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板浦高級中學高一年級語文《必修一》導學案(教師版)
課題:《像山那樣思考》時間班級姓名
一、基礎知識積累: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嗥.叫()拾遺.()毛骨悚.然()馴.服()蠕.動()餓殍.()艾蒿.()
答案:háoyísǒngxùnrúpiǎohāo
2.找出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并予以改正。
砥制()恐具()辯別()廝鳴()橫量()槍鏜()
答案:砥—抵具—懼辯—辨廝—嘶橫—衡鏜—膛
3.解釋下列成語的含義。
(1)殘羹剩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骨悚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喜氣洋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無動于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指吃剩下的菜湯和飯食。(2)形容很害怕的樣子。
(3)形容非常歡樂的樣子。(4)心里一點不受感動;一點也不動心。
4.文學常識。
奧爾多·利奧波德(1887~1948),________國作家、生態學家、土地倫理學家。這位
美國環境倫理的播種者,一生共出版了三部書和五百多篇文章。1949年,__________
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文筆優美,思想深邃,被譽為“______________”。
答案:美《沙郡歲月》綠色圣經
二、課文探究導引:
5.整體感知。
(1)作者對狼的看法發生了怎樣的轉變?
答案:(1)從前認為自然界是被人類明智而高效地利用的,是應為大多數人提供最大
的善。這種“善”即認為狼是壞的捕食者,吃掉了對人們有用的鹿,該殺。
“從我看見一只狼死去的那一天”,看見了它眼中“閃爍著的、令人難受的、垂死時
的綠光”“在這雙眼睛里,有某種對我來說是新的東西”,“看到這垂死時的綠光時,我感
到,無論是狼,或是山,都不會同意這種觀點”。
(2)自然界失去了狼會怎樣?
答案:(2)“自那以后,我親眼看見一個州接一個州地消滅了它們所有的狼。我看見
過許多剛剛失去了狼的山的樣子,看見南面的山坡由于新出現的彎彎曲曲的鹿徑而變得
皺皺巴巴。我看見所有可吃的灌木和樹苗都被吃掉,先是衰弱不振,然后死去。這樣一
座山看起來就好像什么人給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叫他成天只修剪樹木,不做其他事情。
結果,那原來渴望著食物的鹿群的餓殍,和死去的艾蒿叢一起變成了白色,或者就在高
出鹿頭的部分還留有葉子的刺柏下腐爛掉。”
《像山那樣思考》第1頁
板浦高級中學高一年級語文《必修一》教案
課時編號:030課題:《像山那樣思考》第一課時
主備人:武傳勝備課時間:2010年10月28號使用時間:
1、理解課文中狼嗥的含義。
、提高對大自然美景的哲理感悟力。
教學目標2
3、感悟文章的詩意美和思辨色彩。
4、把握作者的生態倫理觀念,加強學生的生態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1、理解由狼嗥引出的哲理思考,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難點1、對“像山那樣思考”的內涵理解。
學法指導研讀法:自主學習,反復研讀,思考探究。
教學過程個人復備
一、導入:
同學們,通過前面幾課的學習,相信大家都會有這樣的
體會和感觸:大自然,她是美的源泉,她蘊涵著各種各樣的
美。她崇高而又優雅,雄渾而又柔和;她時而狂放不羈,時
而靜謐深遠。面對大自然,郁達夫、高建群們諦聽天籟,描
寫風景千變萬化的美;蘇軾、柳宗元們感悟自然,詠懷風物
的變遷,抒寫自己的人生感言;更有的人反思生態環境的惡
化,思考在物質文明日益進步的今天,人類該如何與自然相
處,如何處理好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這同樣也是值得我們
去深切關注的。
面對自然界中的生靈,人們常常會出現了兩種截然相
反的做法,一方極力捕殺,一方是全力保護,乃至獻出自己
的生命。我們究竟是以經濟利益為重,還是多去考慮一下與
自然的和諧相處?這就引發了思考,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
奧爾多?利奧波德的文章《像山那樣思考》,也許從中我們可
以找到問題的所在,從中得到一些理解和感悟。
板書課題:像山那樣思考
二、檢查預習:
檢查預習,課堂交流。未涉及者教師補充。
三、互動探究、精講點撥:
1、閱讀全文,探究以下問題:
⑴文章題為“像山那樣思考”,那么是什么引發此種思考的
呢?即引發此種思考的緣起、緣由。
明確:——是緣于人們對狼群的獵殺,緣于那一聲“深沉的、
驕傲的嗥叫”。
⑵文章開篇就是對這聲狼嗥的特寫,大家先來把這段齊讀一
遍。請大家體會這一段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情感?你是從哪些
詞語中體會出來的?
