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文稿眩暈的鑒別診斷及治療_第1頁
演示文稿眩暈的鑒別診斷及治療_第2頁
演示文稿眩暈的鑒別診斷及治療_第3頁
演示文稿眩暈的鑒別診斷及治療_第4頁
演示文稿眩暈的鑒別診斷及治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優選)眩暈的鑒別診斷及治療目前一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眩暈癥是最常見臨床綜合征。Smith報道為門診常見癥狀之第3位,Brown報道為第2位。它涉及多學科,絕大多數人一生中均經歷此癥。據統計,眩暈癥占內科門診病人的5~10%,占耳鼻喉科門診的7~15%。王新德統計,65歲以上老人眩暈發病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

目前二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在多發性硬化(MS)的患者中,眩暈作為首發癥狀者占5~10%,而病程中有眩暈癥狀者則為30~50%,眩暈性癲癇在癲癇患者中占17%。歐洲已出現眩暈癥診療中心,國內眩暈病人散落在不同科室,由各科單獨診治,難免有片面及互相推諉現象,療效不甚滿意。目前三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

一、定義眩暈(Vertigo)不是一種單獨的疾病,而是多種疾病過程中出現的一個主觀癥狀,是機體對于空間關系的定向感覺障礙或平衡感覺障礙,是一種運動幻覺(錯覺),病人感外境(外物)或自身在旋轉、移動、搖晃、翻滾、浮沉等,常伴有眼球震顫、平衡失調(站立不穩、指物偏向、傾倒)、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出汗及脈搏、血壓的改變,而成為一癥候群。目前四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頭暈(dizziness)或稱頭昏,病人自覺頭重腳輕、眼花等,并無外境或自身旋轉的運動覺。在疾病過程中,有時眩暈與頭暈可以互相轉變過渡。目前五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二、解剖基礎(一)內耳的解剖(二)前庭系統供血目前六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一)內耳的解剖內耳又稱迷路,居于顳骨巖部之內,是聽覺和位置平衡覺的感覺器官。目前七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目前八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迷路骨迷路膜迷路兩者之間的空隙為外淋巴間隙,充滿外淋巴液,膜迷路內充滿內淋巴液。目前九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1、骨迷路前庭半規管耳蝸目前十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Ⅰ、前庭:為不規則橢園形空腔,約6mm×5mm×3mm,位于半規管和耳蝸之間。目前十一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Ⅱ、半規管:三個半規管位于前庭后上方,約成2/3環形骨管,依其在空間的位置稱:外(水平)上(或稱前)(垂直)后(垂直)半規管三個半規管互相垂直。每一半規管一端膨大成壺腹。三個半規管由5個孔與前庭相通。目前十二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Ⅲ、耳蝸:形似蝸牛殼,以蝸軸為中心,自底向頂盤繞兩周半。目前十三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2、膜迷路膜質管腔系統,自成一密閉系統,稱內淋巴系統。膜迷路分為:橢園囊球囊半規管耳蝸目前十四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目前十五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膜迷路各部相互溝通,包括司平衡和聽覺的主要結構,即位覺斑、壺腹嵴、耳蝸和內淋巴囊,三個半規管中的壺腹嵴由于內淋巴液的流動接受角加速度的刺激,橢園囊、球囊的位置斑接受直線加速度的刺激,耳蝸接受聲音刺激。

