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永航燃氣有限責任公司馬井氣站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1頁
宿州市永航燃氣有限責任公司馬井氣站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2頁
宿州市永航燃氣有限責任公司馬井氣站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3頁
宿州市永航燃氣有限責任公司馬井氣站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4頁
宿州市永航燃氣有限責任公司馬井氣站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說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由具有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資。3.行業類別──按國標填寫。4.總投資──指項目投資總額。5.主要環境保護目標──指項目區周圍一定范圍內集中居民住宅區、學校、醫院、保護文物、風景名勝區、水源地和生態敏感點性質、規模和距廠界距離等。分析結論,確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說明本項目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給出建設項目環境可行性的明確結論。同時提出減少環境影7.預審意見──由行業主管部門填寫答復意見,無主管部門項宿州市永航燃氣有限責任公司馬井氣站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1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名稱宿州市永航燃氣有限責任公司馬井氣站項目建設單位宿州市永航燃氣有限責任公司馬井氣站法人代表聯系人聯系電話郵政編碼235200通訊地址蕭縣馬井鎮閘橋氣站建設地點蕭縣馬井鎮閘西路南側立項審批部門/批準文號/建設性質新建團擴建技改行業類別及代碼F5096生活用燃料零售(平方米)3834綠化面積(平方米)/總投資(萬元)環保投資(萬元)環保投資占總投資比例評價經費(萬元)/預計投入使用日期工程內容及規模:一、項目由來石油液化氣做為一種高清潔燃料使用,可有效改善居民使用燃燒物對環境的污染,它可替代燃煤為主的傳統生活能源模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高效、方便、清潔、實惠的石油液化氣,近年來得到眾多用戶的青睞。液化石油氣的應用具有不受管道限制、造價低、見效快、供氣靈活的優勢,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遠離天然氣管網的城市周邊地區、中小城鎮、廣大農村對清潔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液化石油氣存在具大的市場空間。蕭縣程龍液化氣站有限責任公司租賃蕭縣石油公司城中經營處坐落于馬井閘西的場地作為液化氣儲備庫,后蕭縣程龍液化氣站有限責任公司轉讓給宿州市永航燃氣有限責任公司馬井氣站。宿州市永航燃氣有限責任公司馬井氣站于2017年10月27日取得了燃氣經營許可證,公司經營類別為瓶裝燃氣。項目租用土地3834平方米,位于蕭縣馬井鎮馬井閘橋,土地類型為建設用地。2018年6月11日,經蕭縣環保局調查核實,該項目未辦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擅自開工建設,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該項目作出了行政處罰。企業目前已停止生產,正積極完善環保手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建設項宿州市永航燃氣有限責任公司馬井氣站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2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院682號令)的有關規定,且項目屬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生態環境部令第1號)中“94城市天然氣供應工程全部”,應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宿州市永航燃氣有限責任公司馬井氣站委托我公司承擔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編制工作。我公司在接受委托后,隨即組織技術人員進行了資料收集、分析和現場踏勘,并對項目作了認真的工程分析,依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的要求編制完成了環境影響報告表。二、項目概況1、項目名稱、地點、建設單位及建設性質(1)項目名稱:宿州市永航燃氣有限責任公司馬井氣站項目;(2)建設單位:宿州市永航燃氣有限責任公司馬井氣站;(3)項目性質:新建;(4)建設地點:蕭縣馬井鎮閘西路南側,項目地理位置圖見附圖1;(5)項目周邊情況:本項目坐西朝東,項目北側為村村通公路、東側為馬井閘,西側為服裝廠,南側為空地,項目周邊狀況圖見附圖2。2、項目建設內容項目建設總占地面積3834m2,其中建筑占地230m2。項目主要建設80m3鋼制液化氣儲罐1只、50m3鋼制液化氣儲罐2只、20m3鋼制液化氣殘液罐1只、灌裝間、辦公用房及其他配套設施,項目建成后,年加氣量約160t,日平均灌瓶數約為30瓶,項目工程概況見下表。表1擬建工程主要建設內容一覽表類別規模備注主體工程儲罐區占地面積85m2,配置50m3鋼制儲罐2只,20m3鋼制殘液罐1只,80m3鋼制儲罐1只成灌裝間、壓縮機房占地面積40m2,設有灌裝裝置、液化石油氣壓縮機和泵成儲運工程瓶庫占地面積30m2,用于存放鋼瓶成輔助工程辦公用房Fm,主要用于員工辦公成消防泵房成消防水池mm3,供消防用水公用工程給水項目用水主要為員工生活用水、地面灑水、儲罐噴淋降溫用水和鋼瓶清洗用水,由當地自來水管網供給,年用新鮮水量為2388.5m3成排水雨污分流制,生活廢水經化糞池處理后,用作農田灌溉成供電由當地供電網接入,可以滿足建設項目供電需求成環保廢水生活廢水經化糞池處理后,用作農田灌溉成3工程廢氣非甲烷總烴:規范操作,油氣回抽裝置,加強綠化新建廢水生活廢水經化糞池處理后,用作農田灌溉成地下水儲罐區、灌裝間、事故池采用抗滲混凝土(0.2m)+環氧樹脂漆(1.5mm)進行重點防滲成辦公樓、化糞池、消防水池、消防通道等,采取鋼筋混凝土結構(0.15m)進行一般防滲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清理,不合格鋼瓶由原廠家回收,鋼瓶殘液由殘液回收罐集中收集后由供氣單位回收利用成聲選用低噪聲設備,采取減振、吸聲、隔聲等措施成環境風險設置消防水池、事故池、制定風險應急預案等成、主要設備項目主要設備見表2。表2主要設備一覽表序號名稱型號、規格數量1液化氣儲罐50m3鋼制2只80m3鋼制1只2殘液罐20m3鋼制1只3壓力管道50mm×3.5mm若干4壓縮機1臺5液化氣烴泵YQB15-52臺6電子灌裝機(秤)3臺7油氣回收裝置/2臺4、項目主要原輔材料及能源消耗建設項目經營范圍為液化石油氣儲存、銷售,項目主要產品為罐裝液化石油氣,年銷售表3項目主要原輔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覽表名稱數量來源主要原輔材料LPG液化石油氣160t/a/鋼瓶10000個/a外購主要能源水2388.5t/a當地自來水電10kWh/a當地電網液化石油氣是煉油廠在進行原油催化裂解與熱裂解時所得到的副產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催化裂解氣的主要成分如下表所示。表4液化石油氣催化裂解氣的主要成分序號成分含量(%)序號成分含量(%)1氫氣5~66丙烯27丁烷42~4633~58丁烯5~64439含5個碳原子以上的烴類5丙烷16~20///表5液化石油氣理化性質表名稱液化石油氣成分丙丁烷混合物物理性質無色氣體或黃棕色油狀液體,有特殊臭味。閃點-74℃,不溶于水,可產生易燃蒸氣氣團。液態液化石油氣密度為580kg/m3,氣態密度為2.35kg/m3。