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史書目_第1頁
魏晉南北朝史書目_第2頁
魏晉南北朝史書目_第3頁
魏晉南北朝史書目_第4頁
魏晉南北朝史書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魏晉南北朝史書目1。古籍三國志,〔西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中華書局1959年版晉書,〔唐〕房玄齡等撰,中華書局1974年版宋書,〔梁〕沈約撰,中華書局1974年版南齊書,〔梁〕蕭子顯撰,中華書局1972年版魏書,〔北齊〕魏收撰,中華書局1974年版梁書,〔唐〕姚思廉撰,中華書局1973年版陳書,〔唐〕姚思廉撰,中華書局1972年版北齊書,〔唐〕李百藥撰,中華書局1972年版周書,〔唐〕令狐德棻等撰,中華書局1971年版南史,〔唐〕李延壽撰,中華書局1974年版北史,〔唐〕李延壽撰,中華書局1975年版隋書,〔唐〕魏征等撰,中華書局1973年版舊唐書,〔后晉〕劉昫等撰,中華書局1975年版新唐書,〔北宋〕歐陽修、宋祁撰,中華書局1975年版舊五代史,〔北宋〕薛居正撰,中華書局1976年版新五代史,〔北宋〕歐陽修撰,中華書局1974年版資治通鑒,〔北宋〕司馬光主編,〔元〕胡三省注,顧頡剛等點校,中華書局1956年版華陽國志校注,〔東晉〕常璩撰,劉琳校注,巴蜀書社1984年版世說新語箋疏,〔南朝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中華書局1983年版文選,〔南朝梁〕蕭統(tǒng)編,〔唐〕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洛陽伽藍記校釋,〔北魏〕楊衒之撰,周祖謨校釋,中華書局1987年版水經(jīng)注疏,〔北魏〕酈道元撰,楊守敬、熊會貞疏,段熙仲點校,陳橋驛復校,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顏氏家訓集解,〔北齊〕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唐律疏議,〔唐〕長孫無忌等撰,劉俊文點校,中華書局1983年版唐六典,〔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中華書局1992年版初學記,〔唐〕徐堅等撰,中華書局1962年版通典,〔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中華書局1988年版元和郡縣圖志,〔唐〕李吉甫撰,賀次君點校,中華書局1983年版藝文類聚,〔唐〕歐陽詢等撰,汪紹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建康實錄,〔唐〕許嵩撰,張忱石點校,中華書局1986年版太平御覽,〔北宋〕李昉等撰,中華書局1960年版(據(jù)上海涵芬樓影印宋本復制重印)文苑英華,〔北宋〕李昉等撰,中華書局1966年版冊府元龜,〔北宋〕王欽若等撰,中華書局1960年版唐會要,〔北宋〕王溥撰,中華書局1955年版五代會要,〔北宋〕王溥撰,中華書局1998年版文獻通考,〔元〕馬端臨撰,中華書局1986年版(據(jù)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十通本影印)十三經(jīng)注疏,〔清〕阮元校刻,中華書局1980年版(據(jù)世界書局本影印)四庫全書總目,〔清〕永瑢等撰,中華書局1965年版金石萃編,〔清〕王昶撰,北京市中國書店1985年版(據(jù)1921年掃葉山房本影印)八瓊室金石補正,〔清〕陸增祥撰,文物出版社1985年(據(jù)吳興劉氏希古樓刊本影印)廿二史考異,〔清〕錢大昕撰,叢書集成初編本,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廿二史札記校證,〔清〕趙翼撰,王樹民校證,中華書局1984年版十七史商榷,〔清〕王鳴盛撰,北京市中國書店1987年版(據(jù)上海文瑞樓版影印)歷代職官表,〔清〕紀昀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后漢書三國志補表三十種,劉祜仁點校,中華書局1984年版三國會要,〔清〕楊晨撰,中華書局1956年版南朝宋會要,〔清〕朱銘盤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南朝齊會要,〔清〕朱銘盤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南朝梁會要,〔清〕朱銘盤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南朝陳會要,〔清〕朱銘盤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兩晉六朝文,〔清〕嚴可均輯,中華書局1958年版(據(jù)廣州廣雅書局刻本復制重印)全唐文,〔清〕董誥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三國志集解,盧弼集解,中華書局1982年版晉令輯存,張鵬一撰,三秦出版社1989年版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趙萬里集釋,科學出版社1956年版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趙超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唐代墓志匯編,周紹良、趙超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國家圖書館善本金石組,歷代石刻史料匯編,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版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嘉禾吏民田家莂,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編著,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唐五代敦煌社會經(jīng)濟文獻真跡輯錄,唐耕耦等編,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年版吐魯番出土文書,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等編,文物出版社1981-1991年版二十五史補編(二、三、四冊),中華書局1955年版2。今人論著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萬繩楠整理,黃山書社1984年版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陳寅恪著,中華書局1963年版唐代政治史述論稿,陳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唐長孺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谷川道雄(日)著,馬彪譯,中華書局2002年版魏晉南北朝史(上、下),王仲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1981年版兩晉南北朝史(上、下),呂思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隋唐帝國形成史論,谷川道雄(日)著,李濟滄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隋唐五代史(上、下),王仲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隋唐五代史(上、下),呂思