目前十六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二)前庭系統供血來自椎基底動脈系統,椎動脈是鎖骨下動脈的第一分支,在第一肋骨上緣,上升到前斜角肌和頸長肌之間(第一段);以后進入第六頸椎橫突孔,穿過頸1-6橫突孔達第1頸椎水平(第二段);自第1頸椎橫突孔穿出,急彎向后,繞過寰椎側塊后緣,穿寰椎后膜進入顱內(第三段);入顱后在延髓兩側上行,在延髓、腦橋交界處兩側椎動脈匯合成基底動脈(第四段)。目前十七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目前十八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迷路供血來自迷路動脈,又稱內聽動脈多來自椎基底動脈之小腦前下動脈,也可來自小腦后下動脈或椎動脈目前十九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目前二十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該動脈進入內聽道后分為前庭前動脈和耳蝸總動脈前庭前動脈供血于前、外半規管及兩個囊斑上部,其供血不足只引起前庭癥狀。目前二十一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三、眩暈的分類為了明確診斷和有效治療,有必要對眩暈癥進行分類。目前二十二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根據解剖部位或病變器官分類DeWeese分類法:周圍性眩暈中樞性眩暈Ⅱ、非前庭系統性眩暈Ⅰ、前庭系統性眩暈(系統性眩暈)目前二十三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Ⅰ、系統性眩暈前庭周圍性眩暈:前庭感受器、內耳前庭神經病變引起。見于中耳炎、迷路炎、內耳眩暈癥(梅尼埃病)、耳硬化癥、運動病、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BPPV)、迷路動脈供血不足、聽神經炎、前庭神經元炎、耳毒性藥物中毒、迷路震蕩、橋小腦角腫瘤、顳骨骨折引起的耳神經損傷等。目前二十四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前庭周圍性眩暈特點為:a、眩暈常較重,旋轉性,起病突然或周期發作,持續時間多不太長(數十分鐘、數小時、數天、數周,因中樞功能代償之故),頭位或體位改變可使癥狀加重,閉目不減輕;b、眼球震顫:多有固定方向(快相向健側),震幅細小,與眩暈程度一致,多為水平性或水平加旋轉性;c、自主神經癥狀:重d、常伴耳鳴、聽力減退、耳聾等癥狀,而無腦部功能損害的表現。目前二十五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前庭中樞性眩暈:前庭神經核,核上纖維、內側縱束、大腦皮質前庭代表區、小腦等中樞連絡徑路病變引起。多見于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腦干病損(缺血、腫瘤、炎癥、空洞、MS)、小腦病變(出血、梗塞、腫瘤、膿腫、損傷)、大腦病變(顳葉腫瘤或血管性病變、顳葉癲癇),顱內高壓癥、顱頸結合部畸形等。目前二十六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前庭中樞性眩暈特點a、眩暈程度較輕,常為搖晃感、不穩感,持續時間長(可達數周、數月、甚至數年),與頭部或體位改變無關,閉目可減輕;b、眼球震顫:粗大,方向不固定,與眩暈程度不一致;c、自主神經癥狀:輕;d、無明顯耳鳴,聽力減退等,但有腦功能損害表現(腦神經損害、癱瘓、抽搐等)。

目前二十七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周圍性眩暈中樞性眩暈病變部位前庭感受器和前庭神經顱外段前庭神經核、皮層的前庭代表區眩暈特點突發,持續時間短(數十分、數小時、數天)持續時間長(數周、數月、數年)較周圍性眩暈輕發作與體位關系頭位或體位改變時加重,閉目不減輕與改變頭位或體位無關,閉目減輕眼球震顫水平性或旋轉性,無垂直性,向健側注視時眼震加重眼震粗大和持續平衡障礙站立不穩,左右搖擺站立不穩,向一側傾斜自主神經癥狀伴惡心、嘔吐、出汗等不明顯耳鳴及聽力下降有無腦損害表現無有目前二十八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Ⅱ、非前庭系統性眩暈簡稱非系統性眩暈(頭暈)。包括眼源性、本體感覺性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目前二十九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眼源性如眼肌病、青光眼、屈光不正、近視、配鏡不合適等;本體感覺性如脊髓空洞癥、慢性酒精中毒、糙皮病、惡性貧血、脊髓梅毒等;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心功不全等)、貧血、尿毒癥、藥物中毒、內分泌疾病(DM、甲亢、甲減)、感染性疾病(發熱)、缺氧性疾病、肝炎、神經官能癥、恐高癥、失眠、焦慮癥等。目前三十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一般而論前庭系疾病多為眩暈,非前庭系疾病多為頭暈,這只是大體上概括,并非絕對。某些非前庭系疾病,但累及前庭器,如動脈硬化所致內耳缺血,引起發作性眩暈;聽神經瘤雖屬前庭系疾病,但很少引起旋轉性眩暈。頸性眩暈可表現前庭性,亦可表現為非前庭性眩暈。目前三十一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四、診斷(一)病史

(二)體格檢查(三)輔助檢查(四)鑒別診斷目前三十二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一)病史詳細了解眩暈性質、程度、時間、誘發因素,伴隨癥狀以及可能引起眩暈的有關病史,包括神經科、耳鼻喉科、眼科、內科、骨科、精神科等的有關疾病。目前三十三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二)

