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數(shù)量關系練習題_第1頁
公務員考試數(shù)量關系練習題_第2頁
公務員考試數(shù)量關系練習題_第3頁
公務員考試數(shù)量關系練習題_第4頁
公務員考試數(shù)量關系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務員考試數(shù)量關系練習題

數(shù)量關系

1、數(shù)字推理題型及講解(1)

數(shù)字推理的題目就是給你一個數(shù)列,但其中缺少一項,要求你仔細觀察這個數(shù)列各數(shù)字之

間的關系,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然后在四個選項中選擇一個最合理的一個作為答案.

按照數(shù)字排列的規(guī)律,數(shù)字推理題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奇、偶:題目中各個數(shù)都是奇數(shù)或偶數(shù),或間隔全是奇數(shù)或偶數(shù):

1、全是奇數(shù):

例題:1537()

A.2B.8C.9D.12

解析:答案是C,整個數(shù)列中全都是奇數(shù),而答案中只有答案C是奇數(shù)

2、全是偶數(shù):

例題:2648()

A.1B.3C.5D.10

解析:答案是D,整個數(shù)列中全都是偶數(shù),只有答案I)是偶數(shù)。

3、奇、偶相間

例題:2134176()

A.8B.10C.19D.12

解析:整個數(shù)列奇偶相間,偶數(shù)后面應該是奇數(shù),答案是C

練習:2,1,4,3,(),5二、排序:題目中的間隔的數(shù)字之間有排序規(guī)律

1、例題:34,21,35,20,36()

A.19B.18C.17D.16

解析:數(shù)列中34,35,36為順序,21,20為逆序,因此,答案為A。

三、加法:題目中的數(shù)字通過相加尋找規(guī)律

1、前兩個數(shù)相加等于第三個數(shù)

例題:4,5,(),14,23,37

A.6B.7C.8D.9

注意:空缺項在中間,從兩邊找規(guī)律,這個方法可以用到任何題型;

解析:4+5=95+9=149+14=2314+23=37,因此,答案為D;

練習:6,9,(),24,39//1,0,1,1,2,3,5,()

2、前兩數(shù)相加再加或者減一個常數(shù)等于第三數(shù)

例題:22,35,56,90,()99年考題

A.162B.156C.148D.145

解析:22+35-1=5635+56-1=9056+907=145,答案為D

四、減法:題目中的數(shù)字通過相減,尋找減得的差值之間的規(guī)律

1、前兩個數(shù)的差等于第三個數(shù):

例題:6,3,3,(),3,-3

A.0B.1C.2D.3

答案是A

解析:6-3=33-3=03-0=30-3=-3

提醒您別忘了:”空缺項在中間,從兩邊找規(guī)律”

2、等差數(shù)列:

例題:5,10,15,()

A.16B.20C.25D.30

答案是B.

解析:通過相減發(fā)現(xiàn):相鄰的數(shù)之間的差都是5,典型等差數(shù)列;

3、二級等差:相減的差值之間是等差數(shù)列

例題:115,110,106,103,()

A.102B.101C.100D.99答案是B

解析:鄰數(shù)之間的差值為5、4、3、(2),等差數(shù)列,差值為1

103-2=101

練習:8,8,6,2,()//1,3,7,13,21,31,()

4、二級等比:相減的差是等比數(shù)列

例題:0,3,9,21,45,()

相鄰的數(shù)的差為3,6,12,24,48,答案為93

例題:-2,-1,1,5,(),29—99年考題

解析:-1-(-2)=1,1-(-1)=2,5-1=4,13-5=8,29-13=16

后一個數(shù)減前一個數(shù)的差值為:1,2,4,8,16,所以答案是13

5、相減的差為完全平方或開方或其他規(guī)律

例題:1,5,14,30,55,()

相鄰的數(shù)的差為的9,16,25,則答案為55+36=91

6、相隔數(shù)相減呈上述規(guī)律:

例題:53,48,50,45,47

A.38B.42C.46D.51

解析:53-50=350-47=348-45=345-3=42答案為B

注意:“相隔”可以在任何題型中出現(xiàn)

五、乘法:

1、前兩個數(shù)的乘積等于第三個數(shù)

例題:1,2,2,4,8,32,()

前兩個數(shù)的乘積等于第三個數(shù),答案是256

2、前一個數(shù)乘以一個數(shù)加一個常數(shù)等于第二個數(shù),nlXm+a=n2

例題:6,14,30,62,()

A.85B.92C.126D.250

解析:6X2+2=1414X2+2=3030X2+2=6262X2+2=126,答案為C

練習:28,54,106,210,()

3、兩數(shù)相乘的積呈現(xiàn)規(guī)律:等差,等比,平方,...

例題:3/2,2/3,3/4,1/3,3/8()(99年海關考題)

A.1/6B.2/9C,4/3D.4/9

解析:3/2X2/3=12/3X3/4=1/23/4X"3=1/4l/3X3/8=l/8

3/8X?=l/16答案是A

六、除法:

1、兩數(shù)相除等于第三數(shù)

2、兩數(shù)相除的商呈現(xiàn)規(guī)律:順序,等差,等比,平方,...

