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然辯證法選修課件第一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課程內容專題之一科學精神與迷信和偽科學的哲學反思
專題之二古希臘自然哲學與近現代科學發展
專題之三中國古代自然觀及其當代意義
專題之四當代自然觀與優秀傳統文化
專題之五易經文化與人居環境學第二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專題之一科學精神與迷信和
偽科學的哲學反思一、關于科學精神1、科學精神的內涵
科學精神是科學活動以及與科學活動相聯系的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家的氣質和行為規范等精神層面的反映。科學精神有多方面的內涵:(1)求實精神。主張尊重客觀事實,事實勝于理論,事實勝于雄辯。第三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理性精神主張運用冷靜的頭腦,在直觀感性認識基礎上,經過思考分析,最終形成對事物的本質的認識。(3)質疑精神主張任何科學方法和科學結論都具有相對性、局限性,都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都是可以質疑的。(4)求真精神主張熱愛真理,追尋世界萬事萬物的西湖,本質、奧秘和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5)創新精神主張科學永遠處于動態發展之中,任何現存的結論都只能接近客觀真理,而不能窮盡一切真理,因此需要人們不斷地對科學方法和知識進行創新。第四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當代科學精神的危機
2005年,著名物理學家錢學森:回過頭來看,這么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例如,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自2000年設立以來,共有14位科學家獲獎,其中有11位都是1951年前大學畢業的。中國科技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新中國成立60年,尤其是后30年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極快,各項社會事業也得到極大發展,從時間上來說,培養一代世界級大師也是可以的。但為何現在還沒有大師出現?歸根結底還是浮躁的社會大環境下,科學精神出現危機。第五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王開玉:諾貝爾獎誕生100多年來,作為人口大國的中國卻始終無緣。同時,我國自己的自然科學獎曾連續4屆一等獎空缺,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曾連續6年窯。這些都說明我們在重大的基礎性、原創性科學研究中有多么薄弱。第六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當代社會價值觀的日益功利化和物質化正在對科學精神造成諸多直接傷害:(1)對功利的追求在大多數情況下會削弱對真理的熱愛。科學研究一旦主要成為科學家謀生的手段,而非滿足其好奇心的認知實踐,那么,科學家對真理的熱愛將會讓位于對物質利益的追求。(2)對功利的追求會誘惑人們減少必要的認知成本,進而損害理性實證的復雜過程。由于急功近利,研究者普遍忙于發表文章、出版專著、爭取項目,以至高校、研究機構中的造假案、抄襲門、腐敗案頻頻曝光,科研成果的水貨成份越來越重。第七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3)對功利的追求使人們容易放下必要的質疑和批判武器而屈從于權威和權貴。采取指標性學術評價的績效管理,造成“我愛真理,我更愛論文”及“我愛真理,但我不能得罪學術權貴”的處世價值觀。科學研究所要求的“只問是非,不計利害;只求真理,不畏權威”的精神,已是蕩然無存。而那些位高權高之人則往往利用自己的影響控制媒介,壟斷話語權,而弱勢者卻無處表達思想,以至謬誤往往堂而皇之把持著話語霸權并批判真理,結果真理反而被謬誤所扼殺。(4)對功利的追求從根本上不利于團隊的合作。當功利性成為科學研究的主要驅動之后,科研團隊的形成就只是一種簡單的功利共同體,而非依靠共同的學術愛好和興趣結合而成的研究共同體,因而不可有真理的團隊精神。第八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3、科學精神危機的拯救中國科協一項關于影響創新因素的調查結果:45%的被調查者:社會環境的利誘,難以靜下心來;33%的被調查者:科學管理機制導向使得科研人員急功近利;37%的被調查者:做官對爭取項目、解決職稱均有利;37%的被調查者:有機會可以走仕途;53%的被調查者:沒有遠大的理想和奮斗目標;33%的被調查者:科研應該一切向錢看,物質利益第一。★要重振科學精神,就需要糾正科學研究的社會價值導向偏差,改進科研評價體系,凈化學術風氣,并建立培養科學精神的社會大環境。第九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二、關于迷信和偽科學1、迷信的涵義(1)關于迷信的典型觀點
