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_第1頁
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_第2頁
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_第3頁
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_第4頁
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判斷題反射光線跟法線的夾角叫做反射角,反射角與折射角總是相等的2.焦點到透鏡中心O點的距離叫做焦距3.做近視眼鏡用凸鏡,做遠視眼鏡用凹鏡.4.凹鏡和凹透鏡都對光線起會聚作用.5.由于光漫反射的緣故,在教室某個位置,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1頁。6.電影銀幕對光的反射,是鏡面反射. 7.已知凸透鏡焦距為f,要想用它得到把物體的高放大4倍的實像,則物距應滿足的條件是f<u<2f. 8.影子的形成,說明光在同一種物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9.光的傳播速度是3×103千米/秒. 10.用一塊比人小的平面鏡子可以看到人的全身像,可見平面鏡所成的像比物體小. 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2頁。11.光線從一種透明物質進入另一種透明物質時,傳播方向一定發生改變()12.發散光束經凸透鏡折射后一定會變成會聚光束.()13.眼睛看到鏡子里的像,是由于像發出的光線射入眼睛里的緣故.()14.光年是時間的單位.15.對鏡前的物體而言,實像總是倒立的,虛像總是正立的()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3頁。16.凸透鏡能成虛像和實像的分界點是其焦點17.表面凸起的透鏡叫凸透鏡18.一點發出的兩條光線,經凸透鏡后一定能夠會聚到一點19.物體距平面鏡越近,得到的像越大20.在光的反射現象中,法線一定和反射面垂直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4頁。1.關于入射角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A.是入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

B.是入射光線與界面間的夾角

C.是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

D.是入射光線與折射光線的夾角2.為了矯正近視眼,應戴近視鏡,而近視鏡是 []A.平面鏡 B.凹透鏡 C.凸透鏡 D.凹鏡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5頁。3.對于光速的大小,下面的敘述正確的是 []A.V水>V空氣>V玻璃B.V空氣>V水>V玻璃C.V玻璃>V水>V空D.V空氣=V水=V玻璃

4.一個人站在平面鏡前,當他走近鏡子時,則: []A.像變大,像距人的距離變大 B.像變大,像距人的距離變小C.像大小不變,像距人的距離變大 D.像大小不變,像距人的距離變小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6頁。5,關于光的反射定律,下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光的反射定律只適用于光線在平面鏡上的反射情況;B,光在兩種物質交界面上發生折射時,光的反射定律就不成立了;C,在發生漫反射時,只有部分光線遵守光的反射定律;D,光在任何形狀的物體表面上反射時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7頁。6,早晨的太陽光穿過大氣層時,光線會發生彎曲,關于這個問題下面幾種說法中正確的是:()A,這是地球周圍的大氣層不均勻所導致的;B,這是光被大氣層反射的結果;C,這是光在兩種不同介質的界面發生的折射現象;D,

這是一種視錯覺,實際上光在任何時候都是沿直線傳播的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8頁。7.下列例子中,不能選用凹面鏡的是:()A,探照燈的反光鏡;B,醫生檢查病人耳道用的反光鏡;C,汽車上的觀后鏡;D,

太陽能熱水器的采光鏡。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9頁。8.燭焰經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若用硬紙片蓋住凸透鏡的上半部分,則光屏上的像將:A,只剩下半部分;B,完全消失;C,只剩上半部分;D,

仍然完整。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10頁。9.在紙上剪一個很小的方形孔,讓太陽光垂直照射在方形孔上,那么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A,是方形的,它是太陽的虛像;B,是圓形的,它是太陽的虛像;C,是方形的,它是太陽的實像;D,是圓形的,它是太陽的實像。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11頁。10.在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先在光屏上得到了燭焰放大清晰的像,如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縮小的像,可采用下列哪種方法:()

A,其他不動,將凸透鏡向蠟燭方向移動;

B,其他不動,將光屏向凸透鏡方向移動;

C,其他不動,將凸透鏡向光屏方向移動;

D,其他不動,將蠟燭向凸透鏡方向移動。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12頁。11,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白紙上寫紅色的字在紅色燈光下很難辨認;B,

