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敬老院可行性分析報告_第1頁
建設敬老院可行性分析報告_第2頁
建設敬老院可行性分析報告_第3頁
建設敬老院可行性分析報告_第4頁
建設敬老院可行性分析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最大管理資源中心建設敬老院可行性分析報告第一章

1.1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榆林晚霞福利服務中心

建設單位:

項目負責人:擬建地點:占地100畝。

建設年限:2007—2009年

1.2

編制依據及主要資料

1.2.1榆林市人民政府《關于建設福利服務中心立項的報告》。

1.2.2榆林市敬老院現狀及改造規劃資料。

1.3項目背景及必要性

1.3.1

項目背景2005年末,榆林市總人口為351.6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87‰,出生率為9.41‰,比“九五”末相比,分別下降了和0.54和0.59個千分點。榆林城區總面積為705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近30萬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近30000名,65歲以上孤寡老人5960人,全市共有“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撫養人和瞻養人”的無依無靠五保對象3345名,其中,沒有獨立生活能力,需要入院集中供養的鰥寡孤獨人員約2860人,老年人口較多,榆林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積極支持老年福利事業發展,

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年末全市參加養老保險人員9.61萬人,比上年增長6.5%;參加醫療保險人員16.31萬人,增長6.7%;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2.52萬人,增長1.4%。目前,榆林市有2家敬老院,雖然榆林市敬老服務中心有了相當的發展,但規模較小,不能滿足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高度重視全市社會福利事業建設,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全力加快扶貧開發進程,著力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使全縣敬老院等福利事業建設得到了較快發展,但隨著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設,跨越式發展的今天,城市市區人口的不斷增加及人口老齡化,福利事業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比較滯后,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發展要求,已嚴重影響著社會福利事業各項業務的正常開展,制約著榆林福利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為了更好的改善“五?!睂ο蟮纳顥l件,提高其生活質量,保證其健康快樂生活,榆林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根據榆林市福利事業現狀和長遠發展規劃,計劃在榆林經濟開發區新建1所集收養、收治、康復、防治為一體的多功能、社會化、開放式的福利服務中心,其主要工作職能是收養“無法定撫養人和贍養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的孤寡老人、殘疾人、孤兒等。計劃將其建設成為一所設施齊全、功能顯著、環境優美的示范型社會福利事業窗口單位。使中心成為榆林市社會保障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3.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解決老齡化社會問題的需要。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稱,一個國家的老年人口系數達到10%以上(60歲以上人口)或7%(65歲以上人口)時,標志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年型。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3億多,占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占全國總人口的10%以上。到21世紀中葉將超過4億,占全國總人口的28%,即每4個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又預測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數將從2000年的0.94億(占總人口的7.3%)增加到2050年的3.34億(占總人口的22.6%),我國已成為老齡化速度最快,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有關資料顯示,我國現有2360多萬老年人“獨守空巢”。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來臨,老年人問題已成為一個世界問題,同樣是我國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也是解決老齡化社會問題的需要。敬老服務機構的出現是人口老齡人發展的結果,也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級的產物,從市場學的角度來看,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的實現形式,市場即是生產與消費的紐帶,又是需求與消費的橋梁,作為老齡產業中主要的消費群體——老年人,從需求到消費在很大程度上,必須通過這個橋梁才能完成。老年人數的增加,從而引起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呈現出老年市場需求擴大的趨勢。

(2)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黨中央、國務院發出構建和諧社會的號召,榆林市委、市政府也提出建設“和諧榆林”的要求。如果老齡化問題解決不好,和諧社會的目標就難以實現。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新建榆林經濟開發區福利服務中心,將為榆林市弱勢老人、孤兒等提供了一個“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好場所,不僅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豐富多彩、快樂幸福,也為孤兒等困難弱勢群體提供一個溫暖幸福的大家庭,使其在這個充滿愛和溫暖的大家庭里健康成長。這必然對構建和諧社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3)加快榆林市社會福利事業發展的需要