明確:這聲嗥叫是狼對人類捕殺狼的強烈抗議和不滿,從“不
《像山那樣思考》第2頁
馴服的“對抗性的”可以看出來。
這里表達了狼對險惡環境的不屈服,叫出了它們抗爭的
決心,所以是。不馴服的”,含著“蔑視”。
這是對死去的同伴的哀悼,所以是“悲哀”的。
這聲狼嗥飽含著希望與人類和平共處的“深沉的”呼喚。
⑶這聲嗥叫既是狼痛苦的哀號,更是它用來反抗的號角。這
聲嗥叫中究竟還隱藏著怎樣的內涵呢?我們要學會從情感上
升為理性,這個問題等課文學完后大家會有更深的思考。
我們接著往下看,看看面對這聲狼嗥,留意的有哪些事物?
他們的反應又是怎樣的?
明確:留意的事物有“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獵人”,
他們想到的是死亡、戰斗、食物、金錢。
⑷作者是怎樣概括他們的反應的?
明確:“明顯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懼。”
⑸除了這些事物,還有什么也有感受?是怎樣的感受呢?
明確:還有“這座山”,它的反應則是“深刻的”長久的“客
觀的”。
⑹有兩類事物留意了狼的嗥叫,他們的反應是不一樣的。文
章往下還寫到了一般的人,“不能辨別其隱藏的含義的人”
對這聲狼嗥的反應,他們其實也屬于第一類事物,他們的理
解也是膚淺的、直接的、表面的。那么文章接下來寫到,面
對這聲狼嗥留意的還有誰呢?
明確:是“我”對這聲狼嗥的理解,是“我自己對這一點的
認識”。
⑺“我”對這聲狼嗥的認識,從文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是經
歷了一個過程的,那么一開始“我”是怎樣的呢?
明確:先是和蕓蕓眾生一樣,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肆意獵
殺與破壞。
⑻是什么使他的認識發生了轉變?
明確:后來看到一只垂死時的老狼眼中的綠光時,作者有所
啟發,有所意識,有所察覺。
⑼讓我們齊讀第六段,看看作者是如何把這種感性認識
明確:一時觸動表述出來的,作者通過一段獵殺狼的親身經
歷,寫出自己的觸動。作者在敘述中融入了感情。
⑽有同學感受到了作者的感受,你是從哪些詞句中捕捉到
的?
明確:寫狼“喜氣洋洋地搖著尾巴”嬉戲”,與狼令人難受
的、垂死時的綠光形成對比,反襯人的冷酷。“一只小狼
正拖著一條腿”,讓人頓生憐憫之心。“無動于衷”的巖石
不如說是在指責人的無動于衷。
⑾作者有了感性認識之后,又是如何上升為理性認識的?
明確:山失去了狼,鹿因數目過多而死去。
⑿有了觸動以后,作者又從草原和高山植被的破壞和退化
《像山那樣思考》第3頁
中,進一步得到驗證:此時作者意識到要保護環境。作者的
認識從肆意獵殺與破壞,發展到有保護環境的意識,應該說
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人與自然之間的
劍拔弩張的矛盾關系,但人類的印跡似乎還很重。這里保護
環境歸根結底還是為人類服務的。人類仍然處于一種高高在
上的位置,凌駕于自然萬物之上。那么作者的最終認識是不
是就僅限于此呢?
