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近代史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11、12、13半殖民地,是相對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獨立國家,實際上政治、經濟等社會各方面都受到外國殖民主義的控制和奴役,在社會發展形態上是歷史的沉淪;半封建是相對于完全的封建社會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統治和自然經濟占主導,實際上社會已逐漸近代化,資本主義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斷發展壯大,在社會發展形態上是歷史的進步。半殖民地是從國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從社會經濟結構上看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礎。為什么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11(1)鴉片戰爭以中國的失敗而告終。英國與其他列強強迫清政府與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攫取了一系列經濟、政治、文化特權,中國的主權獨立受到侵犯,領土完整遭到破壞,中國逐漸淪為了國家政權上仍然存在,而主權受制于外國列強的半殖民社會。(2)隨著五口通商和西方商品在中國的傾銷,一方面促使中國傳統的封建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中國的農民經濟也日益依附于世界資本主義,并成為其市場體系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促進了中國城鄉商品經濟的發展,為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造成了某些客觀條件,中國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不再是完全意義上的封建社會而是一個半封建社會了。所以1840年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特征13、14第一,資本-帝國主義侵略勢力不但逐步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國的政治,日益成為支配中國的決定性力量。第二,中國的封建勢力日益衰敗并同外國侵略勢力勾結,成為資本-帝國主義壓迫、奴役中國人民的社會基礎和統治支柱。第三,中國自然經濟的基礎雖然遭到破壞,但是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依然在廣大地區內保持著,成為中國走向現代化和民主化的嚴重障礙。第四,中國新興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雖然已經產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下,它的發展很緩慢,力量很軟弱,而且它的大部分與外國資本-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都有或多或少的聯系。第五,由于近代中國處于資本一帝國主義列強的壓迫的爭奪和間接統治之下,加上中國地域廣大,以及在地方性的農業經濟的基礎上形成的地方割據勢力的存在,近代中國各地區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是極不平衡的。后來,帝國主義國家還分別支持不同的政治勢力以分裂中國,使中國處于不統一的狀態下。第六,在資本-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農民日益貧困化以至大批地破產,過著饑寒交迫和毫無政治權利的生活。社會的性質(基本國情)、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16性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主要矛盾:中華民族和資本-帝國主義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中國資產階級的劃分及其性質15、16、86--91舊階級發生變化:地主階級(官僚地主;投資)和農民階級(貧農雇農;工人)新階級極其特點:工人階級(新生產力;革命性)和資產階級(官僚資本家,特權;民族資本家,兩面性)近代中國社會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關系171: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2: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指的是革命(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主義),側重點在于解放生產力。改變民族遭遇侵略(外無獨立)、人民受壓迫(內無民主)的狀況,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統治秩序和社會制度,解決生產關系問題。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指的是建設,側重點在于發展生產力。改變中國經濟、技術、文化落后的面貌,充分發展以現代工業為主要標志的社會生產力,解放生產力問題,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聯系:息息相關、不能分離:前者(救亡)是后者(發展)的前提;后者(發展)則是前者(救亡)的必然要求和目的。第一章資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手段有哪些?一,軍事侵略;二,政治控制;三;經濟掠奪;四;文化滲透帝國主義中國經濟掠奪的方式和途徑25、26、27控制中國的通商口岸、剝奪中國的關稅自主權、實行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操縱中國的經濟命脈。帝國主義沒有能夠瓜分中國的原因34一、 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和互相制約,“英國極不愿意法國進據云南,日本占領福建。日本方面對于德國之據有山東,則認為危險萬分。各國方面對于英人之壟斷長江,認為勢難坐視。”二、 最根本原因是中華民族進行的不屈不撓的反侵略斗爭。義和團“用大刀、肉體和聯軍相搏,雖然被聯軍打死了幾萬人,傷亡枕籍,還是前赴后繼,其勇銳之氣殊不可當,外國人才知道中國還有民族思想,這種民族是不可消滅的。”10近代我國反侵略戰爭失敗的原因和教訓35原因概括:社會制度腐敗、經濟技術落后。原因:第一,近代中國社會制度的腐敗是反侵略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由于政治腐敗、經濟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統治階級封閉自守,妄自尊大,驕奢淫逸,盲目進攻;另一方面又使統治者和清軍指揮人員在戰爭面前完全沒有應變的能力和心態,不適應于近代戰爭,不少將帥貪生怕死,臨陣脫逃,有的甚至出賣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眾,擔心人民群眾動員起來會危及自身統治,所以不敢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第二,近代中國經濟技術的落后是反侵略戰爭失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經濟技術的落后直接造成軍事裝備的落后,軍隊指揮員不了解近代軍事戰術,從而造成軍隊素質和戰斗力的低下。中國近代歷次反侵略戰爭失敗的教訓:中國人民必須把反對帝國主義的民族斗爭和反對封建主義的階級斗爭統一起來,才能完成近代中國革命的任務。?近代我國反侵略戰爭失敗的原因和教訓35第二章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和教訓45原因:客觀原因:中外反動勢力強大;主觀原因:農民領袖自相殘殺、宗教消極作用、農民政權日益腐敗、政策戰略失誤。教訓: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農民具有偉大的革命潛力,但他自身不能擔負起領導反帝反封建斗爭取得勝利的重任。