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基礎正確處理人與外部世界的關系2472_第1頁
哲學基礎正確處理人與外部世界的關系2472_第2頁
哲學基礎正確處理人與外部世界的關系2472_第3頁
哲學基礎正確處理人與外部世界的關系2472_第4頁
哲學基礎正確處理人與外部世界的關系247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正確處理人與外部世界的關系?教學提綱一、正確處理人與1.人對自然的依賴(1)人(2)自然界自然的關系依賴自然界的物質構成自己的生命有機體。是人類物質資料生產勞動的前提和要素。(3)自然界既是人類社會得以產生的物質前提,又是人類生產發展的環境和條件。2.人對自然的改造(1)人以自己的生產活動作用于自然界,改變著自然界的面貌。(2)人利用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創造出許多自然界中原來沒有的東西。二、正確處理與社會的關系1.人依賴社會并受社會的制約(1)人(2)人個體在社會中鍛煉、提高。(3)人受社會法律和道德規范的制約。2.社會離不開人(1)人們自覺活動和交互作用的產物。(2)社會歷史規律是通過人的(3)人3.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所謂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就是要按照事物的現象之間的固有聯系即規律性,而不是以先入為主的思想去對待事物,也不是用幻想的或臆聯系去取代事物本身的聯系。類的個體在社會中誕生、成長。類的,人反作用于社會類社會是人自覺活動表現出來的。們能夠認識和利用社會歷史規律,反作用于社會,更主動地創造社會歷史。本來面貌去認識事物,找出事物和造的(2)如何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第一,堅持無神論、反對有神論。第二,要把想問題、辦事情的立足點切實際放在中國國情之上。第三,客觀地看待周圍的人和事,辦事情應當有認真精神。第四,正確估量和對待自己。?教學分析與教學建議一、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這是全章的教學觀的總的方法論要求;從實踐上說,它是我們黨和國家正確地制定和執行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根本立足點。當然,要真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中心和落腳點。從理論上說,它是辯證唯物論世界,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是,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因此,這又是教學難點。[教學難點]

見“教學重點”。二、教學建議從宏觀邏輯結構上說,本章的內容共有兩個方面:其中第一節側重闡釋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第二節著重闡明正確處理人與社會的關系。第三節則是對前面的總結,即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正確處理人與外部世界的關系。鑒于這一特點,建議本節采取學導式教學法或實踐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應用。①教師提前印發預習提綱;②學生自學;③學生自己釋疑,討論,教師個別輔導;④教師釋疑解惑;⑤引導學生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或出專題通過想一想、議一議的方法深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在教學實踐中總的指導思想是:堅一持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則。如在分析“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時要抓住“依賴”和“反作用”,在分析正確處理“人與社會的關系”時要抓住“離不開”和“反作用”,最后得出正確結論。要以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為主,切忌只是進行簡單的理論說教。三、教學步驟(一)關于“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和“正確處理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的教學根據這兩個問題內容的特點,建議采取實踐活動教學法。