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各種急危重護理常規_第1頁
產科各種急危重護理常規_第2頁
產科各種急危重護理常規_第3頁
產科各種急危重護理常規_第4頁
產科各種急危重護理常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阜市中醫醫院產科各種急危重護理常規婦產科目錄1產科(產前)一般護理常規2正常產后護理常規3剖宮產圍手術期護理常規4.新生兒護理常規5.早產兒護理常規6、產褥期護理常規7、新生兒黃疸的護理常規8、妊娠合并心臟病的護理常規9、妊娠合并甲狀腺疾病的護理常規10、妊娠高血壓疾病的護理常規1、妊娠合并血液系統疾病的護理常規12、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護理常規13、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的護理常規14、多胎妊娠的圍產期護理常規15、先兆流產護理常規16、先兆早產護理常規17、胎兒窘迫護理常規18、胎膜早破的護理常規19、前置胎盤護理常規20、產后出血護理常規1產科(產前)一般護理常規1、孕婦入院后護理人員熱情接待,協助辦理入住手續,為孕婦作入院介紹,并通知主管醫生,并書寫護理紀錄。2重。3、臨產孕婦由護士護送產房待產。4服流血及胎心變化,及時送孕婦至產房。5、遵醫囑指導孕婦飲食、臥位、休息。6常即刻通知醫生及時處理。7,執行保護性醫療工作。2正常產后護理常規1、一般護理:(1)修養環境應舒適,冷暖適宜,空氣新鮮。(2)了解分娩情況,以便重點觀察及護理。(3)注意陰道流血情況,于回房后30分鐘、1小時、2小時3小時各觀察宮底高度,惡露性質與量的多少,有無臭味并記錄,有異常及時報告醫師。(4)產后4小時內應督促產婦小便,以免影響子宮收縮而如6-8必要時給予導尿。(5)產后生命體征平穩,應鼓勵產婦下床活動。第1次下床時,應有人陪伴,活動量逐漸增加,避免過度疲勞。(6)給予產婦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清淡飲食,注意進食蔬菜、水果,哺乳者多飲湯或者按醫囑飲食。忌生冷辛辣食物。(7)協助產婦做好各項生活護理。(8)指導產婦盡早母乳喂養(9過38處。2、會陰護理:3(1)保持外陰清潔,遵醫囑給予每日會陰擦洗并注意觀察傷口有無紅腫、硬結等異常情況。(2。3、乳房護理:(1)初次喂養前應用溫水徹底清潔擦凈乳頭(2)哺乳前母親應洗手,用小毛巾擦凈乳頭。(3后30~60兩側乳房交替吸吮。(4)母親及嬰兒取舒適臥位。(5。(6)有乳頭皸裂者哺乳時應先讓新生兒吸吮健側再吸吮患側,哺乳后擠出少量乳汁涂于乳頭,以促進傷口愈合。(7,指導產婦如何擠出乳汁。(8)乳汁不足者,指導按需哺乳和夜間哺乳,不要過早添加輔食。(9)合理營養和休息,必要時服用中藥等。4剖宮產圍手術期護理常規1、術前準備(1)做好心理護理,消除孕婦思想顧慮,向孕婦及家屬講解手術的必要性,以取得合作。(2)備皮、交叉配血、備和抗生素皮試、新生兒用品。(3)做好術前指導(踝泵訓練、咳嗽等)。(4)急診手術者禁食8小時,擇期手術者12小時禁食,6小時禁飲。(5)取下孕婦發夾、項鏈、手鐲、戒指等裝飾品,交家屬保管,替其更換病服。(6)留置導尿管,監測胎心。