單純的農民戰爭不可能完成爭取名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洋務運動中舉辦的洋務事業主要內容47、48洋務軍事事業:1)建立近代軍事工業(江南制造總局李鴻章于1865年創辦,為當時洋務派的軍工業中規模最大者。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機器廠房設備被日軍拆毀。2)建立近代海軍(整頓海防,籌建新式海軍,是洋務運動又一重要措施。3)練兵,即訓練新式軍隊。洋務教育事業:1)在國內建立新式學堂(1862年總理衙門設立京師同文館,招生學習英文,以培養洋務人才。2)向國外派遣留學生(在容閎主持下,從1872年到1875年,先后有120名幼童被派赴美留學;同一時期,福州船政學堂也曾派遣30余名留學生分赴英法學習海軍。前一批里有修筑京張鐵路的詹天佑;后一批里有翻譯《天演論》的嚴復。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失敗的原因48、49歷史作用:第一,洋務運動興辦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是中國現代化的最早啟動,實現了中國從手工業制造轉入機器生產的起步,使中國真正邁出了由“傳統社會”(農業)向“現代社會”(工業)轉變的第一步,中國社會現代化的進程從此真正開始。第二,洋務派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現代化思想,成為其理論綱領。這是鴉片戰爭后中國思想界的一大進步,使中國人邁出了由“傳統人”向“現代人”轉變的腳步。第三,洋務運動為中國現代化的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管理經驗和人才儲備,在洋務運動中鍛煉和培養出來的科技人才、技術工人。第四,洋務運動為中國現代化的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管理經驗和人才儲備,對此后長時期中國的現代化運動起著重要作用。失敗原因:1)洋務運動均有封建性2)洋務運動對外國具有依賴性3)洋務企業的管理具有腐朽性。第三章舊三民主義學說的內容以及評析61、62舊三民:1)、民族主義,民族主義包括“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兩項內容。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變它一貫推行的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二是追求獨立,建立“民族獨立的國家氣(沒有正面提出反對帝國主義)2)、民權主義,內容包括“創立民國”,即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忽視勞動群眾在國家的地位)3)、民生主義,指的是“平均地權”(沒有正面觸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滿足農民土地要求)評析:舊三民主義的思想集中代表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利益,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民主權利和發展經濟的共同愿望,推動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發展,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政府。孫中山還以舊三民主義思想為指導,制定頒發了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一一《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對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孫中山革命派與康梁改良派論戰的內容62、63一、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二、 要不要推翻帝制,實行共和、三、 要不要社會革命。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及失敗的原因67、72意義: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勢力的政治代表、帝國主義在中國代理人清王朝的統治,沉重地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使中國反動統治者在政治上亂了手腳。第二,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觀念開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國形成了“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的民主主義觀念。第三,辛亥革命給人們帶來了思想上的解放。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會經濟、思想習慣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了新的積極變化。第五,辛
亥革命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推動了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失敗的原因: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在帝國主義時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資本主義的建國方案是行不通的。從主觀方面來說,在于它的領導者資產階級革命派本身存在者許多弱點和錯誤:第一,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第二,不能充分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第三,不能建立堅強的革命政黨,作為團結一切革命力量的強有力的核心。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這些弱點、錯誤,根源于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中編綜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即為什么要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82-88三座大山:外國帝國主義、本國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外國壟斷資本不斷在華擴張,中國封建經濟仍然占優勢地位,官僚資本的急劇膨脹和名族資本主義經濟的艱難處境18.近代中國的三種建國方案、兩個中國命運。91-9318.近代中國的三種建國方案、兩個中國命運。91-93三種建國方案:第一種是地主階級與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的方案。第二種是民族資產階級的方案。第三種是工人階級和其他進步勢力的方案。兩個中國命運:是繼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還是創建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為什么我國民族資產階級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是幻想94因為我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過于軟弱。他們在政治上沒有很大的分量。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往往把實現民主政治的希望寄托在統治階級讓步這種幻想之上。而中國的反動統治者由于自身社會基礎的極其狹窄,其統治是十分殘暴、同時又是十分虛弱的,它既不能容忍、更經受不住任何的民主改革。它絕不會對中間勢力關于建立民主共和國的要求作出原則性的讓步。所以說,我國民族資產階級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是幻想。