引燃溫度(℃):426~537,爆炸上限%(V/V):9.5,爆炸下限%(V/V):1.5,燃燒值:45.22~50.23MJ/kg。CAS號68476-85-7危險編號20153化學性質主要成份:氫氣5~6%、甲烷10%、乙烷3~5%、乙烯3%、丙烷16~20%、丙烯6~11%、丁烷42~46%、丁烯5~6%、含5個碳原子以上的烴類5~12%、丙烷加丁烷百分比的綜合超過60%。極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與氟、氯等接觸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燃燒分解產物:CO和CO2,禁忌物:強氧化劑、鹵素。健康危險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有頭痛、興奮或嗜睡、惡心、嘔吐、脈緩等。慢性中毒可出現頭暈、睡眠不佳、易疲勞、情緒不穩以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IDLH:2000ppm嗅閾:5000~18000ppm。氣味不能可靠指示氣體毒性大小。環境危害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土壤和大氣可造成污染。火災類型燃爆危險該品易燃,具麻醉性。5、工作制度及人員配置項目勞動定員3人,項目年工作時間330天,每天24小時,三班制工作。四、公用及輔助工程概況項目用水來自于當地自來水,主要為員工生活用水、站區地面灑水用水、儲罐噴淋降溫用水和鋼瓶清洗用水,年用水量為2388.5m3/a。項目運行期間生產廢水為員工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定期清掏;地面灑水自然蒸發,無外排;儲罐噴淋降溫廢水、鋼瓶清洗廢水經隔油池、沉淀池處理后循環使用、不外排。(1)電源:接自城鎮380V供電線路,站內設有一個低壓配電箱。(2)供電方式:灌裝站內消防水泵及消防應急照明為二級負荷,其余負荷為三級負荷,自控儀表、通信系統采用不間斷電源系統供電。5(3)站場用電:工藝區設備電源由箱變低壓配電柜電纜引至配電柜后,再由配電柜經電纜埋地至用電設備,其他用電設備由配電箱供電。電氣照明:照明電源由照明配電箱提供,電壓等級為:380/220V。燈具:工藝區的燈具選用防爆型燈具,其余選用熒光燈為主。線路敷設:所有線路均采用電纜直埋或電纜穿鋼管暗敷,埋深應在0.7m以下。消防道路環形設置,道路寬4m。消防水流量設計20L/s,火災次數為一次,火災持續時間取3小時,則一次消防水量216m3,消防用水由440m3的消防水池提供,獨立設置消防系統,包括消防水泵和消防水池。環評建議建設單位建設事故水池不小于一次消防用水量的容積,即事故池容積不小于216m3。本項目的自控系統包括:(1)液化石油氣充裝流量計量;(2)可燃氣體泄露在線檢測指示及報警;(3)PLC控制系統;(4)信息系統防雷防浪涌保護系統;系統配置及自控方案:(1)對液化石油氣(LPG)儲罐的壓力、液位進行檢測、顯示與報警。(2)對儀表空氣總管的儀表風壓力進行檢測、顯示與報警。(3)在儲罐、LPG泵的進、出液化石油氣管道上以及氣化器進液管道上分別設置有氣動緊急切斷閥,緊急切斷閥上分別安裝有一只二位三通電磁閥,用來控制氣動緊急切斷閥的開/關。(4)在LPG泵撬設置溫度和壓力檢測儀表。溫度和壓力檢測儀表就地指示,并將信號傳送至控制室集中顯示。(5)在LPG儲罐、LPG泵撬區、卸車以及充裝區內可燃氣體可能泄漏的場所設置可燃氣體探測器,將信號遠傳至控制室可燃氣體報警控制系統,進行指示和報警。五、產業政策分析依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第9號令《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第21號令《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修改〈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有關條款的決定》”,不屬6于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為允許類。對照《安徽省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安徽省發改委2006年06月10日)。本項目不屬于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為允許類,本項目符合國家和地方產業政策要求。六、總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1)平面布置及其合理性分析本項目為液化石油氣罐裝站項目,工藝裝置按照工藝流程的順序布置設備,盡量縮短管線,方便維修,方便液化石油氣罐車及消防車輛的進出。廠區分為生產區和輔助區。生產區包括儲罐區和灌裝區,布置在站區西部及中部,設有液化石油氣儲罐區、灌裝間、壓縮機房等,生產區設置環形消防車道。輔助區位于站區東側,布置有消防水池、消防泵、辦公樓、門衛。生產區與輔助區分區明顯,符合有關設計規范的要求。項目廠區平面布置圖見附圖3。綜上所述,本項目廠區平面布局較合理。(2)周邊概況項目北側為村村通公路、東側為馬井閘,西側為服裝廠,南側為空地。七、選址可行性分析本項目位于蕭縣馬井鎮閘西路南側,占地面積3834m2。項目北側為村村通公路、東側為馬井閘,西側為服裝廠,南側為空地。本項目各污染物均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可達標排放,項目周邊無飲用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生態環境敏感區等環境保護目標,選址處用地性質、位置符合相關規劃要求與環境兼容。根據《蕭縣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 (2016-2030)相關規劃要求,項目符合相關規劃要求,可以優化開發區產業空間布局。項目運營消耗資源主要為電、水,項目用水為生活用水,項目耗電量和消耗水量相對區域資源利用總量較少,滿足項目建設外部條件要求。根據環境質量現狀監測數據,項目區域大氣環境質量可以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3095-2012)二級標準,項目附近水體為利民溝,滿足IV類水質要求。聲環境質量可以滿足區域聲環境質量標準。根據項目環境影響預測,本項目的建設不會惡化區域環境質量功能,滿足區域環境承受能力。總體來說,建設項目廠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符合相關規劃,通過對廠區合理布局,并落實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后,污染物均可達標排放。因此,項目選址合適、可行。7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蕭縣程龍液化氣站有限責任公司租賃蕭縣石油公司城中經營處坐落于馬井閘西的場地作為液化氣儲備庫,后蕭縣程龍液化氣站有限責任公司轉讓給宿州市永航燃氣有限責任公司馬井氣站。宿州市永航燃氣有限責任公司馬井氣站于2017年10月27日取得了燃氣經營許可證,公司經營類別為瓶裝燃氣。項目租用土地3834平方米,位于蕭縣馬井鎮馬井閘橋,土地類型為建設用地。2018年6月11日,經蕭縣環保局調查核實,該項目未辦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擅自開工建設,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該項目作出了行政處罰。企業目前已停止生產,正積極完善環保手續。8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簡況自然環境簡況(地形、地貌、地質、氣候、氣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樣性等)一、地理位置蕭縣位于安徽省淮北平原北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北緯33o56′-34o29′,東徑東部和北部與江蘇省銅山縣、豐縣接壤,西與碭山縣、河南省永城縣毗鄰,南同淮北市濉溪縣交界,東南與宿縣相連。蕭縣緊靠徐州都市經濟圈中心城市徐州市,縣城距京航運河30公里、徐州觀音機場50公里、連云港出海口260公里,素有“徐州的西大門”之稱。