(7)準備術中用藥,填寫麻醉單入手術室。(8)鋪好麻醉床,做好床單位消毒,備產后衛生用物。2、術后護理(1)安置患者,整理床單位,接尿管,根據麻醉方式取適位6全麻則應使病人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觀察至清醒了解輸液、尿管及皮膚情況。(2)病人回病室后立即測血壓,脈搏,呼吸,每半小時一次連測3次,無異常按醫囑執行,若異常則縮短觀察時間,5增加測量次數,并立即報告醫生。同時,檢查尿管引流是否通暢,檢查靜脈輸液情況,調整輸液速度。按壓子宮觀察宮縮,陰道流血量及腹部切口有無滲血,2小時一次,并在護理記錄單上記錄。(3)了解手術經過、麻醉方式,手術中出血及數學、補液等情況,停止術前醫囑,執行術后醫囑。(4)患者術后禁食,術后3小時聽診腸鳴音,待腸蠕動恢復方可進流質并給予飲食指導。(5正情下術后6小時對產婦進行肌力評估,協助指導早下床活動。(6)次日拔除尿管后囑產婦多飲水盡早排小便。(7)每日會陰檫洗兩次。6新生兒護理常規(一)新生兒室條件:保持室溫在22~24℃、相對濕度在55%~65%。(二)保持呼吸道通暢1.在新生兒娩出后,開始呼吸前,應迅速清除口、鼻部的粘液及羊水,保持呼吸道通暢,以免引起吸入性肺炎。2.經常檢查鼻孔是否通暢,清除鼻孔內的分泌物。3.保持新生兒適宜的體位,一般取右側臥位,如仰臥時避免頸部前屈或過度后仰;給予俯臥時,專人看護防止窒息。4.避免隨意將物品阻擋新生兒口鼻腔或按壓其胸部。(三)維持體溫穩定:新生兒體溫調節功能尚不完善,因此應有足夠的保暖措施,使嬰兒處于適中溫度的環境。此外,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接觸嬰兒的手、儀器、物品等均應預熱,以免導致傳導散熱。(四)預防感染1.建立消毒隔離制度和完善的清洗設施要求人人嚴格遵守入室更衣換鞋接觸新生兒前后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定期進行全面的清潔消毒。2.臍部的處理保持局部清潔、干燥,避免糞便污染。每日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臍部。73.皮膚的護理新生兒出生后,初步處理皮膚皺折處的血跡,擦干皮膚后給浴,皮血目的。同時檢查皮膚粘膜完整性等情況。(五)供給營養:一般生后半小時左右即可給予母親哺乳,鼓勵接需喂奶。確實無法母乳喂養者先試喂5%--10%葡萄糖水,無消化道畸形及吸吮吞咽功能良好者可給予配方乳。(六)確保新生兒安全:避免新生兒處于危險的環境,如高空臺面,可能觸及到的熱源、電源及尖銳物品,工作人員的指甲要短而鈍。(七)健康教育1立在母況,后,應30分鐘內將新生兒安放在母親身旁進行皮膚接觸、鼓勵早吸吮,促進感情交流,有利于嬰兒身心發育。2.宣傳育兒保健常識向家長介紹喂養(包括添加輔食、保暖、防感染、預防接種等有關知識。8早產兒護理常規(一般情況下轉NIC)1.早產兒室:應備囊等設備。工作人員相對固定。2.維持體溫穩定:早產兒室的溫度應保持在24~26℃,相對濕度55%~65%.應根據早產兒的體重、成熟度及病情,給予不同的保暖措施,加強體溫監測,每日2~4次。一般體重小于2000g者,應盡早置嬰兒培養箱保暖,體重大于2000g在箱外保暖者還應給予戴帽以降低耗氧量和散熱量。3.