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痔中醫(yī)護理查房_第1頁
混合痔中醫(yī)護理查房_第2頁
混合痔中醫(yī)護理查房_第3頁
混合痔中醫(yī)護理查房_第4頁
混合痔中醫(yī)護理查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查房目標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1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查房目標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2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查房流程一、三、知識鏈接二、存在的護理問題病例介紹四、查房小結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3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病例介紹姓名:葉笑琴婚姻:已婚性別:女性民族:漢族年齡:42歲職業(yè):農民費用類別:農保文化程度:初中住院號:63206入院時間:2014-10-1309:26步行入院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4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病例介紹入院診斷:中醫(yī):混合痔——氣滯血瘀證

西醫(yī):1、混合痔2、高血壓

主訴:反復肛門口腫物脫出3年。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5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病例介紹

患者3年前排便時感肛門口有腫物脫出,質軟,排便后腫塊自行回納消失。3年來患者感肛門口腫物反復出現且進行性增大、增多均未正規(guī)治療。今來我院求診。

入院查體:T36.5℃,R19次/分,BP134/88mmHg,P80次/分。神志清,精神欠佳,步行入院,呼吸平穩(wěn),聽診無殊。腹平軟,無壓痛。肛門口可見花瓣樣腫物脫出,水腫明顯,脫出腫塊觸痛明顯,部分脫出粘膜破損,有新鮮滲血,無膿性液滲出。肛門鏡檢查:肛門外可見痔核脫出,稍水腫,齒狀線上粘膜充血水腫明顯。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6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病例介紹既往史:高血壓病史7年,長期口服藥物治療,現血壓控制良好。個人史:長期居住麗水,無其他不良嗜好。一子一女,配偶體健。家族史:無過敏史:無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7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中醫(yī)護理評估生命體征:T:36.5℃,P:80次/分,R:20次/分,BP134/88mmHg,SPO298%,疼痛評分2分。1、望診:表情平和,面色紅潤,舌質紅,苔白膩。2、聞診:心肺聽診無殊3、問診:寒熱:無汗:正常頭:無外傷,無頭痛身:無活動不利二便:大便干硬,小便不暢。飲食:納食香甜聽力視力:正常舊病:高血壓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8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中醫(yī)護理評估此次病因:無誘因服藥:無月經:規(guī)律,無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睡眠:夜寐不酣嗜好:無特殊4、切診:脈弦細,腹平軟,腹皖無壓痛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9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中醫(yī)辨證分析患者以“反復肛門口腫物脫出3年”為主訴,結合查體,辨證當屬中醫(yī)“混合痔”范疇,根據舌、脈表現,證屬氣滯血瘀證。患者因飲食不節(jié)、過食辛辣醇酒厚味,燥熱內生,下近大腸,以及便秘努責,致血行不暢,血液淤積,熱與血相搏,氣血縱橫,筋脈交錯,結滯不散而成。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10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

治療經過因患者夜眠不酣,入院后予神門、心、枕耳穴壓豆,以益氣安神,調節(jié)睡眠。術前晚給予白術、炒枳實、番瀉葉、火麻仁等中藥方劑灌腸,以潤腸通便,減輕腸道壓力。于2015年10月15日在腰硬聯合麻醉下行混合痔肛墊懸吊術,術后診斷:1、混合痔瘡;2、高血壓病。術后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手術創(chuàng)口無明顯滲血,疼痛評分約3分,術后小便能自解。術后用藥:予頭孢唑啉針、替硝唑針抗感染,七葉皂苷鈉消腫及補液對癥治療,并配合血府逐瘀湯合桃紅四物湯活血化瘀、行氣止痛。術后為防止患者大便干結,取木香、佛手、厚樸等中藥貼敷于雙側足三里穴,以達理氣通便之功。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11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

現狀

患者神志清,精神較前稍振,呼吸調勻,無畏寒發(fā)熱,肛門處創(chuàng)口無滲血滲液,未見痔核脫出,排便后創(chuàng)口疼痛輕。胃納尚佳,大便軟,無便血,小便無殊。舌淡,苔白,脈細。因患者要求出院,經何建勝主任查看后認為患者術后平穩(wěn),于2014年10月18日辦理出院。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12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查房流程一、三、知識鏈接二、存在的護理問題病例介紹四、查房小結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13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存在的護理問題一、疼痛——術前與肛內腫物脫出、肛緣水腫有關;術后與創(chuàng)口疼痛有關。1、觀察疼痛的部位、性質、強度、伴隨癥狀和持續(xù)時間。2、協(xié)助患者取舒適臥位。3、指導患者采取放松療法,如緩慢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聽舒緩的音樂。4、遵醫(yī)囑給予口服或注射止痛藥。5、取足三里、承山穴位按摩。6、取肛門、直腸、神門等耳穴貼壓。二、知識缺乏——缺乏本病的防治知識三、焦慮——與疼痛不適有關四、潛在并發(fā)癥——出血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14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存在的護理問題二、知識缺乏——缺乏本病的防治知識1、疾病指導:向患者介紹本病的病因、癥狀、預防,自我護理方法。2、飲食有規(guī)律,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之物,糾正偏食習慣,達到均衡飲食,保持大便通暢。3、用藥指導:指導患者按醫(yī)囑正確用藥,告知藥物的作用及相關注意事項。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15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存在的護理問題三、焦慮——與患者對手術的恐懼緊張有關術前耐心向患者講解手術的必要性,術中的配合及術后的不適等情況,以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使患者對疼痛有正確認識,調整心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16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存在的護理問題四、潛在的并發(fā)癥:出血——1、術后不要太早下床活動,24小時內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變化,并觀察創(chuàng)口敷料是否完整清潔。如患者出現面色蒼白,頭暈出汗,脈搏細數,血壓下降等情況及時報告醫(yī)師。2、術后一周內指導患者避免劇烈活動。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17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查房流程一、三、知識鏈接二、存在的護理問題病例介紹四、查房小結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18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什么是混合痔?