明確:奧爾多?利奧波德從小就有著對大自然的濃厚興趣,
在他近50歲時,購買了美國威斯康星河畔的一個被人類榨
取殆盡而遺棄的名為沙鄉的農場,從此開始了在沙鄉長達
13年的恢復生態平衡的探索,直到去世。他把自己的觀察
與思考結晶成了《沙鄉年鑒》,我們這篇課文就選自其中。
應該說作者的這些實踐活動對他認識的發展更有啟發。
⒀下面我們就把文章的最后一段一起來讀一遍,結合作者的
人生經歷,思考作者在不斷的實踐探索過程中,認識有了怎
樣的發展。
明確:此段中的一些語句很有哲理,比如“太多的安全似乎
產生的僅僅是長遠的危險”,這就要求我們能夠更長遠地來
思考問題,不能只顧眼前暫時的利益。“這個世界的啟示
在荒野。”應該說荒野中的各種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生長著的,
他們彼此之間都是平等與和諧的。作者悟出了人與自然應該
平等相處。
⒁文章末段在引出梭羅的名言后,又提到。大概,這也是狼
的嗥叫中隱藏的內涵”,這就與首段前后呼應,也回到了我
們開始留下的問題了。我們再來把第一段齊讀一遍,這段其
實也是此文的文眼。通過文章的講解,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
領會一下這聲狼嗥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含義?
明確:狼嗥是在警告人們不要破壞生態環境,否則必將自食
其果。狼嗥告誡人們:狼也是生態鏈中重要的一員,是自
然界中不可或缺的。狼嗥是呼喚人與萬物之間的平等相處、
和諧相處。
⒂看來狼比人先知先覺,那么它“驕傲”的是什么?“悲哀”
的是什么?
明確:狼驕傲自己懂得自然規律,悲哀的是人類尚不懂。
我們可以聽出這聲狼嗥中飽含著生命意義和生態價值。
是啊!萬物之問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則就會引發生
態危機。狼嗥的“悲哀”就在于人類對此的不能領悟,“驕
傲”就是它自己領悟到了,同時這座山也領悟到了。
⒃文章題為“像山那樣思考”,那么它與我們的這一專題“人
與自然”(處理好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又有著怎樣的關系呢?
明確:只有“像山那樣思考”,才能沖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發現自然規律,尊重自然規律,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
◆這是目的與途徑的關系,前者是后者的途徑。后者是前者
《像山那樣思考》第4頁
的目的。“像山那樣思考”,就是作者對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
一種良好建議,是這種建議的詩意表達。從生態倫理、生態
和諧的角度來看,人并不比一座山更高明,山與自然萬物的
關系與人與自然萬物之間的關系并無二致。我們要像山那樣
處理好人與動物、人與環境等等一切人與自然萬物之間的關
系。
⒄通過我們先前的反復朗讀,我們能否感覺到這篇文章在形
式上,特別是在語言文字上與一般介紹自然、介紹生態倫理
觀念的文章不同?不同在哪里?