白紙在綠色燈光下看起來仍是白色的;C,

彩色電視機的色彩是用紅、綠、藍三種顏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D,幾種不同顏色的光混合,如果比例適當會是白色。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13頁。12.放映幻燈片時,銀幕上得到的畫面對幻燈片而言是 []A.倒立、放大的實像 B.正立、放大的實像C.倒立、放大的虛像 D.正立、放大的虛像

.13、在“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當物距小于焦距時,在透鏡的另一側的屏上:[]A.可以得到倒立、縮小的像 B.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像C.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D.得不到像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14頁。

14、當物體由遠處向凸透鏡焦點移近的過程中,像距與實像的變化情況是: []A.像距逐漸增大,像逐漸變大 B.像距逐漸增大,像逐漸變小C.像距逐漸減小,像逐漸變大 D.像距逐漸減小,像逐漸變小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15頁。15、在下列事例中,哪種現象不能用光在同一均勻介質里沿直線傳播的道理來解釋的是 []A.小孔成像B.日食和月食的形成C.看不到不透明物體后面的物體D.筷子16、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大小與 []A.平面鏡的大小有關 B.物體離平面鏡的遠近有關C.物體本身的大小有關 D.平面鏡放置是否豎直有關

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16頁。

17、一凸透鏡的焦距為12厘米,把一物體置于主軸上,當距透鏡15厘米和5厘米時,兩次所成的像:[]A.前者成縮小的虛像,后者成放大的實像B.前者成倒立的、放大實像,后者成放大的、正立的虛像C.都成放大的實像D.都成正立的虛像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17頁。

18、把一個平面鏡豎直放置,一個人以2米/秒的速度垂直于平面鏡走近,那么他在鏡中的像: []A.以4米/秒的速度遠離平面鏡 B.以4米/秒的速度靠近平面鏡C.以2米/秒的速度遠離平面鏡 D.以2米/秒的速度靠近平面鏡

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18頁。

19、某人決定自己給自己照一張手拿相機拍照的像,他想了一個好主意,對著穿衣鏡照相,當他距鏡面2米時正準備按下快門,突然為調焦犯起愁來,你能告訴他把相機的距離標志調到 []A.2米 B.略大于2米 C.4米 D.略小于4米

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19頁。20、下列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A.通過簡易的潛望鏡觀看海面上的船只----B.用放大鏡觀看地圖----C.平靜的水面能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D.在路燈下出現了人的影子21、要使一支鋼筆跟它在平面鏡中的像在一條直線上,這支鋼筆跟平面鏡的夾角應是()----A.30°----B.60°----

C.90°----D.180°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20頁。22、下面幾種光學儀器成像說法中,正確的是()----A.照相機成倒立縮小的虛像----B.幻燈機成正立放大的實像----C.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D.潛望鏡成正立等大的實像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21頁。23、在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點燃蠟燭后,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形成蠟燭的像,其原因是蠟燭放在了凸透鏡的()A.二倍焦距以外----B.二倍焦距處----C.焦點以外----D.焦點以內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22頁。24,一個雨后的晚上,天剛放晴,地面雖干,但仍留有不少水潭,為了不致踩在水潭里,下面的判斷正確的是:()A,迎著月光走時,地面上發亮處是水潭;B,

迎著月光走時,地面上暗處是水潭;C,

背著月光走時,地面上發亮處是水潭;D,背著月光走時,地面上暗處是水潭。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23頁。25、以筆尖接觸鏡面,此時筆尖和它的像的距離是1厘米,則玻璃的厚度是:()A,2厘米;B,

1厘米;C,0.5厘米;D,0.25厘米;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24頁。26,鏡子豎直掛在墻上,某人站在鏡前1米處,從鏡子里只看見自己的上半身像,若他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則(d)A,應后退到距鏡2米遠處;B,

應前進到距鏡05米遠處;C,

應后退到距鏡4米遠處;D,無論前進或后退多遠都不能實現。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25頁。27、游樂廳里的哈哈鏡表面呈波浪形,使人像變形,令人發笑,那么()A,表面凸的部分把人像拉長了;B、表面凹的部分把人像拉長了;C,表面凸的部分把人像變短了;D,表面凹的部分把人像變短。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26頁。28、人看到水池里的月亮和魚的像,它們的形成分別是哪一種現象?()A,都是折射現象;B,都是反射現象;C,前者是折射現象,后者是反射現象;D、前者是反射現象,后者是折射現象。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27頁。29,一盞探照燈裝在東面看臺上,燈光朝西斜向下射到沒有水的游泳池底的中央,在將游泳池逐漸灌滿水的過程中,池底的光斑將:()A,向東移動后靜止;B,向西移動后靜止;C,先向東移動后向西移動;D,

