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生物物證常見技術_第1頁
第三章生物物證常見技術_第2頁
第三章生物物證常見技術_第3頁
第三章生物物證常見技術_第4頁
第三章生物物證常見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生物物證常見技術第一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一節電泳技術電泳是指在電場中的帶電粒子向電性相反方向發生位移的現象。是蛋白質、核酸分析鑒定的主要技術之一。第二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電泳原理在同一電泳條件下,不同帶電顆粒因其分子大小和帶電量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泳動速度。因此電泳一定時間,就能相互分開。第三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電泳的分類

自由界面電泳:電泳可以直接將樣品放在緩沖液中進行。區帶電泳:將樣品放在固體支持物上進行電泳,因待測樣品各組分的泳動率不同被分離成不同的區帶。第四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區帶電泳分類(一)據電場強度分:高壓;常壓;低壓。(二)據支持物種類分:濾紙;醋酸纖維薄膜;瓊脂糖凝膠;聚丙烯酰胺凝膠。(三)據支持物形狀分:水平板;垂直板;柱狀;圓盤;U形管;毛細管。(四)據原理分:等速;免疫;等電聚焦。(五)據方向分:單向;雙向。(六)據目的分:分析;制備。(七)據緩沖液pH分:連續pH;非連續pH。第五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電泳槽電泳儀第六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七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八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電泳步驟電泳的一般操作程序包括支持物的準備、加樣、電泳、固定、染色、脫色、定性觀察及定量測定等過程。請觀看視頻第九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1、高壓電極槽與進樣機構

2、填灌清洗機構

3、毛細管

4、檢測器

5、鉑絲電極

6、低壓電極槽

7、恒溫機構

8、記錄/數據處理第十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十一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二節層析法所有的層析系統都由兩個相組成:一是固定相,另一是流動相。當待分離的混合物隨流動相通過固定相時,由于各組分的理化性質存在差異,與兩相發生相互作用(吸附、溶解、結合等)的能力不同,在兩相中的分配(含量比)不同,且隨流動相向前移動,各組分不斷地在兩相中進行再分配。分部收集流出液,可得到樣品中所含的各單一組分,從而達到將各組分分離的目的。第十二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十三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十四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層析操作第十五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十六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十七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十八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十九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二十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三節比色技術分光光度法是通過測定被測物質在特定波長處或一定波長范圍內光的吸光度或發光強度,對該物質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第二十一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比色技術分類光譜分析技術可分為發射光譜、吸收光譜和散射光譜三大類?;诎l射光譜分析的方法有火焰光度法、原子發射光譜法和熒光光譜法,基于吸收光譜分析的方法有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紅外光譜法;基于散射光譜分析的方法有比濁法。第二十二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

A=abc式中A為吸光度,b為溶液層厚度(cm),c為溶液的濃度(g/dm3),a為吸光系數。當固定溶液層厚度l和吸光系數a時,吸光度A與溶液的濃度成線性關系。第二十三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比色儀器紫外分光光度計,可見分光光度計(或比色計)、紅外分光光度計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第二十四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722第二十五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四節離心技術離心技術是實驗室常采用的技術,主要是利用離心力將懸浮液中的懸浮微??焖俪两担枰苑蛛x比重不同的各種物質成分的方法。第二十六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F

=重力-浮力=

VPg

Vδg

Vg

p

δ

)式中:

F

——下沉力;V

——微粒體積;P

——微粒密度;δ

——介質密度;g

——重力加速度。當

P

δ

時,微粒下沉;

P

δ

差值越大,微粒下沉速度越快。因此,加大離心機轉速可加快離心微粒的沉降速度第二十七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離心機分類(一)根據轉速分類1、常速離心機:轉速少于5000r/min,用于一般液體可沉淀顆粒的分離,或制備一般的組織勻漿。2、高速離心機:轉速5000-25000r/min,用于細胞器的分離和生物大分子的制備。3、超速離心機:轉速超過25000-85000r/min

,多用于亞細胞結構的分離和生物大分子的制備。

第二十八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二)根據溫度分類1、常溫離心機:室溫(25℃)下工作。常速離心時使用。2、低溫離心機:在4℃下工作。高速離心時使用。3、冷凍離心機:在0~-25℃工作。超速離心時使用。第二十九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三)根據體積大小和放置方式分類1、臺式離心機:體積小,放在操作臺上,用于微量物質的提取。2、落地式離心機:體積大,放在地面上,用于大量物質的提取。第三十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四)根據供能方式分類1、自動式離心機:設置程序后,電腦程序控制離心速度和時間。2、電動式離心機:由操作者接通電源、利用旋鈕控制離心速度和時間的離心機。3、手動式離心機:第三十一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五節顯微鏡技術第三十二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一、發明最早的顯微鏡是16世紀末期在荷蘭制造出來的。發明者可能是札恰里亞斯·詹森(眼鏡商)或漢斯·利珀希(科學家),他們用兩片透鏡制作了簡易的顯微鏡,但并沒有用于觀察。第一個使用者是伽利略。第二個是荷蘭商人安東尼·凡·列文虎克。1931年,恩斯特·魯斯卡研制了電子顯微鏡,1986年他被授予諾貝爾獎。第三十三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二、分類(一)光學顯微鏡:通常皆由光學部分、照明部分和機械部分組成。目前光學顯微鏡主要有明視野顯微鏡(普通光學顯微鏡)、暗視野顯微鏡、熒光顯微鏡、相差顯微鏡、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偏光顯微鏡、微分干涉差顯微鏡、倒置顯微鏡。(二)電子顯微鏡:有與光學顯微鏡相似的基本結構特征,但它將電子流作為一種新的光源,使物體成像??砂盐矬w放大到200萬倍。種類有掃描電鏡、分析電鏡、超高壓電鏡等。第三十四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三、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1.對光:

