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M質量手冊-PET即飲飲料委托加工--茶飲料_第1頁
OEM質量手冊-PET即飲飲料委托加工--茶飲料_第2頁
OEM質量手冊-PET即飲飲料委托加工--茶飲料_第3頁
OEM質量手冊-PET即飲飲料委托加工--茶飲料_第4頁
OEM質量手冊-PET即飲飲料委托加工--茶飲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0- 3400-611-1203-0001FOEM質量手冊Ready-to-drinkCo-manufacturingPET即飲飲料委托加工茶飲料Firstissuedate:: 年月(極機密文件,注意保管)核準人簽署: 日期: 年月-1-

3400-611-1203-0001F《OEM質量手冊》第

1 版更改一覽表(

年月發布)文件頁碼

所屬條款

變動處-2- 3400-611-1203-0001FTableofContents內容提要第一章 原物料質量控制1、原物料要求概述2、原物料驗收3、配料管理第二章 熱灌注系統關鍵控制點1、標準工藝流程2、工藝要求3、質量控管要項第三章 品質控管要求1、PET飲料管制規格2、PET飲料管制辦法第四章 生產品質管理1、灌裝前準備工作確認2、灌裝時質量控制3、CIP/SIP 管制要求第五章 成品出廠品質管理1、成品品質控管規格2、成品抽樣及檢測要求第六章 不合格品的控制與異常處理1、不合格品控制流程2、異常處理第七章OEM產品的庫存/出庫品質管理1、OEM產品的庫存2、OEM產品出庫管理第八章 包裝標識第九章 產品的安全與衛生管理1、有害化合物的管理辦法2、產品的運輸安全第十章 制程檢測方法-3- 3400-611-1203-0001F第十一章 原物料驗收規格及方法第一章 原物料質量控制一、原物料要求概述以下為原物料要求要點概述,原物料的詳細要求詳見制程標準或原物料驗收標準。1.處理水: 用于配制產品的水,必須符合統一公司水質標準的要求。且每半年送外委托進行檢驗,

結果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 GB5749-2006)。2.糖質量必須符合統一公司的糖的驗收標準作凈化處理。濁度要求:要求10 糖液濁度≤6NTU(檢測方法同現行茶飲料濁度檢測方法,檢測糖液濁且檢測時糖液的溫度應保持在 25±3℃)。3.茶葉所有入貨之茶葉原料必須符合我司驗收標準要求。3.1 入廠驗收3.1.1 由我司調撥之茶葉原料需明確1)該批原料已經統一公司驗收合格;2)原料供應商、制造商、生產日期、包裝均符合我司要求;3.1.2 直接由供應商入貨之茶葉原料需明確1)原料供應商、制造商、生產日期、包裝均符合我司要求;2)入廠驗收合格;

度前不用過濾以下情況下,茶葉不得驗收入廠并需知會我司處理a、茶葉微生物檢測不合格;b、茶葉風味與標準樣存在明顯差異;以下情況下,直接將該批原料退貨處理:a、供應商及制造商不符合;b、生產日期過期;、與化工原料混裝或被化工類物質污染。茶粉必須依驗收標準要求之方法與相同日期之標準風味對照樣對比品評無差異, 方能判定感官風味符合要求;紙箱1)紙箱外觀,國家強制要求之標識內容與標樣不符不得驗收入廠;2)標準樣必須經我司業務、品保單位簽字確認;-4- 3400-611-1203-0001F瓶子塑蓋標簽1)外觀標識部分與標樣無差異,否則不得驗收入廠2)入廠驗收需符合我司驗收標準要求配料檢查:我司提供之小料部分PE袋必須以封口機封口,否則拒收;二、原物料驗收1.總則1.1標準依據:1)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2)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13)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標準--------GB27624)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GB27635)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助劑使用衛生標準--------GB96856)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產品質量法、食品衛生法等其它相關國家標準。1.2原物料安全性要求:1.2.1所有到貨必須確認所提供的產品符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的條款和其他相關的法規設計。1.2.2添加劑、加工助劑、抽提溶劑及污染物(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限量規定)都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1.2.3原料必須采用非轉基因原料生產;1.2.4其余要求:1)部分人工成分及致病菌要求如下:人工防腐劑不得檢出或添加任何種類的人工防腐劑人工抗氧化劑不得檢出或添加任何種類的人工抗氧化劑人工色素不得檢出或添加任何種類的人工色素人工甜味劑不得檢出或添加任何種類的人工甜味劑人工合成香料不得檢出或添加任何種類的人工合成香料致病菌不得檢出1.3原物料標準基于供應商當前的生產方法。原物料特性及生產方法的顯著改變須事先得到統一公司的書面認可,這些改變包括但不限于:1.2.1 部分或全部轉移生產線到其他公司或地點;1.2.2 影響原料過敏源特性的改變;-5-3400-611-1203-0001F1.2.3可能影響使用時感官質量及表現的改變;1.2.4引入輻射成分情況;1.2.5包裝的顯著改變;1.4包裝要求:1.4.1所有直接接觸食品的包裝材料,其溶劑殘留、蒸發殘渣、脫色試驗、細菌指標等項目需符合國家標準對該包裝材料特定衛生項目之規定及我司要求。1.4.2內包裝袋、桶、罐等容器必須密閉,不得滲漏及損壞;1.4.3外包裝必須堅固完好并保持整潔,干燥;1.4.4包裝標簽必須不易脫落,并便于識別;1.4.5進口原料必須加貼中文標示,不得偽造、篡改原包裝標示內容;1.5運輸要求:1.5.1檢查運輸工具及貨物有否異味、不潔、蟲害、污染、損壞,出現上述任何一種情況,全部拒收或部分拒收,包括:(1)運輸工具外表有泥槳、污垢、水、油跡或大量的昆蟲痕跡,貨物可能被污染。(2)運輸工具是未正確遮蓋的敞開式卡車;有明顯損傷的拖車或貨車車廂,貨物可能在運輸過程中受到污染。(3)異味表明原料可能已腐爛或與有毒有害溶劑、石化產品、非食品級化學品一起運送,吸收了有害味道。(4)食品內包裝材料不符合國家規定衛生要求。(5)內包裝袋、桶、罐等容器必須密閉,不得滲漏及損壞。密封破壞表明貨物可能已被污染。1.6標注要求滿足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及其它法規規定:1.6.1國產原料的標注項目包含:品名、凈含量或數量、制造商和經銷商的名稱和地址(經銷商與制造商非同一廠商時,必須同時標示制造商和經銷商的名稱和地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或保存期)、聯系方式、國家要求標注QS認證標志的原料需有QS標志,如白砂糖等。統一公司提供的脫標原料的經銷商和制造商信息以代碼標示。1.6.2進口原料的標注項目包含:品名、凈含量或數量、配料表、制造商和經銷商的名稱和地址(按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規定必須注明原產國、地區區名(即產地),以及國內合法登記注冊的代理商、進口商或經銷商的名稱和地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或保存期):進口原料之制造日期應以原制造商所標示的日期為準。1.6.3 其它標注內容:食品的配料表或原料、質量等級產品標準中已明確其等級的、產品標準、儲存條件(依驗收規格標準書規定實施,未作特殊規定者以常溫貯存) 、使用方法、生產批號、特殊標注內容:如輻照食-6- 3400-611-1203-0001F品、轉基因1.6.4 有關原料(如添加劑)標示的其它管理規定參照相關國家標準或法規執行。1.7原料允收期限的規定:1.7.1 保質存期小于 18個月(含)的國產原料,其允收期限為自制造日期起,不超過保 質存期之三分之一的時間長度。1.7.2 保質存期大于 18個月(不含)的國產原料,其允收期限為自制造日期起,不超過 保質存期一半的時間長度。1.7.3 國產香精類允收期限為自制造日期起,不超過保質存期之三分之二的時間長度。1.7.4 所有進口原料之允收期限規定為自制造日期起,不超過保質存期之三分之二的時間長度。1.7.5 濃縮果蔬汁、白砂糖等季產年銷原料,允收期限為