混合痔,中醫(yī)病名,以發(fā)生于肛門同一方位齒線上下,靜脈曲張形成團塊,內外相連、無明顯分界為主要表現的痔病類疾病。臨床表現為便血及肛門部腫物,可有肛門墜脹、異物感或疼痛,可伴有局部分泌物或瘙癢。與西醫(yī)病名相同。本病若早期治療,一般預后良好。但也有部分患者,病程中伴發(fā)貧血等并發(fā)癥。本病多由臟腑本虛,靜脈壁薄弱,兼因久坐,負重遠行,或長期便秘,或瀉痢日久,或臨廁久蹲努責,或飲食不節(jié),過食辛辣肥甘之晶,導致臟腑功能失調,風燥濕熱下迫,氣血瘀滯不行,阻于魄門,結而不散,筋脈橫解面生痔。或因氣血虧虛,攝納無力,氣虛下陷,則痔核脫出。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19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混合痔的分型1、風傷腸絡證:大便帶血,滴血或噴射狀出血,血色鮮紅,大便秘結或有肛門瘙癢。舌質紅,苔薄黃。2、濕熱下注證:便血色鮮,量較多,肛內腫物外脫,可自行回納,肛門灼熱,重墜不適。舌質紅,苔黃膩。3、氣滯血瘀證:肛內腫物脫出,甚或嵌頓,肛門緊縮,墜脹疼痛,甚則內有血栓形成,肛緣水腫,觸痛明顯。舌質暗紫,苔白。4、脾虛氣陷證:肛門松弛,似有便意,內痔脫出不能自行回納,需用手法回納。便血色鮮或淡,伴頭暈、氣短、面色少華,神疲自汗、納少、便溏等。舌淡,苔薄白。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20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治療原則本病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1、風傷腸絡證治法:清熱涼血祛風代表方:涼血地黃湯。常用藥:生地養(yǎng)陰潤燥,赤芍、歸尾活血涼血;地榆、槐花涼血止血;升麻升提解毒以散瘀熱;黃芩、黃連燥濕清熱解毒;花粉生津瀉火;枳殼行氣導滯;荊芥疏風活血止血,共同起到清熱涼血止血,潤燥疏風之作用,故對痔瘡諸疾有較好療效。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21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治療原則2.濕熱下注證治法:清熱滲濕之血方藥:臟連丸常用藥:黃連、黃芩、豬大腸清利大腸實(濕)熱;槐角、地榆清腸熱而止血;荊芥、防風疏風止血;當歸、阿膠養(yǎng)血止血;生地、赤芍清熱涼血。諸藥合用,清濕熱,止便血。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22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治療原則3、脾虛氣陷證治法:健脾益氣方藥:補中益氣湯。常用藥:黃芪,補中益氣、升陽固表,配伍人參、炙甘草、白術補氣健脾,當歸和營養(yǎng)血,陳皮理氣和胃,炙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使氣虛者補氣,氣陷者升提,氣虛者發(fā)熱,得此甘溫益氣而除之,元氣內充,清陽得升,諸癥自愈。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23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治療原則4、氣滯血瘀證治法:清熱利濕,祛風活血方藥:止痛如神湯。常用藥:秦艽祛風利濕止痛為君藥;伍以桃仁、當歸、檳榔理氣活血,化瘀止痛,使滯者行,瘀者化,通則不痛;蒼術、黃柏、防風祛腸風,運水濕;大黃清熱解毒,逐瘀通絡,蕩滌腸腑實熱;澤瀉利水通淋止痛,澤瀉配檳榔亦可行氣利水消腫,諸藥相配,共奏祛風利濕,理氣活血,清熱之痛之功。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24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健康指導(一)生活起居1、保持肛門及會陰部清潔,指導患者每日便后及每晚溫水清洗。2、避免肛門局部刺激,便紙宜柔軟,不穿緊身褲及粗糙內褲。3、指導患者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便秘時指導患者繞臍周順時針按摩腹部,每日3次,每次20-30圈。4、指導患者避免增加腹壓,避免用力排便、咳嗽、久站、久蹲等。5、指導患者進行提肛運動。運動方法:深吸氣時收縮并提肛門,呼氣時將肛門緩慢放松,一收一放為1次;每日晨起及睡前各做一遍,每遍做20-30次。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25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健康指導(二)飲食指導1、風傷腸絡證:宜食清熱涼血的食品,如綠豆、苦瓜、芹菜、馬蹄等。2、濕熱下注證:宜食清熱利濕的食品,如菜花、赤小豆、綠豆、薏苡仁、小米等。3、氣滯血瘀證:宜食理氣活血的食品,如山楂、木耳、桃仁、番茄、黑米等。4、脾虛氣陷證:宜食益氣活血的食品,如茯苓、山藥、薏苡仁、雞肉等。本文檔共29頁;當前第26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7分健康指導5、便血者,進軟食、多飲水,多食蔬菜水果及補血之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