東臨京滬鐵路,隴海、徐阜鐵路縱橫穿過,連霍、合徐兩條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310、311兩條國道和三條省道及星羅棋布的縣鄉道路形成的交通網絡與周邊地區緊緊相連,承東啟西,南引北聯,是重要的交通樞紐。縣境東臨津浦鐵路,隴海、徐(州)阜(陽)兩條鐵路,311、310、206三條國道和403、602、702三條省道均貫穿本縣。縣城龍城鎮距徐州市25km,距淮北市29km,各鄉鎮均有公路相通。二、地質地貌蕭縣總面積1871平方公里,大部分為平原,地形平坦。東南部為海拔100—300米的低山矮嶺。東南部的皇藏峪的地貌為島狀殘丘,屬喀斯特地形的石灰巖山地,多溶洞、流泉和山石景觀。全縣地勢由北向南微傾。分為丘陵、平原兩大自然區,大部分為平原,東南部、龍城鎮至相山一帶為海拔100—300米的低山矮嶺。官海山海拔395米,為全縣最高點。黃河故道以南有10多條季節性河流,屬淮河水系。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年均降水量811毫米,年均氣溫14.4℃。本區處于近代廢黃河沖積扇前緣地帶,按地形特征可分為平原和低山丘陵兩類。蕭縣區域地貌平原地勢較為平坦,總體由西北向東南緩傾,坡降1/10000,地形標高一般32-50m,面積1448.3km2,占全縣總面積的77.8%。其中北部邊緣以黃河故道為分水嶺向東5000,河堤內外高差5-9m,故道中心至大堤兩側寬度2-6km。低山丘陵分布于東南隅,由三列北東-南西走向的山丘組成,東西兩列各長32km,中高峰為官山,海拔395m;面積436.7km2。9三、氣候氣象蕭縣地處北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冬寒干燥,夏熱多雨,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光照充足。本地區地處南北過渡帶,屬溫曖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冬季干燥少雨;夏季炎熱多雨;春秋干旱,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無霜期長。經濟開發區常年主導風向為NE,冬季多東北風和北風;全年平均氣溫16.7℃;極端最高氣溫42.2℃;極端最低氣溫為-23.6℃。蕭縣地處中緯度地帶,在季風影響和控制下,降水量的年際變化較大,各季分配不均,干濕季節明顯,夏季雨水集中,降水量大,秋季次之,春季較小,冬季最小。歷年最大降水量為1320.2mm;歷年最小降水量為562.5mm;歷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2%;歷年最大積雪深度為220mm;年平均無霜期為206天。歷年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00天,最少降水天數為71天。雨季開始與終止時間不一,開始日一般見于6月中、下旬和7月上旬,以6月下蕭縣歷年平均年蒸發量為1500mm。歷年各月平均蒸發量不等,最大的月份為6月,蒸發量為230mm;最小的月份為1月,蒸發量為58mm。歷年平均年蒸發量與降水量分布規律相反,蒸發量由東南向西北遞增。蕭縣歷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2%,7月份平均相對濕度最大,1月份和5月份相對濕度較蕭縣歷年各月平均風速為2.5m/s,3月份和4月份平均風速較大。多年各月出現最多風向頻率是東風和東北風,全年平均風向平率最多的是東風和東北風,最少的是西南偏西、西北偏北和西北偏西。歷年最大風速為20m/s。氣象災害主要有旱、澇、冰雹、霜凍、暴雨、連陰雨和干熱風。旱,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現,按發生時間可分為春旱、初夏旱、伏旱、夾秋旱和秋冬旱。澇,主要出現在4~9月,可分為春澇、初夏澇、夏澇和秋澇。在旱澇災害性天氣中,冬秋季干旱機遇較多,每3年出現一次;夏澇2~3年一遇;伏旱每4年一遇;秋澇3~4年一遇。冰雹主要出現在4~7月,5月份最多,早霜凍平均出現日期為11月2日,晚霜凍平均出現日期為4月6日。暴雨型天氣常在3~10月出現,每次出現,24小時內降水量大于50mm,出現最多的月份為7月和8月。干熱風一般可分為重干熱風和輕干熱風,重干熱風出現時,其日最高氣溫大于或等于35℃,14時相對濕度小于或等于25%,14時風速大于或等于3m/s;輕干熱風出現時,其日最高氣溫大于或等于30℃,14時相對濕度小于或等于30%,14時風速大于或等于3m/s。每當上述天氣出現時,不僅工農業生產和交通運輸受到影響,而且連人民生命財產也會受到威脅。四、水文特征可利用水資源量:地表水0.21-0.65億m3,淺層地下水0.99-1.89億m3,中深層地下水0.17-0.28倒流河屬新汴河水系,蕭濉新河支流。發源于蕭縣龍城鎮龍湖,河道長22.76km,流4.19km2、4.89km2、10.03km2,南外環路以上流域面積合計為50.99km2。五、土壤、植被及生物多樣性蕭縣土壤類型為黃河故道土,成土母質為黃河沉積物,為沙質或沙化的鹽堿土。旱澇氣候變化頻繁,強烈影響土壤中鹽份的水遷移。旱季蒸發旺盛,土壤中的鹽分上升到地表,水分蒸發后,大量鹽分在土壤表層積累;雨季降水豐富,土壤表層的鹽分被雨水淋洗,土壤表層脫鹽。雨季過后,隨著蒸發增加,土壤又開始積鹽的過程。使土壤表層形成較厚的鹽結殼。蒸降比越大,鹽結殼越厚。鹽結殼厚度可達5—10厘米甚至可達到數十厘米,鹽分含量可達800—1000克每千克。地表光裸或僅生長稀疏的鹽生植物,腐殖質層極不明顯,有機質含量低,土壤肥力弱。水文地質及地形方面:土種有砂礓黑土、潮土、石灰(巖)土、棕壤四大類。在四大土類中,按土壤分類學可以分成7個亞類、16個土屬、47個土種。在16個土屬中,黑土、青白土、淤黑土、淤土、砂土、兩合土、堿化潮土等,占蕭全縣面積的80%。蕭縣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大陸季風氣候,適宜暖溫帶各種植物生長,因此樹種資源比較豐富。境內林木屬于暖溫帶落葉林類型,植被的特點為人工栽培型的綠化用栽培植物和農作物。木本植被主要有側柏、栓皮櫟、麻櫟、大果榆、蘭梨、黃荊條、酸棗、枸杞等;草本植被主要有紅花、血草、狗尾草、蒲公英、牛毛氈、三棱草、刺刺芽、松秧草、車前子、菟絲子、野半夏、香附草、弟草、索之草、谷草、為子草、剪子股、節之草、五年草、灰灰菜等;喬木植被主要有楊樹、柳樹、槐樹、椿樹、楝樹、榆樹、泡桐等;灌木植被有花椒、胡桑、臘條、杞柳、紫穗槐等;水生植被有藕、菱、蘆葦、蒲草、水葫蘆等。農作物主要有小麥、大麥、玉米、甘薯、芝麻、油菜、花生、大豆、棉花等。耕地面積10萬公頃,農作物主要有小麥、棉花、大豆、玉米、山芋及花生、芝麻等。全縣水果掛果面積50萬畝,主要有葡萄、蘋果、梨、黃白桃、巴斗杏、柿子、櫻桃、山楂等。孫圩子胡蘿卜、閆集黑皮冬瓜、馬井韭青韭黃、圣泉蕭國圣桃、黃河故道水晶梨、龍城石榴、新莊黃牛、黃口三元雜交豬、丁里華英鴨等名優農產品種養基地聞名全國。國家商品糧和優質棉花基地。狀況建設項目所在地區域環境質量現狀及主要環境問題(環境空氣、地面水、地下水、聲環境、生態環境等):本項目位于蕭縣馬井鎮閘西路南側,根據蕭縣2017年度環境質量狀況報告(見附件),項目所在地環境質量狀況如下:一、大氣環境質量2017年,蕭縣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199天,優良天數比例為53%。PM10均值為95,PM2.5均值為46,空氣質量總體較好。二、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評價蕭縣集中飲用水源地水質符合地下水III類水質要求,達標率為100%。三、聲環境質量現狀評價聲環境質量控制總體較好。四、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評價項目附近水體為利民河,滿足IV類水質要求。護目標根據現場勘查,本項目評價范圍內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文物古跡等需要特別保護的環境敏感對象。根據項目的排污特征及項目區環境現狀,確定本項目具體環境保護目標見附圖4。