14個月,執行本條至少應滿足以

下條件:使用單位須確保在保質期內能使用完,方可允收。1.7.6 不設定允收期限及其它允許例外的情況:產品國標或行標中已明確規定保質期或保

存期在

18個月以上的食品,可免除保質期或保存期的標注,

(如白砂糖),但此類

原料若標注保質期或保存期必須是

18個月以上的具體期限。1.8 原物料取樣:1.8.1 原物料入倉時,如一種原物料有不同生產日期,為便于取樣及遵循“先生產先使用” 的原則,需將該批原物料按不同生產日期分開存放,收集原物料品名、供應商名稱、 入貨日期、批量及該批原物料的生產日期等信息,通知品保驗收。1.8.2每批原物料不能超過兩個生產日期,大宗原料-白砂糖除外。1.8.3品保單位接到通知單后,依下表的入貨批量確定取樣數量,一批原物料中有不同生產日期的,不同生產日期均需取到(每個生產日期的取樣件數不限制,取樣總數不低于下表要求);不同生產日期的原物料不可混裝。袋裝原料箱裝或桶裝原料小包裝適用于白砂糖大批量入貨之原料適用于原漿等適用于色素、香精等添加劑。每批數量取樣數每批數量取樣數每批數量取樣數≤20噸32(3件以下全數2≤20件取)≤10件21~100噸521~100件311~50件3>100噸7101件以上551件以上每增加50件加驗1包1.8.4 包裝材料取樣數量依其相應之驗收標準。總結如下:A:紙箱供貨數量抽樣抽樣方式感官檢測量物性規格檢測量備注數量<5005隨機在各3個進行尺寸、抗(邊)壓檢測,如檢測有不合格時,擴大個不同捆全部感官檢個進行耐折、破裂檢驗抽樣量(以兩倍的量抽樣,2500~32008中抽取驗個進行尺寸、抗(邊)壓檢測,并進行測試),結果以擴大513-7-3400-611-1203-0001F3個進行耐折、破裂檢驗抽樣量判定。5個進行尺寸、抗(邊)壓檢測,>3200個進行耐折、破裂檢驗B:空瓶類別 每批抽樣方 感官檢測量 物性規格檢測量 備注式及數量連線瓶 不同模號各 全部感官檢 一半空瓶重量、尺寸和抗壓檢 如檢測有不合格時,擴大抽樣量(以2只 測 測,另一半進行容量、耐熱性和 兩倍的量進行測試),結果以擴大抽跌落實驗檢測 樣量判定備注:連線瓶每 4小時為一批,抽樣檢測一次。C:瓶蓋抽樣方式及數量 感官檢測量 物性規格檢測量 備注從每批產品任意 3箱 40只塑料蓋全部 取20只進行物性 如檢測有不合格時,擴大抽樣量(以兩倍的中共抽取 40只 進行感官檢測 規格檢測 量抽樣進行測試),結果以擴大抽樣量判定D:標簽抽樣方式及數量每批抽取三至五箱,各一米左右