合理喂養:早兒儲留及嘔吐為原則。吸吮能力差者可用滴管、胃管喂養和補充靜脈高營養液。每天詳細記錄出入量、準確磅體重,以便分析、調整補充營養。4.預防感染:早產兒抵抗力比足月兒更低,消毒隔離要求更高。更應加強口腔、皮膚及臍部的護理,制定嚴密的消毒隔離制度,嚴禁非專室人員入內,防止交叉感染。95.維持有效呼吸:狀者給予氧氣吸入,吸入氧濃度及時間根據缺氧程度及用氧方過3導用氧,呼吸暫停者給予彈足底、托背、吸氧處理,條件允許放置水囊床墊,利用水振動減少呼吸暫停發生。6.密切觀察病情:人切助查找原因迅速處理①體溫不正常②呼吸不規則或呻吟;③面部或全身青紫(或蒼白;④煩躁不安或反應低下;⑤驚厥;早期或重度黃值;食欲差、嘔吐、腹瀉、腹脹、出生3天后仍有黑便;硬腫癥;出血癥狀;24小時仍無大小便。10產褥期護理常規1.按產科一般護理常規護理。2.心理護理:關心體貼產婦,及時發現心理問題,積極予以疏導。3.產后2h內,在產室嚴密地觀察產婦病情變化。()協助產婦首次哺乳。()嚴密觀察陰道流血量將彎盤放于產婦臀下收集準確評估。()每30min測量血壓、脈搏1每15一30min觀察一次宮縮情況,觀察子宮收縮、宮底高度、膀臃充盈等。若發現子宮收縮乏力,應按摩子宮遵醫囑肌注縮宮素。若陰道流血量不多,但子宮收縮不良、宮底上升者,提示宮腔內有積血,應擠壓宮底排出積血,并遵醫囑給予縮宮素。()產婦自覺肛門墜脹者,應行肛查確診后給予及時處理。()若產后2h正常,連同新生兒送回病室。4.產婦回病房后詳細交接分娩及醫囑情況檢查宮底觀察陰道流血及子宮收縮情況;于回房后30分鐘、1小時2小時、3小時各觀察宮底高度,惡露性質與量的多少,有無臭味并記錄,有異常及時報告醫師。5.產后1h一3日進易消化、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避免油膩粗糙的食物。3日后改食營養豐富、易消化、高熱量的半流飲質,多食含纖維素多的新鮮水果和蔬菜,避免便秘。116.乳房護理:每次喂奶前均應用清水擦洗乳頭。7.會陰部護理:()注意會陰部衛生會陰墊應用無菌衛生巾并及時更換產后日內或會陰拆線前用0.3%碘伏擦洗外陰2一3次/日;嚴重撕裂或較大較深的切口每次大便后必須清洗。()會陰水腫明顯的者,用50%硫酸鎂濕熱敷,產后24h后可用紅外線照射外陰。()會陰部有縫線者每日檢查傷口周圍有無紅腫硬結及分后一或錳酸鉀溶液坐浴,但產后10日內子宮頸口尚未關閉,不宜坐浴。()產后24h,應及時報告醫生。()會陰淺裂傷縫線一般于48h拆除,會陰側切創口縫線一般于3一日拆除。8.預防產后尿儲留:自然分娩后4h內鼓勵產婦盡早自解小便。若排尿困難可采取:()解除怕排尿引起疼痛的顧慮,鼓勵產婦坐起排尿。()用熱水熏洗外陰,用溫開水沖洗尿道外口周圍誘導排尿。()下腹部正中放置熱水袋,刺激膀朧肌收縮。()用強刺激手法,或肌注甲硫酸新斯的明促進排尿。()若使用上述方法均無效時應予導尿必要時留置導尿管一日避免因膀朧過度充盈影響子宮收縮導致產后出血。9.預防產后便秘:口服緩瀉劑、開塞露塞肛或肥皂水灌腸。10自然分娩的產婦一12h起床做輕微活動,第2日可以在室內走動,做適宜的產后保健操。注意不要久蹲。避免過早提重物或使用腹壓。11.保持皮膚清潔和衛生,勤揩身,勤換內衣;每日用溫水及軟質牙刷刷牙漱口,保持口腔清潔。保持足夠的睡眠,每12日一lO,以利于乳汁分泌和產后康復。13新生兒黃疸的護理常規1、密切觀察黃疸出現的時間、顏色、范圍及程度等、判斷其發展情況。