明確:般這類文章都是科學語體,而利奧波德身為一位生
態倫理學家,他的文學素養也是很高的。他所使用的語言文
學性較強,較多地用了排比句。
是一種詩化的語言,充溢著詩意美。這就與他的自然萬
物平等的生態倫理思想融為一體,使全文熔詩意美與思辨色
彩于一爐。
2、課堂小結
自私的人類,在付出了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代價后,換
取了所謂的物質文明的進步,卻留下了一個傷痕累累的地
球。通過這節課的學習,開篇時圖片留給我們的疑問,可以
說已是不解自破。這就要求我們自覺地樹立起生態保護意
識,樹立起平等對待一切的思想,學會“像山那樣思考”,
使這原本已很脆弱的傷痕累累的地球,不要再繼續受到傷
害。
四、矯正反饋:見“鞏固案”
板
書
提
要
教
學
反
思
《像山那樣思考》第5頁
板浦高級中學高一年級語文《必修一》鞏固案(教師版)
課題:《像山那樣思考》時間班級姓名
一、基礎過關檢查: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嗥.叫(háo)皺.紋(zòu)迸.發(bèng)蕩漾.(yàng)
B.馴.服(xún)蔑.視(miè)挑.戰(tiǎo)刺柏.(bǎi)
C.艾蒿.(hāo)餓殍.(fú)嘎.啦(gā)抵.制(dǐ)
D.殘羹.(gēng)疲憊.(bèi)嘶.鳴(sī)湍.急(tuān)
答案:D解析:A項“皺”應讀“zhòu”;B項“馴”應讀“xùn”;C項“殍”應
讀“piǎo”
2.下列詞語書寫有誤的一組是()
A.蠕動濡染囁嚅儒子B.嬉戲熹微新禧嘻哈
C.蜿蜒婉約挽歌惋惜D.峭壁帩頭愀然譏誚
答案:A解析:A項“儒”應為“孺”。
3.下列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只小狼拖著一條腿,進入到那言不由衷....的靜靜的巖石中去。
B.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不單是政府的事情,環保與人類生活休戚相關....,善待大自這
里是一個圖片然是每一個地球人的義務和責任。
C.在同一個學校,同一個班級,由同一位老師授課,學生們的學習成績卻參差不齊....,
這個問題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這里是一個圖片
D.為了培植健康的金融市場,近幾個月來,國家有關部門開始聯手,嚴厲打擊在金
融市場上翻云覆雨....的“資金販子”。
答案:A解析:A項“言不由衷”,說的不是心里所說的。應改為“無動于衷”。
無動于衷:內心沒有受到任何觸動,多形容對該關心的事毫不關心。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只有山長久地存在著,進而能夠客觀地聆聽狼的嗥叫。
B.這是一種不馴服的、對抗性的悲鳴,是對世界上一切苦難的蔑視情感。
C.一月份統計顯示,我國CPI同比漲幅已經連續8個月逐月回落,說明國家扶持農
業生產、增加供給、控制物價過快上漲的宏觀調控政策已取得根本性成效。
D.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對于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推進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實現“十一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答案:C解析:A項“進而”改為“從而”;B項缺乏賓語中心語,在“情感”之
后加“的迸發”;D項,語序不當,應改為“對于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實現‘十一五’
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二、綜合拓展提升: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
①我們到達那只老狼的所在時,正好看見在它眼中閃爍著的、令人難受的、垂死時
的綠光。這時,我察覺到,而且以后一直是這樣想,在這雙眼睛里,有某種對我來說是
《像山那樣思考》第6頁
新的東西,是某種只有它和這座山才了解的東西。當時我很年輕,正是不動扳機就感到
手癢的時候。那時,我總是認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沒有狼的地方就意味著是
獵人的天堂。但是,在看到這垂死時的綠光時,我感到,無論是狼,或是山,都不會同
意這種觀點。
②自那以后,我親眼看見一個州接著一個州地消滅了它們所有的狼。我看見過許多
剛剛失去了狼的山的樣子,看見南面的山坡由于新出現的彎彎曲曲的鹿徑而變得皺皺巴
巴。我看見所有可吃的灌木和樹苗都被吃掉,先是衰弱不振,然后死去。這樣一座山看
起來就好像什么人給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叫他成天只修剪樹木,不做其他事情。結果,
那原來渴望著食物的鹿群的餓殍,和死去的艾蒿叢一起變成了白色,或者就在高出鹿頭
的部分還留有葉子的刺柏下腐爛掉。——這些鹿是因其數目太多而死去的。
③我現在想,正像當初鹿群在對狼的極度恐懼中生活著那樣,那一座山將要在對它
的鹿的極度恐懼中生活。而且,山的恐懼有更充分的理由:當一只被狼獵殺的公鹿在兩
三年就可被替補時,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憊了的草原,可能在幾十年里都得不到恢復。
5.段①畫線句中“這種觀點”指什么?