感官檢測量物性規格檢測量備注全部進行感取2處進行物性如檢測有不合格時,擴大抽樣量(以兩倍的量抽樣進官檢測規格檢測行測試),結果以擴大抽樣量判定。1.8.5 原料的取樣方法因種類而異,應避免隨意性和人為選擇性采樣。(1)微生物檢測樣:按無菌操作要求取樣, 原料包裝必須完整未開封, 取樣匙、樣品 容器須經過滅菌,避免與外包裝材料接觸。(2)袋裝原料用取樣拔刺沿對角線插入包的另一端取得樣品。(3)桶裝及紙箱包裝的半固體(預先攪拌均勻)或固體原料,可用取樣勺或手伸入內 包裝袋中采取有代表性的部分。(4)對有分層現象或包裝內容物可能存在不均勻現象的液體樣品,取樣前應先搖勻, 用不銹鋼長桿取樣器,插入包裝容器中取樣。5)原料的色澤、流動性、風味有明顯差異時,應分別取樣。6)取樣后易變質的原料,如原汁等,于外箱貼上取樣標簽,檢驗合格后通知生產優先領用。1.8.6 樣品的制備:1)一批原料生產日期相同時,樣品經充分混合后作為待檢樣;2)一批原料有多個生產日期時,需在樣品上標示出不同生產日期及樣品代號;3)樣品需依原料驗收規格分別做感觀品評及理化項目的檢測;1.8.7 樣品的保存:1)品封存于樣品袋中,易吸潮的原料需在除用樣品袋封裝外,再裝進密封罐中貯存。2)液體香精香料需保留3批的樣品,不同批號的留樣針對色澤進行比較。1.8.8 樣品的檢驗:(1)由統一各廠直接配送的原物料,可直接使用。其它原物料由代工廠質量保證部依 我司驗收標準予-8- 3400-611-1203-0001F以判定。(2)風味及外觀依統一公司提供之標樣驗收,并有記錄,檢驗的原始記錄需經主管簽核 確認。3)驗收規格及方法采用統一公司發行的標準或認可的方法以附件提供4)單個樣品不合格,整批判定為不合格不可以平均值計算。5)符合統一公司原物料驗收標準允收/扣款范圍時,可以接收否則判定為退貨,當出現扣款或退貨時,須及時通知統一公司。a.代工不代料模式 :扣款及退貨由代工廠采購通知供應商確認扣款部分由我司相 關人員收到供應商發票后扣除。b.代工代料模式: 扣款及退貨由代工廠采購通知供應商確認, 所扣貨款由我司相關 人員在代工廠的代工發票中扣回。(6)當因退貨導致停產時,與統一公司產銷單位協商處理意見。(7)檢驗結果按附表報告格式(見附件一)填報,復印件傳統一品保單位歸檔作為 供應商資格評審的記錄。8)使用中發現原物料品質異常:對剩余原物料予以確認如確認不合格退回資材。9)正常樣品保留一周,異常樣保留一個月(冷藏或冷凍保存)。(10)檢驗周期(指原物料入貨資材通知時到檢驗結果審核完畢,中間間隔的時間)按下表的相關規定實施。原物料種類檢驗周期包裝材料通知驗收日當日液體香精等各種食品添加劑通知驗收日+1天需做微生物及特殊檢驗的原料通知驗收日+4天需做霉菌酵母檢驗的原料通知驗收日+6天需做保溫觀察之原料通知驗收日+7天其他原料通知驗收日+2天1.9各類原物料驗收基本原則:1.9.1原物料供應商一天入貨數量為一批。下文如涉及扣款均指扣除當批原物料總金額的百分比。1.9.2原物料驗收基本原則:1)檢驗項目及判定準則:依據統一公司提供的原物料驗收標準。2)檢驗頻率:依據統一公司提供的原物料驗收標準實施,每批檢驗。A類:每批檢驗(包括感觀品評及包裝標示查核)B類:每批檢驗(包括感觀品評及包裝標示查核)C類:每批檢驗(包括感觀品評及包裝標示查核)類:由廠商出具檢驗報告(不在系統中控制)(A、B、C、D分類詳見驗收規格標準)-9- 3400-611-1203-0001F(3)檢驗方法:依據統一公司提供或者認同的相關檢測方法標準實施。1.10 原物料索證要求:1.10.1原物料型式試驗項目每年至少提供一次,必須包含驗收規格中的D項,由統一企業統一索證。1.10.2原物料出廠報告單必須包含驗收標準中A/B/C/A檢驗頻率之項目,隨貨提供。1.11檢驗結果的判定和審核:1.11.1 結果判定為三種情況:合格、扣款及退貨。1.11.2 原料扣款:(注:“入貨數量”的單位與發票中“單價”的單位應保持一致)值依原料所屬類別而異,具體如下:n農產品為5%,n香精類為15%,n其它類為10%。(1)農產品類:指由農作物直接使用的原料或簡單處理后的原料,或具低附加值的一 類產品,濃縮果汁、白砂糖。(2)香精類:液體香精類、固體粉末香精類。(3)其它原料類:茶粉等。注:如類別區分原物料驗收標準書中 .與總則不一致,以總則為準。1.11.3 原料扣款計算方法 :1)當實測值超下限時,規格值為下限規格值,拒收值為下限拒收值。2)當實測值超上限時,規格值為上限規格值,拒收值為上限拒收值。當同一原料同時有兩個以上檢項不合格時,其扣款累加計算之。扣款不得超 過相應原料所屬類別之特裁扣款額上限 (農產品扣款:5%;香精扣款:15%;其它原料扣款:10%;包裝材料扣款10%)。3)原料取樣發現明顯異常時,須分別檢驗,發生不合格需退貨或扣款處理時,以最差值計,不可以平均值進行。4)除大宗原料-白砂糖、原汁以外,同批原物料超過兩個以上生產日期時,以貨款的1%扣款處理。1.11.4 包裝材料扣款:(1)適用范圍:PET瓶、瓶胚、塑料瓶蓋、標簽、紙箱 ;備注:在抽樣中每個樣品都有相同的缺點,就以所抽樣不良品的總數判定。(3)B值為不良因數,計算公式::B=(G+M/2+S/4)/N×100N為抽樣數,G為嚴重缺點數(標準書中規定不允許有嚴重缺點者,G為零),M為主要缺點數,S為次要缺點數,缺點定義見各包裝材料驗收標準書。在抽樣中每個樣品都有相同的缺點,就以所抽樣不良品的總數判定。1.11.5 退貨原則:-10-