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隋唐史,岑仲勉著,中華書局2004年版劍橋中國隋唐史,〔英〕崔瑞德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金明館叢稿初編,陳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金明館叢稿二編,陳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寒柳堂集,陳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唐長孺著,三聯(lián)書店1955年版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xù)編,唐長孺著,三聯(lián)書店1957年版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唐長孺著,中華書局1983年版山居存稿,唐長孺著,中華書局1989年版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周一良著,中華書局1985年版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周一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嚴耕望著,聯(lián)經(jīng)出版事業(yè)公司(臺北)1991年版中國中古政治史論,毛漢光著,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版中國中古社會史論,毛漢光著,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版讀史集,何茲全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讀史存稿,繆鉞著,三聯(lián)書店1963年版秦漢魏晉史探微,田余慶著,中華書局2004年版才不才齋史學論文集,祝總斌著,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魏晉南北朝史論,黎虎著,學苑出版社1999年版魏晉南北朝史探索,鄭欣著,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六朝史論,朱大渭著,中華書局1998年版唐研究論文選集,池田溫(日)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國史探微,楊聯(lián)陞著,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六朝隋唐),劉俊文主編,中華書局1992年版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六朝隋唐),劉俊文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東晉門閥政治,田余慶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五朝門第,王伊同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8年版六朝的城市與社會,劉淑芬著,學生書局(臺北)1992年版拓跋史探,田余慶著,三聯(lián)書店2003年版從平城到洛陽—拓跋魏文化轉變的歷程,逯耀東著,聯(lián)經(jīng)出版事業(yè)公司(臺北)1985年版從西郊到南郊:國家祭典與北魏政治,康樂著,稻禾出版社(臺北)1995年版北魏政治與制度論稿,張金龍著,甘肅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魏晉南北朝經(jīng)濟史,高敏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隋唐五代社會經(jīng)濟史論稿,胡如雷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漢晉唐時期農(nóng)業(yè)(上、下),張澤咸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唐代工商業(yè),張澤咸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唐代階級結構研究,張澤咸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唐代財政史稿(上、下),李錦繡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2001年版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編卷中),嚴耕望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臺北)1963年版中國政治制度通史(第三、四卷),白鋼主編,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總斌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漢唐外交制度史,黎虎著,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察舉制度變遷史稿,閻步克著,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閻步克著,中華書局2002年版北魏官僚機構研究,鄭欽仁著,牧童出版社(臺北)1976年版皇權、禮儀與經(jīng)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甘懷珍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fā)展基金會(臺北),2003年魏晉南北朝禁衛(wèi)武官制度研究(上、下),張金龍著,中華書局2004年版魏晉南北朝兵制研究,高敏著,大象出版社1998年版府兵制度研究,岑仲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府兵制度考釋,谷霽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唐書兵志箋證,唐長孺著,中華書局1962年版北周六典,王仲犖著,中華書局1979年版北周地理志,王仲犖著,中華書局1980年版九朝律考,程樹德著,中華書局1963年版歷代刑法考,沈家本撰,鄧經(jīng)元、騈宇騫點校,中華書局1985年版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湯用彤著,中華書局1983年版魏晉神仙道教,胡孚琛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漢唐佛寺文化史,張弓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士與中國文化,余英時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元白詩箋證稿,陳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唐代科舉與文學,傅璇琮著,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儒釋道與魏晉玄學形成,王曉毅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魏晉隋唐鄉(xiāng)村社會研究,齊濤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國古代民族史研究,黃烈