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目標的設定第1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哪個爬的快?
PK紅螃蟹青螃蟹第2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移動一個數字使等式成立62—63=12—63=16第3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什么老鼠兩條腿?米老鼠所有鴨子都是兩條腿什么鴨子兩條腿?X第4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確立目標導向目標評估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評價的邏輯起點教學設計的基本問題我們要到哪里去?我們怎樣到那里去?我們是否到了那里?第5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教學目的1)使學生掌握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地點與距今年代;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的生產與生活;2)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3)使學生認識到,我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感情。教學目標1)能在地圖上標出元謀人、北京人發現的地點并說出他們距今的年代。2)觀察圖,描述北京人與現代人的不同。3)能夠說出反映遠古人類生活的有:考古文物、神話傳說、遺址等。4)想象北京人的一天。5)收集我國各地遠古人類的考古資料,并按照時間順序排列,感受中國是人類的起源地之一。(一)傳統與現代之比較山西省教研員梁爰如老師研究的案例第6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比較之一:目的與目標異同目的——①想要達到地點或境地;②想要得到的結果。
是人類活動持久的、整體的、終極的、宏觀的行為結果。
簡言之,人類行為預期的結果。
特點——高遠、抽象目標——①射擊、攻擊或尋求的對象;②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標準。
是為達到目的而取得的細小的、具體的、階段性的、可調整的行為結果。
特點——具體、明確第7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比較之二:行為主體的異同教學目的1)使學生掌握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地點與距今年代;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的生產與生活;2)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3)使學生認識到,我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感情。教學目標1)能在地圖上標出元謀人、北京人發現的地點并說出他們距今的年代。2)觀察圖,描述北京人與現代人的不同。3)能夠說出反映遠古人類生活的有:考古文物、神話傳說、遺址等。4)想象北京人的一天。5)收集我國各地遠古人類的考古資料,并按照時間順序排列,感受中國是人類的起源地之一。誰誰誰誰誰誰教師?學生?第8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比較之三:行為動詞的抽象和具體教學目的1)使學生掌握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地點與距今年代;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的生產與生活;2)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3)使學生認識到,我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感情。教學目標1)能在地圖上標出元謀人、北京人發現的地點并說出他們距今的年代。2)觀察圖,描述北京人與現代人的不同。3)能夠說出反映遠古人類生活的有:考古文物、神話傳說、遺址等。4)想象北京人的一天。5)收集我國各地遠古人類的考古資料,并按照時間順序排列,感受中國是人類的起源地之一。第9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比較之四:行為條件的要求教學目的1)使學生掌握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地點與距今年代;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的生產與生活;2)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3)使學生認識到,我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感情。教學目標1)能在地圖上標出元謀人、北京人發現的地點并說出他們距今的年代。2)觀察圖,描述北京人與現代人的不同。3)能夠說出反映遠古人類生活的有:考古文物、神話傳說、遺址等。4)想象北京人的一天。5)收集我國各地遠古人類的考古資料,并按照時間順序排列,感受中國是人類的起源地之一。第10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行為條件
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圍。行為條件表述的四種類型:①關于輔助手段的使用:如“允許查閱辭典”;②提供信息或提示:如“能在中國行政區劃圖中------”、“根據下列一組圖,能寫出300字的短文”等;③時間的限制:如“在10分鐘內,能------”、“通過兩課時的學習能記住------”等;④完成行為時的情景:如“在課堂討論時,能敘述------要點”。第11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比較之五:學習水平教學目的1)使學生掌握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地點與距今年代;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的生產與生活;2)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3)使學生認識到,我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感情。教學目標1)能在地圖上標出元謀人、北京人發現的地點并說出他們距今的年代。2)觀察圖,描述北京人與現代人的不同。3)能夠說出反映遠古人類生活的有:考古文物、神話傳說、遺址等。4)想象北京人的一天。5)收集我國各地遠古人類的考古資料,并按照時間順序排列,感受中國是人類的起源地之一。第12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教學目標新舊對比(1)目標層次:(2)行為主體:(3)行為動詞:(4)行為條件:(5)學習水平:第13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能在地圖上標出元謀人、北京人發現的地點并說出他們距今的年代。(知識與技能)(學習過程)(2)觀察圖,描述北京人與現代人的不同。(過程與方法)(3)能夠說出反映遠古人類生活的有,考古文物、神話傳說、遺址等。(過程與方法)(4)想象北京人的一天。(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5)收集我國各地遠古人類的考古資料,并按照時間順序排列,感受中國是人類的起源地之一。(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三維目標是有機的統一體第14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所預期的結果,或是預期的學習活動要達到的標準。教學目標是人們對教學活動結果的一種主觀上的愿望。(二)教學目標的概念第15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行為目標理論馬杰(Mager)美國心理學家。1962年依據行為主義心理學提出行為目標理論,亦稱表現目標。該理論認為:教學目標的敘述要采用學生可觀察、可測量的行為,以學習后能表現在外的行為來判斷學習者在教學過程中是否學會。清晰的教學目標應具備的三個要素:①說明在學生身上預期的終點行為;②完成任務的行為條件;③使教師滿意并能表現學生已經掌握了的成績水準。第16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教學目標四要素(1)對象——指誰要完成教學所預期的行為,通常指學生。
