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圍結構花格框架后澆節點施工工法_第1頁
外圍結構花格框架后澆節點施工工法_第2頁
外圍結構花格框架后澆節點施工工法_第3頁
外圍結構花格框架后澆節點施工工法_第4頁
外圍結構花格框架后澆節點施工工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外圍結構花格框架后澆節點施工工法工法01形成原因操作原理質量控制工法特點材料設備安全措施目錄030502040607環保措施應用實例效益分析榮譽表彰目錄0908010基本信息《外圍結構花格框架后澆節點施工工法》是中國建筑第一工程局第五建筑公司、中國建筑第一工程局第二建筑公司、中國建筑第一工程局第三建筑公司完成的建筑類施工工法,完成人是房靜波、劉為民、任志永、徐浩、王靜梅,適用于于對承載能力要求較高且建筑的形狀尺寸要求比較嚴格的超高結構體系。《外圍結構花格框架后澆節點施工工法》主要的工法特點是采用加長套絲直螺紋機械連接接頭;后澆節點處采用CGM高強無收縮灌漿料灌注;施工方法簡便。2008年1月31日,《外圍結構花格框架后澆節點施工工法》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評定為2005-2006年度國家一級工法。形成原因形成原因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美觀且個性的超高層建筑越來越多,而前提是必須要保證結構的安全性。結構中不同的部位根據其自身的承載能力進行不同的受力分工,可提高結構的承載能力。在結構體系中設置后澆節點正是解決不同構件受力分工的辦法。中建一局五公司金地國際花園工程外圍結構設置了花格框架,自下而上最高處達到139.08米。外圍結構花格框架由主框架梁、主框架柱、次框架梁、次框架柱與樓面拉梁組成,通過次框架柱與主框架梁的連接,樓面拉梁與樓板的連接,使得主、次框架形成一個整體。如按普通方法自下而上施工,該建筑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后,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由于次框架豎向不連續,主框架梁既支撐在下部次框架柱上,又承擔上部次框架柱的內力,下部幾層主框架梁的內力將很大,其截面滿足不了建筑要求,結構受力沒有保障。為了保證結構的承載能力,在結構中設置了后澆節點。施工階段,次框架與主框架暫時斷開,待主框架沉降變形完后,將斷開的鋼筋連接上再澆筑混凝土。使得主框架主要承受豎向荷載,主、次框架共同構成抗側力結構體系。結構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外圍結構花格框架后澆節點施工方法在中建一局五公司金地國際花園項目得到了成功應用。達到了縮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質量的效果。在總結施工經驗的基礎上,最終形成了《外圍結構花格框架后澆節點施工工法》。

工法特點工法特點《外圍結構花格框架后澆節點施工工法》的工法特點是:1.后澆節點處鋼筋接頭連接方式采用加長套絲直螺紋機械連接接頭,可以使鋼筋在斷開且主體結構得到充分的沉降后,鋼筋可以再次連接。見圖1。圖1螺紋鋼筋斷開-連接示意圖2.后澆節點處采用CGM高強無收縮灌漿料灌注。13層以下要求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60、14層以上為C50。CGM高強無收縮灌漿料的最終強度可以達到C60以上,且灌漿料具有高強度、免振搗、微膨脹、自流性好與原混凝土結合緊密的特點,可以滿足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的要求,增強柱子的承載能力。3.后澆部位四周封閉粘貼鋼板兼作模板并永久保留。次柱后澆節點設置于受力相對較小的柱子高度中間部位,后澆注CGM灌漿料時,鋼板作模板使用,但在灌漿料固化后,鋼板實際上對后澆節點有約束作用,且鋼板跨越后澆和原混凝土部位,對柱子新、舊混凝土連接及柱子承載力有提高作用。使得預留部位盡可能減小,利于結構封頂后的施工,且結構整體效果好,外形美觀。4.施工方法簡便。由于后澆節點施工在主體結構施工完,垂直運輸設備基本拆除,采用此工法施工,方法簡便,耗材少,節省人工及工期。操作原理適用范圍施工工藝工藝原理操作原理適用范圍《外圍結構花格框架后澆節點施工工法》適用于對承載能力要求較高且建筑的形狀尺寸要求比較嚴格的超高結構體系。

工藝原理《外圍結構花格框架后澆節點施工工法》的工藝原理敘述如下:為盡可能不使花格框架中的次框架結構承受豎向荷載作用,主框架與次框架的連接采用"特殊后澆節點"做法,即主、次框架同時進行結構施工,但在次柱與主框架梁交接處設置后澆節點,在樓面拉梁與樓板連接處也設置后澆節點。使得主、次結構完全斷開,在此過程中全部豎向荷載施加在主框架結構上。使其能夠充分的沉降,而次框架不受力,待主體結構封頂后再進行封閉工作。使得主框架承擔了大部分的豎向荷載,而主、次框架共同構成抗側力的主要結構構件,花格框架受力分工明確。花格框架后澆節點位置示意詳見圖2。

圖2格框架立面設置后澆節點位置圖施工工藝《外圍結構花格框架后澆節點施工工法》的工藝流程:上部次框架梁施工時,次柱定位箍的安裝與拆除→次框架梁上1350毫米高次柱的施工完后,次柱鋼筋的接長→主框架梁與梁下1350毫米高次柱施工完后,次柱鋼筋斷開→搭設施工用腳手架→主體結構施工完后,次柱鋼筋再次連接,柱子后澆注節點部位清理→后澆節點處鋼板的安裝→后澆節點處CGM高強無收縮灌漿料的灌注。