表6環境保護目標一覽表環境要素保護目標方位距離規模保護要求環境空氣東側200m50戶/175人《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西側650m300戶/1050人薛莊東北側550m70戶/245人劉洼東南側700m50戶/175人史莊村東南側800m80戶/280人縱小樓南側1200m100戶/350人蔣莊南側40戶/140人聲環境《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類標準水環境利民溝東側/《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Ⅳ類標準宿州市永航燃氣有限責任公司馬井氣站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用標準環境質量標準一、環境空氣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非甲烷總烴參照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詳解》(國家環境保護局科技標準司,2.0mg/m3),相關環境質量標準詳見下表。表7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污染物名稱標準限值,ug/Nm3執行標準年均值小時平均PM1070/《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PM2.53575/SO260500NO240200TSP200300/非甲烷總烴2.0mg/m3《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詳解》(國家環境保護局科技標準司)二、地表水項目臨近水域為利民溝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Ⅳ類標表8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單位:mg/L,pH無量綱)序號項目標準值1pH6~92COD≤303BOD5≤64氨氮5石油類≤0.5三、環境噪聲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及4a類標準;表9聲環境質量標準(單位:dB(A))類別晝間夜間2類60504a類7055污染物排放標準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無組織排放限值;表10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mg/m3)最高允許排放速(kg/h)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排氣筒(m二級監控點濃度(mg/m3)非甲烷總烴周界外濃度最高點4.0執行《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旱作標準。序號項目標準限值標準來源1pH值(無量綱)5.5~8.5《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中“旱作”標準2COD≤200mg/L34BOD55水溫≤35℃運營期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和4類標準;表12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限值類別單位晝間夜間2類dB(A)60504類70554、固體廢棄物一般固體廢棄物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及其修改單中相關標準;危險廢物執行《危險廢物儲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及其修改單中相關標準。總量控制指標根據“十三五”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廢氣總量控制因子為SO2、NO2、煙(粉)塵、VOCs。本項目涉及的廢氣總量控制因子為非甲烷總烴,根據以上規定,核算本項目污染總量控制指標,具體如下:項目運營期排放的廢氣污染物主要為非甲烷總烴,排放量為0.012t/a。宿州市永航燃氣有限責任公司馬井氣站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項目工程分析工藝流程簡述(圖示):1、加氣過程工藝流程及說明圖1卸車及灌裝流程及產污節點示意圖(G-廢氣、W-廢水、N-噪聲、S-固廢)圖2殘液回收流程及產污節點示意圖(G-廢氣、W-廢水、N-噪聲、S-固廢)工藝簡介:液化石油氣充裝站工藝流程的設計,影響到建站投資及運行成本、站的運行效率、長期運行中對各種因素變化的適應性及運行的安全可靠性。液化石油氣充裝站的工藝設計應根據氣源條件、環境狀況、充裝量、用戶的特點,經綜合分析和技術、經濟對比后確定。根據現行國家標準《液化石油(供應工程設計規范》(GB51142-2015)的規定,本工程LPG灌裝站工藝流程如下:(1)卸車:裝運液化石油氣的槽車進站后,在卸車柱處將氣相、液相快接頭分別與槽車的氣相和液相接頭連接卡死,然后啟動壓縮機,抽吸儲罐氣體給槽車加壓,使槽車內液化石油氣因壓差作用,經液相管道卸至儲罐。(2)裝瓶:利用LPG泵從儲罐內抽吸液化石油氣,經過液相管道把液化石油氣壓入鋼瓶內。(3)殘液倒空:采用壓縮機回收殘液工藝。用壓縮機抽吸殘液罐內氣體加壓進入鋼瓶,加壓后的鋼瓶倒置,關閉氣相閥門后再將液相閥門打開,使鋼瓶內的殘液因壓力差經殘液管流入殘液罐。產污節點:根據項目工藝流程分析,項目運營期污染物產生情況見下表。表13項目運營期污染物產生情況一覽表類別來源污染因子廢氣儲罐工作損失(大小呼吸)非甲烷總烴卸氣、灌裝過程管道閥門跑、冒、滴、漏非甲烷總烴廢水生活污水聲壓縮機、泵等效聲級固體廢物辦公區生活垃圾鋼瓶殘液烴/水混合物污染分析:(1)廢氣本項目營運期大氣污染物主要為儲氣和卸氣、灌裝過程中產生的非甲烷總烴。1儲罐區無組織排放源強計算儲罐在日常裝卸過程中會有“大小呼吸作用”,造成液化石油氣以氣態形式逸出進入大氣。該項目設置1個80立方米儲罐、2個50立方米儲罐、1個20立方米儲罐。儲罐參數見下表。表14液化石油氣儲罐參數表儲罐大小80m350m320m3設計壓力(50℃丙烷飽和蒸氣壓1.77MPa最高工作壓力1.7MPa設計溫度筒體設計厚度mm容器內徑3000mm2470mm2200mm充裝系數0.9a:小呼吸損失量計算小呼吸損耗可按下式計算:LB=0.191×M(P/(100910-P))0.68×D1.73×H0.51×△T0.45×FP×C×KC式中:LB—儲罐的呼吸排放量(Kg/a);M—儲罐內蒸氣的分子量,48.2;P—在大量液體狀態下,真實的蒸氣壓力(Pa),6000Pa;H—平均蒸氣空間高度(m),0.5;△T—一天之內的平均溫度差(℃),10;FP—涂層因子(無量綱),根據油漆狀況取值在1~1.5之間,1.25;C—用于小直徑罐的調節因子(無量綱);直徑在0~9m之間的罐體,mCKC—產品因子(石油原油KC取0.65,其他的液體取1.0),取1。經計算得,項目四個儲罐的小呼吸排放量共為10.8kg/a。b:大呼吸損失量計算LW=4.188×10-7×M×P×KN×KC式中:LW-工作損失(kg/m3投入量);M-項目液化石油氣成份是丙烷(C3H8)和丁烷(C4H10),屬于混合型烴類混合物,其平均分子量M=48.2;P-項目安全閥定壓6000P操作。取P=6000Pa;KN-周轉因子(無量納),取值按年周轉次數(K)確定;(K≤36,KN=1;36≤K≤220,KN=11.467×K-0.7026;K≥220,KN=0.26);項目槽車約10天對儲罐進行一次加氣,K值為33;KN=1;KC:產品因子取1;因此,本項目儲罐區無組織排放量為LB+LW=190kg/a。②卸氣、灌裝過程中液化石油氣泄漏量計算根據類比調查,項目卸氣、灌裝過程石油氣揮發量約占總量的0.01%,項目年銷售液化石油氣160噸,則最大揮發量為16kg/a。據①②分析,項目工作損失總排放量約60kg/a,項目擬建設油氣回抽裝置,在灌裝過程中多余和泄露的油氣由油氣回抽裝置抽至殘液灌,油氣回抽裝置對非甲烷總烴的回收效率約80%,則無組織排放非甲烷總烴為0.012t/a。由以上計算可知,項目污染物排放量小,儲罐區及灌裝間距離廠界四周距離在20米以上,項目廠界外無組織排放監控點處非甲烷總烴濃度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4.0mg/m3標準值要求。項目運營期廢氣產排情況見下表表15項目廢氣產生情況一覽表序號污染源主要污染物產生量(t/a)處理方式排放量(t/a)1儲罐區無組織廢氣非甲烷總烴0.06油氣回抽裝置0.0122卸氣、灌裝過程中液化石油氣泄漏量項目營運期用水主要為生活用水、地面灑水用水、儲罐噴淋降溫用水、鋼瓶清洗用水。