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烏桓與鮮卑,馬長壽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碑銘所見前秦至隋初的關中部族,馬長壽著,中華書局1985年版北朝胡姓考,姚薇元著,科學出版社1958年版中國古代少數(shù)民族姓氏研究,陳連慶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中國中世西北民族關系研究,周偉洲著,西北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唐代九姓胡與突厥文化,蔡鴻生著,中華書局2001年版西域史地文物叢考,馬雍著,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向達著,三聯(lián)書店1957年版西域史地叢稿初編,張廣達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敦煌吐魯番文書論叢,朱雷著,甘肅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敦煌藝術宗教與精神文明,姜伯勤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唐五代敦煌寺戶制度,姜伯勤著,中華書局1987年版敦煌學十八講,榮新江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歸義軍史研究─唐宋時代敦煌歷史考索,榮新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兩漢魏晉南北朝與西域關系史研究,余太山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榮新江著,三聯(lián)書店2001年版唐代的外來文明,謝弗(美)著,吳玉貴譯,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出版唐、吐蕃、大食政治關系史,王小甫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隋唐帝國與東亞,〔日〕堀敏一著,韓昇編譯,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中國北周珍貴文物,贠安志著,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3年版北京大學盛唐研究叢書,榮新江等著,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版日中國際共同研究――地域社會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日〕谷川道雄編,玄文社1989年版九品官人法の研究——科舉前史,〔日〕宮崎市定著,同朋舍1956年版秦漢隋唐史の研究,〔日〕濱口重國著,東京大學出版會1966年初版、1971年再版六朝史研究??政治?社會篇,〔日〕宮川尚志著,平樂寺書店1964年初版、1977年再版中國古代籍帳研究??概觀?錄文(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報告31),〔日〕池田溫著,東京大學出版會1979年版六朝貴族制社會の研究,〔日〕川勝義雄著,巖波書店1982年版魏晉南朝の貴族制〔日〕越智重明著,研文社1982年版六朝貴族制研究,〔日〕中村圭爾著,風間書房1987年版中國貴族制社會の研究,〔日〕川勝義雄、礪波護編,同朋舍1987年版魏晉南北朝官僚制研究,〔日〕窪添慶文著,汲古書院2003年版魏晉南北朝時代の民族問題,〔日〕川本芳昭著,汲古書院1998年版六朝都督制研究,〔日〕小尾孟夫著,溪水社2001年版中國中世史研究-六朝隋唐的社會與文化,〔日〕中國中世史研究編,東海大學出版會1970年版隋唐帝國と東亞世界,〔日〕唐代史研究會編,汲古書院1979年版年版中國都市の歷史的研究,〔日〕唐代史研究會編,刀水書房1988年版3.期刊歷史研究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臺)中國史研究文史漢學研究(臺)考古學報考古文物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武漢大學)唐研究東洋史研究(日)東方學報(日)東洋學報(日)魏晉南北朝史專著目錄(1998-2003)劉馳《六朝士族探析》,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0年梁滿倉《漢唐間政治與文化探索》,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衛(wèi)廣來《漢魏晉皇權嬗代》,書海出版社,2002年。馬植杰《馬植杰秦漢三國史論文選》,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高敏《魏晉南北朝兵制研究》,大象出版社,1998年。謝寶富《北朝婚喪禮俗研究》,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李書吉《北朝禮制法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楊光輝《漢唐封爵制度》,學苑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陳良偉《絲綢之路河南道》,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侯旭東《五、六世紀北方民眾佛教信仰》,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陳爽《世家大族與北朝政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李小樹《秦漢魏晉南北朝監(jiān)察史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王利華《中國華北飲食文化的變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周建江《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變革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方詩銘《三國人物散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胡阿祥《魏晉本土文學地理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雷依群《北周史稿》,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傅克輝《魏晉南北朝籍賬研究》,齊魯書社,2001年。王啟濤《魏晉南北朝語言學史論考》,巴蜀書社,2001年。汪波《魏晉北朝并州地區(qū)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李憑《北魏平城時代》,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周征松《魏晉隋唐間的河東裴氏》,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熊德基《六朝史考實》,中華書局,2000年。牛潤珍《漢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程維榮《拓跋宏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汪維輝《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朱大渭等《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黎虎《魏晉南北朝史論》,學苑出版社,1999年。