通常先在面部、然后軀干、到四肢。2、監測生命體征、體溫、哭聲、吸吮力和肌張力的變化,及時判斷有無核黃疸的發生。3、去除其他誘因,避免使用引起新生兒用溶血或抑制肝酶的藥物,如維生素K、磺胺等。4、健康教育,幫助家長了解新生兒黃疸發生的原因和患兒病情,取得合作。5在36~37疸滴10%葡萄糖,防止發生低血糖。6、降低膽紅素濃度,予藍光療法、換血療法、輸血漿或白蛋白。14妊娠合并心臟病的護理常規一、心理安慰護士要運用溝通技巧,向患者介紹治療成功的病例等給予精神安慰并向孕婦說明用藥的目的教會她們配合方法,同時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屬的各種疑問,以消除不良心理因素,減輕心理負擔,主動配合治療護理。二、飲食指導向孕婦及家屬解釋飲食對疾病的影響,指導正確進高蛋白、低脂肪(尤其限制動物脂肪過量攝入、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飲食,限制食鹽的攝入量,以減少水鈉潴留,并囑孕婦進食不宜過飽,少量多餐,多吃蔬菜及水果以防便秘和增加心臟負擔。三、體位及活動度:保證患者的休息和睡眠心功能3級以上者要以臥床為主,盡可能采用半臥位或半坐位,以患者舒適為標準。四、加強母胎監測指導孕婦自我監測,正確數胎動,給予氧氣吸入等。五、及時了解心功能情況每日或隔日測尿蛋白和稱體重。六、各種常用藥的護理(1、缺氧、低血鉀等的發生,防止洋地黃中毒15(2)應用擴血管藥物時,觀察心率與血壓,血壓不能低于120~133/800~9a于20次/min以上(3)應用利尿藥,特別是噻嗪類利尿劑不僅要及時補鉀,而且要加強母胎監測和護理,避免長期和大量應用。因此類藥可引起胎兒心律失常,延緩胎兒生長發育等不良反應。七、圍術期護理:進行必要的宣教和心理護理,同時做好各種物品的準備。八、哺乳問題:心功能12級的產婦提倡母乳喂養心功能3級或以上者均予以中藥麥芽和芒硝回奶,同時配合服用大劑量的維生素B6。九、健康宣教1食以證止增加過快飲食宜進低鹽易消化高蛋白、維生素、少脂肪的飲食,制鹽天超過4~5g因胃部膨脹、腹壓增加而加重心臟負擔,并注意鐵鈣的補充。如鐵性貧血,會更加重心臟的負擔,預防便秘,多吃含纖維素的食物,避免排便時過度用力。2、預防感染,防止并發癥,減輕心臟負擔感染是誘發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意保暖,防止受涼。16妊娠合并甲狀腺疾病的護理常規一、產前護理(1。與內分泌科醫生共同管理患者,及時調整甲狀腺藥物用量。(2)注意孕婦休息,指導其左側臥位,加強營養;注意觀每1-2個月進行胎兒B監護,了解胎兒生長發育情況。(3)避免感染、精神刺激和情緒波動,避免甲狀腺危象發生。積極防治妊高癥,預防早產。1.產時護理(1)實施全程導樂,密切觀察胎心、宮縮情況,注意產程進展情況。(2)產程中應補充能量,鼓勵進食,適當輸液,全程吸氧及胎心監護。(3)注意甲狀腺危象發生適當放寬剖宮產指征。若經陰道分娩,盡量縮短第二產程,減輕心臟負擔,行會陰側切,必要時產鉗助產,胎兒娩出后腹部沙袋加壓,以防腹壓劇降而發生心衰。做好新生兒的復蘇準備。正確處理第三產程預防產后出血;加強產后2h的觀察。2.