本項目勞動定員3人,員工不在站區食宿,用水量以50L/人·d計,則項目日用水量為0.15m3,年工作330天,年用水量為49.5m3。污染系數按85%計,則項目生活廢水日產生量0.13m3/d,年產生量為42m3/a,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定期清掏,不外排。2、地面灑水用水本項目不涉及工藝廢水,生產廢水主要為地面灑水,灑水按0.2L/m2*次進行估算,平均每周灑水一次,面積約為3600m2,39m3/a。地面灑水自然蒸發,無外排。3、儲罐噴淋降溫用水項目營運期,如果外界氣溫較高,致使液化石油氣貯罐內液化石油氣受熱膨脹,導致液化石油氣貯罐內壓力較高,有爆炸的危險,因此建設單位要對液化石油氣貯罐用冷水噴淋冷卻,以確保液化石油氣貯罐內溫度低于35℃。噴淋過程中會產生廢水,廢水中主要含少量的石油類污染物。該類廢水隨季節的變化其產生量有較大的變化,一般在夏天高溫季節,約90天/年,夏季噴淋用水量約20m3/d,而在冬天低溫季節其噴淋廢水產生量較小,有時不需噴淋。則項目噴淋用水量約為1800m3/a,以蒸發量10%計,則噴淋用水排放量為201620m3/a,該噴淋廢水經隔油池、沉淀池處理后循環利用,不外排。4、鋼瓶清洗用水洗瓶主要是洗氣瓶外壁,項目鋼瓶周轉量為10000個,這些鋼瓶以一年洗一次計算,每瓶每次的洗瓶用水量取50L,則項目所用水量為500m3/a,損耗量按10%及,則廢水產生量為450m3/a,該廢水經隔油池、沉淀池處理后循環利用,不外排。項目用水情況見表16,各污染物產生情況見表17。表16項目用水情況一覽表序號用排水環節用水指標人數/面積/數量用水量(t/d)廢水產生系數(t/d)廢水產生量(t/d)1生活用水50L/人3人0.852場地灑水0.2L/m2*次3600m2/03儲罐噴淋降溫用水20m3/d90天5.5/04鋼瓶清洗用水50L/個/0合計///表17項目生活污水產生情況一覽表項目CODBOD5氨氮生活廢水(42m3/a)產生濃度(mg/L)30020020025產生量(t/a)0.0130.00840.00840.0011化糞池處理后濃度(mg/L)20025化糞池處理后量(t/a)0.00840.00420.00420.0011項目水平衡見圖3。圖3項目用水平衡圖單位:m3/d21營運期主要噪聲源為設備運轉產生的噪聲,高噪聲設備有壓縮機和烴泵、水泵等,噪聲源強約為75~85dB(A)。體廢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規定,判斷建設項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是否屬于固體廢物,判定依據(其中的“試行”表示《固體廢物鑒別導則(試行)》)及結果見表18。表18建設項目固廢產生情況匯總表序號副產物名稱產生工序形態主要成分預測產生量(噸/年)種類判斷廢物副產品判定依據1不合格鋼瓶檢驗鋼瓶20個√試行中二(一)(2)2殘液檢驗液/固態上烴類15.8√試行中二(一)(2)3生活垃圾辦公生活廢紙等0.66√試行中二(一)(4)注:上表中“二(一)(2)”表示: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質、報廢產品;“二(一)(4)”表示;辦公產生的廢棄物質;“二(一)(6)”表示:其它污染控制設施產生的垃圾、殘余渣、污泥。營運期產生的主要固體廢物主要來自工作人員的生活垃圾、鋼瓶檢驗產生的不合格鋼瓶、回收鋼瓶過程中產生的少量殘液。(1)生活垃圾:項目定員3人,每人每天產生生活垃圾為0.5kg計,則每天產生生活垃圾1.5kg,年產生垃圾量為0.50t,由當地環衛部門收集統一處理,不對外排放。(2)不合格鋼瓶:本項目在液化氣瓶灌進行抽殘、充裝前需對鋼瓶進行初步檢查,不合格的鋼瓶送回鋼瓶生產廠家。項目年銷售鋼瓶約10000罐,不合格鋼瓶以充裝鋼瓶數的0.2%計,則產生不合格鋼瓶數量為20個/a。(3)殘液:石油液化氣罐在用戶使用完畢后,會有部分不能氣化的液體,主要以C5和C5以上的組分及部分瀝青渣和水,這部分液體就是液化氣殘液。C5和C5以上的組分沸點較高,在常溫下,不易氣化,易留在鋼瓶里。鋼瓶中的殘液通過倒殘裝置,將殘液轉移至殘液罐暫存,定期將殘液罐中的液化石油氣殘液,通過卸車作業的反過程,轉移至汽車槽罐內。類比相關資料,一只15kg的鋼瓶檢測時殘液量通常在0.3kg左右,檢驗周期為3年,估算項目年倒殘量為3t,屬于危險廢物22(HW08-900-249-08),站區內設置一座20m3的殘液回收罐,集中收集后由供氣單位回收利用。表19建設項目固廢分析結果匯總表名稱屬性產生工序形態危險特性鑒別方法廢物類別廢物代碼產生量(噸/年)處置方式1不合格鋼瓶一般固廢檢驗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1鑒別--20個鋼瓶生產廠家2生活垃圾生活--990.50環衛清運3殘液危險廢物檢驗液/TIHW08900-249-083供氣廠家回收23項目主要污染物產生及預計排放情況類型排放源(編號)污染物名稱處理前產生濃度及產生量(單位)排放濃度及排放量(單位)大氣污染物儲罐區無組織廢氣非甲烷總烴0.06t/a0.012t/a(無組織)卸氣、灌裝過程中液化石油氣泄漏量水污染物生活污水(42m3/a)COD300mg/L,0.013t/a0BOD5200mg/L,0.0084t/a0200mg/L,0.0084t/a0氨氮25mg/L,0.0011t/a0固體廢棄物生活垃圾0.50t/a分類收集,分類處理,不外排檢驗不合格鋼瓶20只/a鋼瓶廠家回收鋼瓶殘液3t/a供氣廠家回收噪聲本項目主要噪聲源為設備運轉產生的噪聲,高噪聲設備有壓縮機和烴泵、水泵等,噪聲源強約為75~85dB(A)。其他/主要生態影響:項目位于蕭縣馬井鎮閘西路南側,區域內無珍稀動植物和需要特殊保護的其他物種,本項目建設對生態環境基本無影響。24分析期環境影響分析一、大氣環境影響分析與防治措施由工程分析,項目工作損失總排放量約60kg/a,項目擬建設油氣回抽裝置,在灌裝過程中多余和泄露的油氣由2臺油氣回抽裝置抽至殘液灌,油氣回抽裝置對非甲烷總烴的回收效率約80%,則無組織排放非甲烷總烴為0.012t/a。項目無組織排放量較小,廠界處非甲烷總烴濃度可以滿足《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相關要求,對周圍環境空氣質量影響小。表20大氣污染物源強一覽表污染源污染物質量標準(mg/m3)廢氣量(Nm3/h)排放速率(kg/h)排放參數儲罐區無組織排放非甲烷總烴4.0/0.0053.2m預測模式采用《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08)附錄A推薦的SCREEN3估算模式進行環境影響預測。2、大氣環境影響預測分析項目運營期排放的非甲烷總烴污染物下風向濃度分布情況見下表。表21無組織非甲烷總烴排放估算模式計算結果表距源中心下風向距離(m)非甲烷總烴下風向預測濃度C(mg/m3)濃度占標率P(%)0.01017640.02163.60.020783.462000.013323.463000.0079042.224000.0051835000.003670.866000.0027510.617000.0021430.468000.0017450.369000.0014540.290.0012340.240.0010690.210.00093720.0008303250.00074180.00066790.00060540.0005520.10.00050590.090.00046590.0820000.00043090.0821000.00040160.0722000.00037560.0723000.00035230.0624000.00033130.0625000.00031240.06根據預測,非甲烷總烴無組織排放最大落地濃度為0.0216mg/m3,占標率為3.6%,對應的距離為64m,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的二級標準要求(2.0mg/m3)。因此,項目非甲烷總烴排放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大氣環境防護距離采用《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T2.2-2008)中推薦模式中的大氣環境防護距離模式計算各無組織源的大氣環境防護距離。本項目各無組織排放參數見表22。