黎虎《漢唐外交制度史》,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王素《高昌史稿—-統(tǒng)治編》,文物出版社,1998年。王素《高昌史稿——交通編》,文物出版社,2000年.王素《敦煌吐魯番文獻》,文物出版社,2002年。閻步克《樂師與史官——傳統(tǒng)政治文化與政治制度論集》,三聯(lián)書店,2001年.閻步克《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中華書局,2002年。李蔚然《南京六朝墓葬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年.巫鴻主編《漢唐之間的宗教藝術與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巫鴻主編《漢唐之間文化藝術的互動與交融》,文物出版社,2001年。楊泓《漢唐美術考古和佛教藝術》,科學出版社,2000年。孫機《中國古輿服論叢》(增訂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劉長東《晉唐間彌陀凈土信仰研究》,巴蜀書社,2000年。米文平著《鮮卑史研究》,中州古籍版,2000年朱大渭《六朝史論》,中華書局,1998年范子燁《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薛瑞澤《嬗變中的婚姻——魏晉南北朝婚姻形態(tài)研究》,三秦出版社,2001年薛瑞澤《漢唐間河洛地區(qū)經(jīng)濟研究》,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唐長孺《唐長孺社會文化史論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年胡阿祥《六朝疆域與六朝政區(qū)》,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周勛初《魏晉南北朝文學論叢》,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劉磐修《盛世探源——漢唐農(nóng)業(yè)發(fā)展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韓國河《秦漢魏晉喪葬制度研究》,陜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王永平《六朝江東世族之家風家學研究》,江蘇古籍,2003年1月王承文《敦煌古靈寶經(jīng)與晉唐道教》,中華書局,2002年11月汪維輝《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康中乾《有無之辨-—魏晉玄學本體思想再解讀》,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孫明君《漢魏文學與政治》,商務印書館,2003年3月谷川道雄著、馬彪譯《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世界漢學譯叢),中華書局,2002年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章義和《地域集團與南朝政治》,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李文才《南北朝時期益梁政區(qū)研究》,商務印書館,2002年丁福林《宋書校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許福謙《南北朝二史八書疑年錄》,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3年王青《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與神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張承宗《六朝民俗》(六朝文化叢書),南京出版社,2002年盧海鳴《六朝都城》(六朝文化叢書),南京出版社,2002年李裕群《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考古新視野叢書),文化出版社,2003年鄭巖《魏晉南北朝壁畫墓研究》(考古新視野叢書),文化出版社,2002年姜波《漢唐都城禮制建筑研究》(考古新視野叢書),文化出版社,2003年陶新華《魏晉南朝中央對地方軍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巴蜀書社,2003年田余慶《拓跋史探》,三聯(lián)書店,2003年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三聯(lián)書店,2003年羅維明《中古墓志語詞研究》,暨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韓樹峰《南北朝時期淮漢迤北的邊境豪族》》(東方歷史學術文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近年魏晉南北朝史書目大陸:《儒釋道與魏晉玄學形成》—王曉毅-中華書局-2003《“八王之亂”叢稿》-林校生-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北朝儒學及其歷史作用》-劉惠琴-陜西人民出版社—2003《先秦至隋唐時期西北少數(shù)民族遷徙研究》-李吉和-民族出版社—2003《士人·皇帝·宦官》-馬良懷—岳麓書社—2003《北魏盛樂時代》-王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生態(tài)史學視野下的十六國北魏興衰》-張敏-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材不材齋文集》—祝總斌-三秦出版社—2004《魏晉名士研究》—邱少平-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漢末魏晉南北朝塢壁考論》—夏毅輝-中國文史出版社—2004《古史新論》—王大建-齊魯書社-2004《孫吳文化》—王永平-南京出版社—2005《東晉文化》—張學鋒、傅江-南京出版社-2005《南朝文化上》—萬林、程章燦—南京出版社—2005《南朝文化下》-李天石—南京出版社-2005《五涼史探》(增補本)—趙向群—甘肅人民出版社-2005《六朝文史論叢》-邱敏—南京出版社—2005《枳室史稿》—齊陳駿—甘肅文化出版社-2005《中國西北古代少數(shù)民族宗法文化研究》—廖楊—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祁山遺恨—-三國政治哲學初探》—傅小凡、杜明富—敦煌文藝出版社-2005《氐族研究》—孫功達-甘肅人民出版社-2005《六朝疆域與政區(qū)研究》(修訂本)-胡阿祥-學苑出版社—2005《魏晉南北朝刑法體制研究》-薛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魏晉人物品題研究》—黃少英-齊魯書社—2006《江南社會經(jīng)濟研究·六朝隋唐卷》—胡阿祥主編-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6《漢末晉初之際政治研究》-柳春新-岳麓書社-2006《漢晉之際道家思想研究》—馬良懷-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魏晉南北朝史論文集》-巴蜀書社-2006《宋書州郡志匯釋》—胡阿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漢唐財政史論》—陳明光—岳麓書社-2003