《清稗類鈔·迷信類》:“不辨事理之是非而妄信,曰迷信。”
《辭海》:“相信占星、卜筮、風水、命相和鬼神等;也指盲目的信仰或崇拜,如迷信書本,迷信古人。”
《新華詞典》:“1、相信神仙鬼怪等;2、盲目地信仰和崇拜。”
《維基百科》:迷信是指對某一些事物迷惘而不知其究竟,但又盲目地相信其說。
Encarta百科全書:非理性地相信某種行為或儀軌具有神奇的效力。第十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封建迷信”的涵義“封建”是一種社會形態,屬于政治領域,它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是專制主義。“封建迷信”是一種政治迷信,是盲目地相信封建社會專制制度為合理的思想觀念。宣傳奴性、維護等級森嚴的“君權神授”即屬于封建迷信。前蘇聯對斯大林的個人迷信,便帶有封建專制主義性質。把抽簽、打卦、算命、看相、看風水等歸結為封建迷信是明顯經不起推敲的,因為它們產生于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不具有封建社會意識形態的本質特征。(3)關于迷信的基本觀點★凡是盲目地相信或盲目地不信,過分地相信或過分地不信,通通都是迷信。第十一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偽科學的概念(1)有關偽科學的典型觀點偽科學是指把沒有科學根據的非科學理論或方法宣稱為科學或者比科學還要科學的某種主張。如占星學、骨相學。偽科學是指一些虛假的“科學”或者騙局,經常借用科學名詞進行裝飾,但實際上與科學在本質上并無關聯。被說成科學的非科學就是偽科學。但并不是所有的非科學都是偽科學,如果它們不冒充科學的話,那么就不是偽科學。偽科學是故意打著科學旗號、具有很強欺騙性和危害性的非科學、反科學理論與活動。第十二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關于偽科學的基本看法★偽科學是指違背科學精神的偽裝的科學。偽科學的目的不在于尋求真理和獲得客觀世界的正確認識,而是希望通過科學偽裝來達到個人或組織的特殊目的。第十三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三、弘揚科學精神,反對迷信和偽科學當前反迷信和偽科學應當注意以下幾點:要把宗教與迷信和偽科學區別開來。真正的宗教都具有較系統、完整的教義和經典;宗教都具有一定的組織與團體;宗教都具有明確的教規、紀律和固定的儀式節日;宗教還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普遍產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人類的歷史和文明,并有一定的社會作用。要把搞迷信和偽科學的人與他們所依據的文化區分開來。要防止濫用迷信和偽科學之名來打擊傳統文化及其相關研究成果。要認識到迷信和偽科學之間并無絕對分明的界限,他們之間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第十四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專題之二古希臘自然哲學與近現代科學發展古希臘哲學是西方哲學最初發生和發展的階段,其顯著從整體上對自然界作了初步認識。就其對歐洲科學的影響而言,畢達哥拉斯學派關于數的觀點以及留基伯和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最值得關注。第十五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一、畢達哥拉斯學派關于數的觀點1、畢達哥拉斯學派數本哲學的主要思想(1)宇宙萬事萬物都具有數的特性,數是萬物的始基。有了數,才有幾何學上的點,有了點,才有線面和立體,有了立體才有火、氣、水、土這四種元素,從而構成萬物。(2)世界是一個由數和數的關系構成的和諧系統,每一種事物都是一種數的和諧,數是構成千差萬別的事物的根本原因。第十六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音樂是數字的變化組合。自然界的一切現象和規律都是由數決定的,都必須服從“數的和諧”,即服從數的關系。因此,大地是球形的,太陽、月亮和行星作均勻圓的運動。天體之間的距離同音節之間的音程具有同樣的比例有關系,以保證星球的和諧關系。據說畢達哥拉斯學派最早發現了所謂“黃金分割”現象,由此獲得關于比例的形式的規律。第十七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3)數具有某種神秘的性質例如:“1”-理智
“2”-意見
“3”-宇宙(整體和現實世界、“世界及其中的一切都是由數目‘3’決定的”。)
“4”或“9”-正義
“5”-結婚
“6”-生命本性的六個等級
“7”-時(最10之內最大的素數,意味著過時不候的“機會”)
“8”-愛情
“10”-圓滿