七、平方:

1、完全平方數(shù)列:

正序:4,9,16,25

逆序:100,81,64,49,36

間序:1,1,2,4,3,9,4,(16)

2、前一個數(shù)的平方是第二個數(shù)。

1)直接得出:2,4,16,()

解析:前一個數(shù)的平方等于第三個數(shù),答案為256o

2)前一個數(shù)的平方加減一個數(shù)等于第二個數(shù):

1,2,5,26,(677)前一個數(shù)的平方減1等于第三個數(shù),答案為677

3、隱含完全平方數(shù)列:

1)通過加減化歸成完全平方數(shù)列:0,3,8,15,24,()

前一個數(shù)加1分別得到1,4,9,16,25,分別為1,2,3,4,5的平方,答案為6

的平方36,,

2)通過乘除化歸成完全平方數(shù)列:

3,12,27,48,()

3,12,27,48同除以3,得1,4,9,16,顯然,答案為75

3)間隔加減,得到一個平方數(shù)列:

例:65,35,17,(),1

A.15B.13C.9D.3

解析:不難感覺到隱含一個平方數(shù)列。進一步思考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是:65等于8的平方加1,

35等于6的平方減1,17等于4的平方加1,所以下一個數(shù)應該是2的平方減1等于3,答案

是D.

練習1:65,35,17,(3),1A.15B.13C.9D.3

練習2:0,2,8,18,(24)A.24B.32C.36D.52(99考題)

八、開方:

技巧:把不包括根號的數(shù)(有理數(shù)),根號外的數(shù),都變成根號內(nèi)的數(shù),尋找根號內(nèi)的數(shù)之

間的規(guī)律:是存在序列規(guī)律,還是存在前后生成的規(guī)律。

九、立方:

1、立方數(shù)列:

例題:1,8,27,64,()

解析:數(shù)列中前四項為1,2,3,4的立方,顯然答案為5的立方,為125。

2、立方加減乘除得到的數(shù)列:

例題:0,7,26,63,()

解析:前四項分別為1,2,3,4的立方減1,答案為5的立方減1,為124。

十、特殊規(guī)律的數(shù)列:

1、前一個數(shù)的組成部分生成第二個數(shù)的組成部分:

例題:1,1/2,2/3,3/5,5/8,8/13,()

答案是:13/21,分母等于前一個數(shù)的分子與分母的和,分子等于前一個數(shù)的分母。

2、數(shù)字升高(或其它排序),事數(shù)降低(或其它規(guī)律)。

例題:1,8,9,4,(),1/6

A.3B.2C.1D.1/3

解析:1,8,9,4,(),1/6依次為1的4次方,2的三次方,3的2次方(平方),

4的一次方,(),6的負一次方。存在1,2,3,4,(),6和4,3,2,1,(),

T兩個序列。答案應該是5的。次方,1。

數(shù)字推理題型及講解(2)

以上我們介紹了數(shù)字推理的基本題型和規(guī)律,F(xiàn)面我們歸納總結:

數(shù)字推理的主要是通過加、減、乘、除、平方、開方等方法來尋找數(shù)列中各個數(shù)字之間的規(guī)

律,從而得出最后的答案。

在實際解題過程中,我們根據(jù)相鄰數(shù)之間的關系分為兩大類:

一、相鄰數(shù)之間通過加、減、乘、除、平方、開方等方式發(fā)生聯(lián)系,產(chǎn)生規(guī)律,主要有以下

兒種規(guī)律:

1、相鄰兩個數(shù)加、減、乘、除等于第三數(shù)

2、相鄰兩個數(shù)加、減、乘、除后再加或者減一個常數(shù)等于第三數(shù)

3、等差數(shù)列:數(shù)列中各個數(shù)字成等差數(shù)列

4、二級等差:數(shù)列中相鄰兩個數(shù)相減后的差值成等差數(shù)列

5、等比數(shù)列:數(shù)列中相鄰兩個數(shù)的比值相等

6、二級等比:數(shù)列中相鄰兩個數(shù)相減后的差值成等比數(shù)列

7、前一個數(shù)的平方等于第二個數(shù)

8、前一個數(shù)的平方再加或者減一個常數(shù)等于第二個數(shù):

9、前一個數(shù)乘一個倍數(shù)加減一個常數(shù)等于第二個數(shù);

10、隔項數(shù)列:數(shù)列相隔兩項呈現(xiàn)一定規(guī)律,

11、全奇、全偶數(shù)列

12、排序數(shù)列

二、數(shù)列中每一個數(shù)字本身構成特點形成各個數(shù)字之間的規(guī)律。

1、數(shù)列中每一個數(shù)字都是n的平方構成或者是n的平方加減一個常數(shù)構成,或者是n的平

方加減n構成

2、每?個數(shù)字都是n的立方構成或者是n的立方加減一個常數(shù)構成,或者是n的立方加減n

3、數(shù)列中每一個數(shù)字都是n的倍數(shù)加減一個常數(shù)

以上是數(shù)字推理的一些基本規(guī)律,考生必須掌握。但掌握這些規(guī)律后,怎樣運用這些規(guī)律以

最快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呢?