答案:狼越少,鹿就越多,沒有狼的地方就意味著是獵人的天堂。
6.你怎樣理解“只有它和這座山才了解的東西”?
答案:狼和山都明白:狼少,鹿就會瘋狂地繁衍,吃光山上的植物,山會變得光禿
禿的,幾十年里得不到復原。它們是大自然維持生態平衡的見證者。
7.段②連用四個“看見”,有什么表達效果?
答案:將一個個場景連接起來,突出表現了狼被消滅后給自然造成的巨大危害以及
作者的痛惜之情。
8.為什么說“那一座山將要在對它的鹿的極度恐懼中生活”?
答案:用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現了整個生態系統相互制約的關系。
語言表達
9.將下列各句填在下面的橫線上,使之形成語意清晰、前后連貫的一段話。(只填序
號)
①那些濺濺于山間的溪澗敲動遺世的琴韻②前人尋隱者不遇,遂發出由衷的喟嘆③
它的順美之姿和桀驁之態不能被世人輕易得窺④澄澈的清響不經意隨溪水散落到人間
山,自古以來就是隱逸之人的遁跡之所,__________________:只在此山中,云深
不知處。而雞冠山本身就是個隱者。它是孤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純潔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讓世人知曉它的存在。
答案:②③①④
解析:第一個空由后面的詩句推測是尋訪隱者而不得的遺憾,故應選②;中間兩空
的提示語分別是“孤獨”“純潔”,從剩余三句中找出分別解釋這兩個詞的句子即可。
最后一個空后的句子中提及“世人”,由此即可判斷應填含有“散落到人間”的④句。
《像山那樣思考》第7頁
板浦高級中學高一年級語文《必修一》導學案(教師版)
課題:《像山那樣思考》時間班級姓名
一、基礎知識積累: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嗥.叫()拾遺.()毛骨悚.然()馴.服()蠕.動()餓殍.()艾蒿.()
2.找出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并予以改正。
砥制()恐具()辯別()廝鳴()橫量()槍鏜()
3.解釋下列成語的含義。
(1)殘羹剩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骨悚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喜氣洋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無動于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學常識。
奧爾多·利奧波德(1887~1948),________國作家、生態學家、土地倫理學家。這位
美國環境倫理的播種者,一生共出版了三部書和五百多篇文章。1949年,__________
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文筆優美,思想深邃,被譽為“______________”。
二、課文探究導引:
5.整體感知。
(1)作者對狼的看法發生了怎樣的轉變?
(2)自然界失去了狼會怎樣?
《像山那樣思考》第8頁
板浦高級中學高一年級語文《必修一》鞏固案(教師版)
課題:《像山那樣思考》時間班級姓名
一、基礎過關檢查: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嗥.叫(háo)皺.紋(zòu)迸.發(bèng)蕩漾.(yàng)
B.馴.服(xún)蔑.視(miè)挑.戰(tiǎo)刺柏.(bǎi)
C.艾蒿.(hāo)餓殍.(fú)嘎.啦(gā)抵.制(dǐ)
D.殘羹.(gēng)疲憊.(bèi)嘶.鳴(sī)湍.急(tuān)
2.下列詞語書寫有誤的一組是()
A.蠕動濡染囁嚅儒子B.嬉戲熹微新禧嘻哈
C.蜿蜒婉約挽歌惋惜D.峭壁帩頭愀然譏誚
3.下列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只小狼拖著一條腿,進入到那言不由衷....的靜靜的巖石中去。
B.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不單是政府的事情,環保與人類生活休戚相關....,善待大自這
里是一個圖片然是每一個地球人的義務和責任。
C.在同一個學校,同一個班級,由同一位老師授課,學生們的學習成績卻參差不齊....,
這個問題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這里是一個圖片
D.為了培植健康的金融市場,近幾個月來,國家有關部門開始聯手,嚴厲打擊在金
融市場上翻云覆雨....的“資金販子”。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只有山長久地存在著,進而能夠客觀地聆聽狼的嗥叫。