產后護理17(1)嚴密觀察病情:產后密切監測血壓、脈率、心率、體溫,注意觀察子宮復舊、惡露及其他并發癥情況,同時嚴密觀察有無煩躁不安、心悸氣促等甲亢危象癥狀(2)飲食護理: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低碘、清淡、易消化、多湯類飲食。(3理Bid勤新鮮,減少探陪;遵醫囑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4。(5)出院指導:告知產婦及家屬出現心慌、煩躁不安及體溫異常情況及時就診,定期內分泌科門診隨診。4.新生兒護理新生兒需檢查有無甲低、甲亢或甲狀腺腫,并作甲狀腺功能檢查指導正確喂養產后服PTU可母乳喂養劑量較大則需人工喂養,教會孕婦及家屬人工喂養的方法及注意事項。18妊娠高血壓疾病的護理常規1、一般護理,保持病室安靜,臥床休息,采取左側臥位。2、調整飲食,高蛋白質、高維生素、補充鐵和鈣劑,輕度妊高癥可不限鹽,全身浮腫及重度妊高癥者適當限制食鹽攝入。3、檢測孕婦及胎心情況,定時檢測血壓、胎心。4、測體重,每周1次,必要時記出入量。5、應用應用硫酸鎂注意事項:應作深部肌肉注射,出現中毒癥狀立即停藥,迅速靜注10%葡萄糖酸鈣10ml。6、降壓、利尿、擴容的護理(1)降壓藥適用于舒張壓≥110mmHg或者平均脈壓≥140mmHg在常用藥物的常見副反應,并且舒張壓以控制在90-100mmHg為宜。(2)擴容的護理。擴容的指征是血液濃縮,禁忌癥為心血管負擔過重,肺水腫,全身性水腫,腎功能不全。擴容時嚴密觀察血壓、脈搏、呼吸及尿量,以便早發現肺水腫和心力衰竭。(3、尿劑的過程中應嚴密監測電解質酸堿度應用滲透性利尿者,應監護心臟功能,有心衰及肺水腫者禁止使用。197產后護理一般選擇剖宮產手術產后24小時至日內,尤其是產后24小時內仍有發生子癇的危險,故不可放松警惕,對產婦的血壓、脈搏、呼吸仍應定期監測。注意觀察病人子宮復舊及惡露的性質、數量及體溫,防止產后出血。健康宣教1、進低鹽高蛋白飲食,如:不吃咸菜,少喝咸湯,多食魚蝦海產品、瘦肉、豆類食品。2、有頭暈、眼花、頭疼等感覺應立即告知醫護人員。3、隨時可發生抽搐的危險教會家屬及時呼叫醫護人員。4、加強產褥期衛生。5、出院后一周復查血壓、尿蛋白等。20妊娠合并血液系統疾病的護理常規1、了解病人思想情況,耐心解釋病情,安慰和鼓勵病人消除顧慮。2,休息,給予生活護理,必要時設專人護理。3、給予營養豐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鐵劑多的食物,食欲不振者應按病人的口味及嗜好調節飲食。必要時給予特別飲食。向病人說明飲食治療的重要性,取得合作。4、保持皮膚清潔,定時翻身按摩,嚴格交接班,防止褥瘡發生。5、在待產期間應嚴密胎心、胎動及子宮增大情況,及時了解有無胎兒宮內窘迫、發育遲緩等,按醫囑每日吸氧2次,每次30分鐘,發現有產兆是,立即護送至產房待產。6、預防感染。條件允許時,可住單人病房。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定期消毒。保持外陰清潔,防止產褥感染。7娩24檢查子宮收縮及出血情況,按醫囑應用子宮收縮劑及輸血等。8、產后協助母乳喂養,貧血嚴重者可停止哺乳。9、缺鐵性貧血主要口服鐵劑,胃腸反應嚴重時,可肌注右旋糖酐鐵或服用10枸櫞鐵胺10ml日3牙齒21被染黑應將藥液倒入口腔深部或用吸管有腹瀉者應停藥。10次5~10ml次3次,持續至分娩后一個月。