榆林晚霞福利服務中心項目實施后,將徹底改變原有的敬老院設備陳舊、環境較差等這一現狀,將擴大收養、收治規模,完善服務功能,亮化美化生活環境,切實解決榆林市弱勢群體生活困難,充分發揮社會保障作用,更好地履行“上為黨和政府分憂,下為人民群眾解愁”的服務宗旨。作為榆林市一所規模較大的綜合性社會福利機構,將在自治區社會保障體系中發揮較為重要的作用。敬老院建成后,我們決心積極進取、科學管理、精心經營,力爭把本敬老院變成市、省乃至全國先進典型,為鎮政府爭光。敬老院這項工作由民政部門的領導扶持,并受到社會的鼎立相助,在群眾中有良好的基礎。再就是傳統家庭贍養老人已不適與社會發展的需要,敬老院的落成是社會發展的必要趨勢,它的前景是廣闊、樂觀的。

1.4建設規模及內容

榆林晚霞福利服務中心是一所集收養、收治、康復、防治為一體的多功能、社會化、開放式的綜合性福利事業窗口單位。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服務中心公寓樓、門診部、康復中心、洗衣房、浴室、鍋爐房、醫療辦公設施、污水處理系統及園林綠化等。榆林晚霞福利服務中心主要建設內容一覽表:

1.5

主要設計標準及規范

GBJl6—87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2003年版)

GBJl3-86

室外給水設計規范

(1994年版)

GBJl4—87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

(1994年版)

GBJl40-90

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

(1992年版)

GB50052-95

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

GB50054-95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

GB500116-98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2003年版)

GB3095—1996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l6297-1996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GBl38979—1996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JGJ40—87

療養院建筑設計規范(試行)

GB50176—93

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

1.6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1.6.1占地面積66700平方米(100畝)。

1.6.2床位1200張。

1.6.3其它指標

總建筑面積:

7238㎡

道路面積:

2160㎡

容積率:

0.17

建筑密度:

12%

綠化率:

50%

用水量:

20m3/h

用電量:

300KW

耗熱量:

1327.4KW

主要經濟指標表:

1

總用地面積

M2

66700

合100畝

2

建筑系數

%

12

3

道路及活動場面積

M2

2160

4

總建筑面積

M2

7238

5

綠化面積

M2

10801

6

綠地率

%

50

7

容積率

%

0.17

第二章

總平面布置

2.1

選址

環境靜謐、距公用供(排)水、電等基礎設施較近的位置,且周邊征地方便,利于擴大規模。選址所在地土質良好,便于建設園林化的生活環境。目前該項目最為理想的擬建地址已選定。

項目區有關氣象資料:榆林市地處中溫帶、半干旱氣候區,冬、夏受蒙古寒流影響,雨水稀少,氣候干燥寒冷,西北季風盛行,是主要風沙期;夏、秋兩季雨量集中,氣候溫和多東南風。

年平均氣溫8.5絕對最高氣溫38.9絕對最低氣溫-28.1年平均降雨天數66.5d年平均降雨量436.7mm日最大降雨量141.7mm年平均降雪天數10.6d年平均積雪天數24d最大積雪厚度16mm常年主導風向及頻率SSE(11%)、NNW(10%)、C(32%)年平均風速2.2m/s最大風速19m/s平均氣壓9096Pa極端最高氣壓9336Pa極端最低氣壓8908Pa年平均降雹1~2次年最多降雹4次每次降雹一般時間5~lOmin每次降雹最長時間27min年平均雷暴天數29.9d工程及水文地質1、地質構造與地震:工程區屬鄂爾多斯臺向斜的中北部偏東,地層平緩,大部地區為中生代沉積巖系,第四系黃土及松散堆積廣泛出露,地質活動相對穩定,地質構造簡單,無大的皺褶和斷裂。據《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該地區地震烈度為6度。建筑物、構筑物宜適當考慮抗震設防。2、地質概況:工程區為沙漠灘地,地形平坦,沙層較厚,基巖埋藏較深,地質構造簡單,地基承載力較強。3、水文地質:榆林市主要河流為榆溪河,該河全長130m,屬黃河水系,縱貫榆林市區中部。榆溪河多年平均流量11.77m3/s,最大年平均流量15.60m3/s,最小年平均流量8.09m3/s,平均年流量3.711x10榆溪河流域地下水資源也比較豐富,區內9處水源地面積2232.2km2,天然補給量95.74x104m3總的來看,工程地質條件比較好。

2.2總平面布置

2.2.1

總平面布置原則

1)結合選址現狀,合理布局;