表22大氣環境防護距離計算結果一覽表序號污染源位置污染物產生速率(kg/h)面源有效高度(m)長度環境標準值(mg/m3)大氣防護距離1儲罐區非甲烷總烴0.00無超標點根據項目無組織源強的大氣環境防護距離結果可知,本項目污染物(距面源中心)在場界以外無超標點,無組織排放大氣環境防護區域在場界區域之內,故本項目不需設立大氣環境防護距離。衛生防護距離本環評根據《制定地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技術方法》(GB/T3840-91)中的衛生防護距離計算本項目的衛生防護距離。計算公式、計算參數及結果如下:式中:Cm—標準濃度限值,mg/m3;L—工業企業所需衛生防護距離,m;r—有害氣體無組織排放源所在生產單元的等效半徑,m。根據該生產單元占地26SmrS;A、B、C、D—衛生防護距離計算系數,無因次,根據工業企業所在地區近五年平均風速及工業企業大氣污染源構成類別;Qc—工業企業有害氣體無組織排放量可以達到的控制水平,kg·h-1。表23無組織排放衛生防護距離計算參數及結果污染源位置污染物名稱污染物排放速率(kg/h)年排放面源面積面源高計算值衛生防護廠區非甲烷總烴0.001579203.22.01450根據衛生防護距離計算公式,廢氣的衛生防護距離計算結果分別為2.014m。本項目生產車間需設置50m衛生防護距離。項目生產車間50m范圍無居民、學校等環境敏感點,項目選址符合衛生防護距離的要求。同時,評價要求項目50m衛生防護距離范圍內不允許新建居民、學校等環境敏感點。二、地表水環境影響分析與防治措施氨氮:25mg/L;BOD5:200mg/L,通過化糞池處理后用于周邊農田及林地灌溉用水,項目營運期生活污水不直接排放地表水體,對地表水環境影響輕微。三、聲環境影響分析與防治措施項目噪聲主要來源于壓縮機、各種泵類、運輸車量及備用發電機等運行時產生的噪聲,噪聲源強75~85dB(A)。項目建設專用壓縮機操作間、泵房,對產噪聲設備安裝減振基礎,對操作間進行吸聲處理。壓縮機風管安裝消聲器,采取措施后噪聲降至60分貝以下,項目廠界噪聲可以實現達標排放,項目運行期噪聲對周圍環境影響輕微。四、地下水影響分析項目運營期儲罐發生泄漏和火災時,有可能對地下水造成污染。需采取防腐、防滲措施,避免項目的建設對局部地段地下水環境產生不利影響。(1)防腐部分液化氣充裝站內管線和儲罐外壁均做防腐。①表面處理去除焊渣、磨平焊縫和尖銳邊緣,并確保被涂表面清潔、干燥、無油無脂、鋅鹽等污物。27②管線防腐a站內埋地管線站內埋地的管線外防腐材料將選用聚乙烯膠粘帶,防腐層厚度≥1.4mm。b站內地面管線站內地面管線將采用的防腐結構為環氧富鋅+環氧云鐵+氯化橡膠面漆,地面管架、支撐等金屬構件采用與管線相同的防腐層結構,并與管線間采用必要的絕緣措施。(2)防滲部分LPG一且泄漏在大氣中會很快揮發,為了避免小部分沒來得及揮發的液態LPG滲透到地下造成地下水等受污染,本項目將全廠按各功能單元所處的位置劃分為重點防滲區、一般防滲區以及非防滲區三類地下水污染防治區域。重點防滲區:液化石油氣儲罐區、液化石油氣灌裝間、事故池,采用抗滲混凝土(0.2m)+環氧樹脂漆(1.5mm)進行重點防滲,滲透系數小于1.0×10-10cm/s。一般防滲區:輔助用房、辦公樓、化糞池、消防水池、消防通道等,采取鋼筋混凝土結構(0.15m)進行一般防滲,滲透系數小于1.0×10-7cm/s。非防滲區:除重點防滲區和一般防滲區以外的區域及綠化用地。1)重點防滲區①臥式地上儲罐采用單層結構,主要材質為Q345熱軋鋼板。儲罐區采用抗滲混凝土 (0.2m)+環氧樹脂漆(1.5mm)進行重點防滲,檢測儀表設置就地顯示的液位計、壓力表,并設置氣體檢測報警裝置。②液化石油氣灌裝間、事故池采用抗滲混凝土(0.2m)+環氧樹脂漆(1.5mm)進行重點防滲。2)一般防滲區輔助用房、辦公樓、化糞池、消防水池、消防通道等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0.15m)進行一般防滲區,滲透系數小于1.0×10-7cm/s。綜上所述,在采取上述防滲、防腐處理措施后,項目對地下水和土壤基本不會造成明顯影響。(3)防止跑、冒、滴、漏和收集措施①運營期液化石油氣發生跑、冒、滴、漏后,應及時停止作業,劃定警戒范圍,并向當地消防(有關)部門匯報。28②劃定警戒范圍后,站長立即組織人員進行現場警戒,疏散閑雜人員,嚴禁啟動中的汽車等明火源接近,準備好消防器材。③計量確定跑、冒油損尖,做好記錄臺賬。④檢查確認無其它危險后消除警戒,恢復作業。⑤分析跑、冒原因,及時檢查,處置。⑥建設單位應加強項目儲罐以及各管道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檢修,同時,加強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以及環保意識。綜上所述,在采取該措施后,隔斷了本項目建筑與地下水的聯系途徑,本項目在落實地下水綜合保護措施后,對地下水環境影響較小。五、固體廢物環境影響分析與防治措施營運期產生的主要固體廢物主要來自工作人員的生活垃圾、鋼瓶檢驗產生的不合格鋼瓶、回收鋼瓶過程中產生的少量殘液。生活垃圾交由環衛部門清運;鋼瓶檢驗產生的不合格鋼瓶由鋼瓶生產廠家回收;回收鋼瓶過程中產生的少量殘液。項目固體廢物合理處置,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六、環境風險評價6.1風險識別根據《液化石油氣供應工程設計規范》(GB51142-2015)中的標準對本項目灌裝站的等級劃分,本項目灌裝站屬于五級液化石油氣供應站。表24液化石油氣供應站等級劃分合建站等級儲罐容積(m3)總容積(m3)單罐容積(m3)一級5000<V≤10000——二級2500<V≤5000三級1000<V≤2500V,≤400V00V,≤200五級220<V≤500六級50<V≤220V,≤50七級V≤50V,≤20八級——29根據《液化石油氣供應工程設計規范》(GB51142-2015)的規定,灌裝站選址與規范符合要求詳見下表。表25液化石油氣供應站等級劃分序號規范要求本項目備注1灌裝站的站址選址,應符合城鄉規劃、環境保護和防火安全的要求,并應選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本項目選址符合蕭縣馬井鎮規劃、環境保護和防火安全的要求。選址位于301省道旁,交通便利符合2應遠離居民區、學校、幼兒園、醫院、養老院和大型商業建筑及重要公共建筑物、并應設置在城鎮的邊緣或相對獨立的安全地帶項目位于馬井鎮,周邊無各種敏感建筑物及重要公共建筑物符合3五級及以上的液化石油氣氣化站和混氣站、六級及以上的液化石油儲氣站、儲配站和灌裝站,不得建在城市中心城區本項目屬于五級供應站,且不屬于城市中心區域符合4壓力式儲罐與站外建(構)筑物的安全間距,不應小于《液化石油氣供應工程設計規范》(GB51142-2015)中的規定符合表26LPG儲罐與站外建筑、堆場的防火距離(m)項目標準間距實際間距符合性居住區、學校、影劇院、體育館等重要公共建筑70/符合工業企業(最外側建筑物外墻)35符合明火、散發火花地點和室外變、配電站55/符合其他民用建筑50符合乙類生產廠房、甲乙類物品倉庫、易燃材料堆場50//丙類液體儲罐、可燃氣體儲罐、丙類生產廠房、丙丁類物品倉庫40//助燃其他儲罐、可燃材料堆場35//其他建筑耐火等級一級、二級22//三級27//35//鐵路(中心線)國家線70//企業專用線30//公路、道路25//其他20符合架空電力線(中心線)(南側架空中心線,桿高6m)1.5倍桿(塔)高符合架空通信線(中心線)30//其他1.5倍桿(塔)高//注:1.以上檢查表根據《液化石油氣供應工程設計規范》(GB51142-2015)表5.2.8編制。2、當地下儲罐單罐容積小于或等于50m3,且總容積小于或等于400m3時,其防火間距可按本表減少50%執行,括號內數據為標準距離減半數據。303.表中“/”表示該類設施不涉及。4.實際距離引用項目安評內容。表27其他設備設施與站外建筑的防火距離(m)序號項目標準條款標準間距實際間距符合性1卸氣口——西側服裝廠(丙類)《建筑設計防火規45符合卸氣口——西北側居民區25符合2壓縮機房——西側服裝廠(丙類)41符合壓縮機房——西北側居民區25符合3灌裝間——西側服裝廠(丙類)《建筑設計防火規2041符合灌裝間——西北側居民區2595符合4瓶庫——西側服裝廠(丙類)2068符合瓶庫——西北側居民區25符合項目卸氣口、壓縮機房、灌裝間和瓶庫與周邊建筑的距離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要求。6.1.1理化性質項目使用的液化石油氣具有易燃、易爆、易腐蝕、易麻醉的危險,如管理措施不到位,存在安全隱患。液化石油氣燃點低,屬于一類火災危險物品,其部分理化性質如下:①丙烷(propane,C3H8),分子量40.09,常溫下為無色、無臭氣體,能溶于乙醚、乙醇,微溶于水。