這就需要學員在對各種題型認真練習的基礎上,應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解題思路和技巧。

這里我們提供為剛剛接觸數(shù)字推理題型的學員提供一種最基本的解題思路,學員按照這種思

路來訓練自己,能夠逐步熟悉各種題型,掌握和運用數(shù)字推理的基本規(guī)律。當學員對題型和

規(guī)律一經(jīng)很熟悉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總結的簡單方法來解答問題。

第一步,觀察數(shù)列特點,看是否存是隔項數(shù)列,如果是,那么相隔各項按照數(shù)列的各種規(guī)律

來解答

第二步,如果不是隔項數(shù)列,那么從數(shù)字的相鄰關系入手,看數(shù)列中相鄰數(shù)字在加減乘除后

符合上述的哪種規(guī)律,然后得出答案。

第三步,如果上述辦法行不通,那么尋找數(shù)列中每一個數(shù)字在構成上的特點,尋找規(guī)律。

當然,也可以先尋找數(shù)字構成的規(guī)律,在從數(shù)字相鄰關系上規(guī)律。我們這里所介紹的是數(shù)字

推理的一般規(guī)律,學員在對各種基本題型和規(guī)律掌握后,很多題是可以直接通過觀察和心算

得出答案的。

例題:

1、4,5,7,11,19()(2002年試題)

A、27B、31C35D41

解題思路:1、首先此題不是隔項數(shù)列。兩個數(shù)相加不等于第三數(shù)。兩個數(shù)相減的差為1,2,

4,8,分別是2的0次方,1次方,2次方,3次方,因此,答案應為19加上2的4次方,即

35,答案為案

例題2:34363535()3437()(2002年試題)

A36,33B33,36C37,34D34,37

解題思路:首先觀察數(shù)列,看是否為隔項數(shù)列。此數(shù)列,隔項分別為3435()37和

363534()兩個數(shù)列,答案為A

2、數(shù)學運算

數(shù)學運算題型及講解

數(shù)學運算見解:

1、考生首先要明確出題者的本意不是讓考生來花費大量時間計算,題目多數(shù)情況是

一種判斷和驗證過程,而不是用普通方法的計算和討論過程,因此,往往都有簡便的解題方

法。

2、認真審題,快速準確地理解題意,并充分注意題中的一些關鍵信息;通過練習,

總結各種信息的準確含義,并能夠迅速反應,不用進行二次思維。

3、努力尋找解題捷徑。大多數(shù)計算題都有捷徑可走,盲目計算可以得出答案,但時

間浪費過多。直接計算不是出題者的本意。平時訓練一定要找到最佳辦法。考試時,根據(jù)時

間情況,個別題可以考慮使用一般方法進行計算。但平時一定要找到最佳方法。

4、通過訓練和細心總結,盡量掌握一些數(shù)學運算的技巧、方法和規(guī)則,熟悉常用的

基本數(shù)學知識;

5、通過練習,針對常見題型總結其解題方法;

6、學會用排除法來提高命中率;

數(shù)學運算主要包括以下幾類題型:

一、數(shù)學計算

基本解題方法:

1、尾數(shù)排除法:先計算出尾數(shù),然后用尾數(shù)與答案中的尾數(shù)一一對照,利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2、簡便計算:利用加減乘除的各種簡便算法得出答案。

通過下面的例題講解,來幫助您加深對上述方法理解,學會靈活運用上述方法解題。

1、加法:

例1、425+683+544+828A.2480B.2484C.2486D.2488

解題思路:先將各個數(shù)字尾數(shù)相加,然后將得到的數(shù)值與答案的尾數(shù)一一對照得出答案。尾

數(shù)相加確定答案的尾數(shù)為0,BCD都不符合,用排除法得答案A;

例2、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A.11985B.11988C.12987D.12985

解析:這是一道計算題,題中每個數(shù)字都可以分解為2000減一個數(shù)字的形式2000X6-

(5+4+3+2+1)尾數(shù)為100-15=85得A

注意:1、2000X6-(5+4+3+2+1)盡量不要寫出來,要心算;

2、1+2+。。+5=15是常識,應該及時反應出來;