2)根據福利服務中心的功能特點,按功能分區;

3)滿足工作生活要求,盡量縮短電力、供(排)水管線,降低成本;

4)滿足消防要求,嚴格執行有關設計規范,節約能源;

5)合理進行綠化建設,以達到減少污染、美化壞境的目的;

6)適當預留建設用地,確保福利服務中心可持續發展。

2.2.2

總平面布置

該項目區東西長250米,南北長400米,用地面積100畝;北部為附屬區,布置有鍋爐房、洗衣房、變電所、泵房等;南部為生活區,布置有公寓樓、康復中心、門診部等。

整體規劃科學,布局合理,功能明確,便于管理。

2.3

豎向規劃

2.3.1

豎向布置原則

1)與總平面布置協調,為工程建設提供合理的高程用地;

2)滿足道路及管線敷設對高程的要求;

3)合理確定工程的豎向標高,使土方工程量最?。?/p>

4)滿足各區間的便利聯系;

5)保護生態環境。

2.3.2

豎向布置

項目區的場地科學設計,確保匯集的雨水順暢流入縣城排水管網。場地地形控制標高的確定主要取決于自然標高、土方工程量和外側道路標高要求。注重加強項目區環境美化、綠化。

第三章

建筑結構

3.1

建筑

本工程設計項目主要有公寓樓、門診部、康復中心、鍋爐房、洗衣房、變配電室、門衛等。詳見建筑物一覽表,建筑平面功能分區合理,符合國家規范的要求,立面造型美觀大方。主要建筑物一覽表:序號名稱耐火等級層數建筑面積(m2)結構形式備注1公寓樓二六4800磚混帶電梯2門診部二二600磚混3食堂二一450磚混4變配電室二一160磚混5康復中心二二600磚混6鍋爐房二一288磚混7泵房二一60磚混8門房三一30磚混9洗衣房三一100磚混10浴室三一150磚混合計7238

3.2

結構

1.自然條件:本地區基本風壓0.35KN/m2,基本雪壓0.2KN/m2,地震基本烈度為8度,最大凍土深度115厘米,場地類別為Ⅱ類。

2.設計要求建筑物安全等級均為二級,根據國家地震局地震烈度區劃圖及有關文件確定為8度地震區,結構均按8度抗震設防。

新近堆積黃土狀亞粘土,輕亞粘土為高壓縮性土,本層厚度4.4米,具有非自重濕陷性(Ⅲ級),允許承載力取100kPa。

黃土狀亞粘土(厚度待定),具有非自重濕陷性(Ⅲ級),允許承載力取180kpa。

黃土狀輕亞粘土,厚度1.3—2.1米,具有非自重濕陷性,允許承載力取195kpa。

基礎處理及設計方案待地質勘察后再確定。

場區內所有建筑物均采用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

3.3結構選型

1、

公寓樓

2

、門診部

3、

康復中心

4

、變配電室

5

、食堂

6

、鍋爐房

7

、門房都是磚混,采用承重粘土多孔磚,

現澆鋼筋混凝土樓屋面和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

。第四章

公用工程

4.1

給排水

4.1.1

設計依據

(1)《生活飲用水標準》(GB5749-85)

(2)《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Jl3-86)

(3)《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l4—87)

(4)《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Jl5-88)

(5)《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l6-87)

(6)《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CJ18-36)

(7)《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

(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4.1.2

給水

1)生產用水

根據公用工程用水指標量確定。

2)生活用水

主要為生活用水、綠化等。

3)生產、生活用水量

小時最大用水量

20m3/h

全日用水量

282m3/h

用水部位供水壓力

0.35MPa

4)用水水質

項目區用水由榆林市供水管網提供,供水水質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

生產生活用水量:

1

生活用水

最大小時用水量24m3/h

;

最大日用水量576

2

綠化及其它

最大小時用水量3m3/h

按8小時計。

合計600

4.1.3

給水系統

1)給水管網

給水管網接榆林市供水管網,接管口徑為DNl50,進口外設計量水表。

給水系統為生產、生活、消防共用給水系統,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供水管道可采用枝狀布置,管徑等于或小于DN75時,采用鍍鋅鋼管絲接,管徑大于DN75時,采用給水鑄鐵管,石棉水泥接口。