先通過閱讀教材,理解以下幾個理論問題:①人與自然的關系包括哪兩個方面?(人依賴于自然界、人反作用于自然界);②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正確態度是什么?(愛護自然,培育自然,建立起人與自然的全面和諧的關系);③人與社會的關系怎樣?(人依賴于社會,社會制約人;社會離不開人,人又反作用于社會);④人依賴于社會表現在哪些方面?⑤為什么說人能反作用于社會?將教學的重點放在通過組織實踐活動,解決學生的思想實際問題上。可以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環境問題做社會調查或搜集人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典型事例。事先教師要選好調查地點由提供相關材料,合理安排時間,提出應注意的問題。①什么是環境問題?②在環境問題上有哪兩種錯誤態度?③造成環境向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④在環境問題上的正確態度是什么?⑤提出解決環境問題的措施。引導學生對調查的材料進行理論分析,寫出發言稿或提綱。教師要有目的地確定重點發言人。召開以“保護環境、愛護自然要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闡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二)關于“堅一持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問題的教學1.要引導學生從宏觀上把握本問題在全章中的地位本問題是全章的總結,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辯證關系原理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要求。2.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是本章的重點,應引導學生從以下四個方面把握①明確它們的內涵:這個原理有兩個方面,一是物質決定意識,它包含世界的物質性、客觀性即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是物質的反映等內容;二是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不同性質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具有不同的作用。把物質的決定作用和意識的能動作用有機結合起來,就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②深入理解這一原理,必須劃清兩個界限:通過理解物質決定意識,劃清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界限;通過理解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劃清辯證唯物主義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界限。③正確理解兩種作用的關系:辯證

唯物主義既承認物質的決定作用,同時又承認意識的能動作用,只承認前者而否定后者是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只承認后者而否定前者是唯心主義。但物質的決定作用和意識的能動作用是兩種性質不同的作用,前者是基礎、前提,后者受前者的制約。④明確方法論上的多樣性。這條原理是唯物論部分最根本的原理,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往往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方法論要求,了解這一情況,便于找準分析問題的切人點,較快地把理論同實際結合起來。從實際應用看,大體有這么幾種表達方法:總的方法論: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在用來分析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時表述為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在用來分析物質文明和精神文的能動作用,特別是正確意識的促進作用,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3.有效突破“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這個教學難點(1)明確它們的內涵。