10是最圓滿的數,所以天上運動的發光體必須有十個。第十八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現代科學未能消除數的神秘性例如:人-2條腿貓-4條腿昆蟲-6條腿蜘蛛-8條腿海星-5條臂例如:花瓣的數字模式:3、5、8、13、21、34、55、89例如:宇宙業已發現的各種常數2、萬物皆數的思想對歐洲科學的深遠影響第十九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二、留基伯和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1、留基伯的原子論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質粒子。原子之間存在著虛空,原子從古以來就存在于虛空之中,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毀滅,它們在無限的虛空中運動著并構成萬物。2、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宇宙空間中除了原子和虛空外,什么都沒有。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原子這種微粒無限小,世上沒有比它再小的東西,因此,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宇宙中的任何變化都不過是由原子的結合和分離所引起的現象而已。第二十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3、原子論對近代科學的巨大影響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后來被伊壁鳩魯和克萊修所繼承,再后來被道爾頓所發展,從而形成了近代的科學原子論,并由此推動了近代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質學等學科的產生和發展。第二十一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一、陰陽學說
陰陽學說是古人在對自然現象(太陽活動)進行觀察的基礎上進行總結和抽象而形成的一種哲學思想。《詩經》:既景乃岡,相其陰陽。★基本思想:
1.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具有陰和陽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而對立的兩個方面又是相互統一的。陰陽的對立統一運動是宇宙萬有發生、發展、變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專題之三中國古代自然觀及其當代意義第二十二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例:陽:天、日、火、明、動、熱、出、上、向、表、左、成、男、晝、剛、用、能量、顯、山南、水北……陰:與上相對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易經·系傳》:一陰一陽謂之道。太極圖蘊含陰陽對立統一、陰陽的互藏的玄機。第二十三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陰陽之間互相交感、牽制,消長平衡。陰陽之間既存在物質的交流和信息的交流,也存在心靈的感應和人神感應。陰陽之間此消彼長,彼消此長,此消彼消,此長彼長。3.陰陽之間互根互用,互相轉化。唐·王冰:陰根于陽,陽根于陰。孤陰不生,孤陽不長。《春秋繁露》:陰陽無所獨行,其始也不得專起,其終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義。第二十四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禮記·昏義》:陰之與陽,相須而后成者也。《老子》: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黃帝宅經》:凡之陽宅,即有陽氣抱陰;陰宅,即有陰氣抱陽。陽在發生作用的時候,必須充分利用陰為他提供的條件。同樣,陰在發生作用的時候,也必須充分利用陽為他提供的條件。《黃帝內經》:熱甚生寒,寒甚生熱;重陽必陰,重陰必陽。4、陰陽之間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第二十五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二、五行學說1.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分歸于木、火、土、金、水這五類場能之中木:凡是具有生發、條達性功能的場能就屬于木;火:凡是具有火熱、向上特性的場能就屬于火;土:凡是具有生長、化育功能的場能就屬于土;金:凡是具有清靜、收殺功能的場能就屬于金;水:凡是具有寒冷、向下特性的場能就屬于水。第二十六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一切事物之間的聯系、運動、變化均受五行生克制化規律的支配(1)五行相生(相鄰相生)在相生次序中,其生者過多,將反制被生者;其被生者過多,將反制生者。如:木生火,木多火熾,火多木焚;火生土,火多土焦,土多火晦;土生金,土多金埋,金多土變;金生水,金多水濁,水多金沉。木→火→土→金→水第二十七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五行相克(相間相克)木——火——土——金——水在相克次序中,如克者衰,被克者旺,則克者將反被被克者克。