3400-611-1203-0001F(1)檢驗結果在拒收范圍內時

,以退貨處理。同一個樣品有兩個及以上檢驗結果

時,任一結果不合格則整批原料判定不合格。原物料包裝標示、允收期限等不符合標準時以退貨處理。入貨供應商為非合格供應商時,以退貨處理(合格供應商及生產廠商詳見各原物料驗收標準)。1.11.6 特裁處理原則 :因生產急需,需要特裁使用的原物料 ,由統一公司提供書面簽核的《原物料特裁使用申請表》,代工廠方可使用。1.12原物料異常處理流程 :1.12.1 入廠驗收異常:代工廠檢驗發現原物料不符合統一公司的驗收標準時 (扣款或退貨時 ),應通知駐廠代表 ,代工廠在當日將《原物料檢驗報告單》和相關圖片傳到統一公司研究品保部 ,發生退貨時,代工廠資材應立即通知統一資材進行處理。1.12.2檢驗結果會審:(1)廠商如對樣品結果有異議,可在接到檢驗結果后一周之內來廠會檢。(2)只能對理化指標復檢,并且是對抽過的部分重新取樣確認。(3)取樣后分別檢驗,其中有一個結果不合格,則判定整批原料不合格。1.12.3使用過程中的異常:代工廠使用過程中發現原物料不符合統一公司的驗收標準時,應通知駐廠代表,代工廠在當日將《原物料/促銷品品質異常呈述單》和相關圖片傳到統一公司研究品保部,同時代工廠資材應立即通知統一資材進行處理。1.12.4印有統一LOGO標示包材及原料,入廠驗收不合格需退貨或生產使用發現不良需退貨時,若所退貨物不良性質廠商可補救,雙方經協商處理方式后,可以不破壞處理,請廠商返工后重新驗收。如:紙箱急件緊急進廠太干變脆等,標簽卷軸變形或方向卷反等。1.12.5 不可補救或不同意退回廠商的原物料 ,由統一公司通知供應商 ,退貨品做破 壞處理,請供應商派員處理 ,以下處理方式提供參考:紙箱:機械切割、打洞、撕毀、用水淋破壞處理;標簽:機械打洞破壞。(3)瓶蓋:每月一次到廠商粉碎處理 ,由統一公司資材人員負責監督。如廠商有條件挑檢 ,可挑檢后重新入貨檢驗及使用中確認。統一公司申請專利的包裝材料,作破壞處理。如PET瓶。以上處理方式由統一公司采購負責與廠商溝通,處理前通知廠商,處理方案通知代工廠,并由統一公司人員監督處理。1.13原物料信息的傳遞 :每天代工廠需要提供《 OEM廠原物料驗收報告》給統一公司研究品保部 ,最長的傳遞期限不超過檢驗周期-11- 3400-611-1203-0001F+2天內。如果發生改判的 ,需要根據相關的書面依據及時將判定結果進行更正。2、倉貯管理:2.1不合格原物料與合格原物料必須嚴格區分。2.2合格/待檢/不合格原物料必須貼上明顯標志,以識別可用/不可用。2.3不可用/可用原物料必須有明確的隔離,以防誤用。2.4按照先進先出原則使用原料2.5過期原料不予使用2.6原物料儲存環境符合要求(且每日進行溫濕度記錄):原料溫度濕度環境白砂糖//常溫放置,陰涼干燥處、無異味茶葉//常溫放置,陰涼干燥處、無異味小料≤25℃濕度≤65%無異味PET標簽≤25℃/無異味紙箱//常溫放置,干燥處、無異味空瓶//常溫放置,干燥處、無異味且12小時以下瓶蓋//常溫放置,干燥處、無異味三、配料管理 :1.Premix 配料均由統一公司進行分裝 ,代工廠對其進行到貨的包裝進行驗收。2.飲料配料標簽格式 :品名:

配料編號:配料批號:配料基準:貯存溫度

T≤25℃

凈重:濕度≤

kg65%保存期:30天說明:(1)配料編號:為Premix的代號,如書寫方式為:PremixNo.23。(2)配料批號:為11位阿拉伯數字,其中前8位為生產日期年月日,后三位為流水號。格式為:□□□□□□□□□□□ ,如:20080701001。追溯方法:由使用單位對每桶所用配料編號進行登記。配料保質期規定:3.1粉料:飲料配料:保質期30天。在溫度30℃以下、濕度65%以下條件下貯存。-12- 3400-611-1203-0001F超過30天未滿90天(含90天)的配料均需由駐廠品管人員協助判定。粉料無結塊、變色、吸異味、變質現象可使用;如結塊、變色、吸異味、變質等,須報廢。超過90天,一律不可使用。3.2液體類色素、香精等配料 :保存期30天。(2)配料7天以上未使用 ,配料存放單位必須每周提報統一公司資材課 ,給予協助處理。超過14天未滿30天(含30天),如需使用,由駐廠品管人員協助判定。(4)如無變味、變色、沉淀、分層現象者 ,可直接使用;如有變味、變色、沉淀、分層現象 ,則必須報統一公司作處理。超過30天,一律不可使用。儲存環境及運輸防護要求:4.1陰涼干燥處(溫度≤25℃,濕度≤65%),特殊原料按照統一公司提供的標示進行儲放。4.2整潔干凈(能做到先進先出)。4.3外包裝:紙箱以香精紙箱為首選,或選擇強度相當紙箱。4.4運輸:避光避熱防雨,防止包裝損壞。庫存管理:5.1根據統一公司提供的《配料登錄表》進行庫存管理 ,提供給統一公司的庫存報表應反映配料的數量和有效期限,以便統一公司對配料的掌控。5.2領發料單進行日盤點 ,盤點差異值標準為耗用量的 1%,如超過1%需追查原因,并在日報表上注明 ;如有誤差因分析原因,并在報表上注明 ,如系配錯料者,須及時通知統一公司處理。5.3每月完成月盤點 ,并對即將到期的配料定期以書面方式要求統一公司確認處理。生產配料退料:6.1 配料作業后的余料 ,應及時退回庫房 ,按照要求貯存。6.2生產因計劃變更等因素造成退料者或已配好未領用者 ,應注明原因,對固體混料應加封以防吸潮等 ,重新開機生產前應對配料品質進行確認。-13- 3400-611-1203-0001F第二章 熱灌注系統關鍵控制點飲料工藝流程 :1.綠茶(茉莉花味) :-14- 3400-611-1203-0001F冰紅茶 檸檬味:飲料工藝要求:(1)綠茶粉料采用 10倍RO水進行預溶完全 ,要求RO水為常溫,先添加RO水后添加粉料;冰紅茶粉料 P-1需與檸檬酸鈉同 5公斤白砂糖混勻 ;(2)綠茶萃茶入水控制時間在 6.5在80±1℃,倒茶時間控制在 100秒以內;