體格檢查1、神經科:應特別注意眼震、共濟(指鼻試驗、跟膝脛試驗、昂伯氏征、走直線)、聽力、腦干受損特征;2、耳科:包括聽力檢查、前庭功能檢查;3、內科:T(有無感染)、Bp、心律、有無心衰體征、有無貧血(瞼結膜、甲床)、甲狀腺大小等;4、眼科:5、骨科:目前三十四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三)輔助檢查血尿RT血生化系列甲功腦脊液檢查EEG(鑒別EP)TCD(經顱彩色Doppler,了解椎基底動脈功能狀態)頭顱頸椎CT、MRI、MRA、BAEP(腦干誘發電位--了解聽神經傳導路功能變化)等目前三十五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四)鑒別診斷1、首先區別前庭系統性眩暈還是非前庭系統性眩暈;2、前庭系統性眩暈應鑒別周圍性和中樞性;3、進一步診斷應結合各疾病的臨床特點及必要的輔助檢查。

目前三十六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診斷流程眩暈(旋轉、浮沉、移動)定位診斷定性診斷有聽力障礙:耳性無聽力障礙:1.前庭神經核2.腦干3.大腦4.小腦病史詢問、查體、輔助檢查、專科檢查有或無聽力障礙:1.前庭神經2.頸性1.血管性2.炎性3.外傷性4.中毒5.占位6.代謝7.變性8.其他疾病診斷如:梅尼埃病、壺腹嵴頂結石病、前庭神經元炎、聽神經瘤、Wallenberg綜合征、小腦出血、癲癇性眩暈等目前三十七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

Brandt(1996)報道Munich(1989~1992年)768例眩暈病人的原因(表1)表1768例頭暈的病因

診斷頻率n%1良性陣發性位置性性眩(BPPV)15820.6

2中樞前庭障礙9812.8

3基底動脈性偏頭痛9812.84梅尼疾病(MD)455.95前庭神經炎(VN)314.06心因性眩暈(非PPV)273.57前庭陣發癥(Vestibularparoxysmia)162.18兩側前庭病101.39外淋巴瘺40.510原因未明486.211其它(中樞性前庭綜合征而無眩暈)14619.0目前三十八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周圍性眩暈中樞性眩暈非前庭系統性眩暈前庭系統性眩暈(系統性眩暈)有耳蝸癥狀無耳蝸癥狀血管性非血管性眼疾病本體感覺性疾病全身系統疾病頸性眩暈目前三十九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眼源性如眼肌病、青光眼、屈光不正、近視、配鏡不合適等;本體感覺性如脊髓空洞癥、慢性酒精中毒、糙皮病、惡性貧血、脊髓梅毒等;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心功不全等)、貧血、尿毒癥、藥物中毒、內分泌疾病(DM、甲亢、甲減)、感染性疾病(發熱)、缺氧性疾病、肝炎、神經官能癥、恐高癥、失眠、焦慮癥(過度換氣綜合征)等。非前庭系統性眩暈目前四十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血管性非血管性腦干梗死或出血小腦出血或梗死后循環缺血腦干腫瘤顱頸結合部畸形腦干腦炎癲癇前庭中樞性眩暈多發性硬化小腦病變五、前庭中樞性眩暈

其他前庭陣發癥目前四十一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眩暈中樞神經體征感覺障礙共濟失調前庭中樞性眩暈腦神經受損癱瘓五、前庭中樞性眩暈

目前四十二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一)腦血管疾病性眩暈

血管性腦干梗死或出血小腦出血或梗死后循環缺血延髓背外側綜合征腦干出血腦橋梗死其他中腦梗死基底動脈尖綜合征后循環梗死后循環TIA目前四十三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小腦出血或梗死

目前四十四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小腦小腦在解剖結構上小腦同大腦皮層、基底節、腦干的網狀結構和前庭系統、脊髓有著復雜的纖維聯系,小腦的生理機能是使運動協調,調節肌張力和姿勢的平衡等。目前四十五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小腦的纖維聯系(前庭小腦)目前四十六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小腦損害臨床表現