3、各種題目中接近于100、200、1000、2000等的數(shù)字,可以分解為此類數(shù)字

加減一個數(shù)字的形式,這樣能夠更快的計算出答案。

例3、12.3+45.6+78.9+98.7+65.4+32.1

A.333B.323C.333.3D.332.3

解析:先將題中各個數(shù)字的小數(shù)點部分相加得出尾數(shù),然后再將個位數(shù)部分相加,最后得出答

案。

本題中小數(shù)點后相加得到3.0排除C.D

小數(shù)點前的個位相加得2+5+8+8+5+2尾數(shù)是0,加上3確定

答案的尾數(shù)是3.答案是A。

解題思路:1、先將小數(shù)點部分加起來,得到尾數(shù),然后與答案一一對照,排除其中尾數(shù)不對

的答案,縮小選擇范圍。有些題目此時就可以得到答案。

2、將個位數(shù)相加得到的數(shù)值與小數(shù)點相加得到的數(shù)值再相加,最后得到的數(shù)值與剩下的答

案對照,,般就可以得到正確的答案了。

2、減法:

例1、9513-465-635-113=9513-113-(465+635)=9400-1100=8300

例2、489756-263945.28=

A.220810.78B.225810.72C.225812.72D.225811.72

解析:小數(shù)點部分相加后,尾數(shù)為72排除A,個位數(shù)相減67-5=0,排除C和D,答案

是B。

3、乘法:

方法:

1、將數(shù)字分解后再相乘,乘積得到類似于1、10、100之類的整數(shù)數(shù)字,易于計算;

2、計算尾數(shù)后在用排除法求得答案。

例1、1.31X12.5X0.15X16=A.39.3B.40.3C.26.2I).26.31

解析:先不考慮小數(shù)點,直接心算尾數(shù):125X8=10002X15=303X131=393符合要求

的只有A

例2、119X120=120X120-120=14400-120=o??80

解析:此題重點是將119分解為120T,方便了計算。

例3、123456X654321=

A.80779853376B.80779853375C.80779853378D.80779853377

解析:尾數(shù)是6,答案是Ao此類題型表面看來是很難,計算起來也很復雜,但我們應

該考慮到出題本意決不是要我們一點一點地算出來,因此,此類題型用尾數(shù)計算排除法比較

容易得出答案。

例4、125X437X32X25=()

A、43700000B、87400000C、87455000D、43755000

答案為A。本題也不需要直接計算,只須分解一下即可:

125X437X32X25=125X32X25X437=125X8X4X25X437=1000X100X437=43700000

5、混合運算:

例1、85.7-7.8+4.3-12.2=85.7+4.3-(7.8+12.2)=90-20=70

4532=4532X(79+158)=4532+2=2266

例2、計算(1-1/10)X(1-1/9)X(1-1/8)X……(1-1/2)的值:

A、1/108000B、1/20C、1/10D、1/30

解析:答案為C。木題只需將算式列出,然后兩兩相約,即可得出答案。考生應掌握好這個題

型,最好自行計算一下。

二、時鐘問題:

例題:從上午五點十五分到下午兩點四十五分之間,共有多少時間?

A.8小時B.8小時30分C.9小時30分D.9小時50分

答案是14.45-5.15=9.30C

三、百分數(shù)問題:

例題:如果a比b大25%,則b比a小多少?

解析:本題需要對百分數(shù)這個概念有準確的理解。a比b大25%,即a=l.25b,因此b

比a小:(a-b)/aX100%=20%

四、集合問題:

例題:某班共有50名學生,參加數(shù)學和外語兩科考試,已知數(shù)學成績及格的有40人,

外語成績及格的有25人,據(jù)此可知數(shù)學成績及格而外語不及格者:

A.至少有10人B.至少有15人C.有20人D.至多有30人

解析:這是首先排除D,因為與已知條件”外語及格25人"即“外語不及格25人”不符;

其次排除C,因為僅以外語及格率為50%推算數(shù)學及格者(40人)中外語不及格人數(shù)為

40X50%=20人,缺乏依據(jù);實際上,數(shù)學及格者中外語不及格的人數(shù)至少為25-(50-40)=15人,

答案是B.

五、大小判斷

這種題型往往并不需要將全部數(shù)字都直接計算,只需找到某個判斷標準進行判斷即可。

例題:

1、”,3.14,J10,10/3四個數(shù)的大小順序是:

A、10/3>IT>V10>3.14

B、10/3>Ji>3.14>V10

C、10/3>V10>at>3.14

D、10/3>3.14>Jt>710

2、某商品在原價的基礎上上漲了20%,后來又下降了20%,問降價以后的價格比未漲價前的

價格:

A、漲價前價格高

B、二者相等

C、降價后價格高

D、不能確定

3、393.39的小數(shù)點先向左移動兩位,再向右移動三位,得到的數(shù)再擴大10倍,最后的得數(shù)

是原來的

A、10倍B、100倍C、1000倍I)、不變

解答:

1、答案為Co本題關鍵是判斷V10的大小。而另外三個數(shù)的大小關系顯然為10/3>n>3.14o

因此就要計算V10的范圍。我們可計算出3.15的平方為9.9225<10,由此可知符合此條件

的只有C。

2、答案為A。漲價和降價的比率都是20%,那么要判斷漲得多還是降得多,就需要判斷漲價

的基礎,顯然后者大,即降的比漲的多,那么可知原來價格高。

3、答案為B。本題比較簡單,左移兩位就是縮小100倍,右移三位就是擴大1000倍,實際上

擴大了10倍,再擴大10倍,就是擴大了100倍。

六、比例問題

例題:

(1)甲數(shù)比乙數(shù)大25%,則乙數(shù)比甲數(shù)小:

A、20%B、25%C、33%D、30%

(2)a數(shù)的25%等于b數(shù)的10%,則a/b為:

A、2/5B、3/5C、2.4倍D、3/5倍

(3)三個學校按2:3:5的比例分配27000元教育經(jīng)費,問最多一份為多少?

