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于兒童使用抗生素認知行為的調查分析_第1頁
家長對于兒童使用抗生素認知行為的調查分析_第2頁
家長對于兒童使用抗生素認知行為的調查分析_第3頁
家長對于兒童使用抗生素認知行為的調查分析_第4頁
家長對于兒童使用抗生素認知行為的調查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家長對于兒童使用抗生素認知行為的調查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患兒家長對于兒童使用抗生素的認知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以期促進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減少細菌耐藥和不良反應的產生。方法:對2008年10月1日~10月27日來我院就診的180位患兒的家長進行隨機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67份,調查結果用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家長對兒童使用抗生素的正確認知率為%,與文化程度呈正相關。%的家庭備有抗生素,%的家長自主對子女使用過抗生素,18%的家長會給子女服用成人抗生素;自主用藥行為主要與性別相關,以女性比例為高。結論:家長在兒童使用抗生素的認知和行為方面均存在嚴重的問題,需要開展有效的合理用藥宣傳教育。

【關鍵詞】抗生素兒童認知行為問卷調查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urrentsituationandthemainfactorsofcognitivebehaviorofchildrensguardiansaboutantibioticuseinchildren,soastopromoteitsrationaluse,andreducebacterialresistanceandadversedrugreactions.Methods:Anonthespotquestionnairesurveywasconductedin180randomlyselectedchildrensguardiansfromourhospitalduring~in2008.Among180questionnaires,167(%)werejudgedsuitableforfurtheranalysis.Allthedatawereanalyzedwithstat.Results:Thecorrectnessrateofrelatedknowledgewas%,whichwaspositivelycorrelatedwiththeeducationlevel(R=,).%offamilykeptantibioticsathome,%oftheguardiansusedantibioticsfortreatmentoftheirchildrenwithoutdoctorsprescriptions,and1/3ofwhomusedadultsantibiotics.Thissituationofselfmedicationwasrelatedtosextocertaindegree(R=,).Conclusions:Seriousproblemsexistinbothcognitionandbehavior,thereforeitisessentialtopromotehealthpropagandaofrationalmedicationofantibioticsinchildren.

[Keywords]Antibiotic;Children;Cognitivebehavior;Questionnairesurvey

隨著細菌耐藥和抗生素不良反應等問題的產生,特別是一些多重耐藥細菌的出現[1,2],人們對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日益重視。雖然目前已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政策法規,但抗生素的使用情況仍不容樂觀[3]。兒童是抗生素應用的主要人群之一,且就診前多服用過抗生素[4],可見家長對于抗生素使用的認知行為與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密切相關。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并對結果進行因素分析,了解家長對兒童使用抗生素的認知行為現狀及特點,以便于更有效地開展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健康教育,促進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1調查對象與方法1調查對象

隨機抽取2008年10月1日~10月27日來我院就診的部分患兒家長為調查對象,每戶家庭選擇一位家長進行問卷填寫。2調查方法

通過查詢文獻和分析預調查自行設計問卷,問卷內容主要包括被調查者基本信息和調查內容兩部分,后者涉及抗生素的購買、使用及不合理使用后果的認知和行為情況,題型分為判斷題和多選題。經統一印刷的問卷進行隨機發放,在使用統一的指導語后由被調查者獨立填寫,問卷當場收回。3統計方法

用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以正確認知值和自主用藥行為值為因變量,對家長性別、文化程度、與患兒關系、患兒年齡等因素用backward法分別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單因素分析采用χ2檢驗。

2結果

基本情況

共發放問卷180份,全部收回后剔除信息填寫不全或錯誤的無效問卷13份,有效率%。在有效問卷的167位被調查者中,男58人,占%,女109人,占%;年齡最小22歲,最大58歲,年齡分布為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8人,占%,高中、中專59人,占%,大專、大學及以上62人,占%;159人為患兒父母,4人為患兒祖父母或外祖父母,4人為患兒家庭其他人員。患兒年齡最小13d,最大15歲。

家長對于兒童使用抗生素認知情況的分析

多元回歸分析發現家長的文化程度與對兒童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認知度呈正相關。單因素分析結果見表1。其中回答正確率最低的是“是否認為靜脈滴注效果比口服好”;在“細菌是否會產生耐藥性”和“購買抗生素是否需要醫生處方”這兩個問題上,文化程度高的家長回答正確率較高。

表1不同文化程度患兒家長的認知情況分析

注:第1~3題以否定回答作為正確答案,第4~5題以肯定回答作為正確答案

認為細菌會產生耐藥性的130位家長,在多項選擇題“減少細菌產生耐藥主要靠什么部門”的答案中,選擇醫院的有102人,選擇國家政策的有32人,選擇服藥患者的有27人。

家長對于兒童使用抗生素的行為情況分析

167戶家庭中有120戶都備有抗生素,且各因素之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有91位家長對子女有過抗生素的自我藥療行為,其中30位家長會把成人的抗生素給小孩服用。多元回歸分析發現家長的自主用藥行為主要受性別因素的影響,而以女性比例為高。家長性別對各題的單因素分析結果參見表2。