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意義內容:1)(基本內容)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封建專制制度,主張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反對封建的舊道德,提倡個性解放。)2) 批判孔子學說,反對舊道德,提倡新道德。3) 文學革命,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意義:1)給封建的專制主義、倫理道德和迷信愚昧以前所未有的沉重打擊,極大地破除了封建思想的束縛,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2)極大地啟發了人們的民主主義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在思想界特別是青年知識分子中掀起了熱情,為中國迅速接受十月革命影響、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準備了條件,為五四愛國運動做了思想準備。3)(局限性)新文化運動倡導者們沒有看到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在中國的局限性,把改造國民性置于優先地位,忽視了社會環境中的革命實踐;單純地以資產階級的方法形式主義地看待問題,影響了該運動后來的發展。為什么說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由于五四運動是在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發生的,它具有舊民主主義革命(辛亥革命)所不具備的一些新的歷史特點:1) 五四運動表現了反帝反封建的徹底性。2) 五四運動是一次真正的群眾運動。3) 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4) 在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顯示了偉大的力量。請用歷史事實說明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要求,是中國工人運動與馬克思列寧主義相結合的產物。十月革命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建黨提供了思想條件。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臺,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建黨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準備。1920年8月,陳獨秀等在上海成立上海共產主義小組,10月,李大釗發起成立了北京共產黨小組,隨后各地相繼成立共產黨組織,進一步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組織成員深入工人群眾,進一步提高了工人的覺悟程度和組織程度。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開。大會確立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黨的綱領是: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采用無產階級專政,廢除資本私有制,消滅階級差別等。大會選舉陳獨秀、張國燾、李達組成中央局,以陳獨秀為書記。宣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共二大:1922年7月在上海召開。提出了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最高綱領: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它在當前階段的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一中國為真正民主共和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人民明確了斗爭目標。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有了全新的以共產主義為目標、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疽'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內容毛澤東在《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中明確指出以農業為主要經濟的中國革命,以軍事發展暴動,是一種特征;同時還科學地闡述了共產黨領導的土地革命、武裝斗爭、根據地建設這三者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強調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是共產黨和割據地方的工農群眾必須具備的一個重要思想。1) 土地革命是實現工農武裝割據的前提,只有進行土地革命,農民有了土地,才會支持黨領導的革命,工農武裝割據才有實現的群眾基礎。2) 武裝斗爭是工農武裝割據的目,在充分發動群眾后,就要依靠廣大農民群眾對反動派開展武裝斗爭,將革命的星星之火發展為燎原之勢。3) 農村根據地建設是工農武裝割據的保障,只有進行農村根據地建設,發展生產,才能為武裝斗爭提供物質保障,并通過建設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使農民對黨的政權更加擁護,鞏固工農武裝割據的基礎。24.中國革命走的是一條怎樣的道路?為什么要走這條路?這條道路的探索與成功給我們哪些啟示。社會主義道路。鴉片戰爭以后首先是舊民主主義革命,經歷了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這些證明了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無法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五四運動后開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在經過了一系列探索實踐后證明只有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救中國。在20世紀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前中期,共產黨連續出現三次“左”的錯誤的原因。1) 八七會議后黨內一直存在著的濃厚的“左”傾情緒始終沒有得到認真清理。2) 共產國際對中國共產黨內部事務的錯誤干預和瞎指揮。3) (主要原因)黨內不善于把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全面地、正確地結合起來。遵義會議的內容、意義內容:1)同意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意見,批評了博古、李德在在第五次反圍剿中的錯誤。2) 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并起草《中央關于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的決議》(遵義會議決議)。3) 會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分工,決定由張聞天代替博古副總的責任;博古任紅軍總政治部代理主任。4)成立由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組成的新的三人團,全權負責紅軍的軍事行動。意義:1)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在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2)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問題,妥善地處理了黨內長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3) 這次會議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國民政府在抗戰中執行的路線和正面戰場的地位作用。