小腦損害時,平衡失調,步態障礙甚至不能維持正常姿勢,共濟運動障礙,呈現動作不靈活、欠準確,以至講話、書寫的不平穩,甚至困難,目前四十七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臨床檢查顯示:指鼻試驗不準跟膝脛試驗不準快復(輪替)運動緩慢不靈活動作性震顫肌張力降低眼球震顫。目前四十八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指鼻試驗不準目前四十九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跟膝脛試驗不準目前五十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快復(輪替)運動緩慢不靈活目前五十一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小腦病變時:癥狀表現在病變同側,此與大腦病變時相反,因小腦機能與同側身體有關。目前五十二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①小腦半球的病變:小腦半球管理肢體癥狀表現在同側肢體共濟失調,小腦上半部管理上肢,下半部管理下肢。目前五十三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②小腦蚓部病變:小腦蚓部管理軀干,左側蚓部管理左半身,右側蚓部管理右半身,上蚓部司軀干的上部,下蚓部司軀干的下部。癥狀表現為軀干平衡障礙。目前五十四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小腦病變

▲小腦梗死

▲小腦出血目前五十五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小腦梗死目前五十六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小腦出血目前五十七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腦干出血或梗死

腦干梗死或出血延髓背外側綜合征腦干出血腦橋梗死中腦梗死基底動脈尖綜合征目前五十八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

腦干:一側腦干病損產生交叉性癱瘓,因病變累及該平面的腦神經運動核及尚未交叉的皮質脊髓束和皮質核束,表現為病灶水平同側腦神經下運動神經元癱及對側肢體上運動元癱,可包括病變水平以下的對側腦神經的上運動神經元癱。目前五十九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Ⅰ嗅神經Ⅱ視神經Ⅲ動眼神經Ⅳ滑車神經Ⅴ三叉神經Ⅵ外展神經Ⅶ面神經Ⅷ位聽神經Ⅸ舌咽神經Ⅹ迷走神經Ⅺ副神經Ⅻ舌下神經運動神經目前六十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Ⅰ嗅神經Ⅱ視神經Ⅲ動眼神經Ⅳ滑車神經Ⅴ三叉神經Ⅵ外展神經Ⅶ面神經Ⅷ位聽神經Ⅸ舌咽神經Ⅹ迷走神經Ⅺ副神經Ⅻ舌下神經

混合神經目前六十一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基底動脈尖綜合征目前六十二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基底動脈尖綜合征病變部位雙側

中腦小腦枕葉顳葉內側丘腦眼球運動障礙及瞳孔異常、覺醒和行為障礙,可伴有記憶力喪失、對側偏盲和皮質盲。目前六十三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延髓外側綜合征(小腦后下動脈)目前六十四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延髓外側綜合征(小腦后下動脈)①眩暈、惡心、嘔吐、眼球震顫(前庭神經核)②吞咽困難、構音障礙,同側軟腭、聲帶癱瘓及咽反射消失(疑核)③同側面部痛、溫覺障礙(三叉神經脊束),對側偏身痛、溫覺障礙(脊髓丘腦束)④同側肢體共濟失調(繩狀體及脊髓小腦束)⑤同側Horner征(交感神經下行纖維)目前六十五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目前六十六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腦橋梗死目前六十七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目前六十八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中腦梗死目前六十九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目前七十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腦干出血目前七十一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后循環缺血目前七十二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后循環缺血的定義后循環缺血的定義:是指后循環的TIA和腦梗死目前七十三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后循環缺血的專家共識(1)后循環缺血的主要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而頸椎骨質增生僅是罕見的情況;(2)后循環缺血的最主要機制是栓塞;(3)無論是臨床或影像學檢查都無法可靠地界定既非正常又非缺血的狀態;(4)雖然頭暈/眩暈是后循環缺血的常見癥狀,但頭暈/眩暈的常見病因卻并不是后循環缺血。目前七十四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后循環缺血之后循環TIA目前七十五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后循環TIA

最常見表現是眩暈、平衡障礙、眼球運動異常和復視或伴有單側肢體癱瘓、感覺障礙。還可表現下列幾種特殊綜合征

跌倒發作短暫性全面遺忘癥雙眼視力障礙發作目前七十六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目前七十七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椎-基動脈供血不足