2)消防泵房及水池

根據項目區消防總水量設置蓄水池,水池容積162m3即能滿足消防要求,完全能滿足工程投入使用后的生活用水和今后發展用水。工程擬設300m3蓄水池1座(地下式鋼筋砼水池)。生產、生活用水由供水管網供給,消防用水由消防泵供給。配套2臺消防專用水泵,型號為KQZ80-250(I)B,N=30KW。

4.2

排水

1)排水系統采用生活、雨水合流排水系統,枝狀布置,埋地敷設,排水管道選用鋼筋砼管,水泥砂漿接口。

2)生活污水主要為糞便污水和洗浴廢水,對生活污水采用化糞池處理達標后統一排出。

3)門診部、康復中心排出污水必須經過處理達標后統一排出。

4)雨水經道路流入雨水口,匯入雨污合流排水管道后,統一排入市排水管網。

4.3

消防、防火等級

項目區防火類別為丙類,設置消防給水系統,按同時使用水槍數量2支,每支水槍最小用水量為101/s,共202/s,火災延續時間為10分鐘。

消防采用臨時高壓消防系統,按同一時間內,火災次數為1次,火災延續時間為3小時,一次滅火用水量為15l/s,3小時消防用水量為162m3。

室外設置地下消防栓,室內消防除設置消防栓外,還須配備干粉滅火器等。

設備一覽表

1

消防水泵

KQZ80—250(I)B,

Q=87m3/h,H=60m,N=30KW

相關建筑物一覽表

序號

名稱

數量

備注

1

消防泵房

規格尺寸為6×9m;數量

1座;

高4.8米半地下

2

蓄水池(消防水池)

規格尺寸為300m310×10×3.5m

;數量1座

4.4

采暖通風

4.4.1

室外氣象資料及設計參數

1)采暖計算溫度:

-15℃

2)冬季通風計算溫度:

-9℃

3)夏季通風計算溫度:

27℃

4)冬季室外平均風速:

1.7m/s

5)夏季室外平均風速:

1.7m/s

6)冬季主導風向及頻率

偏北風

33%

7)夏季主導風向及頻率

偏北風

33%

8)冬季大氣壓力:

895.7mba

9)夏季大氣壓力:

883.5mba

10)日平均溫度≤5℃的天數:149天

資料來源:《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Jl9-87

4.4.2

建筑物圍護結構熱工要求

1)外墻:K≤1.56W/m2·K

2)屋面;K≤0.5W/m2·K

4.4.3

采暖

1)熱媒的選擇參數

熱媒為95~70℃熱水,由鍋爐房供熱外網提供。

2)系統形式

各建筑物采暖形式為管道明裝上供下回雙管系統。

3)主要設備選擇

序號建筑物名稱建筑面積m2熱指標W/m2耗熱量KW備注1公寓樓48001607682門診部6001603603食堂450100454康復中心600160965泵房6010066變電所160100167浴室150160248洗衣房100100109門房301602.4合計72381327.4

4.4.4

熱力外網

采用“氰聚塑”直埋供熱管,由鍋爐房引出,以枝狀接至各建筑物采暖入口。

4.4.5

鍋爐房

1)熱負荷確定

采暖熱負荷為1327.4kw,考慮外網損失15%,計算總熱負荷為1526.51kw。

2)根據用熱負荷

項目區采用1臺DZL1.4—95/700C-AII型熱水爐采暖,采用一臺CLSD-10.0,額定供熱量:1.4MW,茶浴爐供應洗浴、開水。

4.4.6

通風

一般生活建筑采用自然通風,門診部、治療室、康復中心部分用房采用分體式空調,浴室、洗衣房采用機械通風系統,配套排風扇3臺,風機設置在外墻上,平時可根據室內空氣狀況進行機械換風次數及頻率。

4.5

供電

4.5.1

負荷等級及電源

1)負荷等級

項目區負荷等級為三級。

2)電源

項目區位于*縣城區內,可在縣城供電線路“T”接一回架空線路作為供電電源。

4.5.2.

