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殼及其物質組成第一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地球的構造:地球內圈:第二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1地殼是固體地球的外部層圈地球是宇宙間沿著近似圓形的軌道繞太陽公轉的一個行星。地球的赤道半徑(a=6378.140km)比兩極半徑(c=6365.779km)要大,所以地球不是一個完全的圓球體,其扁平率。地球表面參差起伏,大約有70.8%的面積為海域,有29.2%的面積為陸地。其形狀參數見下表:第三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地球形狀參數表:赤道半徑(a)6378.140km子午線周長40008.08km兩極半徑(c)6365.779km表面積5.1007×108km2平均半徑(a2c)1/36371.012km體積1.0832×1012km3扁平率(d=)質量(M)5.9742±0.0006×1024kg赤道周長40075.24km萬有引力常數(G)6.672±0.004×10-4m3?kg-1/S-2第四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NSS10km30km長軸:東經160o,西經20o長軸大于短軸430m第五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
2.1.1地球的層圈構造
第六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地球包括外部層圈即大氣圈、水圈及生物圈和固體地球兩部分。固體地球內部也是芬層的,如上圖所示,由地殼、地幔、地核組成。地殼(crust):地球的固體外殼叫做地殼,密度為2.7~2.9g/cm3,由地表所見的各種巖石組成,厚薄不勻,造成地球表面的高低不平。位于大陸的大陸地殼(陸殼)厚度大,平均約35km,高山區可達70~80km,占地球總體積的1.55%,總質量的0.8%。其下層為深變質巖,表層多為沉積巖,陸殼形成年代老,內部構造很復雜;位于大洋底部的大洋地殼(洋殼),厚度較小,平均7~8km,洋殼由玄武巖組成,表層有不厚的沉積物。第七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地幔(mantle):處于地殼和地核中間,也稱中間層或過渡層,地殼以下至大約2900km深處皆為地幔。密度3.32~4.64g/cm3。由富含Fe、Mg的硅酸鹽物質組成。占地球體積的82.3%,質量的67.8%。地核(core):地幔以下直到地心的部分稱為地核,p=11~16g/cm3,由富含Fe、Ni的物質組成,所以又稱為鐵鎳核心。地核由液態外核和固態內核組成。占地球體積的16.2%,約占地球質量的31.3%。第八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
在地幔頂部存在一個地震波速度減低帶,該帶約有5%的物質為熔融狀態,易于發生塑性流動稱軟流圈。軟流圈以上的物質均為固態,稱為巖石圈。巖石圈具有較強的剛性,分裂成許多塊體,稱為板塊。板塊馱在軟流圈上隨之運動,這就是板塊運動,也是構造運動發生的根源。2.1.2地質作用現代地質學研究證實,地球形成之初,地球像現在的月球,并不存在水,也沒有海陸之分。大氣成分中也沒有CO2和O2。地球在其形成60億年的歷史中逐漸發展和演化成今天的面貌。同時,今天的地球仍以人們不易察覺的速度和方式在繼續變化中。我們將塑造地殼面貌的自然作用稱為地質作用(引起地殼發生變化的自然作用)。按地質災害成因的不同,工程地質學把地質作用劃分為物理地質作用和工程地質作用兩種。第九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地球外圈:第十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大氣圈(atmosphere):是地球以外的空間,它提供生物需要的CO2和O2,對地貌形態變化起著極大的影響。水圈(hydrosphere):由大氣圈的水蒸氣凝結成降雨形成海洋和湖泊沼澤及地下水。水與地表巖石相互作用,作為最活躍的地質營力促進各種地質現象的發育。生物圈(biosphere):滲透在水圈、大氣圈下層和地殼表層的范圍之中,對于改變地球的形態起著重要的作用。第十一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1.物理地質作用(1)內力地質作用內力地質作用的動力來自地球本身,并主要發生在地球內部,按其作用方式可分為四種:①構造運動是地殼的機械運動。當發生水平方向運動時,常使巖層受到擠壓產生褶皺,或是使巖層拉張而破裂。垂直方向的構造運動使地殼發生上升或下降。青藏高原最近數百萬年以來的隆升就是垂直運動的表現。②巖漿作用是指巖漿沿地殼軟弱破裂地帶上升造成火山噴發形成火山巖或是在地下深處冷凝形成侵入巖的過程。第十二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地殼運動:水平和升降運動。第十三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③變質作用是指構造運動與巖漿作用過程中,使原有的巖石受溫度、壓力和化學性質活潑的流體作用,在固體狀態下發生物質成分和特征的改變,轉變成新的巖石,即變質巖的形成過程。④地震是接近地球表面巖層中構造運動以彈性波形式釋放應變能而引起地殼的快速顫動和震動。(2)外力地質作用外力地質作用主要由太陽輻射熱引起并主要發生在地殼的表層。主要包括;①風化作用暴露于地表的巖石、在溫度變化以及水、CO2、O2及生物等因素的長期作用下,發生化學分解和機械破碎。第十四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巖漿作用:巖漿形成、運動、演化、冷凝。