▲動脈硬化、狹窄→突發眩暈(時間較短),反復發作▲頭頸轉動誘發▲頸椎病變壓迫嚴重者稱頸性眩暈▲部分有視矇、復視、構音不清、輕錐體束征等▲TCD、頸椎X片或CT等異常發現目前七十八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頸性眩暈:頸椎病變壓迫→椎-基動脈供血不足,尚有頭頸痛,頭位明確,頸運動→直立不穩或傾倒目前七十九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椎動脈壓迫試驗目前八十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目前八十一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基底動脈性偏頭痛▲突發眩暈、眼震、共濟失調,數分鐘至1小時▲基底或大腦后動脈功能障礙──構音障礙、口麻、肢體麻木、猝倒、視覺暗點或幻視、頭痛

其他---基底動脈性偏頭痛

目前八十二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

其他---偏頭痛相關性眩暈

偏頭痛相關性眩暈的診斷標準①中、重度的發作性前庭癥狀(視物旋轉,自身或其他物體的運動幻覺,位置性眩暈,不敢轉頭,如轉頭可誘發自身或其他物體的運動或不平衡幻覺);②存在符合IHS診斷標準的偏頭痛;③至少有2次眩暈發作時出現下列至少一種偏頭痛癥狀:偏頭痛頭痛,畏光,畏聲,視覺或其他先兆;④相應的檢查除外其他原因。目前八十三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二)非血管疾病性眩暈

非血管性腦干腫瘤顱頸結合部畸形腦干腦炎癲癇多發性硬化小腦病變前庭陣發癥目前八十四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小腦病變

目前八十五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腦干腫瘤

目前八十六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腦干腦炎

目前八十七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多發性硬化

目前八十八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顱頸結合部畸形

目前八十九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前庭陣發癥

Brandt(1994)研究一組表現典型的陣發性前庭和/或耳蝸癥狀,可能由第Ⅷ

腦神經神經血管交叉壓迫引起。目前九十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前庭陣發癥

前庭陣發癥的診斷依據以下四個特點:(1)反復發作短時旋轉性眩暈,持續數秒-數分鐘;(2)發作常依賴于特定的頭位,改變頭位可改變發作的時間;(3)聽覺過敏或耳鳴持續存在或發作時出現;(4)神經生理檢查可發現聽覺或前庭的缺陷。卡馬西平是一很有效的藥物目前九十一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癲癇

眩暈中樞位于顳上回后半或顳頂交界區,任何病理損害產生皮質激惹,影響到此部位時都可引起眩暈發作,如腫瘤、動靜脈血管畸形、小的腦梗死或外傷后疤痕。目前九十二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癲癇

表現為以眩暈為癥狀的癲癇發作,起止突然,持續數秒-數分鐘,與體位無關。眩暈發作時,可伴有其他癲癇癥狀,如意識喪失、精神運動性癲癇、癲癇大發作等。腦電圖可有癇性放電表現。抗癲癇藥可控制發作。目前九十三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

六、前庭周圍性眩暈目前九十四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前庭周圍性眩暈

前庭神經元炎病因病毒感染病理感覺上皮變薄,細胞界限不清,神經纖維↓,神經節細胞↓診斷依據多患有上炎或感冒,突發眩暈,多在1~2周減輕,3~4周緩解,自發眼震,患側偏指,溫度試驗:半規管癱,血清病毒抗體有時(+)目前九十五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

梅尼埃病(Ménière’sdisease)病因炎癥、外傷、內淋巴囊纖維變性、自身免疫反應、糖蛋白產物過多病理迷路積水、膜破裂→內外淋巴混合、前庭感覺細胞過度刺激、鉀離子麻痹診斷依據反復發作、持續數小時、頭活動加重、波動性聽力↓、耳鳴,聽力檢查:感音性↓、重振(+)、耳蝸電位↑、半規管動能↓、無神經系癥狀和體征前庭周圍性眩暈目前九十六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

梅尼埃病(Ménière’sdisease)突發性耳聾1.以高頻下降為主,無聽力波動2.眩暈減輕或消失后不再復發3.服用利尿藥無效前庭周圍性眩暈目前九十七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

梅尼埃病(Ménière’sdisease)BPPV1.無耳聾、耳鳴2.特定體位癥狀明顯3.體位治療可緩解4.眩暈發作時間短前庭周圍性眩暈目前九十八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前庭周圍性眩暈●