健康宣教1、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菠菜等。2、維生素C片與右旋糖酐鐵片同服是為了促進鐵的吸收,請在飯后服。3、服用右旋糖酐鐵片會出現便秘、大便發黑,應多飲水多食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22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護理常規1、待產期間(1飲控是病療護關,鼓勵多吃蔬菜及豆制品補充維生素鈣及鐵等但要限用含糖多的薯類、水果,同時防止低血糖的發生。(2)用藥護理:遵醫囑按時準確注射胰島素。(3)教會孕婦的自我監護,自數胎動方法。(4)監測血糖譜。2、產褥期(1)由于胎盤排出,抗胰島素激素迅速下降。產婦需要的胰島素急劇下降。應根據血糖值及時調整胰島素的用量。(2)預防感染:每日注意體溫的觀察。同時觀察子宮的復舊、惡露的量與性狀、會陰的傷口情況。保持皮膚的清潔干燥,指導母乳喂養的方法,注意乳房的護理防止乳腺炎的發生。(3)糖尿病的嬰兒屬于高危兒,即使足月分娩,均按早產兒護理,出生后立即予保暖、氧氣吸入,糖水喂服,警惕新生兒低血糖等并發癥的產生。健康宣教1、向孕婦及其家屬介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有關知識,講解降糖治療的必要性和孕期血糖控制穩定的重要性及孕期保23持心情舒暢是最好的胎教,取得患者及家屬的積極配合。2、指導合理飲食:飲食治療是治療糖尿病的基本措施。糖尿病孕婦的熱(飲食)控制可適當放寬,以免胎兒營養不良或發生酮癥而危害胎兒。飲食應定量、定量以達到正常血糖水平而孕婦又無饑餓感為最佳。忌糖制飲食,少食碳水化合物多的土豆、芋頭、洋蔥、胡蘿卜、鮮豌豆等,多選用大豆制品、蕎面、玉米面水分較多的莖葉類蔬菜、瓜果等,可以吃但必須限量的水果有蘋果、橘等,相應減少主食量。飲食要多樣化,使之符合平衡飲食的需求。24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的護理常規1.嚴密觀察病情變化(1)生命體征、血氧飽和度、神志、意識、瞳孔變化,警惕肝昏迷的發生。(2)尿量、尿色,有無腹水及浮腫情況。()皮膚、鞏膜黃染的變化。()觀察有無出血傾向。()產前胎心及胎動的監測。2.用藥的護理(1)大量的血漿、白蛋白、凝血酶原復合物、纖維蛋白原的輸入,易發生過敏反應、低血鈣癥狀。(2)防止輸液速度過快引起心衰的發生。(3)嚴格執行醫囑,掌握用藥的劑量、濃度、用法。(4)加強靜脈穿刺部位的觀察及護理。3.基礎護理(1)進食低脂肪、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出現腹水者,要限制鈉鹽、水的攝入。(2)保持大便通暢,減少腸內有毒物質的吸收。(3)加強皮膚護理。(4)保持環境安靜、避光,保證患者休息,減少機體代謝產物的形成,減輕肝臟的負擔,改善肝內微循環。254.并發癥的護理(1)出血的觀察和護理:子宮收縮、腹部切口、皮膚黏膜、牙齦、等。(2)腹水、胸水、腦水腫的護理:每日準確計算和記錄出入量,測腹圍,觀察有無球結膜水腫,球結膜水腫是早期腦水腫的表現。(3)多臟器功能衰竭的護理:持續心電監護,密切監測循環、神經、呼吸系統,腎臟功能和凝血功能狀態。