A、2700元B、5400元C、8100元D、13500元

(4)在某大學班上,選修法語的人與不選修的人的比率為2:5o后來從外班轉入2個也選修

法語的人,結果比率變?yōu)?:2,問這個班原來有多少人?

A10B、12C、21D、28

解答:

(1)答案為A。計算這類題目有多種方法,最簡便的是假設乙數(shù)為1,則甲數(shù)可知為1.25,

再加以簡單的計算就可推知答案。

(2)答案為A。可列一個簡單的算式:a?25%=b<0%,即可算出答案。

(3)答案為D。

(4)答案為D。假設原來班上有X個人,解一個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

2/3(x+2)=5/7x或者2(2/7x+2)=5/7x.

七、工程問題

例題:

(1)某車間原計劃15天裝300臺機器,現(xiàn)要提前5天完成,每天平均比原計劃多裝多少臺?

A、10B、20C、15D、30

(2)一本270頁的書,某人第?天讀了全書的2/9,第二天讀了全書的2/5,則第二天比第

一天多讀了多少頁?

A、48B、96C、24D、72

(3)一項工程甲單獨做需要20天做完,乙單獨做需要30天做完,二人合做3天后,可完成

這項工作的:

A、1/2B、1/3C、1/4D、1/6

(4)一個水池,裝有甲、乙、丙三根水管,獨開甲管10分鐘可注滿全池,獨開乙管15分鐘

可注滿全池,獨開丙管6分鐘可注滿全池,如果三管齊開,幾分鐘可注滿全池?

A、5B、4C、3D、2

(5)某水池裝有甲、乙、丙三根水管,獨開甲管12分鐘可注滿全池,獨開乙管8分鐘可注

滿全池,獨開丙管24分鐘可注滿全池,如果先把甲乙兩管開4分鐘,再單獨開乙管,問還用

幾分鐘可注滿水池?

A、4B、5C、8I)、10

解答:

(1)答案為Ao原計劃每天裝的臺數(shù)可求為20臺(3004-15),現(xiàn)在每天須裝的臺數(shù)可求為

30臺(300?10),山此答案自出。

(2)答案為A。第二天讀了108頁書(270X2/5),第一天讀了60頁書(270X2/9),則第二

天比第一天多讀了48頁書(108-60)。

(3)答案為C。甲、乙兩人同時做,一共需要的時間為:1+(1/20+1/30),結果為12天,

因此,3天占12天的1/4。

(4)答案為C。甲、乙、丙三管同時開放,注滿水池的時間為:1+(1/10+1/15+1/6),結果

為3天。

(5)答案為A。甲、丙兩管共開4分鐘,已經(jīng)注入水池的水占全池的比例為:1-(1/12+1/24)

X4,結果為1/2。乙單獨開注滿全池的時間為8分鐘,已經(jīng)注入了1/2,顯然只需4分鐘即

可注滿。本題與前題類似,只是稍微復雜一些。

八、路程問題

例題:

(1)甲乙兩地相距40公里,某人從甲地騎車出發(fā),開始以每小時30公里的速度騎了24分

鐘,接著又以每小時8公里的速度騎完剩下的路程。問該人共花了多少分鐘時間才騎完全部

路程?

A、117B、234C、150D、210

(2)小王在一次旅行中,第一天走了216公里,第二天又以同樣速度走了378公里。如果第

二天比第一天多走了3小時,則小王的旅行速度是多少(公里/小時)?

A、62B、54C、46D、38

(3)某人從甲地步行到乙地,走了全程的2/5之后,離中點還有2.5公里。則甲、乙兩地距

離多少公里?

A、15B、25C、35D、45

解答:

(1)答案為B。前半段花了24分鐘時間,走的路程為:24/60X30=12(公里)。

則剩下的路程為:40-12=28(公里)。28公里的路程,時速為8,則花時候為3.5小時(28+8),3.5

小時與24分鐘之和即為234分鐘。

(2)答案為B。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走3個小時;多走的路程為162公里(378-216),則速度

可知。

(3)答案為Bo全和的2/5處與1/2處相距2.5公里,這?段路程占全程的1/10(1/2-2/5),

則全程為:2.5+1/10=25公里。

九、對分問題

例題:

?根繩子長40米,將它對折剪斷;再對剪斷;第三次對折剪斷,此時每根繩子長多少米?