《北朝隋唐均田制度新探》-楊際平-岳麓書社-2003《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研究》—余太山—中華書局—2003《先秦至隋唐時期西北少數(shù)民族遷徙研究》—李吉和—民族出版社—2003《四-六世紀內遷胡人家族制度研究》-柏喜貴-民族出版社-2003《中國中古史論集》—張國剛主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北魏政治與制度論稿》—張金龍-甘肅教育出版社-2003《中國古代及中世紀史》—何茲全—鷺江出版社-2003《一得集》—張澤咸-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九品官人法考論》-胡舒云-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魏晉南北朝城市管理研究》-任重、陳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魏晉南北朝經(jīng)濟史探》—蔣福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3《魏晉南北朝社會經(jīng)濟史》—蔣福亞-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北魏孝文帝以后北朝官僚制度研究管理》-陶新華-巴蜀書社-2004《秦漢魏晉南北朝史論考》—高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魏晉南北朝禁衛(wèi)武官制度研究》-張金龍—中華書局-2004《北朝史研究——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殷憲主編-商務印書館—2004《隋唐帝國形成史論》-[日]谷川道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秦漢魏晉史探微》(重訂本)-田余慶—中華書局—2004《中國5—10世紀的寺院經(jīng)濟》-[法]謝和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兩晉南北朝徙民中若干問題研究》-楊洪權-吉林大學出版社—2004《兩漢魏晉南北朝的塢壁》-[韓]具圣姬-民族出版社—2004《魏晉南北朝時期史學與政治的關系》-李傳印-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夏炎-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九品中正制略論稿》-張旭華-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中國中古良賤身份制度研究》—李天石—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建安七子研究》-王鵬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魏晉玄學史》—余敦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魏晉文學中的中原文化》-衛(wèi)紹生-學苑出版社—2004《魏晉南北朝中間地帶研究》-陳金鳳—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中古士人遷移與文化交流》—王永平-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魏晉南北朝史發(fā)微》-高敏-中華書局-2005《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與村里》—侯旭東-商務印書館—2005《魏晉隋唐婚姻形態(tài)研究》-李金河-齊魯書社—2005《孫吳政治與文化史論》-王永平-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漢晉家族研究》-閻愛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家族、宗族關系研究》-李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兩漢魏晉南朝州,刺史制度研究》-汪清-合肥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6《魏晉南北朝隋陵》—潘偉斌-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六朝帝陵》-[日]曾布川寬-南京出版社-2004《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李裕群—文物出版社—2003《六朝文化概論》-許輝、李天石—南京出版社-2003《六朝科技》—戴洪才、周瀚光—南京出版社-2003《六朝史學》-邱敏-南京出版社-2003《高昌國——公元五至七世紀絲綢之路上的一個移民小社會》—宋曉梅-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三國史研究》-張大可—華文出版社-2003《北魏史話》-管芙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魏晉士人人格精神-—<世說新語>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寧稼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中國史學思想通史·魏晉南北朝卷》—龐天佑—黃山書社-2003《中國政治通史·分裂與對峙的魏晉南北朝政治》-胡戟-泰山出版社-2003《漢晉唐時期農(nóng)業(yè)》-張澤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六朝經(jīng)學與玄學》—田漢云-南京出版社-2003《中國五-十世紀的寺院經(jīng)濟》—謝和耐著-耿昇譯—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六朝史學文獻學論叢》—邱敏—南京出版社-2004《新出魏晉南北朝墓志疏證》-羅新、葉煒-中華書局-2004《六朝宗教》-許抗生—南京出版社—2004《漢唐文化與高昌歷史》-孟憲實-齊魯書社—2004《魏晉南北朝正史訂補文獻匯編》-徐蜀編—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要注》—余太山注-中華書局-2004《清河崔氏與北朝儒學》-王華山—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中古時代的蘭陵蕭氏》-楊蔭樓—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簪纓世家瑯邪王氏家族》-李伯奇-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北朝研究》-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大同平城北朝研究會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北朝法制研究》-鄧奕琦-中華書局-2005《三國志補編》-<二十五史補編>編委會編—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兩晉南北朝九史補編》—〈二十五史補編>編委會編—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云岡石窟與北魏時代》-李恒城編—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武漢通史·