(行為主體);(2)行為——指達到目標的具體學習行為。用明確、具體、可操作、可檢測的行為動詞描述學習行為。(行為動詞);(3)情景——指影響學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圍。(行為條件);(4)標準——指預期行為可接受的程度。學習結果的程度,或最低標準(從準確、速度、質量確定)(學習水平)。第17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在指認和書寫中,學生
能迅速無誤地
讀出和寫出
10個生字條件主體程度行為中等生,至少能舉出3個具體實例
說明分數的
3個基本性質。條件主體程度行為例一例二程度教學目標案例分析第18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學生能在三分鐘內面對全班同學背誦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說詞全文,
要求通篇背誦時中斷后提示少于三次,
語氣的停頓和語調的變化應與該演說風格一致。條件主體行為程度例三:條件程度程度第19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例四:課題:生活應用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2)初步體會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一個有效的數學模型。(3)了解從“未知”轉化為“已知”的思想方法,從中體會數學的價值觀,增強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問題第20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例五:作文教學——神態與動作描寫訓練教學目標:較好的案例(1)能從學過的課文中找出對人物神態與動作描寫的詞語(2)能說出所提供的材料中對人物神態與動作描寫的作用(3)能對習作中對人物神態、動作描寫的不妥處進行修改(4)能根據所給材料形象地續寫一段描述神態動作的文字第21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例六:課題—故都的秋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2.在寫作中學會運用“寓情于景”的手法。
例七:課題——《我的家在哪里》教學目標:1.情感目標:通過對文章的分析理解,體驗作者的情感。2.能力目標:學會情感交流,對“家”的更深層次體驗。問題第22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例八:課題——中國地形特點教學目標:(較好)1)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中國地形的三大特點及影響2)對給予的某一緯度地形剖面圖,能填寫出不同剖面所代表的地形類型。3)能說明“山地”和“山區”兩個術語的含義異同。第23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分組分解法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分組后能運用提公因式和公式法把多項式分解因式;2.通過因式分解的綜合題的教學,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第24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議論文閱讀復習教案學習目標:
復習議論文的一般知識,歸納積累議論文閱讀的方法。
文言文復習《口技》教學目的:1.掌握文言文常見實詞;2.培養學生文言語感,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第25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案例九: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岳麓版)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方面1、基礎知識:西漢王國問題的產生、漢武帝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措施;唐后期的“節度使”制度、藩鎮割據及五代十國分裂局面的形成,宋太祖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各項措施。2、培養能力:促進學生形成依據史實評價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的能力和形成歸納、分析能力。二、過程與方法方面
通過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在圖書館、網絡上等查找資料,組織課堂討論,引導學生把握課本知識,形成學科能力,養成正確的歷史情感與價值觀。三、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1、促進學生學習前人在“維護國家統一”問題上的智慧,引導學生認清中國歷史發展的總趨勢,做祖國統一的維護者。2、促進學生認識制度創新在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社會安定與發展方面的重大意義。內容與目標混淆行為主體混淆情感目標空洞課程與課時目標混淆流程與目標混淆引自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廣東普通高中新課程歷史優秀教學設計與案例》第26頁,共2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課程標準中目標的描述結果性目標
1、
知識了解——說出、背誦、辨認、列舉、復述等理解——解釋、說明、歸納、概述、推斷、整理等應用——設計、辯護、撰寫、檢驗、計劃、推廣等
2、技能模仿——模擬、再現、例證、臨摹、擴(縮)寫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共關系職業發展的趨勢試題及答案
- 公共關系學核心能力考察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國建設銀行云南大理支行春季校招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2025年西藏山南農村黨務(村務)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試題含答案
- 2025年湖南永州農村黨務(村務)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試題含答案
- 公共關系的輿情管理體系研究試題及答案
- 水利水電工程信息溝通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4-2025工廠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答案新
- 2025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答案全套
- 2025年工程經濟學習策略分享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級會計師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4秋招北森題庫數學百題
- 2025年入團考試知識點概述與試題及答案
- 形勢與政策(貴州財經大學)知到智慧樹章節答案
- 從創意到創業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湖南師范大學
- DL-T 1476-2023 電力安全工器具預防性試驗規程
- 中國戲曲劇種鑒賞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上海戲劇學院等跨校共建
- 更換巖棉彩鋼板施工方案
- 六年級趣味數學思維拓展題50道及答案
- 煤礦瓦斯鉆孔施工組織設計
- 亞洲體適能標準評估數據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