在戰略防御階段的正面戰場:1) 日本侵略者以國民黨軍隊為主要作戰對象。以國民黨軍隊為主體的正面戰場擔負了抗擊日軍戰略進攻的主要任務。2) 國民黨軍隊的愛國將士表現了空前的民族義憤和抗戰熱情。3) 在抗戰初期,國民政府實行過若干有利于抗戰的政策。4) 國民黨正面戰場除了臺兒莊戰役取得大捷外其他戰役幾乎都是以退卻、失敗而結束的。(使得大多數作戰未能給敵人以更大的消耗,在短時間內喪失了大片國土。)戰略相持階段的正面戰場:確定“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針,片面抗戰逐步轉變為消極抗戰。大體上保住了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區;全局上基本實行保守的收縮戰略,同時抽調兵力限制、打擊共產黨軍隊。配合英、美打擊日軍。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發展、敵后戰場開始局部反攻的有利條件下,軍隊戰斗力日益下降。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原則和策略總方針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土地政策及其依據政策:減租減息,發展生產:根據地內停止實行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實行減租減息政策,以減輕農民所受的封建剝削,提高他們的抗日和生產的積極性。實行交租交息,以利于聯合地主階級抗日。依據:為了克服根據地面臨的嚴重困難局面,毛澤東提出了“發展生產,保障供給”的經濟工作和財政工作的總方針,發出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厲行精兵簡政,以減輕人民負擔。根據地軍民終于戰勝了困難,農業生產和工商業都得到恢復和發展,為堅持抗戰、爭取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三三制民主政權即共產黨員、非黨的左派進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間派各占1/3。這樣做,可以容納各方面的代表,團結一切贊成抗日又贊成民主的各階級、階層。抗日民主政權普遍采取民主集中制,各級抗日民主政權機構的領導人都經過人民選舉產生。抗日民主政權努力發揚政治民主,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權利。抗日民主政權實行各民族平等團結、共同抗日的基本政策,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延安整風運動的內容、意義內容: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八股以整頓文風。其中,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是整風運動最主要的任務。意義:在整風運動中,全黨黨員,特別是黨的高級干部,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著作和黨的整風運動文獻,聯系黨的歷史,聯系個人的思想實際和工作實際,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端正了思想路線,增強了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的自覺性和能力。整風運動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在全黨范圍確立了起來。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中的土地政策及其依據內容:1)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現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2)鄉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鄉村農會接收,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依據:1)到1948年秋,一億人口的解放區消滅了封建生產關系。2) 廣大農民分得土地并在政治上獲得翻身以后,其政治覺悟和組織程度空前提高,農村生產力得到解放,工農聯盟進一步鞏固和加強。3) 人民解放戰爭獲得了源源不斷的人力物力支援。4) 土地制度改革是從根本上摧毀了中國封建制度根基的社會大變革。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時間:1949年3月內容:1)規定了黨在全國勝利后在政治、經濟、外交方面應該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國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方向(城市為主,農村為輔)。2) 提出了“兩個務必”的思想,即務必使同志們繼續的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的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影響:會議決議與同年六月三十日毛澤東發表的《論人民民主專政》,構成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基礎。國民黨政權潰敗的原因政治上:1)壓迫民眾,禁止或限制人民的結社、集會、罷工、游行示威、出版和言論自由。2)對官員的法律約束在司法實踐上形同虛設。3) 政治腐敗,強勢群體利用手中掌握的行政權和立法權中飽私囊,官僚資本勢力肆虐全國,反腐敗運動無疾而終。經濟上:1)官僚資本集團利用特權剝削掠奪人民利益,利用國家行政機器征收苛捐雜稅、搜刮民脂民膏,利用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收斂民間財富,造成國家經濟動蕩,物價飛漲。2)殘酷的剝削引發了廣大人民的強烈不滿,國統區爆發了聲勢浩大的民主運動,官民矛盾激化。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和經驗原因:1)中國革命的發生有著深刻的社會根源和雄厚的群眾基礎。2) 由于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殘酷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廣東省中考生物試卷真題及答案詳解(精校打印版)
- 抗生素不當使用考核試卷
- 2025年中國90#汽油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2,3丁二酮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高筒紳士防滑靴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防火防盜門窗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鋼制平托盤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貴族酒水車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筆式繪圖儀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皮毛勻染劑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第十一講中華一家和中華民族格局底定(清朝中期)-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專家大講堂課件
- 【蘇州智能制造研究院】2025半導體量檢測行業白皮書
- 2024年廣東省中考數學試卷【含解析】
- 隨班就讀培訓
- 停車場管理的難點及解決措施
- 我國智慧養老產業的發展現狀、挑戰與對策
- 高空作業施工方案四篇
- 圖書館小小管理員培訓
- 心外科手術進修匯報
- 設計院項目設計流程與規范
- 設備安裝施工環境保護工作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