其閃點為-104℃,自燃點為450℃,爆炸極限為2.3%~9.5%,最小引燃能量為0.26毫焦。其危險特性為: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星、高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82℃,自燃點為462.2℃,爆炸極限為1.9%~8.5%。其危險特性為:與氧化劑接觸能發生強烈反應,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6.1.2液化石油氣特性及危害性分析①易汽化:液化石油氣極易汽化,氣體又比空氣重,因而一旦泄漏,就會迅速在地面、空間與空氣混合形成大面積的爆炸性氣體,一旦遇到極微小的火花,就可以形成爆炸;②易膨脹:液化石油氣在常溫常壓下為氣體狀態,它是在低溫或高壓的條件下被壓縮液化為液態,儲存在壓力容器中,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所以易膨脹,其受熱膨脹系數極大,約相當于水的10~16倍。儲存在鋼瓶中的液化石油氣,溫度每升高1℃,液態體積就會膨脹增大約0.3~0.4%。由于液化石油氣受熱易膨脹,因而鋼瓶如接觸熱源或超量充裝,就極易發生鋼瓶爆炸事故;31③易沉積:液化石油氣氣態比空氣重,能飄浮在地面或在低洼處沉積,而不易擴散;④易生靜電:液化石油氣是由重碳氫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并含有少量的硫化物等雜質,電阻率很高,所以當液化石油氣從容器中高速噴出時,會與容器管口、噴嘴、破裂處與空氣發生強烈摩擦,產生數千伏以上的靜電電壓。據測定,當靜電電壓大于350V時,其放電火花就可引起液化石油氣燃燒和爆炸;⑤可嗅性:液化氣無特殊氣味,為了易于察覺泄漏,在液化石油氣中加乙硫醇等添加劑加臭;⑥易燃燒、易爆炸性危害:液化石油氣的爆炸下限低,當液化石油氣在空氣中的濃度達到1.5%時,就能形成爆炸性氣體;液化石油氣的點火能量小(小于0.4mJ),只要有極微小的火星就可引燃引爆;⑦腐蝕危害:液化石油氣對容器有腐蝕性。由于液化石油氣中含有一定數量的硫化物,硫化物能同容器內壁表面的鐵原子發生化學作用,生成硫化亞鐵,附著于容器內表面,因此對容器有腐蝕作用。其腐蝕作用可以不斷地使容器器壁變薄,降低容器的耐壓強度,導致容器形成貫穿性缺陷而引起爆炸;同時生成的硫化亞鐵粉末,會沉積在容器底部。這種粉末如隨殘液倒出,或使空氣大量進入排空液體容器內,能與空氣中的氧發生氧化反應,放熱而發生自燃。⑧麻醉作用危害:丙烷屬微毒類,為單純麻醉劑;在空氣中含氧量19%是人們工作的最低要求,16.7%是安全工作的最低要求,含氧量只有7%時則呼吸緊迫面色發青。當空氣中烷烴含量增加到10%以上時,則氧的含量相對減少,就使人感到氧氣不足,此時中毒現象是虛弱眩暈,進而可能失去知覺,直到死亡。經風險識別,結合儲存情況和物質危險性,本項目的風險評價因子和風險類型綜合列如下。表28風險評價因子與風險類型風險評價因子風險類型非甲烷總烴泄漏液化氣火災、爆炸、泄漏6.2事故源相分析6.2.1重大危險源辨識項目建設80m3鋼制液化氣儲罐1只、50m3鋼制液化氣儲罐2只、20m3鋼制液化氣殘液罐321只。項目年售氣量160t,由銷售公司負責,每10天送氣一次,儲罐區儲氣量約為5t,殘液罐儲存量3t,則站區內液化石油氣總儲存量8t。《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所列與項目有關化學品的名稱及臨界量見下表。表29原料單元存儲量和臨界量單元危險物質名稱危險品類型最大儲存量(t)充裝區和儲罐區液化石油氣易燃氣體820根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單元危險化學品總量未超過相應的臨界量,不構成重大危險源。6.2.2評價等級確定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T169-2004),將環境風險評價工作級別劃分情況列于下表。表30環境風險評價工作級別劇毒危險性物質一般毒性危險物質可燃、易燃危險物質爆炸危險性物質重大危險源二非重大危險源二二二二環境敏感地區本項目不構成重大危險源,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T169-2004),確定本項目風險評價等級定為二級。6.3事故影響簡要分析評價參考《液化氣供應站環境風險評價的研究》(廣州化工2014年5月第42卷第9期),類比某50m3石油液化氣儲罐泄漏影響預測結果,裂口面積0.000314m2,容器壓力1.6MPa,裂口高度2m,裂口之上液面高度0.5m,氣象穩定度D類和F類,風速3.7m/s情況下,30分鐘最大落地濃度為23.06mg/m3,出現距離下風向3940m處。靜風條件下30分鐘最大落地濃度為46.8mg/m3,出現距離下風向724m處。在D類穩定度下15分鐘后,液化氣的擴散已經在安全允許范圍內,在F穩定度下,擴散20分鐘后,液化氣擴散基本完成,當泄漏事故發生后,10分鐘內已經符合人體安全活動的環境。當大量液化氣石油氣泄漏后,如沒有立即被點燃,泄漏的液化石油氣將急劇并迅速布于周圍空間,形成低溫濃度霧狀蒸氣云,與空氣混合達到爆炸濃度時,遇到明火即可發生爆炸,爆炸危害情況見下表。表31蒸氣云爆炸危害情況表(TNT法計算)33儲罐泄露時間(min)死亡半徑(m)重傷半徑(m)輕傷半徑(m)財產損失半徑(m)550904723636827728120307990303491根據項目周邊敏感點分布情況,項目發生泄漏時5分鐘內未控制住險情且發生火災爆炸,站區內爆炸點18米范圍內的在場人員造成死亡,50米范圍內在場人員造成重傷,90米范圍內人員造成輕傷,47米范圍內的財產造成損失;項目用地邊界外距離儲罐區90米范圍內現狀為馬井鎮居民,將對站區馬井鎮90m范圍內居民造成輕微傷害。項目發生泄漏時10分鐘內未控制住險情且發生火災爆炸,死亡和重傷區域及財產損失區域控制在站區范圍內,輕傷區域擴大至113米,受影響的擴大至馬井鎮40戶居民。項目發生泄漏時15分鐘內未控制住險情且發生火災爆炸,死亡和重傷區域控制在站區范圍內,輕傷區域擴大至129米,受影響的是馬井鎮40戶居民,財產損失區域擴大至81米的站外區域。項目發生泄漏時20分鐘內未控制住險情且發生火災爆炸,死亡區域控制在站區范圍內,重傷、輕傷及財產損失區域均擴大至站外,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事故發生后,20分鐘內必需控制住險情,避免火災爆炸情況發生。6.4防范、減緩和應急措施由于環境風險具有突發性和破壞性(有時體現為災難性)的特點,所以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加強控制和管理,杜絕、減輕和避免環境風險。6.4.1工程前期及設計階段的事故防范措施總結工程前期采取事故防范措施如下:(1)站區選址時,避開居民區以及復雜地質段,以減少由于泄漏引起的火災、爆炸事故對居民危害;(2)嚴格按防火規范布置平面,站場內的電氣設備及儀表按防爆等級選用;(3)站內所有設備、管線均進行做防雷、防靜電接地;(4)安裝了火災設備檢測儀表、消防自控設施;(5)選用低噪聲的設備,減少對聲學環境質量影響;(6)在可能發生石油天然氣泄漏或積聚的場所應按照《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SH3093-94)要求設置可燃氣體報警裝置;34(7)設立緊急關斷系統;(8)為減輕儲罐、氣瓶腐蝕,采取環氧粉末涂層防腐結構,外加電流陰極保護;(9)站場內設有安全泄放系統,當系統出現超壓時,通過設在系統中的安全閥或手動放空閥自動或手動放空;(10)站場內利用道路進行功能分區,將生產區和生活區分開,減少了生產區和生活區的干擾,減少危險隱患,同時便于生產管理;項目前期事故防范措施設計相對較為完善,發生事故后的應急措施需要進一步完善,需要增加事故池等構筑物,事故池容積為一次消防用水量216m3以上。6.4.2運行階段的事故防范措施(1)嚴格控制石油天然氣的氣質,定期洗瓶,排除瓶內的積水和污物,以減輕瓶壁腐蝕;(2)設置過流保護及緊急切斷裝置,進一步提高工藝管線及閥門質量,并加強其日常維護保養;(3)在氣站設置多路自動報警及排氣裝置,無論是鋼瓶還是任何設備發生泄漏都能及時發現,及時采取措施;(4)做好用氣設備和鋼瓶的維修檢驗工作;(5)液化石油氣儲配站要劃定禁火區域,禁絕一切火源;①禁拖拉機、電瓶車、摩托車等進入禁火區域,汽車、槽車進入時,必須在排氣管上裝有防火罩;②進入站(庫)內工作人員必須穿防靜電鞋和防靜電服,嚴禁攜帶打火機、火柴,不準使用能產生火花的工具;③站、庫內電氣設備要防爆、貯罐區要安裝避雷設施,貯罐要安裝導除靜電設施;④嚴禁隨意在站、庫內及周圍進行動火焊割作業等。