仍在原來位置。A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28頁。30,當光從空氣射入玻璃時,如果改變入射角,使入射角減小,則:()A,反射角減小,折射角不變;B,反射角減小,折射角減小;C,反射角不變,折射角減小;D,

反射光線與折射光線間的夾角減小。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29頁。31、觀察水邊風景照片,總會發現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這是由于:()A,關系光線被反射掉一部分;B,入射水面的光線有一部分折入水中;C,眼睛的一中習慣感覺;D,

沖洗照片質量有問題。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30頁。32、能使光線發散的面鏡和透鏡有:()A,凹面鏡、凹透鏡; B,凹面鏡、凸透鏡;C,凸面鏡、凹透鏡、 D,凸面鏡、凸透鏡。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31頁。33、人眼能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在眼睛的視網膜上形成:()A,

與實物等大的倒立實像;B,放大的正立虛像;C,

縮小的倒立的實像;D,

縮小的正立的虛像。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32頁。34、物體AB及其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A‘B’如圖所示,其中正確的是()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33頁。35、在凸透鏡的成像現象中,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凡是實像必是倒立的;B,凡是虛像必是正立的;C,凡是放大的像必是虛像;D,

凡是縮小的像必是實像。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34頁。36、照相機、幻燈機、放大鏡它們所用的鏡片是:()A,放大鏡用的是凹透鏡,其余是用凸透鏡;B,照像機用的是凹透鏡,其余是用凸透鏡;C,全部都是用凸透鏡;D,

全部都是用凹透鏡。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35頁。37、在無任何光源的情況下,舞臺追光燈發出的綠色光照在穿白上衣,紅裙子的演員身上,觀眾看到他:()A,

全身呈綠色;B,上衣呈綠色,裙子呈紅色;C,

上衣呈綠色,裙子呈紫色;D,上衣呈綠色,裙子呈黑色。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36頁。38、彩色電視機光屏上呈現各種顏色,都是由三種本色光混合而成,這三種基本色光是:()A,紅、橙、黃;B,黃、綠、藍;C,橙、靛、紫;D,

綠、紅、藍。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37頁。39、人能看見物體是因為:()A、人眼能發光B、物體能發光C、光照在物體上,經物體反射后進入人眼D、人眼看見的是物體的像40、一棵樹在陽光照射下,它的影子從早晨到晚上變化情況是:()A、先變長后變短B、先變短后變長C、逐漸變短D、逐漸變長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38頁。41、一束光線垂直射到物體表面,則反射角為:()A、0°B、45°C、90°D、180°42、一束光與鏡面成30°,則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夾角為:()A、60°B、30C、120°D、90°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39頁。43、日食的形成與下列哪個現象的光學原理相同:A、水底撈月B、平面鏡成像C、凸透鏡D、小孔成像44、下列現象屬于光的折射的是:A、水中映出岸邊樹木的倒影B、從側旁觀察圓形魚缸中的魚C、小孔成像D、日食的形成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40頁。45、要使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則光可能是()(A)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