A、5B、10C、15D、20

解答:

答案為A。對分一次為2等份,二次為2X2等份,三次為2X2X2等份,答案可知。無論對

折多少次,都以此類推。

十、“栽樹問題”

例題:

(1)如果一米遠栽一棵樹,則285米遠可栽多少棵樹?

A、285B、286C、287D、284

(2)有一塊正方形操場,邊長為50米,沿場邊每隔一米栽一棵樹,間栽滿四周可栽多少棵

樹?

A、200B、201C、202D、199

解答:

(1)答案為兒1米遠時可栽2棵樹,2米時可栽3棵樹,依此類推,285米可栽286棵樹。

(2)答案為A。根據(jù)上題,邊長共為200米,就可栽201棵樹。但起點和終點重合,因此只

能栽200棵。以后遇到類似題目,可直接以邊長乘以4即可行也答案.考生應掌握好本題型。

十一、跳井問題

例題:

青蛙在井底向上爬,井深10米,青蛙每次跳上5米,又滑下來4米,象這樣青蛙需跳幾次方

可出井?

A、6次B、5次C、9次D、10次

解答:答案為A。考生不要被題中的枝節(jié)所蒙蔽,每次上5米下4米實際上就是每次跳1米,

因此10米花10次就可全部跳出。這樣想就錯了。因為跳到一定時候,就出了井口,不再下

滑。

十二、會議問題

例題:某單位召開一次會議。會前制定了費用預算。后來由于會期縮短了3天,因此節(jié)省了

一些費用,僅伙食費一項就節(jié)約了5000元,這筆錢占預算伙食費的1/3。伙食費預算占會議

總預算的3/5,問會議的總預算是多少元?

A、20000B、25000C、30000D、35000

解答:答案為B。預算伙食費用為:5000+1/3=15000元。15000元占總額預算的3/5,則總

預算為:15000+3/5=25000元。

十三、日歷問題

例題:

某一天小張發(fā)現(xiàn)辦公桌上的臺歷已經(jīng)有7天沒有翻了,就一次翻了7張,這7天的日期加起

來,得數(shù)恰好是77。問這一天是幾號?

A、13B、14C、15D、17

解答:答案為B。7天加起來數(shù)字之和為77,則平均數(shù)11這天正好位于中間,答案由此可推

出。

十四、其他問題

例題:

(1)在一本300頁的書中,數(shù)字“1”在書中出現(xiàn)了多少次?

A、140B、160C、180D、120

(2)一個體積為1立方米的正方體,如果將它分為體積各為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并沿一條

直線將它們一個一個連起來,問可連多長(米)?

A、100B、10C、1000D、10000

(3)有一段布料?,正好做16套兒童服裝或12套成人服裝,已知做3套成人服裝比做2套兒

童服裝多用布6米。問這段布有多少米?

A、24B、36C、48D、18

(4)某次考試有30道判斷題,每做對一道題得4分,不做或做錯一道題倒扣2分,小周共

得96分,問他做對了多少道題?

A、24B、26C、28D、25

(5)樹上有8只小鳥,一個獵人舉槍打死了2只,問樹上還有幾只鳥?

A、6B、4C、2D、0

解答:

(1)答案為Bo解題時不妨從個位、十位、百位分別來看,個位出現(xiàn)“1”的次數(shù)為30,十

位也為30,百位為100。

(2)答案為A。大正方體可分為1000個小正方體,顯然就可以排1000分米長,1000分米就

是100米。考生不要忽略了題中的單位是米。

(3)答案為C。設布有X米,列出一元一次方程:X/6X3-X/2X2=6,解得X=48米。

(4)答案為B。設做對了X道題,列出一元一次方程:4XX-(30-X)X2=96,解得X=26。

(5)答案為D。槍響之后,鳥或死或飛,樹上是不會有鳥了。

數(shù)量關系習題

1,兩個數(shù)的差是2345,兩數(shù)相除的商是8,求這兩個數(shù)之和。

A.2353B.2896C.3015D.3456

2、(101+103+-+199)-(90+92H---H88)=

A.100B.199C.550D.990

3、某劇院有25排座位,后一排比前?排多2個座位,最后一排有70個座位。這個劇院一共

有多少個座位?

A.1104B.1150C,1170D.1280

4、甲、乙二人練習跑步,若甲讓乙先跑10米,則甲跑5秒可追上乙,若乙比甲先跑2秒,

則甲跑4秒能追上乙,則甲每秒跑多少米?

A.2B.4C.6D.7

5、55個蘋果分給甲、乙、丙三人,甲的蘋果個數(shù)是乙的2倍,丙最少但也多于10個,丙得

到了多少個蘋果?

A.10個B.11個C.13個D.16個

6、甲、乙兩人同進從A點背向出發(fā),沿400米環(huán)形跑道行走,甲每分種走80米,乙每分鐘

走50米,兩人至少經(jīng)過多少分鐘才能在A點相遇?

