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暑節氣的民俗活動及傳統美食_第1頁
2022小暑節氣的民俗活動及傳統美食_第2頁
2022小暑節氣的民俗活動及傳統美食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小暑節氣的民俗活動及傳統美食小暑有什么民俗活動一、天貺節據史書記載,小暑前后正好是六月初六日“天貺節”,“貺”即“賜”,即天賜之節。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屬賜“冰麨”和“炒面”之因,故稱天貺節。二、祭祀五谷大神據說,有些地方有祭祀五谷大神的習慣,用意與祭天、祭地相同。這體現了先民良好的感恩傳統:豐收固然有自己的心血在里面,也是靠著大自然的風調雨順以及祖先的保佑,才得以實現。三、曬書畫衣物小暑這天寺廟會曬經書、法器,老百姓則曬書、曬衣服等等習俗,民諺有云:“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紅綠”就是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四、小暑嘗新在小暑這一天,人們會品嘗最新收獲的糧食,并舉行一系列重要的祭祀儀式,表示對大自然以及祖先的感恩。據說“吃新”通“吃辛”,是小暑節后第一個辛日。所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五、給牛改善飲食在山東地區有給牛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的習俗,據說牛喝了身子壯,能干活,不淌汗民謠: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小暑的傳統美食小暑節氣人們離不開空調,但是這樣容易誘發風濕,損傷脾陽之氣,導致中氣不足,影響工作效率。由于暑天出汗多,中醫認為氣隨汗脫,因而夏季食療補氣非常重要。俗話說,“小暑黃鱔賽人參”,小暑前后一個月產的鱔魚最為滋補味美。暑天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緩解期,而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小暑時節最宜吃黃鱔。黃鱔蛋白質含量較高,鐵的含量比鯉魚、黃魚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黃鱔還可降低膽固醇濃度,防治動脈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蜜汁藕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慣,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及膳食纖維,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適合夏天食用。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后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用,有安神助睡眠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綠豆芽炎炎夏日,烹制一道綠豆芽菜肴可以清熱解毒、利尿除濕。另外,豆芽的熱量很低,而水分和纖維素含量較高,可促進腸蠕動,具有通便的作用,,是人們公認的夏季瘦身佳品,也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對食道癌、胃癌、直腸癌患者也有良好的食療價值。小暑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食新(食辛)過去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即在小暑過后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飯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后第一個辛日。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伏天還可吃過水面炒面所謂炒而是用鍋將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著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面可解煩熱,止泄。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于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伏日吃面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里的湯餅就是熱湯面。荊楚歲時記: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沾邊兒也應辟惡。小暑時節是臺灣第二期稻作秧苗期第一期稻作黃熟的時候,也是絲瓜、苦瓜、黃瓜、冬瓜的盛產期。臺灣周圍的海域是屬於溫水海域,也是溫水魚群的群聚時期基隆北方外海有小卷紅鮒等漁獲,淡水海域則可捕獲黑鯛。小暑的飲食禁忌1、多喝水夏季由于出汗多、消耗大,人體水分大量流失,此時如果沒有補水,就會導致身體缺乏水分的滋潤,所以要多喝水,維持身體所需要的水分。不要等到口渴的時候再來喝水。2、少喝冷飲,少吃冷食炎熱的氣候很多人經常喝冷飲、吃雪糕冰淇淋等來降溫,吃太多的冷食會對脾胃造成傷害,影響身體健康,盡量少吃冰冷刺激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習慣。3、吃東西前洗手俗話說:“病從口入”,飲食不僅要從食物中下手,也要注意養成吃東西前清洗雙手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