表2家長性別與自主給子女使用抗生素行為的關系

*在167位有效問卷的被調查者中占18%

91位曾自主使用抗生素的家長對多項選擇題“出現哪些癥狀時會自己給小孩服用抗生素”和“自己給藥時按什么劑量給藥”的回答顯示:自主給子女使用抗生素中66人用于咳嗽,64人用于發燒,32人用于流涕,18人用于外傷;在確定給藥劑量中83人按說明書,14人打電話向醫院咨詢,8人按前一次的用法。

3討論

調查顯示抗生素的合理給藥途徑是最欠了解的問題,在不同文化程度之間都普遍認為靜脈輸液的效果好于口服給藥。靜脈給藥是一種創傷性給藥方式,雖然能迅速達到有效血藥濃度,但也存在著潛在的感染危險和易導致不良反應的發生;口服給藥方便易行,在治療某些疾病時也能達到靜脈輸液的效果[5]。張靈恩[6]認為對中、輕度社區獲得性呼吸道感染或泌尿系統感染采用口服給藥可作為預防細菌耐藥性的策略之一。同時由于應用最廣的β內酰胺類藥物多為時間依賴型抗生素,它們的血清清除半衰期較短,而它的抗菌效應取決于超過MIC的時間,與之不相適應的是現行的輸液頻率多以每日一次為主[7],在用藥3~4h后90%已代謝,達不到有效的血藥濃度,不能起到有效的殺菌作用。所以應根據病人、病情確定合適的給藥途徑。

對于細菌耐藥性問題,家長并未引起重視。有%的家長存在錯誤認知或不清楚細菌耐藥性的具體含義,回答正確的家長也基本認為減少細菌耐藥的產生主要靠醫院行為,而與服藥患者關系不大。宗青等[8]的調查也顯示,家長對細菌耐藥性的知識排在所有抗生素相關知識需求的最末。對抗生素耐藥性認識不足容易導致家長的自主用藥行為,而家長自行對子女使用抗生素又是產生抗生素耐藥和不良反應的隱患之一。加強細菌耐藥知識的宣傳教育,控制家長的不合理自主用藥,對預防細菌耐藥將大有益處。

調查發現多數患兒家中備有抗生素,這是家長對兒童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礎。應根據病原菌的藥敏實驗和患兒的個體情況選用合適的藥物,制定相應的給藥方案,包括給藥劑量、給藥頻率、給藥途徑和療程。家長自行用藥時往往只是憑借自己的經驗用藥,存在著聯合用藥和療程過短的現象[9]。從家長自行給子女服用抗生素治療的疾病看,上呼吸道感染所占的比例最高。上呼吸道感染多為病毒所引起,服用抗生素非但起不到治療作用,反而會引起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從而導致進一步的感染,只有當合并細菌感染時才宜使用抗生素。有臨床實踐表明對無明確細菌感染依據及其他需要立即使用抗生素的情況者,采取優先不用或延遲使用抗生素的做法能夠取得更好的療效[10]。除了不能掌握抗生素的應用指征外,家長在藥物選擇和劑量確定上也是隨機和盲目的,難以結合病因病情,有部分家長還把成人的抗生素減量后給小孩服用,容易導致藥物不良反應的產生。

劉喜梅等[4]發現就診前未有過自主用藥行為的以小年齡患兒為主,但本次多元回歸分析時并未發現兩者呈顯著相關,這可能與樣本量小有關。

調查結果提示:多角度多途徑的開展合理使用抗生素、預防抗生素耐藥、減少不良反應產生的宣傳教育工作已是迫在眉睫,特別是對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患兒家長。為了減少不安全的自主用藥行為,除了要正面倡導合理使用抗生素外,還要宣傳不合理用藥帶來的巨大危害如耐藥性問題和藥物不良反應。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一個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任重而道遠,為避免后抗生素時代的來臨,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閔秀全,茍莉,向稚丹.兒科臨床分離大腸埃希菌耐藥性分析[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7,27(4):513514.

[2]胡錫池,嚴子禾,周曉明,等.高產AmpC酶腸桿菌科細菌對12種常用抗生素的耐藥性分析[J].中國抗生素雜志,2008,33(4):252254.

[3]汪循東.門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處方分析[J].中華臨床醫學實踐雜志,2007,6(2):177178.

[4]劉喜梅,周劍峰,柴建農,等.兒科門診病兒就診前用藥情況調查[J].兒科藥學雜志,2002,8(3):61.

[5]AtkinsonM,LakhanpaulM,SmythA,etal.Comparisonoforalamoxicillinandintravenousbenzylpenicillinfor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inchildren(PIVOTTrial):amulticentrepragmaticrandomisedcontrolledequivalencetrial[J].Thorax,2007,62(12):11021106.

[6]張彗芬,酈柏平,王玨,等.住院患兒抗菌藥物應用大樣本調查與分析[J].中國藥學雜志,2007,42(l6):12681270.

[7]張靈恩.兒科產生耐藥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