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1頁
安徽省淮北市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2頁
安徽省淮北市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安徽省淮北市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4頁
安徽省淮北市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淮北市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預測試題(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30題)1.修辭方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A.黑暗統治區的人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我不想故作瀟灑,只想活得真實,就像無拘無束的風,在時光里輕盈地走。

C.分色荷花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吧。

D.船頭飛濺起來的浪花,唱著歡樂地歌。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句出自()

A.《孟子》B.《論語》C.《戰國策》D.《左傳》

3.屈原的《國殤》選自他的()A.A.《九章》B.《九歌》C.《離騷》D.《天問》

4.《張中丞傳后敘》在寫作上的最大特色是()

A.抒情和議論并重B.議論和敘事并重C.敘事和抒情并重D.敘事和描寫并重

5.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溫度接近于絕對零度的鈉原子可以把光速降低為17米/秒。

B.在高溫中的銣原子處在一種非常微妙的量子狀態中。

C.利用熱的銣原子傳送光脈沖可以比利用光纜更加有效。

D.緩慢通過高溫銣氣的入射光具有非線性效應。

6.下面屬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唐代文學家是()

A.李白B.杜甫C.柳宗元D.王安石

7.《米龍老爹》一文中的敘述特點是()

A.第一人稱自敘B.第二人稱C.第三人稱D.第一、第三人稱互換

8.司馬遷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贊美

A.馮諼B.孟嘗君C.李廣D.程不識

9.屠格涅夫是()

A.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B.19世紀早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C.19世紀后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D.20世紀俄國作家

10.《米龍老爹》故事發生的背景是()

A.法國大革命B.十月革命C.普法戰爭D.衛國戰爭

11.“貽笑大方”這個成語出自于()

A.《鄭伯克段于鄢》B.《寡人之于國也》C.《秋水》(節選)D.《五代史伶官傳序》

12.“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中“欲馳還走”的正確譯文是()

A.想要騎馬追趕B.想要快速逃跑C.想要放馬奔跑D.想要騎馬加速往回跑

13.下列關于聞一多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A.聞一多是新月社成員

B.《死水》是聞一多的代表作

C.聞一多詩歌的藝術風格是飄逸清麗

D.《發現》一詩抒發了聞一多的愛國主義激情

14.詩歌創作各體兼T,風格沉郁頓挫的盛唐詩人是()

A.李白B.杜甫C.王維D.高適

15.由個別到一般的論證方法是()A.演繹論證B.類比論證C.歸納論證D.對比論證

16.“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A.A.《李將軍列傳》B.《馮諼客孟嘗君》C.《季氏將伐顓臾》D.《寡人之于國也》

17.《我愛這土地》選自艾青的詩集()

A.《北方》B.《大堰河——我的保姆》C.《艾青詩選》D.《曠野》

18.“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中的后句意思為()A.A.愛眼前的我B.可憐眼前的新人C.愛眼前的新人D.可憐眼前的我

19.成語“分崩離析”出自

A.《諫逐客書》

B.《寡人之于國也》

C.《季氏將伐顓臾》

D.《秋水》(節選)

20.下列屬于契訶夫的是()

A.《變色龍》B.《復活》C.《童年·少年·青年》D.《最后的藤葉》

21.“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名言是出自()A.A.富蘭克林B.培根C.拉封丹D.伏爾泰

22.下列畫線的句子翻譯錯誤的是()

A.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講信修睦:講求信義,推行和睦。

B.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丘未之逮也:我都未曾趕上。

C.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不百步耳:只不過是不到百步而已。

D.既來之,則安之。

則安之:就要使他們平安。

23.散文詩《門檻》的作者是()

A.培根B.屠格涅夫C.歐.亨利D.契訶夫

24.《諫逐客書》中,“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所采用的修辭方法是()A.A.比喻B.層遞C.對偶D.對比

25.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大量寫作田園詩的詩人是()

A.屈原B.陶淵明C.謝靈運D.王維

26.“簡單淳樸的生活,無論是在身體上還是在精神上,對每個人都是有益的”,這句話出自()A.A.胡適《容忍與自由》

B.蕭伯納《貝多芬百年祭》

C.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

D.梁實秋《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27.由一系列具體事實概括出一般原理的論證方法是()

A.歸納法B.演繹法C.比較法D.比喻法

28.“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揭示知識的真正意義的人”是()

A.馬克思B.恩格斯C.培根D.黑格爾

29.在下列詞中,采用了鋪敘手法描寫景物的是()

A.李煜《虞美人》(春江花月)B.柳永《八聲甘州》C.《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D.《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

30.“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名言出自()

A.培根B.馬克思C.伏爾泰D.羅素

二、填空題(10題)31.創造社的主要成員是__________、成仿吾和__________,提倡__________的創作方法。

32.《西廂記》,故事原出唐代_________的傳奇小說《鶯鶯傳》脫胎于金代_________的《西廂記諸宮調》。

33.李斯《諫逐客書》:“是以泰山不讓土壤,___;河海不擇細流,_____。

34.小說《苦惱》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

35.“__________,將軍不戰空臨邊。”

36.李煜,字__________,世稱__________。

37.陸游,字__________,自號__________。

38.王維與___________同為盛唐山水田園詩的代表,并稱王孟。

39.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見月,___________,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40.八一嫂是小說_________中的一個人物。

三、文言文閱讀(5題)41.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實行王道應持有的正確態度是什么?

42.這段文字主要寫了什么?(2分)

43.閱讀蘇軾《前赤壁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題。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而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作者以水與月為喻,闡明了怎樣的哲理?

44.這段文字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45.“周公吐哺”用典的意旨是什么?