所謂從實際出發,就是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工作方針。這里的“實際”包括實物的狀況、屬性和規律三個方面。認識了這些,按它的要求行動,才能把事情辦好。如學生制訂學習計劃、學校制訂工作計劃、春夏秋冬實行不同的作息時間表等等,都要從實際出發。所謂實事求是,就是從客觀實際出發,找出事物發展的規律,按規律辦事。所謂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就是要按照事物的本來面貌去認識事物,找出事物和現象之有聯系即規律性,而不是以先人為主的思想去對待事物,也不是用幻想的或臆造的聯系去取代事物本身的聯系。(2)明確它們的理論依據:物質和意識的辯證的辯證關系。(3)明確要求。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全章以致用的目的,應引導學生掌握兩點原側性要求:其一,從調查研究入手的第一手材料。其二,對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從材出路線、方針、政策和辦法來,用以指導實踐。為了增加學生們的實際經驗,可結合學生的實習,開展一次調查研究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體會從實際出發的全過程(4)充分認識意義。一是引導學生從理論上明確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我和國家正確制定和執行路線、方針、致策的前提,也是我們每個人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點。引導學生列舉事實說明我們做工作、辦事情要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實際出發。如結合初中學過的有關知識,分析我國現階段為什么要實行以公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4.貫徹十六大精神,在教學中,要增加“堅持黨的思想路線”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主觀前提,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者共同統一于與時俱進之中,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表現和根本要求。明的關系時表述為既要重視物質的決定作用又要重視意識間均固關系、尊重客觀規律性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總的方法論、教學中心,為了達到學,掌握大量的真實料中引。們黨有制為主體、的內容的客觀基礎,兩、實事求是、?教學參考資料1.掩耳盜鈴《呂氏春秋·自知》里說,有個人想得到一口大鐘,就要把它背走,但是鐘太大,沒法背,

就決定用錘子來砸碎它,剛一砸,鐘就當當地響起來,他怕人家聽到鐘聲來搶他的鐘,就急忙用手捂著自己的耳朵,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聽不見。(注:原作“掩耳盜鐘”)從哲學的觀點看,“掩耳盜鈴”的人是十足的唯心主義者。鐘聲是客觀存在的,自己掩耳朵聽不見,并無法否定鐘聲的存在。這個成語常用來嘲笑自欺欺人的主觀唯心主義者。2.二諸葛迷信吃苦頭《小二黑結婚》里有一個農民,人稱二諸葛。此人一動手一抬腳,都要算一算八卦,查一查歷書。從大門走出去。一年春天,宜栽種”,只好硬等了兩天才種下去,結果錯過了時機,四畝地的在實際生活中,像二諸葛這樣搞迷信的人不少,信送子娘娘,信財神,信灶君,信真主,信上帝,五花八門。二諸葛搞迷信吃苦頭這則笑話說明: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因此,我們想問題,辦事情,都必須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必須反對從主觀愿望出發的唯心主義,必須反對種種迷信。如果歷書上寫了今天“不宜出門”,那么,他再有急事,也寧肯爬墻頭,決不大旱之后下了一場喜雨,本該搶墑下種,他上面寫著谷子出苗不夠一半。敢查歷書,“不們3.“植樹固沙”為何失靈?馳名中外的敦煌月牙泉獨臥沙漠2000余年,沙泉共存,安然無恙。而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牙泉周圍的沙山變形,南山北坡、北山南坡下滑,山體向泉心移動,變形,水位下降。長此下去,月牙泉將會消失。為了保護這一名泉,林業專家韓澤民、呂愛香夫婦經過兩年實地觀測,得出的結論是這樣的:造成南山北移、北山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人為改造環境所致。