(4)預防感染的護理:限制探視,嚴格無菌操作,口腔及會陰護理,體溫監測。26多胎妊娠的圍產期護理常規一、產前護理:1、早期進行健康教育,減輕心理壓力,有利于胎兒宮內發育2、維生素、鐵、鈣和其他微量元素的食物。3、加強母兒監護,及早防治并發癥4、臥床休息5、間斷吸氧:7、臨產前要做好交叉配血準備,以預防急癥剖腹產和產時大出血。二、產后護理:1后24h意宮縮及陰道流血情況加強宮底按摩并做好記錄。2、給予持續心電監護,氧氣吸入,記出入量,腹部加壓沙袋24h。3、保持會陰部清潔以預防感染,2次/d外陰擦洗。4、術后h鼓勵并協助床上活動,術后24h協助床下活動,以促進腸蠕動恢復,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5、注意加強乳房護理,多食促進乳汁分泌的食物,使產婦盡快進入母親角色。27先兆流產護理常規1、提供心理支持,增強保胎信心。2、臥床休息,禁止不必要婦科檢查,以減少刺激。3、禁灌腸,便秘者可用開塞露等直腸用藥。4、遵醫囑給予適量的鎮靜劑、宮縮抑制劑、孕激素、中藥等。5、注意觀察患者的陰道流血情況、腹痛情況,若流血量超過月經量,陰道有排出物及時報告醫生。6、宮頸松弛行宮頸環扎者,做好宮頸環扎術的護理。健康教育1、加強孕期保健,做好產前檢查和孕期衛生指導。禁止性生活。2、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3、給予用藥指導4、長期臥床者,指導踝泵運動,防止下肢靜脈血栓形成。28先兆早產護理常規1、休息及生活指導:應立即給與休息,必要時可絕對臥床休息,并同時給與維生素E、舒喘靈、硫酸鎂等保藥物,并給與生活方面的指導,避免性生活。2、心理護理:生活上關心孕婦,使之精神放松,并主動與醫務人員配合,以取得較好的預后。3、飲食指導臥床休息使胃腸道蠕動減慢,食欲減退,應給與飲食指導,多食用新鮮蔬菜及水果,防止便秘,一旦發生便秘,亦根據情況酌情使用開塞露等緩瀉劑,防止過度用力成早產。4、監測胎動、胎心及孕婦的生命體征:每隔4~6小時觀測胎心一次,教會孕婦自數胎動,并嚴密觀測孕婦血壓、脈搏、呼吸及自覺癥狀。5、預防早產兒的并發癥在分娩前應用地塞米松等藥物,以促進胎兒肺成熟,防止并發癥的發生。296、做好分娩或剖宮產準備:一旦發現宮縮逐漸規律,可做好分娩準備,并可聯系新生兒科做好新生兒的搶救準備。胎兒窘迫護理常規1、左側臥位,面罩吸氧、嚴密監測胎心變化,必要時持續胎心監護。2、遵醫囑做好術前準備,如宮口開全,胎先露已達到坐骨棘平面以下3cm者盡快陰道助產娩出胎兒。3、做好新生兒搶救和復蘇的準備。4、做好心理護理。30胎膜早破的護理常規1、執行產科一般護理常規。2、做好心理護理,消除孕婦緊張情緒。3、絕對臥床,抬高臀部,會陰沖洗每日兩次,保持會陰清潔預防感染,避免不必要的肛診和陰道檢查。4、注意觀察羊水性狀、色、量及有無胎便,以便早期發現胎兒窘迫。5、嚴密觀察體溫、心率、宮縮、胎心和血白細胞計數。破膜超過12小時,預防性應用抗生素。6妊娠35周前遵醫囑應用子宮收縮抑制劑和促胎肺成熟藥物。妊娠35周后分娩發動,在嚴密觀察下自然分娩,有剖宮產指征,做好手術前準備及新生兒復蘇準備。7、加強巡視,及時發現孕婦生活需要,加強生活護理。臥床期間囑多飲水,多食膳食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