四、現代文閱讀(5題)46.(三)閱讀沈從文《箱子巖》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6~38小題。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河中人過大端陽節。箱子巖洞窟中最美麗的三只龍船,早被鄉下人托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狹而長,船舷繪有朱紅線條,全船坐滿了青年槳手,頭腰各纏紅布。鼓聲起處,船便如一支沒羽箭,在平靜無波的長潭中來去如飛。河身大約一里路寬,兩岸皆有人看船,大聲吶喊助興。且有好事者,從后山爬到懸巖頂上去,把“鋪地錦”百子鞭炮從高巖上拋下,盡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形成一團團五彩碎紙云塵。這段文字是沈從文第幾次去箱子巖的見聞?

47.作者重回故里和離開故地的心情有什么變化?

48.閱讀艾青《我愛這土地》一詩,然后回答小題。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這首詩從內容、結構上可分成幾層?

49.閱讀魯迅《燈下漫筆》中的文字,然后回答小題。假如有一種暴力,“將人不當人”,不但不當人,還不及牛馬,不算什么東西;待到人們羨慕牛馬,發生“亂離人,不及太平犬”的嘆息的時候,然后給與他略等于牛馬的價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別人的奴隸,賠一頭牛,則人們便要心悅誠服,恭頌太平的盛世。為什么呢?因為他雖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馬了。但實際上,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到現在還如此,然而下于奴隸的時候,卻是數見不鮮的。中國的百姓是中立的,戰時連自己也不知道屬于那一面,但又屬于無論那一面。強盜來了,就屬于官,當然該被殺掠;官兵既到,該是自家人了罷,但仍然要被殺掠,仿佛又屬于強盜似的。這時候,百姓就希望有一個一定的主子,拿他們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們去做牛馬,情愿自己尋草吃,只求他決定他們怎樣跑。

本片段提示了舊時中國人怎樣的落后心態?

50.閱讀《香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題:

天氣雖然很好,“市面”卻很不好。社廟前雖然比平時多了許多人,但那空氣似乎很陰慘。居然有鑼鼓的聲音。可是那聲音單調,廟前烏龍潭一泓輕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戲臺卻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風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兒時所見的香市了!……

在我看來,這所謂“南洋武術班”的幾套把式比起從前“香市”里的打拳頭賣膏藥的玩意來,委實是好看得多了……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來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農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見。

后來我知道,鎮上的小商人是重興這“香市”的主動者;他們想借此吸引游客“振興”市面,他們打算從農民的干癟的袋里榨出幾文來。可是他們這計劃失敗了!

文章的結尾部分描述鎮上小商人想借重興“香市”來榨取農民干癟的袋里的錢,最后計劃落空。這一結尾有什么含義?其作用是什么?

參考答案

1.D

2.B

3.B

4.B

5.C

6.C

7.D《米龍老爹》在敘事方式上的一個特點是第一人稱(人物自己的語言)和第三人稱(作者的敘述語言)的交互使用。作品先用第三人稱對米龍老爹孤膽殺敵、失手被捕的事件作了客觀、概括性的敘述和交代,后通過法庭審判讓米龍老爹用第一人稱回答普軍軍官的問題。

8.C

9.A

10.C

11.C“貽笑大方”這個成語出自《莊子.秋水》:“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指讓內行人笑話。貽笑:讓人笑話;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見識廣博或有專長的人。

12.D

13.C

14.B

15.C

16.B

17.A

18.C本題考查考生對古詩句含意的理解。注意“憐”當“愛”講,這兩句話的意思是:現在又將過去對待我的情意,去愛眼前的新人。

19.C

20.A

21.B

22.DD項應譯為:就使他們(遠人)安居下來。

23.B

24.C

25.B

26.C

27.A

28.C

29.B

30.A英國著名哲學家、散文家培根強調運用實驗的方法揭示自然界的奧妙,推崇“知識就是力量”,因此被馬克思譽為“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

31.郭沫若;郁達夫;浪漫主義

32.葉元稹;董解元

33.故能成其大故能就其深故能成其大故能就其深

34.姚納

35.和戎詔下十五年

36.重光;李后主(南唐后主)

37.務觀;放翁

38.孟浩然

39.江月何年初照人

40.《風波》

41.對“涂有餓莩”的現實,不應該歸罪為年成不好,而應該是對人民施行仁政。

42.主要寫李廣的武德:寬緩不苛治軍,關懷體恤部下。

43.萬物都具有變與不變的兩重性。

44.排比、對偶。

45.用周公“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的典故,是以周公自比,以周公禮賢下士的精神自勵。

46.這段文字是沈從文第一次去箱子巖的見聞。

考查對課文內容的掌握情況。這段話是寫作者獨坐一葉篷舟,第一次游歷箱子巖的情景。

47.作者重回故里,原本是興奮、高興的。他本想尋覓遙遠的舊夢。但所目睹的一切令他感到痛苦:封建舊家庭的衰亡、故宅早已物是人非、周圍的一切似乎都變了,又似乎什么也沒有改變。在故居里找尋不到舊日的夢,更看不到任何希望和光明,因此作者帶著失望和傷感離開了故里,離開了舊家,踏上走向廣大世界的道路,作者心情很快由悲轉喜。

48.全詩從內容、結構上可以分為兩層。第一層(1—8行)是用鳥這一象征形象來表達詩人自己對中華大地飽含深情的至愛。第二層(9一10兩行)再次強調詩人的哀傷是由于愛國的情感。全詩從內容、結構上可以分為兩層。第一層(1—8行),是用鳥這一象征形象來表達詩人自己對中華大地飽含深情的至愛。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