第十五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地震作用地內機械能突然釋放,以彈性波的形式傳播到地表引起猛烈沖擊第十六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②剝蝕作用河水、海水、湖水、冰川及風等在其運動過程中對地表巖石造成破壞,破壞產物隨其運動而搬走。例如海岸、河岸因受海浪和流水的撞擊、沖刷而發生后退。斜坡剝蝕作用是斜坡物質在重力以及其它外力因素作用下產生滑動和崩塌,又稱塊體運動。③搬運作用風化與剝蝕造成的破壞產物被搬運到它處。④沉積作用搬運物在適宜場所堆積。⑤固結成巖作用剛堆積的物質是松散多孔的并富含水分,被后來的沉積物覆蓋埋藏后,在重壓下排出水分,孔隙減小并被膠結,由松散堆積物漸變為堅硬的巖石,即沉積巖。第十七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外力地質作用:由太陽輻射能引起,產生大氣環流,形成水的循環,動植物生長,在運動的過程中改造地表.第十八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河流的侵蝕第十九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地下水的潛蝕第二十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風的吹蝕第二十一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冰川的刨蝕第二十二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湖泊海洋的沖蝕第二十三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工程地質作用(人為地質作用)工程地質作用或人為地質作用是指由人類活動引起的地質效應。例如:采礦特別是露天開采移動大量巖體引起地表變形、崩塌、滑坡;人類在開采石油、天然氣和地下水時因巖土層疏干排水造成地面沉降;特別是興建水利工程,造成土地淹沒,鹽漬化,沼澤化或是庫岸滑坡、水庫地震等。第二十四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具一定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的自然元素和天然化合物。礦物是天然產出的均勻固體。它是各種地質作用的產物,是巖石的基本組成部分。礦物都具有一定的化學成分,并可用化學式來表達。2.2礦物(mineral)
非均質礦物內部質點排列沒有一定的規律性,外表不具有固定的幾何形態。
造巖礦物絕大部分具有確定的內部結構,即內部的原子或離子是在三維空間成周期性重復排列的,具有這種結構的稱為晶體。第二十五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常見的幾種礦物石英方解石云母第二十六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①構造運動②巖漿作用③變質作用④地震1、物理地質作用(自然地質作用)
(1)內力地質作用內力地質作用的動力來自地球本身,并主要發生在地球內部,按其作用方式可分為四種:(2)外力地質作用外力地質作用主要由太陽輻射熱引起并主要發生在地殼的表層。主要包括:①風化作用②剝蝕作用③搬運作用④沉積作用⑤固結成巖作用2、工程地質作用(人為地質作用)由人類活動引起的地質效應。第二十七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二十八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1.礦物:由地質作用形成的天然單質或化合物,它是構成巖石或礦石的基本單元。它具有固定的化學成分,而絕大部分固態礦物在一定條件下具有穩定的內部結構。2.巖石(rock):是指顆粒之間牢固聯接的,整體的或具有節理、裂隙的巖體。按成因分為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按風化程度的不同可分為未風化、微風化、中風化、強風化、全風化以及殘積土。石頭:構成地殼的堅硬物質,是由礦物集合而成的。礦石:含有有用礦物并有開采價值的巖石。第二十九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礦物的分類1)同素異形體;2)S化物;3)鹵化物;4)氧化物及氫氧化物;5)含氧的鹽。按抗風化能力的強弱,可將其分為:1)極不穩定礦物(如黃鐵礦、橄欖石、基性斜長石等);2)不穩定礦物(如黑云母、輝石、角閃石、酸性斜長石等);3)穩定礦物(如鈉長石、正長石等);4)極穩定礦物(如石英、白云母等)。第三十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