如:木克土,但若木衰土旺,則木反受土克,余類難。按照五行學說,任何一種事物與周圍其他事物之間都存在著五種走向的關系:生我、克我、我生、我克、同類,而且它們相互之間組成一個天然的鏈條,誰也離不開誰。第二十八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3.宇宙中存在著多種未知神秘的場能,其五行生克對人事吉兇發生影響。九宮飛星八宅游星六獸一白(水星)伏位(金星)青龍(木)二黑(土星)生氣(木星)朱雀(火)三碧(木星)延年(金星)白虎(金)四綠(木星、文昌星)天醫(土星)玄武(水)五黃(土星)五鬼(火星)勾陳(土)六白(金星)六煞(水星)騰蛇(土)七赤(金星)絕命(金星)八白(土星)禍害(土星)九紫(火星)第二十九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三、天干地支思想1.天干(1)天干為五行陰陽之道,又代表空間的劃分,也表示在太陽系中,地球與外部星球彼此間的干擾作用。甲:陽(木)己:陰(土)乙:陰(木)庚:陽(金)丙:陽(火)辛:陰(金)丁:陰(火)壬:陽(水)戊:陽(土)癸:陰(水)第三十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天干配方位、五季(夏)(南)丙丁(春)(東)(西)(秋)壬癸(北)(冬)甲庚乙辛戊己第三十一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3)天干配人體天干外五行內五行甲頭肝乙肩膽丙額小腸丁齒舌心戊鼻面胃己鼻面脾庚筋大腸辛胸肺壬脛膀胱癸足腎其中,單為腑,雙為臟。第三十二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4)天干化合甲乙→土乙庚→金丙辛→水丁壬→木戊癸→火第三十三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地支(1)地支為陰陽之道產生變化的時間法則,又代表地球本身在與其它星球的相互作用中所存在的一種無形的支持力量。第三十四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子23~1點11月丑1~3點12月寅3~5點1月卯5~7點2月辰7~9點3月巳9~11點4月午11~13點5月未13~15點6月申15~17點7月酉17~19點8月戌19~21點9月亥21~23點10月第三十五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不同的地支所含的空間能量不同(表明時空的不可分離性)如:子含癸水;丑含癸水,辛金及已土;寅含甲木,丙火及戊土;卯含乙木,辰含戊土,乙木及癸水;巳含丙火,戊土及庚金,等等。第三十六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3)地支配五行、方位未(土)申(金)西(金)戌(土)亥(水)子(水)丑(土)寅(木)卯(木)辰(土)巳(火)(東)(西)(南)午(火)(北)第三十七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4)地支配人體寅膽卯肝辰胃巳心午小腸未脾申大腸酉肺戌胃亥腎子膀胱丑脾第三十八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5)地支沖、合十二支相沖:坐標圖中相對即相沖十二支相合:坐標圖中,由子丑相合為土開始,沿子和丑兩側展開,兩兩相合。子丑→土寅亥→水卯戌→火辰酉→金巳申→水午未→土第三十九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十二支三合:在坐標圖中,隔三之地支彼此三合:申子辰→水亥卯未→木寅午戌→水巳酉丑→金十二支配十二生肖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第四十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3.天干配地支——六十甲子循環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進行循環組合,從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個組合,稱為60甲子,如此周而復始,無窮無盡,這樣,年月日時的紀法都是60一個循環。子丑寅…亥子甲乙丙…癸甲第四十一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年、月、日、時的天干地支數值,分別稱為年柱、月柱、日柱、時柱,它們就象四個柱子支撐“時間”這個大廈,故又稱四柱。一個人的出生年月日時的四柱記錄又稱八字,它記錄了一個人出生時的地球、太陽、宇宙相對位置的一些信息,但決不可迷信八字。第四十二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四、整體自然觀1.整體自然觀的基本思想認為天地萬物是一個有機整體,雖有分實不為二,即所謂“天人合一”。孔子:“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
