同的依據是

A.尸的大小等于F/與尺的大小之和

B.使橡皮條伸長相同的長度

C.使橡皮條上的結點到達同一位置

(2)實驗中需要標記或者記錄的信息有

A.橡皮條的原長

B.橡皮條原長時結點的位置

C.力廠的大小和方向

D.力B、尸2的大小和方向

(3)下列措施可以減小實驗誤差的是

A.橡皮條應與兩繩套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

B.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時,兩個繩套的夾角必須等于90°

C.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時,彈簧測力計盡量與木板平行

D.拉橡皮條的細繩要長些,標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遠些

4.(2021.北京豐臺.一模)在“測量金屬絲的電阻率”實驗中,金屬絲的電阻約為5Q;

(1)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直徑,示數如圖所示,則#mm;

(2)實驗中能提供的器材有開關、若干導線及下列器材:

電壓表(量程0~3V,內阻約3kC;量程0~15V,內阻約15"2)

電流表(量程0-0.6A,內阻約0.1C;量程0~3A內阻約0.02C)

滑動變阻器(0-5。)

電源(電動勢為3V)

甲同學為了使金屬絲兩端電壓調節范圍更大,并使測量結果盡量準確,應選用下圖所示

(3)實驗時電壓表量程應選,電流表量程應選:

(4)乙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驗時想到:向左移動滑片,滑動變阻器兩端的

電壓U和流過它的電流/均發生變化,請你判斷此過程J的值___________(選填“增

A/

5.(2022?北京豐臺?一模)物理實驗一般涉及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儀器、實驗方

法、實驗操作、數據分析等。例如:

(1)實驗儀器:在“練習使用多用表''實驗時,某同學用多用表的電阻“xlO”擋測定值電

阻阻值,表盤的示數如圖所示,則該阻值R=

(2)數據分析:某同學用插針法測定一個半圓形玻璃磚的折射率。正確操作后,做出

試卷第4頁,共6頁

的光路圖如圖所示。。為圓心,已知AB的長度為%,40的長度為4,C。的長度為/、,

DO的長度為/4,則此玻璃磚的折射率可表示為

(3)實驗原理:用橡皮筋、細繩套和彈簧測力計完成“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

律”實驗。兩同學根據實驗數據分別做出的力的圖示如圖甲、乙所示。你認為哪位同學

實驗過程有問題?請說明你的理由______o

6.(2022?北京豐臺?一模)探究向心力大小尸與物體的質量相、角速度。和軌道半徑r

的關系實驗。

(1)本實驗所采用的實驗探究方法與下列哪些實驗是相同的;

A.探究平拋運動的特點

B.探究變壓器原、副線圈電壓與匝數的關系

C.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

D.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物體質量的關系

(2)某同學用向心力演示器進行實驗,實驗情景如甲、乙、丙三圖所示。

a.三個情境中,圖是探究向心力大小F與質量機關系(選填“甲”、“乙”、“丙

b.在甲情境中,若兩鋼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為1:4,則實驗中選取兩個變速塔輪的半徑

之比為。

7.(2022?北京豐臺?統考一模)某物理興趣小組利用傳感器進行探究,實驗裝置原理如

圖所示。裝置中水平光滑直槽能隨豎直轉軸一起轉動,將滑塊套在水平直槽上,用細線

將滑塊與固定的力傳感器連接。當滑塊隨水平光滑直槽一起勻速轉動時,細線的拉力提

供滑塊做圓周運動需要的向心力。拉力的大小可以通過力傳感器測得,滑塊轉動的角速

度可以通過角速度傳感器測得。

(1)小組同學先讓一個滑塊做半徑r為0」4m的圓周運動,得到圖甲中①圖線。然后

保持滑塊質量不變,再將運動的半徑廠分別調整為0.12m、0.10m>0.08m>0.06in,

在同一坐標系中又分別得到圖甲中②、③、④、⑤四條圖線。

(2)對①圖線的數據進行處理,獲得了F-x圖像,如圖乙所示,該圖像是一條過原點

的直線,則圖像橫坐標x代表的是。

(3)對5條F-0圖線進行比較分析,得出。一定時,Focr的結論。請你簡要說明得

到結論的方法?