原來,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在泉區以環丘造林的形式在鳴沙山北迎月牙泉日益縮小風坡腳栽下了大片楊樹,成林后使月牙泉東南風口受阻,又連鎖反應使四周山體變形,加之大面積林木蒸騰耗水,使其成為泉水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按常理,在沙漠地帶,倘無植被或植被甚少,大風一來,虐,使山丘變形,泉水無存。大規模的植樹造林增設屏障,確能固沙護泉。但月牙泉一帶,卻有著特殊的地形,特殊的沙泉,人為地改變環境,破壞了沙泉共存的局面,造成了事與愿違的后果。為此,兩名專家為挽救月牙泉開了這樣的“處方”:將月牙泉里的樹木伐掉,拆除東西風口臨時的建筑設施,北山坡腳建1.7公里的圍欄,禁止游人蹬滑等。此建議從1992年實施以來,泉區環境已明顯改善。無遮無擋,飛沙走石,縱橫肆“植樹固沙”在月牙泉失靈這件事告訴我們:我們辦事情要從實際出發,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觀實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4.人與月球1969年7月20日美國時間22時56分,3名美國宇航員叩開了冷的寂月宮大門。兩名宇航員走出太空艙,雙腳踏上了月球的土地,第一次登月無疑極大地豐富了“地球人”對月球的認識,撩開了月宮神秘的面紗。月球是地球的近鄰,也球唯一的衛星。月球距地球38.4萬公里,直徑3476公里,略大于地球直徑的1/4,而地球的質量卻是月球的81倍。月球的表面溫度為+117℃至-200℃。月球的起源尚是個謎,但科學家認為它同地球一樣古老,大約已有45億年的歷史。月球上被宇航員發現的最古老的石頭已有4億年的壽命。月球由于它的自轉周期和繞地球轉周期相等,“猶抱琵琶半遮面”,總是將它的半個面孔朝向地球。地球上只能觀察到它的這是人類有史以來對月球做的最偉大的探險。是地動的

表面的59%。由于地球對月球的引力作用和月球上無水的原因,月球呈現出某些輕微的變形,表面上有許多古老的、狀似火山口一樣的環形坑。1969年7月16日,美國兩名宇航員開始了人類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登月之行。他們在月球表面停留了2小時36分21秒,采集了24公斤月球石樣品,登月旅行歷時195小時18分35秒,其中包括繞月球軌道的30周運行。1972年美國宇航員再次登月,又進行了有名的“月球駕車”,觀察了更廣闊的月球表面,加上70年代蘇聯和美國發射的衛星自動裝置,月球上更多的奧秘相繼被揭開。科學家認,為從無空氣,它因沒有地球曾有過的“消耗”而保持“原裝”。月球起源已被采集到,但這種古老而久遠的化石已在地球上大量消失了。人類迄今作出了種種努力,但始終未能揭開月球起源之謎。科學考察證實,月球富含鈦、鉀、碳等元素質,所有的“太空大國”都在著手制定重返月球的計劃一個永久性基地。5.中國人的大手筆——“南水北調”工程所謂南水北調,是指把長江流域一部分多余的水通過地質學意義上講,月球已經死亡,上面無水,之初的10億年中的化石。進為一步考察月球上具有商業價值的礦物。如日本提出要在2024年在月球上建立調水工程送到黃河及其以北地區,向水源短缺的華北和西北地區補充水源的一個超大型工程系統。它是在20世紀50年代初研究黃河、長江、淮河與海河幾大流域的治理開發規劃中形成的。經過幾十年多部門、多學科的調查研究,最終提出從長江上、中、下游向北調水,即西線、中線、東線調水工程,年平均調水量700億立方米左右,與北方的黃河、淮河及海河的水資源開發相結合,可增加工業及城鎮供水300多億立方米,增加農田灌溉面積1.5億畝,同時還可防洪排澇,發展航運,保護生態。估計投資需1500億元從長江調水行嗎?回答是肯定的。因為長江年徑流量為淮河的19倍,黃河的18倍,海、灤河的35倍。從平均年徑流量來看,長江占全國總量的38%,淮河占2%,黃河占2.1%,海、灤河僅占1%。而耕地面積,長江流域為3.6億畝,黃、淮、海河流域為5.1億畝。長江流域每畝耕地平均擁有徑流量為2650立方米,淮河為63立方米,占長江的6%。從這數字不難看出,雖然長江流域的河川徑流量占了全國的80%以上,但耕地僅占全國的40%,因而從長江流域向黃、淮、海河流域調水,從水流量上看是可行的,是從豐水區向缺水區調,比三峽工程還大。些水。經過多方比較研究認,為的88%可利用現有的京航運河及與它務輕;東線方案對航運有巨大的社會效益,開通后可形成一條新的連接華北和華東的運輸大動脈。當然,東線的劣勢也是十分明顯的:由于位置偏東,高程低,因此難以解決北京及平原地區西部的供水問題;其次是水質差,沿程污染難以控制中線工程的優勢是:水源可靠,水質好;地形條件比較優越,全線可以自流供水,調水較低;工程建設條件好,施工比較容易,加之輸水渠道中土質渠道約占全長的88%,大絕部分屬于挖方渠道,可人力和機械一起上,盡管一次性投資大,但比東線兩期總計輸水低。中線調水工程可替代部分東線工程,中線調水方式和工程運行管理比較簡便,且綜合效益顯著。東線工程的優勢是:可利用已有的工程基礎,如輸水河道總長平行的河道;線距短,沿途占用耕地少,移民遷建任。成本成本