(1)將低倍鏡轉至鏡筒下方與鏡筒成一直線。

(2)撥動反光鏡,調節至視野最亮無陰影。反光鏡有平、凹兩面,光源強時用平面,較暗時用凹面,需要強光時,將聚光器提高,光圈放大;需要弱光時,將聚光器降低,或光圈適當縮小。

(3)將待觀察的標本置載物臺上,轉動粗調節器使鏡筒下降至接物鏡接近標本。于轉動粗調節器的同時,須俯身在鏡旁仔細觀察接物鏡與標本之間的距離。

(4)左眼于接目鏡觀察,同時左手轉動粗調節,使鏡筒徐徐上升以調節焦距,使視野內的物象看到上時即停,再調微調節器,至標本清晰為止。

第三十五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2.

接物鏡的使用及光線的調節:

顯微鏡一般具有三個接物鏡,即低倍、高倍及油鏡,固定于接物鏡轉換盤孔中。觀察標本時,先使用低倍接物鏡,此時,視野較大,標本較易查出,但放大倍數較小。后高倍接物鏡放大的倍數較大,能觀察微小的物體或結構。再使用油鏡觀察,一般加一滴油后直接將油鏡頭浸入油滴中進行鏡檢觀察。

第三十六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3.

低倍、高倍、油鏡頭的識別:

(1)標明放大倍數10×,40×,100×,或10/0.25,40/0.65,100/1.30。

(2)低倍鏡最短,高倍鏡較長,油鏡最長。

(3)鏡頭前面的鏡孔低倍鏡最大,高倍鏡較大,油鏡最小。

(4)油鏡頭上??逃泻谏h圈,或“油”字。

第三十七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

4.(1)光線對好后,移動推進器尋找需要觀察的標本。

(2)如標本的體積較大,不能清楚查見其構造因而不能確認時,則將標本移至視野中央,再旋轉高倍接物鏡于鏡筒下方。

(3)旋轉微調節器至物象清晰為止。

(4)調節聚光器及光圈,使視野內的物象達到最清晰的程度。

第三十八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

5.

油鏡的使用方法:

(1)原理:油鏡的透氣孔最小,這樣進入的光線就少,物體不易看清楚。同時又因自玻片透過的光線,由于發生了折射散光,因此射入鏡頭的光線就更少,物體更看不清楚。采用一種和玻片折光率相接近的介質如香柏油,加于標本與玻片之間,使光線不通過空氣,這樣射入鏡頭的光線就較多,物象就看得清楚。第三十九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2)油鏡的使用:

a.將光線調至最強(聚光器提高,光圈開放)。

b.轉粗調節器使鏡筒上升,滴香柏油1小滴于接物鏡正下方標本上。

c.轉動接物鏡轉換盤,使油鏡頭于鏡筒下方。

d.俯身鏡旁側面在肉眼的觀察下,轉動粗調節器使油鏡頭徐徐下降浸入香柏油內,輕輕接觸玻片為止。

第四十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e.慢慢轉動粗調節器,使油鏡頭徐徐上升至見到標本的物象為止。

f.轉動微調節器,使視野物象達到最清的程度。

g.左手徐徐移動推進器,并轉動微調節器以觀察標本。

h.標本觀察完畢后,轉動粗調節器將鏡筒升起,取下標本玻片。立即用擦鏡紙將鏡頭上的香柏油擦凈。

第四十一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

6.

注意事項:

(1)使用顯微鏡之前,應熟悉顯微鏡的各部名稱及使用方法,特別應掌握識別三種接物鏡之特征。

(2)觀察無色和顏色較淺的標本時,必須注意光線的調節。

(3)新鮮標本觀察時,須加蓋玻片,以免標本因蒸發而干燥變形或污染侵蝕接物鏡,同時可使標本表面勻平,光線得以集中,有利于觀察。第四十二頁,共四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四、顯微鏡的保養1.顯微鏡在從木箱中取出或裝箱時,右手緊握鏡臂,左手穩托鏡座,輕輕取出。不要只用一只手提取,以防顯微鏡墜落,然后輕輕放在實習臺上或裝

入木箱內。

2.顯微鏡放到實習臺上時,先放鏡座的一端,再將鏡座全部放穩,切不可使鏡座全面同時與臺面接觸,這樣震動過大,透鏡和微調節器的裝置易損壞。

3.顯微鏡須經常保持清潔,勿使油污和灰塵附著。如透鏡部分不潔時,用擦鏡紙輕擦,如有油污,先將擦鏡紙蘸少許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