設計依據

1)各專業提供的有關條件及用電設備一覽表

2)國家現行的規程、規范及自治區現行有關政策。

4.5.3

設計范圍

項目區的消防、動力、照明設計、電力外網及戶外照明設計。

4.5.4

用電負荷

本工程用電負荷估算為300KW,變電所選用一臺320KVA變壓器可滿足目前及發展需要。

4.5.5

供電系統

1)項目區內設變電所1座,內設變壓器室1間,低壓配電室1間。

2)電源由縣城10KV線路引入,為滿足本次建設要求,并為今后發展留余地,主變選擇一臺S9-160KVA/10/0.4/0.23KV型變壓器。

3)變電所低壓側采用集中功率因數自動補償裝置。

4)項目區配電電壓場為380/220。

4.5.6

配電

1)動力配電

消防泵房配電采用1KV電力電纜由低壓配電屏直埋引入泵房動力控制箱,由動力控制箱至消防泵房。

其它動力配電采用低壓配電屏引至建筑物內配電箱,采用BV-500型導線穿鋼管沿墻暗敷。

2)照明

照明電壓為220V,采用高效熒光燈,照明電源由變電所低壓側引入建筑物后,線路采用BV-500型導線穿鋼管沿墻暗敷。

3)供電外線及戶外照明

配電線路均采用電纜埋地敷設,本區道路照明采用柱燈或路燈。

4)防雷與接地

10/0.4/0.23KV變電所周圍設置電氣接地裝置,接地電阻不大于4歐,變電所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及保護接地共用該接地裝置,其余建筑物在電源進線處設電氣重復接地裝置,接地電阻不大于4歐。

主要電氣設備一覽表:

序號名稱型號及規格單位數量1變壓器S9-160KVA/10/0.4/0.23KV臺22低壓開關柜GGD2-12A只23低壓開關柜GGD2-22A只24自動補償電容GGJ2-01A只25動力控制箱XL(F)-21-06只45照明控制箱PZ30-15/33410只6第五章

消防

5.1

設計依據

1.《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l6—87)(1997)

2.《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Jl40-90)

3.其他法律、法規、規程、規范

5.2

建構筑物耐火等級

公寓樓、門診部、康復中心、鍋爐房、變配電室為二級,其余耐火等級為三級。

5.3

消防車道

主要建筑物四周布置與出入口相連的道路,主干道寬7米,次要道路寬度大于4米,其凈空5米內無管架、棧橋等障礙物,滿足消防要求。

5.4

建筑層數、長度、面積、防火間距和安全疏散

1)總圖及建筑部分:主要建筑物及配套公用系統,其間距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要求。