“南水北調”工程已正式啟動,東線方案已從2000年開始施工,不久的將來,純凈的長江水將滋潤北方廣大地區。6.人類為什么會面臨日益嚴重的生存危機?①急功近利思想作怪,一味追求眼前的物質利益;一方面貪婪地向大自然索取資源,另一方面肆無忌憚地向大自然拋灑廢物,從而造成了生態環境的嚴重惡化,使人類無法生存和發展。②許多人沒有節約意識,任意浪費各種自然資源,甚至錯誤地認為,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的竭。③在,只講生產力是人類征服自然的活動,不講保護自然。④發達國家生態環境的責任。發達國家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比例很小,卻消耗著地球上的大部分資源,有些發達國家卻不肯出資來保護我們的地球,甚至拒絕簽署保護生態環境的有關國際有關理論上也有不妥之處。如在很長時期內,理論工作者在給生產力下定義時不愿承擔保護但其中協議。7.自然界對人類的懲罰人類以自己特有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但是,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是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的。主觀能越客觀條件的許可,自然界就會反過來無情地懲罰人類。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證法)準備材料的手稿中寫道:“文明是一個對抗過程,這個過程以迄今為止的形式使土地貧瘠,使森林荒蕪,使土地不能產生最初的產品,并使氣候惡化。土地荒蕪和溫度升高以及氣.似乎是耕種的后果。”在這里恩格斯明確地揭示了人類在自己的生存發展過程中與然界發生的矛盾。人類要生存、要發展,就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這種改造,又破壞了自然界的原有平衡,給人類生存帶來一定威脅。特別是不講科學、不顧客觀規律的冒險蠻干造成的惡果尤為嚴重。在這方面的例子是不勝枚舉的。比如,美國中西部,在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將大量的牧場升墾為農田,結果導致了1933—1938年期間美國的連年干旱,常年平均少25%,3億畝草原土地受風蝕,發生了災難性的”黑風暴”。五年里,中美地區有數十萬人由于風塵災禍而無家可歸,僅美國就花了數十億美元來做防止土壤流失的工作。又如,“文革”時期,由于極“左”思潮的影響,形而上學地理解“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方針,到處開荒和濫墾牧場等違背自然規律的行動,引起草原退化,塵沙飛揚,森林植被面積減少,江河湖泊水面小縮,漁業資源遭到破壞,災害性的氣候頻率增高,給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1998年長江發生的全流域特大洪水,其水量和峰高均與1954年大體相當,但水位卻超過歷史最高值。出現這種情況與生態環境狀況直接相關。據統計,近30年間,長江流域森林覆蓋率減少一半,水土流失面積增加一倍,中下面積減少45.5%,湖底普遍淤高1~3米。為了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我國正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把保護環境作為基本國策,采取了保護環境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如在生態脆弱的地方退耕還林、還湖、還草,封山育林,適度放牧等。隨著各項措施的實施,在不久的將來人認識自然,征服自然,為自己爭得越動性一旦違背客觀規律為(自然辯來越多的利益。,超候干燥自,雨量比毀林游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局面必將出現在人們面前。8.人要與自然和諧發展恩格斯曾告誡人們,不要過分陶醉于那種不能正確認識和運用自然規律的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要認真吸取遭到自然界報復的教訓;并預言,特別是從19世紀自然科學大踏步前進以來,人們就愈來愈能夠認識到,正確認識和運用自然規律,人類和自然界才會協調一致