“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也。”莊子:《齊物論》之篇名;“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忄矞怪,道通為一。”“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董仲舒:“以類合之,天人一也。”第四十三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整體自然觀的特點它是一種多維編碼的系統思維觀,強調不可孤立地去分析研究每個自然現象,不可割裂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它是一種全息性思維觀,即所謂知其一,就能由此而知全體。它是一種天人協調觀,強調自然中的物與物、物與人之間的協調和平衡。第四十四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專題之四當代自然觀與優秀傳統文化一、系統自然觀(一)系統和系統的普遍性1、什么是系統?一般定義:指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著的元素所構成的整體。貝塔朗菲(一般系統論的創始人):系統可以定義為相互聯系的元素的集合。貝爾(工程控制論創始人):系統就是具有動態學聯系的元素之內聚統一體。2、系統存在方式的普遍性自然界的一切物質形態都具有系統性。第四十五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3、“堆積物”和“不可分元”的相對性“非系統”、“堆積物”只具有相對的意義:就它們的元素缺少某種特定的相互聯系來看,可以認為是堆積物,但若從另一個角度來考察,它們又完全可以被視為一個系統。“不可分元”也只是基于特定歷史階段人們的認識水平而言的,如果考慮到人類對物質結構的認識的無限性,那么自然界中無所謂終極粒子或不可分元。第四十六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二)系統整體與部分的相互關系整體:指構成系統各種要素和關系的總和,即系統本身。部分:指系統中的各種元素及其關系。第四十七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1、整體與部分的構成關系(1)加和性關系指對于整體的某些屬性和量度來說,整體等于部分之和。由于加和性關系的存在,★部分的性質和行為將影響整體的性質和行為。★物質系統從一種形態轉變到另種形態的過程中,就某種屬性、某種要素來說,將存在著轉化中的守恒關系。第四十八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非加和關系指對于整體的某些屬性和量度來說,整體不等于部分之和。由于非加和性關系的存在,★部分在整體中的性質和行為將不同于孤立狀態下的性質和行為。★整體將出現部分所沒有的新性質、新屬性、新規律。產生非加和關系的根本原因在于:整體與部分以及部分與部分之間存在著相干性相互作用。相干性相互作用是指整體與部分以及部分與部分之間經過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而彼此約束和選擇,協同和放大。第四十九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轉化關系(1)部分向整體轉化這種轉化可以通過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作用來實現。在部分向整體的轉化過程中,普遍存在著由加和性關系發展為非加和性的情況。(2)整體向部分轉化即物質系統的解體、瓦解。這種轉化也可以通過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作用來實現。在整體向部分轉化的過程中,非加和性關系開始退居次要地位,并日益為加和性關系所代替。第五十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3、全息關系指部分包含整體的信息。不僅古代文化中有豐富的全息思想,而且現代的分形理論、生物全息論等也越來越揭示大自然的全息奧秘。(1)分形理論中的全息思想分形論認為,分形內部任何一個相對獨立的部分(稱作分形元),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整體的再現和縮影。分形論揭示了整體與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找到了從部分過渡到整體的媒介與橋梁,說明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信息“準同構”(部分只是構成整體的單位,內含整體的信息,與整體相似,但并不簡單的等同于整體,整體的復雜性遠遠大于分形元)。第五十一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中醫理論中的全息思想中醫理論的診療原理和方法,在許多方面都是根據人體部分與整體全息的關系而建立的。a.人的眼部五輪與臟腑全息:肉輪:即眼瞼,屬脾主肉;血輪:即兩眥,屬心主血;氣輪:即白睛,屬肺主氣;風輪:即黑晴,屬肝主筋;水輪:即瞳神,屬神主骨。第五十二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b.耳與身體全息c.