2)二款規定的建筑物耐火等級,經復核,各建筑物的層數、長度、面積、防火間距、安全疏散通道的設置,疏散人流路線組織和流量均滿足規范要求。

5.5

消防給水

為了提高消防給水的可靠性,在項目區內建有一300M3的地下蓄水池,另外還有由縣城供水管網接入管徑為DNl50,水壓為0.35—0.5MPa的自來水,以供消防用。

1

室外消火栓

用水標準(升/秒)20

;使用時間

2h

;用水量(m3)144

2

室內消火栓

使用時間

2h

3

合計

5.6

室外消火栓系統

沿室外主干道單側設置,地下式。間距110米,保護半徑150米。公寓樓、門診部、康復中心設置室內消火栓,間距不大于50米。

5.7消防水源

消防水源取自縣城供水管網。

5.8滅火器配置

按規范要求配置。

5.9

電氣

公寓樓、門診部、康復中心設置火災事故照明。

每棟建筑物的總進線開關均選為漏電保護型,預防電氣火災。

第六章

環境保護

6.1

編制依據及標準

環保法律、法規、規程、規范。

6.2

主要排放物

福利服務中心產生的少量醫療廢水、生活污水、清洗污水,經過處理達標后排放。

第七章

節能

7.1

設計依據

國家有關節能降耗法律法規。

7.2

建筑節能

1)確保主要建筑物采光及通風系統良好。

2)在建筑物中積極推廣采用保暖節能新型材料,如空心磚和苯板等。

3)選用高反射系數的墻面裝飾材料,減少自然光和人工照明光線的墻體吸收。

4)合理利用空間,提高有效使用面積,力戒浪費。

7.3

給排水節能

1)選擇高效節能型產品。

2)經綜合分析、合理選擇管徑,做好管網設計,降低管網阻力。

3)選擇優質防滲閥門,杜絕滴漏。

7.4

供熱采暖節能

1)熱網管道采用“氰聚塑”保溫直埋管,降低網路熱損。

2)選用散熱好、易維護的暖氣片。

7.5

電氣節能

1)推廣“綠色照明”工程,照明燈具采用新光源龜板反射罩、電子鎮流器、電容補償器、節能燈等。

2)正確合理選擇外網路徑,降低線損。

第八章

組織、工作體系和定員

榆林晚霞福利服務中心設置床位1200張,配備管理人員及醫護人員60人。健全敬老院管理制度和提高供養對象的生活水平,做到硬件、軟件兩手抓。一是加強福利服務中心管理制度建設,致力建設精神文明窗口,達到“四個一”:即選配一名有文化、善管理、熱心服務的主任;組織一支適應老年人、孤兒服務的志愿者隊伍;制定一套規范的管理制度;建立一個完整的檔案冊。統一制訂一套規章制度,進一步規范服務中心的管理。二是發揮服務中心的綜合功能作用,努力提高整體效應。努力將其發展成為集五保供養、托養寄養、健康娛樂、康復治療為一體的基層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真正發揮敬老院綜合型、多功能的作用。

第九章

勞動保護與安全衛生

9.1

編制依據及標準

國家有關勞動保護與安全衛生法律法規。

9.2

項目區的自然危害因素及主要防范措施

1)地震

項目所在地的地震烈度為6度,本項目的建筑物均按6設防考慮主要潛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設備采用地腳螺栓與基礎固定連接,電氣設計中電力變壓器采用加固措施防止地震造成損失。

2)雷擊

項目區建筑物按規范采用避雷帶防止雷擊。

3)氣溫

榆林地處西北內陸,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雨水稀少,干旱多風沙,日照充足,無霜期短,蒸發量大,氣溫較低,溫差大。全年平均氣溫5.3℃,極端最低氣溫-27.9℃,極端最高氣溫31.7℃。

夏季采用的防暑措施為:門診部、康復中心、部分公寓均設分體式空調;浴室、食堂采用相應的通風設施;為了防止冬季低溫帶來的危害,管道也采取必要的防凍保溫措施。

9.3

管理過程中主要危害因素及防治措施

1)主要潛在的不安全因素

①火災:電氣設備的短路、過載、接觸不良、摩擦等可能引起的火災。

②觸電:公用工程的各類機電設備、控制屏電氣設備均有觸電的危險。

2)防范及安全措施

①“安全生產,重在預防”首先體現認真貫徹“三同時”原則,即安全技術和“三廢”治理措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決不能讓不符合安全、衛生要求的設備運行。

②“安全生產,重在預防”還體現在狠抓安全生產的基礎工作,開展各種形式的安全教育,進行定期的安全技術考核,加強安全防范技術措施管理規定。

③所有的電氣設備,不帶電的金屬外殼均采用接地保護。

第十章

投資概算及資金來源

10.1

投資估算編制的原則和依據

1)《建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投資估算編制辦法》

2)《工程建設其它費用編制規定》

3)各專業估算指標,參照類似工程,結合本項目實際調整

4)工程三類企業標準取費

5)投資估算執行工程造價信息2005年第四季度固原市材料價格

6)本估算“其它費用”執行自治區物價局發布的價格標準

7)本估算僅為現行市場價,未考慮材料漲價等動態因素

10.2建設投資估算(具體詳見投資估算表)

項目概算總投資1886.62萬元,其中:

工程費1221.77萬元

其它費621.55萬元

預備費43.3萬元

10.3

建設年限

2007-2009年

10.4

資金來源

申請慈善機構援助800萬元,其余自籌。

第十一章

項目管理及保障措施

為確保該項目順利實施并如期發揮投資效益,將采取切實有效的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確保工程順利實施

成立福利服務中心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項目的實施,項目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項目實施、管理等工作。

2、加強項目管理,確保工程質量

對福利服務中心建設嚴格按照基本建設程序要求,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合同制“四制”管理,積極推行工程建設公示制??h民政、發改、財政、審計等有關部門督促建設單位嚴格按照建設內容和要求組織實施,嚴禁擅自擴大建設規模,變更建設內容,提高建設標準,嚴格項目計劃管理。工程建設期間,各相關部門(單位)定期或不定期深入施工現場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