分鐘以內

,整個萃取過程控制

11分鐘以內

;入水完成后萃取水溫控制(3)綠茶清凈機流量設定不得超出最大流量的

1/3

值,控制在

3-5T/H,

排渣頻率

10分鐘/次,

冰紅茶清凈機流量控制在

3T/H;

冰紅茶生產時每

12小時對暫存桶排空一次

,對其用

RO水進行沖洗。4)采用硅藻土過濾時,同時檢測硅藻土殘留;5)冰紅茶調配時,需在調配桶內預備2000L冷水。依次打入糖液,P1、檸檬酸鈉、果葡糖漿的混合液、茶汁,打入完畢后將調配液位調配到8000L,打入酸溶液,并定容至12000L;以保證酸在定容2/3添假,定容后攪拌5分鐘后測其理化指標是否合格。(6)調配桶送料時攪拌葉關閉攪拌,濾網1次/2小時更換清洗;(7)設備故障時,需記錄飲料放置時間,回流時間:≤5分鐘,超出標準殺菌及充填機做排料報廢。-15- 3400-611-1203-0001F8)充填停機≤1秒以內,灌裝機及星輪未封蓋產品需剔除;9)殺菌機回流量控制在10%以下,回流液冷卻溫度在25℃以下;10)冷卻機第一段溫度:77±2℃,倒瓶殺菌時間≥40秒;11)冷卻機內產品停留時間:≤11分鐘,超出標準隔離后抽檢扭力矩,產品隔離做風味品評;12)冷瓶前產品滯留時間:≤5分鐘,超出標準產品全部報廢;13)倒瓶前停留時間:≤1分鐘,超出標準產品全部報廢;(14)生產中手觸到充填頭、 旋蓋頭時需用 75%酒精進行消毒,充填環境每 30min使用20ppm氯水噴灑消毒一次;(15)調配桶攪拌:調配完畢后關閉攪拌,茶飲料送料時關閉攪拌;(16)產程時間:PET酸性飲料32h以內,低酸性或中性飲料24h以內,其中產程時間不包括SIP/CIP時間;二、質量控管要項:1.設備/操作控管:1.1溫度/時間:UHT殺菌溫度及保持時間、灌裝溫度、蓋子滅菌的溫度和時間符合要求;1.2密封性:瓶子/蓋子密封配合、旋蓋機的調整,以確保產品品質;1.3環境衛生:調配液初菌量及耐熱菌、充填環境、冷卻水的更換;1.4殘余氯:洗瓶水、冷卻水殘余氯符合要求;1.5冷卻水的質量:水的更換、殘余氯控制,符合要求;1.6瓶口沖洗確保無糖斑;包裝:2.1瓶口/蓋子的熱承受力2.2瓶口/蓋子尺寸的精確性2.3分隔紙板的質量不能回收使用2.4蓋進氣時防盜環的特征質量管理3.1抗熱性微生物檢查、環境衛生檢查、包裝材料檢查3.2飲料用水檢查、滲漏檢查、產品檢查、產品放行原則。-16- 3400-611-1203-0001F第三章 品質控管要求一、PET飲料管制項目及規格 :茶汁相關要求:品項萃茶溫度萃茶時間茶汁冷卻溫度清凈機流量綠茶80±1℃≤11分鐘≤15℃3-5T/H冰紅茶60±10℃8分鐘15~25℃3T/H調配液要求:品名Brix酸度茶多酚在線濁度PH值溫度感官綠茶4.2±0.1/610~710≤6.5NTU6.8~7.1≤25℃風味正常、無異味0冰紅茶9.2±0.10.170±0.01≥240≤10NTU3.2±0.2≤25℃風味正常、無異味000備注