(6)配置消防器材、加強防爆電氣設備的日常巡視和檢查工作;(7)裝有石油液化氣的氣瓶,嚴禁運輸距離超過50公里;瓶內氣體相互接觸可引起燃燒、爆炸、產生毒物的氣瓶,不得同車(廂)運輸;易燃、易爆、腐蝕性物品或與瓶內氣體起化學反應的物品,不得與氣瓶一起運輸;(8)應保證有減輕事故危害與確保現場人員有足夠的搶救或撤離時間等方面的技術措施。356.4.3管理措施(1)在管理方面要有一系列詳細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有效的安全管理組織,確保各種有關的安全管理規定能在各個環節上得到充分落實,并能有所改進與提高;(2)在投產運行前,應制定出正常、異常或緊急狀態下的操作手冊和維修手冊,并對操作、維修人員進行培訓,持證上崗,避免因嚴重操作失誤而造成的事故;(3)加強對工作人員安全素質方面的教育及訓練,包括安全知識、安全技術、安全心理、職業衛生及排險與消防活動等,而且要時常演練與考核;(4)制定應急操作規程,在規程中應說明發生事故時應采取的操作步驟,規定搶修進度,限制事故的影響;(5)對儲站附近的居民加強教育,減少、避免發生第三方破壞的事故;(6)對重要的儀器設備有完善的檢查項目、維護方法;按計劃進行定期維護;有專門檔案(包括維護記錄檔案),文件齊全;(7)站區內設有醒目的“嚴禁煙火”標志和防火安全制度。(8)對殘液灌及石油氣貯灌制作標志牌;(9)殘液屬于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的HW08廢礦物油與含礦物油廢物,站區內設置一座20m3的殘液回收罐,集中收集后由供氣單位回收利用。因此殘液應以危險廢物管理的要求來管理。6.5事故應急方案6.5.1綜合應急方案和框架(1)綜合應急方案①發生事故后,先是搶救傷員,同時采取防止事故蔓延或擴大的措施。險情嚴重時,必須組織搶險隊和救護隊。②防止第二次災害事故發生,采取措施防止殘留危險物品的燃燒和爆炸;可燃氣體、液體的繼續泄漏;懸吊物墜落和垮塌等。③建立警戒區、警戒線,撤離無關人員,禁止非搶救人員入內,對有毒物品和可燃氣體、液體泄漏的場所,采取防毒措施,切斷電源、火種和斷絕交通。(2)應急方案框架事故應急方案框架,又稱現場應急計劃,是發生事故時應急救援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防止事故發生、發生事故后有效控制事故、最大限度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有積極意義。36本評價提出事故應急方案框架,包括方案制定準備工作、方案主要內容、方案的實施等三部分。具體見下表。表32事故應急方案框架方案制定準備工作組成小組明確小組成員和領導責任確定危險源危險物狀態、數量、特性事故途徑、性質、范圍、危險等級籌備救援網絡救援力量參與方案的主要內容指揮機構指揮人員名單、職責、指揮地點、值班表聯絡事故報警電話號碼、聯絡方法休息日、突發停電、雷電暴風雨特殊情況聯絡方式搶險專職、兼職搶險名單、常規排險措施不同事故時的搶險方案、工具、器材、防護用品搶險隊的值班、培訓,事故時與現場指揮聯絡途徑現場急救不同事故時不同急救方案、職工自救、互救方法傷員轉送中的醫護技術要求現場急救點的標志、醫務人員值班表、聯系途徑危險源分布圖,危險源位置、種類、數量指揮層次示意圖,人員疏散分流圖防護設施分布圖,設施名稱、型號、數量、方位應急救援程序簡圖,報警→指揮→救援力量→崗位負責人→聯系方式各類事故救援路線圖,工程搶險、現場急救、人群疏散、車輛行駛方案的實施措施落實制度落實、專業培訓演練、值班、防護搶險器材、藥品保養檢查硬件落實,各類器材、裝置配套齊全,定期檢查演練各類專業隊伍常規培訓、演練模擬應急救援演習應用實施時不隨意變更、實施中遇未考慮的問題冷靜分析果斷處理,事故后認真總結,完善方案6.5.2具體應急方案根據擬建工程特點,編制事故具體應急方案如下:當儲罐發生較大泄漏時,應采取以下措施:①正確分析判斷突然事故發生的位置,用最快的辦法打開截斷閥,同時組織人力對石油天然氣擴散危險區進行警戒,嚴格控制一切可燃物可能發生的火源,避免發生著火爆炸和蔓延擴大;②立即將事故簡要報告上級主管領導、生產指揮系統,通知當地公安、消防部門加強防范措施;③組織搶修隊伍迅速奔赴現場。在現場領導小組的統一組織指揮下,按照制定的搶修37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分工負責,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搶修;環評建議建設單位應做完善的應急預案,并報備臨澧縣環境保護局。環境管理的目的是保證本工程各項環境保護措施的順利落實,使工程建設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得以減免和控制,保護好評價區環境質量,尤其是生態環境,保持工程地區各項環境功能不下降,保障生態系統的良性發展。7.1污染物排放清單表33污染物排放清單污染物類別排放物名稱排放濃度、排放量環境保護措施及主要運行參數執行標準廢氣儲罐區無組織廢氣非甲烷總烴0.012t/a油氣回抽裝置《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無組織排放標準程中液化石油氣泄漏量廢水生活廢水(42m3/a)COD0經化糞池處理后,定期清運進行農田灌溉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中“旱作”標準BOD5氨氮動植物油廢物生活垃圾0交由環衛部門處理零排放檢驗不合格鋼瓶0鋼瓶生產廠家回收檢驗殘液0殘液罐暫存,定期由供氣單位回收利用聲設備噪聲/設備設置于專用設備房內,并采取隔聲減振措施《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4類功能區要求注:本項目不申請總量7.2環境管理機構建設(1)環境管理機構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項目在施工期和使用期必須設置專門的環境管理人員和機構。(2)環境監測機構及職責建設單位可委托有資質的環境監測站承擔本項目的環境監測工作,主要是根據環境評38價中的監測計劃對施工期和運營期的環境監測計劃進行監測。主要職責為:認真貫徹國家有關環保法規、規范,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完成監測任務;建立監測、分析數據統計檔案和填報環境報告;完成環保科交給的環境監測等工作;加強環境監測儀器設備的維護保養和校驗工作,確保監測工作正常進行。監測人員應持證上崗,對所提供的各種環境監測資料負責,監測人員應熟悉施工過程,不斷提高業務素質,接受上級考核。(3)承包商職責提供建設承包商在以下領域的基本義務:①現場的環境保護管理,施工單位在做好污水、廢氣、噪聲、固體廢物的防治措施的同時,應自行配備專業的環保人員,負責項目在施工期的環境管理,并配備噪聲儀,對項目周邊的環境敏感點進行測試,確保將環境敏感點的聲環境控制在聲環境質量標準之內。②施工人員的住所及職業衛生管理。③社會管理。(4)環境監測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的眼睛,是環境管理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為及時了解污染源情況,環保機構要經常開展污染源和環境質量監測工作,及時發現環境污染問題,并加以控制和解決。1.環境監測機構職責①制定環境監測年度計劃和規定,規定環境監測的各種規章制度;②定期監測運行期偏方的污染物是否符合規定的排放標準,并對主要污染源建立監測檔案,給全廠環保規劃提供依據。③分析污染物排放規律,按有關規定編制各種報告、報表,并負責向有關主管部門呈報,特別是危險廢物的產生、運貯、處置的登記和報表;④參加項目環境質量評價工作和污染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工作;⑤負責監測儀器測試和維修、保養及檢驗工作,確保監控工作順利進行,并建立監測和設備運行檔案。2.環境監測計劃建設項目建成投產后,應積極開展廠區燃氣監測,定期對廢氣、噪聲污染源進行監測。39表34污染源監測內容一覽表項目監測點位監測因子監測頻次備注無組織排放廢氣廠界周圍上風向布設1個參照點,在其廠界下風向10米內布設3個監控點非甲烷總烴委托有資質的環境監測單位監測廠界噪聲廠界外1米處設4個噪聲監測點位等效連續A聲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