B.這是一種不馴服的、對抗性的悲鳴,是對世界上一切苦難的蔑視情感。
C.一月份統計顯示,我國CPI同比漲幅已經連續8個月逐月回落,說明國家扶持農
業生產、增加供給、控制物價過快上漲的宏觀調控政策已取得根本性成效。
D.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對于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推進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實現“十一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綜合拓展提升: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
①我們到達那只老狼的所在時,正好看見在它眼中閃爍著的、令人難受的、垂死時
的綠光。這時,我察覺到,而且以后一直是這樣想,在這雙眼睛里,有某種對我來說是
新的東西,是某種只有它和這座山才了解的東西。當時我很年輕,正是不動扳機就感到
手癢的時候。那時,我總是認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沒有狼的地方就意味著是
獵人的天堂。但是,在看到這垂死時的綠光時,我感到,無論是狼,或是山,都不會同
意這種觀點。
②自那以后,我親眼看見一個州接著一個州地消滅了它們所有的狼。我看見過許多
剛剛失去了狼的山的樣子,看見南面的山坡由于新出現的彎彎曲曲的鹿徑而變得皺皺巴
巴。我看見所有可吃的灌木和樹苗都被吃掉,先是衰弱不振,然后死去。這樣一座山看
起來就好像什么人給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叫他成天只修剪樹木,不做其他事情。結果,
《像山那樣思考》第9頁
那原來渴望著食物的鹿群的餓殍,和死去的艾蒿叢一起變成了白色,或者就在高出鹿頭
的部分還留有葉子的刺柏下腐爛掉。——這些鹿是因其數目太多而死去的。
③我現在想,正像當初鹿群在對狼的極度恐懼中生活著那樣,那一座山將要在對它
的鹿的極度恐懼中生活。而且,山的恐懼有更充分的理由:當一只被狼獵殺的公鹿在兩
三年就可被替補時,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憊了的草原,可能在幾十年里都得不到恢復。
5.段①畫線句中“這種觀點”指什么?
6.你怎樣理解“只有它和這座山才了解的東西”?
7.段②連用四個“看見”,有什么表達效果?
8.為什么說“那一座山將要在對它的鹿的極度恐懼中生活”?
語言表達
9.將下列各句填在下面的橫線上,使之形成語意清晰、前后連貫的一段話。(只填序
號)
①那些濺濺于山間的溪澗敲動遺世的琴韻②前人尋隱者不遇,遂發出由衷的喟嘆③
它的順美之姿和桀驁之態不能被世人輕易得窺④澄澈的清響不經意隨溪水散落到人間
山,自古以來就是隱逸之人的遁跡之所,__________________:只在此山中,云深
不知處。而雞冠山本身就是個隱者。它是孤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純潔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讓世人知曉它的存在。
《像山那樣思考》第10頁
《像山那樣思考》導學案參考答案
1、答案:háoyísǒngxùnrúpiǎohāo
2、答案:砥—抵具—懼辯—辨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市場開發合作協議及附件
- 專業技能培訓合格證明書(8篇)
- 農業養殖技術改良與應用協議
- 行政管理市場營銷試題及答案總結
- 企業戰略與資源配置的動態關系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農村住宅建設規范:自建住宅買賣合同
- 行政管理本科課程試題及答案總結
- 行政管理學考試常見題型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行政管理考核模式試題及答案
- 建筑工程考試前沿試題及答案分析
- 提返資及過程要點控制表(建筑)
- 安防技術員個人簡歷
- 智慧泵站標準化建設解決方案-v2.0
- 2021年山東省青島市中考數學試卷
- GB/T 6681-2003氣體化工產品采樣通則
- GB/T 4976-2017壓縮機分類
- GB 12904-2008商品條碼零售商品編碼與條碼表示
- XX公司常年法律顧問選聘方案
- 小學語文人教三年級下冊 《小海倫的秘密》整本書導讀課(改)
- 酒類行業中國酒類品類創新研究報告:年輕人的酒
- 食堂競標書范文(精選十四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