地得到發展。今天,當人口急劇增長、環境破壞、生態失衡的巨大危機降臨到人類頭上,可持續發展為世界各國所關注時,我們更加感到了恩格斯告誡和預言的深刻意義和高瞻遠矚。據資料統計表明,全球人口急劇增長的壓力越來越大。公元前400年世界人口約為1億,公元元年約為1.7億,直到公元1650年世界人口始有5億,1830年達到了10億。此后人口增長速度加快,1930年達到20億,1960年達到30億,1975年達到40億,1987年達到50億,1999年達到60億。每增加10億人口所用去的時間從前到后分別是:450萬年、100年、30年、15年、12年、12年。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明顯加快,主要發生在18世紀中葉產業革命以后,是工業化的結果。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結戰束后,形成使世界人口出現了歷史上不曾有過的急劇增長,人口平均年增長率一直保持在1.7%~2.1%的水平。為了解決眾多人口的吃飯問題,人類付出了毀林開荒、變牧為農,使森林和草場遭到嚴重破壞的代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資料,19世紀初,世界有耕地4.5億公頃,到1987年擴大到13.7億公頃,在1992—1994年間,耕地面積達14.7公頃,比1982—1984年間增加2%,而同期森林面積卻減少了2.2%。1981—1985年,被砍伐的森林每年達1139萬公頃。毀林開荒、變牧為農,使氣候變得干燥惡劣,加劇了土壤退化、沙化。據統計,全球每年有600萬公頃土地變成沙漠,另有2400萬公頃肥沃土地喪失經濟價值。聯合國1990年的調研表明,第二次世界大以戰后,世界上幾乎1/6的植被面積遭受不同程度的土質降級,其中3/4甚至更多是起因于農牧業生產或毀林造田。同時,有大批動植物在森林了“嬰兒高潮”,、草場破壞中死亡,有的已經滅種。9.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是什么?“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是什么?”這個問題寫在德國艾科爾特野生動物園的一座小木屋的墻上。有人很可能馬上就會想到獅子、老虎等猛獸。這個野生動物園在提出問題的同時還告訴參觀者,問題的答案你打開木屋的門就可以看到。這個“,參觀者看答案之門”一打開到的是一面大鏡子,參觀者的尊容盡在里面。它實際上是告訴參觀者:最危險的動物是人類!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是人類!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我們唯一的地球家園已是遍體鱗傷:土地荒漠化不斷擴的空氣;地球物種滅絕的規模和速度前所未有。長期以來,人類以地球的主人、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忽視了其弛物種和自然界萬事萬物的內在價值。在現代,物種大規模滅絕等生態災難,主要是由地球上的一個物種——人類的展;污水橫流,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大氣污染使我們呼吸不到新鮮、潔凈活動造成的。現代人類擁有消滅其他物種的一切手段,但我們必須承認,人類和它們是休戚相關的,它們和人類共同擁有地球家園。人類只有善待生物、善待地球,才能拯救自己。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也面臨著嚴峻的生態環境形勢。據有關專家估算,我國由于環境污染導致的損失每年達到2800億元,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脆弱的生態系統呼喚公眾生態意識的覺醒。目前,包括青少年在內的我國公眾的環境意識有喜有憂。喜的是社會公眾越來越關心、重視環境問題,環境問題成為城市居民關注的焦點。憂的是公眾有關生態環境方面的知識比較缺乏,因而影響了環境意識的總體水平,許多人不知道我國人均耕地、淡水、森林、野生動植物等資源的情況以及相關知識,不知道“世界環境日”、地球日”、“國土日”、“世界人口日”、“愛鳥周”等環保紀念日,認為保護環境主要是政府的事,自己投有多少責任。

因此,加強環境教育,特別是對青少年的環境教育,普及生態科學知識是一項迫切的任務。10.關于蘋果是先有蘋果的概念,還是先有蘋果?18世紀英國大主教貝克萊說:“物是感覺的復合”。他舉蘋果為例,說什么“人們觀察到一定的顏色、滋味、氣味、形狀、硬度結合在一起,就承認這是一個蘋果的物,并以蘋果這個詞標志它。”在他看來,是先有蘋果的概念,然后才有蘋果。世界的本質是物質還是意識,哲學家依照他們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而分成為兩大陣營。凡認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只是物質的反映,就是物唯主義。然后才有關于蘋果的感覺和概念。卻閉著眼睛不看事實,硬說先有蘋果的概念,集合”。提出先有蘋果,還是先有蘋果的概念要分清什么是物唯論,什么是唯心論,而絕不是玩弄概念游戲。人的概念的每一差異,都是對客觀事物的在一切工作中,我們決不與此相反的回答則是唯心主義。