A.10分鐘B.12分鐘C.13分鐘D.40分鐘

7、一架飛機所帶的燃料最多可以用6小時,飛機去時順風,速度為1500千米/時,回來時逆

風,速度為1200千米/時,這架飛機最多飛出多少千米就需往回飛?

A.2000B.3000C,4000D.4500

8、某人要到60千米外的農(nóng)場去,開始他以5千米/時的速度步行,后來有輛加速度18千米/

時的拖拉機把他送到了農(nóng)場,總共用了5.5小時。問:他步行了多遠?

A.15千米B,20千米C.25千米I).30千米

9、紅星小學組織學生排成隊步行去郊游,每分鐘步行60米,隊尾的王老師以每分鐘步行150

米的速度趕到排頭,然后立即返回隊尾,共用10分鐘。求隊伍的長度。

A.630米B.750米C.900米D.1500米

10、甲讀一本書,已讀與未讀的頁數(shù)之比是3:4,后來又讀了33頁,已讀與未讀的頁數(shù)之比

變?yōu)?:3。這本書共有多少頁?

A.152B.168C.224D.280

答案

1、C根據(jù)題意,兩數(shù)相除商是8,則說明被除數(shù)是除數(shù)的8倍,兩數(shù)相減結果2345應為

除數(shù)的7倍,從而求得除數(shù)2345+7=335,被除數(shù)為335X8=2680,兩數(shù)和為2680+335=3015,

答案為C。

2、C提取公因式法。101-90=11,103-92=11,……,199788=11,總計有50個這樣的算

式,所以50X11=550,選擇C。

3、B最后一排有70個坐位,則前面24排每一排少兩個,第--排有70-24X2=22,構成

一個等差數(shù)列,公差為2,首項為22,S25=25X22+(25X24X2);2=1150個,選擇B。

4、C根據(jù)題意,可得下列等式(4+2)X乙速=4X甲速

10+5X乙速=5義甲速

將所給選項代入即可求得答案為C?

5、C從題目可得,;甲=2乙,則有2乙+乙=55-丙,其中10〈丙〈乙,采用代入法,發(fā)現(xiàn)在只

有C符合以上要求,所以選擇C。

6、D甲、乙要在A點相遇,則甲、乙行走的路程必是400的整數(shù)倍數(shù),這樣就能排除A、

B、C三項,選擇D。

7、C風速=(1500-1200)+2=150千米/時,則6小時最多能飛行路程6X(1500-150)=8100

千米,所以飛機最多只能飛行8100+2=4050千米,選擇C。

8、A方程法,設他步行了X千米,則可列方程(60-X)+18+x+5=5.5,解得X=15千米。

本題可采用代入法更為簡單。

9、A設王老師從隊尾走到隊頭用X分鐘,可列方程(150-60)XX=(150+60)X(10+X)解得

X=7分鐘,則隊伍的長度為(150-60)X7=630米,選擇A。

10、B從題目可知,已讀的部分占全書的3/7,又讀了33頁后,已讀部分占全書的5/8,

則全書共有33+(5/8-3/7)=168頁,選擇B。

數(shù)量關系練習題

1.某T人的步行速度為每小時5r米.如果他先步行上班路程的1/10,然后乘上速度為

每小時25千米的汽車,最后再步行1T米剛好到廠,那么他可以比完全步行上班早2小時到

廠.問他的上班路程有多少公里?()(2001年浙江真|?)

A.15R16C14D.12

2.已知正數(shù)“、/>滿足a+6=l,則笈E+儂燈的值().<802年浙江直

A.>2j2R33&C.^/6D.《2疙

3.已知=—2,丫一號,則3*-2"-我)一(我-我)的值是().

(2002年新江1?船)

A52u-翅D——

A.9n.gj9u.9

4.甲、乙兩瓶酒精溶液分別重300克和120克;甲中含酒精120克,乙中含酒精90克.

問從兩瓶中應各取出多少克才能兌成濃度為50%的酒精溶液140克?(>(2001年浙江良心>

A.甲100克.乙40克R甲90克.乙50克

C?甲110克,乙30克A甲70克,乙7。克

3.478X365-1的值是:().<2002

A.174473R174469C16729D.16723

6.少先隊第四中隊發(fā)動隊員種僖麻,第一天種r180棵.第二天種了166棵,第三天種了

149棵,平均每天種丁多少棵?()(2002年浙江*?)

