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下冊《泊船瓜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1頁
六年級語文下冊《泊船瓜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2頁
六年級語文下冊《泊船瓜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3頁
六年級語文下冊《泊船瓜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年級語文下冊《泊船瓜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課題泊船瓜洲部編版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1課時

學校授課班級授課教師

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這首古詩,默寫《泊船瓜洲》。2.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說出詩詞的大意,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3.通過對這首古詩的學習,體會作者對家鄉思戀、摯愛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難點理解詩句的含義,背誦古詩,體會詩人抒發的情感。

學情分析根據學生年齡特點以及學生的學習程度,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應當以誦讀品悟、方法學習教學主線,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采用啟發式教學法精心設計問題層層深入引導學生走進詩人與文本,講授法啟迪學生與歷史背景展開對話,以教師的誦讀引領學生讀中悟情,從而體會思想情感。

教學輔助1.多媒體課件。2.學習任務單。

教學過程

學習任務一:知詩人,解詩題。

(設計意圖:本環節從詩人導入,了解了詩人的寫作背景,對于理解詩意有很大的幫助。)

師:同學們,在中國璀璨的歷史長河中,古代詩人多如繁星,而北宋詩人王安石就是耀眼的一顆星,誰知道他的個人資料?

學生交流:(課件相機出示)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出生于江西臨川,發起過歷史上有名的“王安石變法”等。

今天讓我們共同走進王安石所作的《泊船瓜洲》(板書課題)

3.師:讀詩題后,你知道了什么?

【預設】:①“泊”是多音字,在這里讀“bó”,是停泊的意思②瓜洲,在長江的北岸,與京口相對。③詩題的意思是把船停泊在瓜洲岸邊。

3.師:同學們,你們了解本首古詩的創作背景嗎?(出示寫作背景)

閱讀本首詩的創作背景后,我們感受到《泊船瓜洲》這首詩蘊含了詩人多少思鄉情啊!讓我們走近古詩,走近詩人的內心吧!

學習任務二:解字詞,明詩意。

(設計意圖:學生自學,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1.初讀詩文,解字詞

(1)自主學習,出示學習要求:

※輕聲讀古詩,圈住自己讀不準的字音。

※利用工具書,理解“泊船、京口、間、一水、隔、數重、綠、何時、還”的意思。(同桌交流學習成果)

(2)交流,出示古詩: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①指名讀,正音:間—jiān、重—chóng、還—huán。

②全班齊讀。

2.再讀古詩,感知詩意。

(1)師:“間”什么意思?隔開了什么?瓜洲在長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兒呢?兩地相距遠嗎?何以見得?

【預設】①間:間隔②王安石想說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說它們之隔離。由“一水”可見。

(2)讀一讀,讀出距離感。師: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鐘山又在哪里呢?“數重山”表示山多還是少?(“數”何意?)還從哪里知道山很少?(抓住“只”。出示地理位置圖進行補充介紹)

(3)讀一讀,讀出路程近。生齊讀前兩句,指名說詩意。

(4)師:瓜洲和京口只隔著一條長江,離詩人的家鄉鐘山也不過隔著幾座山而已,可以說,詩人身在瓜洲,已設計好回家的路線。可詩人雖然離家鄉這樣的近,他是否準備回到家鄉呢?從哪里知道?

【預設】明月何時照我還?

(5)師:“還”什么意思?說一說這一句話的意思。(指名回答)

詩人什么時候想到回家?(預設回答;春風又綠江南岸)

讀讀看,讀出詩人心中此時什么感受?(預設回答:思家不能回的無奈)

3.指導朗讀:我們走進詩人的內心,再次吟誦這首詩,感受思鄉情懷。

學習任務三:入詩境,悟詩情。

(設計意圖:品讀詩句,引導學生走進古詩,體會用字精妙,從而深入感悟詩情,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1.提問:詩人此時可能站在哪里?他的所見、所聞、所感是什么?

(指名回答)

2.體會用字精妙,深入感悟詩情。

(1)引導:此時正是什么季節,詩人怎么說的?(預設回答:春風又綠江南岸)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樣的呢?我們就住在鐘山附近,又正值春天,把我們所見到的春景告訴想家的詩人吧!

(2)師:誰還能送首詩給詩人?(指名回答)師: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詩人只用了一個字就表現出來了,那就是——“綠”,可見詩人用字之精妙。其實,詩人曾用過“滿、到、過”十幾個字,經過反復推敲,最終定為“綠”。詩人為何獨獨鐘情于一個“綠”字呢?(課件出示江南春景圖片)

(3)指名談看法,讀出相應的感受。

教師交流自己的感受:是啊,一個“綠”字,不僅使我們看到了滿眼的綠色,成行的碧樹,蕩漾的春水,還讓我看到了爛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

(4)讓我們再一次一起讀讀這千古名句吧!

3.小結: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時——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還;抒發情感——思鄉。

學習任務四:拓展延伸,升華詩情。

(設計意圖:本環節拓展閱讀思鄉詩句,豐富學生的詩詞積累,升華對本詩的理解。)

1.從古至今,像王安石這樣身在異鄉,思家心切的詩人還有很多,也寫下了無數感人肺腑的思鄉詩。課前,老師收集了一些有關思鄉的古詩,送給同學們。

(課件出示)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張九齡《西江夜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馬戴《灞上秋居》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指名讀,感悟其中蘊含的思鄉之情。

積累詩句。

背誦《泊船瓜洲》。

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了解了詩人王安石以及本詩的寫作背景,理解了詩題的意思;通過理解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