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卷》—劉玉堂主編-武漢出版社—2005《從游士到儒士—-漢唐士風與文風論稿》—查屏球—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五朝門第》-王伊同-中華書局-2006《王伊同學術論文集》-王伊同-中華書局-2006《社會與國家關系視野下的漢唐歷史變遷》—牟發(fā)松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漢魏制度叢考》-楊鴻年-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兩晉南北朝史》-呂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呂思勉讀史札記》—呂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洛陽伽藍記校箋》-〈北魏>楊衒之著楊勇先生校箋—中華書局—2006《烏桓與鮮卑》-馬長壽—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氐與羌》-馬長壽遺著周偉洲整理-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碑銘所見前秦至隋初的關中部族》-馬長壽-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突厥人與突厥汗國》—馬長壽-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漢趙國史》-周偉洲-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敕勒與柔然》-周偉洲-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南涼與西秦》—周偉洲—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土谷渾史》-周偉洲—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三國前傳》-于濤—中華書局—2006《梁武帝及其時代》—趙以武-鳳凰出版社—2006《朱紹侯文集》—朱紹侯-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赤壁之戰(zhàn)研究》-張靖龍-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玄學與魏晉社會》-李建中、高華平-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南北朝八書二史疑年錄》-許福謙-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3《六朝文物》-羅宗真、王志高-南京出版社—2004《胡漢之間——絲綢之路與西北歷史考古》—羅豐-文物出版社—2004《玄學與長江文化》—馬良懷、徐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吳簡研究·第1輯》-北京吳簡研討班編-崇文書局—2004《魏晉作家創(chuàng)作心態(tài)研究》-王曉衛(wèi)—貴州人民出版社—2004《長沙三國吳簡暨百年來簡帛發(fā)現(xiàn)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編—中華書局-2005《中國東南佛教史》-嚴耀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西晉作家的人格與文風》—葉楓宇-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6《浙江通史·第3卷·秦漢六朝卷》-王志邦—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北朝研究存稿》-李憑-商務印書館—2006《宋書校議》,作者:丁福林著出版社:上海古籍港臺:《五胡史綱》-趙丕承—藝軒圖書出版社—2000《魏晉名士人格硏究》—李淸筠—文津出版社—2000《魏晉儒道互補之硏究》-蔡忠道—文津出版社-2000《談有論無:魏晉玄學》-王德有-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逯耀東-東大圖書公司—2000《五胡史論》—劉學銚-南天書局—2001《陳朝的政治結構與族群問題》—呂春盛—稻香出版社-2001《漢魏六朝佛教概觀》—蔡日新—文津出版社—2001《慈悲清凈—佛教與中古社會生活》劉淑芬—三民書局-2001《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法律史》-李貞德-三民書局-2001《兩漢魏晉哲學史》-曾春海-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1《情感與制度:魏晉時代的母子關系》—鄭雅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出版—2001《六朝建康》—郭黎安-香港天馬圖書公司—2002《關隴集團的權力結構演變─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呂春盛—稻鄉(xiāng)出版社-2002《魏晉南北朝形盡神滅或形盡神不滅的思想論證》—鄭基良-文史哲出版社—2002《中國中古官僚政治論集》-毛漢光—聯(lián)經(jīng)出版事業(yè)有限公司—2002《中國中古官僚婚姻論集》-毛漢光—聯(lián)經(jīng)出版事業(yè)有限公司-2002《曹魏時期中央政務機關之研究——兼論曹操與司馬氏對政制之影響》—黃熾霖-文史哲出版社-2002《從拓跋到北魏:北魏王朝創(chuàng)建歷史的考察》—張繼昊—稻鄉(xiāng)出版社—2003《六朝隋唐醫(yī)學之傳承與整合》-范家偉—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4《門閥士族時代下的司馬氏家族》—胡志佳-文史哲出版社—2005《魏晉六朝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倪佩君編-東吳中文系—2005《六朝道教上清派研究》-蕭登福-文津出版社-2005《漢傳佛教與中古社會》-張厭弓-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魏晉南北朝佛教地理稿》—嚴耕望遺著、李啟文整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2005《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盧建榮-麥田出版—2006補:《魏晉南北朝史》(中國斷代史系列)-王仲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六朝江東世族之家風家學研究》—王永平—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六朝江東士族的家學門風》-吳正嵐-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廣陵余響—-論嵇康之死與魏晉社會風氣之演變及文學之關系》-牛貴琥-學苑出版社-2004《古史文存·秦漢魏晉南北朝卷》-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蘭陵蕭氏與南朝文學》—曹道衡-中華書局—2004《六朝史籍與史學》-郝潤華-中華書局-2005《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tài)》—羅宗強-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