面部與人體全息第五十三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3)掌紋醫學中的全息思想手掌與人體全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醫學家對掌紋的變化和病人臨床癥狀的對比分析,已經發現了人體百種以上的疾病在掌紋上的變化規律,特別是手掌部位及掌紋與人的五臟六腑的對應關系。古老手相術中合理成份已得到吸收和科學發展。第五十四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五十五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五十六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五十七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4)生物全息胚學說★全息胚(元):指生物體上處于某個發育階段的特化的胚胎。作為部分,全息胎蘊含了整體的信息。單個細胞是發育程度最低的胚胎,而整體本身是發育程度最高的全息胚。實際上,有機體的各個彼此不同的組成部分或器官本身都是全息胚,同時又是全息胚的集合體。第五十八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全息胚(元)有兩個生命:一個是屬于自主發育的全息胚自己的;一個是屬于整體的。全息胚既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的功能單位,又是相對獨立的向著新個體自主發育的發育單位。★1985年張穎清(山東大學)根據他創立的全息胚學說認為,全息元是潛在的胚胎,而哺乳動物(包括人)成體的體細胞是全息元,是潛在的胚胎,具有發育成新個體的潛在能力,從而對動物克隆的可能性作出了理論預見。1997年多利克隆羊的實驗成功確證了全息胚學說。
“全息診療法”正在醫學上得到推廣應用。第五十九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5)易經八卦的全息性(6)漢字的全息性★人:撇捺互撐,站立為人。伏羲姓妊,女媧造人。人音通仁,仁義為本。不行仁義,非是真人。第六十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其基本文化內涵:第一,站起來,經濟上站起來,不依靠父母,不依靠別人;思想上站立起來,有自己的人生觀,能獨立思考。第二,講仁愛。首先,要有孝心。孝敬父母,對家庭負責任;其次,要有愛心,博愛天下之人,對社會有責任感。第六十一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男:出力在田,性別為男。忠孝仁義,一身承擔。男音通難,不怕困難。怕難不算,真男子漢。其基本文化內涵是:第一,在相對比較的前提下,重體力活應由男人來承擔,男字從力。第二,在困難和危難時刻,男人站到第一線,男音通難。第三,在享樂和娛樂場所,應當女士優先,難易意相反。第六十二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女:婦字象母,匿藏兩乳。女音通泥,泥為水土。水濟眾生,坤育萬物。剛柔并用,含蓄抱卦。其基本文化內涵:第一,女人要有水的溫柔。水寒而能接受陽光,水柔而能以柔克剛,水變而能普濟眾生,無所不為。第二,女人要有坤的含蓄。乾為天,坤為地。大地包容萬物,含而不露,滋養眾生,不得所有,賢德恩惠,無所不能及。第六十三頁,共七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三)系統的層次結構1、層次結構的涵義和特點指物質系統中的等級序列結構。在層次結構中,起初參與構成的系統,稱為低層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廣西地理中考真題及答案
- 13 必修1 第二單元 第12講 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及應用
- 特色小吃店長期承包合作協議
- 場地運營風險管理與保險合同范本
- 高端制造業項目保證金質押擔保服務協議
- 拆除工程安全責任書
- 菜鳥驛站快遞網點所有權變更合同模板
- 熔化凝固教學課件
- abc字母教學課件
- 2024-2025學年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一中高一下學期月考地理試題及答案
- 安全生產標準化實施細則范例(3篇)
- (CNAS-CL01-2018認可準則)內審核查表
- 2024年模型模具加工合同范本
- 廣東省高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數學
- 食堂工作人員考核方案
- 國家基本公衛(老年人健康管理)考試復習題及答案
- 臨床營養(043)(正高級)高級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試卷及答案指導(2025年)
- 6S視覺管理之定置劃線顏色管理及標準樣式
- 重慶市旋挖成孔灌注樁工程技術規程
-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數學試題
- 中考字音字形練習題(含答案)-字音字形專項訓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