礦物的物理性質(礦物的鑒定特征)主要有:顏色和條痕、光澤、硬度、解理和斷口、密度及彈性、撓曲和延展性。
1、顏色(color)和條痕(streak):顏色常見的有自色和他色兩種類型;條痕是礦物粉末的顏色。
2、光澤(luster):礦物表面對可見光的反射能力,自強而弱分為:金屬光澤、半金屬光澤、金剛光澤、玻璃光澤、油脂光澤和樹脂光澤、絲絹光澤、珍珠光澤、土狀光澤。
3、硬度(hardness):礦物抵抗外力機械作用的強度,又稱摩氏硬度。以十種礦物為標準,分為十級,1一滑石,2一石膏,3一方解石,4一螢石,5一磷灰石,6一正長石,7一石英,8一黃玉,9一剛玉,10一金剛石。
4、解理(cleavage)和斷口(fracture):礦物受外力作用時,能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質稱為解理;受外力打擊后無規則沿解理面以外的方向破裂,其破裂面稱為斷口。第三十一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5、密度:一般根據經驗將礦物密度分為輕、中等、和重三級,大多數礦物密度中等,介于2.5-4之間。
6、彈性、撓曲和延展性礦物受外力彎曲變形,外力解除后能恢復原狀的性質稱為彈性;礦物受外力彎曲變形,外力解除后不能恢復原狀的性質稱為彈性;礦物能錘擊成薄片或拉長成細絲的特性稱為延展性。第三十二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7、透明度(transparency)、發光性、導電性和磁性常見造巖礦物的肉眼鑒定抓住主要特征。綜合考慮顏色、晶形、光澤、解理、硬度。考慮礦物生成條件及共生礦物。工具:小鋼刀、放大鏡、稀鹽酸等。第三十三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
自然界產出的礦物,已知有3000多種左右。能被人類利用的有200多種,能認出的有10幾種。黃鐵礦:FS2,大多呈塊狀集合體,顏色為淺銅黃色,硬度6-6.5。性脆,斷口參差狀。相對密度5。
常見礦物
石英:Si02,常發育成單晶并形成晶簇,或成致密狀或粒狀集合體。純凈的石英無色透明,稱水晶;硬度7。無解理,貝殼狀斷口。相對密度2.65。第三十四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
赤鐵礦:Fe203,常為致密塊狀及土狀集合體。鐵黑色或暗紅色,硬度5-6。無解理。相對密度4.0-5.3。
橄欖石:(Mg,Fe)2[Si04],常為粒狀集合體。淺黃綠到橄欖綠色,隨含鐵量增高而加深。玻璃光澤。硬度6-7。不完全解理。相對密度為3.2-4.4,隨含鐵量增高而增大。第三十五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石膏:CaS04·2H20,單晶體常為板狀,集合體為塊狀、粒狀及纖維狀等。為無色或白色,有時透明。玻璃光澤,纖維狀石膏為絲絹光澤。硬度2。有極好解理,易沿解理面劈開成薄片。相對密度2.30-2.37。
輝石:(Ca,Mg,Fe,Al)2[(Si,A1)206],單晶體為短柱狀,集合體為粒狀。綠黑色或黑色。玻璃光澤。硬度5.5-6。有平行柱面的兩組解理,相對密度3.2-2.4。第三十六頁,共三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方解石:CaC0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重慶市主城四區高一下化學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廣西玉林、柳州市2025年高一下化學期末聯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南頭中學2025屆高二下化學期末預測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南京梅山高級中學2025年化學高二下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湖北省鄂東南五校一體聯盟聯考高二下化學期末質量跟蹤監視試題含解析
- 縣區培訓材料管理辦法
- 跨境旅游品牌策略-洞察及研究
- 村級畜牧獸醫管理辦法
- 廈門采購方式管理辦法
- 自適應調優算法-洞察及研究
- 2024年度破碎機生產原料供應與采購合同
- 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
- 外賣配送人員勞動合同
-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初中內容解讀
- 精神疾病患者的麻醉管理
- 高一物理競賽試題及答案
- 醫院預約平臺建設方案
- 生命體征課件教學課件
- 2024年全國環保產業職業技能競賽(工業廢水處理工)考試題庫(含答案)
- 《烏魯木齊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
- HJ 651-2013 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技術規范(試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