試卷第6頁,共6頁

參考答案:

u

/V

3.o

z

.o

.O

O

ADEs2s46A

o.Q

5..o

【詳解】(1)①②③.因電源電動勢為3V,則電壓表應選擇A;電路中最大電流不超過

/=£=0.6A,則電流表應選擇D;滑動變阻器應選擇與待測電阻阻值相當的E;

R

⑵④?畫出的圖像如圖

UN

A

Tr□■TTrrTTrnnTr

-----

I-u-I-lI-Il

LrJL-JLIJ-

XLJmJAUuJALLJAu

(3)@.由圖線可計算出鉛筆芯的電阻為

氏=絲=三。=50c

M0.50

2.不掛打點0.51m/s2可行因為%=!”產,所以"=土當小車質量不變

2a2x2

時,在實驗誤差范圍內,小車的加速度與拉力成正比不同意不同實驗中小車的運行時

間可能不同,所以不能通過位移直接比較加速度,不同組實驗間沒有可比性

【詳解】(1)①⑴[2].平衡摩擦力的具體操作是:把木板墊高后,裝有紙帶的小車放在木板

上,在不掛小桶并且計時器打點的情況下,輕推一下小車,若小車拖著紙帶做勻速運動,表

明己經消除了摩擦力的影響。

②[3].圖2的紙帶上兩計數點間有四個點未畫出,則T=0.1s;根據=則小車的加速

答案第1頁,共5頁

(7.72+7.21)-(6.70+6.19).,一

a=-------------;--------xliOn2m/s2=0n.c51im/s

4x0.12

(2)①圖⑸.通過比較兩小車的位移來比較兩小車的加速度大小是可行的;理由:因為

x=—at2

2

所以

幺=%

②[6].分析表中數據,你能得到結論是:當小車質量不變時,在實驗誤差范圍內,小車的

加速度與拉力成正比;

③⑺[8].不同意他的觀點,理由:不同實驗中小車的運行時間可能不同,所以不能通過位

移直接比較加速度,不同組實驗間沒有可比性。

3.CCDCD

【詳解】(1)[1]判斷力廠單獨作用與力B、尸2共同作用效果相同的依據是使橡皮條上的結

點到達同一位置,表示力的大小與方向都是相同的,選項C正確;

(2)[2]實驗中需要標記或者記錄的信息有力尸的大小和方向及力F/、尸2的大小和方向,以

便于畫出它們的力的圖示并加以比較,選項CD正確;

(3)[3]C.可以減小實驗誤差的是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時,彈簧測力計盡量與木板

平行,選項C正確;

D.拉橡皮條的細繩要長些,標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遠些,以便于標出拉力的方向來,

選項D正確;

A.而橡皮條不一定要與兩繩套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選項A錯誤;

B.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時,兩個繩套的夾角不必要等于90。,選項B錯誤。

故選CDo

4.0.184(讀數范圍0.183-0.185)A0~3V0-0.6A不變見詳解

【詳解】(1)[1]金屬絲直徑

J=0+18.4x0.01iYun=0.184mm

(2)[2]實驗中,為了使金屬絲兩端電壓調節范圍更大,應選用分壓式電路供電;并且,為

了使測量結果盡量準確,金屬絲的小電阻,故應該采用電流表外接的方法測量。

故選A。

(3)由于電源的電動勢約為3V,故電壓表的量程選擇0~3V;而電阻約為5C,電路

中的電流不會超過0.6A,故電流表的量程選擇0-0.6A;

答案第2頁,共5頁

(4)[5]⑹因為滑動變阻器的兩端電壓為

U=E_R+R并+r)l

所以

△U=[E-(RA+R#+r)/]-[E-(&+R#+『)/2]=(RA+R#+r)xM

其大小是不變的。

5.180%乙同學;由甲乙兩幅力的圖示可知,F,是實驗中用一個力單獨拉橡皮筋

h

到達。點的實際作用力,此力應與橡皮筋伸長的方向一致,圖乙中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

因此乙同學做的實驗過程有問題

【詳解】(1)[1]如圖歐姆表讀數為

18.0xl0Q=180Q

(2)[2]如圖設圓的半徑為凡入射角為i,折射角為r,由幾何關系

sini=—

R

.A

smr=—

R

故折射率為

siniI,

n=---=—

sinrl}

(3)[3]乙同學有問題。由甲乙兩幅力的圖示可知,尸是實驗中用一個力單獨拉橡皮筋到達

。點的實際作用力,此力應與橡皮筋伸長的方向一致,圖乙中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因此乙

同學做的實驗過程有問題。

6.BD丙2:1

【詳解】(1)口]在這個實驗中,利用控制變量法來探究向心力的大小與小球質量,角速度,

半徑之間的關系;

A.探究平拋運動的特點,例如兩球同時落地,兩球在豎直方向上的運動效果相同,應用了

等效思想,故A不符合題意;

B.當一個物理量與多個物理量相關時,應采用控制變量法,探究該物理量與某一個量的關

系,如本實驗中,保持原線圈輸入的5電一定,探究副線圈輸出的電壓S與和匝數川,〃2

答案第3頁,共5頁

的關系,故B符合題意:

C.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即兩個分力與合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采用的是等效

替代的思想,故C不符合題意;

D.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物體質量的關系是通過控制變量法研究的,故D符合題意。

故選BD?

a.⑵根據

F=mra)2

可知,要探究向心力大小/與質量,〃關系,需控制小球的角速度和半徑不變,由圖可知,

兩側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