A.166B.167C164D.165

7.下列選項中,值最小的是().(2002年浙江真題)

A.偌R±C73-1

u,&2

V3D

8.已知a=〃+l.且a的算術平方根為3.則〃的值是()v《2003年浙江真國)

A.±272R±/WC.±4/3D.以上都不對

9.34.54—0.87-3.54+7.96-0.13的值與以下哪個數(shù)最接近?()《迎3年浙江縣題)

A.56.92R56.95C57.94I5.57.99

1。.如圖,PA、PB與圓相切于A和B.C是圓上的一點,若/P=

川?,則/ACB=().(2003年浙江京整)

A.45°K50°

C55*D60°

11.兩個工人必須完成一項生產(chǎn)任務,第一個工人單獨I,可以在

5天內(nèi)完成,第二個工人單拽干.可以在4天內(nèi)完成.如果兩個人一起干,一天以后,他們還剩

下多少任務?()(2004年浙iLA趣)

AAB,nCiDS

9H20J35

12.3L21X1643.12]X120+312.1X6.2的值是().(2005年新江友0)

A.3121B.2808.9G4125D.3768

13.自然數(shù)A、B、C、D的和為90,已知A加上2、B減去2、C乘以2、D除以2之后所得的

結果相同。則8等于()。(285年淅江真國)

A.26B.24C.28D.22

14.如圖所示,正方形ABCD條邊的中點分別為E、F、G和H.阿圖?

中一共有多少個三角形?()(2005年浙江JU8)Xy/'x/

A.36a4。fc./\/\c

C44D.48\Z\/

15.有10名學生參加某次數(shù)學競賽,已知前八名的平均成績是90

分,第九名比第十名多2分,所有學生的平均成績是87分.問第九名學

生的數(shù)學成績是多少分?()<?oos<t-MflA?)

A.70a72C.74D.76

16.兩個不同的圓最多可以有兩個交點,那么三個不同的圓最多可以有幾個交點?

()(2003年浙江改越)

A.5個B.6個C7個D.8個

17.甲容器中有濃度為4%的鹽水250克,乙容器中有某種濃度的鹽水若干克.現(xiàn)從乙中

取出750克鹽水,放入甲容器中混合成濃度為8%的鹽水.問乙容器中的鹽水濃度約是多少?

()<2頌年斷江

A.9.78%B.10.14%C9.33%D.11.27%

18.現(xiàn)有一種預防禽流感藥物配置成的甲、乙兩種不同濃度的消毒溶液.若從甲中取

2100克,乙中取700克混合而成的消毒濃度為3%;若從甲中取900克,乙中取2700克,則混

合而成的溶液的濃度為5%.則甲、乙兩種消毒溶液的濃度分別為().0006年淅*0題)

A.3%.6%B.3%.4%C2%,6%D.4%,6%

19.12.3米、45.6米、78.9米、98.7米、65.4米及32.1米的總和是().

<282年廣東*題〉

A.333米&323米C333.3米D.332.3米

20.12-224-32-424-52-62+72-82+92-102的值為((1999牟q,央直噩)

A.55B.-55C.50D.-50

21.1+3+5+7+9+…+399的值為().(i99y<r<t%AH>

A.160000R80000C.60000IX40000

22.一個人從某服裝店花60元買走一件衣服.付了10。元,售貨員從其他商店換出零錢

給泳客。后來發(fā)現(xiàn)那100元是假鈔,該服裝店只好賠給那家商店】。。元.若賣出的服裝進價

為川元,則該服裝店共賠了多少元?()(199?,年中央月出

A.40R180C80.D.100

23.行一貨車分別以時速40km和60km往返于兩個城市.往返這兩個城市一一次的平均時

速為多少?<)<1999年中央真尊)

A.55kmB.50kmC.48kmD.45km

24.某劇場共存100個座位,如果當票價為10元時,票能售完,當票價超過10元時,每提

價2元,就會少賣出5張票.那么當總的售票收入為1360元時,票價為多少?()

(2003年中央A類真

A.12元B14元C.16元D.18元

25.一個“位數(shù),左邊三伸數(shù)是右邊兩位數(shù)的5倍,如果把右邊的兩位數(shù)移到前面.則所

得新的E位數(shù)要比原來的五位數(shù)的2倍還多75.則原來的五位數(shù)是().

(200?軍中央卷一

A.12525B.13527C.175351122545

26.某校在原有基礎(學生700人,教師300人)上擴大規(guī)模,現(xiàn)新增加教師75人.為使

學生和教師比例低于27,問學生人數(shù)最多能增加百分之兒?()<283軍A類依E>

A.7%B.8%C.10.3%1).】)%

27.把帆的宜脛縮短20%,則面積將縮小().(頷。7年浙江良出

A.40%H.36%C.20%D.18%

28.小張在做一道除法題時,誤將除數(shù)15看成54,結果得到的商是3.余數(shù)是一問正確

的商和余數(shù)之和是().(2007年淅江氏西)

A.IIB.18C26D.37

29.把白然數(shù)1.2,3.4.5,…,98,99分成二組.如果每組數(shù)的平均數(shù)恰好相等.那么此平

均數(shù)為().(2007

A.55R60C45D.50

30.A、B兩地相亞100千米,甲以】0千米/小時的速度從A地出發(fā)騎自行車前往8地。

6小時后,乙開摩托車從A地出發(fā)駛向B地.問為了使乙不比甲晚到B地,摩托車每小時至

少要行駛多少T米?(>(2007年淅江西電

A.21T?米B.251?米G28千米D.30千米

31.如圖所示,梯形ABCD.AD平行BC,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