1、綠茶調配液

PH值若不足

,可添加適量小蘇打提高

PH值。(參考:每桶

8噸添加

200克小蘇打可提高pH約0.1),2、酸度均以一水檸檬酸

添加前采用適量(F0.07005)計

RO水進行預溶

,上限不超出

450克。成品要求:品名Brix酸度茶多酚在線濁度PH值凈含量g感官綠茶4.2±0./610~710≤6.5NTU6.3±0.20542±7.風味正常、無異味105冰紅茶9.2±0.0.170±0.01≥240≤10NTU3.2±0.30542±7.風味正常、無異味1005備注酸度均以一水檸檬酸(F0.07005)計;凈含量按重量法進行控制(ρ*V+瓶重+瓶蓋+標簽重量,ρ:20℃標準密度;V:飲料體積+瓶蓋按3克計+標簽按2克計),檢測平均值不得低于中心值,其最小值不得低于國家負偏差485ml;制造過程控管規格:工藝項目規格備注RO水見軟飲料用水(軟水,RO水)管制每天進行品評軟水殺菌時間30秒殺菌殺菌溫度135±2℃綠茶112±2℃冰紅茶回流溫度≤30℃-17-3400-611-1203-0001F充填中心溫度88.0±1℃綠茶86.0±1℃冰紅茶洗瓶水余氯2-4ppm洗蓋水余氯2-4ppm充填空瓶余氯殘留≤0.05ppm10~18kgf.cm雙片蓋封蓋扭力8~20kgf.cm單片蓋PAT70PSI保持1分鐘單片蓋凈含量504.5±7.5ml糖斑比例輕度糖斑≤5%不得有嚴重糖斑倒瓶殺菌倒瓶時間≥40秒第一段冷卻水溫度77±2℃冷卻冷卻水余氯1-4ppm冷卻中心溫度36~40℃噴碼清晰,準確,不脫落標簽整齊、無污垢、破損成品封箱無開膠堆棧整齊,不超高成品理化,風味糖度、PH、濁度、酸度、茶多酚、凈含量符合要求,風味正常。二、PET飲料管制項目及頻率 :1.項目及頻率:管制項目抽樣頻率管制說明品管RO水導電度、pH、感觀品評(RO水調配查檢儀表,或儀器檢測生產線執行)開機前測一次;調配(200ml/次),感官品評與生產用水堿度、導電度、pH、感觀品評(軟開機后:1次/班共同進行,需報表記錄軟水水調配生產線執行)萃茶水溫度、冷卻溫度、小料添加1次/班報表記錄萃茶汁順序清凈后茶汁濁度、茶多酚1次/4小時報表記錄溶解溶膠溫度、溶果汁溫度1次/4h報表記錄調配原料添加量、順序1次/4h報表記錄區糖度、酸度、PH、濁度1次/桶200ml/次調配液茶多酚1次/桶200ml/次調配液溫度1次/班報表記錄感官品評1次/桶200ml/次,品管每桶確認;殺菌UHT殺菌溫度開機;1次/2h查檢顯示表目測清洗效果10瓶以上,要求空瓶清潔度1次/2h瓶內無異物,外觀與總部標樣洗瓶無明顯差異充填洗瓶/蓋水余氯50ml/次區瓶內殺菌劑殘留1次/周見6.1充填充填后產品中心溫度1次/2h2瓶/次凈重量1次/2h每次取樣與封蓋頭數量相同,-18-3400-611-1203-0001F每天累計取樣需覆蓋每個灌裝頭扭力(矩),封蓋外觀連續取樣與封蓋頭數量相同封蓋PAT檢測1次/8h連續取樣與封蓋頭數量相同瓶口內容物殘留1次/4h10瓶/次入口第二段冷卻槽冷卻水余氯50ml/次冷卻入口第一段冷卻水溫度1次/2h檢查溫度表冷卻冷卻后產品中心溫度1瓶/次糖度、酸度、PH、濁度首末件;1次/2h區1瓶/次茶多酚首末件;1次/2h制成品品保與生產每班品評1次,需感官品評首件;1瓶/桶報表記錄內包裝日印、套標首件;1次/2h隨機目檢包裝日印、封箱膠點首件;1次/包裝2箱/次外箱機.2h區標簽及紙箱標識符合性1次/2h環境潔凈區空氣質量每年一次生產前QS要求產程時間1次/批/管制要求補充說明:2.1所有感官異常均需送回統一公司最終判定。2.2 軟水導電度標準目前總部暫未制訂標準 ,但各廠必須做檢測 ,出現明顯波動時需提供水樣及產品做感官判定;2.3 充填線洗瓶后瓶內殺菌劑殘留 ,首次生產、瓶型變更及變更洗瓶水壓力時要檢測確認 ,消毒劑殘留測試方法見6.12.4凈含量:根據凈含量標準 (體積)與密度(20℃時)值制定凈重量規格 ,以稱重方式實施。驗證時機 :每半年一次及產品配方變更時驗證確認。 2.5 生產線衛生狀況檢查,依照《飲料微生物工程檢查標準》8000-611-1208-0009F 。2.6 綠茶等中性產品異常留樣制度 :目的:發現變質異常時,及時檢測調配液留樣中是否存在相應微生物,協助判定。執行時機:日常生產期間需執行該留樣制度;方法:每班最后一桶以無菌試管(25ml)取樣,置冰箱保存(條件:0~5℃/14天),直至確認產品無異常。三、制程異常管制要求 :原則:需由統一公司最終進行異常判定,并提供處理意見,代工廠不得擅自處理。管制項目及要求:管制項目異常狀況描述相關產品隔離確認半成品放置第3.1條要求進行安全放置期間半成品不得出現異味、理化指標異常,超出安全放置期間半成品排料處理;調配作業員、現場品管、生產主管、品保主管不低于糖酸度、pH超出成品規格界限值10人三點品評,4人以上判定有差異則成品判定異常,產品作為次級品處理;濁度茶多酚雜質沉淀風味、色澤殺菌溫度(**)熱充填中心溫(**)旋蓋外觀(**)日印不良扭力(**)瓶口內容物殘留洗瓶水余氯(**)冷卻水余氯凈含量抽樣量與封蓋頭數量一致,抽10~15瓶內包裝外箱、 包裝檢查

-19-3400-611-1203-0001F綠茶濁度8.5NTU以下,感官品評(三點品評)無明顯差異,則成品可判定合格品出貨,綠茶濁度8.5NTU以上,超出制程規格紅茶濁度10NTU以上,產品需做33-36℃保溫7天觀察產品外觀風味,同步正常品做33-36℃保溫7天對照無明顯差異可判定正常出貨;調配液超出管制規格確認生產能否返工處理,否則對成品做風味品評判定,同時留樣保溫觀察產品外觀、茶多酚、風味衰減狀況;有肉眼可見明顯雜質產品隔離待驗,判定是否全檢處理非果肉、天然茶葉沉淀等不正常產品隔離保溫待驗,相關單位共同評估處理沉淀配料添加錯誤、添加順序不正確1、調配液組織感官品評,判定為異常時需排放。2、成品感官品評判定,出貨產品需留樣保溫觀察產品風等造成風味及色澤異常味衰減狀況;回流時間超標(參照第3條),致產超出制程要求回流時間,生產必須排料處理,未排料生品色澤異常產之成品判報廢處理超出管制上限產品依第4條要求隔離保溫待驗,感觀品評判定產品保質期內風味衰減是否正常,無異味;低于管制下限產品依第4條要求隔離保溫待驗,判定產品安全性;溫度超出管制上限造成產品變形者隔離待驗,或生產返工挑檢。溫度低于管制下限產品依第4條要求隔離保溫待驗浮蓋、裂蓋、跟旋等異常品挑檢1.制程發現異常依第4條要求隔離保溫觀察;2.保溫翻檢時發現異常者,依第4條要求抽樣隔離保不徹底溫,品保翻檢不得檢出;異常時間產品生產全檢;錯誤或日印不清產品隔離待驗,生產返工處理低于管制規格產品依第4條要求隔離保溫待驗,做跌落實驗;高于管制規格扭力高于1.96N.m以上,產品隔離待驗。糖斑復檢比例超出1/10溯源至合格時間段,產品依第4條要求隔離保溫待檢高于管制規格感觀品評判定產品是否正常出貨,同時依第4條要求隔離保溫待驗;低于管制規格產品依第4條要求隔離待驗;低于管制規格產品依第4條要求隔離待驗;產品隔離待驗,依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規定75號令平均值低于標示值判定被外部抽查不合格的風險,不合格品分插處理、限區出貨或作為次級品。單瓶凈含量不符合國標75號令的產品隔離待驗,全檢返工要求生產批號、標示錯誤等產品隔離待驗,生產可作返工處理生產批號、標示錯誤與內包裝不符,箱體變形損傷及有明顯壓痕、產品隔離待驗,生產可作返工處理封箱膠點缺少或開箱檢查時不能將膠點上紙層帶下等微生物超標/保產品脹瓶、內容渾濁、色澤變化 依《微生物污染事件處理辦法》執行溫品變質3.設備停機時處理方式 :-20- 3400-611-1203-0001F3.1長時間停機:充填機故障、殺菌機故障、輸送帶斷裂、冷卻機故障、套標機故障、封箱機故障、堆棧機故障等,半成品調配液溫度保持 25℃以下,低酸性產品調配液存放時間 :≤6h,高酸性產品調配液存放時間 :≤8h;若溫度?25℃,飲料低酸性產品調配液存放時間 :≤4h,高酸性產品調配液存放時間 :≤6h;其它按下述內容處理:殺菌機充填機停機停機時間執行措施產品處理單次停機時間30min以內執行3.2要求執行3.2要求單次停機時間30~60min排料做充填系統熱水循環不得灌裝,已灌裝產品直接報廢;單次停機時間60min以上殺菌充填系統做SIP不得灌裝,已灌裝產品直接報廢;單次停機時間240min以上殺菌機、充填機進行CIP(三步洗);后進行SIP不得灌裝,已灌裝產品直接報廢開機后,該產程累積停機時間正常生產正常灌裝60min以內,單次停機30min以內開機后,該產程累積停機時間排料執行一次殺菌充填系統最近一次停機排料,不得灌裝,已灌60min以上SIP裝產品直接報廢;2)冷卻機停機時,未進入冷卻機的成品應及時進行人工冷卻,未及時冷卻之產品全部隔離保溫觀察,感官品評判定。3.2 充填機設備短停