因此,只有先有蘋果,而貝克萊然后才有蘋果,蘋果是“感覺的問題,是反映。能從概念出發,從主觀“框框”出發,從“想當然”出發,而必須從客觀實際出發。這就是關于蘋果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11.疑人偷斧從前,有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懷疑是鄰居家的孩子偷的,就暗暗地注意那個孩子。他看那個孩子走路的姿勢,像是偷了斧子的樣子;他觀察那個孩子的神色,也像是偷了斧子的樣子;他聽那個孩子說話的語氣,更像是偷了斧子的樣子。總之,在他的眼睛里,那個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像是偷斧子的。過了幾天,他在刨土坑的時候,找到了那把斧子。原來是他自已把它遺忘在土坑里了。從此以后,他再看鄰居家那個孩子,一舉二動絲毫也不像偷過斧子的樣子了。物唯論的基本原理是物質決定意識,準確的判斷來源于對猜疑。12.鄭人買鞋從前有個鄭國人想買一雙鞋。他怕買的不合適,先在家里比照腳的大樣。這個鄭國人走了十幾里路到了集市上,那天是大上賣鞋的商販也不少,但是所賣的鞋子不是料子不好,就是式樣不新,鄭國人都沒看中。后個鞋攤囊,他終于看中了一種可心的鞋子。他往兜里一摸,糟了,紙樣忘在家里了。鄭國人連跑帶顛回到家中,取了紙樣,又呼哧呼哧趕回集市。但是,集市早就散了。他白白來回趕了幾十里路,還是沒有買到鞋子。事后有“你用自己的腳比比大小不就行了嗎?”他卻一事正經地說:“我寧愿相信紙樣,也不相信自己的腳。”客觀實際的調查,而不是主觀小寬窄剪了一張紙集,趕集的人熙熙攘攘,分外熱鬧。集來在一人問他:客觀現實是具體的,是生動活潑的,“鄭人買鞋”是對墨守成規、教條主義的絕妙諷刺。13.貓頭鷹搬家貓頭鷹正忙著收拾東西,斑鳩飛回來了。“貓頭鷹老兄,您在忙什么呢”?“搬家。”“往哪兒搬哪?”“東鄉。”

“您在西鄉住了這么多年,干嗎往東鄉搬呢?”“西鄉的人都討厭我的叫聲,我實在住不下去了。”“老兄,依我說,關鍵您得把叫聲改得悅耳一點。或者干脆夜里就別叫了,要不,別說搬到東鄉,搬到哪兒也招人討厭!”貓頭鷹停下手中的活兒,認真思考著斑鳩的忠告。對于別人的意見,應從主觀上找原因,一味埋怨客觀環境,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14.魯王養鳥魯國的郊外飛來一只奇異的海鳥。老百姓從來沒有見過這種鳥,扶老攜幼前去觀看。消息傳進宮內,魯王以為鳥演奏莊嚴肅穆的宮廷樂曲,讓御膳房為海鳥擺下最豐盛,驚慌失措。它不吃不喝,三天以后就死掉了。主觀愿望不符合客觀規律必然遭到失敗15.關尹子教射箭關尹子是著名的箭術教師高興地跑過去問關尹子:“老師,我可以算學會射箭中靶心的道理嗎?”列子說:“那我可不知道。”關尹子說:“那不行,你還了射箭了,回去再學!”列子回去以后,認真琢磨射箭的道理,又苦練了三年,箭術非常快,到了百發百中的地步。他又向關尹子報告自己的學習成績。關尹子還是問他:“現在你知道能夠射中靶子的道理了嗎?”列子說:“知道了。”關尹子高興地鼓勵列子:“好!這樣你可以算學會射箭了,無論干什么事情,都要懂得它包含的道理。學射箭應該這樣,治理國家和做人更應該這樣。”做事情要有成功的把握,就應該努力16.涸轍之鮒里很窮,已經兩天揭他對莊子說:“好!待我從老百姓那兒收到租稅以后了他的話,氣得臉色煞白,就說:“我到這里來的路上,聽到呼叫的聲音。找了,才在泥路的車輪溝里發現一條鯽魚。鯽魚大張著嘴直喘氣。我問他:‘鯽魚啊,你為什么要呼救啊?’鯽魚說:‘我是東海海神的臣子,今天落在這條干枯的車輪溝里。你能給升半斗涼水,救我一命嗎?’我說:‘好,我將要到南方去拜見吳、越兩國的國王,請他們把西江的水引過來救你,怎么樣?’鯽魚氣壞了,它說:‘我現在失去了起碼的生活條件,正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只要一瓢涼水,就能救我活命,你卻說了這么一大堆廢話。你不用再嚼舌頭了,還不如干脆到咸魚攤上去找我吧!’”解決現實問題,要從實際出發,一切以用。處17.殺龍的絕技從前有個人叫朱評漫,無論什么都想學一招。他聽家產,不遠千里去拜支離益為師過了三年,朱評漫學成回鄉了。鄉親們問他學到了什么手藝,他就連講帶比劃,表演給是神鳥下凡,命令把鳥捉進中宮供養在廟堂上面。他讓宮廷樂隊為海的酒席。海鳥被這種場面嚇得頭暈目眩。,列子跟他學射箭。有一次,列子接連幾箭了吧?”關尹子反問他:“你自己知道不能算是學會進步得都射中了靶心。他了能射去掌握規律,提高自覺性,克服盲目性。莊子家不開鍋了。他只好去向監河侯借糧食。監河侯既吝嗇又狡猾,,借給你三百兩黃金,怎么樣?”莊子聽半天一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空話、大話、漂亮話毫無說支離益會殺龍,就立刻變賣了全部。