《外圍結構花格框架后澆節點施工工法》的操作要點如下:一、上部次框架梁施工時,次柱定位箍的安裝與拆除綁扎上部次框架梁鋼筋,安裝次柱柱筋定位箍(定位箍平面圖見圖3,安裝位置見圖4),澆筑次框架梁混凝土后,拆除次柱柱筋定位箍,綁扎次框架梁上1350毫米高次柱箍筋,澆筑次框架柱混凝土。

二、次框架梁上1350毫米高的次柱施工完后,接長次柱鋼筋。在主體結構施工時,次框架梁上1350毫米高柱模板采用定型鋼模板隨本層柱同時支設,同時搭設施工用腳手架。上部次框架柱主筋采用墩粗直螺紋連接(一級接頭。兩端鋼筋固定,接頭位置在柱中部,接頭率100%),鋼筋接頭之間間隙為20毫米,以此抵消變形[圖1(a)]。該工法所需套簡長度比標準套筒長度加長20毫米。材料設備材料設備《外圍結構花格框架后澆節點施工工法》所用的材料及設備明細如下:鋼筋連接加工機械,沖擊鉆;墩粗直螺紋鋼筋,加長直螺紋套筒;鋼板;CGM-I型高強無收縮灌漿料等。CGM-Ⅰ型高強無收縮灌漿料的驗收標準及檢測結果見表1。鉆孔或預留孔,螺栓直徑應符合表2要求。《外圍結構花格框架后澆節點施工工法》所用施工機具簡單,僅需4臺ф10功率為1.5千瓦的沖擊鉆。

質量控制質量控制《外圍結構花格框架后澆節點施工工法》的質量控制要求如下:一、質量驗收與控制按照以下規范或標準進行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工藝標準》;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3.《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范》CECS25∶90;4.《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5.《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6.《建筑鋼結構焊接規程》JGJ81—2002。

二、主要質量要求及控制措施1.在澆筑前,為防止在澆筑上部主框架梁的混凝土時,上部次框架柱鋼筋及其連接絲頭被污染。在上部次框架柱范圍內的上部主框架梁底模上鋪設層塑料布。鋼筋連接絲頭應該纏繞塑料布進行保護。安全措施安全措施采用《外圍結構花格框架后澆節點施工工法》施工時,除應執行國家、地方的各項安全施工的規定外,尚應遵守注意下列事項:1.在施工過程中,執行《建筑安裝工程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并嚴格遵守現場各項規章制度,服從現場總包單位的安全管理,加強內部安全管理。2.臨空一側需搭設懸挑腳手架,為施工提供作業面,同時也作為工程防護設施。對現場搭設的架子不得隨意拆改。3.工人進場工作前要進行入場安全教育和文明施工教育。4.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高處作業要系好安全帶,安全帶上的零部件不得隨意拆卸。5.夜間施工要有足夠照明設施,臨時用電,暫設用電必須按"安全用電"有關條例執行,用電設備設兩極保護,并及時檢查更換,結束作業要關閉開關,并拆除不用線路。

環保措施環保措施《外圍結構花格框架后澆節點施工工法》的環保措施如下:1.嚴格按照圖紙要求,使用具有環保認證的材料。2.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及操作流程,對于有刺激性氣味(如用于鋼板清潔的丙酮溶劑)的材料,應做到密封保存,并做好通風處理。施工后的剩余材料密封處理,做到廢料不遺酒,整理歸類統一處理。3.施工材料嚴格按指定地點堆放,易燃易爆、有毒材料應專庫存放,并建立保管制度。4.施工管理人員一律掛牌上崗。消防器材按規定配置,齊全有效,并滿足施工區域消防要求,設置明顯的標志。

效益分析效益分析一、經濟效益《外圍結構花格框架后澆節點施工工法》所述花格框架后澆節點施工方法簡便易行,節約了工期和人工。如果按照常規方法進行施工,即在后澆構造柱的中間部位預留一直徑100毫米的鋼管,作為后澆構造柱混凝土灌入和機械振搗的插入點,待澆筑后澆構造柱時,再將此預留鋼管灌實至梁上口平,則施工過程繁瑣,施工工期較長。采用2005年的方法,可節約工期28天。工地現場經費為15000元/天,共計節約經費42萬元。使得主體結構封頂后的裝修工程可以盡快進行。

注:施工費用以2005-2006年施工材料價格計算二、環保效益按照《外圍結構花格框架后澆節點施工工法》的基本原理結合了流水施工,實現了交叉作業,鋼板兼做模板且永久保留無需拆除,CGM高強無收縮灌漿料澆筑完畢后24小時即可達到設計要求強度。臨時腳手架的搭設與拆除也很簡便,節約了場地,有利于文明施工;施工完后現場易清理,建筑垃圾少,對環境污染少。應用實例應用實例《外圍結構花格框架后澆節點施工工法》的應用實例如下:中建一局五公司金地國際花園項目經理部在北京金地國際花園A區工程的花格框架施工中采用了該工法施工。該工程地處北京市朝陽區建國路朗家園15號,分為A、B兩棟寫字樓,通過三層商業裙房C座及三層地下室連為一體,建筑面積為15萬1351平方米。開工日期為2005年5月20日,竣工日期為2007年4月30日,歷時711個工作日,花格框架位于A、B塔的西北立面,A塔花格框架頂標高為139.08米,B塔花格框架頂標高為95.710米。屬于超高結構體系。施工中既要滿足結構美觀的要求,又要滿足結構受力的要求。故該工程花格框架后澆節點部位采用此工法施工,主框架得到充分的沉降變形之后,再將主框架與次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