(B)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C)從水中垂直射向空氣中(D)從空氣中垂直射向水中。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41頁。46、光線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正好垂直,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是165度,則折射角是()(A)15度(B)30度(C)45度(D)60度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42頁。47、在凸透鏡成像實驗中,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10厘米,若將燭焰從凸透鏡30厘米處沿主軸移到15厘米,那么像的大小將()(A)變大(B)變小(C)不變(D)先變大,再變小。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43頁。48、有經驗的漁民在河邊叉魚,他應把魚叉對準:A、所看到的魚B、所看到的魚的上部C、所看到魚的后部D、所看到的魚的前部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44頁。49.關于虛像和實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虛像是物體發出(或反射出)的光線經光學元件后,所形成的發散光束的逆向延長會聚的結果.(B)虛像的概念是人眼根據長期觀察的經驗,’光是沿直線傳播’形成的.(C)看到虛像是人的幻覺,并沒有實際光線進入人眼.(D)光的折射和反射都有可能形成虛像.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45頁。50、在平面鏡MM’的左下方有一個小發光體S,關于它成像的情況,----判斷正確的是()----A.在a點成一個等大虛像----B.在b點成一個放大虛像----C.在c點成一個等大虛像----D.因發光體S不在鏡的正前方,所以不能在平面鏡里成像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46頁。51、在空氣和水的界面上,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現象,當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夾角為120°時,反射光線與折射光線的夾角為90°,則折射角為:A、60°B、30°C、45°D、40°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47頁。52、一個物體放在凸透鏡的焦點之內,則該凸透鏡可作為:A、放大鏡B、幻燈機

C、平面鏡D、照相機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48頁。53、

水平放置一平面鏡,要想使一支與豎直方向夾角為60度的筆與它在平面鏡中的像垂直,平面鏡應轉過_________度角。54、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平面鏡,鏡面與桌面成450角,一小球沿桌面向鏡滾去,如圖所示,那么鏡中小球的像將如何運動?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49頁。55、晚上,兩輛汽車會車時,司機通過什么方法來調節車頭燈照射的距離?

提示:汽車燈內有兩條燈絲,一條燈絲位于起反射作用的凹面鏡的焦點上,另一條燈絲位于焦點位置以外,司機通過開關控制燈絲的亮和暗,得到平行光或會聚光,來調節車頭燈照射距離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50頁。56、人潛入水中看岸上的景物,要比實際的位置_____些。(填“低”或“高”)這是由于光在水面發生了_________的緣故。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51頁。57、在做“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小李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然后點燃蠟燭,但移動光屏觀察不到蠟燭的像。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當u>2f時,在凸透鏡光屏一側成縮小倒立的實像,可能蠟燭、凸透鏡、光屏不在同一高度上;(2)當u<f時,在凸透鏡蠟燭一側成虛象,光屏上得不到像;(3)當2f>u>f時,成放大倒立得實像,可能成像在光屏后面,在光具座以外的范圍。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52頁。58、放映幻燈片時,要在銀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燈片應_______插;如果銀幕上所成的像偏小,應把幻燈機的鏡頭與銀幕的距離調___________,同時幻燈片與鏡頭的距離調_____。59,使用放大鏡時,被觀察的物體必須放在到鏡的距離_______________的地方,此時成的是同側的____________像。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53頁。60、一束白光通過三棱鏡后折射后可以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種顏色的光。61,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能_________的顏色決定,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能___________的顏色決定。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54頁。62、在商店里買布,特別是花布,為了看準顏色,往往把布拿到太陽光下觀察,而不是在日光燈下看,這是為什么?提示:因為太陽光中的色光最全,照在花布上反射的色光就是花布的各種真實顏色,而日光燈的色光不全,偏重于紫光,不管什么顏色在日光燈下都有一點灰暗的調子。所以為了看準顏色,往往把布拿到太陽光下觀察,而不是在日光燈下看。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55頁。63、潛水運動員在水中看到岸上的景物要比實際的景物高些還是矮些呢?為什么?請畫出光路圖加以說明。

提示:高些,這是因為光的折射,岸上的景物反射的光右空氣進入水面時發生折射后才進入潛水員的眼中,看起來就覺得這些光線好像是從折射后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射來的,所以在水中看岸上的景物要比實際的高些。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56頁。64、一位在北京的劇場里看演出的觀眾,坐在離演奏者30米遠處,另一位在上海的觀眾,坐在家里的電視機前看同一演出,上海與北京相距1460千米,哪位觀眾先聽到演奏聲?(電視靠無線電波傳播,無線電波的傳播速度與光速相同)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浙教版)全文共66頁,當前為第57頁。65、晚上,在桌上鋪一張白紙,把一塊小平面鏡平放在紙上,讓手電筒的光正對著平面鏡照射,如下圖,從側面看去,白紙被照亮,而平面鏡卻比較暗,解釋為什么。因為鏡面很光滑,垂直入射到鏡面的光被垂直反射回去,射到其他方向的光極少,從側面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