大家看——怎樣按住龍頭,怎樣騎上龍身,怎樣把刀插入龍頸……正在他說得興高采烈的時候,一位老人擱他:“小伙子,你上哪兒去殺龍呢?”“喲!”朱評漫像被迎頭澆了一盆涼水。他這才醒悟過來:世界上已經沒有龍了,自己學的這一身絕技毫無用處啊。學技術,做學問,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出發點,脫離實際的學問,再好也是無用的。18.東施效顰從前越國有個出名的美女,名字叫西施。她的一舉一動都使人感到很美。她有胃病,經常用雙手捂著胸口,皺著眉頭。但就是這種病態,也使她顯得分外嫵媚。同村有個長得很丑的女子,名字叫東施。她以為西施之所以美,就是因為經常捂著胸口,皺著眉頭,于是,東施也學著西施的樣子,一出門就用雙手捂著胸口,把眉頭皺得緊緊的,走一步扭三扭,裝出一副弱不禁風的病態。東施的無病呻吟,矯揉造作,使人見了就惡心。只要東施一扭出家門,有的人就趕快把大門關緊,有的人就連忙領著子女遠遠地躲到村外去了。向別人學習,要揚長避短,把糟粕當精華,就本末倒置了。19.高陽應造屋從前有個人叫高陽應,總認為自己的意見對。有一次,高陽應要蓋新房子,他催木匠馬上開工。木匠說:“不行啊!現在木料還沒有。如果把濕泥抹上去,會把木料壓彎的。用新砍下來的濕木料蓋房子,剛蓋成的時候挺像樣,過不了多久會倒塌的。”高陽應馬上接過話茬兒:“按照你的說法,這房子還管保壞不了!因為日子一久,木料越舊越硬,而濕泥越干就越輕。用越來越硬的木料去承受越來越輕的泥土,這房子還能壞嗎?”高陽應的詭辯把木匠噎得無話可說。木匠一賭氣就開工了。房子蓋成以后,外表上挺氣派,但沒過多久,因為梁木變形,就坍塌了。違背客觀規律,必然在客觀現實面前碰得頭破血流。20.給貓起名兒喬奄家里養了一只貓,自以為非常奇特,就稱它為“虎貓”。喬奄經常抱著“虎貓”在客人面前炫耀。有一天,他請客人吃飯,又把“虎貓”抱了出來。客人們為了討好喬奄,爭著說“虎雖然勇,但是,不如龍神奇。我認為應該叫‘龍貓’。”“不妥,不妥。龍雖然神奇,但是,一陣風就可以把它吹得煙消云散。我建議叫它‘風貓’。”“大風確實風力無比,但是一堵墻就可以擋住風,不如叫‘墻貓’。”“這位的意見我不敢茍同。墻壁對風來說,是可以抵擋一陣,但是跟老鼠一比就不行羅。老鼠可以在墻上打洞,請改名為‘鼠貓’。”這時,一位老人站了起來:“們啊,爭奇斗勝,把腦子都搞糊涂了。逮老鼠的是誰?不就是貓嗎?貓就是貓,搞那么多名堂干什么!”從客觀實際出發,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應成為我們的行為準則。這則寓言是對華而不實者的辛辣諷刺。21.邯鄲學步從前燕國壽陵有一個人,總嫌當地人走路的姿勢不好。后來,他聽說趙國首都邯鄲的人走起路來特別帶勁,就決心出國到邯鄲去學走路。

一進邯鄲城,他看到路上的人,無論是老的、小的,走起路來都分外優雅。一舉手、一投足帶有趙國首都居民特有的風度。那個燕國人就跟在行人后面一扭一擺地學起來。學了幾天,不見進步。他想,一定是我走路的習慣太頑固了,只有把原來的走法徹底忘掉才有可能學到新的走法。他決心從頭學起,怎么抬腿,怎么跨步,怎么擺手,怎么扭腰,都機械地模仿邯鄲人的姿勢去做,這樣,過一段時間,新的走法沒有學會,原來的走法倒真的忘記了。當他回燕國的時候,連路都不會走了,只好爬著回去。向別人學習應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取長補短。鄙薄自己,盲目崇拜別人,必將造成嚴重后果。那些言必稱希臘22.擠牛奶的女孩從前,有一個擠牛奶的女孩。一天清晨,小女孩早早地起床,然后,拎起牛奶桶里去擠牛奶。她今天的心情特別好,因為昨天夜里她做了個非常美妙的夢。小女孩一邊擠牛奶,一邊還在想著昨晚的夢。擠完牛奶,她就把牛奶罐頂在頭上,到集市去賣牛奶。頂著奶罐往集市走的路上,她還是忘不了昨晚的夢。她一邊走,一邊回憶著夢里的情景,臉上出現甜甜的笑容昨天夜里,小女孩夢見她一下子擠了好些好些牛奶兒,全賣光了。她得了很多很多的錢,這些錢她數都數不過來。要是真的該多好啊!小女孩憧憬著未來,心想:“如果真有那么多錢,我該怎么花呢?”她又陷入了美好的遐想:首先呢,我就會挺著胸脯在村里欄、牛舍。我的手也不會像現在這樣粗糙。對了,最重要的是,我要買一座莊園。莊園里寬敞明亮的大房子,里邊是豪華的家具,莊園里還有美麗的花壇和舒適的草坪,還要幫工,讓他們服侍我和打掃莊園里的一切雜務。有了漂亮的衣服,有了尊貴的身份,就會有許多后地請我吃飯,請我郊游,帶我出入高貴的社交場所。那時候我該怎么做,才會符合身份呢?小女孩認真地思考著。對了,我要擺出有錢人家小姐的架子,不能輕易地迎合他們,那樣會失去身份。通常,崇洋媚外者,應引以為戒。到院子。,她把這些牛奶拿到了集市,不一會走來走去,我再不會每天清早起來就去擠牛奶,收拾牛有請許多小伙子追求我。那時候,他們會爭先恐我該搖頭拒絕他們,說著,她真的搖了一下頭。“砰!”奶罐從小女孩頭上摔下來,摔碎了,流了一地的奶。小女孩呆呆地愣在那里好半天。23.拿破侖的頭發19世紀,法國皇帝拿破侖,曾經橫行歐洲,威震一世,最后被歐洲封建聯合勢力打垮,囚禁在大西洋中的圣赫拿島,直至死去。150多年過去了,最近有人根據一根頭發的化驗,證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