迷路卒中:內聽動脈痙攣或血栓→突然嚴重眩暈,數日至數周,耳蝸支受損→耳鳴、聽力↓目前九十九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前庭周圍性眩暈

藥物中毒病因耳毒性藥物

氨基糖甙類抗生素(慶大、卡那、鏈霉素)

奎寧病理損害感覺細胞診斷依據用耳毒性藥期間,或停藥后眩暈,多呈漂浮感,平衡失調,耳鳴,聽力↓,溫度試驗:雙側前庭功能↓目前一百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其他●

運動病或登陸病:內耳迷路機械刺激→前庭功能紊亂(前庭周圍性)●

外傷:迷路→腦干中樞的受損,臨床表現依部位而不同目前一百零一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其他●

Dandy綜合征(運動中外物有假運動)●

Cogan綜合征(伴非梅毒性角膜炎)●

Firedreich共濟失調綜合征●

Lermoyez綜合征(非典型Meniere綜合征)●

Cower綜合征(血管抑制性暈厥)目前一百零二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小結●

周圍性眩暈為主●

中樞性眩暈危險●

必要的鑒別診斷目前一百零三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七、眩暈的治療(一)一般治療(二)病因治療(三)常用可選治療方案及藥物目前一百零四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一)一般治療急性發作病人需臥床休息,保持適當體位,避免聲光刺激,解釋、安慰消除緊張、恐懼心理。明顯惡心、嘔吐者酌情靜脈補液,維持營養,注意水電解質平衡。發作緩解后,應鼓勵病人早日逐漸增加活動,適應日常生活。目前一百零五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二)病因治療如藥物中毒性損害則應及時停藥,并予維生素B族藥物;顱內占位,手術摘除;急性化膿性迷路炎應予抗感染、必要的手術;貧血,糾正貧血;高血壓,控制血壓抗癲癇等。目前一百零六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二)病因治療原病因易治,前庭功能尚屬可逆損害性眩暈:

BPPV、過度換氣綜合癥、運動病、漿液性迷路炎原病因診斷明確,前庭功能一次性損害不可逆轉的眩暈:化膿性迷路炎、突聾、前庭神經元炎、顳骨骨折、內耳震蕩原病因難治,前庭功能波動性損害或不可逆損害性眩暈:

Meniere病、頸椎病、聽神經瘤目前一百零七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三)常用可選治療方案及藥物1、鎮靜、安定劑:①地西泮(安定):可抑制前庭神經核,抗焦慮、肌松作用,口服或肌注;②苯巴比妥:0.015~0.03g,po,tid③利多卡因:能阻滯各種神經沖動,作用于腦干及前庭終器,1~2mg/kg,加入5%GS 100~200ml,ivgtt;有效率80%,注意心律;④眩暈停(鹽酸地芬尼多):對中樞、周圍、頸性眩暈均有效,青光眼慎用,腎衰禁用。目前一百零八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2、抗膽堿藥物解除平滑肌痙攣,使血管擴張,改善內耳循環,止吐,對梅尼埃病及自主神經反應嚴重、胃腸癥狀明顯者療效較好。①氫溴東莨菪堿:0.3~0.5mg,po.im、稀釋iv,還有鎮靜作用。②硫酸阿托品:0.5mg,im、稀釋iv③654-2(山莨菪堿):10mg,im。青光眼病人忌用。目前一百零九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3、抗組胺藥物鹽酸苯海拉明,鹽酸異丙嗪,撲爾敏、茶苯海明(暈海寧)等,其治療效果可能源自其藥理上的鎮靜副作用,而非抗組胺作用;尚有止吐作用。目前一百一十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4、止吐劑胃復安、異丙嗪,鹽酸敏克靜、嗎丁啉、普魯苯辛等。目前一百一十一頁\總數一百二十二頁\編于二十二點5、血管擴張劑(1)NaHCO3:與病變區酸性代謝產物中和釋放CO2,擴張毛細血管,改善微循環,5~10%,50~200ml,ivgtt,qd×5d,慢;(2)鹽酸罌粟堿:松弛血管平滑肌,用于腦血管痙攣,能控制梅尼埃引起的眩暈,30~60mg,po,tid或im、ivgtt;(3)鹽酸培他啶:8mg,tid,po;或ivgtt;敏使朗6m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