:(

根據實際代工品項

,刪除不代工之品項相關標準

)(1)充填機停機時

,產品

100%回流到儲存缸

,最長回流時間要求如下

:中性茶飲料

:5min;(2)充填機停機時

,充填桶應保持較低液位

;生產需關閉洗瓶口水閥

;無論短停時間長短

(超出

1秒鐘即視為短停

),

充填閥至封蓋間不得滯留產品

,否則停留在充填機星輪、輸送帶上的產品需剔除

,若生產現場不能確保短停產品剔除 ,則短停后開機 75瓶產品需隔離保溫確認安全性 ;3)開機時測量充填溫度,如低于標準,不良品需揀出;觀察是否有雜質或沉淀,揀出不良品。同時充填缸內的充填物需排放。3.3充填機及殺菌機停機 (故障短停或長時間異常停機 ),當班品管需于報表或工作交接本中記錄停機起始及結束時間、停機原因、剔除異常品數量 ;異常品保溫及微生物樣總要求4.1說明:本標準中涉及產品保溫的要求 ,均依本條款要求執行 ;4.2異常分類:安全性異常:扭力偏低、殺菌溫度偏低、調配液放置時間、殺菌清洗液濃度偏低等涉及產品密封性、殺菌、產品初菌數的管制項目偏離管制標準的制程及成品異常 ;微生物異常:微生物檢測超標、保溫翻檢發現變質、同批持續 3件變質客訴等已造成產品變質的制程及成品異常;非安全性異常:感官品評、扭力偏高、殺菌溫度偏高、沉淀、理化指標不合格等涉及產品風味、理化指標偏離,可能造成產品貨架期內風味、色澤品質劣變的管制項目偏離管制標準的制程及成品異常,;-21-3400-611-1203-0001F4.3異常品取樣或保溫取樣要求異常類型取樣及保溫取樣要求非安全性異常異常時間段內1箱/小時,最少取樣量3箱安全性異常異常時間段內隨機分布取樣50箱微生物異常異常時間點前后各5000瓶或異常時間段內隨機取樣10000瓶4.4保溫觀察及判定說明保溫時間及判定說明異常類型保溫溫度14天21天28天觀察異常是否造成產品外觀持續觀察產品外觀、色保溫品保留1箱持色澤異常,風味做感官品評澤、風味品質,取2瓶做非安全性續觀察外觀、色澤、33-36℃判定,保溫品1瓶/30min取樣理化檢測,判定產品銷異常風味品質,取2瓶做檢測理化指標,判定異常產售期品質,如有異常需理化檢測知會業務特殊處理;品是否能出貨33-36℃(低酸判斷產品外觀、色澤、風味保溫品保留1箱持續保溫至28天,每7天觀察安全性異性)常及安全性品質,并判定產品1次;若14天發現產品微生物異常則依微生物25-30℃(酸性)是否能出貨異常取樣處理;33-36℃(低酸統計隔離品微生物異常不良非重大微生物異常則保留1箱持續保溫至28微生物異性)率,檢測產品外觀及理化指天,每7天觀察1次;重大微生物異常依《微生常25-30℃(酸性)標物污染事件處理辦法標準》執行4.5微生物樣要求(1)非安全性異常:不必取樣;(2)安全性異常:1瓶/小時,最少取樣6瓶,酸性產品25-30℃保溫5天,低酸性產品33-36℃保溫5天依產品標準檢測微生物項目;(3)微生物異常:A、變質樣品依《微生物污染異常產品分析操作標準》8000-640-1202-0001F做檢測分析;B、異常時段產品1瓶/小時,最少取樣6瓶酸性產品25-30℃保溫5天,低酸性產品33-36℃保溫5天依產品標準檢測微生物項目;5.生產線清洗及保養期間品保管制要求5.1生產線清洗5.1.1監督并查看生產酸堿液濃度檢測;5.1.2 隨機查看 CIP及SIP期間設定的溫度及流量是否符合要求-22-

3400-611-1203-0001F5.2生產線保養期間5.2.1 設備安裝前對殺菌機板片、保持管、充填閥門、無菌管路做涂抹取樣

,檢測菌落總數

,并鏡檢保存菌種樣品6.項目的檢測方法

:6.1 熱充線空瓶中氯水、 H2O2殘留量測定:6.1.1 氯水:取清洗后 PET500瓶子一只,將5mlRO水倒入瓶內,讓其充分浸潤瓶子 用余氯比色計測定余氯 ,此時比色計數值在 0.5ppm(開發部標準要求 )以下, 則成品余氯在0.005ppm以下 其它規格產品按比例換算進行。6.1.2H2O2 殘留:取樣直接以 H2O2試紙檢測,應呈陰性。6.2瓶口內容物殘留的管制要求 :6.2.1 瓶口內容物殘留指產品內容物經封蓋后 ,未清洗徹底,而殘留在瓶與蓋之間 (瓶口到持胚環處 ),由于此部分接觸空氣,易產生褐變、遇到不潔環境亦易產生霉變 ,在消費者使用時極易產生客訴 ,不允許產生。6.2.2 檢測方式

:PH試紙法(針對酸性產品)

:用刀在瓶肩部或

2L

瓶瓶身凹陷部位刺破

,

使液位下降

,

打開瓶蓋

,注意不要讓內容物再沾到瓶口螺紋處

, 將酸性試紙小心纏貼于瓶口螺紋處觀察試紙變色情況

,再依標準色卡比對。

(如呈酸性

,

則說明有飲料殘留即在儲存過程中有瓶口變色或長霉的可能)

。注:

當瓶口殘液干固時一般在保溫品等非生產當日產品的測試時

, 可以

RO水小心潤濕后測試。2烘干法

:a)用刀在瓶肩部或2L瓶瓶身凹陷部位刺破,倒凈飲料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將瓶體上部放入95~105℃的鼓風干燥箱中,干燥30分鐘后取出。(b) 待瓶體稍冷卻后打開瓶蓋 ,檢查瓶口螺紋處有無有色粘性物以判定有無飲料殘留 ,并根據其面積大小判定飲料殘留程度。注:為使糖斑的檢測更符合消費者的評判角度 ,檢測時將安全環保留在瓶口上 ,不必剪開;PET線不得使用直接烘干法檢測瓶口糖斑 ;四、微生物工程查核 :1.目的:本標準從飲料原料、制程、成品各環節建立一個系統性的微生物工程檢查,作為飲料體系衛生狀況的評價依據,為生產單位提供環境衛生控制有效性的證據。指導生產單位加強薄弱環節的衛生控制。各廠可依實際需要加嚴檢測頻率。2.適用范圍:PET生產3.權責:3.1 代工廠依據標準要求進行微生物取樣檢測 ,并保證結果準確性 ;檢測結果第一時間提 供駐廠品管;針對異常點發生原因做分析改善 ;-23- 3400-611-1203-0001F3.2代工廠每月微生物工程查核結果追蹤、異常數據的通報 ;檢測項目列表4.1表一為強制要求執行的檢測項目,每月25日前完成(含異常檢測數據的追蹤檢測),并將結果呈報統一公司。系統檢測項目要求取樣點檢驗頻率原水菌落總數≤100cfu/ml原水池1次/月大腸菌群≤3MPN/100ml軟水菌落總數≤100cfu/ml鈉塔出水口1次/周大腸菌群≤3MPN/100ml(產水時取樣)RO水菌落總數≤100cfu/ml調配處溶小料水管大腸菌群≤3MPN/100ml(生產時取樣)1次/周大腸菌群≤30MPN/100g茶葉耐熱芽孢茶葉入貨時1次/批≤50cfu/g(100℃10min)20個塑蓋菌落總數<50cfu/10只(2天時)1次/月霉菌&酵母<100cfu/10只(觀察5入貨時天后)菌落總數≤5000cfu/ml霉菌&酵母糖液≤2000cfu/ml過濾后貯糖桶耐熱孢子≤100cfu/ml(80℃10min)耐熱孢子茶汁(80℃10min)≤100cfu/ml清凈后貯茶桶耐熱芽孢≤2cfu/ml3~10月:1次/(100℃10min)周其余月:1次菌落總數≤5000cfu/ml/月霉菌&酵母≤2000cfu/ml耐熱孢子調配液(80℃10min)≤100cfu/ml調配桶/線耐熱芽孢不得檢出(100℃10min)耐熱霉菌不得檢出25頁)基于C8051F單片機直流電動機反饋控制系統的設計與研究基于單片機的嵌入式Web服務器的研究MOTOROLA單片機MC68HC(8)05PV8/A內嵌EEPROM的工藝和制程方法及對良率的影響研究基于模糊控制的電阻釬焊單片機溫度控制系統的研制基于MCS-51系列單片機的通用控制模塊的研究基于單片機實現的供暖系統最佳啟停自校正(STR)調節器單片機控制的二級倒立擺系統的研究基于增強型51系列單片機的TCP/IP協議棧的實現基于單片機的蓄電池自動監測系統基于32位嵌入式單片機系統的圖像采集與處理技術的研究基于單片機的作物營養診斷專家系統的研究基于單片機的交流伺服電機運動控制系統研究與開發基于單片機的泵管內壁硬度測試儀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自動找平控制系統研究基于C8051F040單片機的嵌入式系統開發基于單片機的液壓動力系統狀態監測儀開發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單片機實現一種基于單片機的軸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基于雙單片機沖床數控系統的研究基于CYGNAL單片機的在線間歇式濁度儀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噴油泵試驗臺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軟起動器的研究和設計基于單片機控制的高速快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短循環走絲方式研究基于單片機的機電產品控制系統開發基于PIC單片機的智能手機充電器基于單片機的實時內核設計及其應用研究基于單片機的遠程抄表系統的設計與研究基于單片機的煙氣二氧化硫濃度檢測儀的研制基于微型光譜儀的單片機系統單片機系統軟件構件開發的技術研究基于單片機的液體點滴速度自動檢測儀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系統的多功能溫度測量儀的研制基于PIC單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